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19】隨堂開示錄 630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13 佛子之道 4-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19】隨堂開示錄 630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13 佛子之道 4-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下面我有一個主題要向大家簡單表示。我眼睛雖然看不到,不過讀書還是沒有休息,承蒙每天晚上都有人讀書給我聽。最近大陸知名學者余秋雨先生寫了一本書,叫做「君子之道」,本來是要給天下文化出版的,但是因為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知道余秋雨和我也有很友好的關係,就說讓佛光出版社也參與這一本書的出版。圖/劉岸江
「入道要門,發心為首。」圖為佛光山大佛城接引大佛。 圖/覺今
為全山大眾開示 
時間:2015年2月10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下面我有一個主題要向大家簡單表示。我眼睛雖然看不到,不過讀書還是沒有休息,承蒙每天晚上都有人讀書給我聽。最近大陸知名學者余秋雨先生寫了一本書,叫做「君子之道」,本來是要給天下文化出版的,但是因為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知道余秋雨和我也有很友好的關係,就說讓佛光出版社也參與這一本書的出版。
所謂「君子之道」,中國自古以來,最給人尊敬的,不是歷代的帝王,也不是什麼將相,最給人尊敬的就是君子。君子是什麼?讀書人。君子是什麼?正派的人。君子是什麼?士大夫。儘管是寒窗苦讀,儘管是一簞食、一瓢飲,人也不堪其憂,自己的節操、自己的人格不能不維護。這種人就叫做君子。
余秋雨先生說的「君子之道」有五個,第一要有德,第二要有人,第三要有土,第四要有財,第五要有用。
說到要有德,大家都知道,仁義道德是君子之本。
要有人呢?就是要給人接受。等於要有選票,才能當選。
有了人,才有土。在我的解釋,土就是空間,我有了道德、有了人,當然就有空間。人家請我到哪裡去講演,請我到國際去參加會議,我就能有全國的知名度、國際的知名度,我就有空間,就有土地,就有房子住,就會有人,請客都有我參與的份,開會都會找我去開。
然後就有財。財也不一定是金錢,聲望、智慧、名聲、名譽、健康都是我們的財富。當然,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不能說君子就不要錢財,錢財在世間法裡還是很有用的。例如:要救濟了,沒有錢怎麼好救濟呢?佛光山雲水書車每天都有五十部在全台各地巡迴,每天都要花費百萬以上,沒有錢怎麼辦呢?人間衛視電台一個月下來也都要花費上百萬;《人間福報》,甚至大學每年都要佛光山幾億的補助,當然就要有錢財,所謂「百萬人興學」,也就說明我們有人、有很多的空間。
有財,然後才有用。擁有財富是有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同樣的,一個人有健康的身體,不會用;有聰明智慧,不會用,聰明反被聰明誤。總之,做人有很多的條件,不會用是不行的。
他講「君子之道」有五點,就是德、人、土、財、用。我現在要跟各位講的是「佛子之道」。今天在座的人,不管你是哪個團隊、哪個單位,都是佛弟子、都是佛光有緣人。
所謂「佛子之道」,道就是道路,我要走好;道就是道理,我要去信,要去擁有,要修道。佛弟子要修什麼?
第一、要有信仰
一個佛子不具備信仰,對教主佛陀沒有信心,怎麼能成為佛子呢?佛陀雖然出生於印度,但是信仰沒有空間;佛陀雖然距離我們二千五百年了,但是他仍在我們心目之中,信仰是沒有時間的,佛陀永遠靠近我們,在我們的心裡。
或者說在大雄寶殿,你到大雄寶殿去做早晚課的時候,有覺得和佛陀見面嗎?有感覺到每天去和他有交流嗎?甚至於二六時中,你的心中有佛祖嗎?你對佛陀的教法、對佛陀過去的行事,真的了解嗎?你真的有信仰嗎?佛陀叫我們慈悲,我們有慈悲嗎?佛陀叫我們忍耐,我們能忍耐嗎?佛陀叫我們要無我、大我,不要私我,我們能無我嗎?佛陀叫我們要弘法利生,我們都有弘法利生嗎?
過去美國獨立戰爭時,派屈克‧亨利先生(Patrick Henry)為了爭取自由,說得很好:「不自由,毋寧死。」世間上什麼最寶貴?為了自由,統統都可以拋棄,自由、民主很重要。不過,今天在我們所有佛子的心目之中,信仰比生命更重要。過去的聖賢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是一種信仰;過去佛教裡,多少人殉教、犧牲、殉道、受苦、忍辱,為的是什麼?對佛陀的信仰、對佛教的信仰;我們有建立這種信仰的情操嗎?信仰不夠,不能成為佛弟子啊!一個有聲望的世家,他的子弟都要能光宗耀祖,我們今天身披如來的袈裟,能光大佛教嗎?能以信仰為生命嗎?信為道之本,你的信仰不堅固,就等於道沒有根本,很容易就受外境動搖,人家一句話就不能忍耐了。所以,我希望各位佛光人、佛弟子,要知道「佛子之道」第一是建立信仰。
第二、要有發心
我要怎麼做一位佛弟子呢?要發心,開發我的心田、開發我的心地。修行,我要發心;為常住服務,我要發心;度眾,我要發心;為佛門創辦事業,我要發心。你不開發心田、心地,再好的田地也不能種植,五穀又怎麼能豐收呢?你不開發山坡地,那許多荔枝樹要種在哪裡呢?你不開發土地,怎麼能建高樓呢?所以,大家要想方法開發心田、心地;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所謂「發菩提心」,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學佛就是發心第一,我要發心弘法、我要發心度眾、我要發心做正人君子、我要做一個模範佛弟子。
第三、要隨緣處眾
說到與人相處,或者「人我之道」,你對長老不知道尊敬,對善知識不知道親近,對師兄弟不知道和睦,對後輩的師弟也不知道提攜,是沒有盡到佛子的責任啊!等於人家說「不慈不孝」;做長輩的不知道慈悲,做晚輩的不知道孝順,人道不俱全啊!我們山上做主管的人都是嫌部下不好,不知道教育、幫忙、提攜後輩;不能光是嫌他不好,如果他很好,哪裡還要你做住持呢?由他來做就好了。就是因為他不好,才由你做住持,好好地教他。
相反地,剛出家的人應該接受前輩領導,但是他卻不接受、看不起,「你算什麼?」好吧!那由你來領導。你能嗎?所以,又不能給人領導,又不能領導人,這種人在世間上沒有用啊!一個健全的佛弟子,處眾要注重人和,處眾要注重給人接受;當然,要人家接受我,我就要有禮貌、要恭敬、要勤勞、要正派,做什麼事情都要能負責,在大眾裡才有我一個,我才是眾中的一個、眾中的一分子。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