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要在僧團生活,在大眾中培養福德因緣。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佛教東傳二千年佛光山國際三壇羅漢戒會 時間:2000年5月15日 地點:佛光山雲居樓
四、我很不喜歡一個出家人單獨地到哪裡去,甚至一個人出遠門,就住在人家俗家裡。儒家說「君子十目所視,十指所指」,我們一定要在僧團生活,不要離開大眾,不要輕易嘗試閉關,不要一個人到哪裡去修行。美其名是入山靜修閉關,但失敗就是這樣開始的。在佛教裡,經常聽人說:「不開悟不閉關,不破參不住山。」閉關,要開悟的人才可以閉;住山,要破參、破煩惱的人才可以住。一定要在大眾裡多培養福德因緣,才能閉關、才能住山。
把握因緣 培養福德
我常常看到一些人還沒有一點道行,才出了家,就說:「我要去閉關,要去住山。」我就想,你閉關做什麼?他說:「了生脫死!」假如我是一個在家信徒,我會想:「師父啊!你這不是太殘忍嗎?你閉關,了生脫死,飛上天去了,那麼在凡間供養你的我,該怎麼辦啊?我得到什麼呢?」
培養福德因緣很重要。就是你想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不也是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嗎?你沒有福德因緣,是很難堪受的。
現在你們有幾百人受戒,三年後再到佛光山來見面一次,看看還有幾分之幾?這三年,你們會流失多少?會淘汰多少?這是必然的。因為福德因緣不具備,就是升到天上去了,也會不樂本座啊!坐在座位上,也會坐得不安心啊!
踏實修行 真誠交流
所以,許多人從僧團流失,就是由於缺少福德因緣。台灣有個會性法師,我和他往來也有幾十年了,過去在我們佛學院教書,他跟我說,他閉關的九年中,面對著磚牆,恨不得衝出去;在廁所裡,看到抽水馬桶,也恨不得能隨著水流跑到外面來。那不是好受的啊!
我的意思是,你們初出家,不要好高騖遠,就是爬樓梯,也是一步一步的,不是一步登天。
先去廣結善緣,為大眾服務奉獻,把福德因緣具備了,你說要斷煩惱、出三界、了生死、要開悟,統統都可以。相反地,沒有因緣是不行的。
明天國際佛光會會員大會要在山上召開,每次大會我都要發表主題演說,這一次演說主題我訂為「公是公非」。尤其看到許多出家人不講是非,只講利害,他的是非觀念,就只是自己的執著、自私、利益,沒有公是公非,因此希望大家能培養公是公非的氣度和智慧,並且互相往來,消除彼此的隔閡。
受戒是一時的,做一個出家人是永久的,不要分門別派,希望今後你們大家能互相融和,互相往來交流,祝福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