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 佛法義理㉟ 放下

星雲大師 |2023.04.01
4714觀看次
字級
結緣比結怨好,與人相處要隨順好因緣,對朋友也要不念舊惡。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對於一向習慣了「擁有」的人來說,你叫他要「放下」,他當然會感到害怕。想到要將功名放下、金錢放下、愛情放下、利益放下……當所有一切都放下了以後,自己還能擁有什麼呢?

其實,「放下」不是沒有,放下才能自在,放下才能解脫。好比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就提起,不需要用時就把它放下,如此才能減輕負擔。

有一個故事,很具有啟示性。一名鄉下老人到都市探親,家人為了孝順老人,就拿了一個裝滿糖果的糖罐給他。老人手一伸進去,就拿不出來了。家人很著急,想盡各種方法,都不能讓老人把手從糖罐裡抽出手。後來不得辦法,只好把糖罐打破。原來,老人太過貪心,手裡抓滿了糖,所以才拿不出來。因為不能放下,反而被束縛了。

人,實在說,生活得很辛苦。為了一個人,我心裡放不下;為了一件事,我心裡放不下;為了一句話,我心裡放不下;為了一樣東西,我心裡放不下。因為放不下,心裡的負擔就很重,整個人就因此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有一個外道帶了兩盆花來拜訪佛陀,佛陀一見到他從門外進來,就說:「放下!」於是他把一個花盆放下來。佛陀再說:「放下!」外道只好將另外的一盆花也放下來。佛陀接著又說:「放下!」外道就問了:「佛陀!兩盆花都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東西呢?」佛陀回答:「需要放下的東西可多了!你的傲慢、邪見、執著、狐疑、愚痴……統統都要放下。」不放下,就算是功名、富貴、金錢、愛情,再多、再好也會成為壓力和苦惱的來源。

一般人,你要他放下功名富貴就已經很難了;要他放下心中的喜怒哀樂,更是不容易。其實,人生要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有能無、能高能低;可惜現在的人,往往為了一句話、一件事、一個人放不下,這都是因為心中沒有承載力。如果心中寬大,能夠「放得下、提得起」,就能成就大事業。

布袋和尚每天背著一個布袋,他常說的,「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指的就是背負在心上的大大小小的包袱。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個人要學習放下背負的大小包袱,才能真正體會到逍遙自在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