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佛教 回歸佛陀本懷 第五章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 (五之三.下) | 人間福報

人間佛教 回歸佛陀本懷 第五章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 (五之三.下)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73觀看次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中)、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籌備會主任委員明光法師(左四)與近二百個寺院、教團團體會員以及三百餘位個人會員,出席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成立大會。圖/資料照片
佛光山淨土洞窟。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四)念佛會

早期台灣可以說以念佛法門最為興盛。如李炳南老居士的台中蓮社、煮雲法師在高雄有鳳山佛教蓮社,我在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等;另外,像埔里妙蓮法師的靈巖山,更是以念佛為主要的弘法道場。這當中,以李炳南老居士的台中蓮社為主要的帶動者。

李炳南,號雪廬,早年皈依印光大師,一生致力弘揚淨土。一九五○年與董正之、徐灶生、朱炎煌、張松柏等人籌組、成立台中佛教蓮社,同時有幾個念佛班,人數不等,每個星期定期念佛。光復後的台灣,最初念佛風氣之盛,絕大部分與炳老提倡淨土有關。

炳老精通世學、佛學,基本上是儒佛兼弘,但實際上是儒為體,佛為用。他也創立菩提醫院、慈光圖書館、樂隊、口琴隊、文藝班等,熔新舊於一爐,引導青年,避開僧團,以老師之稱,收徒納眾,有別於佛教僧團,也為佛教開闢出另一番天地。

說到當年的台中佛教蓮社,真是猶如古代慧遠大師的東林寺,他們念佛共修,帶動成就道業者眾。如同在《念佛感應往生記》記載不少念佛感應的事蹟,如李清源、林清江等居士往生淨土,都有明證,甚至該書作者林看治居士,本身也如願往生西方,火化後得數百顆舍利子(見《念佛感應見聞記》)。另外,近代台北念佛團的李濟華團長,一生專修念佛法門,也是預知時至。像他們都是佛教蓮社的居士,能夠修行有成,炳老對當時念佛法門的推動,真可謂「古有慧遠,今有雪廬」。

炳老對於淨土的信心絲毫不能動搖,印順法師曾著有《淨土新論》,內容對於西方淨土稍有批評,炳老的弟子在台中要焚毀《淨土新論》,鬧成很大的風波。不過,印順法師做人也很隨和,他知道自己初到台灣,不願意和龐大的居士集團對立,所以在菲律賓弘法時,向當地信徒募集的淨財,就捐獻給炳老興建「太虛紀念館」來平息這起事件。

對於炳老,信仰他的人認為他一心弘揚淨土,難能可貴;批評他的人認為他過於執著,佛法不是只有淨土一宗,除淨土之外,還有很多法門,他不應該獨尊淨土,排斥其他宗派。如今,在台灣的居士集團,以信仰為中心的,也只有炳老這一支了。可惜生前沒有重視傳人,又沒有自己的寺院,常常商借台中靈山寺打佛七,所以炳老一去,台中佛教蓮社失去領導。

淨土洞窟

嚮往佛國美好

關於淨土念佛法門,我自己也有一些體會,最初是一九五三年,我到宜蘭雷音寺弘法,成立「宜蘭念佛會」,來年開始打佛七。佛七的作息,是遵循叢林的規矩,早晨五點開始起香,中午過堂,晚間藥石,晚上七點到九點半大板香;在這一支香別裡,是大家最認真、最精進的時刻。

此外,我也提倡每個星期六舉辦「禪淨共修」。因為當時在台灣,要找到一個正式的禪堂很困難,要有一個真正的念佛堂也不容易,只有借用寺院裡的佛殿,把禪淨融和在一起,四分之一的時間誦經,四分之一的時間念佛,四分之一的時間繞佛,四分之一的時間靜坐,每支香大約兩個小時。

由於念佛對一般的佛教徒而言,是最契機的法門,所以我又相繼成立羅東念佛會、頭城念佛會、台北念佛會、虎尾念佛會、龍岩念佛會等,可以說,禪淨共修在當時的佛教界蔚為主流,也開展出台灣佛教的輝煌時期。

這一段期間,我還特地在佛光山興建一座淨土洞窟(一九八一年開放參觀),讓大家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好。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建十八層地獄,讓人看了心生恐懼,從此不敢做惡事?」我卻認為,能夠讓人感受到佛國淨土的殊勝美好,使人心生嚮往,不是更積極嗎?我認為,佛陀的人間佛教是在現世充滿光明、希望和歡喜的,信仰,不是給人恐懼的。

佛光山從開山以來到現在,全世界已有兩百多個道場,我規定每個道場在每周六同一時間,全球佛光人同聲念佛。假使我們有三百個大大小小的佛堂,一個佛堂平均能容納五百人念佛共修,就有十五萬人同時念佛,二六時中,佛聲不斷,那麼,極樂淨土不就在眼前了嗎?

總計,我一生的歲月,七十多年的出家生涯,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奉獻在禪淨共修裡;光是打佛七,就有近兩萬個時辰。我推動念佛,主要是希望讓大家藉由念佛,達到自我健全、自我清淨、自我反省、自我進步,進而擴及到家庭、社會、國家。所以,我不一定要求大家要念到一心不亂,反而讓信徒很容易接受。

(五)佛教社團

早期許多佛教團體,大都不是在政府立案的佛教社團,但是,大家都各自努力,為佛教奮鬥,在政府立案的,把持教會反而不做事。

從一九八六年蔣經國先生宣布解嚴以後,各種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也跟著開放,於是佛教各種弘法社團也紛紛成立。目前台灣現有的佛教社團,有:中國佛教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華佛教居士會、中華佛寺協會、佛教青年會、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慈濟功德會等。這許多的社團當中,最活躍的要算是國際佛光會了。

國際佛光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先是在台北成立「中華佛光協會」,來年一九九二年在美國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行「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成立大會,四千多位來自全球四十五個國家的佛光會代表參加,經過大家公推,由我擔任創會總會長,吳伯雄、水谷幸正、嚴寬祜、游象卿、阿那魯達法師當選為副會長,我以「歡喜與融和」為主題,力主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從僧眾到信眾、從寺廟到社會、從自學到利他、從靜態到動態、從弟子到教師、從本土到世界。」由於國際佛光會的成立,讓在家眾加入弘法的行列,不僅實踐佛陀人間佛教平等的精神,更擴大人間佛教的影響力。

如今,國際佛光會已在全球五大洲七十餘個國家地區,成立一百七十多個協會,近二千個分會,擁有數百萬名會員,以「提倡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淨化世道人心,實現世界和平」作為佛光會的發展目標。值得一提的是,二○○三年七月,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更正式授證給「國際佛光會」成為非政府組織諮詢顧問,這也是第一個進入NGO成員的佛教團體,這份榮耀是僧信共同合作、努力的成果。

繼國際佛光會成立之後,一九九四年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由慧傳法師擔任總團長。在短短幾年內,世界各地的佛光青年團和在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等數十所大學成立香海社團,也發起「五戒青年心生活運動」,走上街頭宣導「五戒青年『心』生活運動」,每年有上萬名青年學子響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乃至不吸毒」運動。

此外,每年還舉辦「公益旅行」,前往印度、大陸、馬來西亞、菲律賓、巴西等地,從事衛教、教學、義診等服務。同時培養出上百位的妙慧、善財講師,經常到學校演講,宣導「三好運動」。二○一五年「大馬好」佛教青年音樂會,有八千名的青年朋友齊唱「佛教靠我」,佛教的傳播有了這些生力軍,讓人欣慰又充滿了希望。目前,全球近二百個佛光青年分團,也積極的走入校園、社團,發揮人間佛教淨化人心的力量。

在我的理想裡,不僅僧信學佛、行佛,而是從小到老,從男到女,彼此互助互成,所以佛光會成立的構想,當然也就包含兒童教育在內。二○○○年國際佛光會佛光童軍團於佛光山正式成立,隨後並於世界各地陸續成立分團,成為佛教界首創的世界性佛教童軍團。十多年來,佛光童軍團擁有稚齡童軍、幼童軍、童子軍、行義童軍與羅浮童軍,這些青少年為獨居老人服務,乃至八八水災災後重建整理,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充分體現童軍智仁勇三達德的精神。

不同信仰

齊努力淨人心

一直以來,佛教徒多只重誦經念佛,不讀書、不思考,這讓我非常掛念。所謂「以聞思修,入三摩地」,為了鼓勵大家讀書,在二○○二年元旦,正式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十餘年來,在覺培法師的帶領下,陸續成立了兩千餘個讀書會,共同推動各類型讀書會、閱讀研討會及全民閱讀博覽會等。由於讀書會的成立,更加提升,並且帶動佛教徒的學習熱情和成長。

去年(二○一五年)的二月與五月,先後成立了「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與「人間佛教聯合總會」。這兩個社團的成立,都在實現人間佛教「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的理念,藉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希望能夠促進不同宗教團體之間的相互往來認識,大家能夠同中存異,異中求同,雖然信仰的宗教不同,但大家共同為淨化社會人心一起努力。

因此,從二○一一年佛館落成以來,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固定舉辦「世界宗教聯誼會」,邀請所有的神明到佛陀紀念館,大家一起過諸神、聖賢的聖誕節日。每次都有來自海內外二千多個宗教團體,五萬多人參加。看著這許多神明不分地域,信徒不分老少,大家魚貫進入佛館,秩序井然,不由得讓人想到經典所載,當年佛陀靈山勝會,天龍八部齊聚一堂,真是宛如佛世再現,令人有種回歸佛陀時代的感覺。

另外,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的成立,在慈容、慧傳、依融、滿益、覺培、妙樂的努力之下,目前有近二百多個寺院、教團,以及逾四百位社會賢達加入。如:大雄精舍、慈法禪寺、佛光山、香光尼、比丘尼協進會、靈鷲山、福智等;個人會員有:吳伯雄、葉金鳳、王力行、鄭石岩、簡豐文、張亞中、黃錦堂、丁守中、潘維剛、吳志揚、侯西泉、洪玉欽等。

為了擴大人間佛教的力量,從去年起,成立了「中華佛光傳道協會」,協助推廣各種文化出版的書籍。光是去年,就贈送了數百萬冊的《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貧僧有話要說》及《貧僧說話的回響》等,至全球上萬家的大飯店、民宿、航空業者,以及各級學校、圖書館、醫院、監獄等等,甚至,史無前例的到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書發布會。我想,透過一本佛教文化寶典,可以讓佛陀的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國發光,照亮每個人的心靈。

當年,佛陀在金剛座上悟道時所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人間佛教自然也為僧信二眾所共有,出家眾弘法也護法,在家眾護法也弘法,人間佛教的弘傳,全體佛教徒大家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又何必分什麼你我呢?(本篇完)

【編按】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共分六個章節:一、總說,二、佛陀的人間生活,三、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四、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五、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六、總結,約數萬字,將陸續於出刊的《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發表,並預計於四、五月間結集出書,與本刊同為贈閱。歡迎有緣人來函索取,或發表撰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共同發揚人間佛教。如經錄取,將贈閱本刊並酌資稿酬。再版時一併收錄,做為今日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對佛陀的一份供養。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雙月刊,全冊約五百頁,贈送學校、圖書館、監獄、各級機關團體等。免費贈閱一年(六期),歡迎索閱,參閱廣告版,填妥申請表格,附一年六期郵資一百二十元,擲回佛光山文化發行部。電話請洽07-6561921轉6665-6667。如需較大數量,歡迎助印,每本新台幣一百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