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減重好時機 緩動護心肺

陳玲芳 |2023.02.02
2399觀看次
字級
立春養生應「把握減重好時機」,注重均衡飲食,從事緩和運動,讓身心靈都處於最佳狀態。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從年前到年後,連續幾波寒流,大家都差點凍壞了。所幸,過兩天就是立春(2/4),代表春天的腳步近了,中醫《黃帝內經》描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天陽氣升發,立春為萬物生長的起點,立春養生應「把握減重好時機」,注重均衡飲食,從事緩和運動,讓身心靈都處於最佳狀態。

翰鳴堂中醫診所涂育維中醫師提醒,年關交界期,許多人因為禦寒不足或工作操勞過度,身體恐會堆積過多「火氣」,應驗了《黃帝內經》中的「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寒流當下可能沒事,惟一到「立春」乍暖還寒之時,就會大病一場,尤其慢性病患者或體虛患者,須特別當心。

頭頸保暖量血壓

涂育維說,邁入今年第一個節氣「立春」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特別注意「頭頸部保暖」;尤其最近持續低溫下探外,還常常日夜溫差大,頭頸部的保暖,顯得特別重要。

許多高血壓患者,更是這段時間的高危險份子,因為天氣愈冷,血管會「熱脹冷縮」,血壓也容易因為收縮而升高;而急遽的變化和波動,對高血壓患者相當不友善,所以要格外注意頭頸部保暖,最好養成「定期量測血壓」的好習慣。

圖/pexels

因為冬季陽光較弱,也會使人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減少,導致鈣吸收減少,小朋友成長速度較緩慢,而對慢性病患者,也可能使血壓較容易升高。

「注意保暖外,立春到了也有個好處,就是白晝變長、氣溫回暖,日照也逐漸變多。」涂育維說,此時最適合出遊踏青。「所以,趁天氣轉好,多出門晒太陽,可以幫助大人與小孩,都變得更加健壯。」

涂育維強調,大自然有著神奇的療癒力量,可就近到森林公園,做做深呼吸,暫時遠離塵囂、拋開煩憂,是立春養生、吸收「正能量」的良方。

圖/pexels

立春減重好時機

而因為寒流和過年期間在家大吃大喝,中斷運動習慣的人們,也要趁立春、「主生長」的時間點,把握大好光陰,除了天氣開始轉好,更是肝氣開始生發,所謂「新陳代謝」變得更加旺盛的時節,「打鐵趁熱」,在此一時間點,立下新年「減重」計畫,準備好用健壯的肌肉,取代過多的脂肪,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減重部分,涂育維建議,大家一方面調整飲食內容,減少重油重口味和精製澱粉等易胖物質,減少不必要的熱量,飲食結構可參考「哈佛健康餐盤」的建議,蔬菜水果占餐盤的1/2,澱粉類占1/4、蛋白質類占1/4左右,達成健康平衡的飲食。

緩和運動護心肺

另一方面,要「少吃多動」,開始加入運動習慣,但運動時要格外注意保暖,尤其流汗後,要把汗擦乾後再穿好衣服,避免感冒。久未運動者,不宜過度運動到大汗淋漓、氣喘吁吁,運動程度以能「微微流汗」且不覺得過度勞累為主。特別在年前一波確診高峰後,許多人留下心肺相關後遺症,更要從「緩和運動」慢慢恢復開始,以免對心肺造成過高負擔。

圖/pexels

立春時節,涂育維中醫師也分享適合春天按壓保養的兩大穴道:

1. 太衝穴:位於足大姆趾和二趾的骨間隙後方凹陷處,屬於「肝經」的原穴,有平肝熄風、疏散肝氣的效果。
2. 湧泉穴:位於足底前1/3左右部位,對應第二、三趾趾縫向足底延伸的人字縫,是「腎經」的第一個穴道。

兩大要穴相互搭配,有「滋水涵木」加乘效果,可幫助大家疏散升發之氣,讓身體充分舒展、通暢,達到「立春養生,百病不生」境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