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颱吹襲 這間樹屋只濕了抱枕

 |2015.08.09
1763觀看次
字級
不是隨便蓋的「晴晴的白日夢」樹屋,經2次颱風洗禮,安然無恙,居民佩服。圖/李青霖

【本報新竹訊】鄧晴心在新竹市眷村立功社區自力打造樹屋,歷經2次颱風,結構無損,只濕了樹屋內的抱枕,立功社區民眾佩服:果然不是隨便蓋蓋。

這間樹屋緣自在新竹外貿協會上課的鄧晴心,路跑經過老眷村,發現路旁一株80歲苦楝樹適合蓋樹屋,央求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國榮與里長郭天寶等人,讓她打造夢想樹屋,在7月初完工。

王國榮說,有南洋風的樹屋完成後,這個暑假,已有許多小朋友和高中生造訪,成了社區新亮點。

取名「晴晴的白日夢」樹屋,長寬約2x1.5公尺,材料全來自工地廢料,主體有載貨用的棧板,和支撐路樹的木頭;王國榮說,鄧晴心找廢木料、板模,自己鑽孔、打釘,全都自己來「想不到,小女生手腳這麼俐落。」

鄧晴心說,從小跟家人爬山,喜歡自然,高中時有了造樹屋念頭,大學讀東海外文系,發現樹好多,幾乎天天爬樹,同學都叫她「猴子」;她也遍覽各國自力造屋的書籍,熟悉造屋條件。

打造立功社區這座樹屋前,她憑著累積的知識,做過精算,上網查資料,以最簡單的木料設計結構,動手鋸木、鑽孔,趴在樹間釘木頭,用米尺量尺寸,連從事土木工程業的立功巡守隊員鍾明煌都說,「太強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