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佛教講壇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談漢傳佛教的傳承與發展──以佛光山為例

文╱滿潤(日本佛光山法水寺住持) 幾年前家師應國宗局王作安局長的邀請,展開專題講座「星雲大師談傳承」,希望借鏡大師出家弘法70多年、發展佛光山全球佛教事業的經驗,以過來人身分,勉勵中生代的佛子。 在這次的講座中,家師提出許多寺院的門風,可謂點出各個寺院祖師的風格、獨特的祖庭文化。未來如能將盛唐八宗各自的祖庭門風發揚,形成各有特色的漢傳佛教,想來可引起更多國際學者的興趣,進一步帶動研究漢傳佛教的風潮。 當時家師表示,他出家已76年(今年出家80年),曾參學過宗下(常州天寧寺)、律下(棲霞山律學院)、教下(焦山佛學院)。他說當時有句話形容各個寺院:「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焦山包子蓋三江,上海海會哩拉腔。」 而在寶華山受戒,也有一首打油詩:「要受華山戒,扁擔繩子隨身帶;打了上堂齋,吃的臭鹹菜;出了燈油錢,蹲在黑地拜;要受華山戒,必須要忍耐。」意思是「苦」是營養、是力量,能給我們希望的增上緣,所謂「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佛門吃虧上當、打罵、給人欺負都視為是當然的,這就是受教育,應該與苦奮鬥,志願才會更堅固。 參學大德 收穫人生智慧 另外,家師提到出家人參學,必須要跟50位大德見過面,並且記得他講的一兩句話。例如他曾請問過印順法師:「如何看藏經?」法師回答:「亂看。」這句話很有道理,看藏經的門路,是找看得懂得看,不一定從前看,也可以從後面看。1946年在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受太虛大師勉勵:「你要好好用功。」到了台灣,慈航法師一句:「要能給人領導」,給人領導才能領導人,所以要勤勞、謙虛、客氣、禮貌,要能給人領導;「做義工的義工」增加了信徒與道場的感情。東初法師說「錢用了才是自己的」,讓他明白要會用錢,而且要用在佛教文化教育事業上。 過去叢林有48單執事,家師則倡導現代每個人至少要有5張執照,像:典座、駕駛、會計、醫師、護理等。人生要大、要起飛、要高確實不容易,不過「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人要爭取時間、空間、人間,人生三間很重要,就像「大覺石苑」裡的石頭,心念堅定要如石頭,生命就能久長。 家師延續傳承的話題,提到他將自己的一生分為8個時期,以10年為一個時期,規畫出「成長、學習、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宗教融合」等時期。倡導人生300歲,分秒必爭,寸陰不虛度,1天當5天用,做60年就300歲,現在已經超過了。 家師提到,宗教局多次讓兩岸佛教的中生代交流,可說是復興漢傳佛教最重要的關鍵,兩岸應該相互了解交談、建立共識,現在由佛教起頭,為兩岸和平未來提供貢獻。而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就是「不捨棄一眾生」,如果大家聽了願意仿效就是傳承,要自己做自己的貴人,要勇敢承認。肯定「我是佛」,那麼大家就不會作壞事,社會就會平和成長。所以,人間佛教必定是國家社會的一道光明。 近幾年來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造成世界性經濟風暴,加深全球化過程中固有的各種矛盾,使得貧富不均、失業率偏高等社會問題更形嚴重。對於當前世界的、社會的問題,佛教徒也不能獨善其身,視而不見。 所以2012在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中,家師提出:「值此全球經濟遭逢重重困境之際,我們最亟需建立的,就是提振信心與力量的信仰,因為信仰具有普世的價值,有信仰就有信心,有信仰就有力量;久遠以來人類就是因為對善美的價值有信心,才可以改善生活、發展未來、增加福祉。」 信仰能使生活美化,一個有信仰的人,內心是充實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充滿祥和;反之,沒有信仰的人,心靈找不到皈依處,人生是空虛的,世界是貧乏的,所以有信仰的人生才美滿。 具足信心 彼此關係和諧 人生必須建立的信仰很多,例如對國家的前途、對人類的未來、對社會的正義、對宗教的超越,都要生起信心;對造福人類的思想、學說、真理等,也要服膺、信賴。甚至對於能成為人間模範的聖賢好事,不但要信仰,更要心存恭敬。 信仰可淨化身心,可以增進道德,可以昇華人格,可以做為生活的指標,我們對好人好事,對道德、因果,對慈悲、情義,對父母、朋友,以及家庭、社會,乃至對自己都能產生信仰,並且具足信心,彼此的關係就會和諧。 現在舉世的專家學者,都在研究經濟,如果我們對經濟有信心,對自己的心靈寶藏有信心,那麼從自心本性裡開發出來的慈悲、智慧、道德、人格、平安、歡喜、自在、感恩、信心等,都將成為享用不盡的能源,就像永恆的太陽,又像流不盡的水源,可以助長我們人生不斷昇華、擴大,獲得永無止境的幸福與安樂。 我們內心都有無限的寶藏,如慈悲的能量、智慧的能源、生命的能力、自我的信仰等。慈悲、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美德與財富,一個人只要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會變得充實而富有,內心就會感到歡喜與自在,所以心中的寶藏,比有形的財富更為重要。 遺憾的是,一般人往往不懂得開採心中的寶藏,整日把這顆寶貴的心,用來「關心」自己的前途、命運、金錢,比較少去重視心靈的淨化。其實,「人心、命運、金錢」三者互為因果關係,「心好命就好,命好錢就多」,中國的古哲也教導說「大德必得其命,必得其祿」,因此人生的財富,要向內求。 人生的價值,也不能只有向「錢」看齊,金錢以外,內心的滿足、身體的健康、心胸的寬大、前途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眷屬的和諧、智慧的靈巧,都是無價的財富,只要我們的心靈淨化,這些內財自然具備。 反求諸己 開發內心寶藏 「淨心」之外,同時也要懂得「發心」。我們的心「如田」、「如地」,世間的土地經過開發,就可以建築,就能利用;世間的田地經過耕耘,就能播種,就有收成。同樣的,只要懂得開發心田,內心的寶藏就能一一出土,心裡的能源就會源源流出。 我們心田裡最大的能源,就是信心。所謂「信心門中有無限的寶藏」,信心門裡的寶藏,要靠我們用信仰的手去取。信仰如手、如杖、如根、如船、如力、如財,信仰是人生最大的能源,信仰能使前途有望,能使煩惱解脫,能使身心安住,能使生命有靠;有信仰,就有取之不盡的寶藏,有信心,就有用之不竭的能源。 因此,最終應該「反求諸己」,把心中的慈悲、智慧、精進、忍耐、慚愧、感恩、惜福、結緣等能量發揮出來,人生就會更加的富有與踏實。 在中國大陸江蘇省江陰縣,有一位吳仁寶先生,他把華西村建設成為「天下第一村」。為什麼能稱為「天下第一村」?因為他發財之後,不是個人獨享,而是分享給鄰居、社區,乃至整個村莊。所以現在「天下第一村」已成為觀光景點,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爭相來觀看這個「天下第一村」。可見得財富分享,不是自己減少什麼,反而可能擁有更多。 財富要能與人分享,首先就是不能有自私的心,要「以眾為我」。現在很多企業家都懂得,如果沒有員工,就無法創造財富,所以他們把利益分享員工,有的依公司盈餘發放年終獎金;有些甚至讓員工持股,員工自然以公司為家,發憤工作,提高效率,創造利潤。所以佛教徒從商的要有「以眾為我」的心胸、照顧周全、自然員工能安心工作、社會才能穩定。這就是佛教徒對社會國家非常重要的貢獻。 願意分享 人生富足歡喜 我們平時常講「捨得、捨得」,肯捨,才能得。我們能把自己所得的財富與眾人共享,才會更有價值;而懂得分享的人生,自然也會比擁有更富足,更有意義。 布施也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布施貴在發心,雖只是一點點,只要誠心回向,所謂「回小向大、回少向多、回事向理、回因向果」,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回向就是「給人」,「給人」才能發揮經濟的價值。家師在佛光山推行「四給」,就是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已經成為佛光山團隊的信條。甚至我們的僧團裡,一向奉行「利和同均」的制度,也就是對於施主的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常住集中處理,成為大眾所共有;透過經濟上的均衡分配,大眾才能過著「經濟平衡、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所以在佛光山,個人不要有錢,點滴歸公,要讓團體有錢,才能有所發展。 「利和同均」的思想運用在社會上,讓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如此就沒有經濟的壟斷、勞資的對立、貧富的懸殊等社會問題,自然可以建立一個民有、民享,而且均平、富足的社會。 在世間上做人,有各等的層次,生活也有不同的層級。家師認為生活最高的境界,就是「物質的生活要淡泊、精神的生活要昇華、藝術的生活要豐富、信仰的生活要提升」。當我們從世俗的物欲中超脫出來,在信仰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獲得平安祥和的禪悅法喜,自然人人「自心和悅」,推及開來,必然「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集體創作 發揚人間佛教 家師認為「五和」是人間社會所追求的五種理想境界,人間唯有「和諧」,才能創造財富;有了財富,還要促進社會的和諧。我們知道中國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行「和諧社會」,家師認為這確實是建設「富而好禮」的人間社會的不二法門。 家師今年出家80年,佛光山開山50年,培養僧眾弟子1300人,全球5大洲建寺院道場300間。對漢傳佛教的復興是心心念念,對整個佛教現代化努力貢獻。 家師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佛光山的未來指引。 「三好──作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的人間佛教就是佛光山的宗風,自許是人間佛教的傳承者的我們正在全世界為光大漢傳佛教而努力著。秉承家師「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精神,將祖師的精神發揚,讓祖庭的門楣更加的光亮。

MORE

人要的佛法

文╱慈惠法師(佛光山開山寮特助) 闞正宗教授出版新書「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邀我寫序。「宜蘭弘法十年記」,回想起來,那正是我親近師父開啟學佛的殊勝時光,也是我追隨師父推動人間佛教弘法的起步。 我是宜蘭人,前幾天我回到宜蘭,蘭陽別院為地藏法會信徒開示地藏菩薩的願力,信徒們跟我說:「你好久沒有在台上跟我們講話了。」,「是啊!這個講台,我是好久沒有回來了。」這個講台是師父在每周共修時對信徒講經說法,帶著我在身邊口譯台語的地方。從此翻譯台語,後來也翻譯日語成為我的專職工作。 1953年,在宜蘭我跟著師父學佛,是師父帶著我走上這個講台的,從那一刻開始,至今我已經走了60幾年的翻譯之路。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師父實在很勇敢、很大膽,他的佛學演講竟然敢讓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年輕人擔任台語翻譯,當時選4個人上台學習,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很受寵若驚、也很歡喜。因為感念師父對年輕人的重視和提拔,我們很認真用心學習,也不惜一切要把它做好。 善巧方便 培養人才 當年,師父有許多善巧方便,他除了用青年歌詠隊接引喜歡唱歌的我們,還把我們青年帶上弘法的講台。每年的春節,在宜蘭念佛會有3天到5天的「新春弘法大會」,所有的講者全部都是年輕人,國、台語二人一組,國語是主講,講台語的翻譯,這樣十幾組的青年輪流在新春弘法大會上演說。上台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認真背稿子,希望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場都獲得大家的滿堂彩,信徒都說這些年輕人講得很好,在宜蘭地區很轟動。事實上,我們所有人的講稿都是師父寫的,我們很認真地背稿子,把它背到像我自己寫的一樣。寺廟主要的群眾都是在家居士,在新春過年這樣重要的節日,可以看到師父培養人才的魄力和擔當。 每年佛誕節傳統的寺院都會啟建浴佛法會,這是寺廟主辦的信徒活動,但是,師父把我們年輕人也納入到浴佛法會裡。為了弘揚佛法,接引我們這些年輕人,他組裝了一部大卡車,上面布置了一隻大白象和悉達多太子像,我們青年站上大卡車,在浴佛法會開始的前幾天,巡迴宜蘭縣各個鄉鎮,一路高喊:「浴佛節到了!請到××寺浴佛」,到處宣傳佛誕節,邀請大家佛誕節到寺廟浴佛。在佛誕典禮上善巧方便的增加青年獻供,所以我們宣傳佛誕節回到雷音寺後,自然就參與了法會,因為覺得我們是法會工作者,是舉辨法會的一分子,所以每一位青年都很主動認真的承擔工作,最後,自然而然變成我們與師父們同在一起辦法會是我們的分內事。 調和老少 青年活躍 在當時台灣人還聽不懂國語,完全要靠台語翻譯才聽得懂佛法的時代,師父為了推動佛教文化的發展,就為《菩提樹》雜誌在宜蘭招募數百份的訂戶,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他為了帶動宜蘭人提升閱讀《菩提樹》的興趣,就鼓勵青年寫文章,當時的年輕人對於寫文章不是真的會寫,所以寫好後交給師父,把他改成很有水準、很漂亮的文章,幫我們刊登在《菩提樹》雜誌,因此帶動了我們年輕人興起寫作的興趣。也因為雜誌裡面有我們宜蘭人的文章,所以大家都要訂雜誌。 師父在宜蘭的最初10年,學佛的年輕人很活躍,很有凝聚力,參與弘法的事務也很多,當時宜蘭念佛會的青年在台灣很有名,譬如說:「環島宣傳影印大藏經」的環島弘法,除了教界長老大德外,團員的主幹就是宜蘭念佛會的青年。宣傳團因為有青年變得很活潑,親和力很強,所到之處,熱烈轟動,連團裡的老和尚都歡喜。可見青年在雷音寺這個小小的道場是如何的受到注目了。 在台灣宜蘭人很守舊拘謹,所以在宜蘭念佛會的中老年信徒心目中,寺廟是很莊嚴的,寧靜肅穆的,是講規矩的,所以到了寺院要不苟言笑,要規規矩矩,但碰到我們這群年輕人,完全不把這些當一回事,一進道場就是吵啊!唱啊!叫啊!這些舉動,讓信徒很難接受。 弘法使命 捨我其誰 信徒對青年有許多的要求挑剔,這些讓師父很為難。我不知道師父是如何調和的,使我們年輕人在道場完全不受影響的為所欲為。我們年輕人仗著有師父包容庇護,很莽撞、很不守規矩,沒想到這裡是佛堂,信徒在共修,我們照樣在旁邊談笑風生,高談闊論,現在回想起來,假如不是師父的智慧和度量,我們就沒有接近佛教得度的緣分了。 為了調和老一輩和年輕人的相處問題,師父是很煞費心思的,到了後來,這些信徒看到年輕人一個一個學佛,發心弘法,大家都打從心底的佩服師父,覺得師父愛護青年,佛教要有青年是對的。1964年我隨著師父南下高雄辦學,後來開創佛光山,念佛會的老人家常常從宜蘭寄東西來給我,說是我喜歡吃的,讓我很感動,深深感受到他們愛護青年的心意,跟師父是一路的。 一般傳統的寺院主導者是僧人、法師,但是師父的智慧善巧方便,除了保有原來出家人的主導性,也把台下的信徒、青年、觀眾,變成主角搬到了台上,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弘揚佛教的主角者,使得我們青年和信徒,在參與各種佛教的弘法時,有一種捨我其誰的使命感:「覺得弘法是我的責任和本分,我應該要做的。」讓僧信四眾弟子真的承擔起「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這是師父非常高明的地方。 轉移角色 佛教生根 師父善巧方便的智慧,著眼在「人要的」,因此,我們從參與活動到成為主導者,師父用我們「要的」為方便,巧妙地把我們角色轉移了,佛法浩瀚如大海,眼前這些根性的人所要的,他把佛教的弘法活動變成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要做的事情,當一個人覺得佛教是我的,那個時候,每一個人已經在佛教生根了,你就再不用擔心他會離開佛教了。 在那個年代,「佛教」和「寺廟」這兩個字,是我們年輕人連作夢都不會想要進入的世界,可是在師父的善巧方便之下,我們不但進入了佛教的世界,而且終其一生佛教變成我們生命中唯一的道路,在佛教的信仰裡萌芽和茁壯。可以說師父終其一生的弘法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一以貫之,始終如一。 此次,值逢闞正宗教授出版新書,正是我法身慧命的殊緣起點所在,藉此分享我當年的法喜和感恩,心香一瓣供養祝福有緣人,希望透過闞教授這本書,為21世紀的人間佛教留下重要的研究文獻,為佛教的弘傳留下更多善美的因緣。是為序。

MORE

開發人間佛教管理學的當代意義與價值

文/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一、引言 東西方管理學與傳統文化兩界的學者專家們,已對中國儒、道、法諸家與基督宗教的管理思想及其應用進行了多種視角的探索,或是研究東西方學說的管理思想內涵,或論述傳統思想在現代管理情境中的應用方式,或檢證傳統文化對於經營管理實務的影響效應,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與專書。相較於此,探研佛教管理思想與實務應用的著述顯得甚為不足。面對現代企業界所發生的領導能力偏失及道德觀念問題,傳統文化應用於當代管理場域的價值逐漸受到關注,佛教作為一種傳播廣泛及正被實踐的傳統宗教,應能對當代管理學提供思想資源與實用指導。 星雲大師所推行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將佛教從山林隱逸的消極形式拉回到現世人間的入世修行,適應現代世界的人類精神需求,闡釋各個面向的佛陀教說,使佛法能與各類社會活動緊密結合,指引日常生活的心靈淨化,朝向人間淨土的積極建設。因為佛教的這種人間轉向與現代轉化,使得佛教學說與現代管理學容易進行銜接,可補當代管理訓練側重智能與技術層面之不足。 星雲大師的佛法教導對管理提供豐富的、有用的指導,但散落在其著述當中,尚未構成體系性的學問,有待研究與統整。借鑑中國思想傳統在現代管理領域的理論發展與應用推廣,本文論證人間佛教是能夠裨益當代管理訓練的良好思想與學修體系;其次,探索人間佛教在現代管理領域的應用價值與可行模式。 二、中國式管理學的發展借鏡 人間佛教在華人社群之中傳播最廣,以此作為基地向國際社會延展。探索人間佛教管理學的發展可行性及如何具體推行,已開發一段時日而具雛形的中國式管理學,是最適切的借鑑範例。為何要關注「中國式管理學」?它與當代主流管理學之間的關係為何?管理學者曾仕強說:「我們既需要中國傳統的管理哲學,也需要西方現代的管理科學。只有經由這兩者的適當修改與整合,才易創造出現代的中國式管理理論與技術。」 主要思考點在於因應東西方文化與價值的差異,在西方社會文化環境發展出來的管理學不一定完全適用於中國社會,應當結合中國思想文化觀點而有所調適。 所謂中國式管理學,並非將傳統思想直接套用在現代事業機構的管理活動上面,而是需要經過一番轉化與充實。儒家學者朱建民指出,必須順著傳統儒家義理系統的理路,為他們說出一些未曾說到的事情,甚至幫他們建立一套儒家式的理想的管理思想。其做法是根據儒家的基本主張,參照當前管理活動的本質,注意時代背景的差異,還應以現代管理學知識補傳統儒家之不足,如此,儒家管理哲學就有現代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到經營管理層面要與現代管理學進行有機整合,既吸取現代管理學的強項,又能藉助傳統文化的長處,發揮乘數的效果。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擁有豐富的管理思想資源,可對現代管理學有所啟發;另一方面則具備提高管理者優良德行的修養指導系統。 企業界也不乏儒家王道文化的倡導者,各有他們的推行經驗與體認。宏碁企業創辦人施振榮指出,西方在資本主義影響下過去慣於霸道行事,造成利益不平衡的問題,以儒家為基底的東方王道文化則能秉持三大核心信念:永續經營、創造價值、利益平衡。王道的目標在於塑造一個能有效發揮組織力的文化,讓價值信念深植於組織或企業每個人心中,由上而下形成共識,並能發之於言行。信義集團董事長周俊吉認為儒家非不興利,只是不唯利是圖。如果國家或企業組織內的人能著眼於仁義,便會從宏觀視角看待事情、觀照全局,才有進步成長的空間。 經過對西方資本主義思潮的反思,流傳久遠的儒家學說可以「新新儒家」的姿態因時制宜、與時俱進,不僅應用在企業管理上,也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文化認知,營造一個以五常(仁、義、禮、智、信)為本的和諧社會。 兩位實業家都相信將儒家文化導入企業管理,以仁義等德行修養,矯枉利潤追求的流弊,有助實現利益均衡與永續經營。 關於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價值,可整理歸納出以下幾項: (一)以「仁」作為倫理道德的根本,這是人際關係與社會規範得以長期穩定維繫的深層依據。組織領導者不重仁心修養,無法以德服人、以心帶人,可能影響追隨者是否全心努力的意願。 (二)注重「和」與「中庸」,能夠給予高階管理者良好的道理思惟資源;縱使較低的管理層級,在要求嚴守紀律的同時,仍必須照顧到工作團隊的和諧,以使組織效能得以正常發揮。 (三)「義」與「利」的辨明,以正義來駕馭私欲,關注各方利益的均衡,不因個人私欲而損害到公眾與他人的利益。儒家的義利之辨,幫助現代管理者在努力達成組織目標之時,也能挺立道德界線,追求永續的經營。 (四)「禮」的節制作用,使一切團體活動得以有序進行,每個人各盡其分,不會有所僭越妄為。禮的延伸便是典章制度,這是來自人類長期經驗的累積,維繫人類社會各項活動的秩序運作。 (五)對「信」的講求,這是商業活動與僱傭關係能夠順暢運行的重要基礎。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有人調和儒道二家,形成一種「外儒內道」的修養格局,以儒治世,以道出世,兩家思想看似相反,卻可結合運用,帶來更全面的治理效益。關於道家管理思想的當代啟示,可概括為幾點: (一)「道」的思想啟發,道思想的領會可提升心靈虛靜的觀照能力,道的涵義對社會成規具批判作用,可使管理者打破僵固的觀念與思惟方式,發揮創意思考。 (二)「無為」的治理方法,順應自然規律,不做過多的干涉,讓事情順利、有效地完成。當然,如果事情發展違反自然規律,則應加干預以使回復正常軌道。 (三)「退」的處事原則,以退為進,以弱勝強,保有謙沖、堅持的精神,不妄動妄為,追求長期穩健的卓越績效。 保有積極進取的敬業精神,再將道家精神正確地運用在管理上,不致衍生消極無作為的態度,反而能夠形成一種靜觀、開通、謙沖、堅持的管理智慧。 三、人間佛教管理學的重大價值 儒家與道家可應用於經營管理的思想元素與核心價值,幾乎都能夠在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體系中找到;更難能可貴的,是人間佛教作為一種活著(living)的宗教與德行修養傳統,比起儒道二家的倚重文字傳播,更能提供具體操作的精神修鍊指導,達到管理智慧與能力的提升。人間佛教是傳統文化當中,最適合用來與現代管理學嫁接的學修體系。 佛教是注重道德實踐的宗教,特別是經過人間佛教的擴展,在這方面可與儒家並駕齊驅。筆者曾經研究星雲大師的「道德領導」理念與行法,統整其著作中與管理和領導相關的資料,歸納出五大項管理和領導的理念: (一)最高管理,管理內心:帶人要帶心,領導者從修養自心做起,以真誠的心使追隨者感動,自身言行成為追隨者的表率,達到每個成員的自主管理。 (二)被領導學,僕人精神:從被領導過程中累積領導經驗,謙沖為懷,服務為先,同行共事,使得整個組織和諧融洽,人人高度參與投入。 (三)提供願景,集體創作:具備遠大的願景,設定組織的使命,轉化為具體的目標,更能耐心與追隨者充分溝通,取得大眾的信賴與認同,朝向共同目標而獻身努力。 (四)人性領導,尊重包容:不將被領導者視為工具,尊重其完整人格,信任授權,體恤包容,啟動團隊成員的自覺努力與合作精神。 (五)德行領導,正身治人:具備高尚品德,實行仁義管理,展現願景、說服、傾聽、謙遜、服務、恩慈、尊重、包容、誠信、負責、信任、明智、決斷、勇氣等領導核心價值。 另外,人間佛教的空性思想同時重視「緣起」與「性空」兩面的觀照,不落於實有的執取,亦不落入虛無的謬見,具有從空出妙有的中道積極作用。道家的虛靜觀照與無為而治的管理智慧,可說已含攝於此種空性思想當中。人間佛教以空性觀照成立現世人間的良善行動,以出世心行利世事業,出世精神與入世實踐在其中融通無礙。比起儒家和道家各有其偏於入世或出世的取向,人間佛教歷經長時的努力,將出世觀點與入世活動進行融通的整合,幫助管理者在修學上,化解差別思想的表層矛盾,獲致整全智慧的深層體認,發為靈動中和的管理行動。 總體言之,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完整涵蓋了中國式管理學的精神與內涵,還包含更廣泛的人生指導,而且能夠符合現代人心所需,最適合運用來開發優良傳統文化的管理學,以補現代管理學在德智層面的不足之處,提高整體的管理效能,尤其是在高階管理的層次。 四、結語 隨著根源於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管理學暴露其利益追逐的偏失方向,及對管理者在德智教育方面的著力不深,運用傳統文化的智慧與德行修養進路,來充實現代管理訓練,逐漸受到關注,並開發中國式管理學及基督宗教的《聖經》管理學。傳統文化蘊含人類長期實踐所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是思惟人類社會問題之解決的思想瑰寶。星雲大師所傳承的人間佛教,強調回歸佛陀的本懷,有著利益人間的深刻關懷,適應現代人類的精神需求,包含社會生活的廣面指導,思想與實踐體系非常完善,具備發展成「人間佛教管理學」的極大潛能。 星雲大師在其著作中針對管理提供許多指導,還有更多佛法教導能與現代管理學相互結合,綜合構成為一套邁向卓越的管理修鍊指南。吾人應該做的事情,是自其佛法著述之中發掘管理運用的資源,編纂成系統的「人間佛教管理學」。發展此種管理學並非意在替代學院中所教授的現代管理學,而是抱持相資相成的態度,使管理者欲提升管理境界時能有所憑藉。

MORE

《佛法真義》的現代意義

文╱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佛法真義》三冊是星雲大師於2018年最新力作,第一冊佛法義理,第二冊佛學思想,第三冊佛教常識與佛門行事,全書共三百個主題,幾乎涵蓋了佛教一切法。本書出版的目的,都與過去長久以來星雲大師推動正確理解「人間佛教」的目標與方向一脈相承。 星雲大師在本書〈自序〉以「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三獸渡河,水無深淺,水無深淺,跡有遠近」為譬喻,告訴大家,因個人信仰、根性層次不同,於識見必有深淺分別。知道自己對佛法的知見深淺,就如同三鳥與三獸雖條件、根器不同,但一定都能到彼岸。 行動自我改造 不假外求 「每一個人知道的佛法,自己要知道你的信仰多長、多短、多輕、多重;不然,就像是在幼稚園的學習,硬要講說大學裡的課程,這是給別人笑話自己的無知。」星雲大師如是說。這彷彿莊子〈逍遙遊〉的譬喻,北冥之魚化為千里之鯤,鯤又化為鵬,此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斥鴳(小鳥)笑之曰:「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故莊子最後給了鵬與斥鴳的識見下評語曰:「此小大之辯也」。 星雲大師念茲在茲的是,「究竟能不能把佛法真義講出來而不去違背佛陀的本義」。這就如同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序》所說的:「(帝王)把佛教從都市驅趕到山林,讓僧侶深居寺院,遠離群眾,造成傳統佛教既不重視人間家庭的信仰,也不重視實際的服務,更不重視人間社會的淨化,只在理論上玄談。甚至有一些愚昧的指示,一再講解消極的佛法,不從積極上去宣揚;只想著出世的了生脫死,不想積極入世去服務大眾。」如何讓佛法落實於人間,但又不離佛陀本懷,這是人間佛教的核心價值。 第一冊佛法義理,除了三皈、五戒、四聖諦、四無量心、八正道等佛法名相外,還談到當社會面臨的未來問題,如基因改造,星雲大師認為:「『業』就是生命的密碼,如同現代醫學所稱的『基因』,所以佛教提出要消業解厄、要懺除業障、要淨化身心等,這許多的言論不也就是基因改造嗎?」現代科學的基因工程令有識者憂心忡忡,是外力介入的改造,而佛教主張「如是因,如是果」,以行動力改造自己,不假外求。 時代議題 佛法詮釋世法 第二冊佛學思想,所涵蓋的範圍,除佛法主張的發心、五和、七誡等與修行相關的理念外,第一題是「佛陀在哪裡」,星雲大師尋覓多年,發現「當我心中有佛時,佛陀就與我同在;而且我自己更直下承擔:『我是佛!』」 當直下承擔:「我是佛!」之後,接下來就是「行佛」。一般人都說「我向佛」、「我求佛」、「我拜佛」、「我學佛」,星雲大師認為要更進一層「行佛」,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所行」,佛教才能根植人間。 本冊同樣有當代社會關注的議題,如在「佛教與環保」中,星雲大師除列舉自古以來佛教對環保的重視,特別說明:「佛教的僧侶們,他們愛護大自然,甚至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和自己的聲明融為一體。」另外「器官捐贈」對於佛教某些繼承觀念者,乃是一爭議性話題,但星雲大師從佛陀慈悲教化的理念出發說道:「過去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都肯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可見佛教並未標榜『全屍』的觀念;現在把我們用不上的器官,借助他人的身體繼續活下去,這不是很好嗎?」敢於對時代議題發表看法,以佛法詮釋世法,這正是佛教在人間的展現。 佛陀本懷 深層世間關懷 第三冊佛教常識與佛門行事,除列舉過堂、過午不食、托鉢、護法等基本常識外,在佛教常識一節中,特別以「菩薩」來稱讚包括趙樸初(1907-2000)及楊仁山(1837-1911)等當代菩薩,如李炳南、蔡念生、董正之、周邦道、周宣德、朱鏡宙、詹勵吾、孫張清揚、沈家楨等人。其中特別以「趙樸初菩薩」來紀念他與趙樸老之間的情誼,讚歎趙樸老「恢復寺廟、重印經書、辦理佛學院、重印房山刻經等等,而且還培養了僧才,送學生到各個國家留學……。」再者,2016年7月5日,「金陵刻經處」重建並紀念一百五十周年活動,星雲大師應邀出席致詞,大師以「假如沒有楊仁山,佛教可以說已經斷層;由於楊仁山一再維護佛教,接上了傳統文化,才能發展到現在。」並稱讚揚仁山是具有「悲智願行」四大菩薩的精神。 《佛法真義》的出版有著星雲大師一貫正法遍行於世間的深層關懷,如他在〈自序〉說:「對於佛教一些錯誤的說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總要提出來做一些修正,體會佛陀的心懷是什麼。」這是《佛法真義》出版的目的。 佛法義理高深,談玄說妙非星雲大師風格,平易近人,深入淺出,講述人人能聽得懂的法義、人人能夠實踐的教義,方能展現人間佛教的具體可行性,《佛法真義》的出版有如是的關懷。

MORE

人間佛教 在當代社會發展的兩個向度(上)

文/洪修平(中國大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思路和觀點:從人間佛教的歷史與未來兩個向度來思考「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這個主題。也就是從「承前」與「啓後」兩個方面來談。「承前」是以歷史來觀照當代,「啟後」是以當代來探討未來。 一、人間佛教的歷史淵源與現實展開 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淵源於佛陀創教的根本情懷,形成於唐宋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人生化、人間化過程之中,是大乘佛教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生根、開花而結出的豐碩成果。 產生於古代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土後,經過長期演化,同中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國人根據中華文化發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人間佛教」就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的佛教理論」之一。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是中國佛教對世界佛教的重要貢獻。 歷史地看,中國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傾向由來已久,它構成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重要內容。中國佛教既繼承了佛陀創教的根本精神,又在同中國儒、道文化的融合發展中,日益走向了現實的社會人生,把印度佛教中蘊含著的對人和人世間的關懷作了充分的拓展和發揮,形成了它特有的重視現實社會和人生的特點。隋唐佛教宗派的創立,特別是禪宗和《六祖壇經》的出現,是佛教中國化完成的重要標誌,也是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最早重要成果。《六祖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壇經》的人間佛教思想,既「奠基了中國禪宗人間佛教的基本特色,也為近現代以來的人間佛教運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和思想基礎」。 革新運動 復興中國佛教 宋明以後,中國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傾向表現得更加充分,大慧禪師的「世間法則佛法,佛法則世間法」成為佛教界的普遍共識。近現代復興的中國佛教更是一步步走上了人間佛教的道路。「出世不離入世」、「入世以求出世」不僅在中國佛教理論上得到了充分的論證和肯定,而且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具體實踐。 人間佛教在近現代的現實展開,與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和佛教的革新運動密切相關,與近現代中國佛教的發展及其特點緊密相聯。它是中國佛教秉承佛陀之本懷,以現實的人生為本位,以增進人間福祉為指向的佛教現代化運動,是佛教界有識之士有感於自晚明以來整個中國佛教的衰敗,為順應現代社會與文化的急劇變化而作出的積極回應與自覺調整,同時也是對唐宋以來中國佛教人生化、入世化傾向的進一步發展。它始倡於太虛大師,發展於印順法師、趙樸初居士等,而由星雲大師和佛光山等真正付之於實踐。 太虛大師立志以「佛化救國救天下」,面對當時佛教的種種衰敗景象發起了近代佛教的復興運動,並積極提倡建設「人間佛教」。所謂「人間佛教」就是在人間發揚大乘佛教救世度人的精神,多關注現生問題,多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致力於推動人類的進步和世界的改善,建設人間淨土。他強調,可以「發達人生」而不是遠離人生或脫離人生的才是佛教的真精神。 面向社會人生 理論實踐 從太虛大師的大量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所積極倡導的建設人間佛教、人間淨土,就其實質而言,就是要把出世的佛教改造為入世的佛教,把佛教的出世法與世間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而這其實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大乘佛教入世精神以及唐宋以後中國佛教入世化、人生化傾向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太虛倡導的佛教革新運動雖然沒有取得完全的成功,但佛教革新運動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的基本精神卻對近現代佛教發展的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星雲大師及其開創的佛光山,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以面向現代社會和人生為要務,大大推進了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在大力提倡、推動並實踐人間佛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星雲大師明確指出:「追本溯源,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專為人而說法的宗教。」這對於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引領並推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革新與理論轉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太虛大師當年在反省其佛教革命失敗的原因時,曾認為自己雖長於理論而實行能力不足,而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則將人間佛教的理念落實為具體的實踐,半個世紀以來,其對佛教人間化、生活化、通俗化、現代化的積極推進,成為在當代社會情境下重振佛教的系統工程。如果說人間佛教已成為當前世界佛教發展的基本趨向,成為古老的佛教勃發生機的重要源頭活水,並已日益成為教內外各界人士的共識,那麼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星雲大師及其所領導的佛光山的切實推動。 二、人間佛教未來發展的兩個向度 佛教既是一種宗教,又是一種文化。宗教對信眾有絕對的意義,文化則對所有大眾都有普遍價值。基於此,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及其在未來的發展,有兩個基本向度:一是作為宗教,承擔起延續佛陀慧命的責任和使命,二是作為文化,為社會大眾提供精神文化資糧。 1、問題的提出:印度佛教經過中國化而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這是文明交流互鑑的歷史佳話。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三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如何使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與儒、道文化一起,繼續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和精神動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佛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然包括其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但佛教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對於廣大非佛教信徒而言,亦即從全體社會大眾的角度,如何來繼承中國優秀的佛教文化?優秀的佛教文化如何轉化為對全民有益的文化資源?這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待續)

MORE

人間佛教 在當代社會發展的兩個向度(下)

文/洪修平 2、作為宗教的佛教,要堅守它的宗教性、神聖性、超越性,這是延續佛陀慧命的根本。 在人間佛教的推展中,我們不能因強調佛教的中國化或人間佛教的入世性,而忽視了佛教出世解脫的根本宗旨以及中國佛教契合佛陀本懷的普世性意義和價值。應該強調的是,人間佛教,依然是佛法而不是世間學,如果遮蔽了其向上的維度,則將與一般的世間學如儒學、道學等無異,那麼佛教的獨特價值也就難以得到彰顯和發揮。「人間佛教」,不能只有「人間」而沒有「佛教」,人間佛教只是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它一方面必須擔當「人間」使命,另一方面也必須有「出世間」的宗教性和神聖性,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人間「使命」。佛教入世擔當「人間使命」,但人間性不應遮蔽其「出世間」的宗教性和神聖性。 太虛大師在首倡「人間佛教」時,提出了「契理」和「契機」兩大重要原則,並特別強調佛教徒要在「培本報恩」、「服務社會」和「建設國家」的人生道路上進一步「進德修道,依佛而學」,即依佛陀的教法去信、解、行、證,以超越生死苦海的厄難。只有「依佛的法而行住坐臥不離,才有出離生死苦海之一日。」這對於中國佛教在當前和未來的發展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如何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真正貫徹契理契機的原則,是人間佛教進一步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契理和契機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人間」表達的是契機,那麼「佛教」更多地就是要契理。「人間佛教」在面向現實的同時,應該不忘初心,始終承擔起敞明佛陀本懷、延續佛陀慧命的使命。如星雲大師所說:「佛教雖然重視世間法,但是更重視出世間法」;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在救度眾生的事業上,使每一個人能發出離心,了生死,使世界到處充滿著佛法的真理與和平。這是人間佛教在當代和未來發展必須堅守的方向。否則,佛教的人間事業就與一般的社會公益事業無異,佛教與其他宗教或理論學說相比而有的殊勝之處也就無從顯現。 3、作為文化的佛教,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為全民族、全人類共享的文化資源。 從人間佛教在社會中傳播發展和發揮積極作用的現實性來看,我們會注意到,佛教信眾,無論是出家的還是在家的,都對佛教歡喜欣受。但這部分人群在全社會畢竟只占一小部分。佛光山號稱有500萬信徒,不僅與全球人口相比千分之一都不到,即使與華人總數相比,也只占很小的比例。目前在大陸正在掀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儒佛道是三大重要組成部分,或曰三大主幹,但公共主流媒體報紙電台等,在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講儒學的比較多,講道家智慧的也有,但講佛教的就極少。現在提倡「國學」進課堂,編寫的中學教材中已有儒家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和道家的《道德經》等。但沒有同樣作為「國學」的中國佛教經典,例如《六祖壇經》。這說明,如何讓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的優秀精華為社會大眾所知,為大眾接受,為大眾所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人間佛教發展的一個向度。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使佛教文化在今天人們建設精神家園中發揮更好的積極作用?這裡指的「人們」,不僅僅是就佛教信徒而言,而是指所有的社會大眾。佛教既是宗教,也是文化。作為一種宗教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佛教是一種重要而寶貴的精神性文化資源,它能夠也應該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提供資糧,在人類的精神世界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在自然環境惡化、社會道德失範、人的精神空虛等各種社會和人生問題層出不窮的現實面前,佛教所提倡的不執著、去貪欲和自淨其心、智慧解脫等,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而有些宗教教義,例如,萬法無常和業報輪迴說,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中所蘊涵的發展變化的觀念和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承擔道德責任和法律後果,也能對每個人都有積極的意義。但佛教的文化資源要轉化成社會普通大眾喜聞樂見、對社會和人生真正產生正能量的作用,這還有待於學界和教界、研佛者和修佛者的共同努力。 三、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發展的新前景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筆者認為,教界、學界和政界攜手合作,共同推進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更好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佛教文化,是人間佛教的當代和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對佛教文化這一份人類文明成果的認識不斷加深,人們對它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視。在這裡,很高興地與大家分享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佛教文化走進社會大眾的新態勢,反映出人間佛教在政、教、學攜手合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趨勢中發展的新未來。 一是原屬於國務院參事室下的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建設的國學館(現劃歸文化部),在安排國學陳列館時專門設有「佛學館」。國學中心和國學館的建設,是國家為了國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引導國學的健康發展,增強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響力而專設的項目,本人受國學中心委託,以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為依託,整合國內相關領域一流專家,就其中的「佛學館」的主題內容展開了研究並撰寫了文字稿。我們致力於向包括非佛教信眾的廣大民眾普及作為國學的中國佛教文化,致力於使中國佛教文化中的優秀精華能在現代人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中國佛教文化的經典代表作《壇經》入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是由大陸中宣部等部門支持和指導、文化部委託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並被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首批圖書十種(《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管子》《孫子兵法》《史記》)已於日前正式公開出版發行。 政教學合作 傳承中國文化 這套叢書旨在搭建傳統經典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力求編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學術性、大眾性的讀本,使之成為廣泛認同、傳之久遠的範本。著名學者饒宗頤、葉嘉瑩、杜維明等擔任學術顧問,錢遜、陳鼓應等擔任撰稿人。這是一項先後將有5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撰稿、審稿、編稿的重大文化工程。中華典籍浩如煙海,要從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經典,盡量全方位地呈現5千年中華文明的燦爛多姿,這是很不易的。到目前為止,已選定了4批書目,共54種,內容涵括文、史、哲、科技,藝術等廣泛領域。我是此套叢書的編委,參與了選書目、定體例、推薦作者等工作。目前還作為撰稿人正在承擔其中《壇經》一書的注釋和解讀工作。 以上兩個事例,我想既體現了國家和社會對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視,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人間佛教未來發展的新前景。 (中國大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MORE

中道方法論與人間佛教

文/董群(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本篇發言實際上是對於星雲大師的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學習體會,發言的主旨在於,人間佛教面對各種疑議,應當明確以中道方法來處理諸種關係的經驗,並且進一步以中道方法論推進人間佛教。 一、人間佛教面對的疑議 人間佛教百年以來(如果把太虛法師寫於1916年的《佛教人乘正法論》作為其人生佛教思想的最初表達,那麼,由此而發展起來的人間佛教思想至今正好是百年),從理論創新到宗教實踐、社會推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遭受諸種批評(就在昨天,2016年11月27日,筆者還在和一些教授討論這一問題,有教授提到,人間佛教不能只有人間,沒有佛教。這實際上涉及到宗教的神聖性問題,似乎人間佛教缺乏神聖性,只重人間世俗性)。 不可否認,也許有的宗教實體對於人間佛教的踐行會有一些偏差,即偏離了中道的原則(至於是哪些實體,筆者只是從理上推測,並沒有去做實地的宗教人類學的全面參與觀察)。星雲大師稱這些批評為「疑議」,總結為13條等,實際上不止這13條,其中的「八疑」,有具體的說明,引述如下: 1.人間佛教是庸俗的、世俗的,是人乘的,沒有達到最高成佛的境界。 2.人間佛教都是重世俗的活動,而這許多活動與學佛沒有什麼關係。 3.人間佛教沒有修行,頂多是個人的做人處世,這與學佛的超越、增上、成佛作祖等可能扯不上關係。 4.人間佛教是在家的,對於出家眾的叢林生活,對於苦修悟道,沒有神聖性。 5.人間佛教傳承的內容是什麼呢?沒有感到哪個人修行上有成就。由於大家不知道,所以不容易推動。 6.人間佛教的宣傳不夠,沒有人能夠整理出它的層次,都只是喊口號,只有片斷的、片面的,沒有組織,不能讓人全然了解。 7.人間佛教沒有普遍化,沒有進入到佛教正統的核心,沒有眾擎易舉,如果只講哪一家說法、哪一家倡導,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 8.人間佛教沒有解脫道,沒有證悟的境界,傳統的佛教不容易接受。(《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之序二〈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這8條,涉及到人乘和佛乘、成人與成佛、世俗和神聖、做人處世與修行解脫等關係,另外還有一些疑議,星雲大師概括為與「傳統與現代、在家與出家、山林與社會、原始與近代、修持與行事」等相關。 回顧人間佛教長期以來所受到的質疑與批評,還有一些其他的內容,但這些內容都可以說被星雲大師概括的「等許多問題」概括進去了,上述13條,特別是具體列出的8條,是最有代表性的。為了更充分展開這一點,當然可以將其再進一步羅列出來。 二、六祖惠能如何以中道的方法 看待類似的問題 六祖惠能時代,也遇到過一些類似的「疑議」,如入世和出世、東方與西方、自心與淨土、在家與出家,以及菩提與煩惱、自性與佛性等關係的問題,惠能大師提出了「對法」的理論,這實際上是他對於「中道」的獨特理解。依據這樣的中道方法,他對於這類問題,都有中道式的對待,可以啟發今人來處理人間佛教遇到的疑議。 第一,即入世而出世。傳統認為,佛教的修行,都是遠離塵俗、避居山林的,以表示其出世性,由此形成的佛教,稱為山林佛教。惠能的觀點,不離世間而追求出世間的超越,即世法乃是出世法,不離世法而求出世法;或者說,即入世而出世。惠能在〈無相頌〉中這樣表達他的觀點:「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壇經》敦煌本)這一觀點,一直被人們視為是人間佛教重要的思想資源。 第二,即此方而西方,即自心而淨土。有人認為,談到超越和神聖,只有離此東方世界而向西方,才是真正的體現。刺史問:「弟子見僧俗常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西方,願和尚說得生彼否?望為破疑。」(《壇經》敦煌本)惠能的觀點,一是西方離此不遠,二是心淨則佛土淨,三是悟則頓見西方。對於自性與西方淨土的關係,惠能並沒有否定西方淨土信仰,只認為它是為下根器人而設的長期解脫之道,非上根人所習的頓成之法,所以,他反對以西方淨土來否定東方世界,但是,也不認為東方此土是清淨的,這種清淨,必須是通過人為的努力來實現的。由此實現的清淨,就是人間淨土。 第三,即在家而出家。惠能並不認為信仰佛教都要出家修行,在家也可以信佛,「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行,如東方人修善。但願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壇經》敦煌本)這為解決歷史上出家和世法的所謂衝突,調和世法和出世法的矛盾,提供了一種方案。從中道的角度看,惠能的觀點體現為即在家而出家,不離在家而出家。 惠能的中道觀所關注的具體議題,進一步而言,還有眾生即是佛、煩惱即是菩提(不離人生煩惱而實現解脫,不離現實的人生而成就菩提之境)、即無明是智慧(不離眾生的無明而得智慧)、不捨生死而入涅槃等等。惠能對於這一問題的思考,在今天並不過時,沒有僅僅是成為一種思想的「歷史」,而是「當下」的一種指引。 三、星雲大師對此類疑議的 中道式處理 星雲大師對於人間佛教有著大量的闡述,而作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之序文中〈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其中涉及到20條,可以理解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二十要」,也可以理解為是他對於人間佛教的解釋的「晚年定論」,這20條,也針對了人們對於人間佛教的諸多疑議,其中包含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原則,就是中道。星雲大師說:「我們認為,佛陀證悟的緣起中道,就是人間佛教的真理,我們把它傳承下來,就是人間佛教的信仰。」(〈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又說:「中道生活,解決人間問題。」(《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之〈總說〉)這也是繼承了佛教的傳統,並用以解決具體的現實問題。關於這一議題,此處先討論3點。 第一,「提升自我」的即人成佛的中道。這是在眾生與佛的關係問題上,強調了人間佛教是要超越而成佛的,不是人乘的佛教,而是要提升自己的佛教。「二十要」的第1條就強調:「我們的人間佛教,要把自我提升,肯定自我,我有如來智慧德相,承認『我是佛』。這種對自我的提升,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什麼叫提升?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從人乘層次向更高層次,直到提升到佛的層次,是誰在提升?是人乘的「人」。在人(眾生)和佛之間,有兩重內容,從解脫道來說,是每一個具體的人提升自己,即自(性、心、身)成佛;從菩薩道而言,不是脫離眾生而己獨升,而是即眾人而成佛,通過「覺他」,引導眾生成佛。 第二,「入世重於出世」的入世與出世的中道。星雲大師提到,人間佛教是「入世重於出世,生活重於生死,利他重於自利,普濟重於獨修」,這四者,可以稱之為「四重於」,其中一個涉及到入世與出世的關係,這是佛教一直要處理的議題。依佛教的中道原則,一般地講,是不離入世而實現出世,「出世不離人間」,以此來調和入世和出世的關係,「如果沒有出世、入世的調和,那佛教發展也困難」(〈總說〉)。但如何調和呢?入世重於出世,這種「重於」,體現了人間佛教的菩薩道。這樣的人間佛教,表象上看有入世的形式,但內在的精神是出世的;表面上看有世俗的呈現,但本質上是神聖的。所以,「重於」對於一般的「不離」,要深入一層。 第三,「利他重於自利」的自利與利他的中道。人間佛教的菩薩道,在處理自利和眾,將自我奉獻給社會;這樣的利他,就是聖者的境界,也是人間佛教的神聖性的一種體現。 四、結語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有著豐富的內容,是當代佛教高僧做出的重要貢獻,這一體系強調從人間著手創立此土的淨土,從眾生入手成就佛的境界,從人乘入手實現佛乘的理想,從生活入手實現生死解脫,從世俗入手導向神聖的目標,如此等等。 人間佛教強調人間性,但不是只有人間,沒有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人間佛教關注眾生,不等於不重視成佛,是對眾生開示悟入佛境界,但不是只有眾生,沒有佛。人間佛教從人乘入手,但不等於只講人乘,沒有佛乘,人間佛教不是人乘佛教,而是從人乘到佛乘,不離人乘而實現佛乘的佛教。人間佛教從生活入手,不等於只講生活,不講解脫,而是不離現實生活實現解脫,是將人間生活美善化的佛教。人間佛教從世俗入手,不等於只有世俗,沒有神聖,而是通過世俗、通俗的形式,指向神聖。以上所述,反映的是中道的方法論,因此可以這樣說:應當以中道的方法論來理解人間佛教,進一步推進人間佛教的深化。

MORE

危機社會 風險人生──媒體人素養(下)

文/柴松林(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二、微 觀 1.自然傷害 無可遁逃 自古以來,乾旱、洪水、颶風、地震、火山爆發、河川改道、海水上漲、陸地下沉、冰川溶解、蝗災等,種種天然災害,就嚴重侵害人類的生存權利。晚近更因科技的進步,因人類的棲生地擴張而惡化,加上有毒物質的大量廢棄與排放,造成環境毀壞與空氣汙染。 大洋中的島國,海平面上升而將被淹沒;北極海的冰層融解,不僅使居民無地容身,就連北極熊也棲身無地,由科技發展導致的空汙,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使由而死亡的人數遠超過因所有傳染病死亡人數的總和。 2.科技日進 取代人力 科技的進步創造出許多新型態的經營方式,從原材料的開採,運送、生產、到品檢、成品包裝標示自動化,人力已被取代。運銷的新途徑,從商品的庫存到消費者手中,不用多花人力。人力在現代生產過程中,可以全被機器取代,許多實例都指出,如20年前在深圳的一家工廠,需僱用20萬人工作,現在搬到內陸,可以加倍生產更新型的產品,卻只僱用500人,只是每人的工資較以前稍高。人用不到了,致使失業率上升,迫使失業的人去擠那些暫尚未被科技取代的工作,工資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更低,低薪問題更難解決。 3.經濟循環 淘汰產業 經濟循環又稱景氣波動,是指經濟整體情勢,由水平線算起向上發展至最高點為繁榮期:然後逐漸向下滑落稱為衰退期復至水平點,從此衰退愈甚,稱為危險期,即是蕭條階段直至最低之谷底,再漸次向上重獲生機,稱為復甦期,上升至水平點,完成一個循環。以往在經濟向上時增加生產,增僱人員,消費水準提高,失業減少,在經濟向下時,生產減少,消費緊縮,解僱員工,失業日增。但現在循環仍舊,且更不規則。難以預期與預防。循環的結果原來的產業被新興的產業替代而被淘汰,原來被解僱的員工,不是重回職場,而是被具新知識、新技術者所取代,遭就業市場淘汰。 4.權義失衡 分歧擴大 權利和義務本來是相對性的,盡義務者享權利,權利也是責任,可是現在從國家元首到市井小民,都出現權責不符,失衡的現象。一個國家的元首有遠超過法律與道德上應有權利,享盡一切的權益,甚至於造成國家分裂亦不顧,卻未盡治理國家的責任。雇主與受僱者之間,亦是如此。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一個國家的利益幾乎全為不盡義務者所享用,勞苦終歲的受僱者承擔太半的稅負,卻無權亦無時間享用任何福利。最後是造成中產階級急速消滅,卻不幸的成為仍然要繼續納稅和盡義務的新貧階級。 5.自我封閉 人際衝突 由於少子女化,許多有小孩的家庭只有子女一人,孩子是孤單的。近年許多機構都曾在節慶前調查孩子最希望得到什麼禮物?多數的答案都說希望得到弟弟或妹妹,便可知道他們是寂寞難耐的,因為孤單一人,從小就沒有玩伴,不知照顧他人,也得不到他人的照顧,不知分享,也沒人分享給他,不知如何交朋友,也沒有朋友。只知道有好處獨享,有危險也靠自己保護,尤其是不知道如何與異性交往,不懂得與人合作。這就是何以「宅男」、「宅女」特別多的原因。更影響到婚姻失和,離婚增多,父子衝突,同事難以相處,鄰居不相往來,人際之間衝突不斷,社會氣氛疏離冷漠。 6.性別泯滅 女力時代 一方面由於女權的發展,一方面由於教育的普及,再加上少子女的結果,使女性追求自身成長,成為和男性同樣能擔當工作和責任的人,逐漸使性別趨於平等,而形成「中性化」的社會。雖然中性化同樣要求兩性都應具有相同的質素,但是女性表現出來的更為謙卑、溫柔、細心、樂於結交朋友、經濟上更為獨立。在公園、咖啡館、餐廳、等公共場所常可看到三、五女性聚會,而少見男性。圖書館、演講廳、社區大學之類進修學習場所,都是女性參與者倍於男性。很多企業、機構的負責人是女性,很多由女性領導的先進國家,都獲好評。 7.戶量縮小 一人世界 除了單身戶愈來愈多,單親家庭、同志家庭、同居關係也很普遍,使戶量變小。本來家庭成員之間除了可以分工,承擔各自的工作,成員之間也存在有一種在西方被稱為「相互保險功能」的經濟上互助功能。這種功能提高了生活上的安全感。以往養兒防老的落伍觀念,便是一種尋求安全感的保障,現在只求兒子不是啃老族已是萬幸;過去總認為人要結婚,因為可以相互為伴,其實即使結婚夫妻也多是同床異夢,最後離婚收場。一個人不論已婚未婚,到最後都是孤單一人,所以老了的先修功課是學習獨處。 8.變遷急速 因應不及 任何事物都像放射性元素能量一樣有半衰期,而且期間愈來愈短,以前父母總是告誡子女要學會一技之長,可以終身受用,一技之長固然要有,但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跟著進步。迅速變遷造成一切現象的生命循環周期縮短,時尚幾乎是一出現便落伍,讓人永遠趕不及。教育體系傳統的規則是──將過去的知識組織起來,用以教導現在的學生,以考試測驗來判斷學習結果的成績,希望學生將來以這些過去學到的知識,去適應瞬間萬變的新世界。所以任何人都難以因應,而惶惶不可終日。 三、準 備 1.危險分散 厚植資源 投資的人都知道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要分散為不動產、股票、動產、銀行存款和現金等,以避免一夕之間遭到徒然之失。現在連知識、技能、專業也隨時改變,而要順應時勢不斷的改變更新。甚至於連習慣往來的關係、熟悉的場所、運動、娛樂、飲食、一切的生活方式也要重新建立。 2.評量己身 洞察限制 人總以為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強,而沒有認真的評量自己的知識、能力、家庭情況、社會關係。因而常懷自己無法實現的欲望,不知足而心懷怨懟,覺得的委屈。在消費生活上不可缺要能區分,什麼是為了滿足欲望的想要,還是生活上的需要,不要跟人比。在工作、職位、聲望、榮譽上不要存非分之想。「彼得定律」裡有一條說,人都希望在職位的階梯向上爬,但是總有一天爬到了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位置 。 3.謙虛學習 多元知能 杯子空才能容納較多的水,對於一切事物都要以快樂、欣賞、好奇的態度學習接納。三人行必有吾師,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可以學習的對象。科技的發展,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很快的取代人力,自己的工作、專業、職位會失去。為了避免哀傷如喪家之犬,要學習那些目前科技尚不能取代的工作所需的技能與知識。人的溫柔、熱情、友善給人的那些較溫暖的感覺是科技無法取代的,要培養自己難以為人取代的專長。 4.避免主觀 容忍缺點 自然變遷、國際情勢、政治興替、經濟波動、宗派信仰、文學藝術、人物好惡、並無客觀之準繩,全出自一己喜好與厭惡,是全以個人主觀為依據。其實任何事、物、人,由不同時間、環境、觀點、心情,便有所不同。尤其對人,常求其完美而適我意,最為不宜。任何人無論與我之關係親疏遠近,均非為我而生,以我之觀點視之,或行為不當,或言語有失,或任事欠妥,皆所常見,多非故意,應體貼諒解,更何況因我表達不清,而誤解我之本意,尤其可能是我的觀點因時空遭遇而改變。 5.力求創新 積極熱情 因為變遷急速,科技日新月異,昨日的產業,今日已遭淘汰,失業的員工,因原來的專業,已不適用。舊習慣反成新累贅。在不斷更新的陌生世界,人人成了剛從叢林走出來進入花花世界的原始人,在冷漠無情競爭的環境中,欲求被人接納、連結、產生友誼,建立互信不易。要如梁啟超所說的,我們平凡之輩,欲超脫平凡,唯靠熱情。當我們沒有什麼可依靠的時候,唯有靠自己的熱情、對人、對事的熱情。 6.節制欲望 離卻引誘 升斗小民覺得自己貧窮,認為自己飽受委屈;資本家與企業家經營者認為規模尚小,利潤偏低;為官的掌權者,以為權力有限,難以施展抱負;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欲望太高。古人說無欲則剛,在這個充斥著各式各樣引誘的社會,讓一個人遠離疏懶的引誘,遠離財富的引誘,遠離美色的引誘,遠離名譽的引誘,尤其是遠離權力的引誘,卻非易事。但若想經營自我滿足的人生,無法降低自己的欲望,離卻種種引誘,是不可能的。 7.君子不器 勿為役使 雖然社會變遷迅速,但有些價值是歷久不衰的,永遠存在的。自古以來,最令人尊敬、最高貴的人被稱為君子,對於君子的品性、行為舉止之特質描述極多,難以列舉。孔子認為君子的反對面就是「小人」;和小人相對立的就是君子。在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君子素質中的一項「君子不器」,器可以解釋是器具,是一種工具,做容器解,是寬容大度,胸襟開闊,可納百川;做工具解,是可以為人服務的器具,供人利用;但是亦可解勿為人所利用;是役於人的工具,但切勿為物所役使,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更應慎防。 8.品格高尚 改變世界 無論世界如何劇變,科技如何取代人力,但是宇宙間最強的力量仍然是一個人的品格,品格是決定人一生成敗的關鍵,決定一個人在世上的價值與意義;品格改造國家,改變世界。品格是一個整體,很多研究分析其構成的要素,如誠實、信任、友善、正直、勇敢、堅持、公平、熱情、理性、知恥、見得思義等質素,也許這樣還不足,還有一個人特殊的魅力 。 尾 聲 我們一直說未來如何如何,好像未來和現在尚有一段距離,可供我們從容準備,其實「未來已經來了」。 要知道危機到處遊走,尋找沒有做好準備的國家、機構、企業、個人將其摧毀;讓那些做好準備,時時提醒防範的得到新生茁壯的機會。請勿忘──「世界常在危險中,任何人都不安全」。(完)

MORE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上)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建設「人間佛教」,是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一股主要思潮和實踐方向。至今,為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乃至世界華人佛教界的多數僧俗四眾弟子,以及佛教學者所認同。 建設「人間佛教」的理念,最早是由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提出來的。他當時提出這一理念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糾正流傳至晚清時期傳統佛教中,出現那種重「死」、重「鬼」的流弊。他認為,那種「以為只要死的時候死得好,同時也要死了之後好,這並非佛法的真義,不過是流布上的一種演變罷了。」(《太虛大師全書》第2編第5冊《人生佛教開題》),而佛法的真義,大乘佛法的核心,乃是「發達人生」、「進趣人生究竟」,由「人乘法」而達「佛乘」。因此,佛法應當是活著的人的佛法,佛法應當為提升人生品格,淨化社會服務。所以,太虛大師先後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的理念,並以此作為他推進近代佛教改革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宗旨。 「人間佛教」的理念有沒有經典和教義上的依據?「人間佛教」的實踐會不會影響佛教的出世性格和神聖性?這是推行「人間佛教」理念和實踐,必須回答的問題。經過教內外高僧大德和專家學者80年來的探討和實踐,應當說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經典教義依據,已有較為深入的把握和闡釋;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也已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一、佛教教理中獨特、鮮明、豐富的重視人世間,以及強調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是人間佛教內在的根本理據。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是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宗教。它立足於現世人生,深切關懷一切有情眾生,乃至於無情世界的生滅苦樂,強調一切有情眾生不依神力的智慧自度和慈悲度他(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注重於自覺自度,而「悲智雙運」、「自覺覺他」則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太虛大師嘗說:「佛教問題即人文問題」,「故佛教問題,實為全世界人文之所繫,應時行化,不容緩矣!」《佛乘宗要論》),這是非常深刻的見解。一般地講,人文問題是所有宗教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宗教都是藉助於神道的精神和理論來關注人文問題的。唯有佛教則自釋迦牟尼創教之時起,即充滿了重視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即使在大乘佛教的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濃厚神道色彩的一面,然其解脫修證的理論、實踐,以及以人為主體的根本精神,仍占據著主導的地位;中國禪宗,更是把佛教這種以人為主、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 佛教的人文精神,決定了佛教以覺悟人生為根本和「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性格。當今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和激烈競爭的經濟社會,更加速了人類的自我異化,人們因而也更迫切地要找回失落的自我、了悟自我,社會也需要更多更深切的人文關懷。因此,在當今社會宣導和建設「人間佛教」,是與佛教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這一內在特點十分相契合的。 佛教是佛陀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有情眾生自我覺悟、自我解脫的圓滿之法,所以它首先是一切有情眾生,其中主要是人,自我修養、自我提升、自我完滿和自我超越的道理和方法。這裡所說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現實世間中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生活在種種煩惱、愚痴中的活生生的有情眾生和人,佛教為其提供斷除煩惱、愚痴的智慧和道路,這是人間佛教最根本的意義之所在。所以,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認為:「人生的佛學者,以現代人生為起點,以發展生存至於微妙,導人至於正覺為目的。」(《人生佛學的說明》) 由此,作為住持現世佛法的僧寶,亦當以佛教為活著的人、現實的人服務,用佛法來引導人類、淨化社會、提升人格,建設人間淨土。實踐大乘佛教悲智雙運、自度度人的精神,實現佛陀「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誓願,這是佛教僧團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佛教僧團實踐人間佛教的真實意義。 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佛教本是一種出世法,但它同時具有積極的入世精神和人間性格。而這也是與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本懷大願相一致的。 人們都很熟悉佛傳故事中,釋迦牟尼誕生時自行七步後所說的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修行本起經》卷上、《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天上世間我為最尊」(《普曜經》卷四)。但大家不一定記得緊接這句話下面的那句話,即:「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修行本起經》卷上)、「當度三界生老病死,令至無為」(《普曜經》卷四)、「此生利益一切人天」(《過去現在因果經》),而這正是釋迦牟尼出家、修道、證悟的本懷大願,或謂之「諸佛常法」。 《長阿含經》卷一中,記載著如下一段論述: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侍,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 這裡的毗婆尸菩薩也就是佛教傳說中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佛,經中描述他出生時的情景,與釋迦牟尼佛出生時的情景完全一樣。在原始佛教時期,只有釋迦牟尼一人被尊稱為佛,到大乘佛教發展起來後,才有三世諸佛和十方諸佛等說法。這段經文的寓意,是要說明過去佛和現在佛的一脈相承,而更重要的是要點出「要度眾生生老病死」的本懷大願,乃是從過去七佛以來,直至今佛釋迦牟尼一以貫之的「諸佛常法」。 大乘佛教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累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除了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們宣稱大慈大悲是佛法的核心,以普度眾生、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為目標。佛法既是出世的,又要入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度眾生。 入世度眾 服務社會 大乘佛教的上述宗旨,集中地體現在他的悲智精神中。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又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許多大乘經典中都認為,聲聞、緣覺二乘雖然也有「慈心」,但缺乏「大慈悲心」,他們沒有救度眾生的大願,而大乘菩薩乘正在這一點上遠勝過二乘。如說: 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大智度論》卷28) 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回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同上,卷35) 大乘佛教把救度眾生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能否為救度眾生而捨棄自己一切,作為證菩提、成佛道的根本條件。「以慈悲心養育民物,出慈悲水溉灌眾生」(《七佛所說神咒經》卷3),這是所有大乘經典反復強調的教義和實踐要求。 諸佛菩薩既以度盡無量眾生為求佛道之本懷大願,因此正像通常所傳地藏菩薩誓願所表達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只要有一眾生尚在苦難中,諸佛菩薩就不會離此五濁世間。 正因為如此,大乘佛教反復強調出世與世間的不二,強調出世間法與世間法的不二。這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因為在大乘佛教看來,「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法界非世間法亦不離世間法,法界非出世法亦不離出世法。法界即世間法,世間法即法界。法界即出世法,出世法即法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5) 悲智精神 不離世間 禪宗把不離世間求出世間,不離世間法而行出世間法的理論做了最充分的發揚和最具體的實踐。禪宗最充分地強調和發揚了大乘佛教「不二」法門的精神,積極地溝通世間和出世間,強調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實踐大乘佛教以慈悲智慧為根本的精神。如《壇經》中說: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敦煌本)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宗寶本) 這是人們都熟悉的偈語,它對當今人間佛教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經驗。 禪宗高唱「自性自度」,「見性成佛」,甚至喊出「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大珠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把人的主體性、主動性、能動性提到最根本的位子,突顯佛教的人文精神。 關於人間佛教的含義,人們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我想對世間有情眾生的人文關懷,應是人間佛教的本質所在。其主要的特性則是指佛教的實踐不離世間,以及以救度人間眾生、建設人間淨土為己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最充分地顯示大乘佛教的人間性格,也決定了大乘佛教必然是人間的佛教。(待續)

MORE

精進不懈的創格完人

文/柴松林(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在論及聖雄甘地的時候,曾這樣形容這位不世出的偉人:「他的行動,極其溫柔和睦,即使驟遇艱難的大變,也從未有疾言厲色。他具有純良正直的本性;且態度謙沖慈祥,對任何人,都不會顯出驕矜的顏色。因此有人以為他是膽怯、退避的人;但實際上他是最力求精進向上,為宏大理想與奮鬥的大勇者。」這一段對甘地的讚歎,移換到星雲大師身上,也是十分貼切。 星雲大師生逢社會巨變的大時代,度過貧困艱苦、戰亂流離,親嘗佛門棒喝、政治迫害,雖然歷盡滄桑,飽經憂患,受盡痛苦挫折、誤解毀謗,卻以其先天的秉賦與後天的修為,養成具有「過人領悟力、敏銳洞察力、強烈說服力、堅毅執行力、巨大擴散力,無私生命力」的宗教領袖。其實星雲大師的成就並不僅在宗教界是人間佛教的開拓者,高希均先生描述他:「一位果斷的、身體力行的宗教改革家: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創意大師:一位博愛、提供知識的教育家。」並認為半世紀來,星雲大師在海內外推動的人間佛教,是另一個台灣奇蹟,另一次寧靜革命,另一場和平崛起。 人間佛教 寧靜革命 高希均先生將星雲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視為一場寧靜革命;使人想起基督教周聯華牧師,在介紹基督教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教授時所用的話語:「保羅.田立克是一位為傳統神學家所攻擊,而又為一般大眾所歡迎的宗教哲學家。傳統神學家攻擊他,因為他脫離了傳統;一般大眾歡迎他,因為他沒有傳統神學家那些生硬的術語和固執的成見。」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際遇,正如同田立克教授,堅持對真理的信念,雖遭極權的壓迫,永不屈服;且受到大眾的景仰,與日俱增 。 田立克教授認為神學家的責任是把永恆不變的真理,傳遞給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時刻變化的人們。星雲大師正是一位這樣的宗教家,他知道佛法的真理是永恆,人卻是不斷改變的,所以他是一位與時俱變、能隨時關注現世的宗教家;如果宗教家固執成見,必遭人厭棄,無有成就。 宗教家的責任是雙重的,一方面要守住真理,予以宏揚;一方面要招徠群眾,給予救贖。也因此,大師對佛法真義的體驗與理解,雖然深刻而精微,但在宏揚佛法時所宣講的內容,又易為現代人了解和接受;更以其智慧與對世事洞明和對人的體諒,能以愛心、耐心、同理心,找到與人的接觸點,讓他和群眾能產生共識,發出共鳴;這個接觸點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能以「人,與我一樣的人」這個開頭的想法作為起點。 重視常民 連結生活 在傳統上,不管是東方或西方的宗教家,尤其是具有深厚影響力的宗教思想家,都有些輕視常民的生活,忽視文化,甚至敵視文化;星雲大師卻是重視常民的生活,尊重文化的。他宣講佛法,從事宗教活動,創辦種種事業,都盡量與當代人類的生活產生密切的連結。因此不論是他與人接觸時的交談指引,與弟子信眾間言行示範,還是經營道場機構和創辦慈善、文化、教育事業,都不是空中樓閣式的、概念式的、艱深晦澀的術語宣說;而是真切實際與本地文化、與當下生活密切關聯的譬喻述說與經驗指引。當他在台灣的時候,他是通過台灣文化向世界發聲;當他在美國、在澳洲、在南非、在歐洲或東南亞的時候,他是藉著美國、澳洲、南非、歐洲與東南亞文化向世界說話;他是大格局、大氣魄,真正以地球人身分,深諳文化三昧的行家。 從星雲大師的生活中可以領悟到,他是把時間分為日曆時間或量的時間;適切時間或是質的時間。前者一日一日如年歲增長,歲月消逝;後者讓人生每一分秒中都在時機成熟的過程中活著,存善念,說好話,做對的事,產生有意義的貢獻,正是「此其時也」。 現在是短暫的,只是過去和未來的分界線,當人們說現在時,實際上是在追敘過去;在憧憬未來時,實際是討論超過一切時間的永恆。現在即是過去,現在發生的事情僅是過去一連串事情的後果。現在即是未來,在現在中生活,正是向未來行進。現在的每一瞬間,是由過去邁向未來的轉機。欲求現在有意義,就要先清楚未來。現在的重要在於其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因為每一個現在,決定了未來。 給人信心 激發勇氣 人生在世充滿各種憂慮,憂慮比恐懼還嚴重;因為恐懼可以找出對象,而憂慮卻常說不出原因。譬如最基本、最普遍也是無可避免的死亡憂慮,因為沒有任何活人經驗過,更加深其程度。命運是最接近死亡的憂慮,它似乎支配一切,它總是站在門外,隨時會叩我們的門,無時無刻緊隨在我們身後,不管是坐飛機的時候,還是做試驗的時候;是社會秩序喪失的時候,還是野心家要以我們作為賭注的時候。又如同人生沒有意義與虛空的憂慮,人生的沒有意義是因為人什麼都不關心,失去了人最基本的價值意義,缺少精神上的依託,無依靠也無所適從,不知道為什麼活在世上。虛空的感覺可以引人進入沒有意義的境地,當人面臨精神方面虛無的威脅,於外在的事物、內心的發展上,都欠缺了生之意志,可能對現實環境感到不滿,可能對過去依賴的事物失去信念,也可能於積極追求之後覺得只是一場空。 又譬如罪惡與受譴的憂慮,人常會質問自己,審判自己,自問「是怎樣一個人」、「是不是有道德的人」。當我們想到這個道德的自我時,總會遭到良心的譴責,使人陷入對自我道德完全絕望的境地。任何一個憂慮,對人的精神生活都是致命傷;因此需要一種力量來對付憂慮,這對付憂慮的力量,來自人的信心,稱之為「生之勇氣」。人的信心來自對人、思想、事或物的關懷;但人的信心達到最高峰時,則是對全智全能的佛陀或是造物者的關懷,對於佛陀或造物者的信仰,是不容懷疑的,無須證明的,這種對佛法的信心,產生了勇往直前的生之勇氣,克服了一切憂慮。 祛除人生的疑惑憂慮,星雲大師自認為是他最大的責任,他胸有成竹的表示,要給人信心,給人希望,要激起人的生之勇氣。他對弟子說:「我不怕死,死是非常自然的事,我們有信仰的人,不是不會死,而是面對死亡,會認識清楚,知道死亡不是結果,而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 一生行誼 行佛實踐 文學家、哲學家克利斯多夫.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於其所著《蘇格拉底大哉問》(Six Questions of Socrates)一書中回答「你認為你對誰負責?」一問時,回答道:「我認為我對我自己負責,我是讓我的良知作我的嚮導,而我的良知命令我應該對每一個來到我面前的人都覺得負有責任。」星雲大師雖然自覺承擔了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導師責任,卻總是製造輕鬆快樂的氣氛,鼓勵人樂觀奮鬥,他常說:「世上沒什麼解決不了的事,為何要愁眉苦臉。」 正如蘇格拉底對道德生活的追求,星雲大師一方面基於責任感,一方面基於佛法的信心,不單相信其弟子,也相信任何人,長久以後,必能成就他自己無法在短時期內做到的事。他不單是講經說法,更能以身作則,躬親示範;他更鼓勵人規畫自己成聖成賢的法門;他期望大眾不把他視為一位上師嚮導,而是成就獨立自主的、以自己的良知為嚮導,樹立了一種前所有未見的處世為人新典範。在這一點上,星雲大師是愛爾蘭歌手也是哲學家波諾(Bono)說的:「說到底,你自己必須變成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那種變化本身。」他是當代最符合知行合一的聖雄甘地期待的:「我們自己必須是自己所想望的那種世界的變革者。」星雲大師和蘇格拉底一樣都沒有用這麼多文字來表達這個觀點,但是他們是用自己一生的行誼將其表達出來。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追憶甘地的時候,曾說:「甘地就是印度:他不但是千萬人民的代表,簡直是他們理想的化身。他有絕頂的智慧、遠大的眼光、仁慈的襟懷、優雅的情緒。將他的情感節制,納於正規,人民受其偉大人格的感召,如磁石吸鐵。他對印度了解最深,對任何局勢所下的判斷最為準確,尤其是在緊要關頭。」 法傳五洲 貢獻深廣 從尼赫魯相同的觀點來看,星雲大師正如同甘地一樣具有偉大的人格,深厚人文精神,是真正的大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一詞源出舊俄時代那些關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社會大眾的問題,並且積極參與改造社會的行動;能超越自己的專業領域,關懷公眾的利益與福祉,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與社會思想,懸出理想,規畫方案,引領社會前進。星雲大師不僅是一位不世出的宗教家,更是如范仲淹那樣的古典大知識分子,其精神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話來概括。在國命民脈面臨危急存亡的時刻,必會以民胞物與的俠義精神挺身而出,如范仲淹在《靈烏賦》對靈烏的歌頌:「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不是像那些雖在宗教界享有盛名,卻在國家民族面臨危機時刻逃避責任,或以方外人自居,甘做鄉愿;而是挺身而出,以道德勇氣、慈悲、智慧,提出箴言,引領方向,指點迷津。 星雲大師在《星雲日記》中,曾寫下如下的詩句:「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所以從根本上,他是將自己定義為一位宗教家,一位「血液與大眾分不開,脈搏與群眾共跳躍」,以「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為宗旨的人間佛教倡導者、設計者、推廣者、護持者。 佛教自佛陀迄今兩千五百餘年,論其規模之宏大、信徒之眾多、事業之多元、僧伽素質之高、服務範圍之廣、服務對象之眾、影響之深與貢獻之大,當以今日為最。推佛教之能有今日盛況,固集合眾人之力;但若論其間貢獻最大的領袖,非星雲大師莫屬。 無我慈悲 人格崇高 星雲大師對宏揚佛教的貢獻與服務社會達致的成就,在林清玄著《浩瀚星雲》、符芝瑛著《傳燈》、滿義法師著《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以及無數論文、專文、報導中皆有詳實、精緻而令人感動的敘述。但若論其在整個佛教發展史最具革命性貢獻的是: 一、佛法西傳。兩千餘年間佛教雖發源印度,涉崇山峻嶺沙漠荒野東傳而發揚光大;卻未能向鄰近便捷的中亞、歐洲西進;今日真正使「佛法長流五大洲」的當推星雲為第一人。 二、眾教協力。自古以來雖同為正信的宗教,非但不想往來,甚且彼此抵制、互相攻擊;星雲大師與世界上各主要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日本神道教、本國的道教、一貫道時,皆能包容尊重、建立友誼,協力為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而奮鬥。 三、建立傳承制度。向來佛教僧伽道場皆師徒相繼,未能建立傳位的規制。星雲大師於一九八五年,其所開創之基業至相當之規模,佛光山的貢獻為世所肯定,乃依其自創之民主機制退位,成為佛教永久的義工,佛光山僧團中的一員。其光明磊落與無私忘我,為佛教傳承建立可大可久的宏規,最能凸顯其人格之崇高偉大。 柏拉圖以降的倫理學家在論及人之所以為人、人的卓越性的,最常提出的有「六大觀念」:一是「德」。人對自己、對人群、對宇宙皆負有責任,既要實現其天賦潛能,不斷提升自我的價值,還要使天地萬物形成具有美與秩序的和諧整體,超越時空的限制,成為真正的人。二是「中庸」。中庸在希臘文中是「適度的節制」,能節制才能免除貪欲,才能積極規畫人生。三是「正義」。正義是合乎人道主義的公平,靠誠實勇敢來實踐。四是「善」。善是愛人如己,為自己利益傷害別人是惡;善是給人希望,惡是讓人絕望,對抗邪惡的上策是努力行善,讓世界充滿希望。五是「勇敢」。勇敢是克服恐懼,面對死亡,為別人冒險犯難,是出於「以人類更高的善為依歸的良知」。六是「虔誠」。虔誠是要真誠的面對自己,對父母感恩,對國家忠誠,對萬物珍愛,對造物者的崇敬。以這六大觀念來看星雲大師,是真正能行善驅惡,力求完美的典範,堪稱「創格完人」。 一九六九年林衡哲先生譯《二十世紀代表性人物》一書時,在序言中感嘆的道出在三十六位堪為表率的代表人物中,竟然沒有一位華人,甚至連整個東亞地區也沒一人上榜。而今有星雲大師出,當可彌補此一缺憾。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