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健康旅行】長途飛行舒適訣竅 | 人間福報

【健康旅行】長途飛行舒適訣竅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出發前檢查必須攜帶的文件,確認護照、旅行時間,才能減少措手不及的身心壓力。圖/123RF
沒有提前選座位,可以在登機時詢問,如果飛機沒有滿座就可能有獨自坐一排空位的機會。圖/123RF
圖/123RF
長途飛行可能會比平時更犯睏,這是由於身體無法從高空機艙中吸收足夠的氧氣所造成。圖/123RF
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在長途飛行中,許多人曾經歷過以下幾種情況:無法入眠、關節脹痛、食物難吃、閉塞壓迫感,以及空調太冷或是太熱,還有旁邊的小孩哇哇大哭……這些狀況聽起來很耳熟吧?如果是坐經濟艙,乘坐跨大西洋航班從歐洲到紐約或其他地方,這種長時間飛行一定不會是舒適的體驗。

現代人乘坐飛機所體驗到的氣壓與海平面不同,「座艙海拔」通常在1828-2438公尺之間,相當於一座小山的高度,這個高度意味著空氣中氧氣含量更少,氣體在我們的體內膨脹程度也更小。此外,身心所面臨的其他壓力也會產生不適:航班延誤、機場安檢、飛行中的噪音和顛簸;溫度急劇變化、乾燥的環境、狹窄的座位和時差等等。以下幾種辦法或許可以使人相對舒適一些。

飛行前充分準備

英國皇家自由倫敦NHS信託基金會醫院的一位臨床心理學家鮑勃‧波爾(Rob Bor)說,首先就是要做充分的旅行準備以減少壓力。很多人在出發之前不檢查他們必須攜帶的文件,不確認護照、旅行日期,以及前往機場需要多少時間,到了當天才開始檢查,這是不夠的。

波爾建議,甚至應該將護照掃描並儲存在雲端郵件系統內,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前往機場還應注意一些潛在可能導致延誤的因素,例如:交通阻塞,航空罷工,或氣象條件。

最好提前選座位

還可以利用一些選座網站,例如貓途鷹(TripAdvisor)旗下的SeatGuru網站,提前選較好的座位。這個網站根據不同顏色,對每架飛機和航空公司的座位進行編碼,提示乘客避免一些旁邊有廁所,或過於狹窄和座椅不能調整的座位等。

專家表示,選擇機翼附近的座位顛簸較小,因為機翼所處的位置是飛機的重力中心。如果你沒有提前選座位,也可以在登機口進行詢問,如果飛機沒有滿座就可能有獨自坐一排空位的機會。

輕裝簡行少負擔

航空旅行相對需要較多的身體活動,如果攜帶過多行李,會使人感到壓力與不適。倫敦艦隊街診所(London's Fleet Street Clinic)旅行醫學專家李察德‧達烏德(Richard Dawood)說,拖著沉重的行李也可能引發肌肉拉傷等狀況,而這些問題是由於長時間不動,以及座位狹窄所致。

製造飢餓調時差

再者,在長途飛行之前禁食,也能夠緩解時差帶來的疲憊。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說,在登機前空腹16小時左右,可以幫助乘客重新適應一個新的生理時鐘以及新的時區。雖然這個時鐘不同於根據天亮情況調整睡眠飲食的生理時鐘。

當長途飛行擾亂生理鐘時,飛機上的飲食顯得尤為重要。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的阿爾文‧範‧德龍厄倫(Alwin van Drongelen)說,要吃一些簡單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水果或沙拉。在適應新時區時,控制進食的時間也是重要的因素。他建議,航空公司在著陸前的早餐,可以吃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麥麵包和麥片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食物能促使身體分泌胰島素,使我們更容易避免時差。

飛行途中多喝水

在飛行過程中,應該要多喝水,即使你被困在中間的座位上,不想打擾其他乘客不去廁所就不喝水,這是大錯特錯,因為容易引起膀胱感染,膀胱炎是長途飛行者常見的疾病。事實上,應該盡量多喝水,至少每3小時喝500CC左右的水。

機艙內溼度低,大概只有5-15%,隨著高海拔的空氣進入機艙內,艙內環境會更加乾燥。這會使我們的鼻子、喉嚨、皮膚和眼睛感到不適,尤其是佩戴隱形眼鏡的乘客。如果在飛行過程中突然感覺到呼吸困難,可以把潮溼的布放在嘴巴周圍進行呼吸,同時不要忘記大量補充水分,或是補充電解質溶液。如果真的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就請機組人員提供氧氣。



飛航對身體有何影響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宣布從2025年底開始,將開通從澳洲東海岸直飛英國倫敦的航班,但飛行的時間超過19個小時。相較之下,目前的航班需要24小時,且需要轉機,分成幾段較短的航程。較長時間的飛行過程,對身體可能會產生什麼變化?

身體可能會脫水

脫水是長途飛行常見的一種現象。這就是為什麼在飛機上,喉嚨、鼻子以及皮膚感覺乾燥的原因。飛行時間愈長,脫水的風險就愈大。主要是因為機艙中流動的空氣絕大多數是從外面進來的,而高空中的空氣沒有太多水分,但也可能因為沒有飲用足夠的水,因此,在登機前要喝夠的水,飛行期間也要比平時喝更多的水。

干擾耳鼻和睡眠

隨著機艙內壓力的變化,體內氣體也會隨之做出相對反應。它隨著飛機爬升、氣壓下降而膨脹,而在飛機下降時則相反。這就會導致以下一些常見問題,例如:耳痛,當鼓膜內外兩側氣壓不同時,鼓膜會受到壓力;頭疼,可能是由鼻竇內所滯留的空氣膨脹所致。

可能還會比平時更犯睏。這是由於身體無法從高空機艙中吸收像平時在地面上那麼多的氧氣所造成。所以身體慢下來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這會讓你感覺睏倦。

不動則容易血栓

對乘客來說,通常最大的顧慮是由於長時間不動而形成血栓。這包括在腿部形成的血栓(深靜脈血栓,DVT),甚至可能移動到肺部,形成肺栓塞。如果不在飛機上適度走動,那麼形成血栓的機率就愈大。

根據一項研究數據的評估,飛行時間愈長形成血栓的風險就愈大。研究人員估算,從4小時飛行後算起,每飛行2小時血栓風險就會增加26%。因此,要留意是否有腿部疼痛和腫脹,胸部疼痛、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如果擔心形成血栓問題,飛行前最好諮詢醫生,尋求醫療幫助。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