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成功之道】職人的一天 | 人間福報

【成功之道】職人的一天

THE MERIT TIMES
文/陳耀訓、徐銘志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作者簡介 陳耀訓 鹿港人,高中休學後,即進入烘焙業學習,累積超過20年的資歷。2017年Mondial du pain世界麵包大賽冠軍,並拿下「有機天然酵母麵包特別獎」。2019年創立個人烘焙品牌「陳耀訓‧麵包埠 YOSHI BAKERY」。獲獎後仍不斷探索麵包的各種可能,期許自己對麵包手藝精益求精,也同時讓麵包更貼近民眾生活。 徐銘志(採訪撰稿) 媒體工作資歷超過20年,現為作家,文章散見於各大報章雜誌。同時也斜槓多個角色,包括:行銷公關顧問、料理研究、選品品牌經營者。著有:《暖食餐桌,在我家》、《私‧京都100選》、《日本踩上癮》。圖/陳耀訓提供
陳耀訓•麵包埠的人氣商品:紅土蛋黃酥。圖/陳耀訓提供
在麵包烘焙的領域,必須不斷地進步,就跟騎自行車一樣,不進則退。圖/陳耀訓提供
文/陳耀訓、徐銘志

身為一位麵包師傅,我的一天有幾種不同的開場。

清晨五點,身著車衣、車褲,從家中出發,騎著自行車至故宮博物院前和友人會合。大夥從外雙溪沿著山路連續地爬升,是極大的體能與耐力考驗,還好有同行朋友相互打氣。我們的終點是陽明山的風櫃嘴。

四十歲時看到國外一位自行車手的訪問,讓我從此愛上清晨的自行車騎乘。他說,騎自行車是一個不進則退的運動,和走路不進只是原地停頓不同,特別是在上坡路段,若自行車沒有持續前進,就會摔倒、後退。

這個說法和我一直以來的職業信念相似。在麵包烘焙的領域,我也認為必須不斷地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都好,否則就會「不進則退」。於是我開始嘗試騎乘自行車,也感受到沉浸其中的樂趣。除了體能與意志的磨練外,這是我一天當中可以撇開烘焙、只專注在運動的時間。常常登上風櫃嘴的那一刻,整個人的思緒都清晰了起來。

無論有無外出騎乘自行車,在陳耀訓•麵包埠沒有製作紅土蛋黃酥的期間,我幾乎都會在家與兩個女兒一起吃早餐。店內製作的麵包,理所當然是我們共通的語言。大女兒喜歡吃蘋果丹麥,小女兒則愛可頌。偶爾,她們也會指定要吃吐司,不過一定得要配上果醬才行。我通常會將適合加熱的麵包,放進烤箱稍微回烤,讓她們的早餐暖呼呼的。這時候我通常還會詢問她們,明天想吃什麼麵包?由嘗遍店內幾乎所有麵包品項的女兒親自指定。送大女兒上學後,我也就進入工作模式。

一年當中,有些日子我們沒辦法享受如此的早餐時光。紅土蛋黃酥的製作期間,店務繁忙、工時較長,往往我在女兒還沒睡醒的六點半就已經出門。一杯熱咖啡,將我帶到工作狀態,開始一天的忙碌。

無論冷暖晴雨都護送女兒上學的日子,當我進到陳耀訓•麵包埠時,團隊已經開始各司其職地工作。七點,是團隊一日工作的起始,攪拌麵團、成型、烤焙……四十多款的麵包得趕在十二點開門前陸續上架。有人常會詢問,為什麼不早一點開門營業?只販售當天新鮮出爐的麵包是我們的堅持,所以若要提前開門,團隊的上班時間勢必得再提前。我在日本實習的那半年,正因為麵包店在早晨七、八點就營業,所有的麵包師傅凌晨兩點就得摸黑上班。這樣的可行性,在台灣是較難有的。

中午以前,是我和團隊最緊繃的時刻,我往往會說這是我們的戰鬥時間。無論四季,大家都穿著短袖加上工作圍裙。這是因為烤箱的高溫,冬天室內頗為溫暖。店內播放著背景音樂,大家多半沒有交談,甚至連說一句話也沒有。這樣的各司其職,像是星球自轉般運行,是團隊培養起來的絕佳默契。有人負責麵團的攪拌,有人則在成型工作區域,一部分的人專門看顧烤箱、負責麵包出爐。通常我會在麵團成型的工作區域,這裡同時銜接攪拌與烤箱,是我能綜觀大局的最佳位置。

會這麼緊繃的原因,不外乎我們得與時間賽跑。除了得趕在開門迎客前,將品質優良的新鮮麵包出爐,還有麵團發酵不受控、不等人,得依據每日不同的條件而做調整。

「我們要開門了。」十二點到,外場同仁會再提醒投入工作的我們。有時候一忙起來,大家根本忘了時間。客人陸續進店採購麵包,此時烤箱仍不斷有麵包出爐。大約得到一點多、兩點,當日的麵包製作才會告一個段落。中午,團隊輪流休息用餐。我的午餐多半就是店裡的麵包。雖然我喜歡吃麵包,不過午餐的麵包比較像是品質把關。沒有選擇的權利,四十幾款的麵包我每天輪著吃一兩款,看看風味是否達到心中預期的標準。

找出最好運作模式

午休過後,內場的團隊再度回到廚房工作。和上午不同,這個時候進行的是隔日麵包的準備工作及清潔。工作收尾,內場的團隊會再聚集起來,回顧討論當日的工作。早上麵包出爐後,資深的同仁或我會看一下麵包的模樣,若有未達標準的,像是形狀不佳、成色不對……等,都會先被挑起集中在一個托盤。後續便針對它們進行討論。

這樣的工作項目是我們每日必備的,也是我期許團隊能在一次次的不夠完美中不斷進化。我能容許在流程中犯錯,就像我的師傅當年一樣,但是否能從錯誤中得到學習與改善,是我更在意的。通常我並不會介入太多討論,而是拋出問題,由團隊的同仁再去思考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有酵母的存在,麵包製作是門高深的藝術,很多時候並不是一成不變。透過他們自己花心思思考,才能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午和傍晚,是我的充電與研發時刻。我會利用這個空檔翻閱國外的麵包食譜、圖鑑,或是看看新的食材。大量閱讀是累積創作能量的方式之一,很難說一定會派上用場,但有時候動腦時就會閃現靈光。早些年我是食譜的信仰者,蒐集各方食譜,但經過兩個大賽的洗禮,現在我並不參考食譜,而是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配方。研發的工作也就相對費力,不一定都能在這個時候完成。若有火燒屁股的時候,我便會帶著任務回家,再趁著夜深繼續絞盡腦汁。

無論是否為製作紅土蛋黃酥忙碌的時期,內場的團隊成員約都在四、五點可以下班,這是陳耀訓•麵包埠持續進化的成果。剛開店及販售紅土蛋黃酥的頭兩年,團隊經常加班,也讓氣氛非常緊繃。由於我就是團隊的一員,也參與製作過程,便發現到同仁累到像是機器人,經常持續做著動作卻面無表情,如喪屍般沒有靈魂。這並不是件好事,於是我調整流程、增加器材,漸漸讓工時可以回歸日常,大家也都有充分且完整的休息時間。好好地休息,好好地投入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也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繼續每天做好吃的麵包。

(摘自《99分的完美》,平安文化出版)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