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聲紋卡6/19上線 讓在世親人聽見捐贈者心聲

 |2023.06.10
1092觀看次
字級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暨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劉越萍表示,國內外都曾出現家屬會因情感等考量,而不捨沒有器捐,相當可惜。圖/李青縈

【本報台北訊】器官捐贈時常遇到,病人雖有意願,但家屬可能因不捨陷入天人交戰,因此希望透過播放聲音讓家屬感受到潛在捐贈者生前簽下器捐同意書的心意,器捐病主中心與陽獅集團合力推動的「器捐聲紋卡」將在6月19日器官捐贈日上線。

由於考量已經書面表達捐贈器捐的民眾,因為疾病或是意外成為潛在捐贈者時,醫院仍需要在世親人同意才可以完成器捐,但不少案例都在這時候功虧一簣。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劉越萍指出,從國外數據來看器官捐贈者中約有3至4成的家屬會出現情感等因素考量,最後不捨而沒有器捐,在台灣臨床上這樣的案例也不少,相當可惜。

劉越萍表示,因此陽獅集團為執行企業社會責任CSR,參考國外經驗並向衛福部提案,希望透過留下捐贈者的聲音,並在捐贈時刻可以留下關鍵聲音,讓家人在關鍵時刻可以聽見潛在捐贈者的心聲。

因為透過捐贈者的親口訴說,讓家人更真切感受潛在捐贈者生前簽下器捐同意書的心意。

「器捐聲紋卡」是由潛在捐贈者可以錄製一段錄音檔,並獲得一組聲紋編號存放在資料庫內,當潛在捐贈者被判定死亡後,醫療人員可以播放音檔,幫助在世親人了解其同意器捐的心聲,幫助器官捐贈流程順利進行。

另外,劉越萍表示,接下來廣告公司也會推出相關活動推廣「器捐聲紋卡」,並且台大醫院與紙雕師也會推出器官紙雕展,希望讓器官捐贈的理念更讓民眾知道。

由左至右,器官移植病友林佳蓁、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劉越萍、器官捐贈者家屬白允宜。圖/李青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