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 四無量心 | 人間福報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 四無量心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華嚴經》說:「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也是我們依止安住的所在。四無量心的實踐,能降伏我們內心的貪、瞋、痴、慢等煩惱。

四無量心和我為佛光山制定的「佛光人工作信條」理念,更是不謀而合。如:慈無量心可說是「給人信心」,悲無量心則是「給人希望」,喜無量心是「給人歡喜」,捨無量心就是「給人方便」。修習四無量心,能夠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修習四無量心,能培植福德智慧,能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四無量心作為立身處世的根本呢?

一、慈無量心:在世間生活,待人處世方面,應該要具有一顆仁慈的心。所謂仁慈的心就是給人安樂的心,而且是能體諒他人、肯為別人服務的心。

有一位棋手,在家門口掛了一個「天下無敵手」的牌子。有一天,左宗棠帶兵出戰經過,看到這個牌子,就與他對決,結果對方三盤皆輸。左宗棠得意的說:「你三盤都輸,牌子可以拿下來了!」

幾個月後,左宗棠打勝仗回來,再次經過,怎麼「天下無敵手」的牌子還在?就問他為什麼牌子還在?對方說:「請將軍再來對弈一局如何?」結果左宗棠連輸三盤。此時,這人就說:「將軍前次即將出戰,我不願意打擊您的銳氣,所以輸給您;現在您打勝仗回來,情況不一樣,所以我就不再手下留情了。」

這位棋手,明白什麼時候該贏、什麼時候該輸。有時候輸即是贏,贏即是輸;他才是真正的高手,也是給人信心的展現。

圖/unsplash

二、悲無量心:悲心就是幫助他人離苦得樂的心,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心;當你有悲天憫人的心時,對於世間一切痛苦,才能沒有貴賤怨親的分別,而以平等之心施以救濟,就像太陽,不求回饋而無私的普照世間。

從早期我在宜蘭開始弘法,就有一些年輕人跟隨我;及至現在有了一千多位徒眾、百萬佛光人,願意同我為人間佛教而努力。我自覺並沒有什麼奇異的才能,或是特殊的教化;我只是讓他們覺得明天有希望。從給別人希望當中,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了希望;雖然不一定實現,但擁有了希望,人生就會很富有,未來就有目標。就如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富樓那等,不畏艱難,對眾生充滿希望,以悲心投身蠻地化導愚迷、折服外道、弘揚正法。

我想,當我們在幫助別人時,能保有一顆悲心,給予人希望,才能不在乎個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全心全力為眾生去除困難,讓人離苦得樂。

圖/unsplash

三、喜無量心:具有喜心的人,看到他人努力有成,不管冤親、親疏、有緣無緣的人,都會為對方的成功,生起歡喜之心;當我們用歡喜待人處事,就能讓人感到親切與安心。

世間上,沒有比歡喜更寶貴的東西了。錢多了,用在不正當的用途,可能招禍;東西囤積太多,可能煩惱沒有空間存放。世間的財物過多,終究不免煩惱叢生;唯有把歡喜給人,你給的再多,雙方都是皆大歡喜。

四、捨無量心:捨是捨掉自己的分別與執著,捨掉自己的貪愛與束縛;捨就是將歡喜給人、將希望給人,甚至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都能捨得給人。如此,就能克制貪欲,得到自在解脫。俗話說「有捨才能得」,如果你能主動的給人一個微笑,主動的去幫助別人、服務他人,比方說:在昏暗的地方,點亮一盞明燈;在路邊施一壺茶水等等,這些給人方便的善舉,必定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善意回應。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世間生活,應該要廣結善緣。學佛者,若能奉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不僅是增長福慧、斷除煩惱,更是人生路上四個成功的錦囊妙方。

——摘自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圖/unsplash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