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21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1 悟的人生 4-1 國際傑出青年禪林生活營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21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1 悟的人生 4-1 國際傑出青年禪林生活營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圖/資料照片
悟的人生 4-1

國際傑出青年禪林生活營
時間:2004年7月12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梯形會議室

禪,不用知識,不用分別,也不要解釋,可能經過一生的歲月,而在一刻之間──「喔!」開悟了。你們會想,開悟的時候是什麼感覺?開悟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你和我不是兩個,而是一個;開悟的那一刻,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開悟的那一刻,好像沒有生也沒有死,泯滅了所有的一切,可是心裡卻明明白白的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
我出身於禪門的臨濟宗,從小就參禪、念佛、學習佛法,你們會問:「你有開悟嗎?」我不能說,如果告訴你們,就是沒開悟的意思了。許多禪師經過很長的時間,因緣到了,聽到茶杯打破的聲音,他悟道了;偶然聽到小孩子哭,「哇!」的一聲,他就開悟了;甚至,最平常的花開花謝也能讓他開悟。對開悟的人而言,往昔很多的人事都會浮現在面前。
禪師悟道,有的會哈哈大笑、狂笑不已;有的則是痛哭流涕、悲傷不已。歡喜是因為「啊!我悟道了」;悲傷則是「哎呀!到今天我才懂得、明了」。有的人悟道會忽然目瞪口呆,因為他過去的內心世界忽然間粉碎,還來不及反應,以致於傻了眼。有的禪師悟道,什麼話都不講,回到房間把門關起來,就睡覺了;有的悟道,會爬到高山上,或者跑到海裡,所謂「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禪師們的開悟是千奇百怪,禪師的開悟,他可能感覺到人間千差萬別的事情忽然統一了,或感覺到高低不平的事情忽然平等了。
舉個禪師開悟的例子。有一天,一個禪師半夜睡覺忽然大叫:「我開悟了!」開悟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稀罕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覺得他亂說,「快睡覺啦!開什麼悟啊!」但這個禪者仍不斷說:「我開悟了、我開悟了!」拉他、勸他,他還是說:「我開悟了、我開悟了!」大家一聽,糟糕!他是不是神經病啊!他吵啊、叫啊,把禪堂的大和尚也吵醒了,大和尚問他:「你開什麼悟啊?」他說了一句很奇妙的話:「我悟到『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
佛教寺院裡,女人沒有結婚入道的叫做「師姑」,結過婚的就叫「師姐」。師姑是女人做的,這還要你來悟道嗎?誰不知道師姑是女人呢?但為什麼師姑是女人?這是不簡單、不容易懂的。你又怎麼知道師姑是女人呢?很容易懂的問題,實際上是不容易懂,所以這一位開悟的禪者,他將不容易懂的,用容易懂的話來解說。
道林禪師住在樹上幾十年,他以鳥的窠做為居住的地方,後來大家都喊他「鳥窠禪師」。當時,有一位官員跟這位禪師出家,十六年的時間皆無所獲,終於官員對禪師說:「我不要留在你這裡了。」禪師問他:「你不在我這裡要到哪裡去?」「我要去學佛法!」「我這裡也有佛法啊!」「但是這十六年來你都沒有教過我什麼佛法啊!」禪師就說:「你冤枉我啊!你送茶來,我接過來吃;你送飯來,我也歡喜把它吃了,我哪個時刻沒有對你說佛法呢?」於是,禪師從身上穿的破爛衣服,隨便拔了一根布毛,說:「你看!這不就是佛法嗎?」這位官員一看立刻恍然大悟,痛哭流涕,「啊!我錯怪老師了。」後來,官員就叫自己「布毛侍者」。所以,連布的毛也能讓人開悟呢!
我現在將身上這件衣服也拿給你們看一眼,你們能開悟嗎?不能,因為大家沒有那十六年的時間醞釀,像雞蛋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才能生出小雞;白米要經過些許時間悶煮,才能成就香噴噴的一鍋飯。
悟道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一樣要吃飯、要睡覺。有一位參禪的人問禪師:「你如何參禪?」禪師回答:「我參禪就是,肚子餓了,吃飯;疲倦了,睡覺。」他再問:「世間的人都是肚子餓了吃飯,睏了睡覺,難道大家都在參禪嗎?」禪師說:「他們吃飯的時候挑肥揀瘦,食不知味;他們睡覺的時候,翻來覆去,睡不甜蜜,他們並不是參禪。」所以,悟道者雖然跟大家一樣的生活,但他們境界並不一樣──「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佛教經典那麼多,實際上都是問答的內容,禪門的語錄也都是問答的體裁。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的是,很重視問題的提出,所謂疑問,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就不悟。
昨天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幾十個人來這裡與我談話,問了一個問題:「你這一生當中感覺到最困難的問題與苦楚是什麼?」我說:「就是你們提問題來問我,不容易回答,很辛苦。」但佛教是不怕問題的,無論是生活的、信仰的、知識的、感情的、金錢的,甚至民俗、宇宙人生,什麼問題都可以討論。

提問一:在「國際青年論壇」上您提到,佛教到西方國家,並不需要做什麼改變。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仍須適應當地的文化和習俗,才能為人所接受,能否針對這一點,再多做一點解釋?

儀式上、形相上可以改,但是道理不改。像東方的佛教很重視禮拜,回教也很重視禮拜,基督教卻不一定重視禮拜,所以佛教在西方也不一定要禮拜,因為各地的禮貌不一樣,向軍人敬禮、見到老師、父母鞠躬或像英國人用帽子表示敬意,這都只是表達心意,可見得禮貌不一定要以什麼方式表達。
佛教對佛陀的敬意,可以用看的,這就是瞻仰、行注目禮,你們到大雄寶殿可以瞻仰佛像,就是行禮;或繞佛表示依戀,也是行禮;或者是唱歌讚美,也算是行禮。形相上、儀式上都可以改,但像教理「緣起法」就無法改了。
現在有人發覺「基因──生命的密碼」可以改變。基因在佛教講就是「業」,業有可以改的、有不可以改的。有的業可以將功折罪,業就改變了;但定業不可轉,已經宣判成為公有的、國定的,好比國家已決定的法律制度一樣,就不能改了。佛教裡有一句話叫「法無定法」,既然沒有定法,就有可改的、有不可改的。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