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3談淨土法門20 第六講③】 至心稱念聖號 除重罪生極樂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3談淨土法門20 第六講③】 至心稱念聖號 除重罪生極樂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阿爾奇寺阿彌陀淨土圖(局部)/約1200年/印度拉達克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13.東晉‧劉遺民居士(彌陀摩頂)

劉遺民,又名程之,東晉彭城人。年少即喪父,他事奉母親極孝順。喜歡老莊之學,不樂於為官。後來依止東林寺慧遠大師,並共結蓮社,同修淨業。著有《念佛三昧詩》,是慧遠大師重要的在家弟子。

遺民在西林澗北另建一座禪坊,每日精研教理,嚴持禁戒,勤修念佛三昧。半年之後,即在定中看見佛金光普照大地。過了十五年,看見阿彌陀佛放白玉毫光,垂手作接引狀。遺民禮拜懇切的說:「但願如來手摩我頂,衣覆我體。」果然,阿彌陀佛用手撫摩他的頭,以袈裟覆蓋他身體。

有一天晚上,他又夢見自己進入七寶池,湛湛清水裡,有各色蓮華;又看見阿彌陀佛,頂上有圓光,胸前有卍字,指著池水說:「八功德水,汝可飲之。」遺民喝了,只覺甘美香甜,齒頰回香,夢醒之後,身上的毛孔還發出異香呢。他知世緣已盡,便向大眾宣告:「我的淨土緣到了。」

他在佛前上香,祝禱:「我以釋迦遺教,知有阿彌陀佛,此香當先供養釋迦如來,次供養阿彌陀佛。復次,供養《妙法蓮華經》,所以得生淨土,由此經功德,願與一切有情俱生淨土。」然後與大眾告別,臥在床上,面西合掌,安然而逝。



14唐‧張善和居士(十念往生)

張善和,平時以殺牛為業。臨終時,看見一群牛來向他索命,並發出人的聲音叫道:「你殺了我們!」善和很恐懼,跟妻子說:「趕快請僧人來為我念佛!」僧人來到,告訴他:「作了不善業,應墮入惡道,不過也可因至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而得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往生極樂。」張善和一聽,忙說道:「地獄快到了,沒空取香爐。」就以左手拿著火,右手拈香,向西方用力稱誦佛號。未滿十聲,便說:「牛去了,佛來了,已給我寶座了!」便含笑而逝。



15.宋‧王日休居士(禮佛立化)

王日休,是南宋安徽龍舒人,又號龍舒居士。他博通群書,考入國學進士,卻不願當官。有一天,他悟道:「我所學的皆非究竟法,不能度生死。我應當念佛,求生西方。」於是放棄過去所學的經史等國學,專修西方淨土法門。

他每天禮佛千拜,到夜深才睡覺。著有《龍舒淨土文》。上至王公士大夫,下至屠夫、乞丐、僮僕、奴婢等人,他都以淨土法門引導他們皈依和戒殺念佛,得到當時佛教界廣大的回響。

往生前三日,他一 一告別親友,囑咐大家要精進於淨業,並言自己將有遠行,不能再相見。到了這一天,他一樣對學生講課,也如平常一樣禮佛。到半夜忽然大聲念佛數聲,就說:「佛來迎我!」就站立而化。



16.宋‧黃打鐵居士(打鐵念佛)

黃打鐵,湖南潭州人,以打鐵為業。他自怨前世不修,今生才貧苦潦倒;想要修行,卻又不知道門徑。有一日,一位僧人從店前經過,他請其入店奉茶,並請教既可修行,又不荒廢打鐵工作的方法。僧人教他打一下鐵,就念一聲佛號。

黃打鐵就依此修行。因為專心念佛,既不覺得爐火的熾熱,也不覺得用功的疲累,就這樣轉眼過了三年。這天,他自知時至,於是沐浴更衣,請鄰人寫下偈語:「叮叮噹噹,久鍊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並說可將此偈流傳,廣度眾人念佛。交代完,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後,即時立化。



17.宋‧吳秉信居士(天樂接引)

吳秉信,明州人。南宋紹興年間,他曾在朝為官,後來被秦檜排擠而罷官回家。他在家中訂製了一口棺木,每晚睡在裡頭,到了五更,就叫僮僕敲棺唱著:「吳信叟,歸去來。三界無安不可住,西方淨土有蓮胎,歸去來。」他聞聲即起來坐禪。

秦檜死了之後,吳秉信又再回朝廷當官。過了二十六年,有一次回朝途中到蕭山驛舍。坐下來休息時,他叫家人仔細聽,大家都聽到優雅的天樂之聲。他說:「我本來在清淨界中,一時失念才到人間。現在金台來了,我應當要走了。」說完就往生。



18.明‧周楚峰居士(絕葷西行)

周楚峰,又名廷璋,雲南人。他稟性淳厚,經營家業不計較有無,有錢就布施給貧乏的人;與人談話,總是微笑作答;被人嘲弄、怒罵或侮辱,也是一笑置之。

他每日清晨必誦《金剛經》、《阿彌陀經》及念佛。生活怡然自得,曾說:「吾不離日用,不涉貪愛,如是而已。」他七十八歲那年,清明掃墓,辭別祖先之後,回到家,告訴妻子:「吾將行矣!彌陀迎我,觀音、勢至俱來也。」不久又說:「觀音謂我絕葷五日,可西行。」於是,他一天只吃一粥一蔬。時間一到,令子弟們一起誦七如來名號。等誦經結束,他已端坐而逝。到第二天,身體仍發出異香,面貌也如生前。



19.明‧袁宏道居士(暫居邊地)

袁宏道,號石頭居士,湖北公安人。與兄宗道、弟中道,三人都先後考入進士,也都喜好禪宗。

宏道初學禪宗就能信解通達,所以喜歡與人辯論。後來自覺這些都是空談,並非究竟實際,便專志於淨土,早晚禮佛誦經,兼持禁戒。他的兄弟也一同歸向淨土。他還博引採納諸經,完成《西方合論》一書。後因病辭官回家,到荊州城,掛單於寺院,不久即往生。

宏道的弟弟中道,有天禮佛趺坐,很快入定,有二位童子引導他西行,來到極樂世界的邊地。看見哥哥宏道正在等他,並對他說:

「我淨願雖深,但情染未除,才生到這裡沒多久,現在居住淨土裡。不過,因為持戒不嚴,僅能住在這邊地。如果想和菩薩們升上虛空寶閣,還須更精進修持。幸好有智慧和善根,又曾作《西方合論》,讚歎如來不可思議度生之力,因此得以飛行自在,暢遊各個佛國,也能前往聽諸佛說法,實在是非常殊勝!」

他又說:「我不貪圖妙樂,已能享有如此的極樂,假如在世時能嚴持戒律,所得的妙樂更不止如此呢!」

宏道再殷切對弟弟說:「你頗有般若智慧,但戒、定力甚小。只悟理而不重戒定,那只是狂慧而已。所以,你當趁著身強體健之時,老實修行,兼持淨願,勤行方便,慈悲憐憫一切眾生。能如此,不久我們便可再度相會。」

中道定中神遊極樂,與哥哥宏道相會,暢談極樂邊地之事,遍傳當代。這不僅證明宏道已往生極樂之事屬實,更給予淨土行者得生上品的確實方向。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