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往事百語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往事百語14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本文作於一九九五年(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 自從加入弘法利生行列之後,近五十年來,到處行腳,不曾停止,尤以近幾年來,周遊五大洲,更是席不暇暖,有人關心,問我:「你為什麼不休息呢?」我都如是回答:「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在神遊古今中外時,經常發現成功幾乎都屬於勤奮工作的人,而驕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多年來,我踏遍全球各地,在考察人文風俗,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深深感到前途充滿希望的國家,往往都擁有樂觀進取的人民;反之,落後貧窮的國度裡,不知勤奮生產的人比比皆是。我發覺那些具有恆心毅力,能夠百折不撓的朋友們,活得最為充實幸福。我自己做過各類不同的苦工、勞役,只要利濟有情的事業,縱使是經過一番辛苦奮鬥,都能令我終身回味無窮。所以我經常告誡徒眾說:精進勤勞,是善德,是財富;懈怠放逸,是罪惡,是貧窮。 精進不懈 安身立命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自然中,四季輪流遞嬗,行星運轉不息,我們是大自然裡的一分子,又何能遁逃於天地之間?而「止水易生蟲,滾石不生苔」的現象,更說明了唯有將自己「動」起來,才能創造無限的活力;唯有精進不懈,才是順應天心,安身立命之道。因此,我對那些勸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體的人說:「忙,才是保重。」因為將來我們都有一個永遠休息的時間。 隋朝智者大師在讀到《法華經.藥王菩薩品》時,了悟「心緣苦行,是名真精進」,頓時豁然開悟,我雖自嘆無此福德能善入佛慧,但半世紀來的出家生涯,及數十年來的憂患相煎,使我確實體會到修行並不是表相上的苦樂榮衰,而是在真參實學中,顯發自性的光芒;在志行堅固中,流露悲願的力量。就拿忙與閒來說,寧可忙著死去,也不要閒著生活。因為基本上,過分的休息就等於冬眠,就等於浪費生命。 我常看到一些原本大有所為的青年,在學佛以後,不是急著閉關念佛,入山修禪,作為躲避忙碌的藉口,就是想要去興建家廟,廣收弟子,以募款化緣❶,自圖溫飽為足,結果不是在寂靜的歲月裡消磨了志氣,就是在豐厚的供養中埋葬了慈心悲願,心中真是良感哀痛! 反觀佛陀在證悟真理後,還四處弘法利生,及至八十高齡,仍然拖著疲憊的病軀,行化於恆河兩岸。我們又看到歷劫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精進不懈,苦忍辛勞,度脫有情,乃至雖捨身首腦髓、國城妻子,而不起絲毫瞋恨之心。聖賢之所以能長久在生死海中作福興善,永無疲厭,是因為他們都立定遠大的志向,堅此百忍,無怨無悔。吾等一介衲僧,淺慧薄福,有無盡的眾生需要度脫,有無量的法門需要學習,那裡還敢貪逸惡勞,坐享其成?想要斷除無邊的煩惱,勤求無上的佛道,豈是只知隱跡遁世或一味入世媚俗者所能輕易成就! 把握當下 沒有時間衰老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如果我們不能把握當下,積極行道,讓時光悠悠而過,一旦無所奉獻,就業報命盡,豈不有負十方大眾信施?倘若袈裟下失卻人身,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更是愧對諸佛菩薩的慈悲。 曾經有一位在外參學多年的徒眾,回來向我銷假時,驚異地說道: 「師父!您怎麼一點也沒有老?」 我回答:「因為我沒有時間老。」 孔子曾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老」,最怕是心力的衰退,而非年齡的增加。有些人雖然年紀輕輕,心卻已經老了,所以只有坐以待斃,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世間。有些人儘管滿頭銀髮,卻精神飽滿,老當益壯。像東漢馬援以耄耋高齡,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發出「馬革裹屍」的豪語,令人盪氣迴腸;以色列的梅爾夫人,年屆八十,仍在烽火中折衝樽俎,她曾豁達地說道:「我從不擔憂年老。年老就像飛機在暴風雨中飛行,你既然無法遏止風雨,也不能停止飛機,所以不如樂天知命,讓它飛吧!」 隨遇而安 善用零碎時間 不管是在五欲六塵的人生戰場裡奔波也好,或是在五味雜陳的世間風雨中馳騁也罷,光陰如流水,易逝而難返,要以有涯的生命去完成無窮的使命,就得把精神武裝起來,和時間做長期的賽跑。所以我儘量以最快的速度辦事,一些堆積很久,棘手難辦的問題,只要到我這裡來,一次立刻解決,因此有「馬上辦中心」之稱;無論行程多麼忙碌,凡是答應別人的邀約,我一定想盡辦法準時赴會,故而得到「限時快遞」的美譽。 早年我從走路佈教到單車弘法,後來又以火車、汽車代步,南來北往,現在儘管經常搭乘飛機,穿梭洲際之間,但是每天仍是忙不過來。在生活上,我力求簡單,洗臉一把半,剃頭五分鐘,為的是節儉時間,做更多的事。長久以來,我訓練自己隨遇而安,所以無論在機艙、車廂、鬧市、臥鋪,我都能自在地看報讀書,藉著用功吸收新知,督促自己能與時俱進。我在出家時,從排班、走路中,學習利用零碎時間,直至今日,即使幾分鐘的散步,開示中的空檔,我都不輕易浪費,一份計畫大綱,幾張結緣的書法,經常都在這些時候完成的。我恨不得一天當一年用,一周當一世用,只覺得時間太少,怎麼會有時間老呢? 有時接到信徒的來函,信尾祝福我「少病少惱」,其實我既然沒有時間老,當然也沒有時間生病,更沒有時間煩惱。維摩詰大士說:「眾生病,是故我病。」趙州禪師說:「佛是煩惱,煩惱是佛。」菩薩道的行者,因為能從平等一如的佛性和自他不二的關係上看待眾生,所以視眾生的疾病為自己的疾病,視眾生的煩惱為自己的煩惱,因而能心甘情願地為眾生做牛做馬,不以為苦。我自幼廁身叢林,日夜薰習,以前賢為師,所以日夜不停課徒授業,給人歡喜,不敢稍怠;我櫛風沐雨接引佛子,布施無畏,不知怨悔。我將「他受用」的法喜,轉為「自受用」的禪悅;我將「自受用」的所得,轉為「他受用」的利益。多年以來,一直覺得為他人做事好像是在為自己工作,所以興味益濃,即使遭逢挫折阻礙,也不曾退心轉意;縱然病恙染身,也照常工作,樂此不疲。 生命有限 加速弘法腳步 數年前,我的腿跌斷了,許多關懷的聲音隨之而起: 「師父!您的腿不好,不要走太多路!」 我的腿就是不能走了,還有手啊!古人不是常說「雙手萬能」嗎? 一晃眼,幾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我不但繞著地球跑了好幾圈,甚至為了籌措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建校基金,寫了不下一千張的毛筆字,拿去義賣。 近年來,我的視力日益減退,醫師曾警告我,如果不好好保養,將有失明之虞,頓時,耳邊又多了許多叮嚀: 「師父!您的眼睛不好,不能太費神!」 我的眼睛就是不中用了,還有口啊!嘴巴最容易做功德了。 數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我不但看了上千篇文稿,還主持過無數場的講經、開示。 半年前,我的心口悶痛轉劇,出息入息時感不暢,真正感受到人命就在呼吸之間,更覺得不能隨便休息,所以不時鞭策自己,加速弘法的腳步。 最近,我做心臟血管手術,一些來探望的弟子都說: 「師父!您的心臟不好,不要太累了!」 肉團心雖有小損,真如心何嘗有缺?只要「有心」,無事不辦! 心不忙亂 工作休息同時 他們經常勸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乍聞此語,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休息」並不必然能「走長遠的路」。社會上一般人即使晚上睡覺時閤著雙眼,心念卻還留連在白天的事情上,因此,輾轉床第者有之,夜不安枕者有之。平常閒暇時更不用說了,六根門頭不斷地向外攀緣,不但不能達到休息的目的,甚至還增添許多無明煩惱,擾亂了工作時的情緒。所以真正的休息,應該是「休」歇六根,「息」止妄念。果能如此,真心現前,自然就能進一步善用根塵,轉識成智,普濟天下有情,故到「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的境地。像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成就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故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我自愧行持淺薄,沒有如此深厚功力,但是因為能保有一顆寧靜的心靈,所以我可以同時聽話、回答、看信、吃飯……,而且還能招呼附近每一個人。錄製電視節目時,我也能在不備文稿,不看鐘表的情況下,安然地說出一則則法語、故事,並且準時結束,從不NG。所以我常說:只要人忙心不忙,工作中可以休息,休息中也能工作。所謂「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無住生心,隨緣應物,雖千鈞加頂,也能舉重若輕。 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至於能否「走長遠的路」,並不重要。像僧肇雖然英年早逝,他的《肇論》卻是佛教傳入中國初期的重要寶典;蔡鍔雖然僅僅活到而立之齡,但是由於他奮不顧身,揭穿洪憲帝制的陰謀,使億萬人民免於君主專制的厄運。朝露雖易逝,但它潤澤了大地;冬陽雖短暫,然而能銷融冰霜。我們應該趁著一息尚存,及時努力,燃燒生命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輝,照亮後人,因為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古聖先賢行願精進,不肯輕易虛擲光陰,往往堅持到最後一剎那,像道安大師在大座說法中立化,慧遠大師在聲聲佛號中西歸,玄奘大師在振筆譯經時圓寂,佛印禪師在接引信徒時坐滅,他們的行止風儀是多麼的灑脫自在!我今已七十而知天命,生滅榮衰於我有如雲淡風輕,但是所謂「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若能有此福報,在精進工作中奄然而去,不也得其所哉,意義非凡! 弘法利生 惟願世世為僧 死亡命終,表面看來是走向人生的盡頭,其實並非一了百了,大限來臨時,我們的根身雖然朽壞散滅,但是心識仍將隨著業力流轉五趣。吾等凡夫俗子從無始劫來,萬死千生,千生萬死,或馬腹牛胎,或地獄餓鬼,何嘗暫息?但愚人不知,殺盜淫妄,無所不為,此生固然惶惶不安,後世還要受盡苦報。溈山禪師最是偉大,發願來生做水牯牛,服務大眾;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乘著大誓願力,累世受生非道,以鳥獸身度脫無量有情,更是悲願無盡。我雖才德俱薄,但自忖擁有一顆不滅的悲心,惟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出家為僧,永不休息地弘法利生。 黃檗禪師說得好: 汝一念心上清淨性光,是汝屋裡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裡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映照明光,是汝屋裡應身佛。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我們不必遠求來生安樂享福,也不必渴望諸佛菩薩示現救度,我們自己應該努力開發本自具足的佛心自性,發願做三世諸佛的千百億化身,效法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的馬拉松精神,在世間的跑道上,永無止盡地普濟十方,自度度人。只要你想到將來總「有永遠休息的時候」,何不趁現在精進努力? 【注釋】 ❶  在大師的理念,化緣不只是化錢,化善緣、化對方的心比化錢更重要。 剃度法語 ◎星雲大師 佛光山上喜氣洋,開山以來應萬方; 好因好緣多好事,青年入佛教爭光。 發心出家最吉祥,割愛辭親離故鄉; 天龍八部齊誇讚,求證慧命萬古長。 落髮僧裝貌堂堂,忍辱持戒不可忘; 時時記住弘佛法,莫教初心意徬徨。 為僧之道要正常,不鬧情緒不頹唐; 勤勞作務為常住,恭敬謙和出妙香。 清茶淡飯要自強,粗布衣單有何妨; 生活不必求享受,超然物外見真章。 善惡因果記心房,人我是非要能忘; 深研義理明罪福,慈悲喜捨道自昌。 朝暮課誦莫廢荒,念經拜佛禮法王; 無錢無緣由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 十年之內莫遊方,安住身心細思量; 任他天下叢林好,我居一處樂無疆。

MORE

往事百語19 最高的管理學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本文作於一九九九年(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妙睦從佛學院畢業出來之後,就被常住派到洛杉磯西來寺擔任知客。有一天,我在西來寺款待客人,對過程有一些意見,我問她:「妳在那裡受教育的?」她說:「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之前,是在香港念管理學。」我聽了以後,和她說:「妳過去念的管理學,都是學著去管事,去管人,是不夠的,妳今後最好要學習把自己管理好,才是最高的管理學。」 今天正逢「管理學」到處普及的時候,論其種類,真是不勝枚舉,有企業管理、人性管理、民主管理、分層管理,乃至於飯店管理、醫院管理、行政管理、倉庫管理……,但是對於如何「管理」自己,「管理」內心,就很少設立如此的課程了。在一九九六年,我創設了南華管理學院,和台灣各個大學一起參加聯合招生。經過一番研究之後,我深深感到:佛教其實就是一門精深博大的「管理學」。 彌陀觀音 給予管理示範 像一卷《阿彌陀經》,就是阿彌陀佛的「管理學」。在他的西方極樂世界裡,不但享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富麗的亭台樓閣,清淨的休閒娛樂,融和的群我生活;而且沒有政治的迫害,沒有惡人的干擾,沒有經濟的困境,沒有男女的占有,沒有交通的事故,沒有生態的汙染,沒有衣食的擾人,沒有老病罣礙,沒有種族的界限,沒有怨家的敵對。阿彌陀佛將極樂世界的居民全都「管理」成「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可以說阿彌陀佛就是一個最高的管理專家,因為他能夠給人安全、給人安樂、給人安心、給人安適。 一卷〈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最好的「管理學」。觀世音菩薩為了將他世界裡的眾生「管理」好,所以先救苦救難,讓眾生得以無憂無懼,例如你有貪欲的,他布施喜捨來幫助你;你有瞋恨的,他以慈悲來教化你;你是愚痴的,他用智慧來引導你;你有疑嫉的,他賜信心來攝受你;求生兒子的人,他能幫助你生下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兒的人,他能幫助你獲得端正有相之女。如果你是軍人,他為你說軍人法;如果你是工商人士,他對你講工商管理法;即使你是一個童男或童女,他也會以童男童女的教育布施給你……,因為觀世音菩薩善於隨類應化,觀機說法,所以他走進了每一個人的心中,而信者們也將家庭裡最好的地方用來供奉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信仰及領導。 由此看來,我們可以得知,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的各種「管理學」,是合乎自我的管理、自性的管理、自覺的管理、自知的管理。由於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給予我們管理的示範,所以讓佛教發展出各種宗派的「管理法」,叢林寺院的「管理法」,僧團戒律的「管理法」,祖師大德的「管理法」……,可謂內容繁多,欹歟盛哉!讓佛教對於當代社會,甚至自我的「管理」等等,都有很大的貢獻。 管人之難 勝過管物管事 三十年前,我訪問日本時,見到日本工商企業團體,一隊一隊,一團一團的,都到各大寺院集合受訓,聽說這叫作「職前訓練」,是公司行號為了教育員工良好的思想理念及生活習慣,所以在他們正式工作之前,送到寺院裡接受佛教的「管理」訓練。當時日本寺院負責行政的出家法師也無不以佛門「管理」做人、「管理」工作的方式傾囊相授。那時,我就認為今後的佛教在社會的管理方面應該提出一些貢獻。 世間上,物品的管理比較容易,因為物品既不會表達意見,也不會和你對立抗爭,你怎麼安排,它就如何地發揮功用;說到管理事情,事情也還算很好管理,因為事情有一定的原則,如果能將事情的輕重緩急拿捏妥當,將事情的好壞得失權衡清楚,管理起來也就不為難了。 最難「管理」的是人。因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意見,最重要的是面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習慣、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學歷、不同的資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籍貫、不同的年齡……,如何在這麼多的差異之中,將人統攝起來,事實上是非常困難的。 人,很難管理,其實,更難管理的還是自己的一對眼睛,你要管理它非禮勿視,它有時偏不聽話;兩隻耳朵,你要管理它非禮勿聽,它偏歡喜竊聽他人的隱私;一張口,你要管理它不亂說,它偏偏禍從口出,闖下許多麻煩來;一雙手,你要管理它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與取,但貪愛小便宜的人總是不計後果……。自己的眼、耳、鼻、舌、身都不能聽從自己的命令指揮,又如何能管理別人,管理其他的事情呢? 調伏自心 從內至外皆治 其實眼、耳、鼻、舌、身,是有形有相的,還算好管理,假如管理自己的內心,這就難上加難了。心中的自私無明、煩惱邪見,如驕慢、嫉妒、憤恨、執著等等,如波浪一般鼓盪不已,如果自己缺乏大願、大力、大智、大悲,那裡能管理得了自己和自己的內心呢? 盤踞在心中的煩惱雖然難以管理,即使是心中的一念情執也不易管理,有的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可說是將自己心意情執發揚到極點;有的人愛國、愛民、愛家、愛人,即使如何地執著不捨,也還能為社會所接受;但,就有一些人,他們的心像頑猴惡馬一樣,總是犯人禾稼,最終還是自己受害至深。 一個人想將自己管理好,則須管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心念要管理好,自己的威儀要管理好,自己的語言要管理好,任何一個地方管理不好,都會為我們帶來多少無謂的災殃。 平時承蒙有人讚美我,說我門下徒眾之多,寺院之多,不知是如何管理的。其實,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管理」的法則,像我管理寺院,從不上鎖,像大雄寶殿、大悲殿、會議室、客堂、教室等等都是全日開放,好讓大眾隨時都可以進來瞻仰、使用;我管理物品,不喜歡建倉庫,我覺得物品是做來給大家用的,最好能物盡其用,東西一旦堆在倉庫,沒有人看得到,往往一放多年,等到要用的時候已經發霉生銹,豈不可惜!我管理錢,也不喜歡放在祕密的地方,三十多年前在壽山寺的時候,我將錢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學生、徒眾各取所需,我認為這才是公平之道;我管理人,倡導法治、人治,甚至無為而治,我覺得最好的管理,其實是自己內心的管理。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 人和為貴 主張集體創作 有一段民間的繞口令說:「有一個城隍廟,東邊坐了一個管判官,西邊坐了一個潘判官,西邊的潘判官要管東邊的管判官,東邊的管判官要管西邊的潘判官,究竟是要東邊的管判官來管西邊的潘判官,還是西邊的潘判官來管東邊的管判官。」就是判官也彼此不服氣,你要管我,我要管你,互相看不起,僵持不下,就很難為城隍爺了。可見有了管理對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別對立,反而就更難管理了。 在禪門有一則饒富趣味的故事,可以和上面的繞口令成為對比。有一個信徒到寺院找住持講話,住持叫旁邊的一位老禪師說:「你趕快去沏茶!」不久,住持又叫他:「你快去切一盤水果來!」住持和信徒講完話,又向老禪師喊道:「你陪客人聊聊啊!我有事要先走了!」住持出去了以後,信徒很奇怪地問老禪師:「這位住持是你的什麼人啊?」老禪師回答:「是我徒弟啊!」信徒大為不滿,說道:「既是徒弟,怎麼可以叫師父去泡茶?」老禪師回答:「他只有叫我去泡茶,沒有叫我去燒茶,燒茶就比較難了。」「他還叫你切水果!」「他很慈悲啊!只有叫我去切水果,沒有叫我去種水果,種水果可就更難了。」「他自己先走了,還叫你來陪我!」「他年輕,比較有用;我老了,所以做一些瑣碎的事情。」其實,在這個寺院裡,老禪師才是真正懂得「管理」三昧的人,由於他能顧全大局,放下身段,透視人際之間的因緣關係,因此讓整個寺院和合無諍。 有鑒於「人和為貴」,所以我一向主張「集體創作」,我覺得最上乘的管理方式,應該是讓大家自動自發,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奮發突破;我也大力提倡「同體共生」的精神,我覺得最高明的管理原則,應該是讓整個團體能夠產生共識,上下一心。雖然我一手創建佛光山,但我都以召開會議來代替下達命令;儘管我是多少人的師父、師公,但我寧願大家商討研究,也不願斷然否決別人的意見。當然,其中也曾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擾,例如一些應趕緊實行的議案,因為主事者的保守而延誤時機,以致日後必須付出多倍的努力及代價,但是為了尊重他人的看法也有其必要,所以我願承擔一切後果。三十年來,為了斡旋各個單位的意見,為了調和各個主管不同的看法,總有開不完的會議,但想到能給人多少利益,給人多少方便,給人多少學習,一切的辛苦即刻化為烏有。 生死與共 發揮整體力量 過去曾經聽過一則家庭主婦的故事,讓我感念良多:有一個母親就要過七十歲生日了,家人們祕密地商量著如何為她祝壽,想了半天都不知道她最喜歡什麼,最後小兒子說:「我知道,媽媽最喜歡吃我們每餐剩下來的飯菜。」大家想想,的確如此,於是到了這一天,兒女們就將冰箱裡的剩菜清出來煮了一鍋,說道:「媽媽!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們煮了您最喜歡的剩菜孝敬您。」這位母親聽了,一面流淚,一面說道:「是的,我最喜歡吃剩菜,幾十年來,你們所不喜歡的,我都默默歡喜承受下來。」自古以來,男士多稱自己的太太是內人、拙荊,甚至賤內等等,其實賢妻良母才是一個家庭裡面的主導內外的核心人物。我將這種肯犧牲,肯奉獻,不計較,不嫌苦的管理方法稱為「剩菜哲學」,用它來教導我的徒眾;但看古今中外,善於管理的良臣名將不都是因為擁有這種體貼、承擔的美德,所以能夠克敵致勝嗎?像吳起領軍,不但與兵士同榻而眠,同桌而食,而且噓寒問暖,為吮膿血,所以官兵們都肯為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李廣帶兵,在飢乏之際,發現泉水,不待士卒盡飲,必不近水,不待士卒盡餐,必不嘗食,所以大家都樂於為他效勞賣命,出生入死。 因此,所謂「管理」,不一定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應當深入群眾,將團隊的精神帶領起來。三十多年前,我初創佛教學院❶,即使像「出坡」這麼一件例行的事情,我都親自說明意義,並且身先表率,挑磚擔水。三十年後的今天,想要為我做事情的徒眾何止萬千,但我不僅未曾以命令的口吻叫人做事,還經常主動地為徒眾解決問題。常常聽說某個徒眾在北部事情忙碌,我便為他主持南部的會議;往往知道那個徒眾正在主持會報,一時無法結束,我就為他代課教書。我覺得: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先與對方建立「生死與共」的觀念,才能發揮最大的整體力量。 用人不疑 授權代替干涉 有些人從事管理,善以謀略在人我之間製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為屬下所尊重;有些人從事「管理」,喜用計策先試探別人的忠誠,但是一旦被人識破,就不能為對方所信服。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來測度他情,以授權來代替干涉。像龔鵬程先生和我素昧平生,只因聽說他的才華,便立刻在飛馳於高速公路的車廂裡,先用行動電話邀請他擔任校長,他先是一陣愕然,聽說我要建的是一所屬於全民的精緻大學,便一口答應,從此多年來的校務我未插手干涉,「南華」在他的帶領下,校譽日有所增;目前西來大學的校長陳迺臣先生,過去是花蓮師範學院校長,我將校務交付給他之後,也很少過問,西來大學的校務在他的拓展之下,也是蒸蒸日上。 在世間上,一些父母和兒女們說:「你看!隔壁張家的某某多好,成績這麼好,那像你?」結果,孩子被說得一無是處,只有自暴自棄;在社會上,一些主管總是責備屬下不如別人,說者固然是「恨鐵不成鋼」,但沒有想到聽者的想法如何,根器如何,也就枉費心機了。每個人資質不一,各有妙用,只要你善於帶領,敗卒殘兵也能成為驍將勇士,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看出他們的優點長處,而給予適當的鼓勵?你能否看出他們犯錯的癥結,而給予確切的輔導?尤其,你能否不傷害他的尊嚴,而讓他的人生得到成長?像盤珪禪師以慈悲愛心感動惡習不改的慣竊,仙崖禪師以不說破的方式教導頑皮搗蛋的沙彌,凡此皆可看出歷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叢林,接引各類僧眾的善巧智慧。 為人著想 管理應付裕如 過去曾經有一個連名字都不會寫的男孩被送來佛光山,大家都嫌他笨拙,我用玩的方式來教他,慢慢地,他竟然開了智慧。大雄寶殿剛落成時,裡面一萬四千八百個小燈泡的線路錯綜複雜,都是他一人包辦;還有一個摩登妙齡女郎,每次來山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當時不知有多少人反對我收她作出家弟子,但她後來在佛法的薰陶下,不但勤勞努力,而且本分盡責,得到眾人的讚美。所以,說到「管理」,其實是在考驗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與智慧。 信徒和我講話時,常會驚訝地說:「你說中了我的心事了!」這是因為我自四十多年前弘法以來,就常在揣摩前來的聽眾、信徒是什麼職業,抱著什麼心態,我要和他講什麼話,讓他歡喜,讓他感動,由於我能用心為人著想,所以後來我在「管理」人眾的時候,就能應付裕如。 我接辦南華管理學院時,曾將一座大樓的設計方位改變,事後許多人說改得真好,他們問我是不是會看地理風水?其實心有心理,人有人理,情有情理,物有物理,地當然也有地理,過去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每次一上殿,我就知道要趕快站到那個位置,因為我喜歡敲法器,即使沒有開我的牌,也總想有遞補的機會。每次一到齋堂,我也知道應該往那裡坐,因為我的食量大,我要找一個行堂容易看到的地方,好為我添飯;每次一到教室,我會知道該到那個位置去,因為過去寺院沒有錢點油燈,只有自己趕緊選擇光線最好的地方;每次和師長談話,我也知道該往那裡站,因為我要引起他的注意,好讓我能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後來舉凡隊伍的排列形式、建築的遠近高低、事情的快慢程序……,我都能拿捏得準確,這是因為我能用心將自己的「空間」管理得當的緣故。 人我一如 最高管理學分 我經常在客人要來的前一刻,站在門口迎接,讓對方驚喜不已,有人問我是不是有神通?其實這是因為我從小就訓練自己要有時間觀念,例如什麼是五分鐘,什麼是十分鐘,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時辰,做一件事情要花費多少時間,我的心中都了了分明,所以一切事物當然也就能夠「管理」得恰到好處了。 每年大年初一,我能約略算出今年春節大概會有多少人上山;在某些地方待上一、兩天,我也能知道當地寺院油香的多寡。徒眾輒感驚訝,其實我無絲毫特異功能,只是因為我有心去留意大小車子的流量,我肯去主動地了解每個地方的人文經濟,由於我心裡面有數字的概念,所以在管理寺院的時候,無論行政、財務、工程、總務……,當然就能夠預事而立,面面俱到了。 所以,管理的妙訣,在於將自己的一顆心先管理好,讓自己的心中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層次,有數字的統計,有做事的原則。尤其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心裡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滿「最高管理學」的學分。 【注釋】 (1)1964年,大師於高雄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因學生人數漸多,為讓學生有一處專心靜修的環境,乃於佛光山創建「東方佛教學院」,後更名為「佛光山叢林學院」。 叢林要則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世以慈悲為根本。

MORE

往事百語 1 因緣能成就一切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本文作於一九九八年(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所證悟的真理最主要的是:萬事萬物的生滅都是在遵循著「因緣」法則的運作。所謂「因」,就是指最初引生後來結果的直接內在的原因;所謂「緣」,就是指外來助成結果的間接關係。由此看來,「因緣」不是佛陀所發明的名詞,而是宇宙人生本來的真理。因緣既不是宿命觀點,也不是靈異現象,而是最合乎科學的法理軌則。我出家半世紀以來,對此感悟良多,如果有人問我一生之中,體會最深的佛法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他:「因緣能成就一切。」 因緣生滅 世間不變真理 我出生在蔣介石揮兵北伐的年代(一九二七年),及至稍長,中日戰爭爆發,以及後來國共內訌不和。記得那時戰火連綿,生靈塗炭,不知多少人家園毀於一旦,多少人妻兒骨肉離散,我常想:「為什麼會有如此慘不忍睹的結果呢?必定有所原因。」聽到年老的外婆和師公(出家的姨婆)談話時慨嘆:「這些『因緣』都是眾生的業力!」我繼續追問:「業力是什麼?」他們說:「這是因緣果報。」後來,我出家學佛,一路行來,感到世界的成、住、壞、空,人間的生、老、病、死,心念的生、住、異、滅,原來一切無常的世事都逃不過「因緣」二字,所謂「因緣生,因緣滅」,真是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 像我童年未曾讀過多少書,而能認識一些字,主要是因為母親聽我讀故事小說時,在旁指正我的錯別字,讓我有了識字的「因緣」;家裡人口稀少,無人燒煮三餐,年幼的我自動負起燒飯煮菜的責任,不意卻獲得臥病在床的慈母指導,讓我得到烹調祕訣的「因緣」。少時親近信佛虔誠的外婆,在外婆的念佛誦經聲中,增加我信仰的「因緣」。家鄉寺院庵堂很多,出家人衣袂飄然、法相莊嚴的行儀,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埋下種子,不知不覺中醞釀我出家學道的「因緣」。所以,「因緣能成就一切」,誠信然也。 「因緣」,有順「因緣」、逆「因緣」的分別:風調雨順,讓萬物成長,此乃順的「因緣」;風霜冰雪,讓萬物堅強,此乃逆的「因緣」。「因緣」有善「因緣」、惡「因緣」兩種類型:助長成功的「因緣」,乃善的「因緣」;破壞損毀的「因緣」,乃惡的「因緣」。但善、惡因緣不是絕對的,一個人歷經父母的呵護、學校的教育、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固然能得到順的、善的成長「因緣」;有些人從出生伊始,就遭遇到破碎的家庭、艱辛的生活、苦難的挫折、種種不幸的惡「因」惡「緣」,也能從堅強奮發中,淬煉出逆的成長「因緣」。檢視過往,年少時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養成我善觀事物的性格;沒有貴親厚戚的照顧,養成我平等愛人的性格;沒有周全衣食的供應,養成我隨遇而安的性格;沒有冶遊玩耍的環境,養成我慎思自省的性格。這一切不順利的境遇,不也都成為我成長的「因緣」嗎?其他諸如戰爭傷亡、家庭貧困、饑寒交迫、橫逆臨身,如今想來,也全是增上的「因緣」。 冤囚獄中 成就留台因緣 後來,我到南京律學院念書,因逢戰亂,缺乏適任的老師,每當他方有一位老師前來,大家奔相走告,認為是天大的喜事,而且在課堂上,都能珍惜寶貴的機會,專心聽講,久而久之,養成我習慣於諦聽的「因緣」。其中,有的老師不擅教授方法,上課不發一言,寫了滿黑板的粉筆字,養成我善於抄錄的「因緣」,不意日後專注聽講的「因緣」與善於抄錄的「因緣」,對於我自學修習助益甚多,讓我感到「因緣」真是不可思議。 記得剛要來台灣的時候,正逢國共戰爭風雲緊急,許多人舉家南逃,甚至因嚮往台灣而離鄉背景,飄洋渡海。當時太平輪數千人的死難轟動一時,我因為時間匆促,趕不及搭上那班輪船,而倖免一劫。如果快了一時,沉沒海峽的冤魂或許也有我的一份。想到因為沒有趕上的「因緣」,讓我與死神擦身而過。在慶幸之餘,經常覺得人生在順、逆「因緣」之中流轉不停,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支配著我南北流亡,東西飄泊。 一九四九年,由於政府誤解,認為來台的僧伽均係匪諜,處處風聲鶴唳,難以容身。那時我身無分文,突然想到棲霞山在香港的分院「鹿野苑」中,或有道友可資助我的船票,讓我前往香港,遂去信求援。那知船票寄達台灣時,我已被冤囚獄中。及至釋放,錯過了赴港因緣,後來承蒙吳伯雄先生的尊翁吳鴻麟長者,以警民協會會長的身分為我保證,辦理戶口,打消我赴港的想法,成就我留在台灣的「因緣」。 感謝身為客家人的妙果老和尚,與我既非同門,又非同宗,卻在我無衣無食的時候,伸出援手,給我掛單安住的「因緣」,並為我擔待安全單位許多調查盤問的風險,若非如此,生死存活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後來為了報答妙果老和尚的慈心,以及客家籍的工程師謝潤德先生的「因緣」❶,我在苗栗、竹東、頭份、屏東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設立了很多禪淨中心、道場及佈教所,聊以報答這許多美好的「因緣」。 教界支持 發願給人助緣 自從吳鴻麟老先生冒險為我保證之後,我與吳家結下了幾代「因緣」。數年前,吳老先生過世,我從菲律賓趕回,親自為他主持奠禮;吳老夫人在台大醫院住院治療,我也多次探望。今年(一九九八年)三月,吳伯雄先生繼我之後,擔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的總會長,當我陪著他到各地視察會務的時候,突然感到「因緣成就一切」的妙處,真是不可思議! 中日戰爭結束之後,我在江蘇宜興辦了一份《怒濤》月刊,雖只油印五百份的發行量,但承蒙教界長老大醒法師在《海潮音》月刊上公開推介,使《怒濤》月刊立即身價十倍。到了台灣之後,大醒法師於一九五一年主辦台灣省佛教講習會,我感念他提拔《怒濤》的「因緣」,毅然承命為其擔當教務主任之職,以供驅使,仔細回想人生種種在「因緣」裡流轉迴盪的情景,不禁禮讚「因緣」真是奇妙無比! 在講習會期中培養的僧才,有被冤屈死於獄中的台東修和法師,有主編《海潮音》月刊的靈泉寺修嚴法師,有在台中創立萬佛寺、慈明寺的聖印法師,有在花蓮擔任佛教會會長的真寶法師等。由於我和大醒法師的一點「因緣」,這許多青年僧寶對台灣佛教做出一定的影響和貢獻,心中也同感與有榮焉。 此外,由於我和妙果老和尚的「因緣」,承蒙他推介,讓我和台灣佛教界的大德,如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宋修振、台中寶覺寺林錦東、台南縣佛教會呂竹木、彰化曇花佛堂的林大賡、南投縣佛教會理事長曾永坤,甚至在台灣大學教學任職的李添春、李世傑,北河高中老師張玄達等本土俊彥結識來往,深感榮幸。後來我在台灣多次環島佈教,宣揚影印大藏經,到各地弘法講學,出版《釋迦牟尼佛傳》,發行《今日佛教》等,他們都給予我許多支持,這些好「因」好「緣」,抵消了許多壞「因」壞「緣」,讓我得以一展發揚佛教的抱負。感念於「因緣成就一切」,我發願要時時刻刻給別人一點幫助的「因緣」,讓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好「因」好「緣」。 友寺支助 好因好緣來往 民國四十年左右,花蓮不斷地發生強烈地震,天災人禍頻傳,我感謝東淨寺的曾普信居士平日以謙謙君子之風,待我誠信,所以除了曾在《人生》雜誌上呼籲救濟花蓮災民,重建東淨寺之外,也為他出版《蘇東坡史話》等書,讓彼此都在好「因」好「緣」中來往。 當我得知林錦東被政府認為是親日派的中堅,不被獲准出國時,我做「不請之友」,多次和中央建議:「林先生實是中日友好邦交的最佳人才。」後來中央解除禁令,讓他得償訪日宿願,我也歡喜不已。 記得有一年,彰化媽祖行香團朝拜北港的媽祖廟,林大賡先生邀我坐三輪車,到媽祖行陣中參觀,讓我對台灣的民間信仰有了深切的認識。為了感激他的熱忱,後來我在彰化開建「福山寺」,請他擔任「福山佛學院」的副院長 ❷,希望彼此的好「因」好「緣」能對彰化佛教有所貢獻。 後來,屏東東山寺圓融法師、苗栗淨覺院的智道法師、台中慎齋堂德熙法師、后里毗盧寺妙本法師、美濃朝元寺的善定、慧定法師、板橋菩提院的文智法師等等,都曾支助我弘法的「因緣」,我無以為報,只有努力著述,寄贈書報月刊,聊表寸心。 一九五二年,由於先有馬騰居士寫信邀請我前往宜蘭弘法為「因」,後有李決和居士面邀駐錫宜蘭為「緣」,我欣然允諾。四十六年之後,一九九八年,馬騰居士在岡山以八十餘高齡辭世,我感念他當年給予我赴往宜蘭的「因緣」,除了前去拈香祝禱冥福,吩咐佛光山都監院❸的滿淨法師、永能法師為其處理一切喪葬事宜之外,並將其靈骨安奉於佛光山,滿我感謝好「因」好「緣」的心願。 喜捨給人 緣緣相續無盡 三十多年前,我曾在墾丁公園一帶弘法,蓮海念佛會邀我前往主持落成開光,三十多年後,我應邀為東海寺主持佛事,才知此地已有幾十個寺院道場分建各處。想到佛典中描述尼拘陀樹的種子雖小,長成的大樹卻能枝葉繁茂,蔓生四方,以此譬喻小「因緣」能得大果報,不禁深有所感:播種者植種於地,雖然不一定自己收成,但有朝一日看到濃蔭傘蓋,大眾蒙福,也覺得欣慰無比。初到宜蘭的時候,一無所有,仰賴別人給我「因緣」,自忖:「我能給別人什麼『因緣』呢?」於是一得到淨財,便購買《人生》雜誌、《菩提樹》月刊及台灣印經處出版的佛書,免費送給寺院、商店、信徒、青年,由於這些「因緣」,無形中助長宜蘭讀書學佛的風氣,頭城、羅東等地相繼成立念佛會,圓明寺覺意老尼師提供草寮給我靜修寫作。天理堂香店的老闆方鐵錚先生是李決和居士的女婿,後因流通佛書與我結識,在這諸多「因緣成就」之下,李決和居士不但自己以年老之身隨我出家學佛,女兒慈莊、外孫慧龍、慧傳也隨我剃髮為僧,目前在佛光山都擔任要職。 在宜蘭弘法的「因緣」,造就了許多有為的青年僧才,與我共同開創佛教事業,除最初參與開闢佛光山的一級主管之外,在家信眾方面也是人才輩出,像鄭石岩教授在佛教心理學方面開創天地,利人無數;楊梓濱、張肇、張鋼鎚、林清志等人為佛光大學奔走籌畫,克盡心力……,凡此「因緣」皆有如滾雪球一般,緣緣相續,燈燈無盡,使偏處一隅的宜蘭成為台灣佛教的搖籃地,點點滴滴的往事形成延續歷史的軌跡,誠為不可思議之「因緣」也。 喜捨一句受用的佛法能給人一些「因緣」,布施一聲親切的關懷能給人一些「因緣」,甚至供養一絲真誠的微笑,贈予一本淺顯的佛書,都可以提供別人一些「因緣」。多少年來,在與道友、信徒的來往之中,我深深感到,不論是舊識或新知,不論是老參或新學,最重要的是彼此要互相珍惜「因緣」,唯有讓心和心之間搭建起道情法愛的橋梁,才能使好「因」好「緣」綿延不斷。 各地佈教 佛教蓬勃發展 一九五五年,南亭、煮雲法師與我等人,共同發起「影印大藏經環島佈教團」。一個多月來,我們搭乘板車、牛車、三輪車、火車、汽車、小船、軍艦、飛機……,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鳴炮獻花,甚至地方寺廟抬出神明金轎前來歡迎,以麥克風、擴聲機助長熱鬧,只見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此後,我又多次率領學生、青年到全省各地佈教,也蒙獲大家的熱烈護持,讓我愧不敢當。其中,有人說我成就台灣佛教蓬勃發展的「因緣」,但我卻認為是台灣民眾成就我推動佛教事業的「因緣」。 回憶四十年來,台灣佛教之所以能迅速發展,「因緣」際會當居首功,例如:由於電台傳播「佛教之聲」,讓多少民眾有了得度的「因緣」;由於詹煜齋先生每年贊助大專青年佛學獎學金的「因緣」,讓全台灣的大專院校的佛學社團紛紛成立;由於朱鏡宙、張少齊印經的「因緣」,多少人因此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由於白聖法師等傳戒的「因緣」,使今日出家僧尼增加;而佛光山辦學的「因緣」,則使得現代的佛教教育提升層次。 佛陀出現於世,是為了一大事「因緣」──讓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千多年前,由於漢明帝夜夢金人的因緣,使大法東來,此乃東土人民的福德「因緣」成熟有以致之;二十世紀末,大法西來,讓佛光普照,法水長流,又是另外一個殊勝「因緣」的到來。 推國際化 助成共襄盛舉 早年,我來美洲創建道場時,正逢中國大陸與亞美利堅修好時期,眼見許多留學生蜂湧到美國留學,但經濟都非常拮据,我和潘孝銳先生共同成立「西來獎學金」,每人三千至一萬美金不等,希望能為他們作一些「因緣」,名作家阿城、史玲玲、郭震揚等人都曾得到獎助。其中,王丹先生來美之後,拒絕外面的捐贈,卻樂意接受這項獎助,可見「西來大學獎學金」是一個清淨善美的「因緣」。名新聞記者卜大中先生,倫敦音樂家陳惠珊小姐,也都曾得過此一獎學金的資助。 此外,名作家北島先生❹發行文學刊物,希望我有所資助,我樂見其成,給他一點經濟上的「因緣」;德國漢堡大學車慧文教授在歐洲召開「國際華文會議」,希望佛光山巴黎道場能負擔食宿、交通,我感到自己能對世界華人幫助一點「因緣」,是一件十分榮幸的事,因此慨然允諾。過去「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每年召開的大會從來沒有超出亞洲範圍,也未嘗在台灣舉行過,但第十六屆卻能移尊到美國西來寺舉行,此後,第十八屆大會,及今年(一九九八年)的第二十屆大會也相繼在台灣佛光山、澳洲南天寺❺召開,雖說為此所費不貲,但我覺得自己能參與其中,為「佛教國際化」穿針引線,盡心盡力,「因緣」殊勝難得,所以每次都懷抱著珍惜助成的心情戮力以赴,共襄盛舉。 我深深感到:有「因緣」,就有希望;有「因緣」,就有方便;有「因緣」,才能成就一切。「因緣」,實在是美妙無比!所以我不時提醒自己:不但要感謝過去的「因緣」,把握現在的「因緣」,更要培養未來的「因緣」,為自他開拓光明的人生。 全球弘法 播撒菩提種子 為了貢獻一點「因緣」,讓更多人有志研究佛學,我結合兩岸學者編寫《中國佛教經典寶藏》❻ ;為了播撒菩提種子,給予各地人士一些佛法的「因緣」,我席不暇暖,雲遊海內外,隨喜主持佛學講座。我在電視裡主持弘法節目,有五分鐘的「因緣」、有半小時的「因緣」、有一小時的「因緣」……,三十多年來,從一台到三台,從無線到有線,甚至自創「佛光衛星電視台❼」,播放有益身心的節目,無非都是希望觀眾們能得到一點善「因」善「緣」。我經常舉辦功德主、信徒、婦女、金剛、青年、僧伽等各種講習會,也是在創造各種「因緣」,讓大家的人生都能有所提升進步。佛光山雖只有而立之齡,但是在世界各地召開的國際會議已達三十次以上,主要是想給高級知識份子一些佛教的「因緣」。佛光會雖然只有七年的歷史,但在海內外所舉行的公益活動,不下七千次以上,主要也是希望為各地社會帶來一點淨化的「因緣」。 四十年來,我努力傳授三皈五戒,讓大家有三皈五戒的「因緣」;我在世界各道場發起短期出家修道會,讓大家有短期出家的「因緣」……,直到今日,我的理念是:應以大學「因緣」得度者,即辦大學而度化之;應以佛光會「因緣」得度者,即設佛光會而度之;應以寺院庵堂「因緣」得度者,即建寺院庵堂而度之;應以佛學院「因緣」得度者,即辦佛學院而度之;應以美術館「因緣」得度者,即建美術館而度之;應以青年團「因緣」得度者,即辦青年團而度之;應以學生會「因緣」得度者,即辦學生會而度之……。 佛教主張「因緣和合」,「因緣」不是單一直線的發展,而是互有影響,前因後果,左右關聯,彼此呼應,重重無盡的關聯。「因緣能成就一切!」懂得重重無盡的「因緣」,才能有重重無盡的「成就」! 【注釋】 ❶ 住在新竹頭份的謝潤德居士,對大師說︰「您到台灣,最先落腳的地方是在客家村,為何您的別分院卻沒有一個設在客家村?」因為這一句話,促成大師在客家人聚集之地建寺。 ❷福山寺於1975年破土興建,為佛光山第一所分院,其內設有佛學院。 ❸ 綜理佛光山及轄下別分院寺務運作之單位。 ❹ (1949~ )北京人。曾創辦文學雜誌《今天》,編選之作品,對文革後的自由風氣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❺ 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省臥龍崗市郊。1995年落成,被喻為「南半球的天堂」。 ❻ 1991年,佛光山委託兩岸學者百餘人編纂《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132冊,將佛經現代化、白話化、藝文化。1997年出版。 ❼2002年,佛光衛視成立五周年,更名為「人間衛視」。

MORE

往事百語46 將歡喜布滿人間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本文作於一九九四年(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一九九二年,我在洛杉磯主持國際佛光會成立大會時,以「歡喜與融和」為主題發表演說,獲得在場中外人士一致贊同。會後,許多人很好奇地問我:為什麼會想到這麼一個美妙而又深切時弊的主題?其實,「將歡喜布滿人間」是我從小到大對自己一貫的期許,多年來實踐的結果,我深深感到:唯有人人布施歡喜,才能相互融和,世界和平、天下一家的理想才能達成。 記得我童年時,家鄉生活貧苦,常常見到左鄰右舍的人家動怒吵架。出家以後,我又時時目睹一些同道習於給人難堪。及至弱冠,走出山林,從事弘法活動,接觸社會百態,更是經常看到一些人以磨人為樂,以損人為快。對於這些情形,我深以為憾,故自幼至長,一直立志要將歡喜布滿人間。 服務奉獻 獲得甚深法喜 八、九歲時,每當家人出門以後,我就開始整理環境,不但將家裡打掃得窗明几淨,纖塵不染,還鑽到爐灶裡,把草灰全都耙出來;蹲在水溝邊,將樹葉汙泥掏乾淨,並且煮好飯菜等候家人回來。每次看到他們一進門驚喜的神情,心裡也不自覺地高興起來。 十二歲那年,我剃度出家,旋即進入佛學院讀書。在課餘時,我不但發心從事典座、行堂、司水、香燈等工作,而且總是想盡方法,做得盡善盡美。凡是別人不願做的苦差事,我也都自動前往處理。十年的叢林參學生涯,在服務奉獻中,我獲得甚深法喜,在給人歡喜上,自己也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 一九四九年,我隨著政府來到台灣,儘管身無長物,食宿無著,然而把歡喜帶給別人的念頭未嘗稍減。當道友失意時,我鼓勵安慰;當同參病重時,我前往照顧❶。看著大家從苦難中站起來,在困厄中成長,我同感喜悅,也深深地體悟到:給人歡喜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往來,最重要的是自己肯用一點心意來和別人結緣。 由於過去在叢林裡與世隔絕,乍然來到人群社會,頓感手足無措,見到了陌生人,也不知道如何啟齒談話,於是我在寺院中默默地從事苦役,服務寺眾,在閒暇時,我閉關閱藏,努力撰稿。藉著勞力辛苦與文字般若,我不但將佛法的歡喜散播給周圍的人,也傳遞給十方大眾。 布施歡樂 意外獲得自由 一九五一年,來到新竹弘法,最初我在台灣佛教講習會擔任教務主任,但是仍舊筆耕不輟,經常通宵達旦。每次拿到稿費,我總是購買佛珠、項鍊及佛教書籍,送給前來學佛的青年,希望他們不但將這份法喜放在心上,也傳播給四方親友。 四十年前的台灣,可謂戒備森嚴,尤其當時謠傳大陸方面派遣僧侶前來滲透顛覆,使得我們的行動更是備受限制。 記得我剛來新竹時,警察局每天都派人跟蹤在旁,寸步不離,甚至離開寺院山門,都要先到派出所告假。我因為一心一意弘法利生,並不以此為意。後來,派出所辦的民眾識字班每天寫傳票要民眾上課,而學生卻寥寥無幾,派出所不得已,就叫我們代為辦理。因此我也不揣淺陋,每天前往教導民眾學習國語,第一天只有十餘人參加,沒想到第二天以後大家奔相走告,居然來了兩百多人,將講習會的一間大教室擠得水洩不通,此後,每天聽課的人數有增無減。警察因此對我刮目相看,日後就不派人監視,上街也不要我請假了。此無其他祕訣,只是我上課,不但教民眾國語和識字,還講些故事寓言,把歡樂布施給大家罷了!想到當初我只是憑著給人歡喜的一念心意,與大眾結緣,沒想到卻使得自己獲得意外的自由,在驚喜之餘,我更確信佛法中的廣結善緣,實在是至高無上的真理妙諦。 一九五三年,我到了宜蘭,除講經弘法外,我為台北三家定期月刊寫稿,四家電台撰寫廣播稿❷,經常連夜趕寫,直到第二天曙光初透,我把稿件親自送到郵局寄出,才回寺禮佛做早課。 我同時又在寺內增設國文補習班,除了教學之外,還發心修改學生們的日記、作文,用心地為他們講解寫作技巧,分析為文得失。其實我也所知有限,只是教學相長,但見學生們每天都帶著興奮的心情來上課,拿到我改過的文章,上面紅筆畫的圈圈點點,也都迫不及待地反覆咀嚼。當年的學生如慈莊、慈惠、慈容、慈嘉,以及後來的慈怡、依空等,都是因為喜歡撰寫文章而進入佛門,多年來,他們在佛教文化上奉獻良多,度眾無數,可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 文化教育 拔苦予樂根本 後來,我編輯《覺生》,更是夙興夜寐,勤於審稿。過了好幾年,我自己辦理《今日佛教》、《覺世》、《普門》雜誌時,一些擔任編輯的徒眾,經常在即將付印出刊的前夕,拿著稿件請我指導,我也體諒其難,只有挑燈夜戰。 及至今日,我還是每天不斷地批改文稿,雖說在多年的磨鍊下,我自認善於此道,能用最少的字,改出一篇佳作,但是也時時為了一些辭不達意的文章,字斟句酌,頭痛不已,然而我還是耐煩如昔,未曾怨尤,心想如果能因此而給人一些歡喜,造就更多的文化人才,為人間散播更多的歡喜,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 為文改稿的辛勞疲累,其實還不算什麼,辦理文化教育事業,投注無以計數的人力錢財,卻不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且鮮為他人認同,才是真正的嘔心泣血,若非憑著一股堅定的毅力與決心,根本無法維持長久,但看教界中半途而廢者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夠排除萬難,拓展出一片天地,是因為我確信唯有文化與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拔苦予樂,使眾生獲得永恆的歡喜。 因此我節衣縮食,儲存嚫錢,購買課桌椅凳;我徒步行走,省下車錢,物色佛教圖書;為了蒐集佛教法物,我不憚勞累艱辛,來往各地,背負重物,以至於壓壞大腿,險遭鋸斷之苦;為了聘請老師,我更不惜低聲下氣,奔走拜訪,搭衣頂禮,有時還遇到對方存心戲弄,出爾反爾,令我難堪至極。 身心實踐 願眾生得離苦 我的弟子依空,追隨我辦理文教事業多年,最知箇中辛酸。有一次,他有感而發,紅著眼眶,對我說道:「師父!您真是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啊!」我一向謙沖自抑,覺得自己力有所不能,心有所不淨,但是對於此話,我願直下承擔,願如經典所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我自認非但只是口說,而是用整個身心躬自實踐。 釋迦牟尼佛早於塵沙劫前成就佛道,為示教利喜故,再入娑婆,化導群倫;玄奘大師孤身涉險,橫渡流沙,西行取經,為的也是希望眾生能夠早日離苦得樂。每於清夜,想到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為了將歡喜布滿人間,所歷經的辛苦,何止自己的千百倍,因此一再自我砥礪,不敢稍有懈怠。 所以,過去經濟拮据的時候,為了利樂眾生,我固然餓體膚,勞筋骨,但是直到現在,我的弟子遍滿天下,大家爭著要來供養我,我也依然吃不飽,睡不好,因為我除了改稿、回信、課徒、議事、演講以外,一天十幾回的會客、開示,已是家常便飯。為了一句話,我經常在一日之內,穿梭數地,講經說法,甚至只是為了見對方一面,談一次話,而飛行十數鐘點,往返於洲際之間。 給人歡喜 不畏弘法奔波 我每天的行程,早在數月前,甚至一年以前就已經排滿,實在無法應付臨時的邀約,但是往往為了給人歡喜,不忍拒人,只有成人之美,勞累自己。 我經常夜半回寮,和衣而眠,一覺醒來,不知天南地北。弟子們不忍,勸我休息,並且半開玩笑地說我是「出去一條龍,回家一條蟲」。我想:管他是龍也好,是蟲也罷,只要能將歡喜布滿人間,我也心甘情願。 回想數十年的弘法生涯,我曾經出生入死,遠赴泰北邊區,為忠貞愛國之士布施一點歡喜❸。我還幾次深入港九的難民營、監獄區開示說法❹,其至明知才剛發生過槍殺暴動,我還是不顧多人勸阻,力排眾議,前往接見難胞人犯。即使在國內,我也踏遍台、澎、金、馬各處的軍營、牢房,十多年前在綠島擔任典獄長的沈雪峰少將,因而與我結為至交;數年前在金門服務的防衛司令官葉競榮將軍,也和我成為好友。 我一生自奉甚儉,從來沒有特意為自己添購一樣物品,連飛機上、餐廳裡供應的紙巾,我都一用再用,捨不得丟棄,但是我卻喜歡購買紀念品送人,給人歡喜。有一回,徒眾問我為什麼口袋鼓鼓的,我往裡面一探,竟然掏出一疊厚厚的紙巾,此後,每次出國,徒眾都笑稱我的口袋是專門用來「帶美金出去,帶紙巾回來」。 喜捨結緣 共享人間至寶 今春我返鄉探母,在南京往上海的火車內,遇到一對新婚夫婦走來,向我問好,我拿出身上送人剩餘的僅有的一只金戒指,與他們結緣,只見他們那種歡喜雀躍的樣子,讓早春的寒冷,似乎也為之一掃而空,使我不禁想起三十七年以前的一段往事。 那時電晶體收音機才剛剛上市,價值不菲,我有緣蒙受餽贈,令大家羨慕不已。隔天,一名信徒來普門精舍禮佛,看到這台小巧的電晶體收音機,便借來把玩,我見他愛不釋手,當下就決定送給他,他一臉錯愕驚喜的模樣,至今回憶起來,歷歷在目,令人難忘。 所以,我深深感到,「歡喜」實在是人間最寶貴的財寶!一個人縱使是富甲天下,地位崇高,一旦失去了歡喜,人生還有什麼意義?而唯有喜捨結緣,我們才能共同享有這份人間至寶。 經云:「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於此得到明證。因此,我不但自己廣結善緣,也樂於促成別人的布施。我在佛光山設置慈悲基金會❺,為十方代募善款,統籌計畫,捐助各項慈善事業。我也曾經兩次派人為曹仲植先生送款到江蘇金山寺,滿其所願。佛光山在海外建寺,我雖有意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但是終究拗不過當地人的好意,故而從善如流,由大家共襄盛舉,凡此都是為了想將歡喜布滿人間。 不逆人意 法樂勝於世樂 年少時,曾在經典中讀到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須菩提不逆人意,自忖雖無上善根器,但願勤行效法,數十年以後的今天,自認也有少分相應。多少年來,弟子們找我解決困難,我未曾辭卻;各單位請我前往巡視,我也無不從命;甚至對於晚輩的善心好意,儘管心中不以為然,我也寧己受苦,未曾說破。 記得多年以前,侍者看到我的羅漢鞋已經破舊,而且容易進水,好意買了一雙新的布鞋給我,但是尺寸太小。我為了不讓他難過,只好每天穿著忍痛走路,直到穿得腳踝皮破血流為止。 近幾年來,我常趁各地弘法之便,前往別分院巡視,弟子們為我準備的飲食,有炸的、黏的、甜的、酸的,有照食譜做成的,有從素食館裡拿來的,雖然不合胃口,但是看到弟子們那麼用心地準備了一桌,也不忍苛責,所以都很耐心地吃完。 過去每逢生日那天,想到母親當年生育的痛苦,不免悲惻,所以目睹徒眾們為我張羅慶祝,反而心中不喜,因此總是拂袖而去。直到六十六歲那年,忽然想到人不是只為自己而活,我應該給好意來山祝壽的信徒一些歡喜,因此立即改變主意,邀請千餘名六十六歲的信徒歡聚一堂,以酥酡妙味熱忱款待,並且為他們開示佛法。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法喜之樂勝於世俗之樂」,但看壽星們感動得喜極而泣,不忍離去,我深深地體會到:真正的歡喜,是要在眾生身上求得;真正的歡喜,是從真理中發覺內心的寶藏。 歡喜人間 畢生歡喜哲學 佛教說:「生死一如。」我們在生時固然要將歡喜布滿人間,死後又未嘗不可呢?數年前,我率領弟子們簽下捐贈器官的遺囑❻,希望自己百年以後,還能廢物利用,遺愛人間。多年以來,我在奔波弘法之餘,利用片段時間著書立說,無非也是想藉此將畢生處世經驗與修行心得公諸社會大眾,為後輩子孫指引正路。 我一生致力於散播歡喜,自己也從中獲益甚多。近來,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將我過去幾年來的日記取其精華,重編成上、下兩冊,並且將書名定為「歡喜人間」,簡短的四個字,道盡我畢生的歡喜哲學,也說明了人間應該是歡喜自在的。 今日的社會爾虞我詐,暴力充斥,這些都是由於人類的心靈枯竭,以至於不能將人性中最尊貴的歡喜心展現出來。因此,對於到處可見的亂象惡習,我們與其痛心疾首,倒不如平心靜氣地自我期許:從今天開始,盡一己之力,將歡喜布滿人間! 【注釋】 ❶ 大師來台之初,同參性如法師罹患第三期肺結核。此病在當時有「世紀黑死病」之稱,因此大家都不敢與他親近。在大師無微不至地照顧下,經過半年,他奇蹟似地痊癒。 ❷ 即中央電台、中廣公司、民本電台、民聲電台。 ❸ 泰緬寮邊境,有一批當年大陸撤退後,滯留泰北的軍人與眷屬。1988年,大師發起「送溫暖到泰北」活動, 率團前往美斯樂等地義診、弘法。為長期照顧泰北難胞,更發起成立「佛光山信徒援助泰北難民村建設功德會」,多年來提供物質與精神救助。 ❹ 例如:1989年,大師至香港亞皆老街及離島的「芝麻灣越南難民營」,為難民舉行皈依典禮及開示。1997年,前往石壁監獄為蓮友開示。 ❺ 1963年,大師創設「慈善堂」;1983年,改組為「慈善監院室」;1997年升格為「慈善院」,綜理佛光山慈善事業。為加強慈善服務規模與效率,1989年獲高雄縣政府核准設立「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2003年改隸內政部,成為全國性非營利組織。 ❻ 1988年〈器官移植條例法〉通過,大師率先響應,為第一位登記捐贈器官者。

MORE

往事百語83 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本文作於一九九二年(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一九四九年,我初到台灣,當時海峽兩岸戰雲密布,人心惶惶,許多僧侶紛紛興起逃避的打算。一天,隨著舟山大陳義胞播遷來台的煮雲法師攜函前來,說是在普陀山閉關修行的塵空法師寫給我的。 長者勉勵 振奮信心道念 塵空法師是太虛大師的高徒之一,曾經擔任過早期《海潮音》雜誌的編輯。抗戰勝利初年,我在焦山「第一屆中國佛教會務人員訓練班」受訓期間,有幸得與其親近,他的慈心後學、長者風範,一直令我景仰心儀,頃接來鴻,自是歡喜不已。尤其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日子裡,有信自遠方來,更是如抵萬金,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展閱── 「現代的僧青年,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不要有我靠佛教的觀念……。」 當這一句擲地鏗鏘的金玉良言映入眼簾時,心中頓起無比震撼!在那個局勢混亂的年代裡,人人自危,朝不保夕,隨著西風東漸,耶教開始盛行,加以台灣佛教徒在當時缺乏正信,只知燒香膜拜,乞求福壽財利,使得佛教淪入迷信之流,自然得不到社會重視。而佛教界本身也在處處打擊僧青年的信心:寺廟不肯接受外來僧尼掛單用齋,求見長老屢遭閉門羹,撰寫文章不准刊出,講經弘法也備受限制……,遑論要靠佛教生存。就在這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處境下,塵空法師的一句話,猶如一帖強心劑,振奮起我的信心道念。是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們應該抱持著「佛教的命運操之在我」的使命感!我將這句話謹記在心,也傳述給我的同道,互相勉勵。 人為磨難 考驗道念毅力 是年,我從台中❶到了台北,在短短的兩天之內,我曾在南昌路某寺,被一長老責問:「你有什麼資格跑來台灣?」到了中正路某寺掛單,也遭拒絕,因夜幕低垂,我只有緊緊裹著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在大鐘下躲雨露宿。有一回,就在下午一時左右抵達基隆某山寺的那一刻,寺方接到命令,不准供應我們午飯,其實,我們連前一天的午飯都還沒吃呢!想去投靠成子寮觀音山,途中卻遭大雨沖毀公路,只得忍著飢寒,逗留在車站裡,望著狂風豪雨,心中盤算:不知還有何處可去? 灰濛濛的台北天空,崎嶇難行的基隆山路……,至今回憶起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能咬緊牙關,度過那段難堪尷尬的日子,是因為我對佛教有著堅定無比的信心,我自覺:人為的苦難,正是在考驗我們的道念與毅力;而比起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所遭遇的種種磨難,我們這一點點挫折,真是微不足道。 好不容易,終於有一家寺院肯收留我,我開始奉獻勞力以為回報,我每晨拉車採購;我日日清洗大眾浴廁;我一天打八百桶井水供應寺眾;一有空閒,我就掃除庭院落葉;我為病人和老人服務,將亡者抬去火葬;我在大湖看守山林;我在寺中典座行堂……,我沒有大用,但我有佛教靠我的心願,我要讓別人接受我,我才能有奉獻佛教、服務眾生的機會。 捨我其誰 為教據理力爭 後來,妙果老和尚問我是否有住持法雲寺的意願,無上法師也有心將靈隱寺交給我管理,慈航法師極力推薦我至天龍寺講經弘法,宋修振理事長鼓勵我到德林圖書館讀書……。由此可見,佛教是溫馨的,佛教是重視人才的,只是我們要先建立起「佛教靠我」,而非「我靠佛教」的決心。 一九四九年至五二年期間,雖沒沒無聞,但也憑著一股「捨我其誰」的奉獻熱誠,為所當為。例如:京劇名旦顧正秋女士在永樂戲院演出《火燒紅蓮寺》,我寫信向她非議劇情誣衊佛教;朱時英居士欲更改《覺群》的宗旨,我提出異議;政府呼籲「取締」拜拜,我撰文反對,主張應正名為「改良」拜拜;我為花蓮大地震奔走募款賑災;我為韓戰的前線官兵寄贈佛書,以紓解數萬義士精神上的苦悶;我向立法院抗議西班牙鬥牛來台表演❷;甚至為了弘法佈教的自由,我多次在各地和警察機關據理力爭……,凡此別無他意,只是一心想讓佛教有靠我的機會。 堅固道心 佛光普照世界 要做到「佛教靠我」,並非速成易事,還需要有堅強的忍耐力量,能經得起百般的阻難。記得過去上海滬劇團計畫將拙著《玉琳國師》改編成話劇,在台北上演,有人告訴他們不要和我來往;中央廣播電台邀我撰寫廣播稿,有人去信要他們停止;甚至台北師範學院(即今師大)請我講演,海報都已經張貼出去了,還有人有辦法叫他們取消;章嘉大師提名我代表中國佛教會參加在尼泊爾召開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居然也有人能將全案取消……,這一切一切都不要緊,我自信能耐得過千錘百鍊。後來,我和弟子在廣播電台製作《佛教之聲》單元❸,達六年之久;我從台視到中視、華視主持佛教節目,轉眼已有十幾年的歷史,甚至我現在每講三分鐘,華視還給我六百元酬勞;而在各大專院校間的講演,已經多得無法應付……。現在我不必代表什麼會,參加什麼會,我在一九九二年五月中成立的國際佛光會,就已經將佛光普照全世界了。 因此一個人不要害怕被別人打倒,能打倒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四十年的歲月,瞬目即過,回想來時路,其間所遭遇的艱辛困苦,真是筆墨難以形容,我之所以能夠堅固道心,無怨無悔,塵空法師的至理名言──「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不要有我靠佛教的觀念」,誠然是非常重要的。 【注釋】 ❶ 大師初來台時,想起過去佛學院學長大同法師於台中寶覺寺擔任當家,故前往謀求處所。抵達時,卻得知學長被冤為匪牒,已逃到香港。住持林錦東本無意收留,所幸法師的出家妹妹覺道法師聽說此事,即刻出面,讓大師及廣慈、弘慈法師在寺中住了大約一周。 ❷ 大師為此撰文〈狗咬人〉,刊登於1964年4月11日《覺世》旬刊。其後,演出取消。 ❸ 1957年,大師於台北民本電台製作《佛教之聲》節目,領導佛教青年定期至電台播音。此乃佛教於電台弘法之始。 對治百法/星雲大師 用律己對治欲望; 用負責對治敷衍; 用勤勞對治懶惰; 用謹慎對治草率; 用務實對治投機; 用穩重對治輕浮; 用承擔對治推諉; 用實踐對治空談; 用正派對治諂曲; 用積極對治被動; 用目標對治盲從; 用熟練對治生疏; 用靈巧對治愚拙; 用專注對治散亂; 用耐煩對治急躁; 用尊嚴對治自卑; 用立志對治消沉; 用勇敢對治怯弱; 用真誠對治虛假; 用厚道對治刻薄; 用謙虛對治傲慢; 用禮讓對治爭執; 用包容對治怨恨; 用信任對治猜忌; 用知足對治貪婪; 用淡泊對治虛榮; 用大方對治小氣; 用成熟對治幼稚; 用寬容對治嚴厲; 用尊重對治侮辱; 用威儀對治散漫; 用高雅對治庸俗; 用風儀對治醜態; 用莊嚴對治失態; 用從容對治慌張; 用靜思對治妄動; 用放鬆對治壓力; 用單純對治複雜; 用寬闊對治狹隘; 用灑脫對治拘謹; 用幽默對治呆板; 用樂觀對治消極; 用喜悅對治憤怒; 用善良對治惡念; 用同樂對治獨佔; 用溫柔對治粗暴; 用熱忱對治冷漠; 用微笑對治愁容; 用鼓勵對治責備; 用讚美對治毀謗; 待續

MORE

往事百語 5 心甘情願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本文作於一九九三年(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家師志開上人有兩個弟子,一個是師兄滿成法師,一個是我。但是師兄已另有師承,是受過戒後才來禮拜家師的。因此,他自謙說他只能算半個徒弟。 師兄在年輕時,比我更苦,因為做人老實,不很聰明,經常被人欺侮,被人冤枉,像小媳婦一樣,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要受很多的委屈。有時,被罵、被怪得太多了,我看不過去,上前安慰他,他總是很泰然地對我說道:「沒有關係,那些都是我心甘情願的!」 堅忍負重 成就辦道資糧 他的忍耐,他的無爭,他說話曠達的語氣、磊落的胸襟,令我欽佩不已,我於是將這句「心甘情願」的話,牢記在心。 後來,在十年的參學期間裡,我也飽受無情的打罵與無理的要求,尤有甚者,嚴苛封閉的叢林教育,非但隔絕了一切外緣,連眼見耳聞也受到限制。不准看,不准說,這對於一個正值求知欲旺盛、充滿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可以說是莫大的考驗;而物質之奇缺、作務之辛勞,更是令人難以想像!我所以能夠安住身心,不以為苦,就是憑著師兄的一句「心甘情願」,作為我的座右銘。出家,是我心甘情願的;讀書,是我心甘情願的;苦行,是我心甘情願的;各種打罵委屈,都是我心甘情願的。因此我心平氣和地度過了十年寒暑,期間所培養的堅忍負重的性格,成就了我日後修行辦道的雄厚資糧。 我最初離開叢林時,二十一歲擔任一所鄉村國民小學的校長,我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只憑著因緣際會,抱持堅忍負責、「心甘情願」的認知,以勤補拙,謙沖學習,竟然也做得有聲有色。 二十二歲,出任南京華藏寺監寺時,是一九四八年。雖然明知當時國家局勢和佛教狀況已不可為,我還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聯合同道創辦《怒濤》月刊❶,奔走鼓吹佛教革新思想,期能力挽狂瀾於既倒。儘管多次幾至死地,但是我們仍然抱著「心甘情願」為教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決心,屢仆屢起,愈挫愈勇。 隨著政府來台之初,到處人心惶惶,我請求寺院給予掛單,總是遭到拒絕,甚至食宿都沒有著落❷。雖然當時也曾有《今日青年》雜誌邀我當編輯,更有《戡戰日報》聘我為記者,然而我自己細細思忖:既然身為出家人,就應該把出家人做好,怎麼可以捨本逐末?因此都一一予以婉拒。多少的日子,我在飢寒交迫下度過漫漫的長夜;多少人笑我迂腐冬烘,不識時務,我還是「心甘情願」,只想一心一意做好「和尚」的本分。 後來,終於在一家寺院安頓了下來,我早起晚寐,做種種粗活:拉車買菜、擔柴運水、看守林園、跋涉收租,乃至灑掃扒糞、掩埋死屍……,雖然時常感到事務繁忙,但是為了感謝他們的慈悲收留,我「心甘情願」以勞力作務來報答。 在工作之餘,我為教撰文。我向各大報刊投寄破邪顯正的文章,我反對政府最初取締拜拜,而建議改良拜拜,我反對宗教管理辦法,建議訂定各宗教一體遵行的宗教法。那時我除了為教的一片赤忱之外,一無所有。 我經常看到同道們外出做完經懺佛事,攜回大包小包的供養,而我自己卻連購買紙筆的金錢都沒有著落,但是我一點兒也不羨慕,因為只有「弘法利生」才是我畢生的志向。 筆耕不懈 傳揚佛教文化 有一天,正在提筆寫作時,一位常在寺中幫忙的達賢姑走來,苦口婆心地對我說:「法師!你要去工作,不然你會嘸飯呷(吃)唷!」後來,我才發覺,每當我埋首讀書和撰稿時,寺眾都投以異樣的眼光。這也難怪,因為在那個年代裡,一般人都不注重搖筆桿、爬方格子的文人。雖然如此,有識於文字般若對弘傳佛教的重要性,我還是筆耕不懈。我為中央廣播電台撰寫廣播稿,我為各雜誌撰寫文章,即使嘸飯呷,我也「心甘情願」! 甚至為了協助東初長老編輯《人生》月刊,我節衣縮食,自掏腰包,購買郵票稿紙,還倒貼車資,前後達六年之久。為了辦好《今日佛教》❸,我也不憚辛勞,經常往返台北宜蘭之間。多少個夜晚,我為了撰文審稿而通宵未眠;多少次出刊,我為了趕稿送件而粒米未進。我默默耕耘,不以為苦,因為我已立定志向,「心甘情願」為佛教慧命的長存而捨身捨命! 早年,懂得為佛教文化盡心盡力的人實在太少了。因此,對於願意助我一臂之力的文人作家,我都尊為上賓,給予種種的款待服務;對於文字有興趣的初學者,我也不厭其煩地教導他們寫作,儘管耗時費力,我也「心甘情願」,樂此不疲。 於今,一些出版界的朋友,譬如作家鄭羽書想要發行宮廷大內典藏的佛經,我便「心甘情願」做不請之友,向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商借;采風出版社的姚家彥要編印佛教書刊,我也幫助他行銷。甚至當年素少往來的張曼濤以及朱蔣元,我也建議他們出版《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和《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並且一再贊助他們。後來,他們財政發生困難,向我求援時,我也不計嫌隙,四處為他們籌款,不下數百萬元,助他們度過了難關。當時徒眾都不以為然,而我為了佛教文化的傳揚,還是「心甘情願」,力排眾議,搶救了這兩套書。今天這兩套書對佛教的貢獻,我想是有目共睹的。 從《覺世》旬刊到《普門》雜誌,從「佛教文化服務處」到「佛光出版社」❹,從《佛光大藏經》❺的編纂到《佛光大辭典》❻的發行,三十年來佛光山文化單位經常入不敷出,然而財務的拮据從未影響我辦理佛教文化事業的決心! 堅持辦學 作育佛教人才 過去,我省吃儉用,每到一處,便廣為蒐集佛教文物,為了節省運費,我抱著沉重的佛像法器、經書聖典,國內國外,上機下機,出入海關,往往引起旁人奇異的眼光,甚至被譏為經商販賣。其實,我為了實踐自我期許的理想和目標,「心甘情願」忍受一切難堪與汙蔑。後來,從台北到高雄,從國內到國外,因為我的努力,近十間的圖書館成立了,佛光山、西來寺、巴黎道場的佛教寶藏館完成了,我的心願逐漸實現,見到正信的佛教徒日漸增加,雖然數十年來屢賠不賺,還是覺得非常「心甘情願」! 我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初來民智未開的台灣時,目睹正信佛教之不昌,更能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當壽山寺落成時,我便決心創建壽山佛學院,以作育佛教的專業人才。信眾得知之後,無不為我擔憂,因為以我當時微薄的財力,光是應付平時的食宿費用,便已捉襟見肘,更遑論其他龐大的開支了。甚至有人警告我說:「師父!你會因此沒飯吃!」然而想到培養僧才的迫切性,我以為:即使窮苦潦倒,效法武訓的乞討興學,我也「心甘情願」。 因此,我還是堅持辦學。從此我自奉更儉,每獲些微供養,便購買桌椅文具,而且時時留心延攬飽學之士來院授課。為了籌建東方佛教學院,不主張趕經懺的我,也曾到太平間通宵誦經。在籌設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時,我率領學生煮飯賣麵,以誠心及勞力募得資金,終於把學校辦了起來。後來,開辦國際學部英文佛學班,我不惜以高薪自海外禮聘名師來佛光山教學,管理財務的職事們常因所費不貲而大吐苦水,我何嘗不知此中的種種艱難?但是,只要人才能夠得到培養,佛法能夠弘傳世界,一切一切的犧牲奉獻,我都「心甘情願」啊! 真理之光 畢竟不會隱晦 在佛光山創辦沙彌學園,更是含辛茹苦。目睹十歲左右的孩子們,由少不更事,把他們培育到長大成人,不知花費多少的心血!但是就在他們長大之後,難過兵役一關,一個個都因為禁不起環境的誘惑而流失於社會。每見及此,我總像失落掉什麼一般的痛心。但是只要有人申請入學,我還是欣然接受。我的弟子不忍見我經常失望難過,往往力圖阻止,並且痛切地說道:「師父!您真傻,這些孩子將來不會記住您的恩德的!」常常爭執不下時,我的一句「心甘情願」,即刻令他們為之語塞。 二十餘年後的今天,當年近五十人的沙彌,鳳毛麟角只留下慧龍、慧尚等人。目前他們都擔任佛光山的要職。雖然是播種多,收成少,我已覺得彌足堪慰。目前,佛光山的沙彌又已增至百人以上,人數何止是當年的三倍,將來又能留住多少人才?弟子們過去所說的話又在耳邊響起:「師父!您真傻喔!」而我,還是那句話:我「心甘情願」做一個「傻瓜」! 二十九年前,我與南亭、悟一兩位法師共同創辦了智光高級商工❼。不料到了後來,各種信函和文件的創辦人欄中,都沒有了我這個創辦人的名字,甚至不准我派代表參與會議。一些人為我忿忿不平,我總是一笑置之。 其實在辦學的經驗中,不能盡如人意的事還有很多,舉其犖犖大者,如:一九八○年,我在文化大學初設印度文化研究所時,不但南北往返,親自授課,還要奔走各處,募集資金,可謂辛苦至極。辦了三屆,後來張創辦人其昀先生逝世,校方因故停辦,心血盡付流水,我始終毫無怨言,畢竟辦學培才是我「心甘情願」的!直至近來張鏡湖校長開始重視佛教文化的研究,一再希望我恢復該研究所,可見真理的光明畢竟不會永遠隱晦。 為了承諾 經常奔波赴會 走過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我在社會教育建設上,除了各地的幼稚園不算,在國外,我們有西來大學以及多所的中華學校,在國內則有六所佛教學院(現今有十六所佛教學院),還有普門中學。目前,佛光大學的籌建工作已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我又要開始為教育而費心費力了。我常常自己默念:為了作育英才,無論多麼艱困,我都「心甘情願」,面對挑戰。 文教事業固然不是立竿見影的百年大計,弘法利生也需要辛勤的耕耘,才能厥奏其功。最初,我為構思說法的內容而殫精竭慮;我為了爭取佈教的自由而與警察頻生衝突❽;我以現代的活潑方式講經,而屢遭自許捍衛傳統的佛教人士非議;甚至勒緊褲帶,自貼車資來往各地弘法。 記得二十八歲那年,我到東部講演,為節省運費,自己抱著大台錄音機來回,結果得了嚴重的風溼腿疾。當醫生宣布需要鋸腿的診斷時,我並不害怕,也不怨悔。因為我始終認為:我今日為度化眾生,為弘揚佛教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何況行動不便,正可以安坐斗室,讀書著作,一樣可以弘揚佛法啊!後來因為傳教忙碌,也忘了病苦,腿疾竟然不藥而癒,於是我更加勤於說法。 我曾經在宜蘭、高雄兩地之間,每周來回佈教達十年之久;也常沿著荒郊小徑步行數小時,到偏遠的寺院開示佛法。後來,弘法的邀約不斷,經年的趕場赴會不但使我居無定所,連吃睡讀寫都是在車廂機位上進行;而為了一句承諾,奔波百里,甚至洲際穿梭,也是常有的事。直到現在,我雖已從佛光山退位,仍然不得空閒,經常應邀參加他們的會議。只要有人要我,只要是為了佛法的弘揚,我還是「心甘情願」,勤於赴會。 背負譏毀 為教不以為苦 決意興建佛光山時,信徒們見到遍山的荊棘麻竹,個個都驚懼起來。他們認為:當時已經有壽山寺足以棲身課徒,又何必千辛萬苦,另外開山?在海外建立道場時,一些人又說:「何必將寺廟建得那麼多?那麼大呢?」這些意見固然不無道理,但是,為了安僧度眾,我「心甘情願」承受辛苦;為了弘化更廣,我「心甘情願」喜捨千金。 佛光山創建後,我為地方修橋鋪路,興學教化,甚至慈善救濟,帶動繁榮進步,無奈一些鄉民反而需索無度,謗佛毀僧。海外道場一一落成了,又有國人埋怨我將資金帶往國外。其實,當國際人士對台灣豐厚的外匯存底咋舌眼紅之時,我在海外建寺,宣揚中華文化,為國人回饋世間盡棉薄之力;當初台灣接受美援時,貧窮辛苦,現在能施捨結緣於世界,為什麼不做一個樂善好施的富人呢?人心之貪瞋愚痴,實在令人扼腕唏噓!但是為了佛教的弘揚、文化的傳播,我還是義無反顧,因為我習慣了「心甘情願」,忍受那些不明理的流言蜚語。 基於一片弘法的赤忱,我採現代方式宣揚教義;我以民主法治管理佛寺;我為大眾演說生活化的佛法;我將佛教帶入國際化的境地。我秉承佛教的慈悲精神,願以拔苦予樂之心,利益普天下的蒼生;我以平等恭敬之行,接引十方大眾;我關懷國事,直陳建言;我急公好義,為民喉舌;信徒來山,我以禮相待;政要訪問,我也竭誠歡迎;百姓邀約,我滿其所願;軍警請法,我也樂說不拒。清夜捫心自問:為教為僧,我不遺餘力;為國為民,我用心良苦;區區善意,從不望褒揚,但不意得來「企業和尚」、「政治和尚」之稱。儘管如此,能為佛教走出更寬廣康莊的天地,我「心甘情願」背負譏毀,不以為苦! 心甘情願 困境迎刃而解 大家見到我的徒眾與日俱增,好生羨慕,但是其中的辛苦,鮮為人知。《維摩經》云:「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我為了教育不同性格的徒眾,或施以開導,或軟言慰藉,或讚揚鼓勵,或再三教誡……。此外,我更方便權巧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環境,提供進修深造的機緣,建設清幽的居住房舍,成立各種的福利措施。我以養蘭之心護覆弟子,我以植苗之誠培養徒眾,感恩圖報者固然使我聊以安慰,背義忘情者也會讓我遺憾惋惜!記得十年前,我曾供給一對姊妹習醫,不料她們醫學院畢業後,不僅不思回饋,反而恥笑同門;一些弟子們身懷長才後,貢高我慢,覓枝另棲。自己的心血、希望付諸東流還算小事,放心不下的是這些徒眾走出山門之後,是否會迷失掉自己? 所幸還有許多以教為命的優秀弟子,日夜精勤,為教為眾而奉獻自己。如:宅心仁厚的心平,早年「心甘情願」隨我開山闢土,繼任住持後,接下佛光山龐大的組織和債務,仍一本初心,無怨無悔;耐心柔和的慈莊,四十年前未出家時,腳蹬高跟鞋,挨家挨戶把佛書推展到每一戶人家,後來到美國創建西來寺,歷時十年,備嘗艱難,一直都是「心甘情願」,任勞任怨;才華洋溢的慈惠,當年放下高薪的職位,「心甘情願」地跟著我到處弘法,隨侍翻譯,並曾在大學任教;能幹練達的慈容,自一九五三年皈投三寶後,便「心甘情願」地以弘法利生為己任,以瘦弱之軀,現在負責中華佛光總會的工作,未嘗稍懈;淡泊恬正的慈嘉,日本留學後,「心甘情願」地回國為僧伽教育克盡厥責,三十年如一日;其他如慈怡、心定、依嚴、依恆、慧開、依空、依諦、依淳、依法等,乃至我後期的弟子,如尼泊爾的滿乘,「心甘情願」地以弘揚大乘佛法為己志;美國籍的滿仁,「心甘情願」地以清除垃圾、美化佛光山來廣結善緣;韓國籍的李仁玉,於成功大學畢業後,「心甘情願」地來到中華佛光總會服務人群……。他們的發心奉獻,已獲得大家的肯定與讚賞,所以我奉勸未來的門徒弟子,想要有所成就,先要「心甘情願」地奉獻自己。 人生在世,若能時時以「心甘情願」的態度來實現理想,必能有苦時不覺苦,有難時不覺難,一切困境自可迎刃而解,而無事不辦,無願不成。 【注釋】 ❶  1948年,大師於南京華藏寺,與佛學院同學智勇法師合編。當時最具權威的《海潮音》雜誌,在兩年各期刊物中,連續介紹此月刊,主編大醒法師更以斗大標題「佛教又多了一批生力軍!」給予鼓勵。 ❷ 來台之初,大師前往台中寶覺寺訪友未遇,轉往台北十普寺。因白聖、道源法師初來台,生活尚未就緒,不便留單,只好轉往善導寺。大醒、達超法師以常住有大批人員進駐之由,表示無處提供掛單,進而又到基隆月眉山。默如法師同表人滿為患,最後轉往中壢圓光寺,終得妙果老和尚收留。 ❸ 1957年,由煮雲、廣慈法師合辦之佛教月刊。創辦之初,成立「今日佛教環島佈教團」,發起環島宣傳雜誌,前後83天。大師分別於1960年擔任主編,1961年擔任發行人。 ❹ 1959年,大師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設址於台北三重,1964年遷往高雄市,1967年遷至佛光山。1978年,更名為「佛光出版社」。 ❺ 1977年,佛光山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邀請國內外著名佛教學者,將各版本藏經重新考訂、校正,做新式標點、分段、注釋、題解。共分為阿含藏、般若藏、禪藏、淨土藏、法華藏等十六大類。 ❻  佛教史上第一部以白話文撰寫的佛教大辭典。1977年編纂,1988年完成。直至2014年,出版《佛光大辭典增訂版》,總條目已達三萬餘條,近千萬言。 ❼ 1964年,為紀念鎮江焦山智光法師,大師與南亭、悟一法師於台北永和,共同創辦佛教「智光商工職業學校」。 ❽ 例如,有一次大師在龍潭弘法,警察令他解散聽眾。大師說:「是我找大家來聽經的,怎能宣布解散?要解散,你自己上台宣布。」警察回答:「不行,我怎麼能講?」大師便說:「既然你不能講,那就讓我上去講,講完了,大家自然會解散。」警察無理可辯。

MORE

往事百語91 愛,就是惜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本文作於一九九五年(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數十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常聽人歌頌「愛」的偉大,並且舉出許多西哲的諺語來詮釋「愛」為何物,例如:莎士比亞說:「愛,不是以眼睛去看,而是用心。」雨果說:「愛,是感情的昇華,它有如陽光照耀大地,給萬物一股生長的力量,使其欣欣向榮。」佛洛姆說:「愛,是給予,讓對方能夠成長。」……。也有人反問我:「你覺得愛是什麼?」在我看來,愛的真諦,要昇華為慈悲,只有一個字可以代表,那就是「惜」。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千古以來,諸葛亮為漢室鞠躬盡瘁,韓信報答漂母一飯之恩,藺相如、廉頗刎頸之交,梁鴻、孟光相敬如賓的故事,流傳今日,依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可見時代思潮或有不同,但忠孝節義發展出愛的情誼,足以穿越時空,鼓盪人心。我也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對於點滴的恩情,總要想盡方法湧泉以報。 珍惜感情 故能歷久不衰 記得二十歲時,我曾經被共產黨關進監牢,正要赴刑場槍斃時,被獄卒放走。四十年後,我重返故里,才知道是學校的一名長工❶四處借貸,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將我贖回。當我在飯桌上聽鄉人說起這個原委,感動得涕泗縱橫,可惜恩人早已往生,無法回報,因此我盡量在物質上酬謝他的家人,以聊表寸心。 四十年前,王如璋女士為我挨家挨戶推銷不下一千份《人生》雜誌及《玉琳國師》,在當年知識不普遍,正信佛教還不發達的時候,可說十分難得。三十年後,為了報答她當年對佛教文化的一片熱心,我將她迎奉到佛光精舍頤養天年。 十多年前,圓福寺因為林慈超居士的因緣,成為佛光山的分院;三年前,他的兒子西原佑一先生在日本籌組東京佛光協會,並且被推舉為首任會長。今年(一九九五年)元月,林慈超的先生往生,我特地從台北一路在高速公路上超車,趕到嘉義,主持他的告別式,為的是感念他們一家對佛光山長久以來的感情。 花蓮四維高中校長黃英吉先生在當地推動佛光會不遺餘力,今年六月,我剛完成心臟手術,正在台北修養期間,聽說他的兒子黃文魁先生在佛光山舉行佛化婚禮,立刻抱著弱軀前往主持,為的也是酬謝他對佛教的隆情厚誼。 為我主持心臟開刀手術的張燕醫師曾對我說:「我知道您是一個很好的人,因為常來探病的訪客都是與您認識幾十年的朋友、徒眾。」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達到好人的標準,但是對於感情,我確實很珍惜,所以能歷久不衰。 珍惜人才 給予愛護提拔 世間有了「情」,固然增添幾分色彩,然而更需要有才幹之士努力奮起,貢獻所學所能,才能使社會進步,讓更多的人得到庇蔭。基於這份「惜才」的理念,過去我曾經資助藍吉富、張曼濤先生赴日留學,現在我又攬聘龔鵬程先生等青年才俊為我辦學。在我不斷的鼓勵下,沒有傲人學歷的蕭頂順、翁松山,如今已是名聞台灣的建築家、工藝家;苦難畫家李自健、殘疾青年施金輝,更是蜚聲國際的藝術名家。當初之所以認識胡秀卿醫師,並不是希望她為我診療醫病,而是看重她在重大集會時所表現的穩健台風與流利言辭。所以,二十年來,凡是舉辦佛學講座,我都邀請她擔任司儀,如今她除了以精湛的醫術懸壺濟世外,也是佛光會著名的檀講師。我覺得:人生不僅僅只為了拓展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能珍「惜」人「才」,給予「愛」護提拔,為社會大眾創造更多幸福的因緣。 因緣好壞 都應善加珍惜 說起「緣」,世間上每一樣事情,都是互為緣起,相生相成,所以佛教講究緣分的培養,常說要「廣結善緣」,其實善緣固然要廣結,一切的因緣,無論好壞,都應該善加珍惜。能夠隨時「惜緣」,才能談到廣結善緣。回想年少參學時,一些長輩說我沒有出息,我聽了一點也不懊惱,當下立志發願,一定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所以對於他們嚴厲的喝斥批評,我牢記在心,痛下決心改往修來。如今我每次返鄉,必定探視師長,躬自奉禮,感謝他們當年教育之恩。青年時開始弘法,一些同參又議論我沒有大用,我聞後更加發憤圖強,深信以勤補拙,一定可以成為有用之人,後來我興學建寺,禮遇道友,廣納海單,希望藉此聊表感念之心。 有鑑於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遭逢太多人為的排擠阻難,我倍加愛惜點滴善緣。四十年前還相當落魄的時候,孫張清揚女士居然以全套金製餐具為我慶祝三十而立的生日。因這「一餐之緣」,多年來,凡是與她有關的教界事務,我都主動獻議幫忙。前年她在寓中病逝,我也為她南北奔波,料理後事。 相互惜緣 情誼定能長久 旅居加拿大的企業家賴維正先生在飛機上讀完拙作《心甘情願》後,買了數百本分贈員工,並且舉行考試,頒發獎品給成績優良者以資勉勵。我聽說此事,心中一直很感動,但始終想不出如何酬謝這分珍貴的「書香因緣」。去年(一九九四年)在溫哥華舉行國際佛光會第四屆大會時,獲悉他家剛建佛堂,特地請了一尊莊嚴的玉佛,親自送到他府上,才放下心中長久以來的懸念。「一書之緣」,讓我和賴先生萬里相逢,「一信之緣」、「一面之緣」、「一紙之緣」,卻使我和小朋友成了忘年之交,例如林雅筑從小學時和我通信,如今一轉眼,她已經是婷婷玉立的大學生了;十多年前,還在韓國漢城就讀初級中學的金貞希,在機場向我問訊,此後數度來佛光山,憑著比手畫腳,居然也無礙彼此之間的溝通。王竝小弟弟因在義賣會上得到我一張毛筆字,從此也是魚雁往返。 前些時日,劉醫師為我檢查身體時,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知道出家人對色身不是很注重,但請您想一想有多少人需要您,請為大家保重您的身體。」我聽了以後,心裡十分感動,俗話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我想到世間上,無論是父母親眷、夫妻兒女、兄弟姊妹、朋友同學之間,如果能夠互相「珍惜因緣」,彼此之間的「愛」必定能夠地久天長。 瀕死動物 因愛心而存活 人,不分老少智愚,只要我們肯珍惜因緣,真誠相待,自然會緣緣相繫。回想動物也莫不是如此,假使我們能以慈悲覆護,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多年前,我曾經在寮房的抽屜裡發現一窩剛出生的小鼠,我怕牠們母子受到驚嚇,不但不敢搬動牠們,而且每次看顧牠們以後,還保持抽屜原狀,從此家中衣物居然也沒有被鼠類咬破過。這還不足為奇,最令我津津樂道的是童年時曾經飼養過兩隻羽毛燒光,只剩下上下喙的小雞。記得那時我每天耐心地用杯子裝滿穀類,一口一口餵食,並且常常以愛語安慰他們。如是過了一年多,小雞居然沒有夭折,後來還能下蛋,真是讓人欣慰極了。此後,我還養過路上撿來的狗兒,被風吹下地面的雛鳥,從樹上掉下來奄奄一息的松鼠,遭主人遺棄的病鴿,結果都能在悉心照料之下日益長大。我常想連一個瀕死的小動物都可以藉著些微的「愛心」存活下來,何況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珍惜善緣」,發揮生命的光與熱,照亮自己的前程,溫暖周圍的世界。 忙碌行程 善用瑣碎時間 小時候,聽到鄰居從學堂回來,高唱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即刻悚然而立,懂得了惜時。少年出家,在經本上看到〈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不禁心頭一震,從此引以為誡,更加愛「惜」「時」間,不敢虛度。隨著弘法事業的拓展,我益形忙碌,許多人問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時間排得這麼緊湊?他們那裡知道,我恨不得將一個小時當一天來使用,將一天當一年使用,將一期生命視為千生萬劫。古時匡衡的鑿壁取光,江泌的隨月苦讀,我固然望塵莫及,但自認在三度時空的把握上,更能順應環境,做更積極有效的運用。例如:與人相約,我不但守時赴會,不浪費別人的時間,而且能在忙碌的行程中,善用自己瑣碎的時間,很快地完成必須處理的事;遇有會議,我總是將相關單位集中在一地同時會商,一次解決數種問題。我既不趕赴經懺,也不做無謂的應酬交際,而是實事求是,把全副心思集中在人間淨土的建設上。 愛惜語言 化暴戾滅三毒 我除了「惜時」以外,也更「惜力」。五十年來的弘法生涯,我所遭遇到的譏謗阻難何止萬端,但是我不把精力耗費在人我是非上。在默默耕耘中,我另拓天地,反而對佛教的貢獻更大。因此,我興設佛教事業,首重組織規畫,目的在將佛教的資源統籌運用,將佛教的力量動員起來。佛光山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十年內迅速成長,佛光會之所以能在短短四年中蓬勃發展,都是因為大家「愛惜力量」、「愛惜眾緣」所擁有的輝煌成就。俗語說:「拳頭不隨便揮出,力氣不任意使盡。」唯有「愛惜力量」,養深積厚,才能蓄勢待發,實現理想;唯有「愛惜眾緣」,尊重包容,才能群策群力,共成美事。 隨著時代的進步,在諸多力量之中,語言往往是最為驚人的利器。我曾經有一段「惜言」的體驗。年輕時由於自己不知道惜言,不知造了多少口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體會「沉默是金」的可貴,在實踐約一年時期的「禁語」之後,發現不但自己的心識更加清晰敏銳,就是說出來的話語也不同於前。後來我念佛參禪,曾有數次身心脫落的境界,起座以後,舉目所見,皆是佛的世界;凡有所聞,都是佛的音聲,我從此領略到什麼是真正的語言。隨著弘法愈多,經驗愈豐,我更深深體悟到唯有字句簡潔、言之有物的說辭,才是最成功的講演。所以若要發揮語言的力量,不妨先從「惜語」如金,不說傷人之語、不說無用之事做起,不但要愛惜嘴巴的語言,用慈悲的愛語化導暴戾的氣氛,使社會趨於平和;更要正本清源,愛惜心靈的語言,用智慧的心語消除貪瞋愚痴,使靈台常保明淨。 心胸豁達 享有三千世界 從「惜言」再到「惜財」,語言固然沒有絕對的善惡,金錢的本身也無關好壞,所謂「善惡是法,法非善惡」,我覺得「惜財」之道,不在花用多少,而在明智揀擇對象、用途。所以,凡是用在佛法上的布施,我罄其所有;但對於沒有意義的花費,我一錢不捨。數年前,我在日本弘法,將一頓飯錢節省下來,買了兩本書帶回佛光山,放在圖書館裡供大家借閱,自覺樂趣無窮。許多人批評佛光山的建設粗製濫造,沒有精美的畫棟雕梁,其實我何嘗不想學習阿彌陀佛以七寶樓閣、八功德水來攝受大眾,但是為了愛惜十方檀那的淨財,我不得不因陋就簡。我不但愛惜佛教的淨財,更推己及人,經常告誡弟子們愛惜信徒的錢財,儲財於信徒,不可殺雞取卵,徒擾自他。 世間的財寶不一定要「擁有」很多,才算是富貴之人,只要我們能心胸豁達,視萬物為一體,三千大千世界盡為我們所「享有」。過去我在大陸就讀佛學院時,從出坡、挑水、採樵中,不自覺地與山林河川結為良朋好友;後來在台灣開闢佛光山時,又從搬砂運石中,培養與大地泥土之間的深厚感情。在與大自然接觸中,我體會到天地萬物是休戚與共的生命體,所以在暴風雨來襲時,為了怕水土流失過多,我甘冒生命危險,率領弟子多人,以身為牆,阻擋如瀑流般的水勢;多年以來,我規定徒眾不能任意砍伐樹木,好讓穿梭在林野中的飛禽走獸,都能有果實充飢,有枝椏棲身;我不准弟子隨便攀折花草,以使蜂蝶爬蟲都能啜食甘美的雨露,享受芳香的蜜糖;在盛夏的傍晚,我經常在巡山之際澆灌花木,有些人嫌我太過老婆心切,我卻覺得花草樹木不會說話,所以我們更要易地而處,為它著想。我衷心希望無論是道場的住眾也好,來往的過客也罷,大家都能在蘢蔥的山色中,看到如來的清淨法身;在潺潺的溪聲裡,聆聽和雅的法音宣流。 懂得珍惜 才懂愛的真義 經云:睒子菩薩走路時,不敢腳力太重,怕踩痛了大地,這是多麼的愛惜大地;說話時,不敢大聲,怕驚醒了眾生,這是多麼的愛惜他人;任何時刻,不敢亂丟東西,怕汙染了山河,這是多麼的重視環保!左溪尊者非尋經典,不敢燃一燈;一襲僧衣,穿四十年,又是多麼的愛惜物力!清夜捫心,對於古德的慈悲懿行,自愧尚且不逮,但是憐惜萬物的一份愛心,則能少分相應。行住坐臥,我總是盡量小心翼翼;每次開關門窗時,都將動作放得既輕且慢,當肢體碰到椅背桌腳時,我會憐惜地為它揉搓撫摸。由於「惜物」如護己身,因此,我用過的東西都特別「長壽」,即使壞了,也是縫縫補補又幾年。俯視腳下,一雙羅漢鞋一穿就是五年,雖說布面縫了又縫,鞋底補了又補,我始終捨不得丟棄;信徒供養的長衫袈裟,不下數十件,我都一一轉送他人,看看眼前替換的那幾件,皆有破損補綴的痕跡,數年來伴著我四處弘法,功不可沒。侍者常說:「該訂製幾件新的吧!」撫拭衣襟,回憶往事,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我怎忍棄舊換新呢? 愛誠然是偉大的,但是如果沒有恆長的憐惜心,愛反而是自私,是一種占有,一種汙染,一種罪惡。中國人很有智慧,將「愛」、「惜」兩個字合成一個詞,於是愛就有了落實的方向,愛就有了無限的生命。所以,愛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要「惜情」;愛護才華橫溢的人,就要「惜才」;愛護彼此之間的緣分,就要「惜緣」;愛護飛逝的時光,就要「惜時」;愛護自身的力量,就要「惜力」;愛護尊重的言語,就要「惜言」;愛護寶貴的錢財,就要「惜財」;愛護與我們同體共生的萬物,請要「惜物」……。甚至我們要愛護得來不易的福報,因此必須「惜福」;愛護十方大眾成就的生命,因此必須「惜命」……。能懂得珍惜,才懂得愛! 【注釋】 ❶ 為感謝長工陳廣福先生的搭救,大師數十年來資助其子陳水松先生之生活不斷。

MORE

往事百語13 忙,就是營養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本文作於一九九七年(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有一段時期,一連有好幾位徒眾因身體有病而住在如意寮中靜養。為我開車多年,曾經擔任人事監院的永均法師問我:「那些人看起來身體很好,但每天又無所事事,為什麼那麼多病?我們每天忙碌不已,身兼數職,為什麼反而身體健康不生病呢?」我隨口回答他:「因為忙,就是有營養啊!」不料這句話在徒眾間流傳起來,成為一句法語。回想起來,我的一生的確是因為「忙」,才少病少惱,身健心安。 發心作務 體會緣起妙用 童年時代,我就很喜歡忙。每天雞鳴而起,忙著幫大人插秧、除草、放牛、養雞,忙著和同伴捉泥鰍、找蟋蟀、玩紙牌、說故事。甚至連吃飯、睡覺都是在忙中度過。即使生病,也是在忙的裡面,似有似無地打發過去。忙,不但強健我的體魄,也長養我的耐力。 及至我十二歲出家之後,雖然生活方式有所改變,但是忙碌依舊,所以我從來沒有適應上的困難。記得那時我忙著早晚課誦、上課讀書,忙著出坡作務、挑柴擔水,忙著看守林園、捉拿山林小偷、護衛山門,甚至忙著立菩提願、發增上心,忙著念佛號,忙著打腹稿……,幾乎到了無事不忙,無處不忙的地步。這樣從早到晚,忙此忙彼,不但於己絲毫無損,反倒強化我的身心,增加我的人緣。 由於我經常自動自發幫忙菜園工作,所以園頭不時送我兩棵白菜、幾粒番薯薑,讓我帶回去燒湯煮麵,與同學共享,彼此皆大歡喜。尤其在隆冬的夜晚,三五好友蹲踞廚房一角,一面忙著偷吃麵條,一面忙著閃躲糾察老師,既刺激,又溫馨。如今回味起來,依然樂趣無窮。 每個月常住創辦的《中流》雜誌❶出刊時,我也總是義務地前往協助包裝寄發。一天忙碌下來,不但贏得師長的讚美,而且還能獲贈一份雜誌作為酬勞,使我能免費閱讀,先睹為快。這對於嗜書如命,卻阮囊羞澀的我而言,真是無上的珍寶。 就讀佛學院期間,我不但每天發心煮放參(晚飯)供養大眾,也時常到常住的織布工廠裡幫忙。雖不曾多吃一粥一飯,也未嘗得到一絲一縷的賜贈,但在忙的同時,我深深了解物力的艱難與緣起的妙用,一生受用無窮。 忙是利行 即是佛法真諦 所以,在「忙」中,有數不盡的樂趣;在「忙」中,有無限的喜悅;在「忙」中,能安身立命;在「忙」中,能多所體悟。「忙」的生活實在太美妙了!在「忙」中,我感覺到懶惰懈怠實在就是罪惡。 為了照顧一窩剛生下來的小老鼠,我將牠們偷偷藏在抽屜裡,每天咬破飯粒慢慢餵食。看著牠們從全身無毛到一身烏亮,從未睜雙眼到活蹦亂跳,我感受到生命之可貴在於躍動不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焉能不將自己「忙」起來呢? 為了同學贈送的幾條蠶寶寶,我在讀書作務之餘,跑全山,摘桑葉,一面注意牠們的溫飽情況,一面還要避免被老師發現,一直養到牠們長大成蛾,破繭而出。這些點滴體驗,讓我及早深入「雖忙猶閒」的三昧,對於我未來的弘法事業具有莫大的助益。 在佛學院圖書館兼任管理員期間,我除了夜以繼日整理「活頁文選」之外,還經常忙裡偷閒,翻看《水滸傳》、《三國演義》、《基度山恩仇記》等中外名著。甚至在開大靜之後,點著線香躲在棉被裡偷偷閱讀,直至天亮。就這樣數年之間,拜忙中自修之賜,我不但得以遍覽群書,更激發對文學的深厚興趣。 老師的一聲令下,我忙著奔走油印,供給教材;同學的一句要求,我忙著整理講義,裝訂成本。忙,使我得到師長的肯定;忙,使我得到同儕的友誼;忙,使我意識到集體創作的重要;忙,使我感受到同心協力的意義。在閉塞的深山叢林裡,雖不曾閱讀〈青年守則〉,但我早已體會「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諦。觀世音菩薩因為二六時中忙著尋聲救苦,地藏王菩薩由於時時刻刻忙著地獄度生,所以贏得佛子們的頂禮讚歎。因此,忙是善舉,忙是利行,忙是情義,忙是功德。忙,才是佛法的真諦。 服務奉獻 領略無上法喜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點燃中日間的戰火;八年後,艱苦的抗戰終於結束,未曾休養生息,又遇國共之爭。十餘年間,我與一般苦難的中國人一樣,忙著逃難,忙著流亡,忙著防空襲,忙著躲戰火,忙著救濟傷亡,忙著收容孤老。忙,給我機會,讓我從揚州鄉下來到南京棲霞,讓我由童蒙無知直至出家求學,讓我從山林僻野走向社會群眾,讓我從徐蚌會戰來到台灣施展弘法利生的抱負。 剛開始時,為著一個開示,我往往忙了幾個通宵,準備講稿;為了一篇文章,我經常忙了幾個夜晚,搜索枯腸。雖然未曾領過任何鐘點費,亦未曾得到任何稿酬,但是看著台下的群眾由少而多,由點頭會意到拍手鼓掌,看著自己的一筆一畫印成方方正正的鉛字,刊在每期的《菩提樹》、《人生》、《覺生》、《自由青年》等報章雜誌上,一股強烈的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充塞胸懷,實非錦衣玉食、華廈美屋之樂所能比擬。在忙中,我充分領略服務奉獻,不求報償的法喜。所以,我能有能無,能苦能樂,能大能小,能進能退。 為了讓一本書及早付梓,我曾經守在深山草棚裡達一個月之久,趴在塵泥地上,以大地為桌案,奮筆疾書,寫出我對人間佛教的理想。為了讓一本雜誌如期出刊,我時時餓著肚子,從台北大理街走到萬華火車站,坐火車到老北投,再轉公車到新北投,摸黑步行至山頂,將一本新印的刊物交到老法師手上,才鬆了一口氣。每次完稿,望著魚肚白的天色,再看看表,往往已是凌晨時分。雖然我整天忙得無人無我,無日無夜,但在我不僅未曾減少什麼,反而增進了信心道念。 弘法不歇 增長生命力量 一九五一年,我擔任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每天起早睡晚,忙著帶領學生做早晚課誦、出坡勞動,忙著準備授課及批改作業。此外,還得忙著圈點八十餘本的學生日記及輔導學生的生活。一個月下來,整整瘦了五公斤。儘管如此,我的心靈卻在忙碌中逐漸提升,我的視野也在忙碌中逐漸開闊。忙,開啟人人本具的潛能;忙,發掘方寸自有的寶藏。所以,我喜歡忙。藉著忙,我精進奮發,自強不息。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四、五十年前,正是民生困乏的時代,有人又說:「教書自有香菇麵,教書自有好供養。」但我覺得,教書之樂不在豐衣美食,而在灌輸大家正確的觀念。所以每次收到些微稿費或嚫錢時,我總是拿去購買佛書,與佛子們結緣。忙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實在比黃金屋、顏如玉、香菇麵、好供養更有價值。記得那時我常常為了一場講座,從宜蘭坐上一天的火車到高雄,演說完畢,又從高雄乘夜車回到宜蘭。在北宜線、縱貫線上,我雖然耗費了無數光陰,但生命的力量卻隨著滋長,怎不叫人歡喜?除了定期的講演之外,我馬不停蹄,忙著到工廠為勞工開示,到碼頭為漁民佈教,到監獄為受刑人皈依,到軍營為官兵們說法。有人說時間難捱,我卻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瞬息即過,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時可以使用。 那時,台灣的計程車剛剛開始營業,我偶爾為了趕路,不得不以計程車協助自己奔忙。每當里程表跳動一次,我的心臟也隨之起伏跳動。又要忙碌,又想省錢的滋味固然頗不好受,但是每當望著台下聽眾心開意解的表情,看著身邊的工作能夠完成,心中的喜悅真是無與倫比。 忙碌度眾 長養慈悲包容 民國五十年以後,各個大學紛紛成立佛學社團,廣播電台也增闢佛教節目,一向喜愛文教的我益形忙碌起來。我不但為寺院服務,為信徒講經,還要為學生授課,為電台供稿,整天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雖然如此,我仍感到忙得不亦樂乎。 為了寺院的落成開光、住持晉山,我經常南北奔跑,親往參加;為了信眾的婚喪喜慶,我往往毫不猶豫,前去致意。漸漸地,應酬日增,但因深恐人情不夠,所以只有自己忙碌,不願對別人失禮。雖說凡事已克盡己心,無奈仍有未如人意之處。我深深感到,未成名時,忙,是一種快樂的修行;成名之後,忙,有時卻成為一種艱難的負擔。俗謂「人為名累」,其實,再忙再苦,我也不累,人情難卻才是累人最甚。所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我還是歡喜忙,所以仍然繼續地忙下去。 隨著佛教的發展,五十歲以後,我又忙出另一片天地。在建寺安僧、辦理學院、成立養老育幼事業、從事出版文化工作等方面,我都寫下了「忙」的歷史。但有誰知道,我常常為了開導一個頑皮的小孩,忙著想盡辦法;我往往為了疏通一位固執的老人,忙得舌乾唇燥。時間在忙碌地思考,忙碌地做事中飛逝而過。佛經上說:「常做佛事,永不休息。」在忙碌的度眾工作中,我學習到謙虛耐煩的美德,也長養了慈悲包容的雅量,真是人生一大收穫。 做地球人 歡喜遍撒十方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忙著帶領弟子們披荊斬棘,啟建山林;平日裡,我忙著在全山掃除各地落葉;假日時,我忙著進廚房供應香客素齋;山洪爆發時❷,我忙著以身擋水,保衛道場,事後還要忙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颱風來襲,我忙著巡視各地,災後還要忙著修補搖搖欲墜的草寮。經云:「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忙」的生活中,我對於這句話有很深的體會,因為佛光山的一沙一葉中,有我全部生命的虔誠供養。 近十年來,我的弘法腳步拓展到國際舞台。我曾六去印度朝聖,八赴歐洲弘法;我曾七往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巡視寺務,三到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視察佛光山的別分院。為了將大乘佛法傳入西方世界,我去過北美洲的美加一帶三十次以上;為了每年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香港地區我來往不下十五次。在馬來西亞的莎亞南體育館,我主持過八萬人的集會;在印度的拉達克,我爬上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地,向當地信眾弘法。聯合國大廈曾有我過往的足跡,印度總統府、泰國皇宮、美國白宮也留下我和各國領導人會談的歷史。中國的長江三峽,我曾親炙過它的風采❸;世界的七大奇觀,我也曾一一佇足觀賞。在倥傯的弘法行程中,我瀏覽過莫斯科的紅場風光❹;在繁忙的北歐之旅中,我見識到瑞典和平幸福的社會主義。走訪德克薩斯州的美國太空總署,使我對尖端科技的成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參觀加利福尼亞州的環球影城,讓我對聲光化電的功用有了深一層的認知。我忙著做一個地球人,將歡喜遍撒十方世界,將自己融入萬物之中,每天過著既充實又幸福的忙碌生活。 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腐。忙,才能發揮生命的力量;忙,才能使我們身心靈活起來。經云:「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又說:「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藉著忙,將自己動員起來,才能一鼓作氣,先馳得點。如果能善於忙碌,「忙」就是一帖人生康樂的最佳營養劑。 【注釋】 ❶  1940年,由圓湛法師創辦,為江蘇鎮江焦山佛學院院刊。內容包括:佛教經律論解釋、佛學研究、外國佛學論著、佛教古蹟文物介紹、國內外佛學活動報導等。此刊並與中國各大叢林、日本及東南亞佛教界做刊物交流。 ❷ 例如,興建觀音放生池時,工程屢遭豪雨洪水沖毀,大師率領弟子們拿棉被、床單覆土。 ❸ 1989年,大師率領「國際佛教促進會弘法探親團」前往大陸探親訪問時,曾至此地。 ❹ 1993年,大師應國際佛光會莫斯科及聖彼得堡協會之請,率領弘法團前往俄羅斯訪問,並了解當地發展佛教機緣。

MORE

往事百語55 結緣總比結怨好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本文作於一九九七年(民國八十六年)五月 我從小雖然就具有圓融隨和的性格,但也與一般男孩子一樣,喜歡伸張正義,打抱不平。有一天,在一本書裡看到一句話「結緣總比結怨好」,深深打動我頑強的心扉,回憶過去經常因為我執、好鬥而結下許多怨尤,想想實在沒有必要。從此以後,我將「結緣總比結怨好」奉為圭臬,果然為我一生帶來許多方便。 「物以類聚」是眾生的習性之一,在我初出家的僧團裡,也難免有此情況,有些人以地域結合,有些人以師承聚集,有些人以性格交友,有些人以興趣相知。如果覺醒能力欠缺,往往陷入黨同伐異而不自知。我向來喜歡融和無爭,所以保持中立態度,從未加入任何一方,或許正因為如此,也為自己引來一些困擾。 記得當時的同窗還度法師與我素無淵源,但大概是法系不一,他總喜歡找我麻煩。那時我年紀還小,遭到學長的欺負,心中不免感到委屈,但想到「結緣總比結怨好」,便按捺心中的不平,以低姿態的方式和他相處,因此平息了許多紛擾。數年後,我們雖然各分西東,但友誼仍然持續維繫得十分長久。 遠道來歸 共同振興佛教 棲霞律學院結束後,我進入焦山佛學院就讀。由於這是一所聞名全國的佛教高等學府,來自各地佛學院的精英均集中於此,但也因為這樣,大家意見不一,時有齟齬。當時有一位來自竹林佛學院的大培法師,對我存有誤會,經常冷語相譏,暗中醜化。我明知如此,仍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協助。後來我到南京華藏寺擔任監寺時,他也遠道來歸,齊為振興佛教而共同努力。可見「結緣」能化解嫌隙,「總比結怨好」。 一九五一年,我應聘至新竹青草湖的台灣佛教講習會負責教務,某法師意欲將我排擠於外,寧可將講習會遷至台北,可是部分學生不願同往,想和我一起留在原地,我還是鼓勵他們到台北去發展。後來幾十年來,大家仍舊十分友好。因此,我更肯定「結緣實在比結怨好」。 四十年前,初到宜蘭弘法時,林松年居士剛從耶教轉信佛教。他護持佛法不落人後,而且做事能幹,頭腦聰明,唯性格剛烈,所以得罪不少信徒。信徒紛來向我投訴,甚至由於他護教太過熱心,偶爾一些言辭對佛教造成傷害,也使我迭遭怨言。他對我雖禮敬三分,但究竟習氣難改,有時說起話來,仍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樣。儘管如此,想到人「要結緣,不要結怨」,所以我對他更加友好。後來成立「宜蘭念佛會」時,還選派他擔任總幹事。一向處處挑剔的他,在工作上竟能十分配合,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其實,這就是「結緣,不結怨」的結果啊! 容忍化度 獲得對方尊重 一九五五年,我協助完成高雄佛教堂的建設,原先那一帶的信徒像宋仁心、陳明等人,最初是由於接觸附佛外道普明燈居士的因緣而信仰佛教,對於佛法真理了解淺薄,只知倡導自性三寶,不知禮敬常住三寶,尤其每次一到我說法的時候,他們總是群集在講堂外面,或奏樂擾亂、或聚眾座談,一副倨慢傲然,不肯合作的樣子,我照樣在台上講經說法,平常也依舊禮遇他們。久而久之,這批人終於被我感化,不僅對我竭誠擁護,而且重新皈依三寶座下,成為正信佛子。類似的經歷使我深深感到:平日待人處事如果不將別人的短處視為缺失,而抱持「結緣,不結怨」的態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時機成熟時,一定可以獲得對方的尊重。 我生性不喜歡因為一點小事和別人成為冤家,甚至在經濟拮据時,對於財務處理,也是寧願自己吃虧,盡量避免紛爭。像宜蘭雷音寺大門前的一棟民房,時價三萬元,屋主提出以十萬元作為讓售代價,一個禮拜以後,待我們籌好款項時,他卻索價二十萬元,再隔幾個月,他又提高到四十萬元……。價碼持續提升,徒眾得知,無不憤怒切齒,但我最後還是滿其所願,多年後以四千萬元成交。目前我們將寺內土地整體規畫,加建十八層大樓❶以為佛光大學的城區分部,預見日後將發揮文教功能,帶動當地文化建設,地方朝野莫不歡喜踴躍,雖說多花了點錢,佛祖還是獲得最後的勝利,因此「結緣總比結怨要好」。 結緣誠意 開發佛教事業 佛光山三十年前是一片荒涼的麻竹林,一甲土地一萬元不到,但是現在一億元都買不到一甲,其中簡直有天壤之別。儘管如此,三十年來,我們本著友好「結緣」的誠意,在經濟萬分困難下,一塊一塊地買下了五十甲土地,以此為基礎,慢慢發展出世界五大洲的佛教事業,裨益眾多的生靈。如果我們當初眼光短淺,和鄉民僵持不下,不但徒然「結怨」,更無法與全球信眾「廣結善緣」,豈不因小失大? 數十年來,台灣小型書報雜誌社及其他各界人士以種種名目前來募款時,我固然多少都給予一點補助;對於中國大陸的寺院道場,無論是化緣建設經費,或是募取獎助學金,無論是需求慈善基金,或是索贈汽車、電視,我也都隨分、隨力地幫忙。雖然經常阮囊羞澀,不勝應付,但想到能夠藉此機會與大眾「結緣」,還是心存感謝,因為「結緣總比結怨好」。 多年來,我自以為很慈悲行善,但有一天當弟子將建寺功德名錄拿給我看時,見其他寺院同道如菩妙、開證、印海、浩霖、靈根等法師動輒捐獻數十萬、上百萬,才感到別人「結緣」的心胸比自己更為可貴,慚愧之餘,唯有勉勵自己更加盡力廣結善緣。 敦親睦鄰 異教訪西來寺 一九八八年,美國西來寺落成時,召開第十六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議,洛杉磯華人的耶穌教會天天在寺外舉牌遊行,抗議吶喊,引起當地居民反感,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本著宗教的慈悲,請信徒端熱茶給他們解渴驅寒。一位從公家機關退休的美籍老太太自建寺伊始,便每日以望遠鏡觀測西來寺,寫給縣政府的密告黑函達數百封之多,我們不斷嘗試與其溝通,起初她相應不理,有感於我們的誠意,去年她終於出面和我們協談。每屆春節期間,西來寺均舉辦敦親睦鄰餐會,懇請附近居民同來聯誼,那些向來持反對意見的人也都應邀在列。或許由於我們「結緣」的誠意,成立九年以來,西來寺不但未被惡勢力擊倒,反而目睹愈來愈多的耶教朋友、各國人士前來參訪。這不正是「結緣總比結怨好」的明證嗎? 「感謝主,祂的大能給我們在這裡施予博愛,給予需要的人。」當一些不知情的信徒參觀「仁愛之家」,看到院門的牌匾上寫著這樣的文字時,不免驚怪:「師父!怎麼會這樣呢?『仁愛之家』不是佛光山辦的嗎?」其實「仁愛之家」原名「蘭陽救濟院」,乃基督徒董鴻烈先生於一九六三年創立,但兩年後因財務困難,由當時的宜蘭縣縣長林才添先生從中斡旋,交由我來管理。當初接辦時,許多信徒建議拆除這塊牌匾,但我不僅斷然拒絕,而且向大家宣布:「耶穌教肯將救濟院交給我們接管,我們怎麼可以如此回報?我們不但應該善理院務,更要好好保護這塊牌匾,因為歷史的軌跡是不容更改的。」後來依融、紹覺從佛學院畢業之後,自動發心前來服務❷,在院內增設佛堂,雖然如此,我們對於各種信仰的無依老人均一視同仁、收容照顧,讓崇尚耶穌基督的,向耶穌基督禱告;讓皈依佛陀座下的,向我佛如來禮拜。三十餘年來,院中的老人們相處融洽,安然無事,是我心中最大的欣慰。 宗教交流 彼此水乳交融 無獨有偶,倫敦佛光寺的建築本來也是一所天主教神學院,創辦人Authur Micheal Ramsey大主教在大門口所立的碑銘至今依舊保持原狀。一九九二年,倫敦佛光寺舉行開光典禮時,鄰居教堂的賀特神父(Rev. Hunt of Vicar All Saint's Church)特來道賀。四年後,我每次走訪英國倫敦弘法,都邀請該修道會的上級主教參加我們的集會,彼此之間水乳交融。去年(一九九六年)八月,在該寺舉行的「和平對話」,以「宗教與社會的融和」為主題,當地各教派均派人前來共襄盛舉,大家踴躍發言,氣氛熱絡,我感到十分高興,因為這表示在當地弘法的徒眾也能依照佛光山的宗風行事,「與人結緣,不與人結怨」。 早期自願到佛光山工作的人很多,我一向來者不拒,但部分的人因為不能與別人相應,造成一些糾紛,使得事務難以進行,讓主管不得不將之遣離。我每次聽說此事,即自願親自出面和對方溝通,由於我好言安慰,真心勸告,最後這些人都是歡喜而去,甚至一些已經積為怨懟的事情,結果也都化解為善緣。他們離開以後,不但與佛光山保持聯繫,而且還經常回來擔任義工。可見「結緣」能化怨懟為助緣,是人生最美好的經驗。 多年前,洛杉磯一位作家每次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作品,只要提及佛教或西來寺,總是挖苦幾句,不少信徒向我反應,表示憤怒,我聞言不語。一天,我邀當地作家協會至西來寺「素齋談禪」,他也應邀在座,我一句責怪的話都沒有,臉上也沒有慍色,有的只是讚歎與尊重,從此以後,他的大作裡再也沒有出現批評佛門的言辭。 主動結緣 圓滿解決事情 中部某報社記者也是經常惡意傷害佛教,當我知道以後,透過別人,邀約他來山一遊,讓他了解佛教對社會的貢獻,不久,他的文章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可見人與人之間的「結怨」,都是誤會所引起,如果能夠多一點溝通交流,或者有一方肯主動「結緣」,沒有什麼解不開的冤業。 像《台灣時報》因為經常以不實的新聞歪曲佛光山,終於激怒了信徒,於一九九六年二月間,發起包圍報廠,靜坐抗議行動。我得悉此事,立即電請前監察院院長陳履安先生由台北南下,以佛光山信徒代表身分前往化解,《台灣時報》立即表達歉意,如今偶爾也刊登有關佛光山正面的報導。所以,主動「結緣」並不表示自己矮了半截,相反地,它比「結怨」更能將事情圓滿解決。 多少年來,拙作《釋迦牟尼佛傳》與《玉琳國師》一再被改編成劇本,搬上舞台、電台、電視及電影銀幕,但都因為劇情被改得不如法,而使我頻遭責難,也曾三番兩次想向演藝公司抗議,但自忖一旦如此,以後誰還有心做佛教的節目呢?況且既然已經「結緣」在先,又何必「結怨」於後?種種考慮之後,我打消前念,如今,勾峰先生編導的連續劇《再世情緣》,改編自《玉琳國師》,不但佳評如潮,而且其中因果觀念的傳播更有助於人心的淨化。後來許多導演、編劇紛紛來問我有關開拍佛教影片的事情,我常想:當初如果據理抗議,讓佛教與演藝界「結怨」,恐怕今天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共尊共榮 賡續友誼緣分 許多人見我人緣很好,都說我是上一輩子修來的。其實,我曾經遇過不少公務人員在辦事的時候,不肯給人方便,總以磨人為樂,損人為快,儘管如此,當他們需要佛門的協助時,我仍給予幫忙,從此結下好緣,無形中也讓他們對於佛教「以結緣、服務代替官僚、結怨」的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與大陸闊別四十年期間,一些投機的鄉人趁機欺負我俗家的親眷,甚至以我在台灣為由,給予種種打壓抹黑。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陸的家人全都被列為黑五類,清算鬥爭、盤查審問接踵而至。一九八九年,我率團返鄉弘法探親之際,對於家鄉附近社區的每一戶人家,都以一個紅包、一份禮品與他們「結緣」。尤其曾經極力傷害過我家人的一些鄰居親友,我更加厚待,贈予電視機、錄影機、電冰箱、收音機等電器化製品。兄弟們都怪我怨親不分,但我覺得:「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對於心性澆薄的眾生,給予他們多一點因緣,讓他們未來也有得度的機會,非但自他受益,整個社會也將蒙利,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我在世界雲遊弘法,發現各地的僑團甚多,有的以同鄉組合,有的以宗親結社,有的以職業類聚,有的以性別集會,但彼此之間大多貌合神離,多少年來互不往來,甚至黨同伐異,視如水火;但是自從他們參加佛光會以後,都能在同一個信仰之下賡續友誼,引起許多人的好奇,紛來問我是何原因?其實,這不是我個人有什麼魅力,而是因為佛光會本身實踐佛教「結緣,不結怨」的精神,奉行「平等共尊,和平共榮」的理念有以致之。 化解惡因 結緣成就美事 「結緣」能助成善業,能化解惡因,比「結怨」要好,乃古有明訓之事,像三迦葉兄弟原是拜火外道,陷害佛陀未果,反被其慈悲精神感召,率領一千門下投皈三寶座下,使佛教在初傳世間時就擁有強大的聲勢;呂洞賓原本志在長生不老,在拜訪黃龍禪師時,因為對於「莫做守屍鬼」的勸言不甚明白,在惱羞成怒之下,抽出劍來,欲殺之為快。結果不但不能傷彼,反被其智慧之語點醒。從此不僅勸人以「慈悲度世」為成道途徑,更以斷除貪、瞋、痴取代劍術之學習,使得北宋道教教理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佛門也多添一位護法神仙。齊桓公於即位後,不記管仲昔日射殺之過,舉其為宰相,掌理國政,成為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唐太宗在登基之後,盡棄敵對前嫌,任用魏徵、王珪為大臣,輔弼朝綱,乃有貞觀之治大放異采……。凡此不都是因為「結緣」所成就的美事嗎? 反觀佛世時,琉璃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因被釋迦族譏為「婢子」,乃心懷怨恨。即位之後,立即進軍迦毗羅衛國,盡滅釋種九千九百九十萬人,佛陀雖阻道三次企圖止戰,但終因宿業無法挽回,只有回到精舍,黯然神傷,後來琉璃王也死於非命,受地獄苦報。項羽雖有雄才大略,但自矜征伐之勇,氣度狹隘,進入關中之後,坑殺降卒,焚燒秦宮,姦淫擄掠,而後又中了陳平的反奸之計,誤以為謀臣們皆與漢王劉邦通好,心生怨怒,百般冷淡,自以為是,結果眾叛親離,盡失人心,最後在烏江敗亡自刎,這一連串的歷史悲劇,不都是「結怨」造成的嗎? 經云:「不可以怨止怨,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又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誠乃不虛之言。當今的社會充滿暴戾氣氛,其實,夫妻不和是兒女的不幸,兄弟鬩牆是父母的傷痛,員工相爭是企業的損失,人民鬥亂是國家的悲哀。「結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大家何不以「結緣」的胸襟來莊嚴我們的世界,美化我們的人間呢? 【注釋】 1.即1997年重建的佛光山蘭陽別院。 2.佛學院畢業前夕,大師問及誰願意發心老人服務工作,依融、紹覺法師毫不考慮地舉手,此後三十多年,他們在宜蘭仁愛之家無怨無悔付出。

MORE

往事百語58 歡喜與不歡喜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本文作於一九九三年(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小時候我和其他人一樣,也有喜惡之情。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不捨晝夜地去做;逢有不喜歡的事,則棄之如敝屣。有一天,我的師祖卓塵長老和我說:「你喜歡的事情,固然要去做,但也應該有所節制;你不喜歡的事情,如果對他人有益,你也一樣要發心去做。」從此我開始努力嘗試著去做一些雖然不是自己所喜歡,卻能利益他人,與人為善的事。 組聖歌團 梵音法義入心 出家以來,我一直不擅長佛門很重要的經懺佛事,但是為了幫忙遠地的師兄,我常常披星戴月,翻山越嶺,一天走上一百多華里的路程,只為了趕赴一場超度佛事。如是達數年之久,我經歷不止百台的焰口法會。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學會了各種犍槌梵唄,也熟悉了法會懺儀的程序,少年初學的我,由此體會到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所帶來的法喜。然而對於當時一般寺廟趕赴經懺、度死重於度生的情況,我始終不以為然。 二十一歲時,我擔任南京華藏寺監寺,雖然訂定了各種新的寺規,但是為了促進與舊僧之間的融和,以達到改良陋習的效果,對於經懺佛事的頻繁,我還是保持容忍的態度。來到台灣後,我矢志從事佛教文教工作,寧受飢餓貧困,也不稍改初衷。在三十年前,我創辦壽山佛學院時,為了籌措資金,我也曾打破往例,在太平間通宵達旦為亡者誦經超薦,我不覺得勉強,也不以為辛苦,因為我是在為眾生累世的慧命募集道糧。如今眼見一所所的佛學院成立了,數以千計的佛子在畢業後為佛教奉獻心力,我深感欣慰。 我向來沒有音樂素養,也毫無高歌吟唱的雅興,但是為了使正信的佛法能在寶島順利地弘揚開來,我將滿腔的弘教熱忱一傾而出,寫成詩詞,請人譜曲,我還組織佛教聖歌團,延聘老師教唱,到各地去高展歌喉,居然廣受歡迎,而深奧幽玄的法義就在輕快悠揚的樂聲詮釋下,迅速地深入人心。後來,我又陸續舉辦佛教梵唄歌唱比賽,以及梵音海潮音演唱會❶、錄製佛教音樂唱片、發行錄影帶,也都獲得了廣大的回響。我以身體力行證明了,即使不喜歡「哆雷咪」,不認得「五線譜」,只要有心,也能以樂曲歌聲為佛教作法音宣流。 顯密會議 促進宗派了解 自從學佛以來,我一直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度化眾生,因此,雖然在念佛方面曾有愉悅忘我的心得,但向來不以「往生西方」作為自己的修行訴求。然而,剛開始在台灣弘法時,為了度眾的方便,我也曾於各地遍設念佛會,並經常主持佛七法會,開示念佛法要,如此持續近三十餘年之久。當初因念佛因緣而皈依三寶的信徒,後來不是投入佛門披剃出家,便是成立佛化家庭,他們積極參與各種佛教活動,對於台灣佛教的蓬勃發展有著莫大的貢獻。念佛修行不但莊嚴了彼生的蓮邦,也淨化了此生的娑婆。 我曾在大陸金山寺、天寧寺的各處禪堂參學,在禪七中,我雖然曾經體會甚深禪悅,卻不主張槁木死灰般的宴坐冥想,我以為真正的禪味源自心頭,而非枯坐。儘管如此,為了攝受不同類型的眾生,我不但舉辦了多次的禪七法會,並且在短期出家修道會、教師佛學夏令營、大專佛學夏令營等活動中,開辦禪坐課程,藉著這項活動,也激起不少學員的向道之心。目前佛光山正在籌建大型的禪堂,我希望藉由正確的修禪調心,能使整個社會更趨於祥和安樂。 過去,一位密宗的仁波切曾對我說,學密要有十年顯教的基礎,否則容易走火入魔。後來,我入世佈教,也不倡導修密,但是,我並不予以排斥,我反而主辦顯密佛學會議、禪淨密三修法會,我想藉著這些活動,來促進各宗派彼此的了解,團結佛教的力量,以達到益世度眾的成效。 為教發展 發憤開創天地 我自幼家境貧寒,出家以後,在叢林參學,物質更是缺乏,不但經常三餐不繼,不得溫飽,身上的衣襪也盡是撿同參道友們千瘡百孔的舊物來穿著。在如此艱困的生活下,久而久之,遂養成我不上街購物的習慣;但是,當我領隊至澎湖等離島佈教❷,或者率團到國外弘法時,為了廣結善緣,給人歡喜,我總是率先掏錢購買當地小販兜售的紀念品。雖然每次回來總是為了處理這些粗製濫造的物品而傷透腦筋,但我還是樂於隨緣布施。 叢林十載,在嚴苛的教育薰陶下,我慣於逆來順受,並且樂於與人配合,我不喜歡孤立,更不愛做領導人。可是,當我初來台灣時,卻備受長老們的打壓,他們拒絕我們掛單,不採用我們的投稿,我只好認清時務,自求充實。數十年來,我不怨不悔,為佛教肝腦塗地,培養人才,創辦各種事業,卻屢遭同儕排擠,或許我和他們的宗門素無淵源,或者我不是他們的同事同學,他們甚至想盡法子,阻礙我代表出席世界性的佛教會議,自忖教界四分五裂,缺乏共識,何能奢言團結共勉?為了佛教的發展,我唯有孤軍奮鬥,為佛教開創另一片天地。 犧牲獨處 長養慈心願力 承蒙信徒的厚愛與支持,在多年的辛勤耕耘下,我們將佛教從國內各地帶向世界五大洲,如今,我擁有多個國家頒發的榮譽公民證書,也蒙贈市鑰❸,連四十年來與我有緣無分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也將我擁上榮譽主席的寶座。對於這些名位,我向來不忮不求,但是當眾意難違時,我也樂意為了佛教,當仁不讓地接受殊榮。一九八五年,我毫不眷戀地將佛光山交給我的弟子管理。一九九二年,我又本著捨我其誰的精神,組織國際佛光會,期使佛光能普照寰宇,造福人群。 我年少時就在深山古剎中參學,聽慣了松濤拍岸,鳥叫蟲鳴,看盡了夏澗秋谷、春花冬雪,在自然的懷抱中陶冶長大,我不喜歡使用繁複冰冷的機械,但是,當經濟較為充裕時,我卻買了一些錄音機、照相機送給需要的人,好讓大家共享一份文明的喜悅,而我自己卻連一台收音機也沒有。大陸的鄉親特別喜愛電視機,我也滿足他們的希望,盡量購買,並且從香港僱車運到內地,分贈鄰里故舊,後來,由於需索太濫,我才予以節制。我的弟子們基於尊敬師父,常供養我一些自動化的電器用品,只可惜我過慣了簡樸的生活,不喜歡操作按鍵,也只有轉贈他人。 我原本生性內向,不喜多言,我樂於寧靜自處,觀察思惟,然而當我踏入紅塵濁世,發覺世間需要佛法的滋潤時,我不再沉寂無聲,閉關自守,我開始走進社會,接觸群眾。我一改羞怯的本性,在台上講經說法,在台下接引信眾,以佛法真理喚醒迷惑的眾生。四十年來,我日日與群眾為伍,我沒有自己房間的個人鎖匙,我沒有一封不可給人看的信函,我沒有不給人知道的行蹤,我時時刻刻都屬於大眾所有。我雖然犧牲了個人獨處的時間,但是也因此長養了我些許的慈心與願力。 給人歡喜 忍宴會照相苦 所以,我閉過關,但我不主張一定閉關修行;我曾持「過午不食」,但我不主張一定過午不食。我認為真正的行者,應該是人間的菩薩,以社會大眾為第一,不必把自己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問題看得太過重要。儘管如此,我並不拘泥己見,我不但建立了幾座設備完善的關房,還曾經幫別人護關,並且親往探視正在閉關的後學,指導他們所遇到的障礙。 我從小吃慣了粗茶淡飯,再加上生性疏懶,連三餐都崇尚簡便。平常,我只要有一碗茶泡飯、一道小菜,心中就感到非常滿足。可是我每到一地弘法,信徒總是熱忱供養佳餚果蔬、瓊漿玉液,往往前一餐的飲食還未消化,第二餐的邀宴又接踵而至,如是週而復始,心中常引以為苦,為了給對方歡喜,我只好勉強自己的不喜歡,接受邀請。假如有人問我,在我一生中,最不喜歡的事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在弘法訪問中,第一苦是宴會,第二苦是照相,第三苦是周圍都是人,連要去廁所方便都不方便。但是看到信徒的虔誠歡喜,就算自己不喜歡,也實在不忍拂逆。 恆順眾生 給予種種方便 弘法行程中的送往迎來也是一苦。我向來害怕驚動別人,所以喜歡悄然來去,然而往往事與願違。記得四十年前,我住在宜蘭及台北,每次南下到高雄講經時,信徒總是請了樂隊,一路吹打,浩浩蕩蕩地到火車站來迎送,後來為了避免路人訝異,我只得改搭夜車,信徒還是不辭勞苦,趕來接送。直到現在,所到之處,無論是國內、國外,無論是城市、鄉村,善男信女的隆情厚意依然有增無減,他們或持鮮花素果頂戴相迎,或請警察車隊一路護送。一九九三年七月,我到俄羅斯成立佛光會,廖泓毅先生竟然請了六名祕密警察,護送我到聖彼德堡,一路來回,不離我半步。看到大家為我如此辛苦忙碌,心中實在過意不去,可是想到自己如果一味拒絕,也不盡合乎人情,所謂「歡喜與不歡喜」,只得隨緣。 我一向拙於書法,也不喜歡被人拍照。但是見到信徒歡喜的容顏,我總是打從心裡高興起來,因此當有人索取題字或要求合照時,我總是有求必應,給予種種方便。只是,往往答應下來,就欲罷不能,一次揮毫數十張是常有的事,而照相的人更是一波一波,絡繹不絕,雖然腿痠腳麻,我也都恆順眾生,忍耐接受,不能想自己「喜歡或不喜歡」。 青年時,我目睹軍閥違法亂紀、政客胡作非為,心中痛恨不已,因此對於政治素不喜好。然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出家人秉持佛陀的慈心悲願,凡有利於眾生者,應該不計個人利害,為所當為,是以我建言開放民主的門檻,我力倡促進兩岸的和諧。當弘法因緣成熟時,前來聽經請法者,不乏軍政人士,我以常禮待之,從未逾越出家人本分,無奈卻因此在報章上與「政治」相提並論。雖然如此,我自忖問心無愧,故也不以為意,再說國家社會若能因此在正法的引導下政通人和,人民安和樂利,也未嘗不是好事啊!我無意出仕干治,但是我願本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為全民謀取福利,將「喜歡與不喜歡」置之度外。 以歡喜心 做不喜歡的事 記得以前我出席佛教會議,一些與會者只要一見到我起身發言,便面色凝重,他們認為,我是一個性喜改革的激進分子。其實,我相當保守,也很執著傳統,我曾建議信徒應為佛教所有,教產應為教會所有,我曾倡言佛教應有統一的制度,我也希望國家和人民的典禮規範,應以佛門為準。我一直用心研究古德制定清規的用意,但是,我也本著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發展佛法事業上力求突破。我以為,我們不應故步自封,墨守成規,以現狀為滿足,因此,我改良弘法講經方式,積極運用各種方法推動國際佛教,以前瞻性的思想課徒教眾。為了佛教的前途,為了眾生的福祉,我覺得佛子們都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必太計較一己的「喜歡與不喜歡」。 我不喜歡出名,但是近二十年來,我頗受盛名之累;我不喜歡理財,但是我必須為了佛教的建設而運籌帷幄,周轉募款;我不喜歡計較,但是我不能因循苟且,積非成是;我不喜歡權力,但是我理應為了正義而主持公道。我奉行老師的訓示,以歡喜的心情,做了許多並非自己所喜歡的事,悠悠歲月,就這樣過著人生。 那麼,我究竟喜歡什麼呢?我擁有動靜兩方面的嗜好,終以因緣不合,而埋藏心底,例如: 我自幼喜歡隨手塗鴉,將見聞思想付諸筆墨,及至年長,我立願以文字般若弘揚佛法,不意事與願違,繁忙的弘法行程,使我不得不割捨我的興趣。但我並不覺得可惜,因為一失必有一得,一得也必有一失,我從信徒聞法欣悅的表情中得到了最大的滿足。現在,我努力培養佛教文化人才,所謂「成功不必在我」,「但開風氣不為師」;像依空、永芸等後進,不也是在延續我的喜好嗎? 犧牲喜好 興趣轉為責任 我才六、七歲時,就很喜歡游泳,能在水中數小時而不沉沒,出家後最苦的事就是與游泳絕緣。我喜愛籃球❹等運動,在佛學院就讀時,沒有體育課程,我曾經偷偷地自製籃球架,因而險些被院方開除。剛到台灣時,民風保守,我帶著學生去打籃球,不料學生卻一直躲避。我非常感慨,我做學生時,老師不准我打球;我做老師後,學生不敢打球;我只有徒呼奈何!近五十歲時,我才在佛光山東山頂上建了一座籃球場,可說是我一生中最喜歡的事了!每天傍晚,我與沙彌們搶球上籃,玩得不亦樂乎,美中不足的是,經常比賽到一半,侍者一聲通報,我還得和著汗水,披上長衫,趕赴客堂去會見訪客。近幾年來,海內外奔波講經,席不暇暖,我只好放下喜歡的運動,仍然和一些不喜歡的事周旋。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也正是社會亂象的根源。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發現宇宙相互依存的緣起真理,因而在華嚴會上呼籲佛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誠然,快樂是我們所追求的,但是當眾生仍在火宅苦海中掙扎沉淪時,我們怎麼忍心耽於安逸?甚而還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呢?我畢生沒有享受過自己的喜好,反而終日孜孜矻矻於自己原本不喜歡的事情上,但是我過得很充實飽滿,法喜自在,這樣的體驗使我更加肯定了佛教犧牲奉獻的人生觀。 喜歡的,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歡的,也不一定就是不好。人生在世,有時要犧牲自己的喜好,把興趣轉為責任,去做利益大眾的事情。 【注釋】 ❶ 1992年,「梵音海潮音佛教音樂會」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為顏面傷殘者籌募醫療基金。 ❷ 早在1954年,大師即應澎湖佛教會廣慈法師之邀,率領青年歌詠隊前往弘法,走過四十餘鄉村。 ❸ 大師曾獲頒高雄市、美國洛杉磯阿罕不拉、奧斯汀、休士頓、史丹佛、拉斯維加斯、澳洲昆士蘭等地榮譽市民及市鑰。二○○九年,更成為宜蘭縣、市有史以來第一位同時獲頒榮譽縣、市民的佛教大師。 ❹ 2003年,佛光山普門中學成立「女子籃球隊」,實現大師多年來組織籃球隊的心願。2009年3月,普中女籃隊榮獲全國高中籃球聯賽(HBL)冠軍。

MORE
/1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