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趨勢人物85】 社會企業家 盧貝斯基 為世界和平 擘畫正確藍圖

文/楊慧莉 當今世代,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對立衝突上演。當多數奉公守法的善良百姓對此有感,卻也愛莫能助時,有人不僅有感,並有心破解難題,也早已在所處的角落拿出具體行動。他是身兼多種身分的丹尼爾‧盧貝斯基…… 成功之道 善於用人成就非凡 丹尼爾‧盧貝斯基(Daniel Lubetzky, 1968-)是美國億萬富翁,身兼多種身分:社會企業家、慈善家、作家等。他出版的《做好事》(Do the KIND Thing),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此外,他定期投資美國競賽類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不過,他最重要的身分是社會企業家。 忠言逆耳但有益 二○○四年,盧貝斯基創辦以銷售堅果條、能量棒為主的卡恩德零食公司(Kind Snacks)。一開始,只是小本經營,在二○○八年接受了外頭所挹注的一千六百萬美元資金後,經營得有聲有色。二○二○年,他將食品公司的控權股數,據說以五十億美元賣給了瑪氏食品公司(Mars),自己仍保有公司的重要持分。 根據《富比世》雜誌,盧貝斯基的個人淨值高達二十一億美元。他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一個簡單的決定:要讓周遭人都能很自在的向他進諫言。他表示,「沒有人是完美的領袖!自己就常犯錯,有時很衝動,易被自己的熱情所蒙蔽,常常在快犯錯時,幸好有朋友和同事提醒,多虧他們,否則想成功,還真不容易,因為會走進『志得意滿』的模式,完全想不到自己何時會搞砸。」 盧貝斯基的成功建言,可能聽起來沒有很特別,但知易行難。他表示,「坦言不諱的爭辯在職場上並不被鼓勵,這種情況很普遍,讓人有些傻眼,特別是成功和威風的執行長最後身邊都留下一群不敢挑戰他們的馬屁精,這真的會害死領導人。」 如何用人與爭辯 如何在職場上找到對的人,並讓他們願意暢所欲言其不同看法,盧貝斯基深諳其理,且不吝於分享其多年來的心得。 首先,關於用人,「『善意』優於『隨和』,你可以被動又隨和,但善意可得用點認真的力氣。有時候的確會碰到一些混球,但更多時候是碰到一群膽小、不敢說真話的人,因為太尋常,以致造成更大的危害。」 盧貝斯基進一步補充,「善意之人會有建設性的溝通他們的情感,這讓你比較容易接受他們的回饋,但你仍需努力讓自己別被他們的批評冒犯。相較之下,隨和之人對給予真誠的負面回應就有所芥蒂,寧可不去觸怒你。」 一旦找到對的工作夥伴,盧貝斯基就會鼓勵他們對自己真誠。在職場上,他甚至鼓勵資淺員工覺得自己不只有權利、也有責任跟他協商問題。如果有人對他提出問題,他會承認問題,並跟他們一起深入問題。有時,他還會故意唱反調,希望能激發更多的辯論。 「最重要的是,你需確保身邊人的每次回饋背後立意良善。」盧貝斯基說,「要做到這點並無捷徑,你就是需要讓他們慢慢看見你支持大家。透明、真誠、開放性溝通、為他人著想,以及置大家共享的公司於個人之前,所有這些事促成了一個可信任的環境。」 齊心對抗惡勢力 儘管盧貝斯基生意做很大,「帶人」很成功,但創業不是他人生的最大願景。原來,他創業不只是為了賺錢,也為了鼓吹「善行」,一如其公司名稱「Kind」(善意)所示。比方說,公司員工看見有人做善事,像是捷運上讓座或是扶老人過馬路,就送給善心者一張善行卡,只要善心者到網站上輸入卡片序號,就能兌換免費的能量棒和一張新的善行卡,發送給下一個人。自公司成立以來,已促成無數的慈善行為。 事實上,他的創業初衷是為了帶領世界走出對立、分化的處境,邁向有建設性、可解決問題的康莊大道。目前,他正引進一個新的倡議,志在呼朋引伴,團結力量,對抗一股「看不見」的惡勢力。 其實,盧貝斯基所指的「惡勢力」,正是在全球各地上演的對立、分化現象:我們對他們;左派對右派;黑人對白人;猶太人對回教徒;受害者對加害者。他表示,「在社會建制下,我們都用二元化的方式想事情,社群被仇恨和去人性化汙染的情況與日俱增。對此,大家都認同,但問題積重難返的情況超乎想像。幾乎每個人都會覺得問題出在對方身上,卻看不到問題也出在自己身上。把社會上的邪惡歸咎於他人,我們放棄了修正問題的責任,以及一起找出解決方法的機會。」 和平建構 對抗偏激化敵為友 盧貝斯基無意搗毀每個人對自己信念堅持的重要性,但他認為我們如能將事情放在不同的框架裡,更有利於推展我們的目標,即「看待事情不再以『我們對他們』,而改成『我們對極端主義』的角度。」 他深感絕大多數的人在面對幾乎任何問題時,心中沒有恨意,也不會以專斷的方式處理,也會認清每個人都有尊嚴,這跟那些深受極端思想毒害,因而把持議程和我們生活的人有所不同。盧貝斯基也強調,這裡所指的敵人是心態,而非個人。 盧貝斯基認為,我們一旦打開此洞見,就能拓展我們的地平線,實際去解決問題,而非墮入永恆之爭;不過,今日的挑戰是那些有著偏激的極端思想者每天一早醒來就處心積慮,「我要怎麼推展目標?」但溫和的人醒來時則想著,「今天早餐要吃什麼?」 摧毀者vs.建造者 盧貝斯基進一步指出,一般人與極端思想者的不同,「我們不會為初選去投票,也不會大張旗鼓彰顯一些無關緊要的想法,也不會貿然的跑去競選公職,但極端主義者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持議程;有極端思想的人會拿出行動分化、搗毀和貶損,是摧毀者,但拿出行動去團結、創造和把光明帶給世界的人就是建造者。」有常識的問題解決者當然需要好好享用一天最重要的一餐,開啟建造的一天,而這也是盧貝斯基每天努力的目標:創造一個建造者的社群。 在美國,許多人都知道盧貝斯基創辦的食品公司,但只有少數人知道它肇始於他的一個想法──想藉助自由市場的力量促進中東鄰國之間的合作,讓他們能在衝突區和平共存。 一九九四年,盧貝斯基因在以色列輔導一名破產食品業主的經驗,而創辦了「和平工作」公司(PeaceWorks),提供行銷、諮詢和經銷服務。透過這家公司,他把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約旦人、埃及人和土耳其人拉在一塊兒彼此貿易,粉碎了一些刻板印象、鞏固了經濟關係,並協助他們發現彼此人性化的一面,一起推動共同目標。 後來,盧貝斯基又與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合作,在中東創建了一個人性化基礎設施,戰勝當地的極端主義。最近,他不僅留意到美國有類似需求,極端主義也已像瘟疫般蔓延到全球,需要一種全球式的回應方式。於是,他和團隊成立了一個平台,藉以提升建造者成為一個有抱負的個體,也給予公民一些利器拿回議程。 建造者的四心態 目前,盧貝斯基的工作團隊已匯聚了兩百五十多名非凡領袖,來自各個領域,都承諾要幫助團隊建構網絡。也已有三百萬公民加入團隊,有些發誓要在自己的社群成為建造者,有些則想在自己的街坊啟新頁,或是加入他的的社群媒體。 盧貝斯基團隊已開啟多個倡議對付幾股導致有毒對立的主要力量。比方說,大眾接收社群媒體和有線新聞的方式,都傾向別人給什麼我們就聽什麼,而非我們可能需要聽到什麼,而我們只看見另一方最糟糕的部分,導致我們以為對方心懷不軌。為了與之抗衡,「Builders Media」(建造者媒體)生產的內容有英文、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其重點不在主導你的想法,而是強化你思考的方式。 團隊發起的另一個倡議叫作「Citizen Solutions」(公民解決方案),用參與公民的建設性提案取代政治上的停滯不前。舉例而言,田納西州的槍枝權和安全問題,透過「Citizen Solutions」,將當地意見分歧的公民,從槍械教官到學校老師,讓他們齊聚一堂,並給他們工具和方法學習溝通的藝術,半年後,「田納西十一人」小組提出八項提議,讓三萬名田納西公民表決,其中五項獲得絕大多數人的同意。當地公民已懂得要鞭策他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遵循民眾意願。 盧貝斯基相信我們多數人都是建造者,非分化者。但由於政治傾向一場分化的骯髒遊戲,我們只想遠離。他表示,對建造者而言,最難的是為了待在政治遊戲裡既要厚顏,但仍需保有自己的價值;當別人搞分化,我們要團結;當別人自以為是,我們要自我反省;當別人妖魔化,我們仍需慈悲,聚焦於手上的目標,而此目標就是解決所處社群的問題;為了做到以上這些,建造者需持好奇、慈悲、創造和勇氣進入各種對談。 締造最美新篇章 盧貝斯基了解改善社會沒有一個中央模式,但有個模式可以分送給各個社群,從機關團體到家庭,它是用批判式的想法和聆聽去取代僵化的意識型態,是用尊重和真誠的辯論代替「取消文化」,為的不只是表達最好的理念,也是為了型塑各類可以改善我們生活的建造者,而非讓他們被消耗為相互指責和彼此憎恨的對象。 盧貝斯基種種善行義舉,背後有其原因。原來,他的家人在納粹大屠殺期間千鈞一髮的逃過一劫。當時,他的父親十一歲,監管他們的德軍,有一次問他父親是否飢餓,然後帶他去地下室,指著一具屍體說,「那是猶太人,你可以吃他。」幾個月後,親衛隊要剷除所有被抓到的猶太家庭。監管把一個個家庭帶出場,輪到他家時,那位監管跟親衛隊的頭頭咬耳朵後,親衛隊離開,監管便轉身對他的祖父說,「我讓他們離開了,我赦免你們,因為你總是這麼善待我,正眼瞧我,跟我握手,對我有敬意。在我改變主意之前,你們快離開吧!」 這段家族往事讓盧貝斯基感慨萬千,「家人活下來,是因在最黑暗時刻,有個被黑暗籠罩的人看到些許亮光;我之所以存在,要拜一個不怎麼好的人之賜,這件事讓我念茲在茲,但也給了我希望,相信每個人都能遠離仇恨。」 也因此,盧貝斯基走上和平建造者的道路。他深信,「如果建造者不加快腳步採取行動,摧毀者就會堂而皇之的進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知到自己的力量,用每個善意的互動、正視對方的眼神,我們不僅能化解對立、仇恨,還能為人類歷史締造最美麗的新篇章。」

MORE

【院線片】《她說》 調整觀看世界的角度

文/杜晴惠 看完電影《她說》,會有一種頓悟,原來這些經典文學與歷史事件,提供世人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讓我們從每個事件與人物,細細體會人生在世的奧義。 如果你問AI,想要培養出適應未來的AI人才,從小需要學習什麼能力呢?AI會綜合各方意見告訴你,必須學習數學、科學作為基礎,學習程式語言、電腦科學作為敲門磚,但創造力和溝通協作能力也很重要。學科的部分學校能教,但「創造力」怎麼教? 關於這點,古今中外的教育專家是有共識的——從小給予孩子更多選擇和探索的空間,鼓勵他們自由玩樂,小心呵護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適時提供挑戰和問題讓孩子思考,簡而言之,就是開闊的視野,並能獨立思考。 其實,創造力並不侷限AI時代所具備的能力,千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各種科學發明與文學經典,無不孕生於具有創造力靈魂的領域專業者,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學大師……他們的研發成果與作品流傳後世,讓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向未來,並對未來抱持美好的希望。 體會人生在世奧義 午後看完黑白懷舊色調、融合三十九部文學經典與國內外重大災難警示的電影《她說》,會有一種頓悟,原來這些經典文學與歷史事件,提供世人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讓我們從每個事件與人物,細細體會人生在世的奧義,甚至是如何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開闊視野的女性。 《她說》是王明霞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劇情長片,她的首部作品是片長十二分鐘的《憂鬱森林》,曾入選金穗獎、加拿大蒙特婁影展、葡萄牙 FESTORIA影展。新冠疫情爆發前,她擔任編劇並執導《她說》,試圖以世代對話的方式,分享情感與自我成長等多元課題,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延至今年才上映。 儘管是一部演員陣容偏小的電影,但令人驚豔的是,整部電影以色彩對比、螢幕上巨大的詩歌書寫、平和的台北街頭配上遠方戰爭的聲響,以及重大災難新聞圖片,例如大陸汶川大地震、美國九一一事件、敘利亞籍庫德族三歲兒童艾蘭·庫迪身穿紅衣溺死地中海的影像,再輔以聲音敘事,猶如一段段口述歷史,或是類紀錄片,讓觀眾理解並感受電影所欲傳達的情懷與議題,也使劇中女人和女孩的對話彰顯出深度,而不僅僅只是長輩女性對於年輕女孩的人生說教。 挖掘生命深層價值 電影就從女孩失戀衝動尋短、跳上女人的車子展開,當三十七歲的女人問:「想去哪?」十七歲的女孩回答:「想去死。」簡短的三個字,呈現當代年輕人對於生命的虛無感,以及不尊重生命的狀態,但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語彙,才能引發年輕人的興趣,並進一步打開狹隘的眼界,到達辯證思考的境地? 電影《她說》給出的答案回歸到「閱讀」本身,全片串接了三十九位詩人、作家的人生體悟,從文學金句裡展現生命的深層價值。提及的作家和作品包括聖修伯里的《小王子》、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狄金森《我為美而死》……提及國內的文學作家,則包括吳濁流、鄭愁予、王文興、楊牧、吳晟等人,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從自身的情愛,轉移關注整個世界,養成國際視野,當一首首詩從大螢幕上流洩而出時,不知不覺也安頓了我們的身心。

MORE

【原民說故事】莫那魯道(下)

文/林和君 「莫那魯道(Mona Rudo)年輕時非常厲害,大家都說他智勇雙全,是當時賽德克人部落之間很有名的頭目。但是日本人當年統治台灣以後,台灣的建設是變好了,卻對台灣人有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日本人對當年我們的祖先很不客氣,一會兒對我們做調查,一會兒要我們學怎麼當日本人,然後為了開採山上的資源,強迫我們做工,沒收我們的土地。」 「賽德克人當時被強迫做了很多工作,卻沒有拿到日本人跟他們說好的薪水,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聽說有一次莫那魯道他們的部落舉辦婚宴時,日本警察正好從那裡經過,莫那魯道的兒子好心向警察致意,邀請他們一起參加,但是被日本警察嫌髒,推開莫那魯道兒子的手,還用警棍敲他。結果,眾人一氣之下,兩邊拉扯打了起來。」 「日本警察不理會賽德克人的解釋和請求,威脅他們要往上呈報,懲罰他們。莫那魯道身為頭目,看著族人一直忍受委屈跟欺侮,決定聯手其他願意挺身而出的賽德克人,向日本人報復,表示他們守護族人與土地的決心。」 「他們決定趁著當時山上的霧社公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時候起事。然後,日本人就派遣軍隊上山,跟莫那魯道他們展開激戰。莫那魯道他們在人數和武器上都比不上日本的軍隊,而且為了逼出躲起來的賽德克人,日軍還用了毒氣彈,派飛機轟炸。」 「最後,莫那魯道他們的反抗行動還是被日本人鎮壓下來了。當時賽德克人死傷很慘重,也有很多很悲傷的事發生。活下來的人在歸順之後,也被安排往其他地方去,無奈離開故鄉了。」 昂蓋靜靜的聽著比令哥哥說這一段故事,一段關於仍然挺拔的站在他們眼前,被人稱為英雄頭目的故事。 「很多人說,他們是歷史上勇敢的抗日英雄,我覺得他們是為了保護族人跟土地,挺身對抗入侵家園的可怕敵人,讓賽德克人在歷史上留下轟轟烈烈的一道光芒。」 「……好啦昂蓋,故事講完了,我們現在一起去找我們的朋友,去看他們,好不好?」 昂蓋點點頭,跟著比令哥哥轉身離開銅像。不過,這次昂蓋不再皺著眉頭,而是看向更遠處的山陵。 備註:「公學校」是日治時期設立的兒童教育學校,以台灣人為招收對象,而在山上也有專門招收台灣原住民就讀的公學校。

MORE

奇幻小說 新視角看故宮文物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首度與作家陳郁如合作,推出奇幻小說《仙靈傳奇之古物奇探──祝由師》,以陳郁如小說《仙靈傳奇》為基礎,延伸創作子系列「古物奇探」。書中主角不僅進入〈清明上河圖〉冒險,還融入玉琮、曾姬壺、白瓷嬰兒枕、紫檀多寶格方匣等藏品,引領讀者用全新視角認識文物。 故宮表示,這次出版合作計畫的契機,源自一名《仙靈傳奇》的小粉絲,因為書中提到許多故宮文物,讓他對其背後故事產生興趣。有感奇幻小說對於兒少的吸引力,故宮主動與作家陳郁如,以及親子天下合作,歷時三年,打造以故宮文物為核心的小說《仙靈傳奇之古物奇探──祝由師》。 故宮說明,劇情講述五名擁有獨特法力的人物角色,穿越時空進入〈清明上河圖〉,展開探索古代神祕「祝由術」之謎的冒險,書中還附有故宮研究人員撰寫的文物賞析,寓教於樂。

MORE

【適時放手】人生就像風箏

文/林永勝 小時候,放風箏是一項遊戲、是一場競賽。漸漸長大後才發現,放風箏不只是兒時記憶中的美好回憶,更是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用來不斷補給自己的處方劑。 牽繩的這頭是自己的心,綁在線外那端的是在生活及職場上努力的自己。每當強風吹襲的時候,就要適時地放鬆讓自己退一步,不要過於逞強,緩一緩情緒再迎接下一次的高壓。而當無風可乘時也不要失意,只需做好起飛的準備,耐心等待下一次的風起。 傍晚,河濱公園的空地上,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嬉戲。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手上拉著一隻風箏,小小的方形布面上畫的是一隻五彩斑斕的蝴蝶。風箏飛得不高,飛行的狀態有些歪歪斜斜,當風箏微微往下墜落,男孩就拉著繩子不斷地向後跑,等到風箏的狀態穩定了,男孩氣喘吁吁地站立在原地,臉上的笑容卻是無比燦爛。 學習收放自如 沒過多久,眼見風箏又開始下墜,男孩再度拉起手上的線,又開始跑了起來。旁邊的兩個小朋友不斷地高聲吶喊:「快點,快點。」男孩紅著臉,滿臉笑意地狂奔著,一轉眼又站在更遠的地方開心地喘著氣。望著風箏再度穩定翱翔在半空中,幾個孩子都開心地大笑;突然一陣強風吹來,原本飄飄欲墜的風箏猛地升起,像一隻發起攻勢的眼鏡蛇,向著天空挺直竄去。 一旁的孩子高聲地喊道:「拉緊,快點拉緊。」男孩迅速收回右手,企圖讓風箏回到平穩的狀態,但就是這一拉,讓風箏開始劇烈地左右搖晃,男孩緊張地將手上的繩子拉得更緊,開始向後跑了起來。在面對強風的吹拂及孩子的猛然收手,風箏突然向下急轉,直接衝向地面。幾個孩子先是一聲惋惜驚呼,緊接著又是一陣面面相對地狂笑。 也許等他慢慢長大後就會明白,放風箏最重要的不是用力地拉扯,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適時地放手,才能讓它順利地迎風飛起。 (摘自《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時報出版)

MORE

【更多背後】為何我們永不饜足?

文/麥可‧伊斯特 譯/林慈敏 進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一切,但我們很少停下來欣賞。我們的原始設計就是要上癮與改變目標,想要更多、更好的一切。 哈佛大學的人類學者寫道:「物競天擇並不是在豐足的時期作用最強,反而是在壓力與匱乏的時期。」他們說,匱乏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心智與身體,讓我們建立獲取與消費的習慣。 我們天生渴求的事物,我們現在都擁有很多了。我們吃的食物、消化的資訊、攀爬的社會階層與擁有的物品,已經用一種經常與演化動力衝突的方式改變了。在「更多」的世界中一貫地遵循對更多的渴望,似乎以明顯而未經探測的方式,使許多人生病、感到痛苦。 不幸的是,我們無法用某種新奇的飲食法或訓練課表、冥想計畫、媒體排毒等,來解決所有現代的問題。請記住,我們的大腦被設計來不斷掃描與優先考量「匱乏提示」,環境中所透露、使我們感覺擁有的不夠多的提示,激發了匱乏心態。 「這種匱乏心態的效應甚至會發生在相對富裕、過得舒服的人身上。」凱莉•哥德史密斯(Kelly Goldsmith)告訴我。她是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科學家,專門研究匱乏提示如何影響我們。她的研究顯示,即使是最溫和的匱乏提示,像是牛奶或鋼筆的墨水沒了,都會促使擁有很多的人去拿取更多東西,並做出長遠看來會傷害他們的決定。 「我們發現,當你威脅到人們獲得日常用品的機會時,他們會為自己奪取更多,不太可能給別人。」哥德史密斯說道。 而如果我們無法立刻滿足對更多的渴望,那個缺乏的念頭會造成內耗。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解釋道:「當心智感覺到缺乏某些事物,無論是金錢、時間、熱量,甚至是陪伴,我們的思惟效率就會降低。」 回想一下美國心理學之父詹姆斯說的,人生是我們關注的事物的集合。我們可以利用腦力來事先計畫與解決問題,或只是感到滿意且享受當下狀況,卻被吸入渴望的漩渦中。「這種剝奪感,可能導致一種全神貫注於事物的生活,從而強加持續的認知缺陷與強化自我挫敗的行為。」科學家寫道。 這是科學家對「我們擔心且做蠢事,而那傷害了我們」的說法,但我們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何時會陷入過度。進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一切,但我們很少停下來欣賞。我們的原始設計就是要上癮與改變目標,想要更多、更好的一切。 正如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Genius grant)得主與神經內分泌學家羅伯特•薩波爾斯基(Robert Sapolsky)所說的:「如果我們是由工程師所設計的,那麼隨著我們消耗愈多,渴望就會愈少。但常發生的人類悲劇是,隨著我們消耗愈多,我們就會愈飢餓,想要更多、更快與更強。昨天預料之外的快樂,今天我們覺得理所當然,明天就會變成不夠。」 陷入匱乏循環 傳奇籃球教練派特•萊利(Pat Riley)稱此為我們的「更多之病」。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以教練或總經理的職稱累計,共獲得八次NBA冠軍,他發現各種運動的冠軍隊伍通常隔年都無法再度贏得冠軍。他寫道,「成功往往是邁向災難的第一步。」一開始,專業運動員只想獲得更多場勝利,但一旦他們贏得一次冠軍,「更多」就會發生改變。他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一種新認知到的匱乏,想要更多的贊助、上場時間、金錢和個人的認可。 我們甚至可以在腦部掃描中觀察到這一點。劍橋大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與期望而改變對獎賞的化學反應。假設我們贏了一百萬美元,聽起來很棒,對吧?的確如此,但這只發生在我們預測贏得的獎金少於一百萬時。如果我們期待贏一百萬,那麼還不錯;要是我們計畫贏兩百萬,贏一百萬就會是一次失望。 當然,減少並非本質上就比較好,增加也不是,只是我們已經增加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更多行業正在發現匱乏循環,並利用它來使我們加速進入「更多」。 透過預設為增加,我們經常做出︱︱在最好的情況下︱︱不理想的選擇,或者在最壞的情況下,徹底愚蠢的選擇。 然而,答案不一定都是減少,更少可能導致自身的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並思考如何找到足夠,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 要找到足夠,我們需要去發現與學習科技與其他領域中存在匱乏循環的地方,要找出我們被推向「更多」的地方、原因與程度。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處理,並且深入了解我們不知不覺陷入那種循環的原因,以及正在使用匱乏循環更大的勢力背後的動機。 (摘自《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方舟文化出版)

MORE

【精選書摘】《怎麼微笑》 如何安住當下此刻

文/一行禪師 譯/張怡沁 《怎麼微笑》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讓讀者感受何謂「培養微笑與幸福的能力」。當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苦、深入觀察苦,就開始了解苦的根源。這時候,轉換與療癒便有了可能,對他人痛苦的理解能力隨之提升,關係中的衝突也得以解決。 山中松樹 有些松樹長在山坡貧瘠的土壤中,土裡的養分稀少,很難讓種子發芽生長。但正因為如此艱難,松樹得以深植土裡,枝幹強壯,風也吹不倒。如果松樹生長在順境中,就不會把根扎得那麼深,穩穩地長在土裡;當強風吹來,樹就倒了。有時,障礙與逆境確實能幫助我們成功。 清醒和平靜的人 只要一個這樣的人,就可以拯救許多性命。我們的世界就像一艘小船。與宇宙相比,我們的星球是一艘非常小的船。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慌,因為我們的處境並不比大海中的小船安全。人類已經成為非常危險的物種。我們需要能夠靜坐、微笑、平靜行走的人們,來拯救我們。在我的修行傳統中,我們說——我們就是那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清醒和平靜的人。 練習覺知呼吸 我們的呼吸是身與心的連結。有時心想著某件事,身體卻在做另一件事,身心沒有合一。藉著專注於呼吸,我們可以重新整合身心,再次變得完整。 呼吸是我不願錯過的喜悅。每一天,我都會練習覺知呼吸。我用毛筆寫下「呼吸,你活著」這句話,掛在禪室的牆上。光是呼吸和微笑,就可以讓我們非常幸福快樂,因為帶著覺知呼吸,我們完全回到自己身上,在當下此刻遇見生命。 在忙碌的社會中,不時練習覺知呼吸,是非常幸運的事。我們可以在一天當中,隨時隨地練習。呼吸時默念下面這四句話,會對你很有幫助:  吸氣,我讓身體平靜。  呼氣,我微笑。  安住當下此刻,  我知道這是美妙的時刻! 「吸氣,我讓身體平靜。」默念這句話,宛如大熱天裡喝了一杯涼水—你會感受涼意滲透進體內。當我吸氣時默念這句話,我的確感受到呼吸平靜了我的身心。「呼氣,我微笑。」你知道臉部有數百條肌肉會因微笑而放鬆。微笑象徵你成為自己的主人。 「安住於當下此刻。」當我坐在這裡,我什麼也不想。我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我知道這是美妙的時刻。」安穩自在地坐著,回到自己的呼吸、微笑與真實的本質,這是一種喜悅。我們與生命有約,就在當下此刻。如果現在少了平安喜樂,那何時才能享有平安喜樂呢?阻礙我們幸福的是什麼?我們隨著呼吸,可以默念:  平靜。  微笑。  當下此刻。  美妙時刻。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出版《怎麼微笑》一書)  

MORE

【圖文書】《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 培養面對危機的能力

文/廖淑儀 插畫作家林廉恩善用壓克力顏料、水性蠟筆等多媒材創作作品,曾榮獲第45屆金鼎獎和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在本書中,她以圖像小說的形式講述什麼是漠視危機?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 林廉恩是我一向欣賞的插畫作家,她善用壓克力顏料、水性蠟筆等多媒材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總是令人驚喜,讓人不得不帶著新鮮的眼光,重新去審視如一棵樹、一隻鳥,一些日常生活中微細因素造成的巨大影響。 《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打破了大部分人輕鬆閱讀繪本的習慣,製造了許多轉折、停頓的畫面,也塑造了不同一般觀感的人物。例如流動的壓克力顏料形成黑壓壓的樹木,在靜默中透光;粉紅色的住屋看似甜美,卻是歡樂中的憂患警示。而大批鮮豔的蟲子是災害,倒豎眉頭的「眾鳥們」成了嚴肅的環境鬥士,眼睛圓潤的主角達西先生潔身「自好」,卻成了不願正視危機的人。 林廉恩把主角達西的形象塑造得太吸睛:圓潤的眼睛、齊整的穿著;有計畫的存錢買下溫馨的粉紅居所,還用植物裝飾家裡。他過著規律的生活、固定採集美麗花朵,也對小松鼠呵護有加……一下子讓人以為他是徹底善良的好人。 眼前危機視而不見 然而,就像完美的照片不敵潮溼天氣的侵襲,其中一角已經慢慢糊掉,我們卻依然興高采烈地讚歎。繪本也同樣藉著大幅色彩中沉澱的黑暗,訴說著生活中一些非常的災禍,會以蠶食的方式侵蝕我們。而習於太平日子的我們,是否有能力去意識到這些危機,並且妥善處理呢? 達西先生或許就像大部分的我們,一樣努力,一樣的規律,有一定的美感,還有一些善良,在安穩的生活之中,以為災禍不會那麼剛好降臨在自己身上,以至於對迫近眼前的小小危機視而不見,直到家破人亡,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三幅大跨頁的慘烈無字場面,對照以圖像小說分格描繪的達西先生的規律日常,一半是日常生活舒爽有致,交織著另一半陰影危機的侵襲,讓人愈看愈驚悚,最後達西先生的粉紅樹屋倒塌,只剩寵愛的小松鼠從廢墟中逃出,也只看到其他鳥居民彼此扶持著出走樹林。 災禍沒有繞過達西先生,這一幕描繪得異常殘酷,讓人心跳加快。雖然感覺得到作者急於昭示讀者的企圖心,以及關切世界的熱情。但對於達西先生的下場,我還是有些不忍卒睹。 為了讓世界更美好 或許因為繪本描繪的方向,讓人覺得我們都可能是某部分的達西先生:安於現狀而漠視危機。因此反而讓我停下來思索,難道對於危機的處理,只有無知於現實而毀滅,以及積極成為理直氣壯的環境鬥士嗎、兩種互相對立的方式嗎? 尤其書中運用了許多戰爭的字眼:武器、戰鬥、戰士、鳥與蟲的勝負等等,似乎也是認為對於危機的處理,不是戰鬥就是自我毀滅,如此非黑即白……想想,這可能就是我之所以感到殘酷、心跳加速的原因吧! 但或許我是樂觀的,也相信對於環境,人們不只有一種應變能力,也有轉圜與共好的方式。例如找出蟲害原因、防治蟲害,或者跟蟲蟲談判(在鳥與昆蟲、森林的世界),看看能不能使得災害減少。至於形象可愛的達西先生,我甚至願意相信他其實更接近無知但善良的人,所以不需那麼慘烈的下場,例如也許有人伸出援手拉了他一把,讓他從此與人為善,願意為大環境付出;也許他為了保護松鼠,在臨死前突然大徹大悟、懊悔自己的作為…… 如果初衷是為了讓世界更好,那麼是不是不一定要殺雞儆猴,而相信人們潛能多一點呢? 但回頭想想,正是因為《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色彩與批判如此強烈,也才能讓人在驚嚇之餘,還能繼續深入思索,關於什麼是漠視危機,人與環境的關係又該如何調整,甚至一個對大環境無感的人,是不是追根究底其實是個缺乏人際互動、孤單的人呢?但這似乎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MORE

【生活智人111】環保&人權鬥士 馬布洛 從傳統農業智慧找到地球永續之道

文/楊慧莉 有人年紀雖輕,卻很早嶄露頭角,並深思熟慮的為社會做出貢獻,展現「英雄出少年」的氣勢。馬布洛就是這樣一位有社會意識、又有天分的女孩,堪稱菲律賓之光。她發揮良知良能,結合傳統智慧和當代科技,企圖為農民和地球生態找到一個可共存共榮的方法…… 生命軌跡 從農家女到人權鬥士 露易絲‧馬布洛(Louise Mabulo, 1998-)出身農家,是「可可計畫」(The Cacao Project)的創始人、《國家地理》雜誌公認的年輕探索家、聯合國「環境署地球青年冠軍獎」得主、列名《富比世》亞洲區「30位30歲以下傑出青年」榜單及二○二三年BBC全球最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百大女性之一。此外,她也是菲律賓外交部籌畫的烹飪節目「 Simply Sarap」的主持人,目的在推廣菲國的美食和文化。 看似洋洋灑灑的輝煌紀錄,但馬布洛今年才芳齡二十五。事實上,她在十二歲出現在菲律賓版的《小小廚神》節目時,就讓人為之驚豔,被視為烹飪界的天才。自此,她贏得不少的烹飪獎,漸漸嶄露頭角。 強颱洛坦的省思 二○一六年,強颱洛坦於耶誕節前夕肆虐菲律賓,造成馬布洛的家鄉一片狼藉,高達八成的農田被毀。在斷電、斷糧的情況下,她開通社交媒體帳號,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只是道路被阻斷,物資無法順利進來。 當時,馬布洛除了與社區一起清理家園,想到唯一出路就是自種自栽、自給自足。她開始尋找種子和菜籽,插秧種稻並栽種周期短、長得快的蔬菜。大夥兒有了收成後,就一起在社區分享。同時,馬布洛也意識到此舉不該被視為一個臨時的救援行動,而是一個可防範於未然的長久之計,因為氣候變遷下風災襲擊將變得頻繁,應大規模種出有氣候適應力的食物。 接著,馬布洛觀察到可可樹在颱風時仍屹立不搖;再經進一步研究,發現可可樹具氣候韌性,且生長迅速,種兩到三年就能開花結果,五年就能進入盛產期;最重要的是,其本身深具經濟價值,確實是極佳的農作物。 此外,她也開始意識到農民的價值被低估,明明在食物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卻少有人能因此致富。身為主廚,她常跟農民接觸互動,得知菲律賓食物系統供需失調的問題,促使她開啟「從菜園到餐桌」的服務,充分運用當地食材之餘,也讓訪客了解從植栽到烹煮的細節,一邊享受農家樂,一邊學習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計畫發揮影響力 菲律賓近年來風災不斷,馬布洛所處的比科爾區常因颱風,農作物和農田瞬間毀掉,讓居民為了創造收益不得不做出一些不當之舉,包括砍樹。有鑑於此,馬布洛開創「可可計畫」,培訓兩百多名農民,傳授他們相關的農業技術,包括善用暴風雨吹落的樹葉當覆料,成為很棒的堆肥,確保農人改弦易轍,不再砍樹,用樹葉改善土壤,省錢又增加收成。 馬布洛的「可可計畫」做法符合聯合國所推薦的農耕方法:更友善自然、更支持生物多樣性、限用殺蟲劑和除草劑,且栽種更大範圍的原生農作物。此計畫開始前,地方有栽培小範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椰子和稻米。馬布洛的工作團隊一旦與農民合作,農民開始引進更多適合當地環境的作物,如甜椒、秋葵,當然,還有可可。 許多參與「可可計畫」的農人都親眼目睹生活大幅改善,他們學到現代科技,有能力送小孩上學了,而當地婦女也備感力量了,她們在馬布洛的團隊組織裡成為訓練員和督導,這些婦女的工作能力和品質大受認可。 更棒的是,當地的年輕人也對農事益感興趣。有別於過去農業不受重視,常讓人聯想到貧窮和失敗,而今年輕人把他們的後院變成花園,在繼承自父母的土地上種樹,並以當農人為榮,也把此行業看作是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法之一。 希望能兼善天下 除了環保和協助農民的工作,馬布洛也是主張平權的新世代社會運動家。她相信每位婦女都有權利從事其心之所向的工作、有權利在任何地方和產業被視為平等的個體。馬布洛舉自己既是主廚、也是農人的身分為例:「主廚、農人都是男性當道的行業。傳統上,廚房被視為女性的領地、園藝被視為女性休閒,兩者一旦發展成職業,女性便無一席之地了。」因此,她一直想去除這些刻板印象,賦權其他年輕女性扮演這些角色,並以自己的女性特點為榮。 馬布洛認為男性有責任去支持、賦權和尊重以這些行業為職業的婦女。今天她之所以能身兼多職,她要感謝自己的父親,因為他鼓勵她多方嘗試,支持她烹飪、耕種、運動或任何她想做的事,而這些都不是傳統上女性被視為該有的興趣。她希望有更多的人也能為女性後生晚輩做相同的事。 馬布洛深信,當一名婦權運動家,其本身就是一名人權鬥士,都是要確保我們建立一個公平的世界體制,即人人都可被一視同仁,沒有例外。 兩全其美 兼顧農民生計和生態 有些耕種技術在農人尋求極大化生產時會傷害環境,但馬布洛卻彰顯只要用對方法,農業可協助重建土地、保護土地免於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的影響,並改善生計,而她的做法蘊藏了傳統農業的智慧。 長輩的奇怪教導 原來,馬布洛童年時,長輩會帶她去耕種現場,讓她見識到他們是如何運用各種了不起的農作法,既顧好土地又生產出好食物。當時,她會有些不情願的邊跟著他們,邊聽他們「傳授古法」。 舉例而言,馬布洛的爺爺會對她說,「如果你想在這個季節種出美味的根莖類食物,就該種些石頭在地瓜下面。」奶奶會說,「如果想水果收成好,你要懂得觀月,要朝著滿月種,別對著新月種。爸爸的說法就更奇怪了,「如果你想過篩稻米或可可碎粒,去除灰塵,最好是吹出某種音調,控制風向。」 長大時,馬布洛就會問長輩們,「為何我們要做這些奇怪的事?」親戚和家人大概就會說,「是這樣的,你爺爺奶奶有點老番癲。不過,這只是傳統,你也不用想太多,沒事的。」 傳統智慧有道理 而今,馬布洛的「可可計畫」工作讓她置身氣候危機前線,跟社區和農民一起建立有韌性的混林農業。過程中,他們關注於可結合傳統農作技法和現代科技的做法,希望藉此聚焦於那些簡單、實際而可以有效回應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多年與農人共事,馬布洛確保學習是雙向的,一面聆聽他們的故事,一面教導他們土地再生的方法。她灌輸農人非常簡單的概念,像是把更多的碳放回土壤或栽種適合生態系統和景觀的農作物、甚至宣導一種可強化森林和樹木的生活方式。在與農人互動中,那些兒時聽到的老掉牙故事又浮出檯面,但她現在的態度是「何不試試看那些看似古怪的方法?」很快的,她發現這些方法還真的管用。 比方說,當他們把石頭種在地瓜下面,地瓜就真的更甜、更好吃;每次根據月亮周期耕種,就有更美味的收成。於是,馬布洛想著,也許這些奇怪的故事就是一種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或許,奶奶的故事一點都不荒誕。」 不久,她就得知,月亮周期確實跟昆蟲飛行活動和繁殖有關,可以促成更好的授粉行為,因此長出更多的水果。而把石頭種在根莖類作物下面,則可讓土壤的排水性變得更好,也藉由邀請蟲子等小動物住在地底下而活絡生態系統。所以,「奶奶、爺爺都說得很有道理。」 籲各地善用傳統 至於,吹口哨之說,每次馬布洛要求父親帶她到田野並吹個口哨,就真的吹起一陣微風,讓她嘖嘖稱奇。於是她忍不住想,如果這些平時看不見的知識就是未來用來規畫、管理景觀,創造有韌性的生態和森林以適應氣候變遷的有效知識呢?而所有這些知識就存在於每個國家、每個社區、家族的傳統和故事裡。 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馬布洛覺得有責任將此知識傳遞給下一代,在將此訊息移轉給新世代時,還要能說出為何這些知識可行,因為她深感氣候危機的解決之道可能不在哪個閃亮神奇的做法裡,而就存在於我們腳下的土壤、在空氣中吹拂的風中或照在我們身上的陽光裡,或可能存在於祖母們的傳奇故事裡。 現在,她把那些原本所不理解的傳統智慧視為解救地球的神奇魔法,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善用這股力量,在世界各地做出偉大之舉,將我們唯一的地球導向更好的未來。  

MORE

【動畫片】《貓的報恩》 透過善行與報恩了解自我

文/朱珩瑄 善良是一種選擇,善行卻可能變成一場災難。我們都聽過類似的故事:一名男子向老人求助,請求提供一晚的庇護,深夜,這名男子卻威脅並恐嚇善良的老人,搶走他的財物。或是一位善良慷慨的人遇到急需資助者,卻沒想到受到資助的人利用那筆錢做了不道德的事。 既然善行不一定有善報,是不是就該對人冷漠,以保護自己為優先呢?看完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電影《貓的報恩》,意外得到最好的答案,不偏激,不非黑即白。 我不應該救貓咪嗎? 二○○二年上映的《貓的報恩》,公認是吉卜力工作室最萌的療癒系動畫,繼去年《魔法公主》重返大銀幕後,今年在台灣重新上映,受到許多觀眾喜愛,尤其片中有許多表情生動的可愛貓咪,包括酷酷的「貓男爵」與大白貓「胖胖」,擄獲廣大貓奴的心。 由宮﨑駿監製企畫,吉田玲子編劇,森田宏幸首度執導的《貓的報恩》,講述一名高中女生小春在上學途中,救了差點被車撞到的貓,沒想到這隻小貓來頭不小,竟然是貓王國裡的月牙王子,國王為了報答小春拯救王子的恩情,動員全國上下要向小春展開報恩行動,並欽點小春成為太子妃。 一早起來,家門口突然種滿貓薄荷,一出門身上沾滿貓薄荷味道,吸引了一大群貓咪跟隨,擺脫不掉貓咪的小春,好不容易衝到學校,打開鞋櫃,堆滿的小禮物整個傾瀉而出,禮物小盒裡竟然全是老鼠,驚魂未定的小春忍不住說了,「難道我不應該救貓咪嗎?」 對自己有深刻理解 小春個性溫和單純,從小看到流浪貓,就會慷慨地拿出自己整盒的貓餅乾餵養流浪貓,還會跟媽媽轉達:「小貓咪說在這個世上討生活真不容易。」 當同學想去看球賽時,拜託她幫忙做值日生,雖然猶豫,但她仍會幫忙,倒垃圾時,看到自己喜歡學長和女同學並肩走過,她忍不住自言自語:「我到底在做什麼?」實在好厭煩自己這種看似好人卻軟弱的個性。 原以為注定庸庸碌碌過完一生的小春,現在突然收到「報恩大禮」,貓國王要她嫁給貓王子,而且沒有任何拒絕的可能性,正當她不知所措時,在神祕聲音的指引下,找到「貓咪事務所」的貓男爵和大白貓胖胖,以及講義氣烏鴉。 在貓咪事務所裡,小春觀察並體會到貓男爵清楚自己的需求,生活在當下,比起貓王國的愜意生活,更喜歡那無法保證味道的特製紅茶。大白貓胖胖看起來慵懶,但對自己也有深刻理解。 他們一邊吃下午茶,一邊討論解決方法時,一大群貓咪突然出現,強硬將小春帶到貓王國。原本抗拒的小春,慢慢習慣貓王國的生活,懶懶的躺著,吃東西睡午覺,「當隻貓咪好像真的也不錯」的念頭跑出來時,小春長出耳朵和鬍鬚,而且天亮前沒有變回來,將永遠變成貓。 在這緊要關頭,小春終於醒悟,要保留做為「人」的資格,必須勇敢跟貓國王的報恩說「不」,甚至不惜戰鬥。驚險的過程中,她一直後悔著,也許當初不救貓王子,就不會有這場災難了。 但沒有經歷過這場抗爭,小春不會知道,小時候幫助過的流浪貓,原來是貓王子的愛慕對象小雪,她後來又救了王子,現在這對佳偶一起來幫她,小春開心地說:「我沒有做錯,無論是我救了貓咪,還是我的糊裡糊塗,這些都是找回自我的重要過程。」 天亮了,回到人類世界的小春脫胎換骨,一早起床做好了早餐,也好好打扮自己,顯得從容又有自信,她不僅重新肯定了自己的善行,透過貓報恩的事件,也更透徹了解自己,一如電影中的這一句「不能失去自我,妳要掌控時間,活出自己的人生」。

MORE
/4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