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遺澤流風】走訪將樂 遙想理學家楊時行誼 | 人間福報

【遺澤流風】走訪將樂 遙想理學家楊時行誼

THE MERIT TIMES
文/謝貴文
字級
收藏文章
80觀看次
文/謝貴文

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的將樂,為一僅有十八萬人口的偏遠小縣,但因是北宋理學家楊時的故里,而散發動人的傳統學風與文化風采。

楊時的家族世居將樂縣城北郊的龜山,他二十四歲登進士,雖然為官四方,但浮沉仕途,不求聞達,大半生涯師事人稱「二程」的程顥、程頤兄弟及授徒講學,集理學、經濟、氣節、文章於一身,被尊稱為「龜山先生」。

二十九歲時,楊時以師禮拜見洛學大家程顥,因領悟通澈而深受器重,當學成歸去時,顥目送而曰:「吾道南矣!」四十一歲時,又赴洛陽師事程頤。某日,他與游酢前往拜見,頤正瞑目端坐,兩人不敢驚擾,恭敬在旁侍立,待頤醒時,門外積雪已有一尺;這段「程門立雪」的佳話,亦成為後世尊師之典範。

楊時不僅融合並傳承二程思想,被譽為「程氏正宗」,更重要的是透過授徒講學,將理學道統南傳。他一傳至羅從彥,二傳至李侗,三傳至朱熹,開創出影響全國的閩學,而被尊為「閩學鼻祖」。宋代以後,福建有「理學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楊時實為重要的奠基者。

此外,楊時曾在湖南瀏陽及浙江餘杭、蕭山擔任知縣,都頗有政績,深獲百姓愛戴;尤其在蕭山開築湘湖,灌溉九鄉,解決乾旱之苦,至今當地仍蒙受其惠。晚年,又於江蘇無錫講學十餘年,講學處以其喜愛的廬山「東林」寺命名。晚明顧憲成、高攀龍在此重建「東林書院」,發揚其理學道統及經世學風。

現今在將樂縣境內,仍可尋訪到與楊時有關的古蹟景點。龜山一帶除有其故居,尚有南宋時的禮部尚書馮夢得奏請建立的龜山書院,時任知縣的黃去疾還在附近龍池溪上修建「龜山橋」,士人在此往來、誦讀詩書,形成將樂八景之一的「龜山弦誦」。華山上則有楊時年少讀書的含雲寺,他還曾在寺旁建一「讀書樓」,作為講學之所。烏石山則是其歸葬之處,墓地座向採特殊的座南向北,乃因其家鄉在北門、二程恩師在北方、靖康之恥被俘二帝亦尚在北方,表現出一生盡孝、尊師、愛國的胸懷。

將樂當地政府除積極保存與推廣這些景點外,縣內還設有楊時小學、龜山初中及高中,皆以傳揚楊時尊師重道精神為辦學方針。近年來還興建宏偉的楊時紀念館,以多元媒材展示其生平事蹟、學術成就、理學發展及其對傳統文化之重要貢獻,讓世人更深入認識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

將樂除有深厚的閩學文化外,也是客家擂茶文化之鄉,及環繞青山綠水的「深呼吸第一城」,非常值得來此一遊,感受其人文與生態之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