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兩岸 | 人間福報

全球

浙江「去庫存」收購商品住房 打7折仍吸引多家房企

【中央社台北訊】中國當局4月底定調房市要「去庫存」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14日公告,擬收購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據陸媒報導,儘管條件嚴苛,而且浙江地方政府此前回購價多是打7折,依然吸引許多房企報名。 據潮新聞報導,作為杭州首個啟動政府回購商品住房的城區,臨安已於14日正式發布公告,備受市場各方高度關注。房企報名工作在昨天結束,據悉已有多家房企報名。 根據臨安區住建局發布的「關於收購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供應商的徵集公告」,政府回購房源單套戶型面積不超過70平方公尺(約21坪),須以整棟為單位,且須滿足現房或一年內具備交付條件,此外對車位配比也有一定要求。 報導指出,這對房企而言,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嚴苛的條件。 一家深耕臨安市場的某民營房企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在臨安開發了多個樓盤(建案),也有70平方公尺以下的戶型。看到臨安住建局發布公告後,公司已經去報名。 據統計,在臨安目前的在售樓盤中,符合單套面積70平方公尺以下這一要求的共約10餘個。臨安相關部門表示,這次報名主要是對房企意願進行了解,具體的回購方式以及回購價格,將結合報名情況再進一步確定。至於具體的報名房企數量,暫時還不便公布。 在臨安之前,中國大陸不少城市已有行動。比如蘇州、鄭州、濟南,2022年就開始收購商品住房用作人才公寓和各類保障房。今年以來,更是先後有數十個城市加入政府回購的行列。 浙江此前已有多個城市嘗試回購。例如,湖州市鼓勵國有企業收購困難房企的滯銷房;溫州市鹿城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收購133套房子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紹興市越秀區政府4月收購近300套房子。用作人才房。 據報導,這些城市的收購價都在備案價(官方核定後的房屋公開售價)的7折左右。 中國17日召開全國保交房工作視訊會議,明確要求商品房庫存較多的城市可酌情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中國人民銀行隨後推出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35兆元,下同)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並稱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儘管這是官方對於「政府回購」首次明確表態,預計將有更多城市進場,但浙江畢竟是富省,絕大多數省市的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根本拿不出錢配合回購,加上市場預估政府要回購去庫存,恐怕至少得砸下2至7兆元,這也使得外界對中國房市去庫存的成效存疑。

MORE

【考古的故事】武王墩一號墓 戰國時代的楚文化

文/記者翟翔、陳諾、劉美子、屈彥、桂娟、喻珮 高達一點九二公尺的鳳鳥虎座鼓架、粗測口徑超過八十八公分的大鼎、書有近千字的槨室蓋板……今年四月十六日上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武王墩」重要進展工作會議在安徽省淮南市召開,首次發布武王墩一號墓階段性發掘成果,確定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究竟武王墩一號墓的主人是誰?考古發掘因何而起?發現了哪些別具特色的文物? 搶救性發掘跨越千日 位於淮南田家庵區的武王墩,是一座封土底部直徑超過一百三十公尺、高十四公尺的大型古代墓葬。一九八一年被確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大墓在東西向與楚國王宮以及同為省保單位、被文獻認定為春申君墓的大型古墓處於一條直線,正南則是一九三○年代被盜掘的李三孤堆,中軸線穿過附近舜耕山脈兩座山峰。根據考古調查,以武王墩為中心的兩條軸線周邊,還分布有多個楚國貴族墓葬,反映出武王墩的墓主有著長遠的規畫與考量。」淮南市博物館研究員、原館長沈汗青說。 李三孤堆位於淮南市謝家集區。一九二○、一九三○年代,附近曾有大批銅器出土,並被出售獲利,一些甚至流散海外,引起文物商人關注,助長了盜墓之風。 一九三三年,這裡發生嚴重的災荒,鄉紳朱鴻初等以救災為名,聚眾對李三孤堆進行了大規模盜掘。儘管此事被政府發現後,大部分出土文物被收繳並於次年運至省會,仍有少部分被商人倒賣。一九三八年,軍閥李品仙再次用時三個月,對李三孤堆進行盜掘洗劫。 李三孤堆最為矚目的出土文物,是現今安徽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鑄客大鼎,高一百一十三公分、口徑八十七公分,重約四百公斤,有「鑄客」、「安邦」等銘文,長期位居中國第二大古代銅鼎,僅次於商代后母戊鼎。 「通過一九八一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隊的鑽探清理,這座甲字形大墓長四十一點二公尺,寬四十點二公尺,深十八公尺,墓口以下分九級逐層內收的台階,東側有長二十二點四公尺的斜坡墓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武王墩墓考古發掘隊領隊宮希成說,李三孤堆出土的器物銘文,直指墓主是楚幽王。 李三孤堆正北十四點六公里的武王墩,可能也正因此進入一些不法分子的視線。 「審訊結果和現場勘查顯示武王墩已經受到嚴重破壞,文物地下埋藏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文物安全存在巨大隱患,亟需開展科學考古發掘,搶救地下文物。」宮希成介紹,二○一九年十一月,大陸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武王墩考古發掘計畫,二○二○年,列入「考古中國」課題重點項目。 楚系墓葬分室最多 經過數月的前期準備,二○二○年九月,武王墩一號墓發掘工作開始。至二○二三年十一月,完成封土和填土發掘,十二月提取了槨室上鋪設的竹席。 根據大陸國家文物局批復的工作方案,自二○二四年三月七日開始拆解提取槨蓋板。至三月二十七日,四層槨蓋板已全部安全提取完成,共計四百四十三根,總重約一百五十三噸。現已進入槨室發掘第二階段,即槨室內部的發掘清理。 持續的考古工作,文物工作者對於武王墩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認識。「武王墩一號墓外圍設有獨立陵園,平面近方形,四周為環壕,環壕周長約五千公尺,陵園總面積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尺。陵園內設有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遺跡。其中,車馬坑位於主墓西側,南北長約一百四十八公尺,是目前所知楚系墓葬中最長的車馬坑。」宮希成說。 武王墩一號墓為陵園內規模最大的墓葬,位於陵園中部偏北隆起的高地上,坐西朝東,東部有一條長四十二公尺的長斜坡墓道。封土中發現了營建陵墓時的鐵質工具、瓦片以及一枚保存完好的楚國漆扇。 「我想到了二千二百多年前,一位楚國監工,搧著扇子督促工人勞作的情景。」一位參與發掘的考古學者檢查了每一片封土中發現的瓦當,未發現文字,但推測封土上建有類似享堂的建築。 「墓室口大底小,開口平面近方形,邊長約五十公尺。墓壙四周有台階,逐級內收,共二十一級。」宮希成說,墓坑底部呈方形,邊長約二十二公尺,中心用巨大枋木構築槨室,木料以櫸木為主,有少量梓木。槨室平面整體呈「亞」字形,中心為棺室,四周各有一個邊室,邊室內部又以木料築牆體一分為二,整個槨室被分隔為九室,為目前所見楚系墓葬分室最多的。 墨書文字、鳳鳥虎座鼓架、鑄客大鼎 窺見楚國東遷江淮後的面貌 據介紹,武王墩一號墓目前已提取漆木器、青銅器等編號文物超過千件,包含青銅禮器、漆木器、樂器、俑等珍貴文物。 ˙槨室蓋板表面發現大量墨書文字 每塊板上的文字內容不一、數量不等,大部分字跡通過紅外設備可以清晰辨識。內容為蓋板序號方位、槨室功能等,已發現和採集一百多句、近千字。 ˙鳳鳥虎座鼓架等精美漆器 鳳鳥虎座鼓架是一種楚國特有的漆木器,在湖北、河南等地的楚國貴族墓中時有出土。兩隻相背的老虎,虎身分別站立一隻楚人視為圖騰的鳳鳥並懸掛鼓身。有學者認為這是貴族使用的樂器,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巫術通神的器物。武王墩一號墓出土的鳳鳥虎座鼓架,踩著猛虎的鳳鳥昂首屹立,口銜寶珠,身上翎羽繪畫精細,並且雕琢有龍形圖案,似在為鼓聲壯威。盜墓團伙將這件文物鋸開運出,致使鼓架遭到嚴重破壞,但目前殘高仍有一點九二公尺,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鳳鳥虎座鼓架。此外,漆座屏、漆盒、漆耳杯、漆棋盤等,做工精細,紋飾優美。 ˙東一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測口徑超過八十八公分,大於李三孤堆出土的鑄客大鼎 「武王墩一號墓發現三個唐代、一九八七年及二○一五年的盜洞,五個槨室被盜墓者擾動。」沈汗青介紹,東一室完整地保留下來,沒有遭到任何破壞,可以清晰看到槨室內器物的排列狀態,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高等級的楚國青銅禮器組合,對研究楚國晚期的青銅製造技術、喪葬禮俗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銅虎座一對 老虎憨態可掬,為樂器底座。有「阜平君」等字樣,一些銘文體現出了北方文字的特點。沈汗青認為,這可能是與墓主關係和睦的趙國贈送的禮物。 宮希成認為,武王墩一號墓出土文物代表了楚文化的最高成就,它們的年代處在大一統國家即將孕育形成的關鍵時期,為研究周、秦、楚、漢歷史演變和秦漢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及文化形成,以及楚國東遷江淮以後的社會生活面貌和歷史文化圖景,提供了系統性的科學考古資料。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陸國台辦喊話 盼恢復兩岸海空客運直航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直航,國台辦強調,具體包含5條海上客運直航航線以及天津等30個大陸航點。 大陸交通部4月28日下午在官網上指出,「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已通過既有管道促請台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並提到兩岸海上客運航線是兩岸民眾往來的重要通道,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全面正常化,有利於兩岸同胞正常往來。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在稍晚表示,兩岸直接通航,極大便利了兩岸民眾往來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強調,去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大陸積極推動兩岸空中、海上直航和「小三通」復航。兩岸空中客運直航航班、運量「雖較疫情期間有所增長,但因航點有限,總體上兩岸往來仍有較大不便,兩岸海上客運直航至今也尚未復航」。 朱鳳蓮指出,兩岸民眾對兩岸空中、海上直航全面復航的呼聲非常強烈。「我們希望台灣方面充分考慮兩岸民眾及航運企業的訴求,儘快全面恢復包括平潭一台北、平潭一台中、廈門一台中、廈門一基隆、浙江大麥嶼一基隆航線在內的兩岸海上客運直航,恢復開通天津等30個大陸航點與台灣空中客運直航」。 28日早上大陸文旅部已經宣布,將率先開放福建民眾到馬祖旅遊,並指出,等到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會再開放福建民眾到台灣本島進行團客旅遊。

MORE

【大陸社會觀察】福建閩江 連山接海的傳奇

文/記者邰曉安、周義 曇石山,閩江之畔一個海拔僅二十六公尺的小土丘,在多山的福建,顯得毫不起眼。這裡地處福州閩侯人流密集的縣城近郊曇石村,但在距今五千年前,卻是閩江匯入大海的入海口。 一九五四年初,曇石村村民在修築閩江防洪堤壩時,挖出了許多樣式古舊奇特的瓦罐、石器、骨器,以及堆積很厚的貝殼。一時,村裡挖到「寶」的消息不脛而走。經專家多次考古認證,這是距今五千年到四千三百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 先秦閩族的發源地 走進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可以看到豐富而鮮明的江海特色。遺址廳展示的探方剖面,中間一層不是土,而是密密麻麻的各類貝殼。在大部分的墓葬坑裡,也都發現了貝類的身影,連陪葬品的陶器上都有清晰的貝紋。 遺址還出土了一些骨器、貝器等物品。「陶釜是曇石山文化最典型、出土最多的陶器,從它的材質以及顯露出的火燒痕跡來看,揭示了曇石山人分煮分食海鮮、河鮮的飲食習慣。」曇石山博物館工作人員何麗艷說。 隨著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這個臨江傍海之地,就是先秦閩族的發源地,是孕育和誕生福建古文明的搖籃。 福建,在地理上備受多山之困。武夷山脈、鷲峰山脈、仙霞山、戴雲山、博平嶺等大小山脈將八閩大地切割,成為文明發展的巨大阻礙。好在地處東南沿海,氣候溼潤多雨,豐沛的降水沿著山間谷地匯聚,蜿蜒成河,給人類繁衍聚居提供了滋養。 發源於贛閩交界山區,奔騰五百多公里後匯入東海的閩江,更是成為福建的母親河。她的幹支流流經福建三十八個縣市,流域面積占全省陸域面積的一半,武夷山、延平、建甌、尤溪、福州等諸多歷史名城皆受惠於閩江。福建之名,便是由福州、建州(今南平建甌)兩座閩江畔的城市首字合併而來。 以閩江為紐帶,福建人穿梭山海,孕育出農耕與海洋文明交織融合的區域文化,成為璀璨中華文化星河中極具特色的一顆明星。 塔影江聲黃金水道 走進福州市閩清縣大箬村,村外江天一色。十幾艘木船停在閩江岸邊「吱呀」搖晃,船上的紅漆早已斑駁。奔騰向東的閩江水,被兩岸的山巒擠壓,在大箬村輕輕轉了一個彎,造就了這裡以船為生的傳統。 「高峰時村裡曾有一兩百艘船,既渡人又載貨,名副其實靠江吃飯。」大箬村村支書范書增說。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路延綿起伏,陸路難行,水道成為山區快速抵達沿海的不二之選。在曾經舟舸如梭的閩江上,鏗鏘的號子聲在樵村漁浦間此起彼伏。 大箬村民劉友品是一名閩江老船工,在江上「闖蕩」了四十多年。黝黑的皮膚和手上的厚繭是閩江為他留下的特有印記。 時光倒流回一九八○年代,二十多歲的劉友品帶著妻子,把家搬到了船上。此時的閩江航道上帆檣如雲,往返於福州與閩江上游南平、三明地區的商船浩浩蕩蕩。 「當時福州並不產米,全靠閩北山區的產糧區供給。我做船工那會兒,閩江航道上船類繁多,其中以米船為主。鼎盛時期,每年約六千艘米船穿梭於閩江河流。」劉友品說。 連山接海的閩江像一把扇子,將支流伸展於閩西北山區。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山區順流而下的大米、茶葉、木材,以及其他農副特產與沿海城市逆流而上的食鹽、日用百貨相互調劑,保障著沿線百姓千百年來的日常生活和生產。 位於閩江出海口的福州,更是憑藉其臨江面海的地理優勢,成為商貿繁榮、人文興盛的首善之區。 「近市魚鹽千舸集,凌空樓閣萬山低。」來到閩江北岸的福州台江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大厝、洋房比鄰而居,吸引了眾多遊客打卡拍照。這裡曾是福州商業和航運中心,也是閩江上游貨運物資的集散地,塔影江聲下處處倒映著閩江舊時水運的繁榮。 福州市船東協會祕書長鄭鏘告訴記者,明朝「直讀新港(直接到達新港)」開鑿後,外國貢船可從海上直通福州台江。金銀、瑪瑙、象牙、硫磺等進口貨物,和福建土特產品、工藝品等出口貨物在此聚集,海內外商賈雲集,洋行、飯店、旅館鱗次櫛比。據統計,各商賈在台江設立的商會最多時達二十四個。 青山綠樹依舊多 讓「失地」重回「溼地」 「我覺得我的生命的風帆,已從蔚藍的海,駛進了碧綠的江。」一九一一年冬,作家冰心從嚴冷枯黃的北方,回到故土福州,望見閩江口的碧水藍天,欣喜萬分。這是她打記事起第一次回到家鄉,把所見所感隨筆寫進了《我的父母之鄉》。 翻開歷史可以發現,民國時期,遊歷閩江的大文豪們總會不惜筆墨,盡情抒寫著自然之美。郁達夫也曾在《閩游滴瀝之二》中,將其比作「中國萊茵河」:「揚子江沒有她的綠,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靜。」 多年後,文人墨客筆下的閩江,蘆葦搖曳,萬鳥翔集,綠意更勝往昔。 然而,世紀之交,這裡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福州觀鳥愛好者楊金對閩江河口溼地的「蹉跎歲月」唏噓不已:填海造地頻發、汙水肆意排放、垃圾遍布灘塗、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瘋狂蔓延……生態系統日益退化。 保護閩江河口溼地 江流奔騰的閩江,從武夷山脈磅礡而出,一路裹挾著泥沙,經過五百多公里跋涉和沉澱,在閩江河口與大海交匯處,形成了福建面積最大的原生態河口三角洲溼地——閩江河口溼地。 為讓「失地」重回「溼地」,福建積極探索閩江河口溼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發展的科學路徑。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鄭航介紹,二十多年來,福建大力實施溼地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閩江河口溼地的生態故事,是福建持續推進閩江保護的一個縮影。作為福建的母親河,閩江流域面積六萬多平方公里,保障著福建百分之四十經濟總量的用水需求和三分之一人口的飲水安全。 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二○二二年的冬日,悠遠的汽笛聲劃破拂曉的長空,在平靜的江面上久久回蕩……在幾乎斷航二十年後,閩江迎來復航。 「喚醒沉睡的閩江航道,乃民之所盼,對企業物流降本增效,服務打造沿江工業產業帶,推動山海協作,促進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福建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總工程師李時援說。 船,伴閩江而生。閩江,也因船,迎來一次次的新生。如今,在福州台江碼頭乘著遊輪一路向東,可在水上夜遊領略兩岸風光旖旎,「水、島、橋、岸」融為一體,遊客可近距離觀賞大型3D燈光秀,油紙傘、牛角梳、壽山石等福州代表性元素,變成一幅幅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大陸房市疲軟 建商買一送一

【中央社台北訊】大陸房市疲軟,各地促銷手法不斷翻新。一家建商日前宣布,凡購買該公司1戶位在北京通州的77平方公尺(23.3坪)新屋,就贈送1戶位在山東煙台的108平方公尺新屋及8天7夜的郵輪行程,今天立刻成為房市熱門新聞。 中國證券報報導,位在北京市通州區的「招商璀璨公元」建案,日前公開宣布啟動上述內容的「購房買一送一」活動。其中,若在4月4至6日清明節假期內訂購、且在4月30日前簽約者,除可獲贈上述8天7夜的郵輪行程外,還可參加「煙台三天兩夜自由行」的抽獎。 根據報導,經過查證,北京通州「招商璀璨公元」建案銷售人員表示,上述促銷內容屬實。不過,這項「買一送一」專案僅適用建案中的77平方公尺兩房型,若是購買更大的89及107平方公尺等三房型,則不適用這項專案。 報導指出,被列入「買一送一」專案的77平方公尺兩房型,售價是人民幣430萬(約新台幣1910萬元)至440萬元,且為裝潢後交屋價。至於贈送的煙台建案,則以未裝潢交屋。而參加專案的購屋者,須交付款項則在460萬至470萬元間。 這名銷售人員表示,這項「買一送一」專案還有一項限制,就是購屋者需要全額支付購屋款項,但如果「實在籌措不了,也可以現場商量」。 銷售人員指出,目前北京這一建案已經接近銷售尾聲,而推出這個「買一送一」專案,則是為了促銷煙台的建案,而煙台這一建案距海邊的路程約為10分鐘,但目前尚未安排現場看屋,僅可網路看屋。至於上述郵輪及抽獎活動都已結束。  

MORE

五一假期成績單出爐!咖啡、綠色消費等主題盡出 上海共攬金逾2,200億

【本報上海訊】五一假期收官,上海通過「五五購物節」等各式主題造節活動促消費,成績單5日出爐,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監測數據,節日期間(4月30日—5月4日),上海全市線上線下共計消費人民幣530.3億元(約新台幣2,266億元)。 數據還顯示,線上消費235.4億元,比2023年同期增長8.3%。監測的35個商圈進店客流總量2569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5.4%。境外遊客客流超10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62.2%。 另據銀聯商務大數據監測數據,上海五一期間全市線下消費人民幣308.1億元。其中,外來消費149.0億元,佔上海全市線下消費比重近半,較2023年同期增長0.7%;消費人次1448.6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9.1%。從遊客來源觀察,江蘇遊客消費人次佔比最高,達到20.2%,與浙江、安徽、山東和北京排名外來消費佔比的前5位。 此外,根據抽樣調查200家零售和餐飲企業數據,長寧龍之夢購物中心、虹橋天地、靜安大悅城、蟠龍天地、松江印象城、LCM置匯旭輝廣場、凱德虹口商業中心、世紀匯廣場、上海環球港、恒隆廣場、復地活力城、松江萬達廣場等樣本銷售額增速在五一期間均超10%。 五一期間,各商圈分別以各種主題,比如咖啡、烘焙與二次元等主題來吸引不同消費取向的遊客:比如「2024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在徐匯濱江開幕,日均接待遊客超10萬人次;徐家匯商圈聯動米哈游、騰訊等推出「星夢偕游」、「夏日熱戀·愛在徐匯」主題展,節日累計客流超215萬人次,年增超17%;虹口區結合蘇州河夜遊項目,打造北蘇州路商旅文IP市集活動,北外灘商圈節日期間銷售額大漲53.7%。 另外,上海也推出綠色消費,上觀新聞引述數據指出,五一期間綠色智慧家電補貼商品交易量1.6萬單,銷售額人民幣1.3億元,比平時周末增長40%。

MORE

【大陸產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 站上時代潮頭

文/記者王鶴、周蕊、實習生張聞迪 今年四月的上海車展,共吸引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多家整車及零部件公司參展,展出整車約一千五百輛。大陸自主汽車品牌中,除了耳熟能詳的「蔚小理」等新勢力品牌,多家傳統車企的新能源高端品牌也悉數亮相。 「豪車是本次車展的亮點,中國大陸自主汽車品牌新能源車型在技術研發能力上顯著進步,不再只討論外觀、內飾設計,而是直接與外資豪華品牌比拚技術硬實力。」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說。 各大展區中,在比亞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汽車展區,一度需要排隊半小時才能進入。展區展示了U8、U9車型,其中仰望U8官方預售價格為人民幣一百零九點八萬元,能夠實現橫向移動、原地掉頭等功能。如此定價源於比亞迪多年研發投入打造出的尖端技術。技術加持下,汽車在一側車輪高速爆胎時仍能平穩減速行駛至安全地帶。 廣汽埃安展示了旗下高端品牌昊鉑的首款豪華超跑Hyper SSR,零百加速時間為二點三秒,預售價為人民幣一百二十八點六萬元,成為本屆車展自主品牌電動車的價格天花板。 中國大陸汽車品牌能以技術突破實現高定價,也可以通過科技把高價「打」下來。哪吒汽車發布的首款純電跑車哪吒GT定位「新一代GT科技電跑」,官方指導售價人民幣十七點八八萬元起。 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CEO張勇對記者說:「哪吒以不到二十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為用戶圓百萬跑車夢,除了具備傳統跑車的操控性,還具備好玩的智能座艙和好用的智能駕駛功能。世界汽車工業發展了百年,屬於中國汽車工業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專利申請占四成多 新能源車賽道上,外資品牌不再是市場領導者。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告訴記者,中國大陸汽車已經從追隨者發展成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創新的引領者。 「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有看得見的變化,如市場滲透率、市場占有率等,也有更多看不見的提升。」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團隊主管鞏旻說,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汽車技術創新的核心地。 數據顯示,中國大陸自主汽車品牌完成了份額和價格兩個指標的向上突破。今年一季度,中國大陸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百分之五十二點二,同比提升六點三個百分點。電動車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在二○二二年已超過百分之八十。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說,燃油車時代,中國大陸汽車一直是汽車產業現代化的追趕者。在新能源浪潮中,中國大陸汽車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取得規模化、體系化、代際化的換道先發優勢。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專利申請占全球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一點二。 目標看準歐洲市場 在東南亞、拉美市場之外,中國大陸車企把目光投向了歐洲發達國家市場。極氪汽車、哪吒汽車、長城魏牌、高合汽車都在本屆車展上表示即將帶著高標準、高技術、高含金量的產品走向歐洲。 極氪汽車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們將全球戰略的第一步放在歐洲,今年會在瑞典和荷蘭完成首次交付,之後迅速擴大覆蓋範圍,預計在二○二六年進入大部分西歐地區。 張勇表示:「哪吒已在歐洲成立子公司,明年一季度開始正式向歐洲市場銷售產品。以我們產品的競爭力,能夠在歐洲市場把握住機遇。」 「現在很多中國大陸品牌電動車比外資品牌更有吸引力,這些品牌電動車出海歐洲,相信會獲得部分消費者喜愛。」艾睿鉑咨詢大中華區聯席負責人、亞太地區汽車行業負責人戴加輝說。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大陸市場提前三年實現滲透率達到百分之三十的目標,也在全球市場取得了突破。去年,中國大陸汽車出口三百一十一點一萬輛,超過德國成為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今年一季度這一趨勢延續,出口超過九十九萬輛,同比增長百分之七十點六。 鞏旻告訴記者,從二○二一年開始,中國大陸汽車出口每年增加一百萬輛,預計今年出口有望接近四百萬輛,有可能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應加快走出去的速度。」安聰慧認為,首先,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已具備強大競爭力,目前全球市場是真正的藍海;其次,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出海參與國際競爭,有助於進一步釋放創新和增長的活力;最後還要意識到,當下全球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正加速轉型,時間窗口期或許稍縱即逝。 顛覆傳統格局 一場新的技術盛宴 本屆車展不僅是汽車產品的盛宴,也是一場新技術的盛宴。 車展上,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發布的凝聚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可實現電池高比能與高安全兼得,即使把凝聚態電池切開,也不會起火爆炸,滿足民航安全標準,有望開啓載人航空電動化的全新場景。 以寧德時代為代表,愈來愈多汽車供應商和技術服務企業來到聚光燈下,在電池技術、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領域構築起產業進階的底氣。 與供應鏈密不可分 一段時間以來,追求高級別自動駕駛乃至無人駕駛是汽車行業的願景。近兩年,受到成本、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瞄準L4級甚至L5級自動駕駛的「獨角獸」企業遇到挑戰。 本屆車展上,不依賴高精地圖、更易實現的城區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成為很多企業的發力點。車展前夕首發的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2.0,其最大亮點在於,可以在沒有高精地圖的情況下實現智能駕駛。這意味著,伴隨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缺口的補齊,自動駕駛找到發展突破口。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與供應鏈的完善密不可分。」鞏旻表示,從數據看,目前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據全球百分之六十的份額,中國大陸動力電池、電池材料更是占據全球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份額。從實踐看,在智能化方面中國大陸已培育出一批供應鏈企業,如中國大羅的激光雷達公司,以極快的速度實現激光雷達的量產,進而降低成本,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實現0到1的突破 「一方面,大陸優質的供應商憑借高性價比和快速響應能力獲得更多配套機會;另一方面,大陸優質的供應商攻關卡脖子技術,實現0到1的突破,打破外資壟斷格局。」華西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崛起勢不可擋。 「我們在車展上看到了新的技術盛宴。」羅蘭貝格研究報告稱,從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和新一代傳感器,到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和基礎軟件平台等,大陸產業玩家們正展開新一輪以技術驅動的創新競賽,在傳感器、軟件、芯片等領域,國產化替代加快步伐,將與全球行業巨頭共創全新的技術格局和未來的出行生態。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北京救房市 宣布取消離婚購房限制

【中央社/上海專電】中國先前房市過熱,以「假離婚」逃避限購措施的做法盛行,北京市因此在2021年8月公布「離異3年內不得京內購房」。由於房市持續低迷,北京市宣布廢除此規定。 北京住建委在2021年8月公告,夫妻離異,且原家庭在離異前擁有住房戶數不符合北京市住房限購政策規定者,自離異之日起3年內,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 中國基金報等媒體報導,從27日起,北京居民離婚後購房不再受離婚年限限制。 過去幾年,中國房價高漲時,各大城市採取嚴格的房屋限購措施,結婚和離婚成為官民攻防的政策焦點之一。一些想買房的人透過結婚,取得大城市的購房資格;也有已具備當地戶籍者,透過離婚,逃避了限購政策對家庭購房數的規定。 儘管媒體多稱這類案例為「假離婚」,也就是當事人等到又買了一間房後再復婚,但也不乏「弄假成真」變成真離婚者。 北京市區一景。圖/記者張睿杰 中國房地產報引述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說,離婚限購政策是過去幾年管控「借離婚騙取購房資格」的一項政策,當時雖然有爭議但仍落地執行。目前,各地調整優化購房政策,取消離婚限購是積極的導向,也充分說明當前房地產政策面進一步寬鬆。 相較於香港在2月底「一次到位」、全面取消各項購房稅(俗稱「撤辣」)的刺激房市做法,上海、深圳、北京都第一季持續「擠牙膏」式放鬆各種房市限購措施,但還未有明顯的提振效果。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1至2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9%,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年減達29.3%。 中古屋方面,貝殼研究院認為,50城市中古屋成交量持續向上修復。由於去年特殊的高基期,今年1至2月份中古屋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但比2022年同期明顯增加28.5%。

MORE

【考古的故事】杭州德壽宮 展示南宋歷史文化全貌

文/記者馮源 二○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免費試開放,博物館依託德壽宮遺址而建,位於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路與中河交叉口的東北角,是一座以保護、研究、收藏和展示遺址本體及出土文物為主,同時展示南宋歷史文化和文物遺產的遺址專題博物館。 德壽宮是南宋時期太上皇帝的居所。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禮指出,它在當時的臨安城稱作「北內」,地位不亞於位置偏南的皇宮大內。 20年考古再現「北內」 南宋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年)十月,宋高宗病故。不到兩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二月,宋孝宗退位,傳位光宗,遷到德壽宮居住,把德壽宮主體改名為重華宮。餘下部分之前已改名慈福宮,由宋高宗妻子吳皇后居住。 宋光宗成了南宋的第三個太上皇,但是不肯按慣例搬到德壽宮。繼位的宋寧宗只好先在德壽宮住了一段時間,等大內新宮造好再搬回。 此後,原德壽宮改名慈福宮,由吳皇后居住,原慈福宮則改名壽慈宮,由宋孝宗妻子謝皇后居住。吳皇后在慈福宮去世,謝皇后後來搬回皇宮居住。在南宋滅亡前夕,宋度宗將德壽宮北部改建為道教宮觀宗陽宮,將南部析為民居。 從此,曾經居住過兩個太上皇、兩個皇太后、一個皇帝的盛極一時的「北內」逐漸圮廢,要重新發現它的遺跡,已經是八百多年後的本世紀初。當時遺跡已經掩埋在距地面二點五公尺至四公尺的地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鄭嘉勵研究員說,不像今人建房會向下挖基礎打樁基,古人習慣在前人的基礎上造房子,所以杭州城的地面從古至今,愈墊愈高。 在考古隊員進場前,德壽宮遺址只是杭州工具廠廠址。該地塊原計劃在二○○五年完成拆遷後出讓,建設商品房。但是隨著考古深入,它的價值日益受到杭州的重視,在二十餘年間歷經了四次考古發掘。 二○二○年底,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二○二二年十一月開放。項目總用地面積約二點一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一點二萬平方公尺,分為重華宮正殿復原陳設展區、南宋歷史文化陳列專題展區、重華宮正殿遺址本體及德壽宮遺址考古成果展區、慈福宮正殿南宋臨安城專題展區、慈福宮及相關苑囿遺址本體展示區。 這是一座形象展現南宋皇家建築風貌的博物館,從外觀看確有「金爵觚稜曉色開」的氣象。為此,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副局長卓軍向媒體強調,這座博物館並非「復建」德壽宮,而是在原地以原貌、原尺度來復原展示南宋皇家園林風格,把宋韻風格傳承和保護棚建設結合起來。 「杭州作為南宋都城,長久以來缺乏具有代表性、可供觀瞻的宋韻文化空間。」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專員、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顧問黃滋研究員擔任博物館的總設計師。他說,設計方案一方面在中區遺址保護廳棚上,標識復原展示了一組宮殿建築組群,與遺址柱網進行上下對位,讓觀眾既能依稀看見昔日勝景,又能真實觸摸歲月留痕。另一方面在北區點綴了一組園林景觀,進一步展現南宋園林藝術特徵與審美取向。 對此,王宇也認為,杭州沒有太多大體量的南宋遺跡,即便有遺跡,其類型也很單一,就是佛塔或者石橋。缺乏大體量遺跡,會導致人們對南宋臨安城的理解出現偏差,忘記它是當時南半個中國的首都,集中了最優秀的人才、最先進的文化,維繫了政權的統治。「秦漢有陵墓,隋唐不但有陵墓,還有像龍門石窟這樣的大型遺跡,明清更有故宮,我們需要對南宋有一個物質上的感知。」 用「德壽宮」保護德壽宮 「把遺址全部『搬』進室內保護棚,就是要減少光線對遺跡的危害,抑制微生物病害。」卓軍介紹說,這座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也是一次探索,即首次在最大範圍內系統保護潮溼環境下的南宋建築園林遺址。了防治病害外,遺址保護最大的敵人是水。「這裡的地下水位在一公尺左右,如果不能止水防水,就會變成一個游泳池。」 為此,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在遺址四面圍上了一個長四百四十公尺、寬七十公分、深達十七至十八公尺的高強度混凝土板,形成一道止水帷幕。它把整個遺址包起來,盡可能減少對遺址的擾動,同時起到了隔斷防滲的效果。 「時隔八百年,我們首次見到了最大面積露明展示、等級最高、復原研究最充分的南宋皇家建築園林遺址。」卓軍表示,這座博物館是大陸首次系統展示南宋歷史文化全貌的場館,首個規模性保護展示南宋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會為未來的南宋皇城遺址綜合保護工程提供經驗參考。 宋韻文化窗口 小西湖也重現人間 德壽宮遺址博物館中區的重華宮正殿是一座陶瓦、木結構、五開間單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二十七點二公尺,進深十七點四四公尺,高十一點六公尺,其規格與《思陵錄》記載完全一致,採用全榫卯結構,不用一根鐵釘。它沒有採用古建築等級最高的廡殿頂,因為宋代建築很少用到,屋頂上覆陶瓦,也因為遺址裡沒有發掘出琉璃瓦。 重華宮展示區布展面積約四百五十平方公尺,設有兩張御座,一張居中,一張偏右,模仿了高宗禪位後,與孝宗、文武百官共商國是的重要場景,以及宋代宮廷博古雅玩、茶飲休憩的經典場景。 而在中區一層,博物館設立了南宋歷史文化廳,分為序廳和背海立國、盛世繁華兩個單元。從發展歷史、經濟文化成就、科學技術與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等多個方面展示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西區的慈福宮正殿則闢為南宋臨安城專題展區,全面介紹南宋臨安城的選址、特色和功能區劃。 數百年前絕代風華 在「地下」的中區重華宮正殿遺址本體及德壽宮遺址考古成果展區、西區慈福宮及相關苑囿遺址本體展示區更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觀眾可以沿著玻璃架空棧道,觀賞離腳下還有約一公尺高差的南宋遺跡:香糕磚、磉墩、柱頂石、水道、水池及池底的木樁……它們看似平淡無奇,卻是貨真價實的宋廷遺物,承載了八百年前的絕代風華。 不過,卓軍坦言,土遺址要讓人看懂是一個難題,為此,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進行了大規模的數位化復原展示。重華宮遺址展區採用CAVE空間投影技術,依次指示三個階段的遺址遺跡,還能通過三折屏幕產生超大沉浸視覺效果,讓觀眾置身於宋孝宗為宋高宗賀壽的場景。而在慈福宮遺址展區,投影技術讓原本乾枯的水道遺跡流水潺潺,已經湮沒八百年的「小西湖」重現人間。 宋韻文化展示窗口 遺址內一共有十一個數位化打卡點,通過3D互動裝置、動態長卷、數位投影、交互AR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多種方式,科技賦能展示不同時期的德壽宮遺跡和皇家宮殿建築園林風貌,營造出原真性、即時性和沉浸式的觀展效果。 「我們還充分挖掘三千餘平方公尺的空間,展出了龍泉窯青釉六方七管占景盆、官窯粉青釉鵝頸瓶等宋代文物一百九十餘件(組)。」上城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館長施雲姝介紹說,館方通過紀錄片、建築模型、場景再現等各種展覽,力求創新敘事方式和傳播語言,豐富展陳結構和觀展體驗。 接下來,博物館還會通過開發文創產品和數位藏品,舉辦臨展和學術研討會,組織雅集、遊園會和臨時展覽等各種方式,讓德壽宮遺址真正成為「宋韻文化傳承展示窗口」。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微文創大翻轉 2023最佳旅遊鄉村 陝西朱家灣 樹木蔥郁 秦嶺氧吧

文/記者趙英博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九山半水半分田,朱家灣村就坐落在山窩裡。有一首民謠這樣形容過去的朱家灣村:「老林頭,窮山溝,吃的石蠟菜,點的松樹油。」如今,曾經的「落後村」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青山近秋色,煙村鎖白雲。沿著盤山公路駛進朱家灣村,道路兩旁的民宿、農家樂餐廳鱗次櫛比。山間潺潺的溪水穿過古香古色的終南山寨,正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山水畫卷。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朱家灣村的網紅名片。這裡遙山疊翠,近水澄清,樹木蔥郁,青苔滿階,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三,被稱為「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然氧吧」。 過去,朱家灣村交通不便,是無人問津的「落後村」,方圓十里的姑娘都不願嫁過來。「小時候家鄉很窮,每天兩餐飯,經常是玉米糊糊配酸菜。」回憶起童年歲月,今年三十九歲的農家樂老闆鄭傳家笑著對記者說。 談到這些年來家鄉的轉變,鄭傳家說:「過去我們村每家每戶門口都有一個垃圾堆,環境比較差。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家主動把村容村貌維護好,讓朱家灣村乾乾淨淨,給遊客留一個好印象。」 「以前村裡人靠山吃山,就是上山打獵挖藥材。如今村裡人還是靠山吃山,但已經變成了保護山林,吃上了旅遊飯。雖然都是靠山吃山,但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家打心眼裡覺得,要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朱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毛家鋒介紹,現在村裡有八名護林員,十五名保潔員。 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在朱家灣村,像鄭傳家這樣在家門口創業就業、走向富裕的不在少數。二○二二年,朱家灣村實現人均收入為人民幣二萬六千六百五十元,在全縣名列前茅。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1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