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環保 | 人間福報

生活

環部7月5日召開第四次碳費審議會 重點討論經濟衝擊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目前環境部已召開3場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仍未討論出費率,而各界也關心碳費對經濟衝擊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環境部表示,7月5日將召開第四次費率審議會,屆時環境部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之衝擊影響評估,針對受影響產業、總體經濟影響及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等資料請委員審議。 環境部表示,109年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進行「台灣碳定價之選項」(Carbon pricing options for Taiwan),主要從我國經濟及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政府及產業的市場準備度,提出採行碳定價工具的政策建議評估。 該報告提到,我國的碳定價政策可從碳費著手進行,建議在初始階段設定一較低的碳費水準,同時建議明確的軌跡逐步提高碳費水準,以確保減量誘因。但是報告並沒有進行碳費徵收對我國GDP、CPI等之評估。 環境部指出,由於過去與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並沒有包括經濟衝擊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目前已安排7月5日召開第4次費率審議會,屆時環境部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的衝擊影響評估,包含受影響產業、總體經濟影響及CPI影響等資料請委員審議。 環境部表示,本年4月29日已預告碳費徵收三項配套子法草案,歡迎各界提供相關的建議或意見,該部與經濟部就各利害關係團體已單獨或共同辦理9場說明會,歡迎關心碳費制度的各界於草案預告期間提供意見及建議;預告期滿後也將於7月召開公聽研商會並進行跨部會溝通,以利相關規範更臻完善。

MORE

營養午餐剩食問題 專家籲讓廚餘變資源

【本報台北訊】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平均浪費約62萬噸廚餘,相當於堆滿1萬座台北101大樓,國人對於一般垃圾處理已有一定的概念,但對於「食物垃圾」問題,多數人處理得不如回收垃圾確實。校園營養午餐甚至成為廚餘的濫觴,強調食物營養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惜食教育的意義。 政府將「2050淨零排放」視為國策目標,但從產地到餐桌,無法處理的廚餘釋放出的氣體與汙染物,將再度回到大氣與土地,加速全球暖化、影響生態環境,違背淨零排放的宗旨。 營養午餐廚餘量居高不下,專家及民團認為,國內營養午餐問題缺乏更高階的跨部門協調,不論是教育部、農業部或環境部等單一部會,都很難協調其他部會,導致政策欠缺整體思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大享食育協會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亟需專法監督管理」連署,呼籲制訂營養午餐專法,超過5千人響應。 台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曾抽查154所學校1周的營養午餐發現,超過2成學校每周提供炸物2次以上,另有近4成學校每周供應2次以上加工半成品,但因缺乏專法管理,無法得知營養午餐是否真的營養。 該調查也發現,近半數國中生吃的分量比平常還少,多數主食被當成廚餘丟棄,難怪8成學生有吃不飽經驗、4成寧可喝水、吃零食、飲料果腹,營養午餐反造成廚餘多、不營養的亂象,影響兒少健康。 兒福聯盟處長黃韻璇表示,她建議改革制度面、法律面,解決營養午餐美味度不夠、湯湯水水等問題,才能解決廚餘問題。 台灣廚餘資源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永和指出,目前觀念還是普遍認為廚餘像該去化的垃圾,沒當資源看待,很多學校營養午餐外包給團膳業者,簽約時就會要求收走廚餘,學校也要求學生帶回剩食,只是表面的「零廚餘」。 教育部針對營養午餐法擬訂專法,喊了多年立法依舊牛步,缺乏更高階的跨部門協調,包括農業部前端食材、教育部食農教育、環境部零剩食等,若沒有明確法規,常常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若政策推動廚餘減量,基層對策就是秤重,學校每天回報數字交差了事,當然無法真正落實廚餘減量。 政府不能只用減法,把廚餘視為去化的垃圾,應用加法,設法「廚餘變資源」,才能永續再利用。

MORE

用電鍋蒸粽子 台電揭2大NG行為

【本報台北訊】今日是端午節,除了立蛋、划龍舟,民眾過節也愛吃粽子。為求方便,民眾多愛以電鍋加熱,台電臉書粉絲專頁「台電電力粉絲團」便提醒兩大NG行為,包括不共用插座、不長時間保溫,不僅不耗電也更安全。 台電解釋,由於電鍋的電功率較大(約600W-1200W),屬於高功率家電,如果跟其他電器共用插座,會有短路、過熱的風險,因此使用電鍋時應用專用插座,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延長線。 此外,台電指出,蒸完粽子後千萬記得要「拔插頭」。電鍋按鍵跳起來之後會變成保溫狀態,保溫耗電量積少成多,會「默默吃掉很多電」,也容易導致細菌滋生,所以電鍋別長時間保溫。

MORE

紙板動物園 永續不浪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提到雕塑時,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大理石、青銅等材料,然而,法國藝術家奧利維爾.貝特朗(Olivier Bertrand)採取一種非傳統的方法,他的作品,只使用回收紙板製作;這個獨特的創作方法,不僅讓他捕捉各種動物的原始情感及複雜的細節,同時促進永續發展和零浪費。 貝特朗1975年出生於馬賽,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亞洲人。從小,他就對繪畫、造型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尤其是摺紙,他表示:「我一直被紙張如何變形所吸引,一張簡單的紙經過巧妙的折疊後,彷彿注入了生命,喚醒大家內心的情感。」 在家養膝傷 拼出一隻猩猩 雖然貝特朗很早就有涉獵藝術,但求學時,卻沒有修相關的科系,而是讀了經濟學,畢業後,他投身網路設計;2018年,貝特朗因為膝蓋受傷,只能待在家裡休養,為了打發時間,他開始研究紙板,並動手把車庫裡存放的紙箱,拼出一個真人大小的猩猩。 後來,他在同行的鼓勵下,帶著大猩猩前往巴黎大皇宮,參加藝術博覽會,並獲得銅牌獎。貝特朗分享,那時起,他就停止設計網頁,全心投入他的初心──藝術,他說:「我覺得像美夢成真。」 貝特朗表示,「紙板有許多優點,它非常容易掌握,而且是一種輕質材料,非常適合大型創作」,除了猩猩,他陸續又用紙板做出了獅子、老鷹、狒狒、大象等動物雕塑,「我選擇用脆弱的紙板,創作擁有強大力量的動物,希望透過這種矛盾性,對生態保育敲響警鐘」。 除了動物,貝特朗也從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不管是斯巴達戰士、日本武士,他都能用紙板製作出來,貝特朗分享:「我喜歡用人們會扔掉的日常、無害的材料來製作藝術品,為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賦予價值。」 熊貓。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讓廢紙變身 展現滿滿力量 踏上藝術之路後,貝特朗就開始蒐集不同厚度、大小的紙箱,他會使用最厚的紙板來建造動物的外型,接著切割、拼貼,來模仿動物的毛皮及紋理,最後再用油漆進行修飾。比起精雕細節,他更注重展現姿勢,從翱翔的老鷹、奔騰的野馬,甚至護衛家園的勇士,貝特朗都能用紙板,展現滿滿的力量。 對貝特朗來說,藝術占據人生很重要的部分,他坦言,雖然很快樂,但不免有所犧牲,因為當他一頭栽進創作時,會跟生活其他部分脫節,但藝術提供很大的成就感。另外,貝特朗分享,他從小就染上自體免疫疾病,影響肝臟和消化系統,但自從他轉行當藝術家後,身體狀況卻逐漸好轉,他推測,也許是創作時,讓他進入了冥想狀態,有助維持整體的平衡,貝特朗笑稱:「也許藝術拯救我的生命。」 老鷹。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MORE

中油綠島加油站完成汙染改善 環境部公告解除列管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台東縣綠島中油加油站因地下水中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汙染超過地下水汙染管制標準,於107年公告為汙染整治場址,現綠島漁港加油站完成汙染改善,並經台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驗證通過,環境部6月6日公告解除汙染整治場址列管。 台東縣綠島中油加油站107年發生漏油事故,經當時的環保署檢測,雖然土壤檢測都未超過管制標準,但地下水卻有苯、總石油碳氫化合物、甲基第三丁基醚、甲苯及萘等5項化學物質超標,其中苯更超標達294倍,中油也因此被開罰及負上汙染改善責任。 環境部說明,中油公司於107年通報綠島漁港加油站汽油洩漏,隨即啟動緊急應變調查汙染情形,經查證屬實,並於107年10月11日經台東縣政府公告為地下水汙染控制場址及地下水汙染管制區,於同年12月25日經環境部(即改制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為地下水汙染整治場址。 環境部表示,後續在台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監督下,除要求中油公司提出整治計畫進行改善,整治期間定期邀集專家學者召開會議,督促行為人改善及預防二次汙染。而中油公司在環保局嚴格監督下,依核定之汙染改善期程,歷經5年時間完成整治,總費用約2千7百萬元。 環境部強調,因地下形式儲油槽發生洩漏不易察覺,目前推動加油站定期監測申報並落實自主管理,以預防土壤及地下水汙染,確保土地永續利用,共同維護土壤及地下水品質。

MORE

守住全球升溫1.5度 每年至少須移除70億噸二氧化碳

【本報台北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引用英國牛津大學團隊於台灣時間6月5日凌晨發布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報告指出到2050年之前,全球每年必須要從大氣中移除70至90億噸二氧化碳,才可能實現守住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研究團隊認為,二氧化碳移除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從大氣中移除的二氧化碳僅約20億噸,且絕大部分來自植林等傳統方法,新型態的二氧化碳移除方法(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直接空氣捕捉、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封存等)僅佔總移除量不到0.1%,約130萬噸。 研究團隊認為,目前政府政策和大規模的移除方法,對新型二氧化碳除技術的投資不足,即便有些二氧化碳移除企業雄心勃勃,想推廣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使其成為守住攝氏1.5度的重要工具,但可信度不足。並呼籲各國政府應該實施增加碳移除的政策,並開發更好的監測與驗證系統。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表示,在各式新型態的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中,目前較成熟的是直接空氣捕捉技術,但目前礙於法規尚無法封存,其他移除技術大多都在規畫及研發階段,即便是較成熟的技術,目前在台灣也還不是可以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多數是以小規模試驗,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台灣對於新型態移除技術的法規尚未制定完成,讓從業者無所適從。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蔡呈奇以生物炭為例,生物炭是將生物質,例如木材、樹葉、農業廢棄物、禽畜糞便等,以無氧或極少氧氣的方式熱裂解之後的產物,二氧化碳會改以惰性碳的形式封存,減低被微生物大量與快速分解的機會,但台灣目前沒有立法規範生物炭的製程方法,以及不同成分生物炭的施用安全性。而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的目的,應該著重在提升土壤的品質與作物生長的面向,其次才是碳儲存,否則恐造成良田退化,嚴重影響作物品質與產量,甚至影響食品安全。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教授王珮玲表示,新型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在台灣大多還處於小型的實驗規模,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有較強的政府投資力道,推動各種新型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運用,並已逐步邁入展示技術成果的階段,趨近商業化的規模。而在各項新型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中,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地質封存是相對成熟的技術,容易引進國際技術與經驗,台灣亦有潛在合適的碳封存場域,但在台灣地質碳封存仍有疑慮,需要精密的地下地質調查,才能精算可儲存量和釐清風險。

MORE

近4年亂丟菸蒂處分逾25萬件 環境部6策略推菸蒂不落地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環境部指出,2023年我國香菸銷售約362億根,若有四分之一菸蒂遭亂丟,估計每年至少超過90億根菸蒂流布於環境中,進而進入食物鏈,對於環境及國人健康都會造成危害。環境部攜手文化部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透過6大策略、21+N措施打造環境菸蒂不落地。 根據環境部統計,2019至2023年亂丟菸蒂稽查處分高達25萬628件,約占全國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第1款的77.6%,等於超過4分之3為亂丟菸蒂。 環境部指出,廢棄的菸蒂殘留菸草、濾嘴和紙包裝三個部分,濾嘴成分為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是一種人造持久的塑膠,丟棄於環境後無法生物降解而需要10年或更久時間才能分解。 另外,殘留的菸草含有4千種以上有害化學物質,如尼古丁、砷、鉛、銅、鉻、鎘及多環芳香烴類等有害物質,釋放出的化學混合物,含有有毒和致癌物質,如釋放到環境進入土壤、水域、湖泊和海洋,菸蒂內的有毒物質溶出,影響環境及海洋生態,進而進入食物鏈,對於環境及國人健康都會造成危害。 菸蒂經任意丟棄,透過排水溝或雨水側溝,經排水或河川,漂流到海灘或海洋,不但汙染環境,海鳥或海洋哺乳動物誤食的情形也時有所聞,對生態威脅不亞於塑膠垃圾。環境部指出,目前生活環境中仍存在亂丟菸蒂的問題,影響市容觀瞻及生活環境品質,也持續危害河川及海洋環境與生態。 環境部於今日世界環境日辦理「減菸蒂 淨環境 全國大聯盟啟動」活動,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從改變文化做起,除環境部長彭啓明,還有文化部長李遠、各縣市環保局代表及環保團體等均一同出席。 彭啟明提到,為遏止菸蒂於環境中流布,環境部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主要由「改變文化」、「源頭減量」、「稽查取締」、「環境清理」、「公私協力」及「加強研究」等6大策略、21+N措施來推動菸蒂不落地。 「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首先從改變文化做起,環境部希望能夠在源頭就讓吸菸者養成習慣,確實熄菸、邊走邊抽、菸蒂丟垃圾桶。透過形塑社會氛圍、互相提醒鼓勵、及通力實踐來改變。 在源頭減量部分,因菸蒂是一般廢棄物,鼓勵民眾將菸蒂熄滅後帶回家,或丟入垃圾桶中,自己菸蒂自己收;邀請青年擔任倡議大使,倡議不亂丟菸蒂、將菸蒂帶回家或丟垃圾桶,鼓勵地方政府在非禁菸區內等適當地點增設菸蒂收集設施並定期清理,以維護街道乾淨。 環境部今年首度辦理「減菸蒂 淨環境 等你來+N」創意徵稿活動,總獎金20萬元,邀請各界關注菸蒂問題,提出「菸蒂不落地」及「環境無菸蒂」之解方。 環境部強調,想改善環境中的菸蒂問題,後端清除只是治標,源頭阻斷才是根本之道。因此,本次創意徵件以「製造販賣業者責任」、「改變吸菸者習慣」為重點,團體及民眾可從公共政策參與的角度進行提案,規畫創新的制度或作法,強化製造者與販售者的環境責任。

MORE

2024國際塑膠論壇 台灣永續經驗獲熱烈回響

【中央社/聖保羅專電】2024年秘魯國際塑膠論壇5月30日在首都利馬舉辦,台灣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組長林子翔以專題演講,分享台灣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塑料回收政策、循環經濟等經驗,獲與會人士熱烈回響。 秘魯工業總會(SNI)自2019年起每年舉辦「國際塑膠論壇」,2024年「第六屆國際塑膠論壇」主題為「太平洋聯盟塑料工業永續發展挑戰」。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組長林子翔受邀以「發掘塑膠回收趨勢、應用及減碳優勢:台灣經驗」為題發表演講,分享台灣如何透過「生產者責任延伸」、政府政策及全民教育等產、官、學三層面,成功促成回收率近6成佳績,以及業者如何運用公部門的塑料回收政策取得商機,獲與會各國代表熱烈回響。 秘魯工總會長尼西(Jesús Salazar Nishi)開幕致詞表示,活動旨在探索和促進由哥倫比亞、智利、墨西哥、秘魯4國組成的「太平洋聯盟」塑膠產業發展機會,並強調塑膠業永續發展,有賴政府制定促進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及消費者宣導政策。 秘魯生產部次長魯漢(César Quispe Luján)表示,該部致力推動及落實秘魯朝循環經濟發展,並樂見秘魯業界持續朝此方向努力。 秘魯工總塑膠委員會主席德侃波(Eduardo del Campo)於總結時多次肯定台灣在塑膠回收的傲人成果,可為「太平洋聯盟」借鏡。 本屆論壇與會者包括秘魯、哥倫比亞、墨西哥、智利、義大利、西班牙、台灣等國產官學界代表約計150人,分享塑膠回收及循環經濟政策及產業推動挑戰與解決方略,同時展示運用科技及創新解決方案推動永續性之商業模式。

MORE

環境部估算塑膠再生料減碳效益 推動產業鏈循環

【中央社台北訊】環境部表示,去年更新10項廢電子電器及資訊物品再生料碳足跡係數,取代原生料可減少約139萬噸碳,協助整體產業鏈循環減碳;今年已規劃計算廢塑膠容器回收再生料可達到的減碳效益。 環境部推廣循環經濟,將資源循環視為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通過最大限度地延長產品和材料的使用壽命,最小化浪費和汙染。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基金管理會分組長翁文穎表示,循環經濟的方向之一就是將原本認為的廢棄物,做為再生料回到製程。今年會將研究廢塑膠容器等廢棄物,估算再生料的減碳效益。 翁文穎說明,去年已針對10項廢電子電器及廢資訊物品更新再生料碳足跡係數,估算取代原生料效益1年可減少碳排量達139萬餘公噸,從原料減碳,也等於幫助整個產業鏈減碳。 根據環境部資料,廢電子電器及廢資訊用品產品生命週期流程圖,碳足跡更新後碳排放量比10年前調查情形減少15%至32%,減少的原因是台灣電力公司的能源係數逐年降低所致。 根據環境足跡計算結果,有98%以上的環境衝擊來源來自製造生產階段,主要原因是製造生產階段使用較多的能源與資源;若未來想降低再生料廢鐵碳足跡,可朝製造生產階段進行改善,如提升能源效率與提升產品良率等方式,降低對環境衝擊。

MORE

歐盟碳邊境機制2026上路 台灣徵收碳費有助接軌

【本報台北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台灣企業如何接軌CBAM備受矚目,其中對於台灣課碳稅及碳費,丹麥能源署暨歐盟執委會CBAM委員會代表何耶柏(Morten Højberg)持正面態度表示,有助於台廠接軌CBAM,至於未來台灣所收的碳費或碳稅,如何獲得歐盟CBAM的扣抵,細節有待雙邊進一步協商。 目前台灣在歐盟地區所排名的國外出口廠商位居第五大,可見得台歐之間密切的經貿關係,以及CBAM對台廠影響程度之大。「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與「丹麥商務辦事處」將在6月4日舉辦一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3日舉行論壇前記者會。 何耶柏(Morten Højberg)在會中表示,CBAM在去年10月開始試辦,正式實施碳稅課徵是在2026年,歐盟目前已在增加與主要貿易對手國的對話,包含台灣,以瞭解對歐出口企業是否有什麼窒礙難行的規定和實務面的考量。 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理事長、DWS德銀遠東投信總經理黃釗盈表示,根據國貿局的數據,2023年對歐洲出口達423億美元,這是歷年新高,佔我對外出口總額的10%左右。 此外CBAM在2023年10月試辦以來,根據歐盟執委會的統計資料,台灣2024年申報量高居全球第五,另根據安候建業(KPMG)統計,CBAM列管的六大產業,台灣出口產值占全球排名第八,出口至歐盟的企業家數,以中小企業居多,未來申報需求只會逐年增加,台灣企業對歐出口的量體不小,CBAM實施將衝擊輸歐台商。 黃釗盈也表示,此次丹麥商務辦事處邀請何耶柏訪台,可說是歐盟實施CBAM以來,台灣企業首次有公開機會與歐盟CBAM委員代表直接面對面對談,化解企業輸歐碳焦慮,尤其是避免CBAM成為台灣企業對歐出口貿易障礙。 何耶柏也指出,歐盟正在蒐集各方的數據,要確認出口到歐洲企業是否有被納入碳排監控,CBAM的申報是否應用了正確的方法,數據是否因保密問題而被扣留。 他也強調,缺乏排放的生產數據可能導致供應鏈重組或市場退出,對歐出口商或供應商一旦數據不合規,將有失去對歐出口和喪失市場的風險,但對於CBAM已提早準備、做好合規和申報的廠商,將可望在市場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保有競爭優勢。

MORE
/1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