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志成創作大型馬賽克壁畫〈嘉南平原〉,後方為採收甘蔗的農婦。
圖/記者江俊亮
〈覺有情〉是一尊笑容可掬的菩薩,令人心生法喜。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馬賽克拼貼在台灣屬於較冷門藝術,藝術家歐志成接觸馬賽克二十六年,一直想為馬賽克「正名」,他創作的九十三幅作品,即日至十八日在嘉義市文化局展出。
嘉義市文化局指出,歐志成一九六八年出生於雲林斗南,卻在嘉義求學、成長,並在嘉義市開創「季行」藝術工作室,他是嘉義雕塑家蒲浩明唯一的入室弟子。一九九六年,他在蒲浩明的引領下,接觸到馬賽克拼貼藝術,透過構圖與雕塑,將原本生硬的馬賽克材質,拼貼出一幅幅柔軟、生動且有線條的畫作。
歐志成表示,台灣馬賽克藝術,起源於日治時期第一代留洋藝術家顏水龍,他以西方繪畫觀念為根基,融和台灣傳統剪黏工藝,樹立「台灣味」馬賽克拼貼藝術。歐志成說明,個展取名「裂解.重組.新視界」,即是藉由破碎的瓷磚、裁切、拼湊、重組,讓馬賽克拼貼藝術能夠重生。
作品〈嘉南平原〉壁畫,是以莊玉明老師的油畫原作為基礎,描繪嘉南平原甘蔗豐收的景象,他與六位工作夥伴,耗時四個多月完成,因作品長九點二公尺、高三點五公尺,無法搬運至畫廊,只好以電腦輸出方式展出。
作品〈覺有情〉是一尊笑容可掬的菩薩,頂上的光環、合十的雙手,各停著一隻白文鳥,令人心生法喜,歐志成以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書法家林燊祿的詩句:「有情何有疾,種種癡迷難自拔,應知心即佛。」來為〈覺有情〉作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