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藝文 | 人間福報

文教

高美館30而立 6/8舉行慶生活動 30歲民眾免費入館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高雄市立美術館歡慶三十而立,6月8日舉行慶生同樂活動,由《青春印記》展覽的導覽列車出發,到「從我的書櫃到您的書櫃」、專屬工作坊,以及Taiwan Connection(TC)室內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引領民眾回憶高美館鼎立大南方的30年繽紛歲月。此外,高美館更邀請全國同樣30歲(1994年生)的民眾,持身分證免費入館參觀,共襄盛舉。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高美館為全台首個由公部門美術館轉型為行政法人的美術館,始終展開溫暖雙臂擁抱高雄藝術與關懷在地,不斷持續邁向新形態的國際合作,結合跨域資源整合多元平台,蛻變為獨具特色、矗立高雄美好城市的大南方藝術代表,走過30年風華的高美館,如今是青春正美好、三十而立的年歲,將持續透過藝術成為與高雄共同邁進的美好存在。 6月8日慶祝活動由《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導賞揭開序幕,透過作品賞析,和藝術家、收藏家相知相遇在青春的藝術道路上。 「高美30」南南而立室內音樂會,邀請到由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創辦的TaiwanConnection(TC)安排室內樂演出,由三位TC音樂家擔綱,帶來慶典名曲莫札特《嬉遊曲》、風格近似20世紀前半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作曲家堤里耶寫給雙簧管、單簧管與低音管的組曲《詩與韻》,以及現代作曲家希馬創作的《給三支木管的五首小品》。

MORE

無獨有偶劇團《自私的巨人》休士頓演出 為美巡畫下句點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無獨有偶劇團於6月1日及2日在美國休士頓亞洲協會德州中心(Asia Society Texas Center)演出偶戲作品《自私的巨人》,並舉辦偶戲工作坊,為今年劇團赴美國西雅圖、亞特蘭大及休士頓三大城市共8場次巡演行程畫下完美句點。在休士頓演出時,演員在舞台上表現亮眼,舞台下小小觀眾們應和聲連連,場內互動趣味十足,更有觀眾表示希望無獨有偶劇團未來能再赴休士頓演出。 《自私的巨人》故事取材自英國文豪王爾德同名童話,為美國觀眾熟悉的文學作品,經過導演鄭嘉音以想像力與創意加持之下,在舞台上營造出充滿童趣的夢幻世界。《自私的巨人》繼華語版、台語版演出之後,首度以英語版赴美巡演,透過說書人豐富的聲音詮釋、大提琴現場演奏,以及17種不同樂器聲響烘托下,表演跨越語言障礙,深深打動現場大人、小孩的心,不少觀眾期盼能欣賞更多台灣偶戲節目。 從德州聖安東尼奧市托賓表演藝術中心(Tobi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遠道而來的教育部門節目主任Kimberly Stephenson在觀賞完表演後也深受感動,對於台灣偶戲製作質感感到驚豔。 無獨有偶工作室至今創立25年,是廣受好評的台灣劇場品牌,經常應邀到各國偶戲藝術節演出。今年劇團在文化部支持下,前往美國西雅圖、亞特蘭大及休士頓進行將近一個月的巡演及偶戲工作坊,運用現代偶戲劇場具創意、風格化的演繹手法,展現台灣劇場的美學與文化,獲得各界熱烈迴響,也為美國當地觀眾帶來難忘的台灣偶戲劇場體驗。 無獨有偶劇團《自私的巨人》在休士頓演出後,深受觀眾好評。圖/文化部提供

MORE

《大山客》7月登場 演繹客家青年動盪年代的自我追尋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客委會攜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7月將推出客家大戲《大山客》,劇作深刻描繪1940年代客家青年行入大山,追尋自我認同的精采故事,同時還邀請到旅法台籍導演薛如今跨界製作,在傳統戲曲中加入現代舞台劇場元素,盼打破觀眾過往對傳統客家戲曲的印象。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藝術總監鄭榮興表示,傳統戲曲有四功五法,而這這齣作品特別邀請薛如今擔任導演,運用她擅長的電影手法,讓這齣戲不僅跨界、跨文化,也讓傳統戲曲的演員有更創新的表演方式。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表示,過去傳統戲曲都集中在統治者的歷史,但近20年來,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非常用心地挖掘台灣客家歷史人物故事與文化場景來演繹新的戲曲,今年作品《大山客》不僅加入現代化戲劇元素,在音樂、肢體展現方面,都是全新的表現方式,鼓勵大家來觀賞,感受不一樣的客家。 《大山客》敘述台灣日治時期,皇民教育下的知識菁英,留學返台後以教育為職志,行入大山山村任教,然面對資源匱乏,再逢太平洋戰事,台籍學生志願兵被迫走入戰場,讓教師內心充滿不捨與無奈,對國家、土地、家庭、生命有了更多的反思。客委會表示,盼這齣劇作讓觀眾得以思考和平的可貴,珍惜民主自由的價值。

MORE

小號家泰妮─辛.韓賽絲首度攜手NSO 吹奏斯拉夫狂想之夜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交響樂團(NSO)榮譽指揮呂紹嘉6月7日將在「小號.狂想」音樂會中,率NSO攜手挪威小號獨奏家泰妮-辛.韓賽絲(Tine Thing Helseth),帶來兩首新奇且技藝非凡的小號協奏曲。呂紹嘉說:「這並不是一場展示前衛手法的現代音樂會,而是會令你大呼過癮的斯拉夫狂想之夜!」 呂紹嘉表示,音樂會上半場NSO將與韓賽絲共同演奏的兩首小號協奏曲,「這是一套罕見而精彩的曲目」。其中,俄國女性作曲家帕赫穆托娃的《小號協奏曲》以歌謠般的旋律引人入勝,色彩豐富且具有濃厚的俄羅斯特色;而波蘭作曲家潘德瑞茨基的《小號小協奏曲》則透過小號和柔音號展現出不同的音色,澎湃的戲劇張力緊扣人心。 辛.韓賽絲韓賽絲曾於多項比賽獲獎,包括2013年回聲古典獎「年度新秀」、2006年歐視青年音樂家比賽亞軍,以及2007年挪威葛萊美獎「年度新秀」。她說:「這是我首次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感到非常興奮。這次演出的樂曲,將充分展現小號的技巧,希望能在音樂會中與大家相見!」 音樂會下半場則精選自20世紀東歐代表作曲家李蓋悌與盧托斯瓦夫斯基,在極權政治的壓力下,以民間音樂為靈感而創作的《羅馬尼亞協奏曲》、《管絃樂協奏曲》。 榮譽指揮呂紹嘉6月7日將率NSO舉行「小號.狂想」音樂會,圖為他與NSO排練照。圖/NSO提供  

MORE

北市國「琴韻新篇」大展京劇音樂風華 李超師徒首度同台獻演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國樂團6月8日將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琴韻新篇」音樂會,邀請80歲京劇音樂泰斗李超,與一代名伶魏海敏合作,攜手後輩盛鑑、劉珈后、劉化蒂、黃詩雅與林庭瑜等京劇名角,共同詮釋李超親自編腔的《快雪時晴》、《金鎖記》等名劇選段。李超在音樂會中也將難得親自上場,首度與入門弟子、北市國高胡演奏團員張舒然同台演出,展現國樂與京劇的代代相傳。 李超原大陸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琴師,現為國光劇團音樂指導,基本功紮實,尤對梅派藝術造詣深厚。這場「琴韻新篇」音樂會由文化學者林谷芳導聆、瞿春泉指揮及編曲,「台灣第一鬚生」唐文華擔任主排。 瞿春泉表示,在改編這些京劇選段時,特別以國樂團交響編制為底,刻意在間奏部分讓國樂團有更多表現,增加氣氛,跟戲曲文武場的伴奏相對映,讓整場音樂會更加豐富。他也說,自己與李超認識多年,這次特別演出李門與李超兄弟的《魚躍龍門》雙京胡協奏曲,由他重新編曲整理,但保留原有素材,兼具創新。尤其在這首曲目中,李超與弟子張舒然將難得師徒同台演出。 北市國表示,音樂會其他曲目包括李門作曲、編腔的京劇《白蛇傳》選段,李超作曲、編腔的京劇《快雪時晴》以及《金鎖記》選段,都是京劇老戲骨一再回味的選段。值得一提的是,盛鑑、劉珈后、黃詩雅與林庭瑜都是國光劇團全面接班的中、新生代名角名旦,傳承極致京劇美學。 北市國代理團長劉得堅表示,「琴韻新篇」是2024台北市傳統藝術季的壓軸演出,希望透過這場音樂會,不但讓年輕音樂世代感受傳統藝術之美,也讓台灣傳統藝術幕後代表性人物:文武場樂師,都有機會站上台前,接受觀眾的掌聲與喝采。

MORE

用藝術守護花蓮  紙風車劇團6/8演出《唐吉軻德》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用藝術守護花蓮!為了帶給花蓮的孩子正能量和希望,台中市長盧秀燕籌措經費,邀紙風車劇團6/8晚上7時於花蓮市日出大道、6/9日晚上7時於玉里國小永昌分校操場演出《唐吉軻德冒險故事》,藝起用行動守護花蓮。 此次花蓮大地震造成花蓮災情嚴重,百業受到影響,重建不僅是建造物的修復,更是心靈的關懷和陪伴,為透過藝術帶來正能量和希望。台中市府用行動溫暖花蓮,攜手紙風車帶來2場演出,陪伴孩子帶著勇氣向前行。 文化局表示,此次邀紙風車於花蓮首演經典戲碼《唐吉軻德冒險故事》,希望藉此傳遞主角面對重重困難也毫不畏懼的精神。 文化局表示,台中市府除了用實際行動力挺花蓮,未來在重建的過程更需要各界協助,市府也將持續密切關注災後重建進程、提供協助,一起用行動力挺花蓮民眾。

MORE

漢堡美術館「不平靜的現在」藝術展 喚醒被遺忘的泰緬邊境國軍歷史

【中央社/柏林專電】德國漢堡美術館「不平靜的現在」展出60年代台灣情報局成員與老兵駐守泰緬邊境的錄像作品,法籍策展人狄瑟涵認為,台灣藝術家擅於在歷史的基礎上創作,並將歷史沉澱轉化為作品,重新創造出一種兼容藝術、詩意和政治的語言。 19世紀中期建立的漢堡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是德國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從中世紀到近代包括繪畫、雕塑、版畫、攝影和裝置藝術等超過7萬件展品。 去年9月,法國藝術與電影史學家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接任「60年代後紙上/攝影與媒體」館藏負責人,並啟動她在漢堡美術館第一場大型展覽「不平靜的現在: 交織中的敘事與迴響」(UNTRANQUIL NOW: A Constellation of Narratives and Resonances)。 5月31日,館長克拉爾(Alexander Klar)在「不平靜的現在」開幕致詞時表示,該展是漢堡美術館近年空間運用最大的當代藝術展,充滿互動和動態元素,使觀眾能夠從多種角度體驗藝術作品。 策展人狄瑟涵說明,「不平靜的現在」主要透過來自全球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人們在動盪時代的日常中,隱約感覺到的不安狀態。 此外,它也是一個探索歷史、社會現實和政治議題的跨學科展覽,希望透過各種藝術形式展現出社會的矛盾和多樣性,從而引導觀眾重新思考世界的運行方式。 3位台灣受邀參展藝術家——許家維、陳界仁和區秀貽受關注。 狄瑟涵表示,台灣藝術家擅於在歷史的基礎上創作,並將這些歷史沉澱轉化為結合視聽、身體和空間的作品,這些轉化不僅僅是歷史檔案的簡單呈現,而是重新創造了一種藝術、詩意和政治的語言。 狄瑟涵也提到,因為不想只當個「策展旅行家」,她在2016年擔任台北雙年展策展時曾久居台灣,因此有機會與許多台灣藝術家見面和交流,這段經歷對她來說非常重要。 例如5月甫獲荷蘭「2024年EYE藝術與電影獎」(Eye Art & Film Prize 2024)的許家維,即是狄瑟涵9年前即關注的新媒體藝術家,去年力邀他將「回莫村」、「廢墟情報局」與「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三件作品帶來漢堡美術館。 許家維擅長透過數位媒材捕捉隱蔽歷史,以「廢墟情報局」為例,他用鏡頭紀錄下冷戰時期情報局軍人被派至泰緬邊境村莊,以監控共產黨活動的一段真實故事。 「回莫村」則透過村中孤兒院小朋友親身參與創作,採訪照護者之一、原為情報局老兵的田約瑟牧師,勾勒出國共內戰後被遺忘在泰緬的一群國民黨軍人的一段歷史。 策展人認為,許家維的作品完整呈現出東南亞地緣政治樣貌,雖有明確主題,卻不以直接控訴的手法簡單描述現實事件,能為觀眾創造廣袤思考空間。 駐德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表示,本次在漢堡的國際藝術家聯展中,台灣藝術家作品比例較其他亞洲國家高,顯示出台灣藝術家的議題代表性。 「不平靜的現在」將從6月展出到明年1月19日,並將與漢堡夏季藝術節「坎波納格」(Kampnagel)合作,屆時展覽也會打破展館空間限制,延伸至整座城市,而繼許家維的「回莫村計畫」三部曲後,展覽也將接力放映台灣藝術家陳界仁歷年作品回顧以及區秀詒的全新創作。

MORE

廢棄蚵殼 打造牡蠣龐克

德國藝術家賴魯犇利用廢棄蚵灰、蚵粉創作「牡蠣龐克」聲雕系列作品,即日起至9月15日在台南總爺藝文中心展出。文/記者江俊亮

MORE

明華園《超炫白蛇傳》8日屏東登場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文化部「庄頭劇場」第三站八日於屏東縣六堆紀念公園登場,由明華園戲劇總團回到故鄉,獻演應景的端午節節慶大戲《超炫白蛇傳》。這次傳承青春版由孫翠鳳領銜,與女兒陳昭婷及陳昭賢三人聯手,飾演不同時期的白素貞,現場將有消防車水柱營造「水漫金山」震撼場面。 明華園團長陳勝福表示,去年應文化部「庄頭劇場」之邀,封箱十多年的《超炫白蛇傳》在嘉義重現江湖,今年則把滿二十歲的《超炫白蛇傳》,送回孕育「明華園歌仔戲」的家鄉屏東。 孫翠鳳分享,她把自己歸零詮釋「白蛇」,劇中也融入變臉、長水袖等特色,她認為刻畫人與妖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外,還有母子親情的描述,是《超炫白蛇傳》封箱十多年仍舊能吸引數萬人的理由。

MORE

水底舞龍迎端午

在中國大陸合肥海洋世界,潛水員4日化身「舞龍高手」在水中盤旋、翻滾而動,以水底舞龍的方式迎接端午節。圖/中新社

MORE
/5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