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李焯芬 | 人間福報

李焯芬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李焯芬教授(一九四五~),於香港出生,祖籍廣東中山。是一位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李教授的學經歷和所得的獎項非常豐富。
2010年星雲大師(右二)到香港大學演講,與淨因法師(左起)、港大校長徐立之、李焯芬教授合影。
香港大學。 圖/取自維基
文/星雲大師

李焯芬

李焯芬教授(一九四五~),於香港出生,祖籍廣東中山。是一位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李教授的學經歷和所得的獎項非常豐富。畢業於香港大學土木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岩土工程博士。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電力公司工程部經理、加拿大皇家學會自然災害減災委員會主席,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工程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香港佛教學院院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會長、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共建維港委員會主席。為加拿大政府能源部寫的《礦山邊坡手冊》,至今仍獲北美業界採用。獲得美國政府富布萊特傑出學人獎,和香港特區政府銀紫荊星章等,發表的國際學報論文計二百七十餘篇。

大陸文化大革命後,參與各項的建設,橋梁、道路等興建,及三峽大霸、龍灘、二灘等大型水電工程諮詢、國際合作研究等顧問。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錢正英曾以「大禹傳人」四字相贈,表彰他對中國水利的貢獻。

也因此他每星期都要來往香港與大陸之間。曾有人告訴我,有一位香港學者,在大陸推動佛教文化,不遺餘力。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李焯芬教授,他常購買佛光山出版的各類書籍,到大陸跟人結緣。

有一次我對他說:「你肯把佛書帶到大陸去結緣,就已經是功德無量了,以後所有佛光山出版的書,只要你能帶多少,佛光山一定提供,請不用花錢購買。又大陸很顧忌文字的書籍來往,你經過海關時,不會有麻煩嗎?」

李教授:「因為我是中國工程總顧問,有這個方便機緣真是機會難得。何況佛法的一句話、一個故事、一個譬喻,常常可以啟迪人心,讓身心安頓,是很值得推廣。」李教授真是心在布施,並不想占什麼便宜,一樣自行購買佛書到處結緣,是一位悲智雙運的人。他的夫人李美賢女士,是一位少數民族文物專家,也一樣在香港幫忙推動佛教弘法工作。

推動佛教文化 不遺餘力

李教授除專長水利工程外,很重視教育,他在佛光山的香港道場擔任香港佛教學院院長,為學生講授中國佛教史、中亞佛教、隋唐佛教、經典導讀等。也在佛香講堂為社教學院學生授課。他在香港大學屆滿退休時,我請他到美國西來大學任校長,他也首肯,只不過在他退休後,學校卻不肯放人,也就無法到洛杉磯就任校長之職。

我在紅磡香港體育館的佛學講座,李教授從不缺席,也曾和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校長、何顯貴律師、翁裕雄醫師等,幫我串場講說,參與法布施。

沈君山

沈君山先生(一九三二~),浙江餘姚人。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曾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太空總署太空研究所及普度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圍棋棋士、物理學家、十大傑出青年。二○○六年,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小行星202605」,命名為「沈君山」小行星,是天文學最高榮譽。

沈君山先生,為圍棋業餘六段棋士、橋牌的高手,獲美國本因坊冠軍、世界橋牌大賽百慕達盃亞軍,是台灣著名的棋王。與連戰、錢復、陳履安等三人,被喻為「台灣政壇四公子」。四公子之稱是暗喻四人皆為國民黨政要的兒子,且四人均在美國受高等教育,是將來接班的四大人選。

沈君山先生知道我在籌辦佛光大學,特地到台北普門寺找我,我們做一次長談,他希望我為台灣的大學教育辦出特色,校內不要辦太多科系,要甄選叫好叫座又實用的科系,這樣才能集中人才來辦學,課程要能融入中華文化、中國佛教……成為國際大學的標竿。

我和他平常少有因緣來往,為了大學教育,專程來給予我的寄望,深情可感。後來多次在許多集會場中見面,他都過來握手寒喧,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學者。

潘宗光

潘宗光教授(一九四○~),於香港出生,祖籍廣東番禺,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畢業於香港大學、倫敦大學,拿到科學、哲學博士學位。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榮獲OBE勛銜、金紫荊星章。

潘教授中學讀的是基督教學校,由於太太是天主教徒,常陪其上教堂,所以對基督教義也多有涉獵。在偶然的機緣於佛光山「佛香講堂」皈依。接觸佛法後,潘教授發覺佛教是很科學的宗教,佛學則是一門深奧淵博的哲學,從此便深入鑽研且身體力行。

一九九七年、二○○一年,我曾應潘校長之邀,到香港理工大學作一場佛學講座。後來我只要在香港,他都非常誠懇謙虛的前來請教佛學相關問題,我曾為他一個人,特地講說《心經》,他非常用心研究,不久就出版了《心經淺釋》一書。

在香港理工學院做了十八年的潘校長,還成立弘法的「智度會」,有數百名知識分子,每個星期藉由智度會的集會,在理工學院研究佛法。

潘校長曾說:「現在科學家最苦惱的就是思想不容易有出路,研究佛教以後,才知道佛學和科學很相應,這條通路好像佛教和科學是一樣的,所以感謝佛教給我的因緣。」

熱心公益 說法利樂眾生

潘校長平日除統理校務,更熱心社會公益外,也出版佛學著作,發心在各處講經說法,利樂眾生,此舉與我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不謀而合。

所以,香港的嚴寬祜居士、李焯芬教授、潘宗光校長等,對於香港的佛教發展有其功德。二○一○年香港大學頒授給我的「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應該都是感謝他們的貢獻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