做一個有力的大人 依空法師:才能有力量服務大眾 曹麗蕙 |2022.05.14 語音下載 18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22「王雲五國際自學力論壇」今天(14日)在國家圖書館登場,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受邀以「如何做一個有力的大人」為題,進行首場專題演講。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佛教就像自我的心性人力開發公司,是自己把美好的心性、佛性、學習力量開發出來」;2022「王雲五國際自學力論壇」今天(14日)在國家圖書館登場,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受邀以「如何做一個有力的大人」為題,進行首場專題演講,帶民眾從佛教觀點切入,探討永續學習、自覺覺他的重要性。「其實,現在大家最需要的力量是免疫力、抗壓力」,依空法師一句幽默話語,贏得現場觀眾掌聲和笑聲。而為什麼會以「如何做一個有力的大人」為題,他說,當今局勢動盪變化非常迅速劇烈,《八大人覺經》中的「大人」即指「大士」、「大菩薩」、「大師」,希望透過這部經的概念,來探討怎麼學做一個有力量的大人,才不會被外境擊倒,同時具足力量,幫助他人。依空法師帶民眾從佛教觀點切入,探討永續學習、自覺覺他的重要性。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他先分享,大家對於青年的印象是充滿熱力、生命力,但年輕、年老和實際年齡並無關,就好像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已高齡96歲,但碰到弟子還會關心,「我能為你做什麼」,耄耋之年卻如青年般充滿生命力。依空法師也表示,台灣年輕人應該培養為人處世的素養能力,包括辨別力、洞察力、承擔力、執行力、道德力、創造力。其中承擔力尤為重要,例如五月初《人間福報》剛舉辦蔬食文化節,帶給台灣民眾一種寧靜平安喜悅,「籌備多時,沒想到在舉辦之前碰到疫情升溫,但工作人員還是饒富承擔力,將活動圓滿完成」,他說,教育其實是一代傳一代,後進青年有承擔力,國家發展才有希望。他更精要提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佛經六度思想所發揮的力量,其中「布施」對應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四給精神,「佛光山是給出來的」。尤其疫情肆虐期間,更顯出大師春聯法語「處世無畏,和平共存」的智慧,而「無畏」—不要害怕,即佛教中的「無畏施」。活動開始前眾人合影,左起為佛光山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主委李瑞騰、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依空法師表示,不只在學校,人生有更長的一段時間要自我學習,開發自己的潛力,佛教肯定每個人都有佛性、自覺力量,「我們像黃金和雜礦混在一起,需透過學佛,把雜質去掉,把本質黃金顯露出來。」他強調,要做一個有力量的大人,除了有來自外塑的培訓,最主要是將本來覺悟的自性開發出來,「自己做一個健全有力的大人,才能有力量服務大眾。」今天論壇除了依空法師演講,另邀請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劉安婷暢談「後疫情時代的學習反思」,並在會後進行30分鐘座談,包括佛光山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王雲五基金會董事長王春申、副董事長暨法鼓山社會大學校長曾濟群、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董事長楊茂秀等貴賓都出席。2022「王雲五國際自學力論壇」今天在國家圖書館登場,邀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中)、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劉安婷(左)專題演講,並進行30分鐘座談,右為王雲五基金會執行長陳建守。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前一篇文章 【開山56周年 弘法五大洲】 佛光山成就的祕訣 下一篇文章 PLG/許總確診不在 林志傑關鍵放籃擊退領航猿 熱門新聞 01為什麼筋骨痠痛, 佛陀說出了原因?2022.07.0302金曲33/歌后蔡健雅金曲大贏家 再抱年度專輯 共獲四獎2022.07.0303金牌好手靠蔬食 找出回春養生之道2022.07.0204【龍天護法】天龍八部大解密2022.07.0305「女鵝」誤吞電線送開刀房 鵝爸爸到場守護2022.06.3006星雲大師:供僧的真義2022.07.0107社論--發揚台灣的特色資本2022.07.0108社論--台灣產業發展的迷思2022.06.3009科學家發明長生不老藥 對抗殭屍細胞活到200歲2022.06.3010中職/台鋼雄鷹添新成員 黃甘霖出任守備教練2022.07.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會立委集體貪瀆宣判 4人皆有罪 蘇震清最重10年師鐸獎名單公布 72名教育人士獲獎馬告市場夯 花蓮農改場突破栽培避免孩子網路成癮 專家提6大注意事項美媒:拜登考慮取消1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大稻埕情人節480秒煙火秀 7/30自由入場 作者其他文章罕見多環形玉玦 篩洗出世南科考古館「第一浪潮」特展 大秀台、澳原住民時裝藝術誰是建築師? 台博館辦展回顧台灣建築師制度演變2022台北藝術節「加辣不切」 112組表演節目辣翻夏天影史大師庫柏力克5部經典 國家影視聽中心放映十三行邀民眾「考古篩洗」 驚見超稀有「多環形玉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