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明開展 響應淨零減碳 特色展區搶先曝光

曹麗蕙 |2023.01.30
2077觀看次
字級
主題國波蘭以雷雕立體POLAND為設計,搭配傳統花紋交織的剪影,展現波蘭歐亞文化交融的特色。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2023台北國際書展明(31)天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開幕,今(30)天展場搶先曝光,讓讀者先睹為快。今年許多展區均響應淨零減碳,以回收材質布置,主題國波蘭以雷雕立體POLAND為設計,搭配傳統花紋交織的剪影,展現波蘭歐亞文化交融的特色;公民書區則大搞工地風,展場盡是鷹架、水桶、帆布,讀者甚至還能見到作家在發財車駕駛座上簽書。

此外,今年佛光山也共襄盛舉,明天下午三點半在主題廣場,將有一場《生活有書香—悅讀人間好滋味》新書發表會,將由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講。

今年佛光山也共襄盛舉,明天下午三點半在主題廣場,將有一場《生活有書香—悅讀人間好滋味》新書發表會,將由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講。圖/記者曹麗蕙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表示,今年是台北國際書展邁入第31屆,集合32個國家及470個單位參展,隨著邊境解封、防疫政策調整,今年預計抵台參加書展的海外作家、出版人、版權人超過200名,配合主題「閱讀的多重宇宙」,也融入「聽覺」、「嗅覺」、「觸覺/味覺」設計,提供參觀讀者豐富的五感體驗。他說:「台北書展是歷史悠久書展,希望大家過完年,荷包滿滿狀況下,能一同為出版社和作家注入經濟力。」

書展基金會董事長吳韻儀則分享,今年是台北國際書展睽違兩年後,再次回到春節檔期,每個出版社都安排非常豐富活動,接下來六天會有逾500場以上的講座活動。此外,全球都在推動淨零碳排,減少文宣品輸出,因此鼓勵大家使用交通票卡入場,取代現場購票,並下載台北書展APP,就能掌握所有活動行程。

2023年第31屆台北國際書展,即將於明(31)日至2月5日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今舉行展期記者會。圖/記者曹麗蕙

波蘭書協國際部主任安妮斯加‧烏本諾斯卡表示,今年主題國館主視覺為紅色傳統雕刻紋飾,又帶點東方元素,彰顯波蘭身處歐亞文化交會融合的風格,而在館中還可飽覽「世界文明史珍本古籍展」、「百年波蘭繪本插畫展」、「透過文學了解波蘭的歷史」展覽。而最令讀者興奮的是,主題館還特闢一處奇幻小說《獵魔士》影集場景,提供給粉絲們拍照打卡,小說作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今已抵台,也在場景前拿起寶劍拍照。

波蘭主題國館還特闢一處奇幻小說《獵魔士》影集場景,提供給粉絲們拍照打卡,小說作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今已抵台,也在場景前拿起寶劍拍照。圖/記者曹麗蕙

公民書區今年則打造趣味的「讀字工地」, 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陳夏民分享,在「讀字工地」可以看到台灣特有工地景色,當中可以看到許多上架的書本,而推車、水桶、鷹架、帆布、指揮假人都是真的從工地搬到現場,九成五以上都可再利用,相當符合淨零排放概念。現場還呈現開工動土大典儀式場景,NGO團體在遊行中登頂發聲的「戰車」——發財車也開進展區,作家也將會坐在駕駛座上為讀者簽書。

在「讀字工地」可以看到台灣特有工地景色,當中可以看到許多上架的書本,而工地的推車、水桶、鷹架、帆布、指揮假人都是真的從工地搬到現場。圖/記者曹麗蕙

陳夏民分享,今年以工地為主題,是因這兩三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很辛苦,他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從今年開始,重新建立我們的秩序,讀書也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好,內心動土,然後開始。」

在「讀字工地」中,NGO團體登頂遊行發聲的「戰車」—發財車也開進展區,作家也將會坐在駕駛座上為讀者簽書。圖/記者曹麗蕙

「海泱泱兒童主題館」則以國產材柳杉搭建16邊形,圓形劇場的幾何木造,以五感體驗,帶領親子從立體結構、平面意象、文字作品及台灣台語互動裝置等各面向探索海洋的可能;由國立台灣文學館邀集九歌、文訊、印刻、洪範、爾雅等文學出版社所組成的「文學書區」,以「文學出版的技藝/記憶」為題,呈現幕後推手-編輯們的精神與努力。

「海泱泱兒童主題館」則用國產材柳杉搭建16邊形,仿如圓形劇場的幾何木造,以五感體驗,帶領親子從立體結構、平面意象、文字作品及台灣台語互動裝置等各面向探索海洋的可能。圖/記者曹麗蕙

今年持續往年優惠,四大族群免費入場參觀,凡18歲以下民眾,以及出示身心障礙手冊的身障人士與一名陪同者免費;另外,持展期當日高鐵台鐵桃園以南(含)、宜花東票根者,以及外籍人士持護照及居留證,也可免費進展參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