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閱讀

【走讀城鄉】通往煤礦的故鄉 鄉長厝橋

文/丹青 在五堵火車站附近的星光橋,是新北市著名的僅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的景觀橋。但自二○二三年二月四日起,在更靠近五堵車站處,落成了一座由舊長安橋拆除、改建的鄉長厝橋,也是連接基隆河兩岸的人行跨河橋,不過建築工法更特別,除具有耐震和抗洪能力外,橋跨中央特別設置的遊憩觀景空間及蒸氣機關車(三分仔車)等地方文史意象,讓遊客認識汐止是煤礦的故鄉,也配合既有的自行車路線,成為汐止地區指標性橋梁。 此橋取名鄉長厝橋,乃因今鄉長里舊名鄉長厝之故。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據前期,位於汐止基隆河北岸的鄉長厝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鄉長厝庄」。在日據時期,該庄的鄉長厝山發現煤層,因此開發了合興煤礦,光復後更名為東山煤礦。 為了運煤出去,一九二五年曾在基隆河上建了運煤專用的吊橋,上面鋪設台車軌道,由車伕以人工方式運送煤礦到五堵車站,再由火車轉運到各地。煤業興盛時期,每日經此橋輸送出去的煤礦,常高達數百輛台車。及至一九七○年左右,煤礦採竭,產業道路也開發了,此吊橋才拆除改建為水泥橋,即長安舊橋,仍是煤礦區的鄉長里與五堵車站這邊長安里的交通要道。而礦坑廢棄後,東山煤礦辦公室改為煤礦博物館。 但四十多年前興建的長安舊橋,因當時造橋技術尚落後,原設計橋面高度不足,且於河道中有三處落墩,常造成基隆河排水受阻,颱風季節更容易溢堤,導致封橋改道,車輛和行人皆無法通行。市府於二○一二年底,配合基隆河整治計畫,以兩百年洪水頻率規畫河道整治,在距離舊長安橋二百七十公尺處興建了新長安橋。 新長安橋完工後,本應拆除舊長安橋,但當地民眾認為若拆除舊橋,將造成居民不便,甚至夜間返家用路的危險,未來若遇火災等緊急危難,消防車無法由新橋通過里內狹窄的鄉友街,屆時恐造成更大的災難,故強烈反對拆除舊橋。經不斷溝通協調,汐止市公所終於和社區民眾達成共識,另外興建一座現代化的橋梁,以鄉長厝為名,設計上保留部分煤礦區的歷史軌跡。 二○二一年十月啟動舊長安橋拆除及鄉長厝橋新建計畫。首先將橋面抬高二‧五公尺,並採單跨不落墩的橋式,以符合防洪標準。其次,此橋梁最引人矚目的特色,係採用國內少見的「旋轉工法」施工,即工程以舊橋橋面當作鋼構組裝場地,組裝完畢後再利用千斤頂將橋身旋轉推至定位,不但節省施工便道與構台的經費,也克服天候跟防汛期的問題,大幅縮短工期。 鄉長厝橋經一年多施工,於二○二三年二月完工開放通行,橋長約一○三公尺,橋寬七公尺。此橋採「華倫式」桁架,設計簡潔,透空性佳、結構量體輕巧,橋上增設可供行人休憩的觀景平台、人行步道及自行牽引道串連河濱自行車路網,還布置了舊礦區文史資料展示,提供民眾多樣化的休閒空間,現已成為基隆河上的新地標。

MORE

【戀戀台灣風情】輕便鐵路駛台車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日據初期,尚未有汽車行駛的公路,火車以外的交通工具,就是輕便鐵路上、由人力推進的露天木箱,叫做台車。木箱裡設有坐位,可供四個人乘坐。因為台車是露天的,乘客需自備雨傘,避雨遮日,晚上還要點些蠟燭。 台車,日語又稱トロッコ,就是英語track的轉音。日本明治時代開發北海道,採行奴工制度,建設輕便鐵路行駛台車,殖民台灣後,就引進台灣使用。但由於台灣工資低廉,到處都找得到推台車的苦力,故不必效行奴工制度。 台灣總督府的日人官吏進入「番界」時,當然也少不得乘坐台車。官吏坐的台車,立四根柱,上面撐有白布做的車頂,台車上擺有籐椅可坐,比普通台車舒服得多。 台灣人坐台車旅行,中午時,會停下來吃路邊的切仔麵、炒米粉、菜頭粿之類的點心充飢。日本人不敢吃台灣人賣的東西,因此自備便當、熱水瓶坐台車。熱水瓶宛若施行魔法般可以保溫飲品,故日語也稱熱水瓶為魔法瓶。  日據大正年間(大正元年為一九一一年),台灣島上行駛台車的輕便鐵路,像蜘蛛網似的密佈於全境。其中也有長距離的幹線鐵路:「北部比較長距離的幹線,有基隆、金包里(今金山)、淡水線,沿著北海岸而行,有山有海,風景頗佳。也有自桃園經大嵙崁(今大溪)到角板山的幹線,有深山幽谷之雅趣。」 中部長距離的幹線,是台中到埔里之線,清晨自台中出發,深夜始到埔里。有時中途要過夜,隔日才能到達。沿途有烏溪(即大肚溪)的山水,處處都值得遊觀。 南部台車長距離的幹線,有台南、新化、噍吧哖(今玉井)線,沿途山丘竹樹甚美,到處都種有芒果、龍眼等熱帶果實。另有自高雄經九曲堂到番薯寮(今旗山)的幹線,沿著下淡水溪(今高屏溪)北行,沿途淨是種植香蕉的果園。 日據昭和年間,汽車行駛的公路慢慢建設起來,台車就逐漸沒落,僅在煤礦地區擔任運輸煤炭的角色至台灣光復。

MORE

【歷史趣聞】守望蘭陽大烏龜

文/王文隆 二○二四年四月三日,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達七‧二的地震,造成嚴重災情,不僅全台搖晃強烈,連中國大陸的江浙滬一帶與福建沿海、日本沖繩南部,都有明顯感覺。據新聞報導,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在這次地震中,龜首部分邊坡土石坍塌,也讓大家再度留意到了這座無人小島。 其實,這座小島一開始並非無人島。 龜山島之得名是因為狀似浮龜,清代道光年間陳淑均所寫《噶瑪蘭廳志》提及:「龜山一名龜嶼,在廳治東六十里海島,以形得名。」該島依照地勢可分為龜首、龜甲、龜尾三部分,最高處有二四四公尺,海岸線約九公里,距離台灣島也約九公里,是一座火山島,在龜首與龜甲各有一個噴發口,附近也有許多噴泉湧出。 此地為西太平洋暖洋流必經之路,因此有清一代便有漁民在此地漁撈,夏獻綸於光緒五(一八七九)年所繪《台灣輿圖》中,能看到在島上標有居民和駐兵。幾年後,在滬尾(淡水)傳教的馬偕醫師,也登上了龜山島。他記錄中的龜山島陸地上有淡白色的灰燼和熱水冒出,島上有一個村落,居民約三百人,原籍多為漳州,多半為漁民,間或種植番薯、玉米和幾種蔬菜。 日本統治下,龜山島隨著頭城所屬而更迭管轄,最終編為台北州宜蘭郡頭圍庄龜山保,首任保正為陳火旺,之後接任的是其子陳阿爐,接著是陳龍寶;島上駐有日籍警察一人,肩負維持治安與教育的工作。在皇民化運動下,島上的水泉邊曾修有一座神社,但無論是日語的普及運動或是皇民化的推展,在島上的成果都不是太好。及至日本投降前,島內人口約莫五百人上下。 台灣光復後,龜山島一度改名為椒山村,隸屬宜蘭縣頭城鄉,在頭城升格為鎮之後,改稱椒山里,一九五五年改為龜山里。日本統治期間,該島並無任何教育機構,直到一九四九年秋季,方設置頭城國校分校,解決了當地學童就學的困難。次年該校改隸大溪國校,至一九五五年獨立為龜山國校,學校隔年招生一次,然而當地學齡兒童就學率不高,輟學率亦高,雖曾辦過成人識字班,不過回響不大。 一九五○年代,當花蓮港整建更新後,龜山島居民逐漸外流,待一九五九年南方澳漁港擴建完成後,龜山島居民更是大量移駐;至一九六七年時,已有近百戶居民遷往南方澳,約佔島上居民半數。一九七四年,受颱風及豪雨多次侵襲所害,船隻無法停泊,致使補給困難,島上居民近乎斷糧,經此之後,許多居民決意離島,經里民大會同意集體遷居頭城鎮大溪里,僅有九戶居民堅決不走。 隨著一九七七年民政廳在大溪里所建國宅完工,龜山島居民陸續遷入,成立仁澤社區(現稱龜山島社區)之後,島上剩餘的居民又由於軍方以軍事需求封島為詞被強制遷出,成為無人定居的離島。現在,平民百姓僅有原居島民能以祭掃為名,或透過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規劃的登島旅遊,方能一踏龜山島的土地,但並不能在島上過夜。 自台北搭乘北迴鐵路,穿越草嶺隧道後,遠遠地就能看到海面上龜山島的身影;自台北開車走北宜公路,一過了北宜縣界準備下坡,也能遠眺龜山島。站在蘭陽平原的海邊,就能見到龜山島,因此,雖已成為無人島,龜山島卻是蘭陽人的共同記憶,也是宜蘭的最佳象徵。

MORE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植物想說的話】陽光是方向

文/林文貞 班鳩帶我 乘著樂音的風 飛向陽光  

MORE

【徐謙‧物猶如此】犬哺貓

文/林少雯 這則「犬哺貓」的故事,出自《宋史》,是一則感人肺腑的動物有情有義的慈悲故事,值得古往今來的人們學習。 話說宋朝時有兩兄弟,哥哥名叫張孟仁,娶妻鄭氏,弟弟名喚張孟義,娶徐氏為妻。兄弟倆兄友弟恭,妯娌相處也極為融洽,沒有嫌隙,不分彼此,兩家通好,也共同生活在一起,沒有分家。兩家和諧,公私分明,公共財物寸縷都不入私室,也不藏私。 這樣的和樂家庭,是社會上的典範,人人稱頌,自然也家和萬事興。有一天,張氏家中飼養的母貓生了小貓仔,正在哺育小乳貓,小貓都還沒斷奶呢,母貓竟被人偷了去。小貓沒了媽媽,鎮日裡喵喵喵地哭叫著,找不到媽媽的小貓很茫然,肚子餓了,怎麼辦?主人家生起了煩惱。 剛巧這陣子,他們家養的母犬也生了小寶寶,正在給小狗餵哺奶水。狗媽媽發揮母愛,不分是貓是犬,學主人一樣兩家通好,就將小乳貓攜回自己窩裡,當成自己的寶寶餵養起來。小貓有奶水可吸吮,停止了哭叫,家中又回復了祥和。 這件美事,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宋太宗耳裡。家風竟能影響家中所飼養的畜生,讓犬貓亦能一家親,這種仁厚、體恤和慈悲之情,讓家中人畜平起平坐一視同仁,不但令家族榮耀,也讓太宗深受感動,於是特地下旨表彰張氏家族,稱讚他們的家庭為「二難」。實在不容易啊! 誠如古詩所云:「未聞黃耳哺烏員,失乳遺孤慘可憐。一視同仁忘物我,滿庭春盎太和天。」

MORE

【書藝心語】生活的詩意

文/廖慶華 林語堂先生說:「活著,就要不斷去找尋生活的詩意和歡樂。」用心感受生命之美並且體悟人生的意義。細細品味人生,詩意無所不在。

MORE

【遺澤流風】初夏「芒種」的熱情

文/陳正平 六月雲天,初夏的熱浪,已經一波接一波而來,感受到熱情洋溢的氣息,從四面八方而來。走在阿勃勒樹下,頭頂上一串串的金黃花序噴發式地綻放,加上湛藍的天際,帶來舒適與清爽,稍微令人忘記熱情的氣息,先讓視野接收新清洗禮。節氣來到「芒種」,今年國曆是二○二四年六月五日,這是夏季節氣的代表,預告天氣即將要開始炎熱了。「芒種」的意思是:有芒之榖可稼種,意指有芒作物的種子已經成熟;有芒作物的主要代表,北方為小麥、大麥,南方則是稻穀,因地理環境關係,正是所謂「北人食麵,南人食稻」。 此時稻子慢慢開始吐穗,也就是稻子進入開花的階段。稻子開花也相當特別,先吐出一條條的細蕊,再從一條條的細蕊上,開出小小黃黃細微的花,最後由花至果實,所以稻子是結一串串的稻穗,尚未成熟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細小小的「芒」,亦可稱之為「毛」(芒較硬而毛較軟)。小小的穗慢慢接受熱情的夏風薰陶,與來自土地的滋養,慢慢結實累累,成為一串串的稻穗,便會可愛羞怯地垂下頭來感謝滋養它的土地,而稻子的穀粒也漸漸變為成熟飽滿而堅硬的果實,可以成為未來稻米的「種」子,所以將這個節氣稱之為芒種,可見古人之智慧,來自於細微的自然觀察。 芒種時節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很奇妙的分界點。到了這個時候,梅雨季節就要進入尾聲,天氣越來越熱,亦越來越乾燥,空氣中迴盪著燥、熱、乾、燙的因子,讓身體感到不舒服。天氣將從梅雨季節陰雨綿綿的濕涼,轉變為夏日型午後雷陣雨的炎熱。 雖然某些農作物的存活率,會因為氣溫高日照強的天氣而降低,但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輪迴的寶典,舞動著該有的旋律:春之萌發、夏之舞動、秋之轉變、冬之收斂,跳著屬於自己的四季舞曲,自然美妙,格外迷人動聽。你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就是在此時節生長得欣欣向榮:紅荷嬌豔動人,白荷潔白清新脫俗,再映襯翠綠荷葉的鮮美,這是芒種時節裡十分美麗的景象! 我在開車回家路途中,迎來一串串結實纍纍的芒果,青澀中帶點微紅,像憨厚的傻小子對我傻笑一樣。哈!哈!我不禁會心一笑:芒果,「芒」果的果實,可以成為「種」子了,只要他們繼續接受氣候熱情的擁抱和親吻,很快就會達標,名符其實的「芒種」。 芒種是熱情的節氣,是熱浪來襲的季節,有「芒」之榖可稼「種」,田園中的大麥、小麥、稻穀等有芒作物種子將逐漸成熟,農家也要開始搶收作物的「忙」碌時節。有芒作物開始成熟,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農夫們要開始「忙」碌的播「種」,畢業的學生也將開始「忙」碌於自己的未來,「種」下希望的種子。六月的雲天裡有著蒸騰的熱氣、歡愉慶典、豐收喜悅的前兆訊息,亦有汁多鮮甜的水果,一起交織在多情、柔情又熱情的初夏芒種季節裡!

MORE

【遊藝筆記】話竹畫竹(上)

文/陳牧雨 竹子與生活 東方多竹,自古以來,華人與竹子有著密不可分的的關係,這些關係,不僅展現在實際生活方面的食、衣、住、行,同時也展現在精神層次上的育與樂上面。 蘇東坡在其〈記嶺南竹〉一文說:「嶺南人,當有愧於竹。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內容說的雖然是嶺南人,但實際上,在所有受華人文化影響的地區莫不如此。 就食的方面而言,除了以竹枝、葉為煮飯燃料,華人喜食竹筍,因此發展出許多以筍為食材的料理。穿的方面,也有以竹纖維為材質製成的衣服,這種竹衣俗稱為「隔汗衣」,是一種穿在外衣裡面的特殊服裝,主要是具有透氣和隔汗的功能。 住的方面,住竹屋、覆竹瓦,家具類則以竹子製成竹床、竹椅、竹桌、竹櫃等等。書寫方面,毛筆具以竹子作為筆管,紙張以竹纖維製成,在古代紙張還未發明之前,甚至直接將文字書寫或刻於以竹片串成的「竹簡」。水路交通則有竹筏代船,腳履竹鞋。在在可說明華人與竹子不僅關係密切,簡直到了「如膠似漆 」的地步了! 其中,瀟湘所產斑竹,除了美觀實用之外,還有一感人的傳說。據傳帝舜南巡時,暴病死於蒼梧,舜的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前往奔喪,於香水澤畔盼,淚下沾竹,因此在竹子上留下斑點,後人又稱湘妃竹。後來人們就用湘妃竹來製作筆管,或製成扇骨、二胡弓、茶則、竹籃等小型器具,不僅美麗,更有另一份羅曼蒂克的情懷。 竹子的文化意涵 白居易的〈養竹記〉說:「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意思是君子應該以竹為榜樣,學習竹子的堅固不拔、高直不偏倚、虛心不自滿,而竹子多節,正提醒君子需貞節啊。 世人把「松竹梅」三種四季長青的竹物和稱為歲寒三友,以彰顯它們不屈服於惡略環境的堅毅精神,也把文人所喜好的「梅蘭竹菊」並列為四君子,讚頌它們卓然不俗的世外性格。這兩類讚賞,竹子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員。 歷史上王子猷愛竹是有名的。世說新語曾記載:「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 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也是一個愛竹的人,他有這樣的名言:「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些都說明了古代文人對竹子的喜愛,幾乎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文人如此喜愛竹子,所以歷代留下詠竹詩佳作甚多,自不在話下。但大都不脫對竹子所代表性格的讚頌。如宋代王安石有〈詠竹〉詩:「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一開始歌頌竹子雖瘦直老來卻剛硬不屈,同時也說竹子在成長期,曾經與凡草蒺藜等一同接受雨露滋潤,但最終脫穎而出,與松柏一同傲然挺立於霜雪寒冬。想來,這應該也是詩人的自許。 梁朝劉孝先的〈竹〉詩,卻是詩人表達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歎:「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MORE

【文史雜談】多念經沒事,沒事多念經

文/徐子 近期閱讀宋代李昉等人編著的《太平廣記》時,讀到多篇和佛經有關的傳奇故事,臚列幾則與大家分享。 例如《金剛經》的條目下,有一則故事提到,唐朝貞觀年間,吳郡有個名為陸懷素的男子,某天住宅慘遭回祿之災,所有家當燒成灰燼,只有家中收藏的《金剛經》幸免於難,即使盛裝經書的匣子已燒毀,經書上的字依舊如故,可謂是真「金」不怕火煉。 而《法華經》的條目下,記載北魏范陽五侯寺有位僧人,誦《法華經》為日常功課,僧人圓寂時,暫埋於堤防之下,後來要改葬,發現他的屍骨雖已枯朽,唯有舌頭不爛。如此「三寸不爛之舌」的事蹟還不只一樁。雍州有位僧人同樣虔誠誦念《法華經》,隱居於白鹿山中,僧人滅度後,屍體安置於山崖下方,日後遺骸都已腐爛,舌頭卻完好如初。 至於《觀音經》的條目下,記述了南齊的建安王身上患瘡,誠心不斷誦念觀音菩薩名號,夜晚即夢見觀音菩薩親手為他敷藥,隔天早晨,身上的瘡竟神奇地不藥而癒,耳聞此事的人無不嘖嘖稱奇。 為何會有這些不可思議的故事流傳呢?綜觀中國的宗教史,便能略知一二。佛道二教在古代中國占有重要地位,傳教的路上,不免會發生佛道之爭的宗教衝突,緣由大抵和各朝代的執政者有關,因帝王的愛惡親仇,導致了佛道之間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此消彼長。為了擴增信徒,宣揚神蹟乃是其中一種常用的方式。 撇除複雜的政治層面,如今強調多元文化融合的社會中,各種宗教於各地區落地生根並開枝散葉,研讀各教經典亦非教徒專利。佛家曰:「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理學家同云:「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個人皆有悟性,但對於同一部經典,未必會有一樣的體悟。與其透過奇異的神蹟來了解佛經,何不翻開經書,實際去讀一遍呢?這樣才能切身感受到佛經的奧妙之處,不是嗎?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MORE

【如是觀史】第三好馬俏哥

文/余遠炫 艋舺地區在清朝年間曾流傳「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這「三好」有些共同特質:第一他們是「好額人」,也就是有錢的郊商,皆來自福建泉州府;第二他們都是「好心人」,有一副樂於助人的好心腸。 艋舺王氏家族的開基祖王宗河(1796-1858),是馬俏哥的父親,年少聰穎,聲若洪鐘,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讀書人,但因家中遭遇海盜打劫,兄長被殺,為了復興家業,來到北台灣發展,棄儒從商,成立義興商號。 王宗河幫助地方維持治安與協助社會福利,使得上千名百姓能安居樂業,他的義行獲得官方誥封鼓勵,甚至在去世後還獲得五品藍翎奉直大夫榮譽。王宗河六十二歲生病彌留階段,上千艋舺人為他祈禱求福,香案與金紙堆積成山。他去世時,艋舺人哭泣哀傷,出殯之日更達上萬人為他送葬。王宗河的另一個名字叫王義德,台北市南港軍營中的古蹟王義德墓,就是他埋葬的地方。 王宗河有三個兒子:長子早夭,二子「馬赤哥」王則樹(家霖),三子「馬俏哥」王則振(家瑛)。馬俏哥因個性爽朗愛笑,也被稱為「馬笑哥」,從小受到父親王宗河影響,急公好義,他發起的義莊「艋舺同仁堂」專門協助因病而死或無人收殮的孤苦人,予以適當的安葬。 王宗河的二子王則樹,在家鄉泉州力拚科舉考試,但身體羸弱因病離世,王宗河將兒媳黃嘂娘接到艋舺照顧、三子王則振幫助寡嫂打理家業。 黃嘂娘守寡四十六年,於光緒十九年去世,兒子王天錫為母親向朝廷爭取貞節牌坊,她的「黃氏孝節坊」至今仍保留在台北市二二八紀念公園內。王天錫則成為王家第三代繼承人,也是台北建城的十四董事之一。 「馬俏哥」王則振除了設立艋舺同仁堂,餘錢還購買了田園,種植耕地與設置義倉,更建立育嬰堂,至小到老從生到死,能力所及都伸出援手照顧。而王氏家族留下的「王義德墓」、「黃氏貞節坊」與「艋舺王宅二進遺構」等三處古蹟,也讓後人了解王家在萬華發展的這一段歷史。

MORE
/12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