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教育 | 人間福報

文教

【 徵文啟事】

歡迎國小一到六年級小朋友投稿,作文字數不超過五百字,繪畫、書法或勞作可拍照寄電子檔,須端正清晰並於信件主旨標註作品主題,檔案至少500K。請勿一稿兩投,記得附上作者姓名、就讀縣市學校、年級班別、聯絡電話、地址等資料。平信投稿,請寄到2216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1段369號2樓2B人間福報「少年天地版」,恕不退稿,若要退稿請附等值回郵信封;電郵投稿,編輯會回覆錄不錄用,E-mail:mtnart13@merit-times.com.tw。●錄用作品將同步刊登在《人間福報》電子報、合作網站及媒體上。刊登後,會寄發獎狀及報紙到學校鼓勵小朋友。

MORE

【回音播放器】香之戀

文/泱汀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在風中搖曳浪漫的靈魂 像雪白的點點精靈 隨輕風送來了夏的氣息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 玲瓏剔透 釋放素美 單純 無爭 沉靜了夏日的浮躁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陣陣清香到秋涼 花落香猶在 香伴到永久

MORE

地球防護罩

文/智慧鳥 地球外環繞著一層透明的「紗衣」——大氣層,它就像地球的防護罩,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層沒有明確的界限,縱使在離地表1萬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有少量氣體,形成土壤與大氣間的氣體交換。 太陽輻射 溫室效應 宇宙危機重重——恆星會放射出有害射線,流星等太空碎片會撞向地球,而大氣層能有效抵擋這些有害物質。 為了讓地球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大氣層讓太陽輻射進入,同時阻止大部分熱量散失,形成溫室效應。不止如此,我們的生存也依賴大氣層中的氧氣和水分。 而大氣中的成分主要是氮氣和氧氣。氧氣主要來自於「藍綠菌」,這些微小的藍綠菌,透過光合作用,吸收陽光和原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將氧氣排到大氣中。終於在24億5000萬年前,地球上有了足夠多的藍綠菌,釋放出大量氧氣,使氧氣在大氣的濃度開始攀升,之後成為大氣主要成分之一。 防護大罩 也有分層 受重力牽制,在地表附近大氣濃度很高,離地表愈遠、大氣愈稀薄。 我們把大氣劃分成五層。 外氣層:是國際太空站和人造衛星環繞地球運行的地方。 增溫層:是極光發生的高度,同時這層對電波通訊的傳遞有很大的影響。 中氣層:是最冷的一層,只有搭乘火箭才能到達。 平流層:是飛機在雲上飛行的地方,這裡有一層重要的氣體——臭氧層。 對流層:是各種天氣現象發生的地方。 大氣祕密 共同呼吸 大氣層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公里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我們被大氣包圍,一刻也不能離開大氣,不過你了解大氣的祕密嗎?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離不開空氣。因為空氣中含有氧氣,人體吸入氧氣,透過呼氣排出二氧化碳,從而完成與外界氣體交換,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力。 你現在呼吸的空氣並非是新生的,這些氧氣從大約幾百萬年前就存在地球上了,你很可能曾與一隻恐龍呼吸同樣的空氣。 為什麼空氣會一直包覆著地球?道理很簡單,空氣和你、長頸鹿或者石頭一樣,不會自己跑出地球的,因為有地心引力。地球對物體吸引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本身的重量,重量愈大吸引力也愈大。 那麼空氣有重量嗎?當然有,只不過很輕。如果把包裹在地球外部所有的空氣加起來稱重的話,大約是5×1018公斤。 內容與圖照節錄自《地球新鮮事》,小鯨生活文創 授權使用

MORE

【名人故事館】圓點的異想世界── 草間彌生

文/花小姐 提到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馬上就能想到她的創作特色──圓點,超大的圓點南瓜、充滿圓點的房間,讓人看了就忘不了。 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她的童年生活並不快樂,母親忙於事業,父親與母親感情不睦,所以父親沒有和她住在一起。十歲那年,她出現了幻聽與幻覺的情況,看到桌面上的圓點延伸到天花板、牆壁和窗簾……最後,甚至整個房間都布滿圓點。 創作像是一個避風港,讓年幼的草間彌生為自己找到一個停泊之處,她發現創作可以抒發內心的鬱悶,但她的母親不贊成她學畫,時常阻止她創作,這讓她更加珍惜創作的機會,也開始掌握時間,快速完成作品。 成年之後,草間彌生想離開讓她痛苦的家。她非常景仰美國藝術家歐姬芙,便鼓起勇氣寫信給她,希望尋求新的人生方向,雖然歐姬芙提醒她藝術家在美國很難維生,但還是鼓勵她來美國看,尋求各種機會。 剛到美國的草間彌生遇到很多挫折,許多創意都被其他藝術家挪用,在一連串的打擊下,她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但在畫廊老闆和朋友的支持下,她放下那些痛苦的經歷,重新拿起畫筆創作。一九六六年,她自行前往威尼斯雙年展,展示了作品《那克索斯的花園》,終於獲得眾人目光。 草間彌生一輩子都在和她的疾病相處,她透過一筆一畫的創作,尋找內心的安寧。我們無法想像那是一個多麼艱辛的過程,但從她的作品裡,能感受到被釋放出來的力量。九十多歲的草間彌生還在努力創作,每天早上準時進工作室創作,下午六點才肯休息,她將無處宣洩的痛苦,轉換成感動人心的作品。 草間彌生筆下的圓點,是她用生命凝聚出來的美;曾遭遇過的人生滋味,都化成一顆一顆的圓,治癒了世人的心。

MORE

美玫瑰花車遊行 北一女獲滿堂彩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北一女中樂儀旗隊二日登上美國加州帕沙迪納(Pasasdena)玫瑰花車遊行,沿路七十五萬名觀眾熱情歡呼;經過近兩小時、九公里徒步演出,學生在終點說:「我覺得我們很棒!」 帕沙迪納玫瑰花車遊行有一百三十四年歷史,是全美轉播的新年盛會,每年吸引數十萬觀眾到場。 大會百年來有避開周日的傳統,因此今年遊行不在元旦當天舉行。今年花車首獎作品為「互相扶持」(Lifting Each Other Up),以巨龍造型紀念已故器官捐贈者。 6國際團體之一 今年有三十九座大型花車、二十一支行進樂隊、十六支馬術隊參與遊行;在這七十六個團體中,北一女是少數的六個國際團體之一,其餘有日本、墨西哥等。 二日清晨攝氏六度低溫中,美軍轟炸機劃破南加州天空,宣告遊行開始。北一女樂儀旗隊一百二十五人隊伍,在第五十八順位出發,展現六個月苦練成果,有觀眾大喊:「台灣加油!」 洛杉磯新聞台KTLA全程直播,評論員稱讚女孩們表現專業,「她們該為自己驕傲」。經過主舞台時,樂隊保持行進,一邊把頭轉向看台,評論員讚賞,「太漂亮了,這得經過充分訓練,每個人要抓好時間一起轉頭」。儀隊一人不慎掉槍,但她迅速恢復演出並保持笑容,評論員說:「她保持冷靜,看得出她們訓練有素。」 學生一邊前進,一邊展露笑容,大方回應觀眾歡呼,但仍保持嚴謹,動作整齊一致。旗隊陳恩瑄說,觀眾不斷尖叫、揮手打招呼,這在台灣較難體驗到。 儀隊邱若安在終點受訪說,印象最深的是聽到台灣人喊「北一女加油」;樂隊倪沁葳說,最感動的是看到有人揮舞國旗,感受到這次活動讓世界看到台灣。 隊伍經過終點無觀眾區域時,仍保持隊形並繼續演奏,直到隊長下指令,大家才放鬆,互相喊話「大家辛苦了」,與其他隊伍一到終點就狂歡的風格很不同。 卸下專注神情,學生恢復青春笑容,與各國隊伍交流;有人拉著北一女學生合照,表示「我很喜歡妳們的表演」,有人拿徽章當禮物交換。 雨傘改造指揮刀 北一女樂儀旗隊曾在一九九六、二○○五年參與玫瑰花車遊行,睽違十八年再度參加,克服重重考驗。 為配合大會安全規定,儀隊不能使用平常的表演槍,找來大批木槍刷白漆改造,因重量不同,為避免失誤,只好減少高難度拋槍動作。儀隊隊長的金屬指揮刀也不過關,改用木刀也被拒,學生發揮創意,用雨傘骨架貼膠帶改造,才獲大會同意。 儀隊教練戴鴻堯說,九公里路程、兩小時不斷動作,考驗耐力,學生除了在校練習,還到中正紀念堂走了好幾趟等距離路程,「我們穿休閒鞋都吃力,何況她們穿馬靴」。要把近兩公斤木槍拋上三層樓高再接住,學生的手傷痕累累,一名家長說:「小小高中生會做的事比大人還多。」 有高三學生返台後十三日將參加學測,高一、高二學生也要準備期末考,大家帶課本、講義、上課錄音檔赴美,為國爭光之餘也為課業做好準備。

MORE

第14屆金漫獎 布里斯抱回壓軸大獎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十四屆「金漫獎」頒獎典禮昨日在台北文創大樓舉行,「特別貢獻獎」頒給漫畫家暨漫畫研究者洪德麟;布里斯則憑《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上、下)》抱回壓軸的「金漫大獎」。葉宏甲之子葉佳龍也在典禮上簽署文物捐贈意向書,捐贈父親經典作品,厚實國家漫畫博物館典藏。 洪德麟研究台灣漫畫史料四十餘年,出版數本記錄台灣漫畫界的歷史,如《台灣漫畫四十年初探》、《傑出漫畫家─亞洲篇》等書,為台灣漫畫研究第一人,並在一九九一年獨資成立台灣首座「漫畫圖書館」。 洪德麟致詞時謙遜地談到,「自己沒有資格拿貢獻獎,對台漫的貢獻還不夠多」,所做的就是努力寫下去,讓世界各地的人看見,「台灣漫畫有資格站上世界地圖」。 布里斯則表示:「感謝那些不管我畫什麼都願意支持我的讀者,本來覺得可以畫完就很不錯了,沒有預料可以得獎。」 另外,葉佳龍於典禮上簽署文物捐贈意向書,葉佳龍指出,「今天把《諸葛四郎》手稿和文物捐給國漫館,是因為我認為《諸葛四郎》曾經影響一整個世代,應是社會公共財。」 昨天揭曉年度漫畫獎,得獎作品還包含《閻鐵花3》、《芭蕉的芽1》、《異人茶跡5:茶路綿延(完)》、《2073年的電子玩具》及《二零七之骨》。 文化部並宣布,明年金漫獎頒獎典禮將移師台中舉辦。

MORE

微波爐有個性 並非來者不拒

文/簡麗賢  「簡老師,請問微波爐為什麼不能使用金屬製容器裝食品放進微波爐加熱?」在科普演講時,我常被詢問此問題。 微波爐,顧名思義,是利用微波加熱食物。微波是電磁波的一種波段,電磁波是電場與磁場交互振盪產生,微波波長較長且介於0.0001公尺到0.3公尺之間的電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質傳遞波動的能量。國際規定家用微波爐的微波波長約為12公分,也就是0.12公尺,頻率大約2500倍的百萬赫茲,理由是避免干擾通訊電波。 微波加熱 科學概念 為什麼微波爐產生的微波能快速加熱食物呢?升大學的學測曾出現有關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題目:「何者最適合用微波爐加熱?」選項包含「鋁罐裝的運動飲料」、「紙盒內乾燥的香菇」、「不銹鋼內的茶水」、「紙杯內的咖啡飲料」、「塑膠盒內的乾燥麵粉」。 答案是:「紙杯內的咖啡飲料」。金屬鋁罐為何不行? 微波爐加熱原理是微波的振盪效應,使食品中的水分子不停地振動而產生熱。微波爐內部的磁控管將電能轉變為微波,頻率約為2.5GHz微波,透過金屬導波管傳至迴轉扇,迴轉扇可均勻地將微波分布在爐內金屬器壁,如此不停地來回反射,功率可從600瓦特到2000瓦特,水分子受到電磁場交互振盪作用,每秒可振盪大約25億次,這樣的週期振盪,在食物的內外部分同時發生,因此微波爐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加熱食品。 微波是電磁波家族的一種波段,波的頻率愈高,波長就愈短,波的能量則愈高。微波的頻率雖然不算高,但很容易穿透絕緣的食物,若遇到含有水分的食物,則因為水分子具有極性分子的電偶極特性,一端帶正電荷,一端則為負電荷,微波會使水分子以某一頻率,週期性地振盪和轉動,形成分子共振現象,振盪和轉動中的分子與分子互相摩擦而產生熱量,透過熱傳導而加熱食物。這是微波食品必須含有水分,才能使微波爐發揮功效。 金屬容器 拒絕加熱 微波爐有個性,並不是任何材質的容器來者不拒。微波爐拒絕用金屬如鐵、鋁、不銹鋼等容器裝食物,放入微波爐加熱,因為輕微者會發出火花而嚇人,嚴重者易造成火災等傷害。 為什麼?微波遇到金屬,會被金屬阻絕與反射,使食物中的水分子無法吸收微波的能量,而且還發出吱吱的刺耳聲音。金屬邊緣也可能因蓄積過多電荷而產生電場,使周圍空氣游離而導電,或者當接觸其他金屬時,容易產生火花而傷害微波爐。另一種情況是微波會在金屬表面產生電流,若發生在薄層金屬時,可能因過熱而起火。 由於金屬會反射微波,如果以鋁箔包裝食物放進微波爐加熱時,鋁箔表面會出現火花,而且可能需要數倍的能量才能完成加熱,因此不建議使用鋁箔包裝食物放進微波爐內。再者,如果使用微波爐加熱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時,最好在容器上加蓋子,避免脂肪因過熱而噴至微波爐內部;也別把完整帶殼的蛋直接放入微波爐加熱,因為蛋殼不透氣,加熱會急遽增加蛋內部的氣壓,可能使蛋爆裂,造成清理的困擾。 陶瓷玻璃 適合微波 微波爐內部包含結構,究竟適用哪些材質容器和食物?因為微波可穿透玻璃、陶瓷、塑膠而不被吸收,含水或脂肪的食物則會吸收微波能量並發熱,因此放進微波爐內的容器,必須能讓微波穿透而進入食物,且要耐高溫,還要注意不要在高溫時分泌毒素。陶、瓷器及耐熱玻璃的容器應是較適合的微波爐食物容器。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在現代家庭或商店中,微波爐已經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們必須了解微波爐的設計原理,才能善用微波爐。

MORE

戶外教育宣言公布10周年  200名親師生響應走出教室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響應教育部公布《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即將屆滿10周年,南市教育局今天辦理線上大會師活動,並由雙春國小、西門實小、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喜樹國小及口埤實小等5校親師生200人分別在5 條戶外教育路線辦理戶外體驗活動,共同宣示「走出教室以自然為師」的教育意涵。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及水文地景資源,是全國推動戶外及海洋教育的績優城市,近期也將率六都之先,發布「國民中小學戶外教育實施辦法」,充分保障學生戶外教育的安全與學習權益,鼓勵學校經由「戶外教育」的實施,讓學童培養良好的戶外休閒習慣,達到身心靈的健康與平衡。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戶外教育以「山海、跨域、學習」為核心理念,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打造「區區有路線,校校有聯盟」的戶外教育網絡,實施以探究為本的優質戶外教育;近年也透過專案補助方式,鼓勵學校發展11條主題式學習路線,建立校際交流共學機制,預計近期也將建立戶外教育學習路線資料庫,提供各校使用。 教育局補充,適逢戶外教育宣言即將屆滿10周年,推出「走出教室、以自然為師」親子戶外教育體驗活動,挑選結合山林、水域、文化等5條主題學習路線,包含「雙春划舟樂悠遊(雙春國小)」、「安平400風華再現(西門實小)」、「海洋漁光生態走讀(漁光分校)」、「喜樹社區小旅行(喜樹國小)」、「歡慶西拉雅播種節(口埤實小)」等,鼓勵親師生同行體驗;每條路線參與人數約40人不等,活動參與親師生人數約200人,將於線上大會師後各自出發,為實施戶外教育10周年留重要里程碑。

MORE

【童詩.童思】通通是路

文/蘇善 放鹿的城市 歡迎餵食也被餵食 仙貝、氣味、記憶、文化 想像疊合現實 以腳步計算思念的距離 以故事魔幻歲時 笑容翻譯語言 雙手比劃地圖 現在地,自己 一邊是沁骨的冰淇淋 一邊是暖心的烤地瓜 這一個哇哇大哭 那一個滾翻興奮的聲嘶 日常、旅行、終站、起點 昨天連接明天 熟悉串游陌生 歡迎問路也被問路 放心迷途

MORE

桌球林陳配 混雙進帳第 2 冠

【記者張哲郢綜合報導】世界桌球大聯盟(WTT)突尼斯挑戰賽,林昀儒╱陳思羽24日在決賽以11:6、13:11、11:9打敗南韓林鐘勳╱申裕斌,繼哈薩克阿拉木圖挑戰賽之後,再奪混雙冠軍。 先前林昀儒在混雙多跟鄭怡靜搭配,去年改與陳思羽合拍,並在阿拉木圖站成功摘下2人合作的首冠。 這次在突尼斯,林陳配4強戰以直落三取勝中國大陸強敵劉夜泊╱劉煒珊,贏得爭冠權。決賽時面對南韓頭號混雙組合,林陳配首局在中段拉鋸之際打出5:1攻勢,順利先下一城。次局雙方依舊僵持,進入丟士後,還2度平手,林陳配以13:11取得聽牌;第三局同樣是從僵局脫穎而出,林陳配挺住9:9壓力,靠對手回球出界,取得冠軍點,並成功拿到2人合作第2冠。

MORE
/51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