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法真義 天下第一經 | 人間福報

佛法真義 天下第一經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63觀看次
世界上,不管哪個宗教,甚至哪些學派,都有它用來作為精神指標的經典。那麼,在許許多多的經典當中,究竟哪一部經才堪稱為「天下第一經」呢?
世界上,不管哪個宗教,甚至哪些學派,都有它用來作為精神指標的經典。那麼,在許許多多的經典當中,究竟哪一部經才堪稱為「天下第一經」呢?
在中國,自有歷史以來,土地公是民間社會裡全民的信仰。為什麼?因為自古以來,許多民眾每當遇到天災人禍,或是遭遇社會上的種種不公不義時,總希望有一個福德正神來為他們主持公道,因此土地公一直扮演著很多的角色。
文/星雲大師

世界上,不管哪個宗教,甚至哪些學派,都有它用來作為精神指標的經典。那麼,在許許多多的經典當中,究竟哪一部經才堪稱為「天下第一經」呢?

對基督教徒而言,世界上發行量最大、最能夠表達真理的經典,當屬《聖經》,所以對他們來說,可以稱為「天下第一經」的,應該是《聖經》。但事實上,由於這部經的內容有「新約」、「舊約」之分,彼此信徒爭論不休,能不能稱為「天下第一經」,還有待研究。

至於回教徒,對於《可蘭經》的信奉、受持,已經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環,他們也認為《可蘭經》是天下第一經。不過,《可蘭經》裡帶有戰鬥、暴力、執著的思想,對這個世界不能尊重包容,能不能稱為「天下第一經」,也還難說。

在中國的道家,他們也稱《老子道德經》是「天下第一經」。但是有人說,這部五千字的經典,充滿了「無為」的思想,太過消極,不契合於人間積極的生活。所以,《道德經》能不能稱為「天下第一經」,也還有商榷之處。

說到儒家,本來它並不是宗教,不過,一般人認為儒、釋、道是三教一家,儒家也就因此成了儒教。在儒家認為,《論語》是天下第一經,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說,今日儒家所倡導的做人基本道德和倫理思想,如「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等,雖然與佛教的「三皈五戒」、「八正道」、「十善」頗為類似,至今卻仍只有在東方發展,思想尚不能普遍地為國際所共遵,還無法真正成為學團或宗教。所以,四書五經要稱為「天下第一經」,當然是更有待商榷了。

宇宙觀人生觀 闡述盡致

如果以佛教來說,能稱為「天下第一經」的經典可就多了。從文字的量上說,《大般若經》六百卷、《華嚴經》八十卷,都有它一貫的思想,對真理的闡揚也有一貫的次第,應該可以稱為「天下第一經」。不過,研究《大般若經》、《華嚴經》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也就不用它作為「天下第一經」。

《四十二章經》,佛教說它是最早傳播到中國的經典,不過因為內容還不足以代表佛陀完整的思想,以及佛學至高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稱為「天下第一經」。

《金剛經》,印行的數量可以媲美《聖經》,發行之廣泛,只要稍有知識的人,無論他對內容是否理解,都知道有這麼一部經的存在。所以,要稱它為「天下第一經」,應是不為過。

不過,在我們覺得,所謂「天下第一經」,並不是比文字的多寡,一部《般若心經》雖然只有兩百六十個字,前面所述各個宗教的經典都遠遠超越過它,但是在發行量上,它倒不差於那許多經典。例如:中國文人書寫的《般若心經》,光是真草隸篆等字體,就不知凡幾,各大圖書館甚至各級學校也多有蒐羅。在城市或鄉村,無論是否受過教育,會背誦《般若心經》的人,更是所在多有。因此,在宗教界裡,恐怕就屬這一部經真正能稱為「天下第一經」了。

《般若心經》雖然經文甚短,但是將宇宙觀、人生觀闡揚得淋漓盡致,其簡潔扼要,以及對人性的提升,可以說是天下所有經典都不能相比的,若能加以研讀悟道,必然堪做真理的體現者。

宇宙真心結合 般若印證

其實,《般若心經》光是一個「心」字,就已經道出它是宇宙的中心、人生的真心,而宇宙中心和人生真心的結合,則要以「般若」這個超越的智慧來作印證。

特別是內文所述,僅僅「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句話,就已經表明了這部經能解決人間所有的問題。再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更說明了「空」是建設「有」的基礎,所謂「空有不二」的道理,那也就不是一般經典所能及的了。

甚至說到人生至高的本性,它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來闡釋,更是一個完美的註解。最重要的,它告訴我們修正人生的方法,所謂「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如此就能到達「究竟涅槃」這種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所以,今日我們認為,《般若心經》是天下第一經,應該是並不為過。

土地公

在中國,自有歷史以來,土地公是民間社會裡全民的信仰。為什麼?因為自古以來,許多民眾每當遇到天災人禍,或是遭遇社會上的種種不公不義時,總希望有一個福德正神來為他們主持公道,因此土地公一直扮演著很多的角色。

例如,人民把祂當作村里長,可以排難解紛;把祂當成警察、派出所裡的警官、員警,可以主持公道。但事實上,這都是由於人民感到政府的官員,對民間的照顧不是那麼公平公正,在政治上也無法獲得很多的幫助,所以有些人就創造一個土地公,以此把他對農業生產的收成、對大地的感謝之心,藉由土地公作為表達的對象,同時也寄望土地公可以給他們一些支持、一些保護,甚至給他們一些公道。

關於土地公的信仰,在漢地裡幾乎到處都有土地公廟。發展到現在,還有為土地公娶土地婆,更甚者還有土地公的兒子。所以土地公的家族也就愈來愈繁盛,這都是全民為土地公增加人口,給予土地公的尊重。

「土地公」一般稱為「福德正神」,或稱「福神」、「伯公」、「后土」。說到土地公,如果我們地方上的基層官員──村里長、派出所的警官、員警,都能對人民多一些公平正義,多給他們一些保護,我想人民會把他們當作活的土地公,也就不必去求助他們想像中的一個福德正神來保護了。

因此,世間上的一切,凡所有事都有它產生的歷史背景與因緣。所以我在想,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如上帝創造人類之說,這種說法應該不無討論、商榷之處;但是民間創造的各種神明,倒是真實不虛。

當然,不管神明也好、天仙也好、真人也好,如前所說,都是因為民間社會,人民在政治上無法獲得他們所想要的一種公平正義,有部分官員都貪贓枉法,讓民間失去信心;反而對自己所創造的這許多神明,覺得有合乎他們情義上的需求,所以就產生了信仰。可見各種神祇信仰的產生,都是為了民間的需要。這些神明對人民而言,就等於是他們選舉產生出來的民意代表一樣;如果今天全世界所有從事政治的官員,以及人民心中所創造、信仰的這些神明,都能真正為民服務,為他們負起責任,帶給他們一些公平正義,那就太好了。

心有信仰 民間廣大影響

可惜,士地公、城隍爺、財神爺等,雖然都是社會大眾最基層的信仰,但是人、神、仙道,各有世界,又哪裡能真正解決社會的問題呢?所幸每一個人自己的心中都有一把秤,心中都有他的神明,所以我們感覺到信土地公的人,他的心就是土地公;信城隍爺的人,他的信仰就是城隍爺;信仰財神爺的,他心中就有財神爺。這許多心中的信仰,對他們究竟是否真能有所幫助,姑且不論,不過,人民心中能有一種信仰,有一種實質上存在的感覺,對民間還是有重大的影響。所以宗教的產生,是因為人民的需要,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