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推出《打開岡山.記憶的箱子2.0—微小而深刻的瞬間》特展,要開啟岡山人對於自己及族群的深刻回憶。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繼《岡好的刻度─岡山特展》之後,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攜手中山大學管院團隊推出岡山特展的平行展《打開岡山.記憶的箱子2.0—微小而深刻的瞬間》,以記憶的箱子為鑰匙,開啟岡山人對於自己及族群和對地方的深刻回憶。
為深化地區歷史記憶與博物館展示的連結,《打開岡山.記憶的箱子2.0—微小而深刻的瞬間》特展以在地為基調,展覽今天起在高雄歷史博物館展出,要將在地認同的種子向下扎根,期望捲動不同族群參與文化記憶持續傳承。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葉淑娟、計畫主持人郭瑞坤,還有財團法人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宜錚等人今天出席記者會,並推薦特展有助於深化在地文化特色。
葉淑娟、郭瑞坤感受到近年因為建設加速,岡山的變化很大,計畫團隊自2020年走進岡山,透過與當地團體合作,整理岡山的過去與思索未來,希望保留居民對岡山的情感,建立人與環境、人與人的連結,讓更多人認識在地微小而深刻的瞬間。
壽天國小校長潘芊邑分享參與計畫執行,讓知識深耕在學生的心中,盼同學帶著記憶的箱子,與對於地方的愛持續學習成長。岡山國中家長會榮譽會長黃世國也用他蒐集而來的記憶木箱,講述岡山醒村與空軍官校的故事。
〈相機裡的世界〉是在地同學的作品,利用底片的方式表現岡山印象與景色,她分享「用很多視角去看見這片美好的土地,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喜悅及感動!」
高史博代理館長李旭騏指出,高史博肩負傳承高雄歷史與文化的任務,策畫高雄系列的地方特展,呈現各區歷史特色與文化記憶,透過記憶的箱子讓大家認識文化平權。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展覽分為「閱讀岡山‧自造回憶」以認識、創生、創造三個階段闡述工作坊的背景脈絡。「記憶的箱子」以在地民眾參與創作的75個「記憶箱子」為主,呼應「微小而深刻的瞬間」主題。
《打開岡山.記憶的箱子2.0—微小而深刻的瞬間》,以記憶的箱子為鑰匙,開啟岡山人對於自己及族群和對地方的深刻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