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萬事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法語》增上安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安樂,一般人以為吃得好、有錢花就是安樂。管子說:「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實而後知禮義。」誠然,禮義興奸佞才不生,才能國富而民生安樂。真正的安樂,除了物質,更重視精神的世界,心裡滿足,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能像顏回一樣安貧樂道。那麼,與人相處時,要怎樣才能安樂呢?第一、忠誠可以處世:為人做事要有忠誠心,我們平時能真誠待人,而且忠心、實在,在處世上面,就能感動別人。如晉文公攻打原城,講究誠信,使敵軍主動投降;諸葛亮在祁山與魏軍作戰,信守承諾,使士卒主動回營,奮勇作戰。忠誠不但讓自己的道德進步,在處世上也能通達,自然就可以過得安樂了。第二、莊敬可以避禍:為人莊重,自敬自愛,就能時時進步,如果一味地貪圖安逸,只會一天比一天疏懶。當一個人處世謹慎,對人莊重、尊敬,不得罪他人,一些人事災難,就不會降臨身上。第三、寬恕可以延壽:一個洞明世事的人,凡事反躬自省,寬宏大量,得饒人處且饒人,自己也能泰然自在。古德常勸人,遇到逆境,要能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如此就可以免難延壽。人生之所以痛苦顛倒,常常是我執太強,不能放下,所以,做人不要太計較,以寬恕養量,才能培養恢宏的氣度。第四、信仰可以進德:信仰可以使生命擴大。信仰真理的力量,使人有更大的勇氣;,面對致命的打擊,使人有寬宏的心量,包容世間的不平。許多佛教徒以慈悲喜捨的精神,為人服務,從中開發自己的佛性,進而解脫生死煩惱;他們在淨化自己同時,也能增福進德呢。古之賢臣,忠於國君,取信於人民,廣受眾人愛戴;古之君子,反求諸己,對人尊重,處世有度,仁愛鄉里,所以賢名遠播;有道之士,以信仰來修身進德。我們在為人處世上,要不斷的自我惕勵,才能有「增上安樂」。第一、忠誠可以處世,     第二、莊敬可以避禍,第三、寬恕可以延壽,     第四、信仰可以進德。

MORE

人間萬事--最大的失去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人生有所得,就有所失。有時候家遭小偷,竊走一些財物,或是家中失火,燒去了房子,這都還算是小小的損失,若是失去了某些東西,人生的道路就會感到很辛苦。例如:一、失去了機會:人生需要很多好的機會,諸如讀書的機會、就業的機會、上進的機會、升遷的機會 ;失去機會,也許因此與成功失之交臂,自然會有失落感,會不快樂,所以人要善於把握機會。二、失去了善友:人的一生要有幾個好朋友,能結交到一個善友,有時候比兄弟姊妹還更重要。所謂「善友」,要能互相砥礪、照顧、規勸,失去善友,是人生非常大的損失,所以人之相交,善友第一。三、失去了愛情:人一生的幸福,雖然來自於很多方面的共同成就,但是一般男女莫不以愛情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失去了愛情就痛苦不堪。其實人都需要愛情,為何會失落?一般人不肯研究遠因近果,所以只有忍受世事多變的痛苦。 四、失去了父母:做人最快樂的時候,就是童年有父母的照顧,長大後有父母可以孝順;假如為人子女,很早就失去父母,沒有父母的關愛,沒有父母可以孝順,這也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五、失去了職業:人在世間生活,不能坐享其成、不勞而獲,應該有正當的職業,賺取正當的所得,才能維持正當的生活。但看現在的社會,失業人口之多,可想而知大家經濟生活缺乏依靠,一日等待一日,不知就業的機會在那裏?尤其有的人上有年老父母需要奉養,下有年幼子女需要教養,卻苦於沒有就業的機會,真是歲月艱苦。六、失去了健康:人活著,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有時真是生不如死;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定要仰賴家人、親友的照顧,成了別人的拖累,也是人生很大的無奈。七、失去了希望:人應該活在希望裡,有希望就有明天,有希望就有目標,有希望就有未來;假如沒有希望,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失去希望,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八、失去了信仰:人生一定要有正當的宗教信仰,有的人不能堅定自己的信仰,從這個宗教走到那個宗教,從那個宗教又信仰另外的宗教;因為沒有從宗教信仰裡求得安心、獲得體驗,因此怨天尤人,怪神怪佛,對宗教產生誤會,這是最為可惜的事。  人生本來就「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失去雖然可惜,但並不是最大的悲哀,失落了要想辦法補救。例如,只要勤勞,還怕沒有機會;只要誠懇,不怕沒有善友;只要自己健全,還怕沒有愛情;沒有父母,可以普愛天下之人;失去職業,擺個小麵攤也能維生;如果失去健康,只要心理健全,殘而不廢也能成功;失去了希望,可以建設正念、正見等。但是,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仰,就是失去了自己,那就很難得救了。因為信仰不是向外祈求神佛的保佑,而是向內的自我淨化,自我健全,所以希望世人不要怨歎「失去」,只要我們自己健全,增上心力,失去的也能再找回來。

MORE

《人間萬事》兩種人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形形色色,難以分類。不過,縮小範圍,可以把人分為「兩種人」,一種為名,一種為利。依此類推,世間上還有一些什麼樣的人呢? 一、好人與壞人:一些年幼無知的孩童,每天跟著大人看電視劇,雖然並不懂得劇情,但是隨著戲劇的發展,他也會看出「這是好人」、「這是壞人」。所以是好人、是壞人,連兒童都能分辨,我們還怕世間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好人、是壞人嗎? 二、智人與愚人:有的人,雖然自己沒有高深的學問,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聽了一些智者發表高論以後,也會由衷佩服,覺得這個人很有智慧。有的人說話無味,顛三倒四,大家聽他講話,覺得空洞沒有內容,所以紛紛藉故走避,不耐煩聽他說話,因為愚者講不出富含哲理的話。但儘管如此,有智慧的聰明人不一定是好人,沒有智慧的愚者也不一定是壞人。 三、富人與窮人:所謂富人,就是家財萬貫的人,所謂窮人,就是日食三餐困難的人。世間上,大家都羨慕有錢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的人能夠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但是有錢也不一定都是好人,反之被多數人看不起的窮人,雖然衣食不周,自己都照顧不到,並無能力利益社會大眾,但是財力、物質貧乏的窮人,一樣可以用勞力貢獻社會,尤其有的人「人窮志不窮」,他就是社會的好榜樣,所以窮人也不一定是壞人。 四、主人與僕人:主人,因為有錢有勢,可以雇用很多人為他做事,因此說起話來氣勢很大;僕人,因為家中拮据,日食艱難,只有默默的打工做事,賺取一些薪水養家活口。主人與僕人,地位懸殊,主人都是昂首闊步,僕人則是卑躬屈膝,只有做事的份,沒有發言的資格。但是我們看到社會上很多當主人的,不一定是好人,很多做僕人的,也不一定是壞人,假如主僕易位,情況就又有不同了。 五、能人與庸人:世間上有很多才能出眾的人,會寫、會說、會做,他能辦外交、能處理內政,他會領導,也會奉承。能幹的人確實出眾,但能幹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相對於能人,一些庸碌的人乏人欣賞,不受人重用,一生庸庸碌碌,平平凡凡過日子。因為自己庸碌無能,沒有發言的權力,凡事別人說了對,但庸才也不代表他就是壞人,庸才中也不乏好人。 六、家人與外人: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所以身邊就有家裡人,也有外邊的人。家裡的人,包括父系的家族與母系的親族,當中還有近親與遠親,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有男女老少、賢愚不等,我們都會保護自己的家人。但是家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外人,有外鄉人,外國人,有跟我們完全不同宗、不同派的人。我們看外人,也不能認為他們都是壞人,外人當中也有很多好人。 總之,好人與壞人,不是看錢財、地位、聰明、才幹,在這些之外,還有好壞的條件。凡是對人有利,於人無害,才是好人;假如於人有害,苛薄他人、算計他人、藉勢欺人、恃財磨人,都算不得是好人。世界上幾十億人口當中,其實就以好人和壞人,差異最為明顯了。

MORE

《人間萬事》為何而活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常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活在人間?如果人生連「活」的意義都不能了解,那就活得沒有意思了! 活,就是生命的意義!活,就是要動,所以要辦活動。要活,就要能動;動,就要和時代共同啟動,和人類共同活動,所以每一個人都要知道「活」的意義,如此才能動員起來。 活的意義是什麼呢?人到底為何而活呢? 一、為求學而活:人在幼年的時候,不是只為了喝奶水、吃糖果而活,他是為了長大而活,為了求學而活,為了讀書將來孝養父母而活,為了在社會上成功立業而活,甚至為了普利天下而活。人生要活在希望裡,活在未來裡;有未來,才有希望,有讀書,才能成「人」。 二、為生計而活:人之生,就是為「活」而生,不是為「死」而生。有的人一天到晚希望「了生脫死」,如果生活都不能解決,如何了生脫死呢?所以活的目的,就要先講究生計。我有家庭日用的計畫、我有謀求衣食溫飽的計畫、我有利濟群生的計畫。我不但要有個人生存的計畫,還要有安頓親人生活的計畫,甚至要有社會發展的計畫、要有國家強大的計畫。人類要謀生,就要為活著做種種有益的計畫。 三、為服務而活:人的活命,不是只為了一己之生存,人活著,要擴大活的範圍、擴大活的意義。活著的意義,就是要為大眾服務!人與生俱來,就有「自私」的習性,但是自私的生活,只有萎縮,只有渺小,只有狹隘;廣義的活,就在服務。過去的歷史人物,為人所歌頌、讚歎者,都是因為他有服務的性格;今後的時代、社會,必定也是一個服務的時代與社會。現在的服務業非常盛行,交通、餐飲、旅遊,都是服務業,未來必將擴及到金融、養老、育幼、醫療等,都是無國界的服務業。 四、為修道而活:人活著,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茫然的只為苟且偷生,做個行尸走肉之人;人活著,應該要為學、為道,所以在為學、為人之外,更要為修道而活。人所以要修道,就是要提升自己、規範自己,要讓自己因信仰而超凡入聖,這就是活著最大的意義了。 五、為救世而活:人可以在活著的時候,為自己規畫人生,你是為一人而活呢?你是為一家而活呢?你是為一國而活呢?還是為世界眾生而活呢?假如你是為世界眾生而活,就要努力謀求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樂,就要為社會和諧、眾生普度而犧牲奉獻。尤其要發願,我是為救人而來活著,我是為救世而來活著;捨去救人救世的慈心悲願之外,世間還有什麼值得為它活的呢?

MORE

《人間萬事》美國人種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向來被視為「移民天堂」的美國,真不愧是世界大國,光是來自世界各種族的移民之多,就堪稱為種族的大冶洪爐。由於美國移民人種很多,因此儘管美國是個重視人權的國家,講究自由、民主,反對宗教歧視、種族歧視等。但事實上在美國的各個種族之地位,仍有差別待遇。以下只將其中較大者列為十等,以見其同為美國移民,在美國的地位如何。 第一等、在美國的猶太人 :猶太裔的美國人,一向是美國的經濟、政治主要掌管者,例如有名的前國務卿季辛吉,就是猶太後裔。由於猶太裔在美國的地位高,經濟能力強,自然占有特殊的地位。 第二等、在美國的歐洲人 :美國人本來都是英國後裔,兩百年前從歐洲的「新教徒運動」後,來到美國建國,因此現在整個美國還是以英國為宗主國。 第三等、在美國的西裔人 :西班牙、阿根廷等西裔美國人,在美國為數不少,因此西班牙語在美國的通用程度,僅次於英語。 第四等、在美國的中華人 :中華人在二十一世紀之前,其實是受到美國所歧視的,但近年來由於台灣的留學生增多,台灣的經濟成長,以及現在中國北京的國際聲望及各方面都在不斷進步,可以說現在中華人的行情已經看高了。 第五等、在美國的日韓人 :日本雖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與美國結仇,但戰後日本一直以美國馬首是瞻,尤其現在日本的電器,如電鍋、電視、電冰箱,尤其TOYOTA汽車已經征服了美國;韓國則因美國曾捲入南北韓戰爭,最後未能取得真正的勝利,覺得有愧於韓國,所以美國對韓裔移民也有特別的優待。 第六等、在美國的一般中南美洲人:包括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巴拿馬等國家的人民,因為自己國家的經濟、科技等方面不及美國進步,所以一直對美國心生嚮往,以成為美國移民為榮。 第七等、在美國的墨西哥人:墨西哥與美國國界相連,隨時隨地可以輕易跨越國界,由此國偷渡到彼國,美國因此對邊境問題傷透腦筋。不過墨西哥雖然非法移民嚴重,卻因此成為美國最大的勞工供應集團。 第八等、在美國的一般亞裔人:包括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中南半島等亞裔移民,他們在美國因為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所以還不容易躋身美國中上階層的社會裡。 第九等、美國的黑人:美國自林肯在南北戰爭解放黑奴至今,經過多年,黑人在美國的地位依然無法與白人相比。不過優秀的美國黑人很多,如拳王阿里、歌手惠特尼休斯頓等,都曾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異彩,尤其奧運場上,黑人更為美國增大光彩,因此只要黑人肯力圖振作,以黑人生育力之強,未來想要競選美國總統,並非不可能。 第十等、美國的印第安人: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採集中管理的方式,由國家照顧他們的生活,所以大家相安無事。 綜觀上述美國大冶洪爐中的移民,未來必定還是要靠各自的奮鬥成就,才能定其尊卑、輕重,因此以上所舉,只是姑且論之。

MORE

人間萬事--懲罰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獎功罰過,這是人群社會裡一個很正當,也是有其必要的規範措施。在一個機關團體裡,「賞罰公平」才能鼓勵士氣,就算是海洋公園裡的海獅、海豹表演,也會有兩條小魚慰勞;耍把戲的猴子表演,牠也喜歡觀眾掌聲鼓勵。「有功則賞」,反之「有過則罰」,軍隊裡的關禁閉,社會上的監獄等,都是做為懲罰之用。懲罰不是為了報復,不是為了讓別人受苦來獲得自己心頭上的快感;懲罰只是一種象徵的意義,讓人知道世間「有功則賞,有過則罰」的理則,所以人人應該兢兢業業,一生以沒有受過刑事處分,沒有在警局、法院裡留下紀錄為榮,所以現在社會上都有「良民證」,表示沒有受過懲罰。社會是要讓好人居住的,作奸犯科的人,不但為人所不容,也是法理所不容,不能不慎。茲將「懲罰」的方法,列舉如下:一、用「口頭警告」懲罰:交通警察在高速公路攔下超速的汽車,跟駕駛輕輕說一句:「你超速了」,之後即刻放行,這比罰款更容易收效,下次他就不好意思再超速了。    二、用「記過」懲罰:學生犯錯了,給予記過;公務人員違紀,給予記過;工廠違規,給予記過,一者對其行為有所懲罰,也讓他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三、用「公開發表」懲罰:有了過失,將其犯行在媒體批露,如賭博、嫖妓、吸毒、家暴等,一經媒體發表,違者即感事態嚴重,也可嚇阻來者。四、用「服勞役」懲罰:例如罰他掃街幾小時,或者到慈善機構服務幾天,但是必須獲得該機構的簽名認同,才能解除。五、用「不讓參與」懲罰:如立法院停權,開會不准出席等。六、用「停薪」懲罰:只象徵性的扣除一日、二日的薪水,以示薄懲。七、用「降級」懲罰:武將可以從「將官」降到「校官」,「校官」降為「尉官」;文官可以降為「簡任」、「委任」等,不管任何階級都可以減級。八、用「關禁閉」懲罰:過去軍人有軍人監獄、軍事法庭,社會上也有拘留所,嚴重者,甚至判刑十年、八年,乃至無期徒刑,那就是很大的懲罰了。 世界上,有的國家輕刑薄罰,但社會非常善良有序;有的國家嚴刑峻罰,但惡事不斷發生。所以,要究竟杜絕違法亂紀等各種惡事的滋生,還是要靠社會的教育、政治的清明,讓人民心悅誠服的守法,才是治本之道。

MORE

人間萬事--好壞兒女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一般人的觀念裡,「生兒育女」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使命,生養兒女不但是為了延續家族香火,也是人類民族命脈的維繫,所以養育兒女是一份責任,也是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因此兒女不是個人所有,而是國家社會的共財。過去中國人一向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現在的父母,辛辛苦苦把兒女養育成人以後,得其利者較少,受其害者較多。現在世風日下,倫理道德觀念日漸淡薄,孝親思想也不再被重視,因此多數父母對兒女無怨無悔的付出,但兒女長成後能盡心孝養者固然有之,忤逆不孝的也時有所聞。例如,社會上各行各業的菁英人才輩出,然而科學家儘管對社會貢獻良多,疏於照顧父母者有之;企業家雖然事業有成,只是承歡膝下者幾希?甚至據佛經所說,有的兒女今生是來報恩的,因此正當為人,獨立自主,凡事無須父母操心掛念,平時對父母噓寒問暖,承歡膝下,而且興邦旺族,讓父母引以為榮。反之,有的兒女是來討債的,平時不孝養父母,在外花天酒地、揮霍無度,不但敗光家產,甚至作奸犯科,鋃鐺入獄,讓父母無顏做人。因此,好與不好的兒女形成強烈對比,區分起來,好壞大概各有四種:一、孝順與忤逆的兒女,二、報恩與討債的兒女,三、興旺與敗家的兒女,四、留芳與遺臭的兒女。每個人的一生都扮演著各種角色,大部分的人既是父母的兒女,也是兒女的父母;如果自己為人父母,你想生養什麼樣的兒女呢?如果是為人子女者,又要做什麼樣的父母呢?其實,總結以上四種兒女,都是各有因緣,都與「前世今生」的因果有關,所以不必太計較。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只要從小把兒女訓練成具有獨立、感恩、善良、勤奮性格的人,讓他有國家社會的觀念;只要他的心中有家國,怎麼會不孝順父母呢?只要他有慈悲的觀念,怎麼會不懂得反哺呢?所以對兒女要教育,但是不可以過分寵溺,古人有謂「棒打出孝子,寵愛忤逆兒」,值得今日父母深思。

MORE

《人間萬事》 阿賴耶識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迴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裡,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玄奘大師形容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意思是說,人到世間上來,阿賴耶識比眼耳鼻舌身意先進入母胎;人死之後,阿賴耶識是最後離開的識,它是我們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有四種比喻,恰好說明它的功能與特色: 一、阿賴耶識像一塊田地:田地是生長禾苗的地方,播了什麼種子,就生長什麼果實。阿賴耶識帶著前六識所造的業,不管善的、惡的,經過第七識傳送給它,它都會一一接受。然後在八識田中隨著業力成長,是善是惡、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諸識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識像一塊田,讓種子發芽,成為果報。 二、阿賴耶識像一個倉庫:倉庫是存放東西的地方,金銀財寶可以存放在倉庫裡,桌椅條凳也可以存放在倉庫裡。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存放貪、執所造作的成果,在這間倉庫裡,都不會被人盜取,也不會爛壞。只要等到時機因緣成熟,就會顯現報應,那就是吾人在人間產生苦樂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賴耶識像一片大海:在唯識家看來,阿賴耶識就像大海一樣,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會嫌棄、排拒;即使把骯髒的垃圾丟到大海,也不會污染大海的清潔。就等於人在世間所造作的業力,儘管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要去受業報,但業報是有盡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恆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業報的現象;但是真實說來,生命主體的阿賴耶識,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遠與時空同在,與自然共存。 四、阿賴耶識像一條命根:阿賴耶識就是吾人生命的主體,這個主體的命根就如木柴燒火,木柴燒了一根再燒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儘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會一直延續。這就如同我們在五趣六道裡流轉,儘管張三、李四,豬、馬、牛、羊,生命的形體不一樣,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樣地燃燒,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來有自,並不要神明創造,也不要上天給予,那是自然的循環、自然的業報。所以吾人在世間,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行善做功德,就算這些不是真實的,但是會影響我們的主人翁阿賴耶識去受報,因此人生的幸與不幸,就看自己的業報了。

MORE

《人間萬事》死 亡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難免一死,但是「死亡」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歷史上,多少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與日月同光;但是也有的人自私自利,對人間一無貢獻,與草木同腐朽。戰國時代,荊軻要去刺秦王時,在易水邊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一千三百多年前,鑑真大師東渡日本時,不管遭遇任何危難,都秉著「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的精神,勇往直前,他的悲心壯志,真是令人感動。 自古以來,有人死得轟轟烈烈,有人死得默默無聞,有人死得讓人懷念,有人死得讓人慶幸。究竟如何死亡才有意義呢?略述如下: 一、死得不痛苦:有的人對死亡並不恐懼,但是就怕死得痛苦。如戰場上斷臂、斷腳的老兵,以及病塌上受絕症煎熬的病人;一旦病痛臨身,再也不是什麼英雄好漢了,而是狼狽不堪的狗熊。但是一些視死如歸、慷慨赴義的俠士,他們不以死亡為苦,尤其禪門裡的禪師,更把死亡當遊戲。例如,飛錫禪師鄧隱峰倒立而亡、船子和尚吹笛進入煙波覆舟而逝。甚至有的禪師灑脫的先祭後亡,有的坐脫立亡,有的枕膝而化。如果死得不痛苦,死亡也如回家一樣,並不值得擔心害怕。 二、死得有價值:歷史上,有的人不但生時救國利民,就是到了最後,個人的一死,仍然影響國家民族千年萬載。例如,文天祥不受宰相高位的誘惑,只想一死報效國家 ;岳武穆寧可盡忠而死,不願抗旨而生,他們盡忠報國的精神,都與歷史共存,所以雖死猶生。 三、死得適其時:生命的價值,不在活得長久,而在活得於世有義。有的人已經活了百歲之齡,仍然不死,他也覺得辛苦,因為老邁的身體,如風中殘燭,生存對他而言已經沒有意義,死亡反而讓他有自然的歸宿。所以有一些老人,老來的時候,不能死得適其時,也是一種遺憾。慈禧太后死時,沒有逢上國破家亡,甚至還得到厚葬;汪精衛年輕時,曾為清廷逮捕,他豪邁的說:「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但是後來因故與日本合作,不過還是在日本投降前逝世,不受漢奸罪名處置,這也是死得適其時。中國人對於早死、遲死,有時並不介意,死得適時,非常看重。 四、死得很安心:一般人對死亡總是感到害怕、迷惘,因為死後到那裡去?不得而知。尤其,有的人臨終時,因為對世間的留念,對親人的掛念,因此捨不得死,甚至死不安心。也有的人未能及早處理好自己的財富,就匆匆告別,因此覺得遺憾,無法安心。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滿懷的理想,滿腔的願心未了,但是世壽因緣已經結束,因此抱憾而終,他也感到不安心。所以,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能夠活得自在,死得安心,那是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MORE

《人間萬事》口 氣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和人在一起,難免要說話交談。聽人講話,不但要注意對方話中的意義,同時也要注意對方說話的口氣。有的人說話口氣不好,語帶諷刺,話多挖苦,像這樣不良的接觸,必然發展出不好的關係,所以注意說話的口氣,不但是個人的重要修養,也是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如何修養「口氣」,試說如下: 一、問候的禮貌要周到:人與人初見,相互問候的方式,或握手、或點頭、或微笑、或注視、或鞠躬,都是為了表現做人的禮貌。但是有的人問候別人時,昂仰著頭,一幅漫不經心的樣子,如此就算說了「早安」、「你好」,別人也會嫌你傲慢無禮,對你也生不起好感。 二、語言的表達要真誠:人和人說話,既然要使用到語言,語言也能看出你的心意是真誠?或是虛假?是有心?或是無意?跟人說話,不要讓人覺得你是虛應了事,不夠真誠,否則後面要談論事情,就很難開誠布公,難以相談甚歡了。 三、交談的音量要適中:與人交談,音量大小要適中。有的人講話音量太大,聲震屋脊;有的人講話音聲太細小,讓對方聽得很吃力。講話時,要注意對方的年齡、習慣,以及當時的距離,加以調整音量,務必要讓人聽起來很舒適。就如唱歌,不管二部合唱、四部合唱,都要和諧最重要。 四、溝通的措詞要委婉:雙方溝通,不能一直為自己說理,讓對方生厭。既曰「溝通」,管道要暢通,不要一開始就讓言詞成為溝通的障礙,所以要多為對方著想,多說明了解對方的立場、困難,如此才能獲得對方的體諒、好感。即使談到一些尖銳的問題,也要委婉曲折的表達,不要直來直去,僵持、執著都有礙溝通。 五、說話的語氣要溫厚:兩個人說話,或是三個人、五個人說話,語氣溫厚、誠懇,最容易為人所接受。我們看三國時代,諸葛亮在吳國舌戰群儒,他的言詞用語,都是先替對方著想,先站在對方的立場、利益講話,因此吳營裡參與的人員,雖對諸葛亮心存芥蒂,但因諸葛亮說話既能切中要點,又不失做人的溫厚,最後也都拿他莫可奈何。 其他如蘇秦、張儀、范雎、樂毅等春秋戰國時代的說客,他們所以能成為成功的說客,不僅能照顧對方的利益,而且顧及對方的尊嚴,因此一說就能把人折服。 六、講演的語調要動聽:在諸多的說話當中,「講演」的難度最高。因為一場講演,與會的聽眾程度不齊,需求不一,如何讓所有人在聽完這一場講演後,都能感覺你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句句都能打動他們的心扉,並且對你所說的話都能認同。 除了要懂得「觀機逗教,應機說法」以外,還要注意講話的語調要生動,要有抑揚頓挫,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讓大家的情緒隨著你的話語奮發昂揚,這樣才是一場成功的講演。 所以,不管學習講演或說話,先要從語調、口氣注意起!

MORE
/12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