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民間信仰 | 人間福報

宗教

實踐宗教慈善精神   福德廟捐救護車贈消防局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為實踐宗教慈善精神、回饋社會,台中市溝墘福德廟日前捐贈一輛福斯高頂救護車以及急救包等救護器材,給台中市消防局,由福德廟主委郭錦興代表捐贈,消防局簡任技正楊純凱代表受贈,並致贈廟方感謝狀。 溝墘福德廟是當地信仰中心,長年來香火鼎盛,對奉獻地方公益不遺餘力,這次捐贈的救護車及救護器材為最新樣式,除能保護消防人員及車內傷病患的人身安全,亦有助於強化救護能量、提高黃金救援成效、嘉惠更多民眾。 消防局表示,捐贈的救護車將配置於第六救災救護大隊黎明分隊,該分隊位於西屯地區,轄內涵括都會核心市政府、市議會,高樓商辦、集合住宅林立,且為交通中心樞紐區,車流量大,車禍案件頻繁,又鄰近熱鬧商圈、人口稠密,大量人潮也使轄區內救護勤務增加,每年平均救護案件將近7000餘件,期望這次捐贈的救護車及救護器材發揮最大功效,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MORE

蘊含先民開墾文化  萬和宮老二媽遶境圓滿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在各地陣頭共襄盛舉下,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台中萬和宮,日前舉行每三年一次的老二媽遶境典禮,只見信眾雙手合十祈福、熱情迎接遶境隊伍從水安宮起駕返回萬和宮,鑼鼓鞭炮聲不絕於耳、相當熱鬧。 廟方表示,創建於清康熙年間的萬和宮,是國家三級古蹟的媽祖廟。萬和宫老二媽省親遶境雖只有兩天一夜,卻蘊含著早年先民來台開墾的聚落文化及故土鄉情,尤其隊伍行經之處,更有許多人設立香案虔誠參拜,讓遶境不僅是當地宗教盛事,亦深具文化內涵。 回鑾途中亦有大批信眾夾道歡迎,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與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親自扶轎抵達廟埕、恭迎老二媽、聖二媽神尊登殿安座,順利圓滿這場三年一度的宗教之旅,也期盼藉此次媽祖出巡為地方消災,祈求國泰民安。

MORE

樂成宮「旱溪媽祖」起駕出巡 今展開22天遶境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傳承逾兩百年、全台遶境時間最長的台中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今天舉行起駕儀式,將展開為期二十二天的遶境,停駕或駐駕的宮廟多達九十九座。創建於一七五三年的樂成宮,為國家三級古蹟,亦是當地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三月登場的遶境十八庄活動,不只歷史悠久,更被登錄為台中市民俗文化資產。 樂成宮表示,遶境賜福之旅,沿途將行經十一區、一百一十六里為地方祈福。一早,許多信眾就到場參與遶境盛會,由樂成宮董事長何敏誠率領大眾行五獻禮祝禱,遶境十八庄隊伍頭燈、宮大旗、小宮燈隊、繡旗隊、三十六執事等隊伍並整齊排列於廟埕兩側,等待起駕吉時到來。 樂成宮創建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主祀的天上聖母又稱「旱溪媽祖」,香火鼎盛,是當地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民政局長吳世瑋指出,每年農曆三月初一登場的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活動歷史悠久,不僅登錄為台中市民俗文化資產,更曾入選台灣宗教百景之一,遶境天數亦是全台最長,成為旱溪媽遶境一大特色。

MORE

枋橋頭72庄迓媽祖  5/7起駕前往鹿港天后宮進香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年間的「社頭枋橋頭七十二庄迓媽祖」,不只年代悠久、更被列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廟方將於五月七日起駕,前往鹿港天后宮朝聖進香,是備受當地信眾的宗教盛事、展現獨特信仰特色。 文化局表示,「社頭枋橋頭七十二庄迓媽祖」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在早年,枋橋頭天門宮也稱為天后宮,清朝年間的信眾,原本是每十二年前往大陸湄洲祖廟謁祖、連續進香三年。 後來有一次遭遇強颱來襲、風強雨驟,為顧及大批信眾的人身安全,湄洲祖廟於是指示枋橋天后宮改往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於是從清光緒十六年起,就改成前往鹿港天后宮進香的傳統,為了避免宮名重複,因而改名為枋橋頭天門宮。 對當地人來說,枋橋頭七十二庄是一個超越族群、聚落的聯庄組織,大家透過對媽祖的誠心,而將不同祖籍的信眾共同組織起來,展現對信仰的虔誠。隨著傳統延續至今,枋橋頭迓媽祖如今為每隔十年連續進香三年,每年都吸引眾多信眾共襄盛舉、蔚為地方盛事。

MORE

體現土地公悲天憫人精神  石龍宮贈交通車助弱勢兒少

【記者羅智華南投報導】以泡麵土地公聞名全台的南投中寮石龍宮,在得知長期照顧家庭變故兒少、少年中輟生的玄愛兒少關懷家園,以及陳綢兒少家園,因交通車年久失修、影響出入安全。廟方日前在縣長許淑華見證下,捐贈各一輛八人座交通車給兩個社福機構,希望協助機構照顧好每位弱勢兒少,體現土地公悲天憫人精神。 交通車捐贈儀式由石龍宮福德會榮譽主委吳秋福代表捐贈,縣長許淑華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吳秋福說,縣府或社福機構如有需要,石龍宮明年可再捐贈,發揚宗教慈善宗旨幫助社會弱勢兒少。 玄愛家園董事長何鳳慈說,玄愛家園每年六月底會帶玄愛的孩子挑戰台灣最高峰玉山,小朋友每個月都會進行爬山訓練,準備迎挑戰,目前院內老舊交通車已無法勝任崎嶇山路,對孩子的安全及訓練計畫造成影響,孩子的心聲被聽見,感謝石龍宮捐贈交通車,讓孩子能安全到達訓練地點,並將伴隨孩子一起成長,見證他們從山腳到山巔的每一步。當孩子站在玉山頂峰時,將帶著感恩的心望向每一份來自社會的幫助與鼓勵。 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許見宗指出,陳綢兒少家園多年前受贈一輛交通車,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看診、出遊,為孩子提供安全又便利的交通服務,感謝在交通車老舊退役一年多的今天,石龍宮送給孩子一份禮物,讓家園能再次帶著孩子學習如何駕駛人生,在安全舒適的環境成長。

MORE

一覽廟宇之美  保安宮發行千份摺頁呈現宗教內涵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有「眾神之都」稱號的台南自古以來宮廟林立,其中六甲保安宮更是歷史悠久,是當地信仰中心。為推廣信仰文化,保安宮特別發行上千份宗教摺頁免費與大眾結緣。 據保安宮沿革記載,六甲區舊稱「赤山堡」,境內甲南里昔稱「蕭厝角」,為清朝蕭姓家族墾地之一,日治時期屬六甲第三保。六甲區有多間擁有多元文化底蘊的經典古廟,為讓大眾有機會認識古廟淵源與故事,廟方發行千份摺頁,希望透過圖文並茂的宮廟介紹,來發揚宗教內涵,領大眾一覽廟宇之美。 保安宮表示,六甲保安宮中壇元帥盛名遐邇,除給予民眾精神上支持外,廟方亦年年舉辦「保安迎新麟鳳求環」及「中壇元帥太子爺文化季」,護佑鄉民。此外,保安宮門神及全廟彩繪更是人間國寶彩繪大師洪平順親自手繪作品,工藝精湛。 保安宮主委鄭文平表示,為慶祝今年台南迎來四百年,廟方率先出刊六甲保安宮摺頁,共譜保安宮在六甲的歷史軌跡,讓民眾免費索取結緣。

MORE

南瓜刻神像 奪世界廚藝賽特金

弘光科大學生王宥翔,以南瓜刻出媽祖等七個台灣信仰神像,在今年「IKA奧林匹克廚藝競賽」蔬果雕靜態奪特金金牌。圖/弘光科大提供

MORE

走過4甲子馨香路 西港香科登場

【記者江俊亮台南報導】有「台灣第一香」之稱的西港香,名列國家重要民俗,傳承至今滿240年。西港香的特色在刈香、王醮合為一,甲辰年香科將於18日請王後展開,重頭戲為24至26日的遶境活動,香科全依古禮進行,綿延數公里的香陣將走過96個庄頭。 市府指出,台南有「眾神之都」、「藝陣之鄉」的美名,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多數為3年一科,祈求地方平安。西港慶安宮香科醮典為「南瀛五大香」之一,屬於曾文溪流域王船祭,也是台南香科年最後壓軸的香科。 西港慶安宮總幹事方一峰表示,西港香起源於乾隆49年(1784年),每3年一科,至今有240年歷史。今年甲辰年是第81科香,境內96庄頭參加的宮廟有75間,參與鑑醮的各路神明約600尊、文武陣頭62陣,其中以傳統文武陣和百足真人蜈蚣陣最為聞名。 傳說慶安宮所在地為「鯉魚穴」,日治時期開始有分靈「金鯉魚」令旗供信眾迎回家供奉的習俗,俗稱「鯉魚公」。每3年舉行一次西港香時,這些分靈出去的「鯉魚公」會返回慶安宮鑑醮,今年「回娘家」的鯉魚公約有3000隻。 方一峰指出,甲辰年香科醮典將於18日請王起展開,19日舉辦千歲爺南巡活動,23日請媽祖,24至26日香科遶境,27日燒王船。其中最長的香陣「百足真人蜈蚣陣」,往年有70名神童參與,今年增加至72名。慶安宮「百足真人蜈蚣陣」的神童採世襲制,與其他宮廟不同,相當特別。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表示,今年「西港香」滿240周年,走過4個甲子,別具意義。「西港香」不僅傳承歷史文化,更譜出常民生活故事,24至26展開的「三日香」預計將吸引眾多信眾及遊客追香,而27日的「送王」燒王船活動,更是整個醮典的最高潮。

MORE

每年香客逾百萬人次 北港進香 獲列國家重要民俗

【本報雲林訊】文化部日前召開第九屆民俗審議會,包括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等國內各大廟主事者應邀列席,經一番討論後,全數委員一致同意登錄「北港進香」為國家重要民俗,並將公告「北港朝天宮」為保存者,使「北港進香」成為全國第二十三個重要民俗,朝天宮也成為國內唯一傳承「北港進香」與「朝天宮迎媽祖」兩項重要民俗的保存者,相當難得。 文化部指出,北港朝天宮是台灣媽祖信仰具指標性的進香勝地,朝天宮統計每年進香團數量超過三千團,香客人數高達數百萬人次,已成台灣媽祖信徒宗教生活一部分,可視為媽祖本土化的重要表徵。北港進香的儀式豐富且獨特,進香流程主要為恭請神尊進殿、結紅綾、團拜、刈火、回駕。 審查會認為,「北港進香」三百年來持續由民間自主辦理及延續,同時取得地方社群及跨域群體的認同,強調「北港進香」民俗的歷史文化重要性,對台灣民間影響力巨大。

MORE

龍元宮迎建廟200周年慶典  神農帝遶境6/1起登場 

【記者羅智華桃園報導】身為桃園龍潭信仰中心的龍元宮,為慶祝建廟200周年里程碑,感謝五穀爺長年來庇佑鄉里,將於6月1日起舉辦神農大帝遶境、平安宴及酬神大戲等宗教活動,集結信眾誠心一同為台灣祈福。 主祀神農大帝的龍潭龍元宮,創建於清道光五年、西元1825年。民政局表示,今年適逢創建200年,廟方特別規畫為期半年的慶祝活動。其中,主要活動將於6月1、2日接續登場,除將依循客家傳統古禮進行三獻禮祭儀,還有豐登巡境、百草廟市、夜戲神農、野台宴神等系列活動、熱鬧可期。 龍元宮主委林錦浪表示,龍元宮長年來一直是龍潭的生活文化與歷史重心。此次為迎接建廟200年慶典及系列活動,廟方可說是全體總動員,也希望藉此傳承悠久信仰文化與宗教內涵。

MORE
/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