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活 | 人間福報

生活

「愛洄來」暖心餐會 齊助創世花蓮建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母親節前夕,民視藝人梁佑南、王燦、林道遠為「愛洄來」一植愛您暖心餐會暖場,現場模仿百歲創辦人曹慶用棉花棒繪製創世花蓮院藍圖,共同助建「創世清寒植物人安養院-第18家花蓮分院」,期盼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懷與支持,號召民眾帶著一直愛你的人參與5月24日的餐會,認助兩張餐券還可獲得由義工手工編織的花束,讓愛永恆。 自稱「媽寶」梁佑南分享,「母親儘管失智,卻仍然用自己的方式一直愛著孩子,每個照顧者的選擇都不容易。」她跟創世結緣七年來最感動的是,回到同一個地方看到同一個被照顧者的進步,「護理人員在復健過程如果不夠用心,我相信不會有這樣大的進步」,她希望大家能陪伴創世,一同走過這段艱辛過程。 王燦說,長輩都希望可以不造成子女的拖累,讓子女可以在外面沒有牽掛的打拚,此次餐會不僅是慈善活動,更是一場暖心的家庭聚會,讓大家在五月感恩月中,與最愛的家人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林道遠則提到,求學時期為了「銷警告」,寒暑假曾到台北火車站為創世街頭「募發票」,今天很開心能來擔任愛心大使,也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如果當天無法參與,也可認助餐券做二次公益,轉贈給植物人家屬或清寒學子到場用餐,讓「一份祝福,有兩份愛」。 藝人梁佑南、王燦、林道遠為「愛洄來」一植愛您暖心餐會暖場,現場模仿百歲創辦人曹慶用棉花棒繪製創世花蓮院藍圖。圖/創世基金會提供   創世基金會公關社資部主任吳昭芬表示,餐會現場工作人員將身穿復古旗袍,營造充滿溫馨和感動的氛圍,除了品嚐美食、聆聽動人的音樂,還可以欣賞百歲創辦人以棉花棒創作的海灣畫。 吳昭芬說,植物人的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籌建安養院經費龐大,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這場公益餐會距今不足三周時間,認助的桌數僅有二成,歡迎企業、社團、個人認桌,一人一力,讓花蓮的植物人得到更好的照顧。詳情請見https://reurl.cc/Wxq68O或愛心專線:(02)2835-7700分機113餐會小組。

MORE

高山杜鵑盛開 遊客驚豔石門山

【記者江俊亮南投報導】每年4、5月是高山杜鵑盛開季節,中部賞花熱點合歡山,今年因主峰步道岩層破碎,目前暫時封閉整修中,許多遊客因而轉往石門山、合歡東峰、小奇萊步道賞花,其中海拔3237公尺的石門山,高山杜鵑滿開,奼紫嫣紅,令人驚豔。 剛從合歡山歸來的畫家王德合,幾乎每年都會上合歡山賞花,並帶回許多美麗的照片,目前他在嘉義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山韻」創作個展,有一幅〈玉山之春〉,就是以玉山為背景,結合他造訪合歡山時看到的杜鵑花海的作品。 嘉義高中教務主任退休的王德合,曾任舊金山「赫德蘭藝術中心」駐村藝術家,也曾在紐約皇后美術館、墨西哥Mazatln美術館、韓國光州美術館等國內外美術館舉辦過14次個展。王德合不僅熱愛繪畫,也熱愛登山及大自然,近年來已攀登過50多座百岳,他說:「美麗的台灣山林感動也滋養我的創作。」 王德合表示,台灣高山每年春天最美麗的盛宴,非玉山杜鵑莫屬。因為高山氣候寒冷、風勢強勁、土壤貧瘠、日照強烈,植物在惡劣的環境下生長,植被大多矮小,花朵也偏小,其中唯一能茂密盛開的便是玉山杜鵑。 他說,合歡山的高山杜鵑品種多達40餘種,除了粉紅色的玉山杜鵑外,還有紫紅色的毛杜鵑、紅毛杜鵑、白色及粉色的阿里山杜鵑等,花朵碩大而鮮豔,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桃紅、粉紅、紫紅、粉白等迷人色彩,將高山點綴得春意盎然。 合歡群峰的杜鵑花期可從4月初開到6月中旬,依著海拔高度,從低海拔漸次向高海拔綻放,通常會先從小奇萊先開花,依序石門山、合歡東峰、主峰,到了6月中旬,合歡北峰的紅毛杜鵑盛開之後,合歡山花季就進入尾聲了。 合歡山的賞花熱門景點,包括小風口、昆陽、合歡山主峰步道、石門山步道等,今年因合歡山主峰步道岩層破碎,暫時封閉至8月15日,因此原本就是賞花熱線的石門山步道,更是熱門,目前花況極佳,美不勝收。

MORE

台灣好行太平線通車 遊覽全台最高景觀吊橋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9日舉辦「台灣好行太平線」通車典禮,將自11日起每逢假日及國定假日往返行駛各6班次,起站為台鐵大林站,終點為海拔1000公尺、全台海拔最高的「太平雲梯」景觀吊橋,以低碳交通工具響應綠色旅遊。 阿里山管理處表示,「太平雲梯」是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北廊道重要景點,在海拔1000公尺的高山上,總長281公尺的吊橋橫跨龜山峽谷,遊客行走其上,猶如漫步在雲端,可俯瞰太平公路(嘉162線)36個髮夾彎、嘉南平原風光,有機會還可欣賞夕陽、晚霞、雲海等美景。 管理處指出,「台灣好行太平線」全線提供無障礙巴士,自台鐵大林站(大林轉運站)發車,途經大埔美園區服務中心、佐登妮絲城堡、老楊方城市、梅山新社區站、梅山站、太平雲梯,前後共7站,串起生技園區及觀光工廠旅遊亮點。 其中,「佐登妮絲城堡」是大林鎮的熱門景點之一,擁有「台版凡爾賽宮」的美譽,有全台最高的歐式穹頂及宮殿建築設計。附近的「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可免費入場,並將銅管樂器生產過程透明化,還提供導覽解說、吹奏體驗,戶外舞台則不定期舉辦音樂展演。 此外,梅山新社區站有「梅問屋」梅子元氣館,是一家以梅子為主題觀光工廠,園區內提供實境解謎遊戲、DIY醃梅課程、導覽解說等,讓遊客認識梅山最知名的梅子、愛玉子、高山茶、蓮霧、柑桔等在地農特產品。

MORE

追蹤七股潟湖生態 中山大學聚焦西南海岸監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七股瀉湖是300多年前台江內海遺跡,至今生態多樣。中山大學今(5/9)日表示,與國科會合作成立聚焦「西南海岸」的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未來將針對七股地區潟湖生態系統與漁村社區發展做全面的監測及資料盤點,以做為永續發展的政策方針。 中山大學指出,監測包括環境變化、土地利用及社會結構、漁業資源等,做全面性監測、資料盤點及分析,還有地方經濟等,並評估人類活動及氣候變遷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海洋科學系「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西南海岸站」是長期社會核心觀測站之一,這項觀測站(LTSER)西南海岸站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孟仙指出,西南海岸的關鍵核心議題,是視沿近海漁業要地隨著時代變遷,近半世紀七股地區的環境衝擊,將連結社會及自然科學方法跨領域做監測,了解社會經濟結構,以及漁業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服務。 陳孟仙舉例,調查環境生態項目有七股潟湖水質、底質生物、海岸變遷等,用社會科學的方法透過利害關係人訪談及問卷調查,了解產業經濟及人口組成等外部資料,以掌握七股地區潟湖生態系統與社區發展的情形。 研究要為當地社區提供科學依據的資料,包括對漁業資源、環境變化、土地利用及社會結構做全面的分析,評估人類活動、氣候變遷等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 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每個生態系統有其獨特條件,面臨的自然環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都有差異,不能直接將一個地區的研究成果套用或預測另一地區生態系的變化,中山大學期許成為研究西南海岸的智庫。

MORE

氣象署與太空中心簽合作備忘錄 獵風者將與福衛七號攜手探測

【本報台北訊】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年10月順利發射升空,中央氣象署今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簽訂合作備忘錄,今年6月將和福衛七號攜手,利用經海面反射的導航衛星訊號反演出海面風速和浪高,提升海洋上的監測能力,可提供颱風強度預測、海氣交互作用研究等,增加海象預報的精度與劇烈天氣的掌握。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轄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今就雙方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和專業技術合作簽署備忘錄,將福衛七號和獵風者衛星收集的數據,應用於太空天氣和海氣象測報作業,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助益未來太空任務執行、民眾生活需求及災害防救。 吳宗信表示,過去海面上的氣象觀測資料稀少,「獵風者」所使用的任務酬載GNSS-R(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與福衛三號及七號所運用的大氣折射科學原理不同且可互補,可蒐集經海面反射的導航衛星訊號反演出海面風速和浪高,將有助於提升海洋上的監測能力,提供颱風強度預測、海氣交互作用研究,進而增進海象預報的精度與劇烈天氣的掌握。 TASA衛星操控組組長陳坤林指出,獵風者衛星已完成第一階段的資料校正,並進入到風速資料反演階段,預計6月可開始提供海面風速資料,並透過國內學研團隊進行測試與驗證,評估此新型資料對氣象測報的效益,海面風觀測資料加入氣象署的預報作業模式後,可望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對民生以及防災有所貢獻。 吳宗信進一步指出,台灣可以自製GNSS-R儀器,也將進一步研製GNSS-RO儀器,後續的太空任務也將與氣象署合作,規畫提供掩星折射及海面反射訊號觀測資料,進而反演得到精準的大氣和電離層狀態,除了持續對天氣預報與氣象科學研究作出貢獻,也能減輕運載火箭與科研火箭發射過程受到天氣狀態的影響。 程家平表示,2005年氣象署即成立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處理福衛星系計畫的掩星(RO)觀測資料,自福衛三號計畫籌備階段就與國家太空中心有密切合作。由過去數值模擬的比對分析,顯示福衛七號的資料能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6至10%,並增進颱風路徑預報能力,平均能減少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約5%。 陳坤林也說,TACC在衛星接收訊號後30分鐘內產製的資料,可即時提供國內外使用。目前福衛七號每天產製近5500筆大氣資料和4000筆電離層資料,而自福衛三號時期迄今,已協助太空中心處理近3000萬筆觀測資料,促使開發我國太空天氣測報作業的能力,可供在軌衛星、航機和衛星導航等所需的電離層太空天氣預報資訊,對於衛星操控、航機通訊安全與定位精準而言相當重要。

MORE

浣熊禿毛 同伴圍住幫牠取暖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動物組織「野生動物的希望」(Hope For Wildlife),近來在官方臉書上分享一張照片,有一隻沒有毛、像狗一樣的四足動物,「野生動物的希望」提示,這種動物一旦沒有了毛皮,就很難看得出來牠到底是什麼。 原來這隻動物是浣熊,「野生動物的希望」貼文表示,他們目前還沒確認這隻浣熊毛髮脫落的原因,有可能是疑似皮膚病變而得了脫毛症,但牠的皮膚其實還算健康,另外也可能是其他毛囊受損疾病,不過,牠還是意外地活過冬天,沒有任何凍傷的跡象。 撿到這隻浣熊一個月後,「野生動物的希望」又公布另一張照片,其他浣熊和這隻沒有毛的浣熊一起生活時,守候在牠旁邊緊緊圍住,彷彿替牠取暖,畫面溫馨。

MORE

我國首本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助力調適行動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後,國科會依其規範撰寫「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這也是氣候法公告後,我國第一本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協助各部會、地方政府研擬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調適行動時,作為科學性的依循基礎。 國環院與國科會今日在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舉辦《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公開說明會,這是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由國科會和環境部首度聯合公開發布之科學報告。 國科會過去曾對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編制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2017版;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後,2023年起由國科會「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進行本期科學報告之編寫進程,並於今年公開。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致詞表示,這份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最重要的應用,便是協助各部會、各地方政府研擬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調適行動時,作為科學性的依循基礎;國內產業面對全球性減碳議題、韌性永續的經營策略時,可以提供最好的參考。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以及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李明旭擔任主編。兩位主編於會中說明科學報告費時1年半的編撰流程以及科學關鍵重點。 科學報告提到,如果全球暖化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台灣的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高溫超過36°C的天數將增加75天,除了增加人體健康威脅與都市熱島效應外,水稻、玉米重要糧食作物與畜牧產量皆因高溫影響而減少,海水的升溫也會影響漁獲與養殖漁業;在生態影響上,天然森林面積適合生長的海拔高度將提高173公尺。 科學報告也顯示,全台用水相對敏感的春季,其連續不降雨日數越來越多,豐枯水期的差距增加,乾旱事件的強度及頻率會提高;極端暴雨將成為新常態,現在50年才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可能每10年就發生一次;未來侵台颱風個數受暖化影響,數量將變少,但颱風的風速與降雨會有增加趨勢,對台灣的水資源管理與災害風險都會造成影響。 主編許晃雄及李明旭強調,此報告反應了科學社群對於現階段國家推動調適工作的期許,期許國家在氣候治理上,除了政府部門現積極推動淨零減碳工作,也應加強重視因應水資源、農漁業、生態系統國土規畫、人體健康在未來降雨不均、熱浪、海平面上升等衝擊下之調適工作,也期待科學資訊的彙整對調適政策的研擬與推動有所助益。

MORE

【寶島覽勝】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文/季山 火車轟隆隆剛出隧道,陽光透過車窗刺進眼睛,肚子也跟著咕咕叫了起來。這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忍著飢餓繼續休息?還是翻找背包裡的存糧呢?如果是一般人,當然會跟服務人員買一個火車便當大快朵頤啦! 常有人開玩笑說台鐵的主業是賣便當,其實在台灣早期,除了可以在車廂裡買到便當之外,還可以趁火車靠站開門的時候,到月台上去買當地便當店送來的便當。而這些便當還有個特別的名字,叫「飯包」。 便當這個詞來自日語的「弁当」,是方方正正用盒子裝起來帶著走的食物。早期台灣並沒有用盒子,而是用竹葉包著酸梅、醬菜等食材的飯糰,方便搭火車的旅客隨時食用,所以才叫「飯包」。 台東縣池上鄉的「悟饕池上飯包」還保留「飯包」這個詞,甚至和「池上鄉公所」開了一間故事館,就是希望能夠傳承文化。走過門口的棕色柵欄,木棧板每踏一步就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旁邊還有一輛深藍色的舊火車停在軌道上。飯菜香味從房子裡頭傳出來,這裡就是「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現在裡面有賣各種菜色的飯包,形狀也改成四方形的餐盒了。但最正宗的鐵路便當,因為有長時間存放的需求,為了不影響口味跟衛生,都是滷菜居多。醬香濃郁的滷汁沾在米飯上,還有醬瓜、醃菜等,光想到就讓人口水直流! 如果是年紀大一些的長輩,可能還有在車上吃完便當後,要把不鏽鋼餐盒統一回收的印象。這是因為從飯包進化成「弁当」的鐵路便當,其實在包裝材質上也經過一番波折。從最早的竹葉、月桃葉,到用鋁餐盒、不鏽鋼餐盒,還有紙餐盒和塑膠,各種材質都被使用過了。直到最後,「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選擇了竹片製的餐盒,除了兼顧食安和環保優點以外,餐盒還會散發出淡淡的竹子香味。 早期便當店的阿姨們會提著籃子,裡頭一盒一盒疊好,拿到月台上賣給飢腸轆轆的旅客。難怪許多人回憶起以前搭車的時光,都覺得便當才是最美好的回憶呢!

MORE

明天下午4時全台災防訊息測試 勿驚慌!

【中央社台北訊】電信三雄今(5/7)日公告,8日下午4時將於全台發送「災防通報中英文訊息測試」,用戶收到訊息,手機將發出特殊的警告聲響與振動,請民眾不要驚慌。 電信三雄今天陸續公告,8日下午4時辦理全區災防告警訊息測試,藉由「每月測試用訊息」頻道進行發送作業,測試期間不會影響客戶服務使用。 電信業者說明,「每月測試用訊息」頻道於多數手機中預設值為關閉,以盡量降低對客戶的干擾,僅有少部分客戶手機會發出特殊告警聲響與震動,也請收到測試訊息的客戶不要緊張。 中華電信強調,響應政府政策,持續實施不定期災防告警系統測試作業,傾力為全台民眾安全把關。 台灣大強調,為持續完善「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今年將不定期針對全台或分區域,實施災防通報訊息發送測試,以配合災防主管機關在監測到災害時,可透過此系統針對特定區域民眾發布告警訊息,讓民眾及早掌握災害資訊,即時採取應變措施。 遠傳電信指出,將持續針對4G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進行相關的更新與優化,落實政府政策,並不定期實施災防告警系統測試,以期讓災防主管機關未來監測到災害時,透過此系統針對特定區域民眾發布告警訊息,發揮知災、避災的效用。

MORE

愛盲關懷視障家庭育兒 推計畫扶持視障媽媽自立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服務全台逾五萬名視障朋支,在母親節前夕以「看不見的愛,更強大」為主題,推出「愛盲生活自主培力計畫」,提供五大服務支持視障媽媽在育兒路上過關斬將,盼能吸引社會大眾關懷視障家庭育兒議題,捐款支持此計畫。 愛盲基金會董事長黃克綸表示,媽媽的愛不分明盲,「愛盲生活自主培力計畫」提供視障者學習獨立自主的各種課程,其中也幫助了許多視障媽媽有能力和自信獨立育兒。 「愛盲生活自主培力計畫」主要提供五大服務,包含一對一諮詢與培力、居家生活環境安全評估、親子互動休閒課程辦理、產檢和孕期照顧手冊易讀與有聲書製作、醫療與政府資源介紹媒合服務;透過訓練與學習,協助視障媽媽們適應孕期、產後的不安與慌亂,也提供所有視障者生活自主相關服務,盼能幫助他們安心成家立業。 愛盲基金會也請來視障媽媽現身說法,姿瑩原本任職貿易公司,因懷孕導致眼壓飆高,產後視力急劇下降至0.01,因而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馨方則因遺傳性白內障及眼球震顫而導致視力受損。二位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後,因為都沒有後援而感到非常無助與恐慌,足不出戶、自我封閉,連帶影響家庭氣氛。 他們選擇參與「愛盲生活自主培力計畫」,其中為她們量身訂做的居家環境評估、定向行動、盲用電腦、手機等課程,順利踏出第一步,不但能陪伴孩子完成課業、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經常參加愛盲舉辦的親子休閒課程,邁向獨立自主的育兒生活。

MORE
/6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