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教育 | 人間福報

文教

佛光山南華建築系畢展跨域創新 展現在地關懷力

【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佛光山南華大學建築學系第十九屆畢業展覽「楔子」,於9日至11日在台中文創園藝文展覽館登場,吸引不少師生及業界專家前往參觀,校長高俊雄也出席並勉勵學子善用「三好四給」發揮建築及跨領域專業素養。 南華大學建築學系109級畢展主題為「楔子」,意謂過去從身為環境的觀察者,經過戰戰兢兢的學習,以及無數次的練習之後,終究有一天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及未來的環境譜出新的篇章。 此次畢業展作品是這些年輕的建築人們第一個代表作,就如同各種創作初始的「楔子」一般,期待未來能在社會上發光發熱,譜出無數作品完成「人生」這部大作。 校長高俊雄、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葉宗和,以及系上師長皆專程到場參觀,給予畢業生祝福與勉勵。現場也匯聚超過百位的家長及畢業生親朋好友一同共襄盛舉,場面溫馨感人又熱鬧。 高俊雄表示,建築學系學生的學習型態及作息和其他系大為不同,讓他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展覽的42件作品中,更感受到大家對地方人文關懷與未來發展的理想與創造力,期勉畢業生們未來能不忘初心,為大家的生活環境提供更好的創意。 系主任李江指出,畢業設計是大學建築專業教育的最後一哩路,除了統整相關知識與技術要求外,更是激發建築學子學會獨立思考,尋找在地歷史與文化脈絡,開展能回應當今環境議題的設計訓練。 本次展出的作品類型相當多元且扣合實際發展所需,例如傳統聚落活化、產業發展與在地生活連結、舊市區商業機能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未來住宅型態與城市發展、生態景觀復育、環境教育展示等等。 南華大學建築學系的應屆畢業生籌劃此次展覽,前後長達半年之久,現場除了展現精彩的各式圖面與模型之外,身為創作者的學生也為來訪嘉賓解說創作理念與作法,讓參觀者可充份了解作品的原意,展現實踐與應用的軟實力。

MORE

【快樂塗鴉簿】忙碌的蜜蜂

過柏瑋/台北市內湖區東湖國小三年二班 【快樂塗鴉簿】忙碌的蜜蜂

MORE

【小小詩人】碗

彭品豪/新竹縣陸豐國小三年甲班 我回到家,把碗洗乾淨。 爸爸回到家,把碗洗乾淨。 媽媽、弟弟回到家,也把碗洗乾淨。 圓滾滾的碗, 是我們全家人, 團圓在一起, 聊著每天發生的事情。 圓滾滾的碗, 彷彿圓滾滾的小木船, 準備划回寧靜的漁港, 感受家人們的溫暖。

MORE

【創作花園】烤土司大冒險

羅于翔/南投縣乾峰國小二年甲班 今天,我收到了一台很久以前就想要的烤土司機,然後就迫不及待開箱使用了。 第一次使用時,土司竟然變成一片黑炭,我覺得很好笑。接著,我再試一次,土司竟然飛出去,我有點不甘心,只好再接再厲。 到了第三次,土司在烤的過程中留下一個小洞,真有意思啊!我繼續第四次的挑戰,終於成功烤出酥酥脆脆的土司。 我將烤好的土司塗上阿特製的蘋果醬,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露出甜蜜的笑容。阿公稱讚我有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很有成就感!

MORE

【創作花園】水林焢窯趣

黃翊宸/嘉義縣灣內國小二年甲班 「明天帶你們去『焢窯』。」我跟哥哥聽得一頭霧水,不知道媽媽在說什麼,她接著又說:「『焢窯』是早期農業社會一種烹飪方式,我帶你們去雲林縣水林鄉開開眼界。」 一到活動會場,我們忙著幫爸爸挖土、拿土塊、搬木材、造土窯,但因為我們經驗不足,土塊不夠穩固,堆到一半整個土窯就垮了,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只好重新再來一次。生火成功後,我們把窯烤到焦黑,爸爸說:「我們要利用窯的高溫來悶熟食物。」我們放了地瓜、玉米、雞蛋,希望中午能有美味的食物享用。 等待的時間,我還參加了闖關活動,也欣賞了樂團表演,還練習堆一個小土窯……等了好久,終於可以開窯了!挖取食物的時候就像在土堆裡尋寶,我們小心翼翼的把土撥開,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把食物挖破了。最後,好多玉米跟雞蛋被我們烤焦了,但是金黃香甜的地瓜很好吃,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雖然參加完活動後,我們變得灰頭土臉,全身髒兮兮,但我下一次還想再來參加!

MORE

【成語.故事】改弦易轍

文/高宇平 將樂器的弦改換,把車行的軌跡改變,會發生什麼事?這句成語有兩個典故,一者是出自西漢著名的儒者董仲舒,另一者則出自曾出使過楚國晏子。 西漢時,董仲舒提暢獨尊儒術,他當時是名震天下的學者,因此漢武帝常常請他在施政上提出建議。董仲舒談古論今,論及秦末至漢初的治國方式,認為漢繼秦之後,在秦代時諸多問題,使得施政難以進行。 國君想要治理國家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因而他比喻,若是琴的聲音沒有調整好,當然要更換琴弦,才可以彈奏;施政情況也是如此,必須要有所變化。如果需要更換時,卻不更換,就算是厲害的人才也無法施為。因此,君王想要治理天下,卻無從施力,就是因為要改變時,卻遲遲不改變。「改弦」一詞便出自於此。 晏子的事蹟眾多,曾出使過楚國,面對楚國的羞辱,他說出了:「使狗國者從狗門入。」這樣的話。而他也曾被齊景公派往東阿,治理當地的百姓三年,但卻民怨四起。齊景公知道後,大為震怒,因此當面訓斥了他,畢竟以晏子的才能怎麼可能無法治理好一個地區呢?齊景公一怒之下便要免去晏子的職位。可晏子也不做解釋,反而謝罪後,請國君再給自己一次治理東阿的機會,三年之後,聲譽必定全國皆知,如果不能治理好,他願意奉上自己的性命。 齊景公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便再給了晏子一次機會。 三年後,果然如同晏子所說,晏子治理東阿的好名聲響譽全國,齊景公非常開心,親自迎接晏子,還想要獎賞他,可晏子卻拒絕了他。 晏子說,三年前的他想要治理好東阿,他開闢交通,修築道路,嚴密地方行政,防止盜賊;獎勵勤儉孝悌,處罰偷盜懶惰;判決訟案,不避貴族強權,但卻導致偷拐搶騙之人、懶惰成性之人、強權貴族這三種人的不滿,而毀壞名聲,使得惡名昭彰,路人皆知。之後三年改變作法,順著這三種人的心意,反而聲名大噪,連國君也稱讚。 三年前的晏子秉公守禮,救濟貧民,百姓無一受凍挨餓;三年後的現在,百姓多食不果腹。原本應受獎賞,可國君卻惱怒,欲加嚴懲;應殺頭的作為,國君卻親自相迎。晏子說完後,便想請辭歸鄉,也不願接受賞賜,直說自己愚笨。 齊景公一聽,知道是自己有錯,連忙留下晏子,也同意不會再干涉晏子的治理方式了。晏子答應了國君,並請景公一定要堅定的讓車子行走在新政的路上,要徹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才有效果。這便是「易轍」的由來了。 如今「改弦易轍」也被人用來指稱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改變時,一定會有許多的不同的聲音或不適應的情況,但只要知道這改變是好的,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就需要勇敢堅持下去,直到達成目標。

MORE

什麼是音樂療法?

文/一元 所謂「音樂療法」是一種利用音樂,來幫助促進健康的治療方法。它可以涉及製作音樂、唱歌、跳舞、聽音樂或談論音樂等。它已被用於成人、兒童,甚至嬰兒。音樂療法通常不會單獨用於治療疾病,而是作為替代療法,作為更大治療計畫的一部分。 那麼音樂治療什麼?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將音樂治療定義為「臨床與基於證據的音樂干預使用,以在治療關係中實現個性化目標。」 音樂治療由經過認證的治療師提供,國外有超過9000名獲得認證的音樂治療師。 音樂治癒的想法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但在1700年代末,它開始被探索作為一種治療工具。20世紀40年代,音樂治療開始作為臨床領域發展,並建立了第一個音樂治療學院課程。 音樂聲音 各自治療 儘管音樂療法與聲音療法可以在許多地方重疊,但它們並不是同一回事。 聲音療法使用聲音、音樂及某些以治療方式演奏的樂器,並結合自我反思來改善健康。 音樂治療則訓練比聲音治療更加標準化與臨床化。 聲音療法通常在私人診所進行,或作為補充與替代治療計畫的一部分,而音樂療法可以在醫院、治療中心或私人診所使用,作為標準護理的一部分。 其中,音樂療法是一種利用音樂作為治療關係的一部分,來治療身體、心理、認知與社交需求的療法。在評估與個人需求的理解後,音樂治療師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工具,例如創作或演唱音樂、隨著音樂跳舞或是聽音樂。 音樂交流 表達自我 在音樂治療中,音樂可以幫助促進溝通或成為一種溝通形式。它還可以突出優勢,並幫助需求者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些優勢,甚至可透過音樂來幫助表達自己。 總之,不同類型的音樂療法,可運用不同的方法,如「分析音樂療法」、「認知行為音樂療法」……等,讓需求者運用音樂自我探索或促進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MORE

音樂同步 互動訓練系統

文/工研院  聽音樂有助於舒緩情緒壓力、減輕焦慮和抑鬱,透過適合的音樂,可以找到自我修復方式,應對生理及心理的挑戰。 音樂治療 改善失智 但你知道嗎,音樂的妙用可不只這些,叮叮咚咚的旋律,還能用於音樂治療,提升記憶與認知,並進一步改善失智症。 非侵入性、非語言式的音樂療法在歐美已風行7、80年,尤其在高齡照護領域,可以提振情緒與心理健康、增強認知與記憶力、減輕疼痛與壓力、提高身體功能,無論身心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能透過音樂獲得顯著效果。另外,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回顧疫情期間,大家居家上班、上課,假日也減少出門,取而代之的是煩悶與孤獨感,不少人在確診康復後也出現腦霧、注意力不集中等後遺症,因此間接帶動全球音樂治療市場成長。 根據研調機構預估,全球音樂治療市場將從2023年的26.2億美元,成長至2031年的57.3億美元,2024~2031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為9.1%,其穩定成長動能來自民眾對於音樂治療的需求與興趣不斷增加。 工研院在文化部支持下,開發「音樂同步互動訓練系統」,透過內建壓力感測的音階按壓樂器,取得使用者按壓次數、正確率、時間誤差、按壓力度等數據,分析成紀錄與分數,提供給使用者或照顧者,做為健康狀況評估參考。 人工智能 音樂訓練 此套系統有助於提升年長者溝通與情感表達能力,以及增強認知記憶能力及延緩肢體退化速度。此外,輔以AI人工智慧分析,能判斷使用者的喜好、錯誤率等,依照表現結果,推薦個人化樂譜提供客製化的音樂訓練。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表示,開發「音樂同步互動訓練系統」的動機來自藝術療癒師對數據的需求,期望以音樂為媒介達到健康促進,且在過程中又有可量化的目標做評估,因此患者操作樂器的過程至關重要。透過將傳統樂器的按壓音階結合壓力感測器,取得使用者的彈奏數據,並連接至音樂同步互動訓練系統,可評估患者的記憶認知變化,如彈奏的正確性與記憶認知能力有關,時間誤差長短與反應能力有關,中風患者的健側與患側施力程度差距若愈小、代表復健效果愈好;長期使用,便能掌握使用者的記憶認知變化,提供照護者進一步的照護建議。 現代社會文明病如壓力、抑鬱與孤獨感日益普遍,除了傳統醫療方案,新型態的藝術治療來達到身心平衡更是漸漸盛行,例如音樂、舞蹈、繪畫、戲劇等,不少研調機構指出藝術治療相關市場規模及職缺,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成長,抓準成功老化趨勢,工研院期望透過各種文化藝術為媒介,將數位科技與創新應用,導入年長者的健康照護方案,進而提升民眾健康福祉。

MORE

小琉球生態成教材 寫下琉學日記

【本報綜合報導】台南應用科大的「志在琉鄉」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學生成立「琉學日記」團隊深入屏東小琉球一年,為國中小創造海洋生態等系列教材,南應大預計將教具成果發送至琉球五所學校,大學生暑假將重返琉球繼續推廣,在地校長說,小朋友都很喜歡這群大學生,玩得超開心。 南應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高慧君、吳姍霓、巫懿旻、胡淨慧、黃品甄、毛萱儒、劉庭安等,由助理教授王聖文指導組成「琉學日記」團隊,組長劉庭安說,完成小琉球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教材,作為琉球國小校定課程教材,也與琉球國中合作做琉球大富翁桌遊教具,藉遊玩過程認識家鄉、了解環保知識,另繪製潮間帶生物卡牌並導入AR擴增實境,遊客用手機即可認識生物,減少棲地踩踏破壞。 琉球國小校長洪永恕說,這群大學生是跨周間、中長程進駐,校門旁的圍牆就是大學生帶著小朋友一起彩繪創作琉球海龜、花瓶岩等,大學生還用茄芷袋做成書套,或是製作琉球美食地圖印在袋上,成為學校送來賓的特色小禮。

MORE

雌雄同株與雌雄異株

文/田中修 一般的花朵皆有雄蕊及雌蕊。雄蕊是雄性生殖器,雌蕊則是雌性生殖器。花朵同時擁有雄性與雌性這兩種生殖器,因此稱為兩性花(bisexual flower)。 相對地,有些植物是在同一植株上分別開出只有雄蕊的雄花,以及只有雌蕊的雌花,稱為雌雄同株(monoecism)。另外,有些植物分成只開雄花的雄株,以及只開雌花的雌株,稱為雌雄異株(dioecism)。 上述情形讓人以為「只有雌蕊會結種子或果實」,或是「雄株的花粉如果沒遇到雌株的雌蕊,便結不出種子和果實」。而且令人不禁想問:「一朵花若同時擁有雄蕊和雌蕊,就不會發生這種不利情況了,為何植物還要採取不便的方式呢?」 多數植物的一朵花裡面,同時有雄蕊與雌蕊。但是這些植物大部分都不希望「自己的花粉附著在同一朵花中的雌蕊」。因為用自己的花粉結出來的種子,只會長出跟自己特性相近的子代。另外,有時隱性的不良特性也會因此顯現出來,所以植物不想要自己的花粉附著上自己的雌蕊、結種子。因此,有一些植物的特性是,即使自己的花粉附著上自己的雌蕊,也不會結種子。這個特性稱作自交不親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雌雄異株的植物是由雄株的花粉附著上雌株的雌蕊,而產生種子(子代)。所以,雄株個體所擁有的特性和雌株擁有的特性會相互混合,孕育出具有不同特性的子代。 雌雄同株的植物雖然有時會附著到自己這株的花粉,不過附著上別株的花粉,而產生子代的可能性較高,因此可孕育出具有不同特性的子孫。 我們可以說:「雌雄異株與雌雄同株的植物,相當了解有性生殖的意義。」 植物的生殖 開兩性花的植物 一朵花具有雄蕊和雌蕊的植物 牽牛花、百合、桔梗、鳳仙花、木蓮、日本辛夷(Magnolia kobusl)、紫茉莉等。 雌雄同株的植物 同一株會開出雄花和雌花的植物 小黃瓜、山苦瓜、西瓜、南瓜、杉樹、松樹、栗樹、玉米、秋海棠、羊蹄(Bauhinia variegata)等。 雌雄異株的植物 雄花和雌花開在不同株的植物 銀杏、山椒、奇異果、桑樹、青木、柳、虎杖(Fallopia japonica)、蘆筍、菠菜、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等。內容與圖節錄自〈三小時讀通植物學〉,世茂出版授權使用

MORE
/51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