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95】出家人能擁有什麼 | 人間福報

【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95】出家人能擁有什麼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一個出家人,物質東西愈少愈好,佛法的經論、義理,懂得愈多愈好。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出家人能擁有什麼?說小一點,出家人的衣單,只准許兩斤半;說大一點,一個出家人,心懷法界,宇宙虛空都為他所有。你說,出家人能擁有什麼?

當然,也不能光談理論,我們就事論事。當今的社會,一個出家人,當然需要衣單俱全。雲水僧到叢林裡「掛單」,除了你這個人以外,還要有衣單;衣單代表一個人,比方說三衣一鉢,或者應有的禦寒裝備都俱全了,他才會讓你掛單。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一個出家人,你可以用鋼筆、原子筆寫字,這也沒有什麼戒律限制。不過你也不能擁有太多,過於浪費。甚至於你也可以戴手表,知道時間好辦事。過去叢林裡,是以鐘板號令來告知時間;現在社會不同於以往,一座完整的叢林已經很少見,掌握時間只有靠自己,所以擁有一支手表,應該不為過。

你說出家人可不可以擁有汽車?這也要看你是什麼身分職務?你把汽車拿來做什麼用途?如果是開車到處觀光遊樂,當然不可以;假如你擁有一部汽車,是要外出去弘法利生,這當然為佛法所准許。

過去的頭陀比丘,可以擁有十八物,所謂:三衣、應量器、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錫杖、香爐、奩、濾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

比方錫杖,雲水僧四處參學,在山野行走,可能會有野獸來襲擊,不能不防身。甚至於為了方便掩埋路邊的小動物屍體,不能視而不見,這也是慈悲關懷眾生之情。再如,出家人最重要的,你要擁有度牒證明,到叢林掛單,必須展示戒牒,表明你的身分,才為合法。

除此之外,不論你掛單在一座大叢林,或者一間小廟,所有的土地房產、金銀物品,都是十方信施所布施,都為寺廟、十方大眾所有,不是個人所有物。所以一個寺廟裡,一個人擁有什麼,也都要有所節制,不可以像社會一般的達官貴人,想要擁有富麗堂皇的豪華大廈。

佛殿可以萬德莊嚴,個人則要清貧樂道。一個出家人,物質東西愈少愈好,佛法的經論、義理,懂得愈多愈好。因此,當今的出家僧眾,對自己應該擁有什麼、不應該擁有什麼,應該要有所取捨。



童真入道,半路出家

出家,有所謂「童真入道」,有所謂「半路出家」,究竟是童真入道好呢?半路出家好呢?其實這都不是重要的問題。

童真入道,有童真入道的優劣;半路出家,因為年齡長了、習氣重,但是經驗豐富,人事歷練多,也有半路出家的好與不好。所以,童真入道和半路出家,在佛教僧團裡面,可以說各占一半。

有的人童真入道,有的人半路出家,其成就高低,不在於童真或半路,而是看他們出家後,對用功辦道的精進與否,這才是真正的關鍵。

在佛教傳播的歷史長河中,青年應該是最受重視的。因為,佛教不管你童真、老年,都要有一顆童心、菩薩心和青年的道行。

比方,我們看到佛菩薩的聖像都沒有鬍鬚;但神明都有鬍鬚,這就表示佛教不管你是半路或童真出家,重要的是,你的心和精神力都要年輕。你童真入道也好,半路出家也好,第一先要學習佛門的慈悲、忍耐,要發心為社會服務,這才是佛門裡跟人間佛陀學習的正派弟子。

我們看歷史上的大德們,蓮池大師不是半路出家嗎?他成為明朝的四大師之首。在此之前的永明延壽禪師,以及唐朝的從諫禪師,他們都是半路出家。再拿近代來說,弘一大師、虛雲和尚,不也是中年出家嗎?

如果要說童真出家入道的,那就太多了。東晉道安大師、隋代的智者大師不都是童真入道?唐朝的鑑真大師、玄奘大師不也是童真入道嗎?近代的太虛大師不是童真入道嗎?乃至現在保定的真廣法師、鎮江的心澄法師、南京的隆相法師,他們都是童真入道,也都有所成就。

因此,不管童真入道、半路出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出家以後你要行出家法。我想,出家入道後,第一先要苦行十年。所謂「十載寒窗」,十年苦學之後,參學問道,再有相當的年限、次數,對於佛門的各宗各派,對於大德長老各種的尊敬,你自己的一個出家人的道行,就因為十載苦行、慈悲、忍耐和大德們的嘉言語錄,你的氣質、思想、見解,自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對於童真入道的人,要不吝讚歎;對於半路出家的人,也不可以輕忽藐視。

實在說,釋迦牟尼佛不也是半路出家嗎?你能說半路出家不能成道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