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親子動動腦】媽蟲的孩子 不好教 | 人間福報

【親子動動腦】媽蟲的孩子 不好教

THE MERIT TIMES
文/吳娟瑜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圖/123RF
文/吳娟瑜

陳老師走在鬧區,迎面而來一位中年婦人。「陳老師,妳好!好久不見。」突如其來的招呼,打開了記憶門扉,陳老師猛然一想,這不就是當年讓她痛不欲生的「媽蟲」趙媽媽嗎?

起因是趙媽媽的兒子士凱在國二轉進班上,接著便風波不斷。有一回,午休時間士凱和同學打鬧,突然流鼻血,明明是士凱先出手,可是見血為證,趙媽媽一口咬定是對方的錯,要求醫藥賠償,雙方家長鬧翻,陳老師在講台上的威信盡失。

還有一次趙媽媽慫恿四、五位家長要求校方換導師,說陳老師剛畢業沒經驗……所以陳老師被「鬥」得精神渙散,定期回診精神科,還得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是誰後悔莫及?

如今,事隔八、九年,街上偶遇,陳老師脫胎換骨,早已成為學校王牌老師,見到家長打招呼,她仍禮貌上前問候。

眼前的趙媽媽已不復當年霸氣,但眉宇之間仍有著得理不饒人的神色。

「陳老師,趕緊幫我們士凱啊!他現在都快二十五歲了,成天在家打電動,不工作、不出門,變成躺平族了。」趙媽媽哇啦哇啦地說。

陳老師幾次開口想提建議,但完全插不上嘴,後來藉口家中有長輩需要照顧,儘速離去。

媽蟲?怪獸?

「媽蟲」一詞出現在韓國媒體,指稱沒有把孩子管教好的媽媽,後來還延伸為只會吸乾老公收入的家庭主婦,曾被輿論撻伐豈可對女性貶抑。在「媽蟲」一詞之前,還有日本出現的「怪獸家長」,台灣出現的「恐龍家長」,不管怎麼稱呼,都指明在少子化世代,若爸媽過度保護子女,因而指控校方不當管教,孩子就可能出現有人撐腰的嬌寵。

爸媽碰到子女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對待,通常是循著溝通、協調申訴的管道,共同找出癥結,還原真相,進行懲處。若是任由媽蟲、怪獸家長、恐龍家長出現,做出衝動的處理,又如何教導孩子是非判斷和身心調整?

類似趙媽媽當年理直氣壯的飆罵,往往讓兒子產生兩種反制行為:

第一、缺乏自省:媽媽說得對,都是別人的錯。

第二、欠缺擔當:凡事躲在背後,反正有人會處理。

善意的祝福

當陳老師向我傾訴這段心路歷程時,她說:「我不能說趙媽媽自食其果,這樣說就太『重』了,但是看到原本聰明活躍的士凱,變成整天只會打電動的躺平族,實在好可惜啊!」

陳老師如今三十多歲了,人生有了一番經歷,早已恢復身心健康,談起過往那段被「追打」的日子,不勝唏噓之餘,她仍是以憨厚誠懇的心意祝福士凱一家人,她說:「祝福他們一家安好!」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