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命書寫 | 人間福報

閱讀

每一個方向都指向未知的自己

文/吳孟樵 一到十,是我們自小學習數字時最初始的認知經驗。之後又有人形容完美叫作「十全十美」。 「十」背負了期待與重任。但我偏偏不認為世間事得追逐十全十美,有點空隙、有點不完美,才是更真實的世界。 小孩或小動物靠近不明事物,不會有過多批判。落葉成為愛心的圖案,不折損曾有的美麗。嘗試走過花葉的路徑,每一個方向都有可能到達我們不知的境地,完成不同目標。 每一個方向,猶如花瓣落下指引的路,都是遇見另一個自己,在時間裡穿梭愉快。

MORE

見花如見你

文/邱乾海 在你還沒有出事前,不知道你心中最喜歡的就是鈴蘭花,之後才知道鈴蘭花所代表的意義,知道這意義後,更加深我們對你離去後的不捨。 我們在你的遺物中找到一張你手繪的圖卡,上面還寫著「鈴蘭烏鴉丸」,你媽媽說這是你確診時,在礁溪租屋處繪製的圖卡,也是你日後創業的店名LOGO,整理到這圖卡時,我們細心的收藏好,目前已裱框,對一般人來說這圖卡或許不是很美好,但對我們來說卻珍貴無比,我們會一直保存著。 你的身後事處理後,我們和你媽媽一直都在找鈴蘭花苗,想買來種植在家裡,希望我們可以一直和你生活在一起,但是經過查詢後,發現鈴蘭花在台灣非常少見,而且還有季節性,你媽媽不放棄得努力去找,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台北建國花市找到有鈴蘭花的消息,不過種植季節還沒到,留下聯絡方式後,今年初在建國花市業主協助下,從日本引進來台,終於買到鈴蘭花,經過數星期細心種植下茁壯開花,而烏鴉丸(孫子的小名)也在你媽媽的帶領下親自為你種植一棵,以後大家想你時,就可以到花園裡去看花,看你喜歡的鈴蘭花。

MORE

【生死自在】 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十二)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為什麼「佛號加持心法祕笈」有如此之靈驗功效?其道理究竟何在? 在前兩周的文章中,我先後舉出兩個我輔導的真實案例,來佐證佛號加持的靈驗功效,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心存疑惑:佛號加持真的有那麼神奇靈驗嗎?好吧!就算是真的,但又說這不是什麼靈異神通或特異功能,那麼道理究竟何在? 道理就在於我一再闡釋的「心法」:「生命永續經營」的宏觀思惟,以及「與佛法相應的信心與願力可以貫穿十方三世」的「思想建設」與「心理建設」。星雲大師一再開示我們:「有佛法就有辦法!」我也一再強調:阿彌陀佛以及十方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與深重願力,就是我們坦然面對生死大事的力量泉源,十方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悲護念是不可思議的,大乘念佛法門的感應亦誠然不可思議! 諸佛菩薩是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發光體,也是眾生心性能量的泉源;我們應該要發心、立願,做為一個反光體,藉由虔誠誦經、念佛、觀想、祈願與回向,來反射諸佛菩薩的慈悲光能,以及轉播諸佛菩薩的心性能量,從而照射、傳達到親人的身上,不論他是否處在生命末期階段,都能夠接收到諸佛菩薩的慈悲光能,因而產生不可思議的靈驗功效! 因此,當我們運用「佛號加持心法祕笈」來幫助末期親人為生命困境解套之時,不單是運用柔軟的言辭與音聲,以誦經、念佛、持咒、懺悔、發願、回向來開導與旁助親人與佛法相應,還要運用堅固的信心與意念,以觀想佛菩薩放光加持,來引導親人與佛菩薩連線(Online)而感應道交。 即使我們的親人是處於植物人或類植物人的狀態下,其耳根等於是被病體鎖住了,而與意識的連結中斷,以至於耳識的功能完全停頓,這時候我們就必須一心祈求並仰仗佛、菩薩的慈悲力量,來與親人的深層意識溝通。當我們面對親人至誠懇切地持誦經文,以及稱念佛、菩薩的聖號,我們誦經及稱念聖號的聲調與音韻,可以藉由至誠懇切的信心與意念,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而穿透親人的分別智,直入他的深層意識中,令他放下對色身病體的執著而提起正念。 如果親人原本就有佛法或淨土法門的信仰,則效果就會很顯著。如果親人原本有某種程度的宗教信仰,但不一定是佛教,可能是民間信仰或其他宗教,或者曾經接受過「生死學」或「生死教育」的薰陶,對於死亡以及往生早已有心理準備,則以上所述的方法也會比較容易達到效果。即使親人根本就毫無任何宗教信仰,大家也不用罣礙,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家人只要至誠懇切,一心一意誦經、念佛、回向,祈求佛菩薩慈悲加持,仍然能夠為親人解套。 我打個比方來幫助大家了解,就像是有一個人不會游泳,掉到水裡面,就快要滅頂了,這時候你拋個救生圈給他,你說他會不會去抓取這個救生圈?當然會嘛!當親人即將命終捨報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肉體即將停擺,意識要轉換而脫離肉體的時候,他因為恐懼「自己」即將消失而墮入虛無,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為他稱念佛菩薩聖號,並且開導他佛菩薩可以接引他往生,即使他不信佛,仍然會去抓取這個「佛法的救生圈」。此時家人或善知識仍然持續為他開導、助念佛號、回向,即使親人已經捨報,也一定會有感應而得益,即使無法立即往生佛國淨土,也可以轉生善道。 讀者的回響與無私分享 三月十七日,我收到詹玉蓮師姐的Line訊息: 慧開法師吉祥! 末學是詹玉蓮,從小生長在台中,幼年因先母親近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的學佛因緣,也因母親的啟蒙教育,種下了我至今一輩子「不忘初心」的菩提種子。 今天(3\17)早上從《人間福報》上看到您「生死自在」專欄裡的這篇文章。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家在這方面有「刻骨銘心」的真實經驗,證明了佛菩薩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的慈悲感應,植物人可以預知時至、感應道交,甚至再來託夢給兒子:「我現在在天上最高的地方,很快樂、五百年後可以見佛。」 開師父!我想分享給您我們的經驗,是想給一些對佛法較沒信心的人增加信心。末學平常會在普門寺參加共修,如果您有來台北時請告知,我想親身跟您報告這段不可思議的故事。 非常感謝玉蓮師姐的無私分享,我會在下周的專欄中,轉述玉蓮師姐的父親,在處於植物人的狀態下,前後歷時三年(跨越四年),最後能夠預知時至,如願往生的不可思議生命故事。(待續)

MORE

【生死自在】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八)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十方諸佛菩薩對於眾生的慈悲護念不可思議,大乘念佛法門的感應亦誠然不可思議!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談到,阿彌陀佛、西方三聖以及十方的諸佛菩薩,就是我們坦然面對生死大事、自在往生的心性能量泉源。在《水陸儀軌》與《供佛齋天儀軌》裡面有一首〈佛慈廣大讚〉云:「佛慈廣大,感應無差,寂光三昧遍河沙,願不離伽耶,降福齋家,金地湧蓮花,南無登雲路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其中「佛慈廣大,感應無差,寂光三昧遍河沙」這一句告訴我們,十方諸佛菩薩慈悲廣大,不捨眾生,其感應沒有差別,三昧佛光遍及恆河沙世界,普照大地眾生。 因此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念,即使處於生命末期的親人已經痴呆、失智、失能,乃至陷入重度昏迷,我們也不要失去信心或者放棄希望,仍要一心一意、至誠懇切地誦經、念佛,與佛心相應,跟諸佛菩薩連線(Online),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加持末期親人,能夠安詳捨報,如願往生佛國淨土或者乘願再來。因此,大家一定要信願堅固,行持精進,諸佛菩薩必有感應,我們的親人一定能夠蒙佛加持,免於醫療的不當干預,安然捨報往生! 儘管我這麼肯定地說,還是會有很多人對此心存某種程度的疑慮,直覺地認為末期的親人都已經痴呆、失智、失能,乃至陷入重度昏迷,根本就無法與人對話、交流及溝通,即使為他開導,他也聽不到,為他誦經、念佛,他也接收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如何能夠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呢? 箇中的道理及其奧祕,就在於十方諸佛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大願,因為祂們早已發了廣大深弘誓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然後身體力行,歷劫修福修慧,廣學菩薩無量法門,最後功德圓滿,成就無上佛道。現在祂們乘其本願,無時不刻地護念、加被與接引十方眾生,只是絕大多數的芸芸眾生渾然不覺,既然沒有感覺,當然也就沒有感應。 《阿彌陀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一段經文很明白地解說,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世界,而沒有任何障礙,當然也就普照到我們娑婆世界。其實,還不只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包括《阿彌陀經》中的六方諸佛,也都一直護念著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此外,明.憨山大師(1546〜1623)所注解的《起信論直解》云:「如來出世,譬如日光,普照大地,有目共睹,獨生盲者不見,然雖不見亦蒙利益。」他做了更進一步的解釋,諸佛如來的出世,就像是陽光一樣,普遍照耀大地,一切眾生有目共睹,唯獨天生的盲人看不見,雖然他們看不見,但是也一樣蒙受到陽光的利益。 這個比喻非常深刻,即使盲者看不到陽光,陽光仍然照耀著他們,他們仍然蒙受到陽光的利益;同理可知,芸芸眾生雖然感覺不到諸佛菩薩的慈悲護念,諸佛菩薩仍然無時不刻地慈悲護念著眾生,也就如遊子雖然感覺不到慈母的思念,而慈母仍然不斷地掛念出門在外的遊子。 我們一旦有了以上這樣深刻的理解,就可以轉變原來那種渾然不知不覺的狀態,而用「憶佛、念佛」的心,重新與諸佛菩薩連線(Online),就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因為之前我們不知道諸佛菩薩的弘深誓願,也不明了諸佛菩薩慈悲護念,對於諸佛菩薩的護念加持毫無感覺,當然也就沒有「憶佛、念佛」的因素與動力。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明了了,也就具備了「憶佛、念佛」的因素與動力,以這樣的認知、理解與動力來誦經、念佛、回向、發願、懺悔,身體力行,持之以恆,諸佛菩薩悉知悉見,必定歡喜讚歎,也必然感應道交。 然而,一定有人會再問:末期的親人都已經痴呆、失智、失能,甚至陷入重度昏迷不省人事了,已經無法「憶佛、念佛」了,以上所講的那些道理,如何能夠運用在他們身上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非常關鍵!的確,末期親人處在那樣的極端情境,似乎已經無能為力了,不過,就如憨山大師所開示的:即使盲人看不見陽光,也一樣蒙受到陽光的利益,末期親人是否能夠得益於佛光普照與加持的關鍵,就在於他身旁的家人。 作為家人的我們,可為末期的親人誦經、念佛、回向、發願、懺悔,以及開導他發願往生,不僅是用我們的音聲言詞,更要運用我們的意念與意志,以此來「上祈諸佛菩薩,下感末期親人」,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至誠懇切,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必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待續)

MORE

一樹玉顏醉流年

文/林新發 周末天氣晴好,攜妻兒上公園走走。沿著小徑慢行,一縷沁人的花香漾了過來,那香氣餘韻悠長。 順著花香尋去,一株高大的白蘭樹映入眼簾。我的視線落在樹梢,只見枝葉間綻放著一簇簇花瓣縴長、潔白如玉的花朵。哦,原來又到了白蘭花開的時節!駐足凝望間,潛藏於流年深處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 我在鄉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祖屋門前的那一棵白蘭樹,香透了我的整個童年。白蘭樹是愛花的祖父年輕時種下的,在他的悉心照看下,白蘭樹出落得高大挺拔,枝葉廣展,冠如闊傘。 白蘭花含苞時,骨朵呈淡綠色,藏身葉椏之間。慢慢地,最外層變成黃色,裂開來,褪去黃色外膜的包裹之後,花苞由青轉白,由粗短變得細長。潔白的花苞如一枝玉筆,晶瑩剔透。倏忽間,玉筆含蓄綻放,細長的花瓣一瓣瓣地散開來,恰似含羞的白衣少女,於綠野間翩然玉立。 白蘭花的花期很長,花色潔白如玉,花香沁人心脾。 剛記事時,我最喜立於樹下,抬頭痴痴仰望那一樹玉顏。待稍大些,我學會了爬樹。小小的身子時常攀附在高高的枝椏間,隨著風的舞動而搖擺,當細長的樹枝即將承受不住一個孩童的重量時,我終於在伙伴們的一片驚呼聲中,得意地折下一枝杈白蘭花。下了樹,在眾星捧月中,我按親疏關係,分發手中的白蘭花。可以說,那一棵白蘭花,是我童年最引以為豪的資本。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白蘭花不止花香醉人,且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 我那心思玲瓏的祖母,更是將白蘭花利用到極致。平日裡,她會摘些白蘭花,精心烹製出風味獨特的白蘭蒸糕,輕輕咬上一口,鬆軟香甜,叫人欲罷不能。如今想起,仍不免口舌生津。若趕上我有個頭疼腦熱時,祖母總要取白蘭花數朵,茶葉少許,放杯內沖泡後,再催我飲下,很快便不藥而癒。長大後遠離故土,有關白蘭花的美好記憶在腦中漸漸封存。然而,如今這熟悉而陌生的花香,再次喚醒了我對它的記憶。 我輕輕地拾起幾片花瓣,珍藏這分芳香,留住那分美好。 原來,初次遇見白蘭花時的驚豔,一直潛藏在我心底,如漣漪般層層暈開,化作一抹痴念。在歲月的枝頭,它妖嬈綻放,醉染流年之風,展現出生命的絢麗與曼妙。

MORE

【生死自在】 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十三)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本專欄讀者的回響與無私分享: 在家人的至誠誦經、念佛下,植物人仍然可以預知時至、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我在上周的文章中,特別提到,本專欄的讀者詹玉蓮師姐,讀了目前進行中的這一系列文章後,感同身受,因為他們家在這一方面有「刻骨銘心」的親身經驗,證明了佛菩薩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的慈悲感應。玉蓮師姐的父親處於植物人狀態,仍然可以預知時至、感應道交,甚至於託夢給子女,說他已經往生到佛國淨土。玉蓮師姐想要講他們家人的經驗,分享給我和各位讀者,是希望能給一些對佛法較沒信心的人增加信心。 三月十七日,玉蓮師姐傳Line訊息給我,表達了她讀了我的文章後的共鳴,以及想要分享他們家人寶貴經驗的意願。我在四月十日傍晚時分,用Line語音電話和玉蓮師姐進行線上訪談,然後師姐又將她父親往生前後過程的概要,用Line訊息傳給我。四月十二日晚上我在台北普門寺演講,就邀請玉蓮師姐在當天演講前先來普門寺一敘。傍晚時分,師姐與同修黃書瑋董事長一同前來,我們先茶敘,師姐再當面分享她父親的往生事蹟,然後共進藥石。 我在三十年前就主張:我絕對相信可以借助宗教(不限於佛教)行持的力量取代「安樂死」,來幫助植物人(或者別種絕症的患者)達到善終的目的,讓病人能夠安然而無痛苦地告別這一期的生命,乃至往生佛國淨土。在那樣困難的關鍵時期,即使末期病人沒有學佛而只是民間信仰,甚至於不信佛,仍然能夠得佛法之益。我非常感謝玉蓮師姐的無私分享,她父親的往生事蹟,正可以作為我的信念與理論的最佳事實證明。 以下我就玉蓮師姐的敘述,以及訪談的錄音,整理出詹老先生的往生事蹟,包括其間的過程,以及一些不可思議的感應。 先說明事情的時間起迄點,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秋天,家住台中的詹老先生騎機車被撞,後來變成植物人,就再也沒有清醒過來,前後臥床歷時整整三年,從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秋天一直到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七月往生,跨越了民國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一年等四個年度。 話說民國八十八年暑假過完之後,詹老先生騎摩托車外出,遇到一位警察正好下班,不幸被也是騎摩托車的這位警察撞倒在地。當時詹老先生被撞倒的時候,有一些擦傷,但是看起來沒有任何明顯重大外傷,意識也很清楚,從地上爬起來就說要回家,還說這是他的業感和業力。但是那位警察說:我還是帶你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比較好,詹老先生說:好吧。於是警察就將詹老先生送去了醫院,然後醫院就趕快打電話聯絡家人,詹哥哥住在台中,玉蓮師姐住在台北。當時發生事故的時候,詹大哥趕緊打電話給師姐,他們說到了醫院,詹爸爸就跟他們講:我頭好痛!就這樣昏倒了。 詹老先生為什麼會昏倒?後來檢查的結果,就是因為他的腦幹嚴重出血,血液就擁擠在腦部裡面,把他的腦部都壓壞了。詹爸爸照了MRI之後,醫生就說:啊!這不好了!即使動手術也是一樣,最後會變成植物人。可是家人不捨啊!一再要求醫生要盡全力救治,後來還是給他動了腦部的手術。 腦部開了刀之後,他在加護病房裡住了三個月,一直都沒有醒過來,後來轉到普通病房,大概有一個多月,情況雖然穩定下來,但是仍然沒有醒過來,然後家人就將他接回家中照顧。為什麼要接回家中?因為詹老先生處於昏迷狀態,完全沒有意識,幾乎就是一般我們講的植物人了,所以也就沒有必要住醫院了。 回到家中之後,家人為詹爸爸安排每天三班的看護,早班、午班跟大夜班,此外,詹大哥、詹小弟和玉蓮師姐三人也參與輪班,加上看護一起輪流。家人輪流陪一個看護,每一班一定要兩個人陪詹爸爸,因為要讓他運動,還要給他扶起來運動,所以每次都有家人與看護兩個人陪著詹爸爸。 詹爸爸在床上躺了歷時三個年頭(跨越四個年度)的時間,終年沒有意識反應,面部沒有表情,無法言語、全身不能動彈,完全需要靠人幫忙。四年當中,詹家兒女們的不棄不離,加上三位護理人員二十四小時輪班照顧詹爸爸,每天推輪椅到師姐娘家的佛堂看佛菩薩像做早晚課,誦經、持咒、念佛、拜佛,有時也在房間裡念佛經給詹爸爸聽,隨著念佛機二十四小時在房間陪他運動念佛,也提醒他心裡要憶佛念佛。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終於迎來好幾起不可思議的感應事蹟。(待續)

MORE

【生死自在】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一)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前言: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最近這一個多月來,我在多個不同的場合,無論是公開演講的Q&A時間,或是網路線上講座,或是個別私下的交流問答,都遇到不同的聽眾與讀者提出同樣或類似的問題,就是親人長輩步入生命末期的困境,不知道要如何解套,諸如:有長輩親人已經陷入痴呆、失智、失能或昏迷,乃至淪為近似植物人的狀態,經年臥床,好也好不起來,走也走不了,遇到這樣的困境,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在上個周日(元月十四日),我應桃園講堂住持覺元法師的邀請,參加在佛光山桃園新弘法基地舉辦的「慶祝法寶節──寒冬送暖『臘八粥』系列活動」,遇到南台別院的信眾,在茶敘交流的時候,其中有一位師姐就提問一個頗為典型的情境:她有一位親家公,高齡九十五歲,但是因為身體機能退化的關係,已經失智、痴呆,長年臥床,家人及親友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每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都令我不勝慨歎,所以我經常引述這句俗諺:「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此外,我早在二○一二年就提出「千萬不要拖過個人生命的賞味期,千萬不要變成個人生命的延畢生」,之後修訂為「千萬不要拖過個人生命階段的賞味期,千萬不要淪為自己生命旅程的延畢生」,後來又提出「生死自在三千萬」,爾後陸續加碼至「四千萬、五千萬」,乃至「生死自在六千萬」的心法祕笈,用來提醒及勉勵大家,不要讓自我及家人的生命陷入進退不得之困境。 我心中很深的感慨是:為什麼不早一點來問我呢?為什麼拖到現在這個地步,才想到要來問呢?唉!拖到現在才問,已經是拖過人生的賞味期,淪為生命的延畢生了,實在講,為時已晚。當然,也不能責怪或質問家屬為何拖到這個地步才想到要問,因為這種生命末期延畢生的困境,原本就是生命自然老化與退化的必然歷程,根本無法逆轉,也沒有人能夠豁免,故而已經遠遠超過現代醫療科技的能力範圍,連醫療團隊都束手無策,家屬親朋即使想尋求解套之方,也確實不知道該要找誰詢問。 我因為在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與宗教學研究所任教,又在課餘時間從事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等實務近三十年,又常年在世界各地演講,宣導「生命不死、生命的永續經營、發願往生、見好就收、瀟灑走一回」的理念,所以經常會遇到聽眾及讀者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其實也不僅是最近這段時間,而是我多年來就不斷地遇到這一類的問題,這也就顯示此一問題的嚴重性與普遍性,所以亟需跟大家好好解說一番。 星雲大師開示我們: 有佛法就有辦法! 生命末期困境的解套, 必須仰仗佛法! 面對這種親人長輩淪為生命末期延畢生的困境,連最先進的醫療科技與醫療團隊都無可奈何,難道我們就完全束手無策、聽天由命嗎?當然不是!就我的認知與經驗,並非完全都沒有任何解套之方,而是能夠運用佛法來幫助親人解脫困境。 星雲大師開示我們:「有佛法就有辦法!」面對親人長輩的這種生命末期延畢生的困境,唯有──也必須──仰仗佛法,才有可能為陷入延畢生困境的親人解套,這也就是我在本系列文章中,要跟各位讀者詳細解說的,請大家認真閱讀,特別是針對那些已經面臨這種困境的家屬,一定要「依教奉行」,切記: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其實,一期生命最理想的圓滿句點,就是我們能夠「及早準備,見好就收,發願往生,所作皆辦,預知時至,蒙佛接引,安詳捨報」,如此一來,根本就不會陷入這種生命末期延畢生的困境,這也就是我一再倡導的「生死自在六千萬」心法祕笈:「千萬不要拖過個人生命階段的賞味期,千萬不要淪為自己生命旅程的延畢生,千萬要提早規畫、確定自己未來生命的方向及去處,千萬要保留足夠的精神與體力:作為善終及往生的正能量,千萬要及早與諸佛、菩薩加好友:天天保持即時連線(Online),千萬要提早成立往生後援會及往生互助會:確保實現自己的善終及往生心願。」 然而,如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這種生命末期延畢生的困境,嚴格地講,乃是有情生命自然老化與退化的必然歷程,其實是無法逆轉的,既不能說是「疾病」,也不能說是「異常」,因此也就談不上什麼「治療」,故而遠遠超過現代醫療科技的能力範圍;萬一不幸陷入了這種困境,家人就必須要採取補救措施,也唯有佛法才能夠真正解套!(待續)

MORE

眼神是符號

文/吳孟樵 眼神是符號,在凝望╱凝思的過程裡,心,打開畫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洛茨基在蘇聯解體前被俄國放逐到美國,因想念爸媽,他的記憶穿梭在與爸媽曾經共處的畫面,例如看見媽媽的身影,或當他刮鬍子時,看見「自己的下巴上有爸爸銀灰色的鬍渣。」 他慨歎地寫下:「如果每一步都是虛空。你不能用記憶來重建任何人,哪怕是在紙上。」 我想像著從虛空裡,我們能抓住的真實是什麼?記憶又是什麼?從他的作品裡,我看到他把那時代的失落與離散,深刻地記錄下來。「紙上」的文字一點都不虛空,而是真情流露。

MORE

放下新生

文/堤娜 我竟不知當那條管線限制他的行動後,他的人生會在匆匆一年內結束。看著實木茶桌上一應俱全的泡茶器具,這些物品亦隨著主人消逝而再也無用武之地。 幾個月前,終日配戴呼吸器的他活得愈發辛苦,於是交代兒子若他睡著了別叫,讓他好好地走。然而不止一次,兒子發現他突然陷入昏迷便拚命呼喊爸爸、搖動肩膀、製氧機開到最大…… 當他病況急轉直下進入安寧階段,面對未知的歸期盡是茫然空虛,無論照顧者或被照顧者,日常都被迫按下停止鍵,希望結束又不希望結束。 愛是甜蜜的負荷?恐怕更似萎靡的羈絆……那日,他吃完想吃的東西,在眾人攙扶下上了好久的廁所,最後回到病床上時露出極度疲倦的面容,下一秒緊閉雙眼、面部扭曲,稍後竟猛烈睜開雙眼扯掉氧氣罩、手指著口。待醫護人員來查看時,他已陷入昏迷、喚不回來了。 趁著眾人處理後續空檔,我悄悄走近他,輕撫他的額頭、臉龐,除了壓抑不住的淚水與哀慟得幾近窒息,更不禁感歎人如此渺小,來去一場空。奈何,雖說生命都在劇痛中到來,但或許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當生命失去尊嚴、生活沒有色彩;當成天只能呆坐在一個定點空轉回憶;當不堪病痛折磨的他說想結束這一切時……該如何算是盡孝? 人與人之間莫若緣深緣淺,卻同樣都有緣盡的一天,曾經只覺放手多難多痛,卻沒想到不放手有多殘忍。 盼於塵緣了去時,揮揮衣袖,拋下執念;伸展雙翼,破繭新生。  

MORE

輪行無礙

文/舒眉 趁著暖暖春日,暢快投入自然懷抱,舒活舒活筋骨。 驅車往郊野尋春去!前方外環道突然出現一列車隊,山徑彎曲狹窄,便緩隨其後。「連續彎路,隨彎壓低身體!」「注意後方來車,靠右行駛!」不時有叮嚀話語傳入耳裡,一行人保持車距,首尾相互照應。但見他們上坡時雙手使勁搖動,奮力向前;下坡時全神貫注,小心控制車速。 抵達途中一處涼亭,車隊總算有一塊足以停歇的空地,而我也看清領隊車前豎立的旗幟:原來他們是一群「生命勵」成員,正駕著手搖車遊山玩水。身障者出遊極為不易,過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難遠遠超乎我們想像;儘管如此,這群生命鬥士仍轉動熱情,不畏艱難,一路破繭迎風,即使跌跌撞撞,也勇敢前行。 湖畔咖啡館再度巧遇,我才有機會坐下來,仔細聆聽關於他們的故事。肢體殘缺阻礙不了一個不怕失敗、堅持不放棄的勇士;用意志、毅力熨平人生路上幾多坎坷崎嶇,千難萬難還得自己願意走出去。 在義工的鼓舞與協助下,「生命勵」成員造訪河濱、海岸、山林、溼地公園……挑戰許多艱難險阻,終能成功達陣,甚至有人已完成了環島夢。 我見識到意義非凡的春景,也看見了生命的正向昂揚與無限可能。加油!陽光下燦爛的笑臉,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絢麗榮光。

MORE
/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