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41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27 心和心的交流 5-5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41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27 心和心的交流 5-5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人生的意義,應該就是服務。你要有意義,就要有責任、有傳承。 圖/人間社記者如地
我們要感謝因緣,如果沒有商人做賈,沒有農人種田,哪裡有吃的、穿的?所有世間的一切,都在幫助我存在,都是我的因緣,我應該要感謝。一切人都是我的有緣人,都是我的恩人。圖/人間社記者蘇少暘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41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27

心和心的交流 5-5

全國教師禪修營
時間:2006年2月9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提問十六:「色即是空」正確的意義是什麼?

大師:《般若心經》講的「色」就是物質,眼睛所看的紅、黃、藍、白、黑,桌子、椅子、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有概念的、有形相的都是「色」。「色即是空」,「空」是無,是沒有;有也是空,空也是有。
舉一個例子:茶杯不空,茶、水倒到哪裡呢?耳朵不空,鼻孔不空,口腔不空,腸胃不空,我怎麼能活下去呢?所以,要空才能有。這個地方沒有空間,我們怎麼集會呢?因為空,大家才能在這個空間上課。最大的空是虛空,虛空擁有萬物,要空才能建設有,不空就不能建設。你的皮包不空,即使我給你再多錢,你也沒地方放;你的頭腦不空,我說的道理再好,你不接受也沒有用。所以空很好,空了才能建設有。
空的道理很深,要講得很精簡、完整,也不容易懂。人對這個世間的空和有,都是錯誤的認識,我們認為有的,明明是空,我們認為空的才是有。世間的見解是顛倒的,舉一個例子,我問你們:「這個是什麼?」「桌子!」「這個是什麼?」「茶杯!」「這個是什麼?」「椅子!」這樣說對不對?不對,你們的認識都是錯的。
這個是桌子嗎?不是,這是木頭做成的。如果再問你們一次,你們會說這是木頭,我就說這是山裡的大樹做成的。再問你們,這是什麼?你們又說這是樹。還是錯,因為它是一顆種子,經過空氣、水分、氧氣和時間,才長成大樹,把它分解之後,做成各種東西。那這到底是什麼?這是因緣條件和合的東西。所謂「色即是空」也就是緣起,一切總要有因緣才能存在。所以,我們要感謝因緣,如果沒有商人做賈,沒有農人種田,哪裡有吃的、穿的?所有世間的一切,都在幫助我存在,都是我的因緣,我應該要感謝。世間上沒有仇恨,沒有什麼人待我不好,除非自己不好。一切人都是我的有緣人,都是我的恩人。
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提問十七:《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懺悔之後,仍然對過去所犯的錯誤耿耿於懷;請問大師,我們應該如何原諒自己,真正放下?

大師:佛教不重視過去,但是未來很重要,過去就過去了,懺悔了就好。你老是記著過去放不下,這是執著。一直流連於過去,就沒有未來了。你要進步,唯有放開一步才能向前,不放怎麼能進步呢?
要求進步,必定不能老是執著過去,掛念過去。過錯可以改正,已經做了可以自覺,可以重新再來,再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不是聖賢,都會有過錯,不要老是惦念著過去。尤其是年輕人為了今後前途,自我要求當然要嚴一點。
過去有一個蓮花色女,是一個自暴自棄、非常放蕩的風塵女郎,想要破壞目犍連的修行,破壞比丘的形象,目犍連知道他居心不良,就告訴他:「你不可以存著害人的心。」
蓮花色女就說:「我過去給很多男人騙過,所以我要報復。我過去罪業很深重,橫豎是一不做,二不休。」
目犍連講了一句很了不起、很偉大的話,他說:「蓮花色女,過去的事情已不重要,你要看清明天,看清未來,那才重要。」
罪業就像衣服髒了可以洗一洗,地髒了可以掃一掃,凡事都有辦法的。所以我們不要再想過去所做的惡事,也不要老是記著過去的功勞。
禪門有兩句話:「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什麼地方都沒有留一點蹤跡,聲色之外,應該還要有一分超越的心情。

提問十八:怎麼樣才能夠放下萬緣? 

大師:誰叫你那麼複雜,誰叫你挑得那麼重呢?本來就應該輕鬆一點,是你自己要挑那麼多!壓力太大就要放下呀!當提起的時候要提起,當放下的時候要放下。好比出門上班提著一只皮箱,回到家裡就可以將它放下;要用的時候,你不帶走也不行,但是不用的時候就把它放下。學佛修行要提得起,也要能放得下。
家庭的責任你要提得起,煩惱是非也要放得下;正念、正知、正見要提得起,貪、瞋、愚痴也要能放得下,該放下就要放下。你自己要懂得什麼時候該提起,什麼時候該放下。當提起你不提起,不孝順父母,不教養兒女,不管理家庭,這當然不可以。或許你說:「這些我都放下了啊!」誰叫你結婚的?又是誰叫你生兒育女的?這是責任,不能放下,要提起。
在家也是修行,連父母、兒女都不要,怎麼能修行呢?佛法是很妙的,教人做正當的事,教人不要偏斜、要中道。

提問十九: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大師:人生的意義,說好聽一點,應該就是服務。你要有意義,就要有責任、有傳承。社會上的人為了傳承,付出種種的辛苦,佛教也是一樣,為了弘揚佛教,讓世間佛光普照,也要有傳承。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