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動物行星 | 人間福報

生活

開車引擎發不動 開引擎蓋發現裡面松鼠築巢產下6寶

【本報綜合報導】國外一名男子日前想開車引擎卻始終發不動,請來一名會修車的朋友前來查看,打開引擎蓋發現不但有奇怪的落葉堆,還找到了6隻出生不久的松鼠寶寶,而這一切全都被一旁的松鼠媽媽看在眼裡。 根據 《The Dodo》 報導,這名男子某天想發動閒置數個月沒使用的汽車,但卻一直發不起來讓他傷透腦筋。他請來一名會修車的朋友查看,才剛掀開引擎蓋就有大發現,大量的落葉竟然成堆出現在引擎室內,如此詭異的畫面讓兩人目瞪口呆。   @wildliferehab_kl https://linktr.ee/cookiekl   #wildlife #wildliferescue #wildliferescuer #wildliferehab #wildliferehabilitation #wildliferehabber #everylifematters #squirrel #squirrelrescue #squirrelrescuer #squirrelrescuemom #squamma #squirrelrehab #squirrelrehabber #babysquirrel #babysquirrels #babyseason #babyseasonspring2024 #squirrelfriend #reuniting #reunitingfamilies #reunitingsquirrelbabies #lessworkforme #happymom #happyfamily #kindhuman #grateful ♬ original sound - KL the Wildlife Rehabilitator   不久後他們就發現了這台車其實一直被使用著,引擎蓋裡的落葉堆中藏了一共6隻松鼠寶寶,原來是在這段汽車閒置的時間裡,松鼠媽媽將它當成巢穴,在裡頭產下了6隻松鼠寶寶。 車主將松鼠寶寶從引擎室裡取出後,依照野生動物救援人員和康復師凱倫林·斯特拉赫(Karenlynn Stracher)指示,將寶寶們暫時放在一個鞋盒內,並且放置在距離車子不遠的安全地點。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這時有隻松鼠媽媽從樹上狂奔,從鞋盒裡一一取出寶寶抱回樹上的巢穴,重複了數次直到全家都平安才停了下來。 斯特拉赫藉此機會宣導,在寶寶都還健康的情況下,應該盡最大的努力把他們都送回父母身邊,無論人類在撫養小松鼠的技能相當強大,但親生父母永遠才是最適合小松鼠的。 圖/Tiktok@wildliferehab_kl

MORE

港邊長椅變海獅床鋪 小海獅來晚沒得躺

【本報綜合報導】國外某些港口常有海洋野生動物出沒,有遊客目擊港邊的長椅都被海獅占據當睡床,有一隻海獅還因為沒位子,硬擠上去要同伴讓位,相當逗趣。 網友在微博分享一段影片,他在一處港口岸邊的平台上看到有不少海獅流連,牠們把長椅當作床,一人占據一張椅子睡得香甜,椅子長度對海獅的身形來說也恰到好處。 海獅睡在長椅上睡覺相當愜意。圖/取自微博 鄰近的長椅都被占了,其中一隻小海獅走來走去找不到床位,牠快步跑向其中一張長椅,發出急切的叫聲,甚至用前腳推推椅子上的同伴,似乎希望牠讓個位。 看對方不為所動,小海獅乾脆直接硬爬上去,由於實在太擠牠把頭靠在大海獅的屁股上當枕頭用;對方被吵醒抬起頭,雖然發出抱怨的呼嚕聲,仍默默容忍和小海獅同床共枕。

MORE

收容所打造毛孩列車 殘疾狗狗也能上街兜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位在土耳其的收容所「Paws Holding to Life Association」目前收養約560隻狗狗,其中大部分都是身障毛孩,負責人布琪為讓汪星人更快樂,決定打造一輛毛孩列車,狗狗上街兜風時皆露出幸福眼神,連路人也深受感動。 《The Dodo》報導,由於身體不方便的狗狗難以在街頭生存,布琪(Buket Özgünlü)和她的收容所至今已收容約560隻狗。 布琪表示,大部分的狗狗都已經癱瘓,有些遭槍擊、毆打或遺棄,幾乎每隻狗狗都有一段悲慘的過去。 她透露,由於她的爸爸是身障人士,因此特別關心殘疾動物。 有天她在社群網站看到有人用「毛孩列車」的方式遛狗,之後的日子她陸續為狗狗們訂製輪椅,讓牠們方便地自由移動。 她更用塑膠桶打造一列毛孩專屬火車,載著牠們上街兜風,拉風模樣連路人也紛紛揮手致意,布琪感動地表示,「看到很多人喜歡它,這讓我更加開心」。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kopekvelisiii 分享的貼文

MORE

美籍護理師救浪浪 跨海認養21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籍護理師李逸潔做2份工作,就為了要保住跨海從台灣來的浪浪,還差點丟了婚姻,她打算再養3隻就喊停,因為狗狗離世讓人太痛心。 李逸潔一次在台灣流浪狗社群上看到秋田犬待救,心揪了一下,想起自己的第1隻秋田Momo,兩地距離終究讓她猶豫,隔著螢幕看到有人收養,李逸潔鬆了口氣。 「2周後,這隻狗狗又被社群張貼出來,狀況非常慘。」李逸潔自責極了,早知道就拜託在台灣的媽媽去看一下;這個「早知道」在李逸潔內心發酵,2018年請友人帶一隻秋田犬來美國後,隔年雲林非法寵物繁殖場曝光,讓她下定決心砸血本跨海救援。 先生原本反對 轉為排班遛狗 李逸潔先救出3隻秋田犬,搬到維吉尼亞州鄉下有大院子的農場,再透過朋友、代辦及愛心「運犬大使」等無名英雄幫忙,陸續空運流浪秋田犬回家,高峰時期一共21隻。 秋田犬檢疫及搭機費用驚人,但後續照護的醫療開銷才是最重的負擔,這批跨海而來的毛孩多是年邁傷病,光是照核磁共振造影(MRI)和關節手術,加起來就超過1萬美元(約新台幣32萬元)。 「照顧浪浪真是無底洞」,李逸潔必須兼2份差在急診室及加護病房穿梭,一周上5天班、工時12小時,這份執著也讓南韓籍先生趙義賢(Uihyeon Cho)炸鍋,兩人吵到簽分居協議。 但將近3年溝通,趙義賢現在能體會李逸潔的心情,跟她排班分4梯次遛秋田犬,李逸潔對先生說:「牠們都是我一手救出來的,隻隻都是生命。」她一次次自行開車到紐約機場接狗狗,先生也看在眼裡,最後打動先生的,或許是李逸潔的一句:「自己沒有什麼遠大目標,狗狗就是我的夢想。」 日子雖不好過 反而學到東西 李逸潔家前大草坪上,一群被拋棄的前任家犬奔馳跑跳,38歲的李逸潔最愛看秋田犬安心睡覺的樣子,初來乍到的高冷秋田犬放下戒心,變得憨憨親人,也是她拚命的動力;但回想第1隻秋田浪浪走得突然,第2隻因為腫瘤擴散,李逸潔淚眼婆娑:「我覺得最難的,就是牠們離開。」 遇見李逸潔前,趙義賢養狗經驗值為零,現在每周3天通勤6小時往返家裡與辦公室顧狗,趙義賢說:「我知道她救狗的動機是良善的,但是太多事情要做,一堆錢要燒,彼此壓力都大,日子不好過。」 直到了解跨海救援秋田犬是李逸潔的職志,趙義賢轉念,2個人雖然過得不算寬裕,且幫一群秋田犬洗澡很瘋狂,但倒也不是苦到像世界末日,而且秋田犬的宇宙沒有抱怨,不像人,永遠不快樂,總是不滿足,「因此實際上我也從狗狗那裡學到東西。」

MORE

人間煙火中的都市動物

文/蘇佳欣 「派」白鵝的瑜伽拜日 台南奇美博物館與都會公園裡的白鵝,脾氣實在很「派」(台語的很兇),不只不怕人,還特別愛趕人。有時站的位置稍稍不合「鵝意」,一個不小心,就得趕快跑給鵝追,以免被咬。 我設法與牠們保持安全距離,靠拉近鏡頭來取景,拍到白鵝藍藍的眼珠,真是美麗極了。帶著寒意的晨風吹來,白鵝們在草地上乾洗澡,整個身體縮成一個美麗的曲線,並持續扭轉運動,好像是白鵝界的瑜伽拜日式。 中午過後,放假的小朋友在橋下草地,邊吃吐司也邊餵吐司,鵝、鴨、白鷺、麻雀……眾禽不約而同都靠過來,怡然自得的彼此高聲呼叫,似乎是齊赴盛宴的佳賓,天南地北的開心聊天談著,人鳥同框,鳥居奇美,小日子過得好愜意。 古蹟園裡的膨膨鼠 台南延平郡王祠的歷史建築與紅牆綠瓦,是台灣重要的古蹟之一。古蹟園區裡有許多知名的老樹,老樹上有許多不知名的松鼠,抬頭往樹上看,大大小小加起來,應該有好幾十隻。松鼠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比安靜不動的古蹟還活潑有趣。 松鼠的台語是「膨鼠」,牠那黑眼球毛茸茸的傻笨模樣,呆萌可愛極了。如果松鼠有高等識能,應知松鼠和人一樣,身形應該有點線條或曲線,才會比較可愛。一旦胖得變形走樣,可就不太妙了。 偏偏,古蹟園裡人來人往,小孩和民眾那麼喜歡牠們,導致樹下就有食物吃,得來全不費功夫,就算人類在一旁睜著期待的眼睛旁觀,松鼠大軍也忍不住衝向食物…… 於是,古蹟園裡的這群住戶逐漸變成「胖松鼠」。雖然覓食是動物天性,但如果膨鼠愈來愈膨,愈來愈肥,甚至胖到爬樹時從樹枝上掉落……到時候可能會被拍成影片,這群古蹟園裡的「膨膨鼠」可就瞬間成網紅啦! 敬告貪吃的白鷺鷥們 有天讀到星野道夫在《漫長的旅途中》書中的〈地松鼠〉一文,提到在阿拉斯加麥肯萊公園裡,豎著一個奇怪的告示牌,寫著:「地松鼠們……你們再一直吃人類給的食物,就會愈來愈胖,最後跑不動,就只好被金鵰或熊吃掉……」看來好像是人類給地松鼠們的警告,其實是以幽默詼諧的手法,來勸服觀光客「請勿餵食」。 對台南人來說,到台北木柵動物園或大安森林公園,看到白鷺鷥常數隻群聚散步,心中不禁會懷疑:難道台北的白鷺鷥比較團結,或者喜歡相親相愛在一起玩?其實不然。 仔細觀察後發現,竟然是有人會餵食白鷺鷥,再拍下牠們的身影,而白鷺鷥也習慣直接找人類留下的垃圾吃,關於這點,在台南可從沒聽說也沒看過。 在住家附近草地或運河周遭,經常有白鷺鷥三三兩兩、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牠們認真生活,完全靠自己抓魚抓蟲吃。三不五時可以看到飛鳥掃過水面後在岸邊享受美食,有時鳥喙中銜著一隻魚,有時探頭探腦搜尋什麼的,幸有所獲時,似乎也忍不住面露得意。 於是,我也想如法炮製,立一個告示牌,寫著:「台北的白鷺鷥們……你們再一直吃人類給的食物,就會愈來愈胖,最後飛不高,台南的白鷺鷥們可是會笑你們喔……」

MORE

海鬛蜥 徜徉海中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11日要求各國政府批准1項聯合國海洋保護公約,在厄瓜多加拉巴戈斯群島周邊,建立全球首個公海海洋保護區。圖為1隻海鬛蜥徜徉海中,照片攝於6日。圖/法新社

MORE

春日滇池與紅嘴鷗共舞

文/沈安娜 昆明四季如春,氣候溫和,豐富的花卉、水果,鬼斧神工的天然景區,早已是知名旅遊城市,每到春日,昆明郊區的滇池及市區的翠湖,更是與紅嘴鷗共舞的好地點,130餘種知名及不知名的鳥兒,和人群共生共融,充滿綠意的溼地上,美好和諧的畫面,讓人流連忘返…… 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坐落在昆明市西南方,古稱「滇南澤」,是中國第6大淡水湖,也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被譽為「高原明珠」。 滇池湖面位於海拔1886公尺,面積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公尺,最深8公尺,是天然珍貴的溼地寶藏。 度冬候鳥為春光增彩 每逢陽春三月,春光燦爛,滇池便聚集了成千上萬隻,前一年由北方來此避寒的紅嘴鷗,趁著春暖群鷗滿天飛舞,與人們嬉戲親近,互動共舞的畫面,讓人終身難以忘懷。 紅嘴鷗到達和離開滇池的日期,分別是當年的11月~翌年的4月,在滇池約停留180天左右。而滇池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巨大溼地,有點像大海,紅嘴鷗數量多到數也數不清。 消失鳥種海埂再現蹤 滇池中有一處海埂公園,顧名思義「海埂」就是橫海之埂,原是一條由東向西橫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長堤,全長5公里,寬60至300公尺不等,把300多平方公里的滇池一分為二。 埂南為浩淼的滇池,埂北為「草海」。這裡綠柳成蔭,碧波蕩漾,漁舟風帆,園林景色與池畔漁村體,景色迷人,而紅嘴鷗便成為該地每年從秋季到春季最亮麗的風景線之一。 昆明市鳥類協會統計指出,滇池周邊聚集的鳥類,目前已達到了130餘種,原本消失的鳥種,近年又重現身影,今年新發現的鳥,更比去年多出了6、7種。 看盡千姿百態萬鳥秀 初到海埂公園,眼前立刻一亮,只見成群的白色小天使,在滇池邊自由自在的飛翔,或三五成群的比飛,或成群結伴的覓食,或三三兩兩的在滇池邊休憩,享受陽光的沐浴…… 也有的,獨自一「鳥」故作「沉吟狀」,似乎在思索問題,或引頸高歌,炫耀自己的藝術潛質,或舔舔羽毛,撓撓癢癢,展示潔白無暇的身軀,或互相嬉戲,打情罵俏…… 「有水的地方就充滿靈性」,滇池的水清澈透明,平靜如鏡,鳥兒丰姿綽約、顧盼生姿,發出婉轉清脆的鳴叫,加上春城輕柔的微風,讓人如臨仙境。 鳥逐水草人也逐鳥蹤 鳥兒喜歡光顧的地方,必是風水寶地,人類當然也心嚮往之。只見滇池岸邊,經常可以看到依偎喃呢的情侶、相攜散步的老伴兒、圍坐在石桌旁對弈的老者,人鳥和諧共生,真是其樂融融,勾勒出一幅至真至美的生活水墨畫。 昆明的紅嘴鷗,據悉都是來自北西伯利亞,從貝加爾湖穿越俄羅斯和整個中國來到昆明過冬,春暖之後再集體返回。紅嘴鷗雖然只是候鳥,卻是昆明的驕傲,畢竟,只有乾淨豐美的水草溼地,才能博得鳥兒青睞暫歇呀! 鳥群的消失和重現 真要說起昆明的鳥兒,其實30多年前,滇池邊的樹很少,偶爾可以見到幾棵垂柳,但隨著近年推動的土地和綠化政策,民眾開始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滇池周邊種上了各種各樣的樹,現在從西山上放眼望去,到處是綠茵茵的一片。 圍著滇池一圈的居民,更紛紛退田還林、退塘還溼、退房還岸、退人護林……加之各種滇池治理工程的開展,原本光禿禿的滇池邊,出現一片片綠地,滇池的水清了、樹綠了、鳥也多了。 從飛機上俯瞰,滇池邊像圍上了一條綠色彩飄帶,點片相連,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這些綠色面積現已超過了5萬公畝。 而隨著滇池周邊的綠地增多,生態溼地成了鳥類的天堂,滇池邊的鳥兒愈聚愈多,溼地成了鳥兒的天堂。各種各樣的鳥兒飛來飛去,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鳥兒時不時給人帶來驚喜,周邊環境也愈來愈好。 綠地多了,鳥類也比原來的多了,以前常見麻雀、烏鴉、喜鵲等,在汙染較嚴重的時候曾一度少了好多,甚至看不到了,但是近年各種各樣的鳥兒又飛回來了。 翠湖群鷗 親人小精靈 紅嘴鷗是中國南部地區冬季最常見的鷗類。在昆明、青島等城市,紅嘴鷗常進入城區的公園中的湖泊、池塘或河流地段覓食,或受到人們的保護和投食招引。 昆明自每年冬天都有上萬只紅嘴鷗在市區內的翠湖公園、槃龍江等地覓食,形成昆明的特色風景,很多遊人會用麵包去餵食,紅嘴鷗看到吃的,一般都很興奮。這些小精靈見到有人拍照取鏡,大都很淡定任由拍攝,顯見牠們早已習慣和遊人相處。 除了郊區的海埂公園,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公園,紅嘴鷗更是多不可勝數,密密麻麻一大片,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些紅嘴鷗不但不怕人,甚至更喜歡在市區裡湊熱鬧吧? 翠湖裡有一尊雕像,就是昆明人都知道的「海鷗老人」吳慶恆。老人每天步行十多公里來餵食紅嘴鷗。只要他一出現,紅嘴鷗就會成群飛過來找他討食,人與鷗間十分有默契。 老人發現被水浸泡過的食物會導致紅此鷗腸胃不適,還會汙染翠湖水源,於是他改變了紅嘴鷗餵食的方式,把掰成小塊的麵包和饅頭,放在湖邊的石欄杆上。後來這也成了昆明人「標準」的紅嘴鷗餵食方式。 仔細看了一下這些紅嘴鷗,幾乎海一隻都是胖乎乎的,可見這裡的生活對於牠們來說有多好,難怪待著就不想走。翠湖到處是白色的精靈,紅嘴紅腳,成百上千地翱翔、嬉戲、啄食、佇立、漂浮、鳴叫,給遊人帶來無限歡喜,遊人也善待紅嘴鷗,人鷗相處和諧美好。 春天,有明媚陽光相伴,更因為有鳥語花香作陪,讓人在這充滿生氣的季節裡,內心感受到幸福喜悅。  

MORE

汪星人看獸醫離開安心 飼主偷笑去拿針而已

【本報綜合報導】無論人狗都怕看醫生。一隻哈士奇被帶去看獸醫,笨笨地以為醫生走了,放鬆下來對著飼主傻笑,殊不知獸醫是去拿針,最後慘遭「壓上行刑台」完全笑不出來了。 廣東一名飼主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家的煙灰色長毛哈士奇「甜妹」,日前她帶甜妹去動物醫院,醫生暫離診療室去拿打針器具,二哈跑到門邊看著醫生離去的背影,以為醫生走了,立刻卸下心防轉頭對著飼主露出笑容。 然而狗狗並不知道自己即將大難臨頭,最終還是得挨上一針,臉瞬間垮下來,剛剛的笑容已經煙消雲散,和幾分鐘前嬉皮笑臉的表情有極大反差。 網友笑:「剛剛的囂張勁哪去了哈哈哈」、「可憐的寶寶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什麼」、「馬上就會見識社會險惡」、「好想看醫生剛回來時狗狗的表情」、「頭腦簡單的孩子」、「這睿智眼神一看就是很純」、「笑容好甜美」。

MORE

寵物鷹被逗樂 展翅狂跳好像貓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有名飼主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一段可愛影片,他飼養的猛禽寵物有天跟他玩耍被羽毛逗樂,展開雙翅跳上跳下,宛如「逗貓棒逗弄貓咪」的畫面吸引不少網友。 從社群平台「X」用戶@aqualimited上傳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飼主手上拿著一根羽毛當作「逗貓棒」用來不斷搔著猛禽「菲亞醬」,而菲亞醬像是被逗樂一樣開始展開雙翅並興奮地跳上跳下,開心神情溢於言表,享受著與親愛主人的玩耍時光。 菲亞醬可愛的活潑反應,也讓主人都忍不住在貼文中直呼:「真是一如既往的頑皮!」

MORE

設陷阱誤捕黑熊 部落澄清:為防範造成農損的山豬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近年花蓮卓溪鄉偶有台灣黑熊出現,根據林業署3年監測結果發現,卓溪可能是目前全台已知黑熊數量最多的鄉鎮;當地部落居民表示,設置山豬吊為防範造成農損的山豬,並非刻意抓熊,且布農文化不允許獵熊,抓到熊的話反而整年的收穫變差,因此更不會用任何獵具來傷害黑熊。 卓溪部落黃仁和說,去年在苦茶園發現一隻受困套索的黑熊,通報花蓮分署後慶幸平安獲救;布農族耆老高新興解釋,族人用山豬吊的目的是抓造成農損的山豬,並非刻意抓熊;清水部落何秋美表示,自古獵捕黑熊就是布農族的禁忌,布農文化不允許獵熊,抓到熊的話反而整年的收穫變差。 針對近期要求立法禁用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套索呼聲,林業保育署表示,山區農民防治獸害以及原住民傳統狩獵的需求,依據生物多樣性公約應該受到尊重。而套索因為成本低且設置容易,為部分農民與原住民慣用,相對於殺傷性更強的獸鋏或毒餌,尚無比套索更理想的陷阱可替代。 農業部代理部長昨日出席立法院質詢時,承諾「一年後公告全面禁用山豬吊」;林業保育署解釋,市售山豬吊因為口徑太大,導致非標的物種如黑熊也會受困;而過細的套索也容易導致動物肢體被束緊後的嚴重傷害,因而加以改良,研製口徑較小、線徑較粗的友善版山豬吊,稱為「改良式獵具」,並且免費提供有需要的山村居民領用,希望逐步取代不友善的市售山豬吊。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近年黑熊族群漸由國有林向外擴張,黑熊進入淺山私有地甚至社區周邊似漸趨頻繁;像在卓溪,2018年起每年都有黑熊入侵農舍、雞舍或受困陷阱的「人熊衝突」;去年5月起,更是幾乎每個月都有「人熊相遇」的狀況。

MORE
/1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