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文教 | 人間福報

文教

南華校友抓拍天鵝湖 曾應鐘偶遇凝驚喜

【記者江俊亮台南報導】佛光山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畢業的曾應鐘,曾經是揹著相機上山下海追新聞的報社記者,退休後更是「喜行於攝」,相機不離身,以鏡頭記錄生態與人文之美,即日起在台南市政府民治藝文舉辦「抓拍天鵝湖.偶遇凝驚喜」攝影展。 台南市政府秘書處表示,位於台南市新營區的「天鵝湖」,是國家級重要溼地嘉南埤圳之一的「埤寮埤」,相傳埤塘位於「天鵝穴」的天鵝眼位置,因而被稱為天鵝湖,早年是居民養鴨、養鵝、養魚、種菱角的埤塘,也是曾應鐘常去攝影的地方。 秘書處指出,曾應鐘22歲即投入新聞工作,在家鄉南投縣國姓鄉擔任報社特約記者兼營業處主任,當年既要送報,又要採訪、拍照、寫稿、沖洗照片,再將新聞稿傳真回報社,那個年代傳一張照片要10幾分鐘,工作相當艱辛,但他不以為苦。 曾應鐘在37歲那年調派台南,並升任為特派員,至50歲退休,期間揹著相機追新聞,為社會發展留下許多珍貴履痕。他退休後仍熱衷學習,除了攻讀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班外,還應邀擔任國姓鄉「駐鄉作家」,出版圖文並茂的報導作品集。 曾應鐘表示,攝影是一門浩瀚的藝術,攝影創作更是一場充滿熱情和想像的豐富之旅,他就讀初中時,受到理化老師歐陽鵬的啟蒙,開始接觸攝影,至今依舊還在學習中。他認為攝影最有趣的地方,是可以讓瞬間變成永恆的記憶。 提及擔任記者期間最難忘的事,曾應鐘回憶說是當年蔣經國先生下鄉,他騎車追新聞,國安人員也派專人騎車相隨,抵達現場後,穿著樸素的蔣經國請他以竹林為背景,為他拍攝半身照,他至今仍保留蔣經國當年平易近人的下鄉照片。 這次攝影展以「天鵝湖」為主題,是因每次見到湖面悠遊的鵝群,便聯想起作家鍾梅音《海天遊蹤》筆下的天鵝湖畫面;當他漫遊湖畔,回眸有情,就以相機捕捉湖邊偶遇的飛鳥、花卉、雲靄、湖影,乃至民眾對弈、垂釣的畫面,無形中也為溼地多樣性留下記錄。 曾應鐘應台南5E02政府秘書處之邀,參加「台南400.藝啟精彩」活動,從過去在天鵝湖拍攝的7000多張照片中,精選出30組65件作品,辦理「抓拍天鵝湖.偶遇凝驚喜」攝影展,帶領以不同視角看見天鵝湖之美,展期至5月31日止。

MORE

校長不適任處理辦法 預計明年5月上路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今日於部務會報通過新訂定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校長不適任事實調查處理辦法」,明定校長不適任事件審議機制及審議會組成方式,並完善不適任事件檢舉及受理機制,預計於113年5月10日發布。 教育部表示,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倘有不適任情形攸關學校運作及校務推展,過往校長不適任事件未有一致性的調查處理機制,各機關寬嚴不一。 教育部說,為回應各界對於完善校長事件調查、處理之期待,並有一致性之處理基準,且為周延處理機制,研訂過程中分別邀集校長團體、教師團體、家長團體、專家學者及22縣市主管機關歷經15次會議研商,立法重點如下: 首先,明定校長不適任事件審議機制及審議會組成方式,主管機關應組成校長事件審議會,其組成委員包括主管機關、校長協會、教師會、家長團體、私立學校等代表及法律或教育專家學者,確保公平、公正審議相關事件。 其次,完善校長不適任事件檢舉及受理機制,校長疑似涉有不適任事實時,屬外界高度關切事件,為加快處理程序,於校長事件審議會下設5人審查小組,審查是否受理各檢舉案件。 其程序為主管機關接獲檢舉或知悉違法事件後,應於二個工作日內交由審查小組開始審查。另為避免造成行政資源浪費,或動輒對校長發動調查致影響職務尊嚴,辦法中也明定主管機關不予受理檢舉之樣態。 再者,完善校長不適任事件調查機制,主管機關應組成3至5人之調查小組,就校長不適任事件予以調查,另私立學校校長倘疑似有不適任情形,由學校法人依私校法辦理,法人未辦理或未依法辦理時,主管機關再進行調查。 調查小組委員須自校長事件審議會調查人才庫遴選該校長服務學校以外的專家學者擔任,其中至少應有1名法律專家。進行事件調查時,調查小組應保障校長陳述意見機會,並應邀請同一教育階段類型學校或全國校長協會之代表陳述意見。 本辦法另規範校長於接受調查時,主管機關認有必要時,得由校長請假,或將其暫時調至主管機關或所屬機關(構)支援業務;此外,校長倘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宣告或受徒刑宣告在監所執行中。 主管機關應依公務員懲戒法第4條,予以當然停止職務;另倘校長涉及性別事件,則就個案情形,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35條或性別平等工作法第32條之3,予以停止職務,接受調查。 最後,明定校長不適任事件終局實體處理,將依照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國教法等規定,主管機關應依其不適任情形嚴重程度作成終局處理,涉及消極資格者,除解除其職務,並不予回任教師外,應併審酌案件情節,管制其終身或1年至4年不得聘任為教育人員。 若未達前開解除職務之不適任情形者,主管機關應依其個案情形,作成回任教師、改任其他職務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理;或於調查後,如未達前開情形,而有移送校長考核會之必要者,應以考核方式辦理。 教育部表示,本辦法預計於113年5月10日發布,高級中等學校校長並得準用本辦法循相同機制處理,透過建置完善受理、調查、審議機制,公平、公正、勿枉勿縱,以保障學校校務穩定推動及校長權益,讓整體國民教育環境更加健全與完備。

MORE

【無所不知】 秦始皇陵(上)

文/陌上君  秦始皇,名為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統一天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有關秦始皇的事蹟與傳說不計其數,他雄才大略,但嚴刑暴虐,歷史評價褒貶不一,爭議不絕,他留給後世的諸多事蹟,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他統一度量衡,制定典章制度,實施「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為中國歷史奠定兩千多年的專制政治制度,同時也「焚書坑儒」,造成文化浩劫,並進行各種大型建設工程,包括萬里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由於急功躁進,人民徭役過重,而迅速衰亡。「驪山陵」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自13歲時繼位之後,便展開長達約39年、動用七十多萬人力的陵園修建之路。秦始皇的陵墓位址在陝西省臨潼縣驪山北麓,故又稱「驪山陵」。 驪山自古以來就是皇家園林用地,也是許多歷史及傳說故事的發生地;女媧補天、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博妲己一笑、唐玄宗和楊貴妃「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淒美愛情,甚至近代西安事變,都發生在此地。 由考古得知,始皇陵大致分為地面和地下建築兩部分,地面由封土、內外城牆和附屬設施、寢殿、園寺吏舍等構成;地下主要為封土下方的地宮、陪葬坑等。 地宮距離地面深達十層樓,周圍是令人驚歎的防水系統工程,以維持地宮乾燥。陵墓結構設計是以戰國以來的陰陽五行宇宙觀為基礎。地宮有各式宮殿,奇珍異寶不可勝數,四周分布著形制、內涵各異的陪葬坑,是考古學者眼中的寶藏。地宮穹頂裝飾著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圖像,象徵星辰運行,下方則是以水銀做成山河湖海,以機械模擬江河川流不息的帝國版圖,並且設置以人魚膏為燃的長明燈。光是看史書這段記載,便已相當不可思議。

MORE

女兒紅

王暄溰/台中市文華高中一年十九班 有一次回奶奶家,爸爸告訴我儲藏室裡存放十二瓶紹興酒,它們是在我出生時買來存放的酒。爸爸說,等我長大結婚就可以打開來喝。這些酒稱為「女兒紅」,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習俗之一。 相傳很久以前,居住在紹興的一對夫妻,經營一家裁縫鋪,因為沒有兒子而擔心手藝失傳。有一天,妻子發現自己懷有身孕,兩人欣喜不已,丈夫為此釀了酒,埋在土裡,等孩子出生要大肆慶祝。沒想到等孩子出生時,發現竟然是女兒,丈夫大失所望,也沒心情慶祝,這些酒也被遺忘了。 丈夫縱然萬般不願,還是和妻子盡心撫養孩子。成年後的女兒不僅花容月貌、天資聰明,學習父親裁縫的手藝青出於藍,讓父親十分欣喜,只是可惜女兒畢竟是女孩子家,再出色又有何用呢?在妻子的提議下,丈夫收了徒弟,以免手藝失傳。 徒弟很用心的學習裁縫,也很孝敬師父和師娘。徒弟的手藝出色,丈夫有意將裁縫店傳給徒弟,便和妻子討論將女兒嫁給他。女兒也正有此意,便結了良緣。成親之日,丈夫想起那日埋在樹下的酒,命人開罈宴客,沒想到酒香撲鼻,比一般的酒更濃郁醇厚,「女兒紅」因此流傳開來。 家中存放的十二瓶女兒紅,是十多年前爸爸的感動與喜悅,象徵著爸爸對我的珍視與疼愛,每一瓶都蘊含著滿滿的父愛。我在爸爸的呵護下成長,也期待著打開它們的時候,屆時有幸嘗到的人,一定能嘗到一股特殊的味道──父親對女兒的父愛,以及孩子成長的喜悅。 美酒需要時間醞釀,這些帶著祝福的女兒紅,默默的守著一個呱呱墜地的小女孩,直到她成為亭亭玉立的女子;等到她出嫁那天,再由父親打開,經過時間的洗禮,酒會變得更加甘甜,當年封入的祝福與歡喜,也變得加倍醇美。

MORE

奇妙電池!

文/陳彥杰  電力是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我們點燈照亮黑暗需要電,出門開車騎車也需要電,在學校、家中或者工作都離不開電力物質需求,電力成為生活工作各種作息的必須品,從電池開始了解電力吧! 從摩擦電 到電位差 什麼是電池最基礎的概念呢? 答:金屬電位差。 過去有人發現了電的產生,從摩擦生電,到發現動物接觸金屬盤,會有電產生的金屬電位差出現,直到現在人人都在使用的電池,最常見的基礎電池就是「伏打電堆」,在上層放置一片銅板當正極,中間放置一片吸水布或吸水棉,下層放置一片鋁板當負極,中間吸水布或吸水棉吸收了鹽水,就產生了電,層層堆疊的電池就是很基礎的伏打電池,電池負極的電子會往正極方向移動,經過中間的鹽水吸水布產生化學變化,而有電位差出現,電池就有金屬電位差產生了電。 電池數量 不改電量 那麼,如果一顆大電池與10顆小電池合在一起,哪種電量大呢? 答:不一定。 為什麼不一定呢?例如我將拿出9號電池,這9號電池是9伏特,再拿出3號電池,而3號電池是1.5伏特,而9號電池比3號電池還要大顆,以單一顆電池,9號電池一定比3號電池電量還要大;但我將10顆3號電池合在一起會不會比一顆9號電池電量還要大呢?不一定,因為電池有串聯與並聯電路關係,若10顆3號小電池串聯,這樣電池電壓會比一顆9號電池還要大,但是10顆3號電池並聯就沒有一顆9號電池電壓大,還是一樣只維持在1.5伏特電壓沒有改變唷!

MORE

嘉大校園生態豐 遷粉蝶蜂擁飛舞引人佇足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嘉義大學蘭潭校區與蘭潭風景區比鄰,同時也是蘭潭後山步道的入口之一,校園內環境優美,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近日成群的遷粉蝶在校園內翩翩飛舞,十分吸睛,無論是漫步在校園中或是學生的機車上,都不難看見遷粉蝶的身影。 遷粉蝶別稱銀紋淡黃蝶、淡黃蝶、無紋淺黃粉蝶、淺紋淡黃粉蝶或鐵刀木粉蝶等,展翅後約5-6公分,屬多型性與季節變異十分明顯之大型粉蝶。幼蟲攝食鐵刀木、阿勃勒等豆科植物葉片,屬於一年多代,成蝶飛行迅速,全年可見,數量很多。 嘉大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梁家源表示,遷粉蝶在校園內成群飛舞的現象與美濃黃蝶翠谷的生態景緻相類似。遷粉蝶生命周期大約為一個月左右,只有雄蝶會吸食地面上的水,因地上或河邊的水具有機質與礦物質,可做為雄蝶精胞內含物,送給雌蝶交配禮物,而雌蝶則飛舞在花朵上覓食或在樹梢產卵。 

MORE

文化部攜手誠品 朱宥勳等台灣4作家赴馬開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為加深台灣與大馬華語社群的連結,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誠品吉隆坡宣布共同策畫推出「台灣文學系列講座」,將在5至6月期間,先後邀請朱宥勳、馬翊航、劉克襄及馬世芳4位作家赴馬演講,以筆耕者獨特的視角及細膩的書寫,交流彼此的文學與生活。 誠品生活2022年底於吉隆坡開設東南亞首家分店,為將台灣文學進一步推介給大馬讀者,這次策畫的「台灣文學系列講座」以兩方向鋪陳,「品讀,暢談文學」面向文學愛好者和創作者,由朱宥勳和馬翊航分享台灣文學發展歷程與脈絡及創作經驗;「淺談,紙上漫遊」則以生活議題,從土地、城市與飲食,邀請劉克襄和馬世芳,帶領讀者從文字中認識台灣的魅力。 朱宥勳將於5月4日擔綱首發,談近10年台灣小說的發展趨勢,隔日則與大馬作家龔萬輝對談彼此作品,分享創作心法。5月11日由卑南族作家馬翊航接棒,以畫面感十足的「想像魚刺刺了一下」為題目,暢談自己投入族語寫作的觀察與啟發。 6月則由踏遍台灣大山小徑,最懂台灣自然生態與人文風采的劉克襄開場,分享他數十年的走路與鐵道旅行心得。最後一棒則由集作家、廣播人、音樂通於一身,近期又以自然平實的飲食書寫廣受好評的馬世芳擔當,6月15日談他從吃好吃到寫好吃的過程,16日再與大馬讀者分享他的「文青告白」。

MORE

文化部駐美3館串連 無獨有偶工作室全美巡演開跑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文化部駐美國代表處台灣書院聯合駐洛杉磯辦事處台灣書院、駐休士頓辦事處台灣書院,共同邀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攜劇作《自私的巨人》赴美巡演,將於5月11日至6月2日在西雅圖、亞特蘭大、休士頓等3大城帶來8場精采演出,搭配共8場延伸推廣活動,預計在全美各地帶起近1個月的台灣偶戲旋風。 文化部表示,這次巡演將從美國西岸起跑,5月11、14日在西雅圖「綠河學院」(Green River College)揭開序幕、5月24至26日前往亞特蘭大「偶戲藝術中心」(The Center for Puppetry Art Center)演出、6月1至2日則在休士頓「亞洲協會德州中心」(Asia Society Texas Center)畫下巡演句點。除正式演出外,亦舉辦各式主題的工作坊及座談活動,為各年齡層觀眾展示精美的台灣戲偶,也能藉由團隊的專業指導,學習細膩的操偶技巧,體驗創作屬於自己的偶戲。 文化部指出,《自私的巨人》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製作,劇本改編自英國文豪王爾德(Oscar Wilde)同名經典童話,講述巨人從自私轉變為慷慨、最終在上帝指引下進入天堂的歷程。引人入勝的敘事、迷人的視覺效果、才華橫溢的操偶師陣容,2022年首演後即獲各界好評及邀演,2023年再推出「台語版」巡迴,5月在美國演出「英文版」,將為當地觀眾打造闔家觀賞的偶戲饗宴。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成立於1999年,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遴選的「TAIWAN TOP演藝團隊」。團隊秉持「萬物皆為傀儡」的理念,致力於創造具挑戰及創新、觸動人心的木偶藝術,創團至今已推出超過 50 部原創作品,在本土內容及跨文化偶戲藝術之間開創出台灣當代偶戲新風格。

MORE

當冥婚碰上老外 春河劇團 《把我娶回家》明天開演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如果是一個外國人撿到冥婚紅包會發生什麼事?春河劇團5月3日起一連三天將在台北城市舞台首演《把我娶回家》,透過老外遇到冥婚的題材,細膩演繹家人間的互動,演出卡司包括郭子乾、王琄、楊千霈、法比歐與蕭志瑋等,除了希望讓觀眾笑聲不斷,故事也蘊含著台灣人最為稱道的人情味,充滿對生者與死者的關懷與溫暖。 《把我娶回家》故事源起自團長郎祖筠與她的外國先生,閒聊到:「如果是一個外國人撿到冥婚紅包會發生什麼事?」便開始有了這個故事的構想,在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信仰與不同的價值觀之間激烈碰撞,產生出許多趣味橫生的「文化衝突」。故事描述一個老茶行,茶行家中寶貝孫女因意外早逝,一年後,竟託夢給阿嬤討要姻緣。虔誠保守的一家人決定以傳統冥婚丟紅包的方式來完成寶貝孫女的心願,最後被孫女認定的「夫婿」竟然是個老外。 演員法比歐飾演一位隻身來台旅遊的法國人,竟然會因為一個茶罐跟紅包,就要開啟一段奇特婚姻。法比歐表示 :「在台的外國人其實對冥婚這個台灣民俗十分了解,因為在農曆過年領紅包的同時,我們也會被告知『地上的紅包』不能亂撿,會娶到鬼新娘。」 楊千霈飾演茶行千金則說,「這個角色反映出很多當代女性與返鄉青年的心情,面對親情與愛情、家庭與事業、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擺盪與掙扎,相信很多人會很有同感。」劇中法比歐與楊千霈之間似有若無的異國戀,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愛情的左右為難,文化與信仰之間的衝突考驗著他們。 春河劇團5月3日起一連三天將在台北城市舞台首演《把我娶回家》。圖/春河劇團提供 是繼電視劇《茶金》後,郭子乾在《把我娶回家》再次飾演茶行老闆。他表示,「這個角色的兒子與孫女意外死去,他封閉自己,內心滿是自責跟悔恨,深層地展現出對家人逝去的痛苦。」 演員王琄飾演茶行老闆娘,一心想要完成孫女的心願,積極促成冥婚的進行。王琄表示:「這個角色對孫女一直很愧疚,後來發現過世的孫女與還活著的女兒好像喜歡上同一個人,她要成全誰變成一個矛盾的選擇。」郭子乾與王琄老夫老妻之間的拌嘴逗趣,實質掩飾了對家人逝去的痛苦,在失去家中兩個親人後,家庭成員仍勉強維持一個和睦的表象。 《把我娶回家》台北演出後,5月至7月將至新竹、台中、高雄、桃園、台南、雲林演出。  

MORE

台北文學季特展—「編輯招募中」 解密雜誌生成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2024台北文學季「編輯招募中」特展,自5月4日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開展。展覽邀請民眾成為編輯一員,將展場化身為編輯職涯訓練場所,透過規畫四大展區,觀看五本刊物,解構雜誌生成等,重新思考作為一名編輯該如何引領時代。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四大展區包括從「選」擇命定的「編輯格」,到「巡」視前輩成果的「議視潮」,再端看當代媒體人拆「解」的「雜誌術」,最後到眾生「喧」嘩對話的「當代聲」,以「選、巡、解、喧」四個動作邁入成為編輯的第一步。 其中,「巡—議視潮」展區回顧台灣五本重要刊物:《劇場》、《漢聲》、《人間》、《島嶼邊緣》、《騷動》,除了展出現多已絕版的珍貴雜誌,更展示國家文藝獎得主莊靈的實驗電影、「中國結之母」陳夏生的藝術創作、攝影師關曉榮八尺門的紀實影像等重點展品,觀眾由此得以見識觀點殊異的編輯們,如何一代又一代掀起文化浪潮。「解—雜誌術」展區則展示五份刊物過去的製作流程,向觀眾揭密一份雜誌的生成術。 國家文藝獎得主莊靈代表致詞時表示,他回顧六○年代的發展歷史,《劇場》作為這次展覽最早出版的刊物,社會條件並不完備,團隊人員組成多數由國立藝專或電影公司出身,雖然短短兩年出刊九期,卻對後輩藝文工作者產生深遠影響,也是自己與同輩人所始料未及的。 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致詞時提到,他認為編輯的專業訓練,使他具備思索、決策、展覽等能力,也透過雜誌的編排、策畫呈現出當代的重要議題。文化局將持續支持藝文出版、印刷等文化事業。

MORE
/51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