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兩岸 | 人間福報

全球

【微文創大翻轉】中田村古民居 封存600多年歷史風雲

文/記者趙眾志 中田村古民居群建築面積38000平方公尺,現存古建築100多棟,天井200多個,巷道108條。隨著調查不斷推進和深入,一些更久遠、更隱密的歷史真相,也漸次浮出水面。 這是一處深藏於尋常巷陌的古老民居群。 一場細雨過後,村前水塘清水滿溢,倒映著青灰磚牆的古老民居,素雅清淡如同水墨。 這裡是湖南省常寧市廟前鎮中田村。起初,人們只是覺得這些建築古香古色,很有年代感,並不清楚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滄桑歷史和厚重文化。直到二○一二年,中田村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並在七年後,以「中田村古建築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老房子的真正價值才得以彰顯。 至此,那些封存了六百多年的歷史風雲,那些古民居背後的故事,被一一喚醒。 月光塘畔的窨子屋 清乾隆年間,中田村曾發生過一件令全村人既好奇又驚歎的大事:有位名叫蘭生的婆婆,變賣自己的嫁妝,於村前修起一處水塘。水塘形如半月,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月光塘。 中田村古民居群背靠青山,兩道渠水常年清流不斷,瀉玉漱翠般穿村而過,匯入月光塘。 這裡是全村流水的總匯。「中田村古建築群的青石巷兩側都有暗溝,屋後有明溝且戶戶相通,形成一體。因有良好的排水設施,近百年來,中田村從未遭受過水旱災害。」常寧市文化遺產事務中心主任唐伍華說,也因此,中田村得以為後人留下多處較為完整的古舊民居。 月光塘與中田村古民居群形成一個三十度左右的「夾角」。穿過這方「夾角」的空地,與古民居的歷史便只剩「一牆之隔」。 這是一處由多個古老「窨子屋」連片構建而成的傳統民居群落。 「這裡的房屋規畫整齊,幾乎都是四四方方的,沒有多麼華麗壯美,但外觀卻十分封閉厚實,而且建築類型多種多樣,哪裡是書房,哪裡是祠堂,哪裡是商鋪,哪裡是作坊,一應俱全。」二○一一年,湖南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柳肅首次勘察中田村,這位見多識廣的古建築專家,被眼前這處古民居群落的恢宏氣勢所震撼。 「中田村古民居的早期建築都採用木質結構,晚清至民國時代以青磚砌築代替,山牆多為『金字屋』形制,無檐(口)無(走)廊,有的外窗採用窄條形的監窗或方形氣孔,具有湘南一帶民居『窨子屋』(窨,讀音同「印」,意指地下室)的典型特點。」柳肅說。 歷經悠遠的歲月,這些「窨子屋」依然厚重挺拔。 月光塘畔碑石上鐫刻的文字顯示:中田村古民居群建築面積三萬八千平方公尺,現存古建築一百多棟,天井二百多個,巷道一百零八條。 僅僅只是「窨子屋」,似乎並不足以讓中田村古民居群令人刮目相看。然而隨著調查不斷推進和深入,一些更久遠、更隱密的歷史真相,也漸次浮出水面。 歲月滄桑歷歷可見 中田村古民居群的房屋高牆壁立,牆面平整光滑;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幽邃深長,僅容兩人並肩,置身其間,會有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歲月遺痕,散落在牆頭屋腳。空巷闃寂,然而愈是「沉默」,愈能彰顯過往的輝煌,厚厚幾冊中田村《李氏族譜》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歷史記憶。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一個被稱作「福武郎」的人奉命從茶陵(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衛所調防桂陽,戍於常寧。「當時湘南一帶的瑤民起義很厲害,這個『福武郎』在元末朱元璋紅巾軍中擔任將領時,就曾有過『平瑤』戰功,所以這次又把他派過來鎮壓。」唐伍華說。 三十五年後,即永樂二年(公元一四○四年),湘南瑤民再度爆發起義,明廷不得不又一次派遣「福武郎」及其子李子榮趕赴常寧,敕令「永久安扎」,長駐「屯墾」。從此,在中田村一帶定居下來的李子榮,在興兵用武、鎮壓瑤民起義的同時,開始大規模建城造堡、墾荒屯田、置產置業。 在他手上,中田村的駐防地終被打造成一處「屯墾」兩用、易守難攻的堅固「軍事村堡」型建築群。雖經六百多年歲月滄桑,當初這裡用於軍事的多處遺存,至今仍歷歷可見。 牆不厭其高.壁不厭其厚 獨特的「軍事村堡型」建築群 中田村現存的眾多古建築均各自獨立,互不相接,唯以幽邃深長的狹窄巷道連通。巷道連接處地面的青石上,都布滿了數量不等、杯口粗細的圓型孔槽︱︱這些孔槽入石最深處可達兩公分,是當初為防外敵入侵和盜匪襲擾而設置的柵欄閘門的遺跡。在動蕩的歲月裡,入夜後,各巷道間閘門紛紛落下,村堡便成為一個個與外界隔絕的獨立空間,安如磐石。 中田村很多房屋雖修得牆不厭其高、壁不厭其厚,卻很少開稍大些的窗戶,只相隔數公尺,設小小「監窗」。這些「監窗」均內寬外窄,用以窺視戶外、瞭望敵情,並可少許採光。入夜,即使巷道間有人行走,「監窗」內放置的燈燭也不易被風吹熄。 「種種跡象和細節表明,這裡就是一處『屯墾一體』的『軍事村堡』型建築,這也是中田村不同於其他民居群的最獨特的地方。」唐伍華說。 合理利用是最好保護 「中田村古民居群既有湘南漢族地區古民居的特徵,又有強烈的軍事防禦特點,是明代衛所軍戶屯駐地『軍事村堡』向清代鄉民村落轉變的典型例證,又保存如此完好,這在湖南絕無僅有,在全國也不多見,因此無論從歷史、軍事,還是建造藝術的科學性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柳肅說。 二○一九年,中田村屯墾古民居群成功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接下來,便是如何科學地規劃修繕與保護,讓這些老房子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中田村屯墾古民居群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產權。因為歷史原因,這裡的每一棟房屋幾乎都涉及兩、三家,甚至五、六家產權。如何處理好個人產權、文物保護及開發利用的關係,讓這些古老的建築發揮出最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是對我們的重要考驗。」唐伍華說。 「古民居群保護中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怎麼用。」柳肅認為,「古建築不能修好後就關起門來,這樣時間久了它會壞掉,比如柱子受潮腐爛、被蟲蛀等。但如果裡面有人在,適當有些煙火氣,哪怕只是簡單搞搞衛生,對保護都是有利的。像中田村的這些古民居,只要解決好防火和環境問題,是可以允許一些人居住的。」 「飛檐翹角的老建築裡面也可以過現代生活。」柳肅說,「科學合理利用是對古建築最好的保護。」 重現老房子的輝煌 截至二○二三年一月,中田村古建築群保護規劃的首期工作已順利完成,保護修繕第二期工程設計方案也已通過審核並獲得批復,如今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目前中田村屯墾古民居群已納入『中國印山』(即把幾千年來的中國璽印圖案摩岩於山石上)旅遊線路,我們正在積極聯繫常寧市的一些非遺項目,如木版畫、剪紙等。如果把它們搬進中田村古民居,既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老房子的優勢,又可以對非遺項目做集中展示。」唐伍華說。 雖然對中田村屯墾古民居群歷史和文化的挖掘、研究以及保護、利用工作才剛剛起步,但在不遠的將來,這些獨具特色的老房子,定會重現輝煌,讓人們在此尋找鄉愁。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考古的故事】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考古發現50年

文/記者惠小勇、皮曙初、王自宸 銅綠山遺址至今仍是人們認為採冶延續時間最長、採冶規模最大、採冶鏈最完整、採冶技術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礦冶遺址,被國外冶金史專家稱為「在其他任何地方看不到的奇蹟」。 「銅綠山考古發現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的一個新領域,也是中國考古學新開闢的一個領域。」中國現代考古學奠基人之一夏鼐曾經這樣評價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時至今日,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發現五十周年之際,博物館新館於今年六月建成開放,以更為豐富的考古資料和生動的展陳形式,向世人呈現銅綠山作為中國青銅文化奇蹟、礦冶考古奇蹟的歷史文化價值。 「牙刷草,開紫花,哪裡有銅,哪裡就有它。」春夏之交,位於湖北黃石大冶市城區西南的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遍地紅莖綠葉的海州香薷生機勃勃,在風中搖曳,當地人稱「銅草花」,又叫「牙刷草」。 草木花間,一座紅銅色工棚屋頂建築依山就勢融入礦山,室內結構形如自上而下的斜巷礦道,這就是剛剛落成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新館。「礦道」底層,有宋、清時期的冶煉遺跡,室外北側為近現代採掘機器布置的工業景觀;新館建築上端則與古銅礦遺址連為一體,商周時期多處採礦遺址分布其間;在其西側,還有現代採掘銅鐵礦石而形成的一個巨大露天採礦坑。 錯落起伏的景觀視野,不僅給人以獨特的藝術美感,也映照著古代中國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改寫青銅文明歷史 二○一二年,也是春夏之交,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樹祥等考古工作者在銅綠山岩陰山腳撥開一片銅草花,打開一個考古探方,驚奇地發現,深埋地下竟有一片神祕的腳印痕跡。 在礦冶遺址發現古人足跡十分罕見,考古人員迅速邀來公安部痕跡鑑定專家一同現場勘查,先後共發現足印三十五枚,數量較多,保存狀態各異,鑑定為赤足腳印,具有年代久遠的特徵,完整印痕長者有二十六公分。隨機抽檢部分足印推測,其中一人身高約有一百七十二公分,而另一人約為一百五十二公分到一百五十四公分。有些腳印有內側淺、外側深,或者橫向移位等跡象,似乎是當時正在溼地上負重前行。 考古工作者推測,這些古人腳印,正是銅綠山古銅礦的礦工們留下的。根據這些腳印,不僅可以推斷古代礦工們的高矮胖瘦等特徵,還可以還原他們當時或背或挑等各種勞動場景……礦工勞動的足跡,將人們的視線牽回到古代礦冶文明的奇觀。 而真正改寫中國古代青銅文明歷史的,是一九七三年,大冶銅綠山一把銅斧橫空出世,震驚天下! 當時,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銅綠山銅鐵礦企工人在銅綠山露天剝離和採挖過程中,先後發現冶煉渣、銅斧等物品,此外,還發現古坑木、古坑道等遺跡,似乎是一片當地人稱為「老窿」的古礦井。有的古坑木被當地老百姓撿回,當作生火做飯的極好燃料。此後,湖北省博物館還從當地居民手中徵集了一件最大銅斧,重達十六點三公斤,被譽為「中國第一斧」! 這些發現引起礦山負責人的注意,他們將其中一把重三點五公斤的銅斧郵寄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並函告現場情況。中國歷史博物館立即回電「保留現場」。幾天後,來自北京和武漢的專家抵達銅綠山,經過一周的考古調查,初步認定這裡是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型採礦遺址。一個沉埋二千餘年的古代礦坑被認知,從而重見天日。 古代礦冶難得一見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五年,大陸國家文物局組織專業人員,對銅綠山礦山生產區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南北長約二公里,東西寬約一公里,包括銅綠山、大岩陰山、小岩陰山等十二個礦體進行考古調查發掘,進而開展「考古大會戰」,先後發現商周、漢唐時期採礦竪井和盲井二百三十一個,平巷和斜巷一百多條,東周時期鼓風冶銅爐十二座,宋代炒銅爐十七座。推測古代採礦井巷總長度八千多公尺,冶煉爐渣達四十萬噸以上,冶煉紅銅達八萬至十二萬噸,其規模之宏大、採冶技術之高超舉世矚目。主要開採時間從三千五百年前商代中期一直到西漢時期,延續一千多年。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首次發現,使整個世界為之驚詫。一九八○年六月,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召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學術討論會上,夏鼐先生宣讀題為《銅綠山古銅礦的發掘》論文,向世界宣告,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鑄造業與採礦、冶煉業已經分工進行。國際考古學、冶金史等方面專家紛紛來到銅綠山,目睹「難得一見的古代礦冶遺物」。 猶如一部冶金史百科全書 2000年前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大陸著名考古學家殷瑋璋說,早在一九二八年發現安陽殷墟遺址之後,中國考古人就面臨一個困惑:殷商時期如此數量龐大的青銅器是由何人製造,銅料來自何方?考古工作者曾經尋找了很久,卻一直沒有結果。 重達八百七十五公斤的司(后)母戊大方鼎、氣勢磅礡的曾侯乙編鐘、精美絕倫的越王勾踐劍……古代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青銅文化奇蹟。但是因為缺乏考古證據,一些學者提出中國青銅文化「外來說」。有人甚至斷言:「如果中國不產青銅,那中國的青銅器也應該是舶來品。」直到發現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長期讓人困惑的青銅鑄器用料來源問題才豁然霧解。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指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中國青銅文化是一部完整獨立的發展史,彰顯其在人類冶金史、科技史和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九八二年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大陸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二一年榮列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 凝聚古代工匠智慧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的核心,現場展示一處井巷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的「地下迷宮」。這便是考古發現銅綠山古銅礦七號礦體一號採礦點的原址。為了原地保護和展示,早在一九八四年,就建起這座長三十六公尺、寬三十公尺的展覽大廳。置身展廳迴廊,俯身看去,只見腳下由黃土、木架構築的「迷宮」錯綜盤亙,竪井、斜井、平巷、盲井層層疊壓,排水巷道和木製水槽蜿蜒其間,清晰地展示了古代先民運用木架支護開拓井巷、採掘礦石的情景。 一號「老窿」主要是春秋時期地下採礦場,有的早到西周,距今超過二千五百年。在木製榫卯框架支護下至今仍保存完好,有些井巷變形較小,甚至可以容人爬身進入。 在博物館新館「鍊銅有方」展廳裡,一件特殊的「國寶」引人駐足:看來只是黃泥築起的一座土爐灶,卻凝聚著古代礦冶工匠們的智慧。熊熊爐火中,礦石熔煉為銅錠,成為青銅器鑄造的主要原料。這是銅綠山遺址發掘的六號鍊銅竪爐。保存完好的六號竪爐,復原高度為一點六公尺,爐缸為橢圓形,缸底有「火溝」(防潮溝),爐缸前設有「金門」(排渣、出銅口),爐缸兩側有「鼓風口」,整體上已經基本符合現代鼓風爐的構造。 春秋早期就發明和使用鼓風爐鍊銅,這不僅在中國是首次發現,在世界冶金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冶銅工藝世界前列 銅綠山堪稱兩千多年前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已故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譚維四曾指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就是一部立體式的冶金史百科全書。他說:「當人類歷史進入青銅時代後,銅礦的開採、銅的冶煉、青銅器鑄造的水平,是其社會生產與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銅綠山古銅礦的考古發掘表明,其採礦、冶銅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處於當時世界的前列。」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陸春運遇 15 年最強雨雪 4 預警齊發

【本報綜合報導】高達90億人次移動的中國大陸春運正遇上15年來最強雨雪,華中、華東多個省分陸空交通大受影響,多列次高鐵停駛、飛機停飛,有人滯留車上5個多小時,「沒有暖氣,冷得發抖」;湖北、安徽情況嚴重,武當山等景區關閉,大陸應急管理部緊急向當地調撥救災物資。大陸氣象局預估,5日中東部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持續,而由於南方暖溼氣流較活躍,南方地區大範圍雨雪天氣將持續到除夕前。 1月底起,大陸遇上2009年以來,冬季最強雨雪冰凍天氣,至2月3日,大陸中東部大範圍雨雪天氣進入最強時段,港媒形容,90億人次的春運大流量,遇上15年來最複雜的春運天氣。 大陸氣象局昨罕見一連發出大風藍色預警、大霧黃色預警、暴雪橙色預警和冰凍橙色預警等4個預警,預計4~5日,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區有凍雨;安徽、江蘇、山東等地區有暴雪。北方降雪在後天可望結束,南方大範圍雨雪將持續到除夕前。 截至昨晚,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等大陸16省區市,共封閉210個路段,涉及91條高速公路,累計里程1萬3831公里,共關閉1665個收費站。 一名從上海赴重慶的車主表示,一早5時30分出發,一路上受前方車禍影響多次塞車,行至湖北地界時遇到封路,便在當地酒店住了一晚,「原本15個小時車程,現在都變成4天了」。 上海鐵路局稱至少39趟列車停駛。麥女士抱怨,從湖北荊州搭高鐵前往漢口,中途停駛長達5個多小時,車內暖氣斷供,全車旅客冷得發抖。雖然列車服務員免費供應泡麵和八寶粥,但沒有熱水無法沖泡,原本不到兩小時的路程,花了15個小時才到。 宜昌三峽機場多航班取消,乘客整晚滯留;南方航空有航班長時間延誤,有乘客滯留在飛機內近6個小時,還有乘客呼吸困難致電求救。

MORE

四川綵燈 點亮義小鎮

義大利卡西諾的「童話森林」主題公園舉行綵燈節,300多盞由中國大陸四川自貢手藝人製作的綵燈,28日點亮2.5公里的遊覽路徑。圖/新華社

MORE

大陸對台釋善意 國台辦表態推旅遊等兩岸交流

【本報台北訊】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馬習二會」上,表態「樂見大陸民眾多去台灣看一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24日)說,「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 鄉林集團、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樂見其成」,希望台灣今天就能立即宣布恢復團客赴陸旅遊,讓兩岸自由行與團客全面恢復,回到兩岸八年前的觀光交流盛況。 對於陸方的表態,賴正鎰說,這對台灣觀光旅遊是一大激勵,但也需要台灣方面開放台灣團客到大陸,雙方有正向互動,對於兩岸文化旅遊交流,絕對有幫助。回復到台灣10個航空據點與大陸61個城市對飛,每周客貨運飛航班次超過890個航班,以及47個試點城市可來台自由行的交流盛況。 圖/記者張睿杰 賴正鎰說,今年二月在北京出席大陸國台辦舉辦的2024年台商新春聯誼會時,他就表示,商總與台商都期待兩岸能繼續在「九二共識」之下維持經貿與文化等交流,最重要是能夠到台灣來觀光旅遊,讓人能夠流動,也當面向國台辦主任宋濤表達台灣旅遊業界的期待,希望兩岸雙向旅遊能夠儘早開放,包括團客與自由行。 賴正鎰說,台灣2019年入境1,184萬人次,出境1,664萬人次,其中陸客來台最高紀錄在2018年達418萬人次。去年來台僅618萬人次,今年若少了陸客,要做到恢復1000萬人次來台,還是有難度。 他建議,政府除了爭取外國觀光客來台旅遊,也要加速開放兩岸團客觀光,最好立即宣布起就全面開放,讓來台旅遊的陸客增加到500萬人,也能加速平衡觀光逆差。

MORE

【微文創大翻轉】 哈爾濱 中華巴洛克的新活力

文/記者劉偉、管建濤、戴錦鎔  提起哈爾濱的百年老街,很多人會想到馳名中外的中央大街,歷經百年滄桑的「麵包石」記錄著城市變遷。而在距離中央大街三公里左右的地方,掩映著一個同樣走過百年歷史的街區︱︱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這裡的一幢幢老建築留下了歷史與現實重疊的印記。 從商賈雲集的民族工商業聚集地,到現在的文旅消費聚集區,這個大陸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正以歷史文化賦能,用底蘊深沉的老建築譜寫著城市走向未來的弦歌。 特色鮮明中西合璧 地處松花江畔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曾是一個只有幾十戶漁民聚居的小漁村。一八九○年,山東德平人傅寶善、傅寶山兄弟在此開設了大車店和小藥鋪。自此,這裡便被稱為「傅家店」,後改為「傅家甸」。 哈爾濱市城源文化研究會專家李榮煥介紹,十九世紀末,哈爾濱成為中東鐵路工程局駐地。中東鐵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使得哈爾濱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一八九八年,哈爾濱開始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當時,哈爾濱的南崗區和道里區很多地方被畫定為中東鐵路附屬地。道外區的傅家甸因處於中東鐵路附屬地以外,未被畫入外國勢力範圍,成為中國居民的集聚地。 隨著大量山東、河北、山西「闖關東」的移民來到傅家甸投親靠友、合夥投資、開辦店鋪,內地許多富商也紛紛來此投資辦廠。隨著人氣聚集,老街上建起會館、文廟、票號、商行,傅家甸成為東北地區一處重要的商貿中心。二十世紀初,傅家甸已初現商業中心跡象,也就有了「先有傅家甸,後有哈爾濱」的說法。 那時,道里區建起了「中國大街」,也就是現在的中央大街。一九二○年代中期,中央大街是東北地區社會名流和外國人的聚集地。大街兩側建有很多歐式、仿歐式建築,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建築風格。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業者,不但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思想也比較開放。他們在「老道外」的腹地置地蓋房,效仿道里、南崗的洋人,建設自己的「小洋樓」。他們選擇富於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營造歡樂的氛圍,表達炫耀財富的願望,但又堅守民族傳統和民族自尊,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建築的構思與手法,創造出一批富有鮮明特點的建築。 居住在傅家甸的居民開始效仿中央大街的各色建築。沒有圖紙,他們依靠經驗和觀摩,在歐式建築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這裡的許多建築,「前臉」是巴洛克風格,「進身」是中國傳統院落,「中西合璧」的街區就此初具規模,逐漸形成建築群落。 起初,人們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直至日本學者西澤泰彥來到這裡參觀,提出以「中華巴洛克」命名該建築風格,這種叫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如今,在上海、天津等地,依然能見到一些帶有「中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但多是零星分布的單體建築。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陸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 隱隱展露過往繁華 位於南頭道街一一三號的建築,是「中華巴洛克」精美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這棟樓建於一九二○年,為磚混結構。亮到晃眼的明黃色搭配抹灰做成的浮雕裝飾,成為街區上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據介紹,這棟建築採用L型平面。主入口兩側的兩根雙倚柱,由西式愛奧尼式柱頭與中式鼓座式柱礎相結合。正門入口上方的額坊處,蝙蝠和祥雲圖案栩栩如生。兩根裝飾著中國結圖案的單倚柱向上延伸,與拱券會合。精雕細琢的菊花浮雕將純化醫院的牌匾團團包圍,造型新穎別緻。 一九三○年代,這裡是生意興隆的「同義慶百貨店」,與「大羅新環球貨店」和「同記商場」齊名。 這樣的建築在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並不少見。在連接著北三道街和北四道街的松光胡同內,松光電影院雖然早已不復往日風光,斑駁的牆體和褪色的標牌卻隱隱展露出過往的繁華。 松光電影院前身為一九四三年建立的大國光電影院,建築頗具大上海舊時風格。當年電影院的招牌下,曾懸掛著影院美工師手繪的巨幅海報,每逢新電影上映,海報就會更換。因晝夜放映電影,周邊的小酒館、食雜店、小攤也都生意火爆,整條胡同熱鬧非凡。 如今,松光電影院入口的鐵皮大門上掛著大鎖,售票處窗口小黑板上,若干年前的電影訊息隱約可辨。昔日風華隱在白磚灰牆間,花草雕飾被磨去稜角,見證著歲月流淌。 傳承百年的小吃街 與經久不衰的老手藝 綠豆糕、膠皮糖、棍糖、米花糖……市井大院裡的孩子們,常盼望著售賣點心糖果的攤販從院前經過。孩子們用牙膏皮換膠皮糖,商販再用牙膏皮做釣魚用的鉛座換錢。在以物易物的日子中長大,孩子們也見證了老街店鋪的流轉變遷。 「老鼎豐」、「張包鋪」、「范記永餃子館」、「李氏熏醬」、「六合順」……在中華巴洛克街區,各色小吃炒菜應有盡有,且都歷史悠久,歷久彌香。 一九○二年開張營業的張包鋪,坐落在南二道街和南勳街交口,是哈爾濱老道外最有名的小吃鋪之一。每到飯點,店門口便排起長隊,許多食客遠道而來,只為打包幾個包子。 承載著生活的重量 「那時大院裡有挺多手藝人。鐵匠每天『鐺鐺』地砸;鄰居是木匠,整天推刨子拉鋸;還有縫手絹的,很晚了還在跑縫紉機……」回憶起曾經的奇人趣事,「老道外人」總會想起有十八般「武藝」的手藝人。 有推小車焊洋鐵壺的,有「磨剪子戧菜刀」的,還有鋦缸鋦碗的……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承載著生活的重量。 過去,手藝人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中的實際需要。現在,手藝人更多的是在進行藝術創作,給日子增添點綴。 在南二道街北面,五十歲的張國志正在用棕櫚葉編織螳螂、公雞、仙鶴等各種動物。不時有路過的遊客被吸引,停下腳步拿起桌上的工藝品把玩。 「我的草編手藝是和爺爺學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這些工藝品都是防蟲、防水的,稍微大些的作品要編一天。」說話間,棕櫚葉在張國志的指尖飛轉,一個小烏龜已初具模樣。 在草編攤位旁,退休不久的王春才正在為顧客創作人像剪影︱︱在螢光燈下定格側影,再用一把細小的剪刀在黑紙上蜿蜒……只用幾十秒,一幅剪影就完成了。「這是一剪子活,改不了。」王春才說。 卷翹的睫毛、細碎的丸子頭,都在王春才的剪刀下栩栩如生。防洪紀念塔、斯大林公園、兒童公園……帶著一把剪刀,王春才去過哈爾濱的許多地方。現在,他選擇了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有遊客,環境好,也不收攤位費,以後就留在這了。」 傳統手藝歷久彌新 「我想要一個動畫片裡的人物。」「沒問題,十分鐘搞定!」糖絲在非遺傳承人劉天明的手中飛舞。他是「糖畫劉」的第三代傳承人,從童年時就受到姥爺的言傳身教,十五歲就能獨立完成糖畫製作。一雙巧手、一把勺子、一個銅鍋,讓他在老街上有了一席之地。 「糖畫講究手眼合一。除了傳統的糖畫主題,我還增加了年輕人喜歡的各種動漫角色,只要有圖我就能畫。」劉天明說。 「街區的建築很有特點,食物也都獨具特色,既有生活氣息又有藝術風韻。」浙江遊客徐文君剛給孩子買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泥人。 推著自行車的「泥人張」,已經捏了四十五年的泥人。從江米到超輕黏土,捏泥人的材料在變,傳統的手藝和技法一直沒變。 夜幕降臨,位於南三道街的星熠相聲劇場剛剛開始迎客。演員們換上演出大褂,在後台進行最後的排練。觀眾們魚貫而入,其中有不少「九○後」、「○○後」。「二、三十塊一張票,嗑點瓜子,喝點茶水,聽一段相聲,一天的疲憊都沒了。」常來聽相聲的李先生說。 草編、麵塑、剪影、吹糖人、相聲……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正被重塑為城市文化的集結地。歲月的滄桑和民間文化被巧妙融匯在傳統手藝中,定格在老街上,歷久彌新。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大陸產業觀察】千年蒙醫藥 走上現代化賽道

文/記者魏婧宇 大數據、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為傳承發展上千年的蒙醫藥注入新活力,從「一株草」到「一條鏈」,深耕上下游產業鏈,提供優質的健康服務。 「一些老蒙醫工作者可能會擔心與新理念或新技術強勢結合,會忽略傳統蒙醫藥核心理念和基礎,影響蒙醫藥進一步發展。」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科研管理科副主任王青春說,「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生活理念的轉變,不用科學方法闡明蒙醫藥的相關機理,就很難在更廣的範圍內推廣蒙醫藥。」 二○二一年十二月,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正式成立,開展中蒙醫藥基礎、臨床應用、科研成果轉化等研究工作。王青春表示,蒙醫藥等傳統醫學的優勢在於臨床,但缺乏客觀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作用機制闡釋不明確、科研成果轉化不足。科研工作者正從這幾個方面發力,建立符合中醫藥、蒙醫藥發展規律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基於蒙醫藥理念去闡明作用機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與臨床應用。 傳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現代醫學和傳統蒙醫藥思惟的碰撞,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心腦血管疾病負擔率逐年上升,而動脈粥樣硬化是重要病理基礎,這屬於蒙醫「不消症」範疇疾病。相關理論啟發了王青春,他從腸道菌群研究入手,最終發現了腸道菌群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相關性。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蒙古族是馬背民族,在長期的馬上生產生活實踐中,累積了治療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的療法,形成蒙醫正骨術。如今,科研工作者用生物力學概念闡明蒙醫正骨術的作用機制,為日後研發正骨儀打基礎。 開展蒙藥科技研發,特別是優勢蒙藥品種的二次開發,成為內蒙古相關高校和藥企近年來工作的重點。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說,蒙藥大多源自古方,不少蒙藥品種在擁有豐富臨床案例的同時,也面臨「適應證」(指適合於採用某一治療措施的疾病或情況),未被完全開發的局面。 在科研一線工作二十餘年,邢界紅一直帶領團隊進行蒙藥經典品種循證醫學研究工作。她說:「通過科學研究和嚴謹的數據將蒙藥特點表達出來,明確臨床定位、藥效物質、毒性物質、藥效機制、主要成分體內過程,能提升蒙藥科技含量和藥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智能小助手 推廣至基層 在錫林浩特市甘露蒙醫診所,醫生的診療有了「智能小助手」。一名五十多歲的女患者因心慌、乏力來診所看病,蒙醫內科醫生旭日按照傳統的問診、望診、觸診對其進行診斷,並將患者的各項症狀都輸入輔助診療系統中。對醫生輸入的症狀進行綜合分析後,輔助診療系統提示患者存在甲狀腺結節的可能性。 「根據患者的症狀,我首先想到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沒有第一時間考慮到甲狀腺方面。根據輔助診療系統的提示,又為患者做了B超(超音波)檢查進行確診。」旭日說,輔助診療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能為醫生診療提供參考,提高診療效率,使用後診所的接診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甘露蒙醫診所使用的是由內蒙古奧谷達蒙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蒙醫藥智能輔助診療服務系統」。「以往一代代靠經驗傳承,如今變成了算法,輔助醫生更快速、系統地進行診療。」系統總設計師才布登道日吉介紹說,系統採用蒙醫診斷理論,以蒙醫學古籍、專業醫療文獻為指導基礎,針對患者的疾病分析得出診療結論。 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不僅使優質蒙醫藥服務推廣至基層,還為古老蒙醫藥的傳承和發展搭建起更堅實的平台。 數字圖書館 在線的傳承 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心身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阿拉登達來,從事蒙醫藥文獻古籍收集保護已有三十餘年,搶救性整理了多部蒙醫藥古文獻。一九九一年,阿拉登達來在正藍旗一個蘇木衛生院工作,晨跑時看到地上有古籍碎片,他跟著碎紙片一路跑到一所學校,在學校的垃圾堆裡發現了幾本蒙醫藥古籍殘卷。後來,他又和其他地方發現的殘卷整合,翻譯出版《驗方殘卷譯本》。 還有一次,一位牧區的老阿媽將家中收藏的手繪藥材圖譜送給來出診的阿拉登達來,捧著一百多年前的珍貴手稿,阿拉登達來激動不已。他花費了十餘年時間與博物館收藏的版本進行比照補充,於二○二○年出版了《藍琉璃的藥材圖譜》。 如今,阿拉登達來手頭還有五本蒙醫藥古籍文獻正在翻譯整理,但翻譯出版已不再是保護古籍文獻的唯一方式,蒙醫藥古籍文獻平台正通過數字化手段對文獻進行整理、分類、編目。「蒙醫藥古籍文獻平台目前正在收集錄入階段,預計三年完成平台建設,將建立蒙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數字圖書館、在線閱讀平台等。」阿拉登達來說,該平台將實現蒙醫藥古籍文獻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從一株草 到一條產業鏈 5月的喀喇沁旗,處處都是播種藥材的繁忙景象,今年喀喇沁旗的藥材種植面積預計達到11萬畝。在很多平整地塊上,藥材播種已由機械代替人工,藥農們都說「多虧了發明大王,種藥不再是苦累活了」。 藥農口中的「發明大王」指的是返鄉創業青年郝彥波,他先後發明藥材播種機、挖藥機、藥材烘乾機等機械,使藥材播種、採挖、加工等環節都用上先進的農機具。郝彥波還牽頭成立喀喇沁旗淇藝中藥材機械化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正打造道地中藥材(蒙藥材)標準化基地。 郝彥波介紹,基地內將試用水肥雙減、全程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等關鍵技術,還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團隊的帶領下,純化擴繁桔梗、北沙參優良品種種子、種苗,推進藥材種業振興。 喀喇沁旗被譽為「北沙參之鄉」、「桔梗之鄉」,北沙參、桔梗分別占大陸總產量的80%和60%。如今,蒙醫藥產業正實現從「一株草」到「一條鏈」的轉變。據了解,喀喇沁旗正建設內蒙古中藥材(蒙藥材)標準化生態產業園,全面建成後,將集聚道地藥材優勢,推動中藥材(蒙藥材)種植、加工、交易、康養全產業鏈條發展。 藥企合作拓展業務 建設產業集群也是「中國蒙醫藥之都」通遼市的發展目標。通遼市是大陸最大的蒙藥生產基地,目前有三家蒙成藥生產企業,產量占大陸蒙藥市場50%以上。從藥材種植到精深加工,通遼市正在推動蒙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百億級中醫藥(蒙醫藥)產業集群。 通遼市中藥產業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將圍繞中醫藥(蒙醫藥)產業鏈發展部署實施一批強鏈、延鏈、補鏈重點項目,到2025年,規劃完成百萬畝中藥材(蒙藥材)資源基地建設,種植產值達到人民幣15億元,成藥生產產值達到人民幣75億元,藥材流通產值超過人民幣20億元,蒙醫醫療產值人民幣10億元,文旅康養等延伸產業產值超過人民幣30億元,集聚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實體和經營實體。 「以前我們就琢磨怎麼種好藥材。」通遼市開魯縣蒙鋒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會成員寇文輝說,「現在和藥企合作後,我們也想拓展就地加工和倉儲物流業務,在這條產業鏈上尋找更多發展機遇。」

MORE

搭機鬧事「就抓」 大陸公安10個月來拘留311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陸民航領域近年時常發生擾亂機艙秩序、危害飛行安全等事件,嚴重威脅民航安全秩序,損害旅客安全權益。大陸民航公安機關自2023年7月以來展開專項整治「機鬧」,至今已行政拘留311人次。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大陸公安部4月30日聲明,自從開始整治機鬧行動以來,民航公安機關共打擊669起事件,採行刑事強制措施6人次,行政拘留311人次。聲明稱,每百萬旅客中擾序行為人佔專項行動前下降13.2% 公安部網站公佈5種典型「機鬧」事件,包括在飛機上霸佔座位、吸菸、打架鬥毆、開啟緊急逃生門和編造虛假恐怖訊息。 據澎湃新聞報導,一名旅客4月18日搭乘武漢飛往杜拜的航班,因嫌棄座位舒適度欠佳,在未與空服員溝通的情況下,自行坐在另一個較寬敞的位置,經空服員勸阻仍拒絕配合,機場公安最終對他做出5日行政處罰。 綜合瀟湘晨報和極目新聞媒體報導,大陸4月便發生多起機鬧事件。桂林航空16因乘客登機後堅持躺在兩個座椅上,導致航班延誤2小時;中國國際航空19日因乘客筆電遺落機場堅持下飛機,最終延誤近3小時;成都航空28日有乘客拒絕打開飛航模式,造成航班延誤1.5小時。

MORE

兩岸互釋善意 陸開放福建赴馬祖台歡迎陸客來台

【中央社台北訊】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局部觀光,宣布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等措施。海基會今(2日)表示,歡迎陸客來台旅遊,體驗台灣多元風貌,海基會支持兩岸各項健康有序交流。 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今天下午舉行背景說明會,由副秘書長蔡孟君主持,她於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蔡孟君表示,大陸委員會(陸委會)等單位去年公布兩岸觀光恢復相關規畫,對於陸客來台旅遊也有所準備,只要對岸開放即可實施;對於目前對岸相關主張,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研議、釐清中。 蔡孟君指出,海基會歡迎陸客來台灣旅遊,體驗台灣多元風貌,海基會作為政府唯一授權委託處理兩岸事務機構,始終配合政府政策,支持兩岸各項健康有序交流,對於民眾往返兩岸或旅遊過程有需要協助的地方,也會提供積極服務。 蔡孟君強調,關於兩岸觀光開放部分,將會與旅行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及時地將觀光旅遊業者想法反映給主管機關參考。 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副部長饒權4月28日表示,將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在平潭到台灣的海上客運直航復航後,恢復福建居民到台團隊旅遊。 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昨天於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兩岸觀光限區域、限條件,這是不對等開放;對岸現有作法與預期落差太多,所以有許多地方待釐清,有關部門研議中。

MORE

【大陸產業發展】雲南文山 打造三七之都

文/記者謝銳佳、王長山、楊靜 一大早,雲南文山三七綜合交易市場人聲鼎沸,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特別的香甜味︱︱那是剛採挖上來的鮮三七的藥香。人們東一群、西一伙聚攏在成堆的鮮三七四周,買家時不時揀一塊人參形狀的三七瞧瞧,「七農」(三七種植戶)或「不動聲色」,或使勁誇自家三七「根少果大、泥巴少、烤頭好」……買家賣家互相揣摩著對方,一樁樁生意在討價還價中談成。 古人說「北人參,南三七」,揚名中外的雲南白藥和片仔癀,主要原料即為這市場上的交易「主角」︱︱三七。 中藥裡的阿斯匹靈 「鬚根愈少愈好。」從事三七貿易的劉華國拿起一根三七說,好的三七生吃起來苦中回甘。今年,劉華國收購了七十畝三七,當天採挖了首批約四噸,連夜運到市場售賣。 三七名稱來源於植株形態「三枝七葉」一說,是五加科人參屬家族中的中國特有種,為人參「近親」,是中國民間較早發掘使用的傳統名貴藥食兩用植物之一。從播種至採挖,至少要經過三年時間。「一年七」俗稱籽條,不會開花結籽;籽條移栽後即為「二年七」;第二年開始結籽,第三年即可採挖。三七全身是寶,果實俗稱紅籽,主根俗稱三七頭,支根叫大根或筋條,鬚根也叫毛根……說起三七,文山州三七和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劉華榮如數家珍。 文山三七綜合交易市場有多個片區,乾溼三七分開交易。一名劉姓客商買下七千多斤「乾七」,正在進行簡單分級︱︱過篩、分揀、裝袋、搬運……現場一片繁忙。「質量好的三七是『銅皮鐵骨獅子頭菊花心』。」劉華榮使勁折斷一根三七,給大家「科普」。銅皮是指外皮呈灰黃色或灰褐色;鐵骨是指質地堅硬難折斷,晒乾的三七頭砸在地上,不僅不會斷,還會有清脆的聲音;獅子頭是三七頭頂端及周圍有瘤狀突起物;菊花心形容三七斷面的放射紋理,顏色呈灰綠色、灰白色或黃綠色。 「『銅皮鐵骨獅子頭菊花心』是傳統的民間判定標準,主要靠經驗。」劉華榮說,現在文山已制定了集道地藥材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質量標準體系,精密儀器一測,有效成分一目了然,判斷三七質量不再靠「猜」。 千年名藥南國神草 三七被譽為「南國神草」,又名山漆、田七、金不換,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史書顯示,早在周武王時代,巴國就已用三七納貢。而對三七的功效,不少著名的醫學古籍都有明確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描述「此藥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雲有奇功」,稱三七能「止血散瘀定痛」,「治一切血症」。《本草綱目拾遺》則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在民間,三七自古就被視為治療各種出血症和血瘀症的良藥,難怪雲南白藥、片仔癀等眾多中成藥企業都用三七作為原料。 《本草新編》稱三七「一味獨用亦效」,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與其他中藥配伍,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現代科學研究佐證了這一說法。分析表明,三七中含有十多類、上百種有效成分,目前已知的單體皂苷達一百五十多種、多糖十種、黃酮八種、揮發油七十多種,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因此有人稱其「本身就是一味配伍全面的中藥藥方」。因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等方面也頗具功效,三七還被譽為「中藥裡的阿斯匹靈」。 百億產業 三七成為民眾「錢袋」 文山州是「滇東南大門」,素有「滇桂走廊」之稱,是雲南通往華南沿海地區和中國通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通道。北回歸線穿境而過的文山,具有獨特的地質、氣候、生態條件,孕育出像「雲南小桂林」普者黑這樣的喀斯特天然美景,對環境「挑剔」的三七,把這裡當作「發源地」繁衍生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從「野草」到藥草,從藥草到藥品,從藥品到食品,在現代科技的「澆灌」下,這株古老的「南國神草」,正在發生現代蝶變。 全自動生產製造 踏訪文山三七綜合交易市場後,我們來到文山三七產業園區。相距不到一公里,卻是兩個反差極大的「空間」。 配製、灌裝、滅菌、燈檢、貼簽、機器人封裝……在產業園區雲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公司的綜合製劑車間裡,以道地鮮三七為原料的氣血康口服液順著生產線一關關「流淌」,魔術般從塊根變成護佑消費者健康的產品。 抖土、精洗、修剪、分級、切片、烘焙……全程自動化控制,流水線作業,再也看不到傳統交易市場上三七過篩後工作人員成為「土人」的「名場面」︱︱七花公司的七花·豹七共享平台,日處理三七共三十噸,不僅滿足公司自身需求,還能對外服務替客戶清洗加工,高效高質去除農殘、重金屬,提供高品質三七。 「生長期用了哪些農資、發生哪些病害都能追溯。」在七花公司的三七一站式倉儲服務中心,堆放著客戶的訂單產品,拿手機對著碼一掃,種植、加工全流程情況一清二楚。在每堆貨物中,還裝有溫度、溼度監測的物聯網設備。 納入食藥物質目錄 海拔二千零六十五公尺、空氣溫度攝氏五點二、空氣溼度百分之一百……三七種植基地上的各項實時數據,在雲南白藥數字平台大螢幕上一目了然。 從塵土飛揚的綜合交易市場,到環境優美的文山三七產業園區,從作坊式的「七農」商戶,到「科技範」十足的雲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公司,是文山三七「土槍換炮」,「土特產」從「人種天收」、擺地攤、論堆賣走向產業化、科技化、精品化的一個個縮影。 文山三七產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二十一點九五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用地點三七平方公里,入住雲南白藥等企業六十一家。 除了雲南白藥,園區其他三七企業也做足科技文章。作為從事三七藥材規範化種植、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的全產業鏈科技創新型企業,雲南七丹藥業抓住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成了「農業┼工業┼文旅」融合發展的綠色三七數字化智慧工廠及三七文化產業園。公司負責人楊朝文說,這讓產能提升了六倍,年產值逾人民幣三十億元。 「中醫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理論。納入『國家食藥物質目錄』,也即常說的列為『藥食同源』類物質,通俗講就是可以既當食品又當藥材。人參早就被納入了,黨參、西洋參也已開展試點。」劉華榮說。 「三七納入國家食藥物質目錄,符合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也有歷史依據。」田燕說,三七如被納入國家食藥物質目錄,將極大拓展其開發領域和空間,將大大增強文山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做大做強三七產業的底氣。 當前,文山正全力推進三七納入國家食藥物質目錄,已完成三七地下部分食用歷史史料收集、三七地下部分膳食消費調查、三七毒理性試驗、三七食用安全性風險評估等工作。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1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