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走讀城鄉】氤氳時代:國家鐵道博物館員工澡堂 | 人間福報

【走讀城鄉】氤氳時代:國家鐵道博物館員工澡堂

THE MERIT TIMES
文/丹青
字級
收藏文章
57觀看次
大跨距無落柱的長筒型薄殼屋頂,使空間更顯通透。圖/丹青
員工澡堂浴池的歷史衣物與熱氣展示。圖/丹青
文/丹青

配合九月台灣文化博覽會的舉辦,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幾個已修復的設施,如客車廣場、月台廣場、鍛冶工場、總辦公室、員工澡堂等,也開放給民眾參觀。其中,又以攸關鐵路員工職場福利、融合新藝術風格也講究環保的澡堂,最為吸睛。

籌備中的國家鐵道博物館,原名「台北機廠」。日人治台後,將原在北門的「台北機器局」改為「台北鐵道工場」,作為鐵道車輛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的場域。一九三五年,隨著西部鐵路網絡建構完成,維修基地的需求增加,搬到了今台北市東興路的新廠。占地近二十公頃的廠區,包括了總辦公室以及組立、鍛冶、客車、油漆等大型廠房,並於一九三五年十月三十日啟用,是當時台灣最具規模的鐵路車輛維修基地。

除各種工場外,為讓員工在下班前可清洗衣物並洗滌身上的油漬、漆汙與鐵鏽等,也在行政區內設有大澡堂一座,當時稱為「更衣所浴場」。此浴場面積達一千平方公尺,為對稱的一層樓建築,俯視外觀就像是一座火車站,平面則略呈十字形。位於中央的浴室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大跨距無落柱的長筒型薄殼屋頂為其特色,下方以鋼軌與鋼鈑組成拱形鋼桁架以增加支撐性,南、北立面設有大面積的玻璃拱窗,可增加空間通透性並提供良好的採光。

政府遷台後,台灣鐵路局接收台北鐵道工場,改名台北機廠,仍是火車修復、組裝、保養場所。而作為員工福利的更衣所浴場,改為員工浴室,亦稱澡堂,繼續使用。澡堂入口東西側原是更衣室、儲藏櫃及洗手台,更衣室中間的洗手台用具多由台鐵員工自行設計,水龍頭還可三百六十度旋轉。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中央展區的浴室,設有兩座圓形澡堂以及三座較小的長方形水槽,職工在泡澡前必須先在水槽旁洗淨身體,泡澡時還可透過藝術風格的玻璃窗欣賞窗外風景。至於澡堂提供的熱水,則是循環利用原動室鍋爐產生的蒸汽,十分環保。

台北機廠在二○一三年因都市變遷移至桃園富岡車輛基地後,正式走入歷史;但員工澡堂因保留了工廠維護員工福利及本身建築的特色,早在二○○○年就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後來文化部又於二○一五年指定台北機廠全區為國定古蹟。二○一九年,文化部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展開各廠房的修復、整建工作,除了已開放參觀的員工澡堂常設展之外,大部分地區將於二○二四年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給民眾。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