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不忘】減少認知功能下降關鍵

  |2022.12.11
6875觀看次
字級
堅持鍛練身體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方法之一。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不如從前是許多人都有的體會,但這是正常的現象,還是認知功能出現下降的結果?到底應不應該擔心呢?

據研究,65歲以上的人,有大約20%的人會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即記憶力、解決問題能力,或是注意力出現明顯變化。部分原因與引起失智症相同,是由大腦變化引起的。通常輕度認知功能下降對生活方式不太會有什麼影響,但卻有5-10%的人會發展為失智症。

為什麼一些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會得失智症,而另一些人卻不會,這一直是個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確定了幾大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哪些人更容易出現輕度認知障礙。這些發現或許能提供「誰更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的一些線索。

 通常輕度認知功能下降對生活方式不太會有什麼影響,但卻有5-10%的人會發展為失智症。。圖/123RF

認知障礙 非永久性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一共對2903名65歲或以上的老人大腦功能進行長達9年的追蹤和調查。在研究一開始,所有參與者的大腦功能都正常,但6年以後有1805人認知功能正常;752人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另外還有301人患有失智症。

研究人員之後再對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那些人繼續追蹤3年。由於一些參與者已失聯,研究人員只能對原來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752人中的480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142人仍然有輕度認知障礙;62人已經罹患失智症;但也有276人不再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狀。這顯示輕度認知障礙並不一定會導致失智症,同時它也未必是永久性的。

首先,讓我們看看發生認知障礙風險的一些因素。

教育程度 腦神經元

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較長與認知功能障礙風險下降有關。例如,與僅受過10年教育的人相比,平均受教育11.5年的人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率減少5%。但研究並沒有區分教育類型,例如,普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

有理論認為,接受教育時間愈長,通常社會經濟地位愈高,這意味他們生活方式也愈健康,同時也能享受更好的醫療保健。另外一種看法是,教育有助於大腦建立更多的神經元和連接,從而使大腦保持良好功能。這將有助於大腦緩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但是,記憶力減退可能發生在任何人或任何時候。

 有輕度認知障礙並不一定會導致失智症,同時也未必是永久性的。圖/123RF

休閒運動 人際互動

積極鍛練或是社交活動較多的人,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也略低些。研究人員讓參與者透過填寫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活躍程度,例如:散步和看電影等,以及多久一次。然後研究人員對此進行評分,分數愈高,就說明參與者愈活躍。從得分結果看,沒有輕度認知障礙者平均得分為7.5分(總分為13分);有輕度認知障礙者為7.4分;失智症患者平均5.8分。

之前的研究也顯示,在中年或晚年做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游泳,會降低認知功能障礙風險。運動之所以有保護性效果,是因為它可以促進大腦發生有益性結構改變。此外,也愈來愈多證據指出,社交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以及降低早亡風險。

● 所得收入 醫療保健

研究發現,與年收入不到1萬美元的低收入者相比,收入3.6萬美元的中等收入者,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機率低20%。

跟教育一樣,收入與認知功能障礙之間有類似的關聯。收入愈高,就愈有可能享受更好醫療保健,以及更好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同時,他們居住的環境也比較好,比如,環境汙染少的地區。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汙染與阿滋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有關聯。

 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較長與認知功能障礙風險下降有關。圖/123RF

老年失智障礙風險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有幾個造成大腦功能障礙的風險因素,其中包括基因和其他健康問題。

基因變異

研究發現,如果APOE4(載脂蛋白)等位基因(allele)變異破壞腦血管障壁,會促進認知功能下降,促使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增加18%。這一發現與之前所發現的等位基因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證據相吻合,它與這一變體更可能造成有些人大腦中有毒蛋白質沉積物積累有關,而這正是阿滋海默症的顯著特徵。研究人員並指出,該基因只在老年才起破壞作用。

 研究發現,基因變異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圖/123RF

健康不佳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有一種或是多種慢性疾病者,例如有心臟病、抑鬱症或是糖尿病,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比一般人高9%。這意味著患多種慢性病的人,平時日常活動或社交活動可能會減少,因此會加速大腦健康惡化,增加認知能力下降風險。

該研究提醒我們,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未必是失智症的前奏。實際上,參與研究的一些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者,最終恢復了正常腦功能。雖然,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但可能與日後的生活方式改變有關,比如,他們開始做更多運動。

總而言之,人類大腦是充滿活力的,終身保持大腦活躍對維持良好的認知功能十分重要。雖然有一些風險因素,例如基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堅持鍛練身體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是降低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失智症風險的一種好方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