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全球 | 人間福報

全球

拜登今訪以色列 面臨安全和政治挑戰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6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宣布,總統拜登18日將赴以色列,以表達堅定支持以色列。《紐約時報》和路透報導,這將為白宮帶來安全和政治的巨大挑戰。 於中東國家奔走斡旋的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拜登決定應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上周末邀約,訂於18日訪問以國。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拜登此行將會見納坦雅胡,並從以色列官方獲得戰略與軍事行動的最新資訊,也將了解人質現況、討論人道救援等議題。 短暫停留以色列後,拜登將轉往約旦安曼會見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 拜登對於是否在戰時訪問以色列已考慮多時,此次出訪不僅是對美國重要盟友展現堅定支持,也向該區其他國家示警,避免戰事升級,但風險也甚高。 《紐約時報》報導,首先,位於特拉維夫郊外的班古里昂機場(Ben Gurion Airport)距離加薩僅約40哩,位於哈瑪斯飛彈射程之內,實際風險顯而易見。布林肯16日和納坦雅胡在特拉維夫開會期間,即因飛彈空襲警報響起,兩人及以色列內閣官員被緊急送往一處掩體並避難5分鐘,才再前往軍事指揮中心繼續討論。 拜登面臨的政治風險也難以衡量。拜登15日受訪表示,以色列占領加薩走廊將是「重大錯誤」,強調哈瑪斯不代表每一個巴勒斯坦人,呼籲以色列保持謹慎態度。

MORE

陸多地調升最低工資 滬1.1萬居冠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人社部發布最新的最低工資標準情況,以上海月工資達人民幣2690元(下同,約新台幣1萬1567元)為榜首。 據大陸媒體第一財經報導,據上海人社局消息,上海市從今年7月1日起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590元調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3元調整到24元。 根據中國「最低工資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中國31個省分中,有8個省分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為四檔,有17個省分最低工資標準分為三檔,有一個省分最低工資標準分為兩檔,其餘5省分最低工資標準只有一檔。 以福建為例,在福建,月工資最低標準第一檔是思明區、湖裏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即廈門的6個市轄區。地處閩南地區的廈門,是當前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名城市中,唯一一個來自三大經濟圈之外的城市。 廈門人均收入居前十 報導並指,上海之外,今年還有河北、山西、貴州、青海、安徽、陝西等地先後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報導指出,目前中國共有15個省分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及以上,分別是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河北、陝西、天津、山東、四川、重慶、安徽、福建、湖北、河南。 另江蘇和浙江兩省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均為2280元,且兩省最低月工資標準都設為三檔,即2280元、2070元,1840元。中部人口大省河南第一檔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剛好達到2000元,第二檔和第三檔分別為1800元、1600元。 青壯勞工陷35歲魔咒 當前不僅大陸青年苦於失業率創新高,中國大陸網友近期更熱議「35歲魔咒」,也就是35歲以上的青壯年遭遇年齡歧視,不但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更難以結婚生子,藉此表達對職場瓶頸的不滿。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4日報導,中國結束防疫防控後半年多來經濟卻持續疲軟,不僅消費需求不足、房市景氣不佳,地方政府更是身陷債務危機,青年失業率達到5年來新高,高達20.8%的16歲至24歲求職者失業。 另一方面,中國求職市場的35歲魔咒現象也受輿論關注。許多企業在徵才時,往往規定只招募35歲以下的應聘者,35歲彷彿成了魔咒數字,就業不穩定的狀況,更進一步導致中國的年輕人難以成家立業。 39歲青年Emma告訴RFA,尤其網路這行往往是重度加班行業,所以他們對年齡大的非常非常歧視,包括10年前開始變得財大氣粗的企業如華為,定期裁撤年齡較大的員工。 35歲魔咒也影響中國留學生海歸的意願。在美國西雅圖念書的25歲王女也說,因不想被這種年齡歧視束縛,選擇赴美留學求職。

MORE

【懷舊藝文漫步】 燕南園 百年風華依舊

文/記者王京雪  這座園子的名字,總是與學界泰斗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園子不大,四十八畝地上矗立著十七棟灰磚砌就的宅院,依次編號為五十號到六十六號。有中式院落,也有西式小樓,呈現出中西雜糅的建築風格。 這座園子,就是位於北京大學「燕園」校園內的「園中之園」︱︱燕南園。 建成於一九二○年代,燕南園曾是燕京大學的教員住宅區。一九五○年代,中國高校院系調整後,這裡併入北京大學,成為北大的教職員工住宅區。 列入歷史建築名單 一九五二年,湯一介隨父親、哲學家湯用彤住進燕南園五十八號。隔壁的五十七號,庭中有三棵老松,數年後遷居至此的哲學家馮友蘭想起陶淵明的「撫孤松而盤桓」,說自家松樹「較淵明猶多其二焉」,遂將小院命名為「三松堂」。在「耳目喪其聰明,為書幾不成字」的晚年,馮友蘭就在這裡,口述完成了三十萬字的回憶錄《三松堂自序》和一百五十萬字的巨著《中國哲學史新編》。 湯家和馮家的北面,燕南園五十六號住過物理學家周培源。周培源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理論物理奠基人,培養了九代物理學人才,包括不少「兩彈一星」元勳。周家的櫻花樹春來花開如雪,被馮友蘭的女兒、作家宗璞戲稱為「周家花園」。 再向北,六十號住的是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王力,他在這裡撰寫了《詩詞格律》、《漢語史稿》等專著,主編了教材《古代漢語》。 西邊,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侯仁之在六十一號居住了六十餘載。經濟學家馬寅初在六十三號完成了著名的《新人口論》。 此外,燕南園中的住客還包括社會學家吳文藻、作家冰心夫婦、社會學家雷潔瓊、經濟學家陳岱孫、歷史學家翦伯贊、物理學家饒毓泰、數學家江澤涵、美學家朱光潛…… 年近百歲的燕南園,是一段固體的中國學術史與教育史。數代有突出貢獻、滿城桃李的學術大家居住於此,成串的學術碩果也誕生於此。二○一九年,「燕南園歷史建築群」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 二○二二年,北京大學啟動了「燕南園歷史地段景觀保護與展示規畫」項目(下稱「燕南園項目」)。二○二三年底,該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二三年亞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遞來一枝盛開的花 「來到燕南園,可以先體會一下過去的人住在這裡的感覺。」北大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說。二○○二年,他搬入燕南園五十二號辦公,一晃已過去二十餘年。 隨著歲月飛逝和校園建設,燕南園中的老住戶逐漸減少。部分住房轉為研究和辦公的公用空間。今天的燕南園位於校園的核心區域,連結著北大圖書館和宿舍區,是學生們時常往返穿行之地。常有年輕人在園子裡賞花、逗貓、拍照,享受青春的歡愉,但奇異的是,這裡也始終保留著一種「過去的感覺」。 冬末春初的傍晚,跟隨朱青生行走於燕南園,耳邊聲音最響的是喜鵲。暮色中,彷彿隨時會邂逅來自過去的學人,聽到他們腳步的回音。 「這裡以前是朱光潛的花園。」朱青生指著一片殘留著積雪的地面說,「就是在這裡,白髮蒼蒼的美學家向路過的年輕學生遞出了一枝花。」 這個故事,曾出現在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憶軍的文章裡。讀書時,他與同伴路過燕南園,一位陌生老人隔著矮牆向他們遞來一枝盛開的花朵。許久後,他才知道老人是朱光潛。 「我一直偏執而迷信地認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類精神之樹的果實,是一代宗師無言的暗示。在即將熄滅生命之火的歲月裡,先生不斷越過隔牆,把曠世的風範吹進晚輩們的心靈中。」周憶軍寫道。 朱光潛一九七○年搬入燕南園六十六號,而六十六號最早的主人是吳文藻與冰心夫婦。一九三八年,夫婦倆在北平淪陷後逃往大後方,離家前,將「最寶貴的東西」裝箱藏起,包括照片、書籍、吳文藻幾十年的日記,小讀者們寄給冰心的來信等等。 一九四六年,冰心重返燕南園,得知燕京大學被日軍占領後,他們家成了日本憲兵的駐所,吳文藻的書房成了拷問教授的地方,而他們藏起的物件全部不知去向。 她難過得落下淚,繞著未名湖迂緩地走了兩周,心裡漸覺開朗︱︱「我還健在!我還能敘述,我還能描寫,我還能傳播我的哲學!戰爭奪去了毀滅了我的一部分的珍寶,但它增加了我最寶貴的,丟不掉的珍寶,那就是我對於人類的信心……總會有一天,全世界的學校裡又住滿了健康活潑的學生,教授們的書室裡又壘著滿滿的書,他們攻讀、他們研究,為全人類謀求福利。」 在燕南園,記憶由一代又一代人層層疊疊地加厚,形成連載至今的傳奇,流動在每一棟房子裡。 北大師生的精神家園 修舊比重造多三倍的投入 路過一尊人物坐像,手握枴杖的老人面含微笑,注視前方。「這是經濟學家陳岱孫。」朱青生介紹。 陳岱孫一九八九年住進燕南園五十五號。轉年春節,學者錢文忠隨老師季羨林到陳家拜年,看到年近八十的季羨林身板筆直地坐在舊沙發角上,恭恭敬敬地賀年。九十歲的陳岱孫取出兩卷新書相贈,「題簽,起身,半躬著腰,雙手把書送給季先生。季先生也是起身,半躬著腰,雙手接過,連聲說『謝謝,謝謝』。冬天柔和的陽光,照著兩位先生的白髮。」這一幕從此烙印在錢文忠的記憶裡。 陳岱孫之後,燕南園五十五號如今的主人是物理學家李政道;陳岱孫之前,這裡住著北大原副校長馮定。宗璞聽說過一樁軼事,說有小偷破窗而入,到馮定家行竊,翻了半天才發現有人坐在屋中,倉皇逃走時,馮定說:「下回請你從門裡進來。」 樹、清代石碑和虎皮牆 什麼事物能夠永存?在燕南園,年歲最長的是樹、清代石碑和虎皮牆,但生命力最長的是人的風骨和精神、故事與情感。燕南園作證,最日常的日子裡,有人曾這樣相處、這樣生活。 搬入燕南園五十二號後,朱青生盡可能維護著小樓舊時的風貌。打蠟地板沒有換,幾十年不燒的壁爐留作牆上的裝飾。「我的想法是盡量不要去動。這些房子能越過崢嶸歲月保留到今天,是一種運氣。它們使燕南園維持著文脈與歷史氣息。現在,我們有條件和能力去呵護它時,應該保留它經歷每個時代所留下的一種歷史的感覺。我心裡理想的燕南園就是燕南園隨時間自然變遷的樣子。」朱青生說。 他希望燕南園適當保留下一些粗糙的原始痕跡和變動的痕跡,認為「荒率、幽深的品味」本身就是一種應予保護的燕園文物。比如:一個舊門把手上,曾留下近百年來無數人手指的溫度;一面久經風雨的老石牆上的花斑變化,也能顯示時代的變遷。「燕南園的很多細緻之處需要長期、精心的維護,我們每個人都應有敬畏之心。脆弱易折的梅花枝子要養護五百年才能『疏影橫斜水清淺』,燕南園再活現在的五輩子,才能保留下這樣一枝梅花。」 北大師生的精神家園 多年來,朱青生多次就燕南園的保護向學校提出建議,希望能以燕南園為例,為一類地方的改造提供示範,樹立榜樣。他知道這殊為不易,「修舊比重造要多三倍的投入。北大不缺提意見的專家,但意見太多也比較難辦。關鍵是,要讓這個地方既有恆定的氣質,又能接納不同的意見。」 「我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尊重北大人對燕南園的感情。」燕南園項目規畫部分負責人、北大國土空間規畫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館員宋伊琳對記者說。 在對燕南園進行價值分析時,宋伊琳發現,除了歷史、文化、生態、藝術等方面的價值,燕南園最獨特的核心價值是:從老先生到年輕學子,幾代師生對園子的文化情感。「這種文化情感,使燕南園成為北大師生的精神家園。」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拖車玩具店

中國大陸北京一條商業街旁,3日可見到一名女子,站在改裝自拖車的玩具店內。圖/法新社

MORE

【考古的故事】 曹操墓的千年風華

文/記者桂娟、翟翔 曹操墓出土文物日前於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首度集中亮相。館長孔德銘介紹,在遺址展示區,觀眾可以通過棧道近距離參觀曹操墓本體、神道、陵前建築基址、圍壕等;博物館展示區集中展示一比一復原的模擬墓室、五百餘件(套)高陵出土文物。 魏武遺風,道出千年往事。有人說他是超世之傑,也有人說他是亂世梟雄。千百年來,曹操的長眠之處也有如他的人生一樣,備受關注與爭議。二○○九年底,經專家綜合論證,確認河南安陽西高穴村二號墓的主人,正是曹操。 傳說中蹤影成謎的曹操墓是怎樣被發現的?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折射出曹操那個時代怎樣的性情?經過多年跟蹤採訪,本文講述曹操墓的千年風華。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古代中國,鮮有哪個時代能如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一般星漢燦爛,湧現出如此之多的揮灑英風豪氣的人物。 公元二二○年春,曹操去世。兩漢時代,厚葬成風。史料記載,他葬在鄴城以西的高陵,卻踐行薄葬,不封不樹;兩年後,曹丕更是以「躬履節儉」為由拆毀高陵地表所有建築。 《資治通鑑》中,唐太宗李世民率軍途經鄴地時,特意拜謁高陵致祭。宋人文獻裡,宋太祖趙匡胤下詔,對高陵在內的十座陵墓給予「置三戶,歲一饗以太牢」的保護。 可見雖無封土和陵園建築,從曹操去世到宋代初年,其安葬之處,並非祕密。 北宋中期,王安石寫下「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到了南宋范成大筆下,則是「周遭十數里,城外有操疑塚七十二,散在數里間」。此時,曹操墓的具體所在消失在人們視野中,而其設有重重疑塚的說法正甚囂塵上。 明代《三國演義》中,曹操遺命「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的內容,廣為傳播,深入人心。到了清代,《聊齋志異》更稱曹操墓真身在「七十二塚之外」。 一九九八年,後趙駙馬都尉魯潛的墓誌在西高穴村出土,指出其與曹操墓的相對位置。魯潛與曹操年代僅間隔百年,所言所指,具有較高可信度。 西依太行,北臨漳河,西高穴村位於曹魏都城鄴城遺址以西十餘公里處。村民代代相傳,曹操曾在附近練兵。魯潛墓誌的出土,更讓人們對這個村落的過往心生猜想。 二○○二年,有村民在一塊這樣的區域取土燒磚,發現土質異樣、結構特別緊實,但是並不了解原委。到二○○五年,這裡已被挖成一個五公尺深的取土坑。 消息不脛而走,引得盜墓分子垂涎。 避免繼續盜掘破壞 二○○五年,村民聽得一聲悶響,只當是過節燃放爆竹。殊不知,盜墓分子此時正破墓而入。 此後,有人在取土坑底部發現大洞,方知地下有古墓葬存在。當地非常重視,督促派出所盡快破案,並讓村民封填了盜洞。然而,仍不斷有盜墓分子前來「探墓摸金」,封一次、盜一次,成了常態。 二○○六年,盜洞的洞口再次被打開。為解開這座古墓何以頻受侵擾的謎底,當地請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潘偉斌。 「當時墓內有較厚的淤土,被盜墓分子挖得高低不平,墓室內空間巨大,層層疊疊,我根據結構判斷該墓是東漢末年王侯一級的大墓,而且很有可能是曹操墓。」時隔十七年回憶起當年情景,被用繩子綁著放進盜洞的潘偉斌心情仍難以平復。 為避免它被繼續盜掘破壞,經報大陸國家文物局批準,二○○八年十二月,大墓搶救性考古發掘開啓。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曹操墓千年之久的謎團慢慢被揭開。 曹操善打虎? 《三國志》裡的打虎往事 在眾多曹操墓出土的文物中,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字樣的幾塊石牌,尤為矚目。 這幾枚石牌為確認墓主身分提供了關鍵證據。然而,曹操打虎,史料本無記載;這座多次被盜的墓葬,還出土了哪些頗具魏武遺風的文物,更讓人不能不心生好奇。 二○○九年九月,曹操墓考古清理進行到墓室,墓內一片狼藉。 多次盜掘,導致泥土通過盜洞不斷進入墓室。據介紹,清理墓室時墓內淤土平均近二公尺,但也正是這些深厚的泥土對墓內部分文物進行了有效保護。經清理,遭到多次洗劫的曹操墓仍出土了刻銘石牌、武器、金銀玉飾等重要隨葬品。 像是六十餘枚刻銘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黃綾袍錦領袖一」、「黃豆二升」、「香囊卅雙」、「竹簪五千枚」…… 這些石牌或為圭形,或為六邊形,以漢隸書體刻器物名稱、數量,大都字態雅逸而不失端莊,規矩間不失浪漫。 這樣的石牌在此前考古發掘中從未出現。直至二○一六年,疑為魏明帝曹叡安葬愛女曹淑之地的洛陽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三百餘枚尺寸、格式相類的石牌,人們方意識到,這些精緻的刻銘石牌,是曹魏時代墓主崇高身分的象徵。 曹操的倚天劍青釭劍 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考古隊員清洗一塊石牌殘片後發現其上有「魏武王常所用」的字樣,領隊潘偉斌非常重視,安排大家立即對近日出土的其他石牌殘片進行清洗,發現恰有殘片能與之組成一枚完整圭形石牌,石牌上有銅鏈,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考古隊員日復一日,對土壤網篩水淘,反覆檢查,生怕遺漏任何研究線索,那種感覺十分艱苦和孤獨。」現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的潘偉斌至今記得,那時天下著大雪。 曹操的時代,並不乏勇者與虎搏鬥的故事。《三國志》記載,曹操因曹真「常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令其統帥精銳部隊虎豹騎;曹丕「車駕出臨捕虎,日昃而行,及昏而反」。 「親射虎,看孫郎。」曹操的老對手孫權,更在《三國志》中留下生動的記述。公元二一八年,孫權於今日江蘇丹陽一帶射虎,在馬為虎所傷的情況下用雙戟刺虎,隨從進而出擊,最終將虎擒獲;另一則記載則更為生動,稱孫權年少時愛騎馬射虎,遭張昭勸諫後非但不收手,還製作了「射虎車」…… 「挌虎」石牌,便是那個時代精神的文物實證。 《三國演義》的刀光劍影中,曹操的「倚天劍」、「青釭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時至今日仍讓人們津津樂道。 據介紹,曹操墓中共發現四件劍身殘塊,均為鋼質,部分還帶有劍鞘殘痕,分屬三個不同個體。 文獻記載,曹操曾命人以三年時間,鍛造五把鋒利程度超過勾踐與楚王佩劍的「百辟刀」,其中三把賜給曹丕、曹植等三個兒子,餘下兩把親自佩帶。 曹操墓中出土大型刀四件、中型刀二件、小型刀十一件,大部分已殘損,其中一把刀的環首上,發現含有金箔的編織物包裹。 反應古代超高手工業 墓中還發現鐵質鎧甲、鏃、蒺藜等兵器。其中,三千餘枚鎧甲殘片散落在墓內各處,更有鏽蝕在一起、保存著原始狀態的甲片。這些甲片十分輕薄,中部均向外隆起以增加抗擊性,邊緣用皮革包邊,相鄰鎧甲片之間用牛筋連綴。 石圭一件,長二十八點九公分,寬七點四公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劉慶柱表示,它的尺寸規格,體現曹操獲得了超出諸侯、近乎天子的禮制。 石璧四件,均已殘破,直徑均二十八點九公分;陶鼎十二件;錯金鐵鏡一枚,直徑二十一公分,其上有數層絲織品殘留…… 「璧、鼎皆為禮器,數量的多少代表了墓主人身分的高低。能夠用四件石璧、十二件陶鼎隨葬反映了墓主人帝王一級的身分。」孔德銘說,漢代錯金鐵鏡發現較少,技術要求比銅鏡高,反眏了中國古代高超的手工業生產技術。

MORE

旅韓大貓熊誕雙胞胎

旅韓大貓熊「愛寶」、「樂寶」的雙胞胎幼崽,10月12日在南韓京畿道龍仁市愛寶樂園,首次與民眾見面。同時公布幼崽名字。左為「睿寶」,右為「輝寶」。圖/中新社

MORE

拜登81歲生日 各界關注老議題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19日度過81歲生日,但沒有公開舉行慶祝活動,連民主黨人都想辦法減輕選民對拜登年齡的疑慮。此外,NBC News最新民調顯示,受訪者不滿拜登在以巴衝突及APEC上的表現,支持率創下新低,僅剩40%,這也是拜登首次在NBC明年大選的民調中輸給川普。 法新社報導,拜登是美國史上最年長的總統,如果他明年贏得第2個任期,卸任時將滿86歲。 美國廣播公司與《華盛頓郵報》近期聯合執行的民調顯示,74%的人認為拜登太老不適合連任,認為川普太老的比率則是50%。

MORE

陸大學未解封 學者:阻礙知識傳播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自二○二二年底開始鬆綁疫情防控措施以來,已經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但是在各大高校的校園防控卻仍嚴苛,有不少大陸學者公開表達抗議,也強調封閉管理措施會阻礙知識傳播。 各大高校仍屬於封閉管理的情況相當平常。官媒《中國新聞週刊》近日報導,包含廈門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等十所大陸高校,除「極個別」沒有任何限制措施外,大部分都需要一定的入校程序,且幾乎所有大學依然嚴格要求校外人員通過預約才能入校。 不少學者公開反對,強調對知識傳播造成巨大障礙。一位高校教授批評,「大學校園已經封閉了三年,學者之間不怎麼交流,學者與公眾之間也缺乏雙向互動。你知道三年會對知識的傳播造成多大影響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則指出,現在他已不再舉辦講座,因為基本聽眾都是校內師生,實際上與普通課堂也沒什麼差別。 一位甫從北京知名大學畢業的學生批評,將學校封閉是一種「懶政」。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指出,快遞外賣仍監管嚴格,師生生活便利性受很大影響。

MORE

星球大小事

整理/陳聖綸 美國 紐約地鐵票價 8年來首度調漲 紐約地鐵主管機關日前決議,單程票價將從2.75美元(約新台幣85元)漲到2.9美元(約新台幣90元),一改多年來為吸引乘客回流而暫停調漲的做法,目的是改善財務狀況。 3年多前,紐約地鐵因新冠疫情爆發而流失上班族、觀光客等大量客源,紐約大都會運輸局(MTA)因害怕更多民眾捨棄大眾運輸而抗拒調漲票價。如今,MTA董事會著眼財務健全,2015年以來首次調高地鐵與公車單程票價,預定8月下旬生效。 紐約地鐵不分段計費,無論搭一站或一路搭到終點站,票價都是2.75美元。最近一次漲價是2019年,調高的是供乘客每周或每月不限次數搭乘的費率。 南韓 引進自動付費系統 進出首爾地鐵免刷卡 首爾市政府日前宣布,8月起在首爾輕電鐵牛耳新設線啟用「Tagless」系統,意即民眾無需攜帶交通卡,便能使用手機自動支付交通費用,將有12個車站開放使用,這也是南韓首次將Tagless系統引進地鐵站。 Tagless系統的運作方式,需先在手機上安裝好T-money(南韓通用交通卡)的應用程序,並開啟藍牙功能,無需靠卡感應,只要檢票口上方安裝的天線裝置讀取到藍牙信號後便會自動扣款,與高速公路自動收費類似,這會大大幫助搭乘輪椅的乘客以及手持行李者出入閘門。 首爾市政府也計畫,未來會陸續把Tagless系統推廣到公交車、出租車、便利店及咖啡館等場所。 加拿大 Shopify新App 可計算開會成本 加拿大電商公司Shopify希望員工能充分明白「時間就是金錢」,減少召開毫無意義的會議。 Shopify開發出一個計算機的應用程式(App),嵌在員工的日曆App裡,估算3人或3人以上開一次會要多少成本。這個計算機利用不同職位、學科計薪,再加上會議長短、與會者人數,來為會議定價。一場典型的30分鐘會議,如果3人參加,成本從700~1600美元(約新台幣2.2~5萬元)不等。 計算機工具是Shopify努力減少不必要會議的其中一環。今年稍早,Shopify開始減少2人以上循環召開的例行會議,並鼓勵周三不開會。該公司預計2023年能省32.2萬個小時及47.4萬場活動。 阿聯 杜拜豪宅市場熱絡 大陸買家回歸 杜拜豪宅市場的買氣持續暢旺,根據不動產顧問業者萊坊(Knight Frank)的最新資料,當地在上半年共有176戶價值逾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的豪宅轉手,可見政府積極吸引外籍人士的舉措已收到成效。 萊坊中東研究主管杜拉尼(Faisal Durrani)說:「杜拜的豪宅市場持續吸引全球富人的目光,全球高淨值人士仍高度聚焦於在阿聯購置第2戶房產。」 杜拜在今年第1季超越香港、紐約,成為逾千萬美元豪宅交易最熱絡的市場;上半年豪宅交易額高達31億美元(約新台幣967億元)。此外,萊坊也說,來自中國大陸的海外買家正迅速回歸,成為杜拜住宅市場的重要買盤。 日本 投資抵減太寒酸 打擊新創業發展 日本想藉鼓勵新創公司來提振經濟成長,但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相比,日方給投資人的稅務減免相對微薄,危及該國的雄心。 日本新成立的公司遠少於美國或歐洲,日相岸田文雄政府2022年啟動鼓勵創業的5年計畫。當局提供1兆日圓(約新台幣2218億元)的援助、開發人力資源、放寬企業家的簽證條件,目標成為亞洲最大的新創企業樞紐。 但資本利得沒有稅務抵減,讓投資人感到失望。他們原本希望有類似美國的制度,像是「天使投資人」的報酬最多可100%免繳聯邦稅。日本的資本利得稅稅率略高於20%,當地的天使投資人對新創公司的初期投資能獲減稅,但原則上一旦賣出就會失去相關優惠。 義大利 全球2030年前終結飢荒 挑戰仍大 世界各國試圖在2030年前終結飢荒,儘管有跡象顯示飢餓危機已不再惡化,但這場戰役仍有落敗的可能。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羅馬記者會的最新報告,新冠疫情的後續效應及俄烏戰爭爆發,導致2022年全球約7.35億人營養不良,占世界人口的9.2%;去年飢餓人數比2021年少,但仍較2019年多1.22億人,意味著全球離2030年前終結飢餓的目標,還有長路要走。 新冠疫情持續衝擊經濟、收入,加上俄烏戰爭刺激糧食及能源成本大漲,阻礙人們取得食物。健康飲食的成本提高,加上高通膨帶來影響,恐影響約24億人全年都無法取得營養、安全及充足的糧食。 墨西哥 海外工資寄回國 5月匯入現金史上最高 墨西哥人到海外工作,多數集中在美國。這些旅外墨人辛苦工作匯錢回家鄉的高峰期,經常落在5月的母親節。 今年5月匯入墨西哥的現金就創下史上最高額,年增10.7%至56.9億美元(約新台幣1775億元)。這數字大於彭博資訊訪調分析師預期的54.3億美元(約新台幣1694億元),打破了先前的53.6億美元(約新台幣1671億元)紀錄。 除了5月慶祝母親節,現在也有愈來愈多墨西哥人到海外工作。過去12個月,累積匯入墨西哥的現金達到608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以這種趨勢,今年全年估計海外墨人匯入款項,將達墨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左右。 挪威 Meta用個資投放廣告 政府警告不改就罰 挪威資料保護局(Datatilsynet)日前表示,要暫時禁止臉書、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利用用戶個人資訊,投放具針對性的定向廣告;若不改善,將面臨每天10萬美元(約新台幣310萬元)罰款。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商業行為因隱私疑慮,在歐洲各地受到嚴密審查,近年屢有被處以巨額罰款的案例。挪威資料保護局表示,Meta把用戶位置、偏愛內容及貼文等資訊用於營銷目的。 禁令預計8月4日生效,為期3個月,好讓Meta有時間採取修正措施。挪威資料保護局還表示,此一決定沒有禁止臉書和Instagram在挪威運營,也不是全面禁止行為定向廣告。 英國 英專家設計月球足球賽 預期2035年成真 在月球上踢足球?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科學家近期發布「月球足球賽」比賽規則,認為隨著科技發展,月球殖民可能性愈來愈高,最快2035年就能在月球上舉辦足球賽。 未來學家布強森(Brian David Johnson)表示,月球上的足球賽是5人制,裁判會用全息投影好讓球員有更多空間踢球,紅牌、黃牌也是用投影方式顯示在球員的護目鏡;球員須穿特製的太空服,內建空調系統以避免體溫過高。 此外,月球足球賽的比賽時間只有四節各10分鐘,因為專家認為球員要在不熟悉的星球上運動,可能會需要更多時間熟悉環境、補充燃料或修理設備。

MORE

不只美國想禁 歐盟不排除禁止使用TikTok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禁止TikTok的立法,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也被限期剝離,有民調顯示,58%美國受訪者認為中國利用TikTok塑造美國輿論;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也聲稱,不排除在歐盟全面禁止TikTok。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歐,將與法總統馬克宏及范德賴恩舉行三方會晤,范德賴恩此舉形同先給習一記下馬威。 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報導,新一屆歐洲議會選舉定於6月舉行,當地時間4月29日,歐盟各政黨主要候選人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參加選舉辯論。范德賴恩出席辯論時被問到歐盟會否也像美國一樣禁用TikTok,她回答說:「不排除這種情況。」 范德賴恩接著表示,在美國,除非TikTok 的所有者字節跳動出售 TikTok,否則TikTok將面臨美國全國性的禁令。而歐盟委員會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委員在手機上使用TikTok 的機構,她說:「我們非常清楚TikTok的危險性。」 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圖/法新社 關於TikTok誤導和誘使青少年沉迷於各種良莠不齊的短視頻所帶來的危害,已經引起了歐美政要的警惕與憂慮,也讓許多未成年孩子的家長們深感不安。 歐洲議會選舉被外界稱作「歐洲大選」,每五年舉行一次,本屆選舉將是英國「脫歐」後的首場選舉,被視為歐洲政治的「風向標」。歐盟團隊先前曾表示,范德賴恩不會利用TikTok作為競選策略的一部分,然而隨著選舉臨近,歐盟卻不斷推出針對TikTok的措施。 范德賴恩競選團隊近日也表態,范德賴恩會在選前放棄使用TikTok,以彰顯對TikTok的強硬態度。加上適逢習近平將於5月訪歐,分析家認為,這是給習近平的一記下馬威。 圖/unsplash 此外,路透/易普索民調顯示,58%美國受訪者對北京利用TikTok「影響美國輿論」這項論述表示贊同;約13%受訪者不同意,剩下的人回答不確定或不回答這一題。調查並顯示,50%美國民眾支持禁用TikTok,32%反對,其餘受訪者表示不確定。 這項民調僅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因此未反映出占TikTok美國用戶很大一部分的18歲以下民眾看法。 根據民調,支持禁用TikTok的40歲以上受訪者約有六成,18歲至39歲族群中約有四成支持。

MORE
/42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