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科技 | 人間福報

生活

中大AI地震預警系統上線 震度預測高達9成正確率

【本報桃園訊】台灣地震頻繁,為讓國人更即時掌握地震資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震預警系統(TT-SAM)。在地震觸發當下,透過卷積神經網路(CNN)擷取地震波特徵,於最初測站後3秒即可提供各縣市震度,正確率高達9成以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忠翰說,期盼技術未來能優化取代現有地震預警系統,再透過通訊傳輸讓民眾更快接收到資訊。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表示,在氣象署經費支持下,團隊投入2年多時間,開發這套AI地震預警系統,主要是以人工智能來觀測地震波影像,投入1999年到2019年台灣地震的地震波等圖像,讓系統加以分析,並將地震波與震度相關資訊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讓警報系統更即時、精確。 這套「深度學習的端對端區域型地震預警模型」,主要參考以日本和義大利地震資料訓練的AI模型架構,再加入台灣不同區域震波放大特性,以優化台灣地震預警表現,提供較長的預警時間與可靠的震度預估。 以此次花蓮規模7.2大地震為例,透過7秒的震波分析,即可評估台灣多數地區震度可達4級以上。除了預估震度更加準確,發布速度也比傳統地震預警系統更快。 詹忠翰表示,當強震發生時,距離震央愈近,預警時間愈短,愈遠則可預警時間愈長。新開發系統比現有預警快上幾秒,此「黃金時刻」對於高鐵、捷運等重大公共設施而言,可提前幾秒預警,便能減速將災害減至最低。 詹忠翰說,計畫今年將告一段落,會將這個演算技術移到氣象署內部工作站測試,若未來優化及穩定性高,希望能取代現有預警系統,後續再搭配現有的簡訊傳輸,讓民眾能更快手機接收到資訊。 詹翰忠,經過計算這幾周要再發生更大餘震的機率會降低,不過以花蓮該地區地質結構及應力之間演化長遠來看,的確可能再發生大地震,應以防災角度來避免更多傷害。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團隊主要成員涵蓋地震、海嘯、山崩土石流、堰塞湖、土壤液化、極端天氣系統以及風險評估等,希望將科學研究實用化,將學術成果應用至相關產業界,降低自然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危害。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震預警系統,以此次花蓮規模7.2大地震為例,透過7秒的震波分析,即可評估台灣多數地區震度可達4級以上。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集合地球科學專家,希望將學術成果應用至相關產業界,降低自然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危害。圖/中央大學提供

MORE

《星際大戰》啟發 空氣變水源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顯示,全球超過50%的人口(約40億人)每月至少經歷一次缺水,到2025年,將有18億人活在「絕對」缺水的國家地區。印度發明家斯里瓦斯塔(Swapnil Shrivastav)為了改善水資源短缺,開發出一種「蒸發器」(vaporator),就像電影《星際大戰》中出現的場景,連沙漠中的空氣都可以變成水源。 2016年,印度城市科澤科德(Kozhikode)遭遇嚴重乾旱,包括斯里瓦斯塔在內的居民每天只能獲得有限的水。他表示:「我們每天只能從水箱裡收集2桶水。」正因如此,此次經歷讓他對水資源短缺問題產生了興趣,並促使他探索解決方案。 12小時 生產2000公升水 「靈感之一來自《星際大戰》,其中有個空氣製水裝置。我想著為什麼不嘗試呢?」2019年,這個想法促使他與巴拉吉(Govinda Balaji)、拉賈( Venkatesh Raja)一同成立了新創公司Uravu Labs,他們的系統使用含有液體乾燥劑的「大氣水發生器」,將空氣轉化為水,液體乾燥劑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與主角路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在家鄉沙漠母星塔圖因(Tatooine)上看到的高聳機器不同,這些設備將是自動填充可飲用水的瓶子。   他們利用陽光或再生電力將乾燥劑加熱至65℃,釋放水分,然後將水分凝結成飲用水。斯里瓦斯塔表示,整個過程約需要12小時。如今,每個裝置可生產約2000公升飲用水。 Uravu La並不是唯一致力於解決缺水問題的公司,但從事這一領域的絕大多數公司,都依賴與空調裝置類似的技術——充滿冷媒的盤管用於冷卻空氣,直到水分在表面凝結成液態水。然而,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電力,這使得這些裝置的運作成本高昂,且不環保永續。  這導致Uravu提出一種解決方案: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斯里瓦斯塔說,這是一種無需傳統水基礎設施,即可提供新鮮水源的方式,使這種系統成為偏遠地區有吸引力的選擇。 據市調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最新研究報告,2022年大氣製水市場的價值為34億美元(約新台幣1094億元),預計2032年將達到135億美元(約新台幣4346億元)。 展望未來,Uravu Labs 正在探索材料科學的進步如何提高乾燥劑的效率,或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從空氣吸收更多水分,讓過程更加有效。斯里瓦斯塔表示,要挑戰的技術,包含將所需熱量從60℃降至40℃。 資料中心熱量 製水新助力 他們也希望展開實驗項目,包括在印度、新加坡的資料中心安裝這種設備。因為資料中心會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通常會被散失,Uravu計畫將其用來生產淡水。 斯里瓦斯塔表示,這個過程將讓資料中心的淡水消耗量減少高達95%,因為Uravu的系統可捕獲大部分廢熱並產生飲用水,「我們希望在未來5年內達到每天100萬公升左右,這代表能節省超過250萬公升地下水,以及避免排放逾15~20噸二氧化碳」。 此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研究團隊,也因為《星際大戰》的蒸發器獲得靈感,開發出可以收集沙漠中霧氣的水瓶。 這項技術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該系統可輕鬆捕獲水蒸氣,並利用從太陽捕獲的熱量釋放水蒸氣。在相對溼度低至20%的情況下,無需任何其他外部電源,每天可以獲取2.8公升淡水。

MORE

因應全球ChatGPT浪潮 國科會推生成式AI發展先期計畫

【本報台北訊】因應全球ChatGPT帶來廣泛且巨大的影響,國科會自2023年初即推動可信任生成式AI發展先期計畫(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簡稱TAIDE),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5日宣布釋出 TAIDE-LX-7B模型,這是一款結合台灣文化的大型語言模型,透過此次模型釋出,將能更進一步協助我國政府在生成式AI模型發展路上,提供更多元與多樣化的服務,幫助產學研快速導入生成式AI。 國科會表示,TAIDE-LX-7B模型釋出版相當於汽車的引擎,後續搭配各式零件、組裝車殼,就可以化身成不同用途的車輛運具,提供消費者使用。例如TAIDE已與高雄大學合作,透過教授吳俊興及其團隊開發的開源生成式AI應用平台(Kuwa GenAI OS),將TAIDE模型預載內建於Kuwa平台,開發者可靈活組合串接週邊功能,使用者則是透過簡易的Web介面與後端模型互動。其他應用案例,包含台南大學的TAIDE台語對話機器人、中興大學神農TAIDE、中研院行政常見問題回應、民間公司智慧客服等。 國科會表示,與現今其他大型語言模型不同之處,TAIDE-LX-7B模型具有繁體中文的文本生成能力,在Meta Llama-2-7B的基礎上,透過額外擴充繁體中文字元、字詞,使得生成的文本更加流暢、精準,並且更具有「台灣特色」。為達成前述目標,訓練模型所使用的文本資料,皆以合法取得授權之文本數據進行訓練,此一過程確保模型本身強調的「可信任性」,透過「可信任性」的文本協助TAIDE-LX-7B模型加強台灣文化、用語與國情等知識,從而產生豐富多樣的文本內容。另加強訓練5大功能,包括自動摘要、寫信、寫文章、中翻英、英翻中等,並開發出多輪問答的對話能力,讓模型可以透過已生成的文本內容,接續使用者的指令,產出更符合需求的文本。 國科會表示,藉由公開釋出,可望於近期看到TAIDE語言模型在公部門或民間機構的各類應用(包含商業應用),有效擴散整個語言模型的發展。現在即可以進入TAIDE官方網站,了解模型發展目標與歷程,並點入網站上「TAIDE模型」連結,再進入該頁面中提供的Huggingface連結下載,就可開始使用並體驗具有台灣特色的大型語言模型。

MORE

福特電動皮卡銷售不佳 人事精簡裁3分之2人力

【本報綜合報導】福特汽車(Ford)位在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座工廠,本周將裁撤約1400個工作,因為該廠生產的電動皮卡F-150 Lightning銷售不如預期,成長放緩。 福特發言人安諾奇表示,這項人事異動其實早在1月便已宣布,預定4月1日開始生效。這座位在迪爾伯恩市的工廠員工共有2,100人,分三班制,進行最新一波人事精簡後,三分之一員工將繼續留下來。 安諾奇說,公司將會把700人轉調到生產Bronco休旅車和Ranger皮卡的另一座密西根組裝廠,其餘700人不是接受去年勞資談判時提出的提早退休方案,就是接受調派,分發到其他密西根東南部的部門工作。她強調,員工即使不退休,也仍會保有工作。 F-150 Lightning本是福特熱賣的純電皮卡車款,但近來銷售成長不如預期,福特今年開年不久就減產這款起售價不到5萬美元的電動皮卡。 雖然美國的電動車銷售正持續成長,但速度仍不及業界規劃的宏偉藍圖,且有愈來愈多消費者轉而購買油電混合動力車。 福特去年售出24,165輛F-150 Lightning,榮獲美國最暢銷電動卡車的頭銜,雖比2022年的15,617輛增長55%,但經銷商已陸續反映這款車的銷量放緩和庫存升高。福特曾在2022年表示,希望擴大F-150 Lightning的年產量至15萬輛。  

MORE

創新材料 智慧手表、智慧手機愈撞愈堅固

編譯/韋士塔 功能先進的科技產品日益精巧,但這些裝置會遭逢的一項問題是,一旦摔落、受到撞擊時容易損壞,耐用性不足。為了提升這些產品的耐用性,美國默塞德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Merced)的科學家正開發一種創新材料,除了具備感測器及穿戴式裝置應有的導電能力,還能在受到撞擊或拉伸時變得更具韌性,讓產品更堅固。 研究團隊2024年在美國化學會(ACS)春季會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指出,意外事件常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例如智慧手表、智慧手機摔落或被猛烈撞擊,往往導致這些裝置毀損。有鑒於此,研究團隊開發一種柔軟、有彈性的「適應耐久性」(adaptive durability)材料,是未來穿戴式裝置或客製化醫療感測器的理想材料。 研究人員指出,在材料學中,「適應耐久性」代表這類材料足夠堅韌,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也能避免受損、抵抗壓力。 參與這項研究的材料科學家王悅(Yue Wang,音譯)表示,開發這種新材料的靈感來自烹飪用的米澱粉;她說:「玉米澱粉摻水後可以攪拌,輕輕攪拌時有如液體,但快速施加壓力時,玉米澱粉漿就如同固體。」 王悅解釋,玉米澱粉漿具有非牛頓流體(Non-Newtonian fluid)特性,性質介於液體與固體之間。非牛頓流體的表面受到快速強力的衝擊時,會變得很硬,並出現固體特性。當表面壓力較小時則呈現液體性質。這個原理是因為用力擊打非牛頓流體時,壓力會均勻地傳遞到每一個分子顆粒,強大的分子間作用力,會產生反作用力,感覺非牛頓流體有如一堵牆。然而,如果慢速施加壓力,就能輕鬆地穿透非牛頓流體。 為了開發更耐用的科技裝置材料,王悅及研究團隊成員嘗試找出具有類似特質的聚合物固體導電材料。過去已有科學家開發出使用共軛聚合物(conjugated polymers,具導電性的長條狀分子)製造柔軟且可彎曲的材料,但大多數柔性聚合物若重複受到強力衝擊就會破裂。 王悅的團隊以此為基礎,嘗試各種共軛聚合物的組合比例,開發出耐用且具備非牛頓流體特性的材料。 研究團隊最後使用多種分子,組成一種薄膜,當受到快速衝擊時會變形或拉伸;這種聚合物可幫助材料導電,且具備韌性。受到撞擊時,這種材料會變得更堅韌,並可吸收衝擊力,保持材料的完整及導電性。 研究團隊表示,新材料涉及複雜技術,未來若能量產,將可大幅提升智慧手表、穿戴式感測器或健康監測器的耐用性;此外,客製化的電子義肢也是這種多功能材料的應用範圍,有望製造更耐用的3D列印義肢。 王悅認為,開發新材料有可能改變未來,她非常期待創新材料能推動更靈活、更耐用的生物感測及各種裝置。

MORE

數位部公共程式網站上線 15類22個程式碼可直接下載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數位部今日宣布啟用公共程式平台網站(code.gov.tw),目前已提供包括開放資料平台前端在內的15類22個公共程式,未來民眾可以在該網頁快速搜尋已開放的公共程式,並可直接下載使用,大幅縮短開發時間;預計於今年底針對公務機關的行政指引,以利後續完善推動。 數位發展部今天舉行「數位部公共程式網站上線記者會」;數位部推動公共程式(public code)政策,今日宣布啟用公共程式平台網站(code.gov.tw),將政府不涉機敏的系統或軟體程式碼公開釋出,讓各界能清楚了解實際運作機制,得以共同討論、協作和加值,進一步提升政府數位服務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六都已與數位部簽署合作意向書,就各配套措施進行合作,共同推動我國公共程式政策。 數位部說明,公共程式是指將政府開發的軟體原始程式碼視為公共財,開放給全民取用,數位部的公共程式平台網站在今天上線,目前已提供包括開放資料平台前端在內的15類22個公共程式,未來民眾可以在該網頁快速搜尋已開放的公共程式,並可直接下載使用,大幅縮短開發時間。 數位部指出,此次推動的公共程式政策包含規範指引、人才培育與資訊系統三大構面,公共程式平台網站為資訊系統的一環,其他相關配套措施包括培訓課程和針對公務機關的行政指引,預計於今年底公開,以利完善推動公共程式,永續營運平台。 數位部長唐鳳表示,今天起任何人只要連線到 code.gov.tw,就可以直接利用或改進程式碼,在原有的程式碼基礎上持續創新和精進,不僅減輕公務同仁的負擔,也提升民眾洽公的效率;code.gov.tw就像一座資訊圖書館,裡面的程式碼就像一本本書,大家可以借用這些書,去閱讀和研究,寫出一本論文,再回饋到圖書館。

MORE

培育未來人才 台灣半導體科普教育聯盟成立

【本報台北訊】台灣被譽為半導體王國,人才正是產業發展核心。台灣應用材料、台灣科學教育館、非營利組織tft等團體今天宣布共組「半導體科普教育聯盟」,推動下一代半導體科普教育,培育未來半導體人才。 今天記者會上聯盟特別啟動「應材苗懂計畫」,宣示未來2年內開發3至4套半導體科普課程,放置於科普教育共創平台。並可連結教材、科學教育館資源、企業等等,擴大科普教育多元管道,強化全國半導體科普教育基礎扎根。 台灣應材總裁余定陸表示,半導體產業在台灣是熱門產業,希望不單熱門,而且要普及。台灣應材過去十年已在大學開設學分課程,超過6千位學生修過相關學分,現在則希望將此平台再次延伸,為台灣培育更多下一代人才。 聯盟也會將教育資源網絡注入偏鄉地區。tft為台灣而教永續長杜瀛表示,教育不平等存在結構性挑戰,透過計畫增能TFT教師、提升孩童學習動機,可提升偏遠地區教育網絡。 科教館館長劉火欽表示,科教館與台灣應材合作推廣「應材苗懂計畫」,未來會以科教館內的常設展場域「半導體未來館」作為全民科普平台,民眾透過展覽與各種互動工作坊,可以認識半導體相關基礎科學知識與最新科技,激發未來想像力。

MORE

創新臘塗料 變蔬果防護罩

編譯/韋士塔 食品安全攸關國計民生,歷來都是政府與民眾關切的議題;隨著食安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科學家與研究人員持續開發提升食品安全的新方法。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新的塗料,能夠長時間保護農產品免受有害細菌的侵害。 這種創新的蠟質塗料是由德州農工大學化學工程教授艾克伯魯特(Mustafa Akbulut)博士與園藝科學教授賽斯奈洛斯-澤瓦洛斯(Luis Cisneros-Zevallos)合作,研發蔬果保存的新技術。 艾克伯魯特教授在發表於《當前食品科學研究》(Current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的論文中指出,全球的水果、蔬菜,在採收、加工等階段總計損失逾50%的產量。 此外,美國農業部(USDA)的資料顯示,目前美國30~40%的食品最終成為廢棄物。USDA強調,這個數據並不代表消費者直接浪費食物,許多食物是在抵達餐桌前的加工、運送、存放等階段就損壞。農產品在上架前被丟棄的兩大原因是腐壞和接觸黴菌、細菌,要避免這種狀況,最佳對策就是延長保存期限以及提升農產品的抗菌力。 艾克伯魯特教授表示:「當前的科技進步速度驚人,但食品工業似乎沒跟上這個步調。有關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與食品安全問題的報導時有所聞,且導致數百人甚至成千上萬民眾因不衛生的食物而面臨健康危機。」 市面上許多水果、蔬菜已使用食品級蠟來保護,可維持蔬果的美觀並防止水分流失。艾克伯魯特教授則嘗試把這種食品級蠟與奈米封裝(nano-encapsulated)的肉桂樹皮精油結合,提升這種塗層的抗菌力。這種複合式的塗料,兼具即時與長效的抗菌效果,有助減少食物中毒風險,並延長農產品的保存期限。 賽斯奈洛斯-澤瓦洛斯表示,這種新的塗料能幫助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蠟、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他說:「我認為這種塗料對食品產業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業界正在尋找新技術。我們正在開發的塗料,能幫助食品產業應對細菌、真菌的挑戰,尤其是蔬菜及水果,因為這類農產品通常可直接食用,加工程度也較低,不易使用高溫來消滅細菌,較容易引發食源性疾病。」 艾克伯魯特教授表示,奈米封裝精油讓細菌難以附著並且存活在水果或蔬菜上,這些精油與細菌接觸後,會分解細菌的細胞壁將其消滅。此外,經過奈米封裝技術處理的精油可延遲釋放,能夠長時間抗菌,持續抑制細菌的活性,延長農產品的保存期限。 為了驗證這種塗料的效果,博士生亞科特(Yashwanth Arcot)進行實測;他表示:「我們以麴菌(Aspergillus)進行測試,這種真菌會導致食品腐敗、產生黴菌毒素並引起肺部感染,測試結果顯示,這種塗料確實能抑制真菌附著在農產品,阻止麴菌生長。」  

MORE

人工智慧浪潮興起 一文看懂何謂 AI 電腦

【中央社台北訊】近來微軟宣布聯手3大晶片廠、6大電腦業者,共組「Copilot+ PC」生態圈。宏碁、華碩、戴爾,到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紛紛舉行新品發表會或發布新聞稿,宣布AI PC上市的最新進程,AI PC成為最火熱的搜尋關鍵字,尤其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到來,將為這波AI PC浪潮炒熱到最高點。 到底什麼是AI PC,為什麼需要AI PC,市場規模有多大?中央社整理專家看法,讓讀者一文看懂AI PC。 什麼是AI PC,與傳統電腦有何不同? AI PC,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執行AI運算的個人電腦。傳統電腦運算以CPU(中央處理器)為核心,CPU核心數少,但每個核心結構複雜,適合用來進行複雜的控制與運算。 但新的生成式AI,就像教導小朋友認識貓或狗,問題並不複雜,但背後牽涉大量資料的運算處理,進行「訓練」(training)與「推論」(inference),這時NPU(神經網絡單元)就比CPU更適合派上用場。因為NPU與CPU特性倒過來,其核心數非常多,但每個核心結構簡單,適合用來進行大量重複性的一般運算,也就是俗稱的平行運算。 目前AI PC的定義眾說紛紜,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黃馨認為,AI PC最關鍵要素就是必須具備NPU,可在本地端執行生成式AI應用程式。 而微軟也提出最新定義,要能支援旗下Copilot AI功能的電腦機種,算力至少要達40 TOPS以上(NPU的單位,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1兆次操作),若離線使用Copilot的機種,算力要45 TOPS以上。另外記憶體容量至少要16GB,儲存容量至少要256GB,電池續航力也有相關要求。 為什麼需要AI PC? 這幾年,由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看好未來各種AI應用發展希望無窮,各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或企業大舉投入布建AI基礎建設,帶動AI伺服器市場超火熱。 惟聯發科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觀察,目前大部分的LLM(大型語言模型)都放在雲端訓練,他認為這波AI浪潮接下來會逐漸從雲端走向邊緣裝置,帶動AIPC、AI手機市場起飛。 陳冠州所持4大理由包括,AI PC在內的邊緣運算比較便宜;其次如果所有運算都放在雲端,網路傳輸量會相當大;而且龐大的雲端算力所消耗的電力,可能會讓整個電網崩潰掉;第4則是安全性和隱私權,最後大家可能還是會希望資料或運算能放在自己身邊,比較放心。 AI PC市場何時起飛? 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認為,2024年是「AI PC元年」。隨著高通、英特爾、超微等晶片大廠下半年將陸續推出對應AI運算功能的電腦處理器,加上微軟的Copilot人工智慧應用平台下放到PC市場,到時候各種應用出籠,將為使用者帶來全新體驗,刺激PC市場開啟全新的成長週期,而且維持數年。 不過胡書賓也提醒,AI PC市場不是馬上爆發,因為AI要普及,必須硬體、軟體和各種應用服務相互配合,接下來會需要一段業者和消費者共同學習激盪的過程,大家才知道要拿AI用在哪裡,設備迭代改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比擬,AI不是一個產品,而是科技進展到一個階段後,自然存在環境的重要要素,就像20年前的網際網路,現在大家已經不會去特別強調我的電腦有連網功能,因為這已經像呼吸空氣一樣是自然的存在,他認為把時間拉長看,未來所有電腦都會是AI PC。 AI PC市場規模有多大? 資策會MIC預估,大量AI PC新品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市場,估計2024年AI PC之於全球PC市場的滲透率約15.7%,2025年倍增到33%,2026年提升到48.4%,到2027年成長到65.9%,等於屆時每3台新電腦,就有2台是AI PC。 剛宣布籌組「Copilot+ PC」生態圈的微軟,準備下放更多Copilot AI應用服務到PC端,微軟已經喊出,目標未來1年要賣出5000萬台AI PC。 同時,英特爾也預告,將於2024年第3季推出代號Lunar Lake的最新處理器,AI效能可達上一代處理器的3倍以上,超過40 TOPS,目標今年全年要出貨超過4000萬顆AI PC處理器。

MORE

台灣首次登月計畫 中大探測儀最快 Q4 升空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近年各國積極展開重返月球的任務,台灣今年也展開首次國際登月計畫,國立中央大學自主研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 DSRP),預計最快在今年第4季搭上日本登月小艇發射升空。 中大校長周景揚說,登月計畫絕非一步登天,而是奠基在超過50年的太空科學發展基礎。中大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說明,探測儀要克服太空游離輻射,且須在耗電量少於1瓦的情況下生存4個月,對團隊而言是相當大的挑戰。 周景揚表示,中央大學日前已經主導發射5顆小型低軌道衛星,本次自主研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和日本民間登月公司ispace的HAKUTO-R Mission 2登月小艇合作,團隊已經在1月中前往日本JAXA筑波太空中心替軟硬體做最後確認,預計今年底有機會跟著小艇登月。 張起維解釋,2020年開始,世界各國開始重返月球,例如在月球上建設儀器、為長期居住做準備,甚至利用月球資源來前往其他太陽系星球,未來中小型衛星與大型衛星,共乘前往深太空或月球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台灣的國家太空計畫雖已有30多年,但過去的任務都在2000公里以下的低地球軌道,且最高只有飛到800公里,張起維指出,所謂的「深太空」是距離地球2000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當中的游離輻射環境充滿嚴苛的挑戰,例如中大先前發射的其中一顆人造衛星,現因輻射而出現異常,導致回傳的資料有時無法解讀。 張起維說,「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台灣第一個深太空科學酬載,校方累積過去「飛鼠號」的開發實飛經驗,加以改良精進游離輻射容忍度,讓軟硬體設備在嚴苛的太空環境下得以運行;本次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主要目標,就是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輻射劑量和累積速度,可提供太空任務參考,或作為未來電子和太空產品設計的考量。 張起維解釋,進入2000公里外深太空的設備,體積、重量、耗電量等都有嚴格要求,例如重量要在400公克以下,還要在耗電量少於1瓦的情況下生存至少4個月、抵達月球,期間得確保所有電子元件能在極端溫度之下運作,同時承受深太空的輻射劑量。 張起維指出,這項計畫耗資1900多萬,其中包含ispace探月小車的「乘車費」,以及打造設備的價格,而乘車費要價又多於設備。 中央大學表示,此次「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研發,除了教授領航,也有太空系校友、研究生和大學部學生參與,同時能培養他們動手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MORE
/6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