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55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9 搶救地球 5-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55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9 搶救地球 5-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佛陀紀念館是為佛牙建的,不是為個人建的,不是個人的墳墓、個人的家園。如果你能為歷史、為未來、為眾生、為佛教、為大眾,可以不把「我」放在前面,你就有條件建設。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9

搶救地球 5-3


「2010生耕致富」系列講座
時間:2010年3月7日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


如何搶救地球,讓地球不至於惡化下去?我想,佛法有很多的方法,在此提供一點意見:

一、無我
要有無我觀。「無我」不是說「我都不管」,也不是說「我自殺算了」,所謂的「無我」,是「我不要自私」、「我不要執著」,不要把一切都認為是為了「我」而存在,為了「我」要住、「我」要吃、「我」要用,就不惜一切的要想去得到;為了「我」,而要有種種的營求、種種執著、種種需要。有的人一日萬金,還嫌吃得不夠;有的人粗茶淡飯,一個便當就飽了。
比方說,我們每個人吃飯都會用一雙筷子,寫字也要一張紙,但這需要多少竹子、木材來做?假如竹林裡一根竹子都沒有了,樹木也沒有了,地球變得光禿禿,連飛禽走獸都不能生活,我們賴以生存、養育我們的地球就不健全、生病了。就如家裡的僕人生病了,不能再為我煮飯、倒茶,甚至還要我來侍候他,這就增加我的麻煩了,所以我要保護他,讓他不至於生病。
在《本生經》裡,有一位睒子菩薩說:當我走路的時候,我腳步一定放輕,不敢用力。為什麼?因為我怕踩痛了大地。我講話也不敢大聲,輕聲慢語,因為我怕吵醒了熟睡的大地。我也不敢亂丟東西,怕我丟下去的垃圾、骯髒的東西,會汙染了大地美麗的面孔。大地是我的母親!我孝順母親,先從孝順大地開始,我要讓大地得到我們的愛護。
在佛教裡有一位地藏菩薩,為什麼叫「地藏」?意思是如大地般能普載我們,大地能生長萬物,供應我們的生活;大地裡的資源,像油田,都是我們的寶藏、能源。大地上的河流,等於我們身體裡的動脈、血管一樣,流水受到汙染了,骯髒了,要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要愛護大地。
愛護大地,要從「無我」開始。「無我」這一句話很不容易懂,就以佛牙舍利來台灣的例子做說明:
佛光山在十二年前,為了佛陀的一顆牙齒要到台灣,經過泰國時,泰國的僧王跟我說:「佛陀的牙齒很小,但它要的土地很大!」我一聽,「對啊!台灣哪裡有這麼一塊大的土地能供養得起這一顆小小的佛牙呢?」當然要花上一些時間。
當時與佛光山相連的一家擎天神公司忽然要回國,他們有一百公頃的土地不要了,就讓給我們。我不禁想:「冥冥中是不是佛陀在加持我們?」於是我們就開始建設,既然佛祖都這麼幫忙,我們就要盡我們的能力。
接下來一個問題:什麼人來建佛陀紀念館?當時在佛光山沒有人敢承諾,而我慢慢垂垂老矣,也不敢承擔這一個任務,希望能由年輕的一代來傳承。正當年輕的弟子們研究著什麼樣條件的人才可以承擔時,我說:「誰『無我』,誰就有條件!」
什麼叫「無我」?這個佛陀紀念館是為佛牙建的,不是為個人建的,不是個人的墳墓、個人的家園;不是為了「我覺得」、「我的成就」、「我的能力」、「我了不起」而建,佛陀紀念館是屬於萬千的眾生,是為大家建的,要讓大眾來朝拜。如果你能為歷史、為未來、為眾生、為佛教、為大眾,可以不把「我」放在前面,你就有條件建設。
後來有幾個人自告奮勇,只是「無我」不是知識,也不是用「想」的,回答一句「我能」就能了事,所謂「無我觀」,「觀」就是要觀想成功,要有這種習慣、這種思想、這種能量。
對各位老實說,接下來好幾年仍沒有成就。為什麼?記得當時他們有一個委員會,大家各執己見,有的人認為這樣,有的人認為那樣,就如魏蜀吳三國演義一樣不能合作,花了不少時間。但想到信徒大眾發心做功德,殷殷希望只想要一個佛陀紀念館,所以我想,畢竟我比較年長,在佛教裡的年資也久一點,便自告奮勇,不惜老命說:「我來!還是我來!」
我不是建築師,也不是設計專家,實在不得辦法。不過我有一個想法,就是「無我」。我想到佛陀需要很寬廣的地方、信徒需要一個很有氣勢的地方,信徒來到這裡,他不要日晒、不要雨淋,來到這裡的人都有一杯茶喝、有一碗飯吃,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拜得很舒服,讓他們感覺到與佛靠近,感覺到身心擴大、昇華。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人為本」,所思、所想都是別人的需要,這就是「無我」。
我不會設計,也不會畫圖,就用衛生紙、報紙、玻璃瓶、保溫瓶等等,把它們擺一擺,畫一畫,說:「這裡這樣,那裡那樣……」承蒙跟隨我多年的徒弟們還賣我這個師父的面子,一致認同:「師父,這個好!」有了共識、意見統一以後,真好,所以才不到兩年的時間,佛陀紀念館建設的速度變得很快、很容易。但是我心頭很著急,因為對信徒們來說,已經十年左右了,沒有一個交代也不行,所以今年過年,我們為了讓信徒稍微安心一點:「放心啊!希望就快要完成啦!」就在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在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舉辦「地宮珍寶入宮法會」,意思就是讓大家知道我們都在做了,給大家放心,因此「以人為本」很要緊。
大家知道,我八十四年前出生在中國江蘇揚州一個窮苦的鄉村。七十二年前,在窮苦的南京棲霞寺出家。六十一年前來到台灣,承蒙吳伯雄先生的父親吳鴻麟老先生當時幫我報戶口,我才能在台灣居住下來。現在到台灣已經六十年了,可以說,我的人生是靠著台灣的大眾給我的緣分,靠著台灣的好山好水滋養我,讓我今天能和世界上優秀的人們,包括你們大家在一起。
最近有一位先生帶了好多朋友到佛光山,跟我介紹:「這一位是某某董事長,有幾千名員工;那一位先生有幾萬名員工;那一位總經理,他的公司有幾十萬名員工。」每一位都很了不起。他說:「大師,你也不錯,建了這麼多的寺廟。」我說:「沒有錯,你們各位有幾十萬員工,很偉大,我不及你們,但是我有一個比你們更好,就是我有幾百萬個老闆!」指的當然就是你們大家,信徒就是我的老闆。
老實說,你們確實是我的老闆,所以我每次開佛光山信徒大會、功德主會時,都會用不成熟的台灣話說:「各位頭家,歡迎大家回來,咱員工(我們員工)應該給各位頭家來報告,我們在這裡做了什麼。」
確實是的。就像台北道場的電燈是你們來牽設的,沒有你們的支援,哪裡能如此佛光普照?沒有你們布施的茶飯和香油錢,哪裡能天天以臘八粥招待十方?哪裡能這麼圓滿?因此,我們所有服務的人看到你們,都應該說:「各位頭家,大家好!各位老闆,大家好!」
我講這一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應該要「無我」,不要把自己抬高,不要官僚,否則出家人也會成為「僧僚」。不必官僚,不要執著自己,個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今後社會要的是服務,服務還不能居功,能夠服務、為大眾,你就有機會。(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