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252】海天遊踪1-37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252】海天遊踪1-37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訪問團在廣餘法師住持之妙香林蓮池寶塔前合影。 圖/佛光山提供
檳城佛教義學創立於1963年,由妙香林廣餘、廣義法師以弘法不離教育之理念發起興辦,獲佛教界熱心人士響應,隔年正式開校啟教,為失學或輟學之清貧子弟提供晚間課程,傳授知識技能,弘揚佛陀慈善精神。來學者不分領域,除不收學費,並免費供應課本與講義。 圖/取自網路
廣餘、廣義二法師歡迎訪問團舉行記者招待會。 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老人的天堂(2)

我們進去的時候,有一位修女,找來他們的院長跟我們見面。這位院長,是一位老修女,她出來的時候,正好站在我的面前,她伸出手來要跟我握手,慚愧,當時真叫我不知如何才好。握手禮在佛教裡本來就不大適合,如果再加上一位比丘和修女握手,不知道是否可以?老修女見到我尷尬的表情,及猶疑不決的態度,好半天還沒有把手伸出來,便不解的望著我。這時劉梅生居士便跑到他的面前解說佛教的規矩不行握手禮,老修女聽了以後,忙著歉意的對我笑笑,口裡連說:「不知道,不知道,非常抱歉。」

我便以合掌跟她為禮了。

我們行過禮後,老修女隨即帶我們到處參觀,我們看到教堂內很整齊又清潔。有三兩個老人正在誦經,牆壁上貼了幾張油畫,奇怪的是耶穌降生像畫得和悉達多太子誕生像一樣;瑪利亞也好像佛教裡的觀世音菩薩。我想這裡的天主教堂,大概是為了要贏得本來就信仰佛教的老人的歡喜,以為來這裡養老跟去佛教寺廟也沒多大差別,然後再慢慢地誘使他們投到耶穌的懷抱。所以將耶穌釋迦化,瑪利亞觀音化吧!

接著我們參觀了飯廳、病房、洗衣房、會客室等地方,其設備很符合現代化的原則。如果說天主基督有天堂的話,這裡正是老年的天堂了。

我們看了這所養老院以後,感覺到佛教徒的錢,可以拿去幫助天主教建養老院,可以拿去充作養老院的經費,佛教徒的老人也可以住到天主教養老院讓修女照顧。身為肩負弘揚聖教的我們,如果不特別注意到這個問題,而只一意抱殘守缺,大談其生老病死的理論,我想這將成不了大事的。

現在我們的寺廟,雖然都像養老院一樣,也收容了不少的老人,但看上去顯得暮氣沉沉,有誰看到那些老人能感動於心呢?

反觀基督教的青年會就像青年會,兒童團就像兒童團,養老院就像養老院,而我們佛教到現在三者猶然併合在一起,各個寺廟就像三代同堂一樣。

在中國,三代同堂的社會已經過去了,我們佛教徒不但需要有組織,而且需要有計畫的組織。我們可以把寺廟的性質分開來,老年人就像孤苦無依的老年人,青年人就像有蓬勃朝氣的青年弘法團,兒童們就像有組織的兒童團,再不要三代同堂,顧此失彼,互相掣肘了。

妙香林記者招待會

從養老院出來,我們到亞依淡水壩參觀,這所水壩,在檳城的人都說規模相當浩大,假若能參觀過台灣的石門水庫,覺得兩者工程相較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亞依淡水壩的工程,怎樣也不及石門水庫的偉大,石門水庫的經濟價值,可以解決40萬人口的生活問題。

我們在水壩的周圍繞了一周,水壩內並沒有水,所以也不覺怎麼好看,就到法華岩拜訪藏心法師,並赴妙香林舉辦的記者招待會。

妙香林寺是廣餘法師的道場,說起這位年輕有為的廣餘法師,他極富熱情,人緣很好,對擁護佛法事業方面從不後人。他為菩提中學募了很多的錢,為馬來亞佛教會會址也出了不少的力量。聽說現在正在籌備佛教義學,已經頗有基礎,不久便可開辦。他現在正請演培法師在妙香林講《心經》。

我初到檳城的那天,趁午睡的時間,我個人就先到他的寺中來玩過一次。今天我們團體到了這裡,先在大殿上向佛陀頂禮,然後在寺內繞了一圈,便到妙香林的蓮池寶塔去參觀。不久,記者招待會便開始了。這種別開生面的招待會又像在開歡迎會。首先由廣餘法師、廣義法師致辭,再由白聖法師講話,然後便由我報告訪問團訪問泰國、印度的經過。

會中不同尋常的便是:在會場的正中央用鏡框供了《覺世旬刊》所出版的紀念越南廣度大師殉教專號。內中有一幅廣度大師殉難時的照片,大家都一致起立向他合掌問訊,表示心中的哀敬之思。

這個記者招待會,就像特別為廣度大師所舉行的追悼會一樣。我非常贊同這樣的做法,我恨不得這時候大家馬上去電向吳廷琰政府抗議這種慘絕人寰的暴政才好,豈只是大家這樣消極追悼殉教的大師而已呢?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得出廣餘法師護教的熱忱。星馬佛教徒對於吳廷琰政府的迫害佛教,都一致悲憤填膺,咬牙切齒,深惡痛絕。他們表現護教的態度,真比老大的中國僧伽還要熱忱得多。

菩提中學演講

記者招待會結束後,我們全團四位法師,應菩提中學傅晴曦校長的邀請,到那裡對為數一千多個的學生講演。

白聖法師先講了幾句話以後,就由我來講。我以「偉大的佛教」為題。告訴了這一千多個學生說:「在一切宗教中,佛教的教主最偉大;在一切宗教中,佛教的歷史最久長;在一切宗教中,佛教的文化最豐富;在一切宗教中,佛教的信徒最眾多。希望我們佛教的學生,不但能以此為榮,而且能繼往開來,學成以後,多為佛教做些事情,多為佛教的弘揚盡一己之力去做最大的努力。」

我講完話後,淨心法師也講了一個有趣且有意義的故事,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演講結束時,由傅晴曦校長致答辭。傅校長的答辭說來條理井然,逸趣橫生,使我們佩服不已。他講話很清晰,態度非常文雅,在女性中能有這樣演說天才的人著實少見。

菩提中學昨天我們來時,業已參觀過了,所以今天我們不再參觀,由十幾位學生代表跟我們合影以後,便告辭了。

洪福寺中憶慈老

告辭了菩提中學,已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我們便回到妙香林吃飯,飯後訪問團大家都回到香嚴寺休息。廣餘法師留我在這裡,名義上是休息,其實演培、松年、廣義等諸位法師也在這裡,大家都恨不得時間再加一點,能夠多談一回,哪裡想要休息?我覺得只談了幾句話,時間便到了,於是我們又相偕到洪福寺訪問去了。

洪福寺雖然古老,但庭院很寬敞,當我們走進寺門時,心中便湧起一種懷古的幽思。

洪福寺是本道和尚在檳城的道場之一,監院明遠法師,是一位忠厚老成的長老,他跟隨本道和尚出家後,即一直住在這裡。

因為洪福寺是慈航法師弘法過的道場,我們看了以後,想起星馬一帶的佛教,當年慈航法師曾在這裡創下了不少弘法事業的基礎,使後來的弘法工作能夠蒸蒸日上。慈老光輝遺澤,不但使人感念於懷,而且永遠令人銘記在心內。

希望我們能夠將慈老為教為法、鞠躬盡瘁的精神,繼續發揮光大,今後更希望我們自由中國有道德有抱負的大德高僧,能夠有更多的人再來這裡傳教,則其受惠當不惟是華僑,全南洋的人,也將同蒙惠澤。(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