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系列 佛陀住在哪裡? 上 | 人間福報

人間系列 佛陀住在哪裡? 上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54觀看次
一名信徒虔誠的對著佛首合十禮拜。 圖/蔡榮豐
辭修高三學生為求大學學測好成績.於金光明寺祈福獻燈。
天竺講堂信眾於宜興大覺寺虔誠朝拜,原本陰霾的天氣,也漸漸轉晴。圖/妙月
文/星雲大師

我們是佛教徒,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教主,我們對於教主佛陀住在哪裡,能不了解嗎?

假如說,釋迦牟尼佛住在西方極樂世界,那他和阿彌陀佛是什麼關係呢?誰當家做主呢?假如說他住在東方藥師琉璃世界,同樣的問題,他和藥師佛之間是什麼關係呢?誰當家做主呢?佛陀應該不在東方藥師琉璃世界,也不在西方極樂世界,那麼佛陀住在哪裡呢?

不同信仰 心裡會有佛嗎

我們現在綜合世間上佛教徒的意見來說,不少人認為佛陀住在我們的心裡,但如果進一步深究,就會發現不無可議之處。例如,你心裡裝滿了貪瞋、愚痴、嫉妒、邪見、汙穢,佛陀能住得下去嗎?那些暴力分子殺人不眨眼,幾乎沒有人性,他們的心裡還會有佛陀的影子嗎?一神教的教徒,像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師、猶太教的拉比、伊斯蘭教的教士……,乃至一些地位崇高的大道長、大主教、哈里發等等,可能連佛陀的名字都不喜歡聽,他們的心裡會有佛陀的住處嗎?

也有人說,佛陀住在大叢林寺院的大雄寶殿裡面,但即使許多人都在此禮拜、祝願,我想,也不一定和佛陀很接近,否則為什麼文遠禪師禮佛時,趙州禪師拿柱杖打了他一下之後問他:「佛也是用來禮拜的嗎?」所以,佛陀是否住殿堂裡,也是很難預料的。

假如佛陀不是用來禮拜的,除了佛殿、佛堂,我們還可以向哪裡尋找佛陀的蹤跡呢?

佛遍虛空 給人什麼功能

因此又有人說,佛陀住在經典裡,也就是所謂的法身舍利。此話固然不錯,但是如果你讀了《華嚴經》、《法華經》、《大般若經》等三藏十二部經,卻只看到文字、只看到紙張,而讀不出佛陀來,你還是見不到佛陀啊!

如同枯木成禪師的偈語:「門前自有千山月,室內都無一點塵;貝葉若圖遮得眼,須知淨地亦迷人。」你以為住山閉關,焚香閱藏,佛陀就會成天和你住在一起嗎?如果你只曉得依文解義,滿目的經文反而成為遮住你雙眼的布幔,讓你離佛更遠,遑論一些佛子讀了些許佛典之後,就自以為滿腹經綸而貢高我慢,實則被魔所縛而不自知,又如何能從經典裡面找到佛陀呢?所以,認識佛陀住在哪裡,實在是佛教徒首應了解的問題。

像經典裡告訴我們,佛有三身:應身、報身、法身。應身佛隨緣應化於世間;報身佛是修行功德所成,被人們所崇拜;法身佛則流布於宇宙大化之中,如同虛空法界一樣,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因此,自古以來講經的大德們常說:「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但你能認識虛空之中哪裡是佛陀的住處嗎?人,有床舖、有桌椅、有房屋、有家庭各種用具,也有道路、有公園、有社會百工滿足我們生活上的諸多需求;佛陀的法身住在虛空裡,又能提供我們什麼功能呢?

世間萬象 皆是佛的法身

過去有一位法師在講經的時候,講到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時,說得口沫橫飛、活靈活現。當時的聽眾中有一名禪者,即刻就把一口痰,吐在講師背後的佛像上。

講師大怒:「豈有此理!你怎麼可以把痰吐在佛陀的身上呢?」

禪者又咳嗽了兩聲,向講座的老師說:「法師!我現在還要吐痰,請告訴我,虛空之中哪裡沒有佛陀的法身呢?」

講師為之結舌,無法回答。

反觀自照 密意就在身邊

所以,佛陀的法身在哪裡,不是口頭上說的,而必須是真正的體悟。如果你能領會,草木山水、平常施為,無不是佛陀法身的住處,正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如果你不能領會,即使如鸚鵡學舌般說得有模有樣,依然是說山色著於山色,說溪聲執於溪聲,說翠竹縛於翠竹,說黃花惑於黃花,說法身滯於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因為在你實際的修為體會裡,山色、溪聲、翠竹、黃花,全都與佛陀的法身、般若了不相干。

所以,「佛陀住在哪裡?」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很神祕,實際上說起來一點也不神祕,因為佛陀的一切都是公之於天下、公之於人心、公之於世間的,他沒有什麼祕密。

當然,凡夫心中有很多想法,人家也不知道,更不用說密意了。密意只在個人自己擁有的世界裡,但是「佛陀在哪裡」卻不是什麼密意。等於慧明法師問六祖惠能大師:「除了您剛剛的開示之外,還有什麼密意麼?」六祖大師說:「你如果能夠反觀自照,密意就在你的周遭了!」

所以,佛陀在哪裡?他超越於一切,而又遍及於一切,沒有任何隱瞞的密意可言。佛陀的法身如此,報身與應身亦然。

一天,吳尚書指著牆上的壁畫問道明禪師:「這兩位尊者到底在談些什麼呢?」

道明禪師用手拍打柱子,反問他:「三身之中,哪個不在說法呢?」

如果你能會得,歷代有道的高僧大德,出家的、在家的,哪一個不是佛陀的應化身呢?如果你無法會得,即使佛陀從你身邊走過,你也只是把他視為老比丘而當面錯過啊!

「佛陀在哪裡?」既然不是密意,卻又為何無法薦取呢?這就要講到信仰的問題了。

假如我現在拿一個關雲長的神像,或岳武穆的神像,我說這是釋迦牟尼佛,要你去禮拜,你一定會反對我:「你胡說,那是關雲長、那是岳武穆,你怎麼能把他當作佛陀呢?」或者我指著張三,對你說:「這就是觀世音。」我指著李四,對你說:「這就是地藏王。」你會相信嗎?你會向他們禮拜嗎?但我用紙畫一張佛像,用木頭刻一尊佛像,說:「你看!這是佛像。」你會說:「好莊嚴哦!」並且立即向他禮拜,你不會認為這是一張紙、是一塊木頭,因為你心相體信,堅定不移。

心有佛陀 佛即與你同在

因此,只要我相信,雖然是一張紙、一塊木頭,但這張紙上面畫的是佛祖、這塊木頭上面刻的是佛像,我就會去禮拜、供養;我不相信,無論是關雲長的像、是岳武穆的像,無論什麼,即使是活生生的張三、李四站在你的面前,我對他們沒有產生佛的信仰,他們在我心中都不是佛,我都不會去稱念、禮拜。

所以,你之所以認為「佛陀在哪裡」是千古的奧祕,那是因為你沒有去留意;如果你肯留意,就會知道:「佛陀住在我們的信仰裡」。

不僅佛陀住在我們的信仰裡,世間上有七、八十億的人口,就有七、八十億的宗教信仰,因為人們信仰的對象,不是天主、不是佛陀、不是觀音、不是媽祖,而是自己心中法界的主人,他才是我們信仰的中心。因此世間上的人,相信仙狐鬼怪的人,他的心中就是仙狐鬼怪;相信娘娘王爺的人,他的心中就是娘娘王爺;相信八仙過海的人,他的心中就是過海八仙;相信玉皇大帝的人,他的心中就是玉皇大帝……,但這些信仰正確嗎?能夠引導人究竟離苦得樂嗎?

因此佛教的八正道裡,第一條就是正見,它是入道的第一條戒律。如果有了正確的信仰,你的心中只有佛陀,佛陀會在你的信仰裡與你同在,讓你信仰的層次一寸寸地提升,而你心中的佛陀也會跟著你的信仰升級。

所以,佛陀住在哪裡?佛陀住在我們的信仰裡,但試問我們今天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們,你們真的有信仰佛教嗎?舉例子說,一尊佛像供在那裡,你在他前面頑皮戲弄,你哪裡有把他當成是佛祖呢?石窟那些浮雕壁畫都是佛像,你對著他指手劃腳,說高說矮,嫌大嫌小,你有把他當成你心中的寶藏嗎?你雖然口頭有說你是在信佛,實際上你的心中並沒有佛陀安身的地位啊!民間信仰尚且講求「祭神如神在」,你在禮拜佛陀的時候、你在瞻仰佛祖的當下,有真的把他當成在我們的眼前那樣嗎?

與佛靠近 得到心靈養分

所以,不是佛陀要我們多麼尊崇他,而是他在我們的信仰裡面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就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到多麼大的功用。

有一個長工看到主人家的廳堂裡供了一尊金佛,心中慨嘆自己貧窮,想要請一尊佛像都沒有辦法。一天,他趁主人不在家時,悄悄地走到金佛前面禮拜。

但事有不巧,身為大員外的主人剛好有事折返,一眼就瞧見長工正在禮拜那尊金佛,便拉起嗓門,厲聲責罵:「你有什麼資格拜我的金佛?」

長工不得已,只好在砍柴時利用一根木材,自己動手刻了一尊佛像,供奉在自己簡陋的住處,每天虔誠禮拜。不久,員外發覺長工家裡人來人往,門庭若市,一經查問,才知道大家都到他家裡拜佛。

「哼!他那尊木佛有什麼了不起,一副窮酸模樣!」員外非常地生氣與嫉妒,聲言要舉辦一場金佛與木佛的比鬥大會。初時兩佛推擠,勢均力敵,真是「將遇良才,棋逢敵手」!但是過不了多久,金佛漸漸屈居下風,終至不敵木佛而倒地不起。

員外於是責怪金佛:「為什麼你連木製的佛像都不如呢?」

金佛說:「員外呀!你看那尊木佛,每天有多少的信徒帶著供果前往上香禮拜,他接受了那麼多的香火,自然力氣充足;我雖然是尊金佛,但是你每天都沒有禮拜供養,我得不到營養,所以敵不過木佛,到最後只有不支倒地了。」

金佛為什麼會沒有營養?這是因為大員外沒有信仰,沒有佛法,只見到名言、外相,哪裡能見到真正的佛陀呢?佛陀不曾在他心裡面生根、發芽,更不用說在生活中開花、結果了。

而那些窮苦的大眾,因為天天到長工家裡拜佛,木頭的佛像在他們心裡起了作用,他們藉著學習佛陀的慈悲、忍耐、智慧、善巧,慢慢地與佛靠近。佛陀給了他們心靈的養分,給了他們寶貴的法喜,他們也逐漸地認識了佛陀;佛陀不但住在長工的家裡,也住在他們的心裡、住在他們的一言一行裡面。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