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從政治系轉彎 焦元溥寫古典樂之美

文/陳昭妤 方正書房裡,床小小的,書桌小小的,窗戶亦小小的。占去空間大半的,是台YAMAHA鋼琴和一整面CD牆,拉開大片表層,還有多個裡層。「我還真沒算過買了多少,這房間裡只放了鋼琴音樂,其他類型的我放在別的房間。」 焦元溥笑稱自己連衣服都不太買,CD就是他房裡最奢華的擺飾,談及哪個音樂家,轉身就抽出他的作品。自10歲聽的第一捲古典樂錄音帶、15歲投稿寫的第一篇柴可夫斯基文章至今,他從一個讀政治系國際關係的嚴肅男孩,長成了讓古典樂深入淺出的作者。 從《遊藝黑白》到《樂之本事》,本本著作都暢銷,焦元溥不讓古典樂囿限於高塔裡,而是進入一般人的生活,讓人自發性地被勾起興趣,進而沉浸其中,「我當然最喜歡音樂,但我不會預設所有人都要喜歡音樂。」 「我們家算是採放任教育,你看過年也沒在大掃除,就知道我們有多放任。」上有個政界名人爸爸焦仁和,下有個歌手妹妹張懸,焦元溥笑說:「我爸的知名度在我求學時期是有帶給我一點陰影,但我大妹的話,對我來說完全不構成任何壓力,畢竟我在我的世界裡比她有名多了!」 他稱自己的人生和村上春樹筆下的《1Q84》有著異曲同工,「大家都覺得女主角怎麼可能走下一個交流道,就進入有兩個月亮的世界。但我也是啊!誰知道聽個古典樂,人生就變現在這樣子。」 國小主持音樂節目 開啟機緣 4歲開始學鋼琴,兒時的焦元溥卻沒太大興致,學得有一搭沒一搭。直到國小四年級,訓育主任突發奇想,讓學生在午餐時間主持廣播節目,才正式開啟他和古典樂的連結。「我還記得我被分配在禮拜四,純粹因為我會彈鋼琴,主任就說『那你來做古典音樂的節目吧。』但當時我完全不懂這一塊。」 他回憶兒時的自己是個嚴肅的乖乖牌,為了滿足師長期待,他從訓導處翻出多捲錄音帶惡補,「我還記得那是福茂出的卡帶,A面第一首是蕭邦的〈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作品18)〉,聽了覺得『哇!這鋼琴彈得真棒。』」但翻過卡帶,那首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才真正讓他淪陷。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曲子不是一般小孩會想聽的,但我一聽就入迷,而且還一再地重複聽。」從〈悲劇序曲〉出發,焦元溥開始深入布拉姆斯的系列:自鋼琴協奏曲到小提琴協奏曲,再到布拉姆斯的死對頭華格納,聽進歌劇領域,「就這樣一個牽一個,沒完沒了下去了。」 隨著聽的類型廣了,10幾歲的男孩開始訂雜誌、找書籍,試圖從所有中文資料裡得到更多知識。但就像初入門都會有的似懂非懂,「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以前你認為這一段是這個意思,作曲家卻可能根本不是這麼想的。」 涉獵文學 了解音樂家時代背景 為了更靠近音樂家的創作本意,焦元溥轉而將視野擴展至文學。 於是從音樂家的年代開始,焦元溥涉獵起19世紀各式文學著作,他以蕭邦的年代為例,「蕭邦教一堂課可能有多少法郎,要怎麼去衡量他的收入高低,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讀《悲慘世界》。」女主角芳婷為了救生病的孩子,拔下門牙去賣錢,「你會發現那牙齒原來抵不過蕭邦的一堂課。」 又如許多人討論李斯特的作品,會稱很多曲子為「拜倫式風格」,「想知道什麼是拜倫式,那你要先去讀拜倫啊。」更不用提珍奧斯汀的小說,書中每個人都在彈鋼琴,「對當時的英國女性來講,彈鋼琴有什麼意義?又為什麼是彈這些曲子,彼此都是有關係的。」 不只圍繞在音樂家本身的技巧和風格,也不只鑽研他們的樂曲,而是進入音樂家身處的時代,從不同的文學作品裡串接起立體的背景,這讓焦元溥在談古典樂時,多了故事性,觀點也更多元。 儘管學生時代就開始研究古典樂,焦元溥卻直到博士班時才投入讀音樂,考大學前,他甚至一度想念法律。但沒能考上台大法律,他改念政治系,國際關係養成他關注時事的性格,卻也成為他離開的原因。 從音符讀懂演奏者 找到自我定位 赴美攻讀外交碩士那段時間,焦元溥每天花上2、3個小時,讀遍各大歐美報紙和文章,「國際關係這科目是這樣,你要與時俱進,要知道每個地方發生什麼事,還有不同人的觀點。我是沒有討厭也學得不差,但心裡知道這就是一個責任:為了維持專業所必須負的責任。」 他望向同樣每天花上個把小時的古典音樂,突然一陣疑惑,「我就想,不對啊,沒人要考我音樂,但我每天花在音樂上也是這麼多時間,聽各種音樂曲子、不同的演奏版本,卻很快樂,沒有那種要負責任的感覺。」抓住這股從心底湧上的感受,焦元溥心想,「我何不把這快樂延長?」 就這樣,申請博士班時,他毅然決然放棄讀了多年的國際關係,改選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音樂學,就此在古典音樂裡落腳下來。 不羨慕天才同學 自我積累實力 從師大附中到台大政治,再到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一路念至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焦元溥的亮眼學歷稱得上是個學霸,他卻完全不這麼認為,「我在附中和台大裡看到太多真正的天才了,那無關學業成績,而是真正的才華和能力。但我也不會羨慕,我很清楚自己和他們的差距。」 隨著寫樂評、訪問音樂家的過程,他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長處。「特別是透過訪問音樂家,我更確定『我有從聽一個演奏,了解一個人想法的能力。』」無論這是全方位閱讀累積下來,抑或是隱藏在體內的天賦,都讓焦元溥找到自己的定位。從音符之間讀出音樂家的本意,也讓他和不少知名音樂家成了好友。 「從他們身上,我學到最多的就是,他們都很有幽默感,唯獨談到音樂,一個比一個認真,沒在跟你開玩笑。」面對音樂寫作,焦元溥也是一樣的態度:較真卻不賣弄。 和直白坦率的性格一般,焦元溥試圖讓自己寫下的每句話,都能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到大眾。 主持廣播節目 分享非主流古典樂 投入古典音樂寫作、演講、主持廣播節目,甚至協助籌辦活動,焦元溥常被視為是「推廣古典音樂」的大使。他聞言卻秒回「我完全沒有要推的意思耶!」他認為自己或許有讓「古典音樂廣傳」的意念,卻沒有「推動的意圖」。如他周一至周五在電台裡播放非主流的古典音樂,也只是因為自己喜歡或覺得特別,「既然都打開電台了,就想讓你聽點難得能聽到的。」 他舉例,很少人知道貝多芬也有為吉他寫曲,那麼他就在節目裡播出;台灣聽室內樂的人較少,那就選一天來專門介紹室內樂。「我不是那種會一直貼連結,刻意叫大家來聽的人,但有些曲子你沒有聽到不知道多好,那我就創造這些機會讓你聽到,你聽聽看,不喜歡的話也沒差。」 他認為自己就只是任性地做喜歡的事,所謂以「古典音樂為業」,單純因為不碰古典樂,會有活不下去的感覺。 小小的房間裡,樂聲流轉,那是焦元溥最眷戀的,卻也是生命裡最輕盈的一塊。當眾人忙於為他人而活,他想滿足的,只有自己。就如每首曲子,音樂家寫下的多是個人心境和際遇,初衷不為他人,而是自身。坐定書桌前,焦元溥繼續寫下本能反射出的悸動,那成就他的每一天,看似樸實,卻讓他在無形中,活出了音樂真正的本質。 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MORE

【深頁凝視】《須彌粒子》 科學與佛理的美麗邂逅

文/潘煊 《維摩詰經.不可思議品》提到:「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而現今的尖端物理認為,宇宙所有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各種基本粒子組成。《須彌粒子》,融合佛教宇宙觀裡須彌山的巨大,以及物理世界基本粒子的微小,大小融攝,互證無礙。 由佛光文化出版的《須彌粒子》,是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的最新著作,全書兩冊一套,結合科學新知與佛學修行,內容橫跨物理、化學、天文、浩瀚星空、生物演化、人工智慧等領域,不僅是全齡適讀的科普書,更可從深入淺出的篇章中,領悟宇宙「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的自然法則。     在時空裡留下痕跡 尤芳達是學有所成的電機工程專家,他的研究範疇為微波遙感、互聯網科技等,傑出的貢獻曾獲多項國內外獎項。從小學時期開始,尤芳達即經由父母接觸到佛教,虔誠的信仰讓這位學問淵博的教育工作者,透過佛法的角度,關懷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未來。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宗教能夠解答科學上提出來的疑問,這個宗教一定是佛教。」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經過100年,宇宙給了人類一個不可思議的紀念禮物。因為2015年9月,位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和華盛頓州的兩個鐳射干擾重力波觀測站,首次探測到來自宇宙的重力波。 尤芳達在〈業力之波〉一文中寫到,這個重力波可追溯到13億年前發生的事件,由於兩個黑洞碰撞、合併,過程中減損的質量,就如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式E = mc2,以重力波的方式釋放大量的能量,從遙遠的距離,經過漫長時間的傳送,被地球上的儀器探測到! 尤芳達在文中要提醒人們的是,宇宙間任何質量的移動,都在時空裡留下痕跡。人類所有行為的善惡業力之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甚至心念的轉變,都會發送波,並且被接收。 塑造自己的腦神經網路 現今的人們天天面對著科技創新浪潮與訊息氾濫,再加上周遭環境、媒體、電視、電影、社交網路等的影響,常因多所分心、胡思亂想,而可能引發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甚至對人生失去意義。尤芳達在這套書裡,總能針對紛擾世事、虛浮人心,提出積極的創造性思惟,筆意充滿鼓舞。 例如在〈腦神經含藏的善與惡〉中,尤芳達談及:「隨著個人的經驗和學習,腦神經元每一天都會產生新的連接迴路。由於腦神經網路的可塑性,讓我們可以終身學習,也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改變腦神經網路和連接迴路的訊息,學習如何活得更好、更自在。」 從字裡行間,讀者可以清晰感受到尤芳達所說,我們每一天每一刻所經歷過的人事物,和五感所收到的大量資訊,再加上腦神經網路所記錄的記憶和思考迴路,都是無時無刻對內心世界的薰習。「每一個起心動念,可以種下善或惡,乃至無數的種子,含藏在我們的腦神經網路和迴路中,並在未來發生影響的作用。」 行動能改變預言 又如發生在明朝的「預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主人翁袁了凡年輕時被一名相士鐵口直斷,將他的命運算得極準。他原本抱著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後來聽從雲谷禪師的教導,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終於掌握自己的命運,更寫下《了凡四訓》,勸請人們積福修善,改變人生。 尤芳達引用著名的「蝴蝶效應」,他說,「一隻蝴蝶翅膀的振動,可能影響未來幾個星期後的颱風軌跡,所以任何可能準確的預言,都會因為世間的各種行動和條件的變異而改變。」 尤芳達藉由這套書,點出科技世界的緣起智慧。遨遊在全書涉及的宇宙、星空、因果、善念、互聯網、大數據、平行世界……中,先進知識可以處理生活問題,而佛法智慧則能化解內心的煩惱。  

MORE

【生活智人110】神經科學家布魯爾 運用正念療法 助你擺脫壞習慣

文/楊慧莉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不好的習慣,卻讓人難以戒除,從抽菸、嗜吃到易焦慮、手機成癮等,這些問題到了神經科學家布魯爾手裡,出現有效對策…… 陷入泥淖 習慣如何養成? 賈德森‧布魯爾 (Judson Brewer, 1974-)是美國精神病學家、神經科學家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以功能性磁振造影即時影像儀器和腦波神經回饋,研究正念相關的神經機制,並將研究結果轉化為治療成癮的程序,而成為國際知名用正念療法治癒成癮的專家;目前在布朗大學擔任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暨正念中心研究與創新部門負責人。 作為專門研究成癮的精神科醫師,布魯爾研發出可改變習慣的創新式正念療程,經實驗室測試有其療效後,與人共同創辦了「心智科學公司」(MindSciences, Inc. ,二○二○年由健康和保健公司「Sharecare」收購),開發出App式的數位療程,提供個人、公司行號和醫院體系一套有效治療各種成癮的行為改變指南。 習慣與報償有關 人是慣性動物,也因此積習難改。如果要破除壞習慣,得先從了解習慣如何建立說起。根據布魯爾的研究,習慣的養成跟學習上的正副增強作用有關。他舉小寶寶學習吃飯為例。小寶寶從學習用湯匙吃飯得到正副增強作用。一開始,他們會把食物吃得滿臉都是,慢慢的,一次比一次乾淨一點,直到最後學會吃完時臉上乾淨無瑕。每個人都經歷這樣的吃飯過程,只是我們都遺忘了學習細節,但習慣因此而養成,讓我們可以不假思索的「好好」吃飯,讓腦袋放空,繼讀學習其他新的事物。 布魯爾進一步說明,一個習慣能否養成,要視某個行為的報償度。報償度愈高的,愈容易變成習慣。「以喜歡吃某樣食物的習慣來說,我們看到某樣垂涎欲滴的食物時,腦袋就會想,『卡路里!吃了可活命!』於是,我們去吃它,覺得美味,特別是糖品,身體便發送訊息給大腦,『記得你現在吃的東西,還有哪裡可以找到它喔。』記下後,學會了下次只要重複這個過程就好:看到這個食物、享用它、覺得好滿足。此過程轉換成神經機制術語就變成:觸發(看到食物)、行為(享用食物)、報償(覺得好滿足)。」 癮君子的新發現 一旦覺得某件事報償度不高,就會打破該習慣。布魯爾舉戒菸為例。在臨床上,與其叫病人別抽菸,他叫病人繼續抽吧。一開始,患者都會以為自己聽錯了,接著他讓患者專注於抽菸當下的感受。如果感受不如預期,就會降低報償,協助自己戒菸。 根據布魯爾的臨床經驗,沒有哪個癮君子在被指示要留意抽菸當下感受後會說,很享受菸草的滋味。相反的,他們通常會說怎麼先前都沒發現菸草是這種味道,並為沒有及時發現而錯愕。 那麼,癮君子發現了什麼?布魯爾舉一個患者的說詞為例。她說,以正念的方式抽菸,即留意抽菸當下的感受,菸草聞起來像臭臭的乳酪,嘗起來像化學藥品,「好噁心啊!」 在認知上,這位女性菸癮患者明白抽菸有害身體,但加入布魯爾的戒癮療程後,從邊抽菸邊覺知的過程中發現,菸嘗起來像「便便」。此刻,她對抽菸的認知已轉換為智慧,從腦袋知道抽菸有害身體變成身體感知到了菸害,於是對自己的抽菸行為產生覺醒,一舉破除抽菸的魔咒。 不餓想吃怎麼辦 癮君子的苦,暴飲暴食者也在同一艘船上,明知自己的行為很傷身,卻無法輕易戒掉。現代人壓力大,用不停吃來紓壓的患者大有人在。針對此,布魯爾近期出版新書《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二十一天計畫打破假性飢餓與自責愧疚的迴圈,鬆綁你的飲食焦慮》(The Hunger Habit: Why we eat when we're not hungry and how to stop)。 根據布魯爾的研究,情緒上或「不自覺」的吃喝跟穩態性的飢餓不一樣。穩態性飢餓是最基本的生存機制,但情緒肌餓是人們遭逢壓力、焦慮、無聊、疲倦或孤寂時用以慰藉自己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會安定情緒,只會暫時轉移對這些情緒的注意力。他表示,想改變飲食習慣,「觸發」的機制沒有「行為」重要,「觸發」只是啟動過程,如想不吃,最好是把自己丟到沒有誘惑物的荒島上,眼不見為淨,但實際上並不可能,而意志力也非解決方法,但有個東西比意志力更厲害,那就是發展出另一個攸關生存的基本能力——好奇心,「在你不餓卻吃個不停時,啟動好奇的強大力量,幫助自己進入覺知的過程,每吃一片餅乾,就問自己,這片有比上一片好吃、難吃或差不多?」 根據布魯爾的臨床經驗,患者一旦留意到自己的愉悅感到達一個瓶頸,即報償降低,很快就會改變他們的行為,「一切都仰賴覺知,特別是注意我們行為的結果,並真正傾聽我們的身體。能發出感受的身體比會思考的大腦更有力量。」 脫胎換骨 當成癮遇上正念 作為戒除成癮專家,布魯爾澄清「成癮」和「習慣」之間的差別。九成五的習慣都是有助益的,一旦它已產生不良後果,還讓人持續做個不停,就越過界線變成一種「成癮」的行為。比方說,有人會習慣查看手機裡的訊息,只要訊息一進來就馬上查看,當這種習慣在開車上路時也依然故我,就不妙了。有研究顯示,開車看訊息比酒駕更危險。 陷入焦慮有原因 除了抽菸、嗜吃、開車看訊息等不良習慣,現代人也常不自主的陷入焦慮。對此,布魯爾表示,一九八○年代,有研究者指出,焦慮受副增強作用驅使,這種感受可觸發擔憂的行為,而擔憂又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處於掌控位置或至少好像有在做事,「焦慮不好受,但擔憂比不擔憂好,因為給人掌控感,我們都喜歡掌控的感受。習慣也讓人有熟悉感,熟悉給人自在,自在也是一種報償,就好像穿上熟悉的套衫。」 當時的研究讓布魯爾靈光乍現,後來便與他的團隊在實驗室研究數位療法,研發出一款叫做「鬆綁焦慮」的App,並出版《鬆綁你的焦慮習慣》(Unwinding Anxiety),協助焦慮症患者,效果比西藥還好,讓人見識到只要是行為問題,就可透過報償式的學習來改變或放掉像憂慮這樣無益的習性。 正念應用很廣泛 布魯爾把專注於當下感受的正念療法帶進診療室,一度遭人質疑,覺得他在自毀前程,但他對此療法深信不疑。他表示,正念涵蓋兩個關鍵成分:覺知和好奇(或覺知和仁慈),「如果我們能對當下發生的事專注、覺知並好奇,就能拋開很多壞習慣,因為你會發現那些你習以為常的事正帶走你的喜悅和幸福。接著,你就會開始看到一些你可行而能將喜樂和平安帶進自己世界的事。」他知道有些人喜歡怪罪自己,那其實不好受,但如果能對自己仁慈就會感覺好多了,「善待自己比批判自己感覺好多了。」 根據布魯爾的研究和觀察,正念也是職場上的利器。比方說,同時處理很多任務,已成上班常態,這有害大腦,但正念可以協助我們降低大腦預設模式網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特別是當我們陷入沉思或憂心時;正念可讓我們從容處理一個又一個任務,而免除心有旁騖的負擔。此外,他也發現,企業如果愈清楚正念的力量,就愈了解正念有助促進員工健康、留住員工,進而讓員工表現得更好奇、更良善。 正念的生活運用 既然正念這麼好用,日常生活該如何運用? 對此,布魯爾的建議是,讓專注和好奇走進你的生活裡,並留意對事情保持好奇所帶給你的感受。同時,也留意表現仁慈和慷慨的感受,看看那是多麼肯定生命和賦予生命的一件事,以及這兩種行為如何讓你能量滿滿。 另外,對那些雖沒有抽菸或因壓力就想吃東西,卻有無聊時就想看訊息,甚至開車也忍不住想回訊息的人,布魯爾的建議是,下次如果出現此情況,就好好發揮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即以好奇心覺知當下身體和內心的變化,這是你擺脫一個沒完沒了又累人的壞習慣的契機,而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留意這個衝動、對它產生好奇、然後感受放開衝動的喜悅」。

MORE

【不打不相識】流沙河收沙和尚

文/管家琪 悟空心裡一驚,趕快抱住師父,跳到高處。八戒也趕緊扔了行李,掄起九齒釘耙就跟那妖怪對戰。 盛夏已過,轉眼就到了秋天。這天,唐三藏師徒三人走著走著,看到前面一道大水擋住去路。 悟空跳到空中一看,只見河面寬闊,無邊無際。唐僧兜轉馬頭,發現岸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流沙河」,碑上還有四行楷書:「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漂不起,蘆花定底沉。」 大家一看,才知道這河水有多險惡,居然連像鵝毛那麼輕的東西在河面上都漂不起來,難怪一眼望過去連一艘船都看不到。 悟空正在看碑文,忽然聽到一陣嘩啦嘩啦巨大的水聲,轉頭一看,河裡突然冒起陣陣像山一樣高的巨浪,一波一波朝他們湧過來!緊接著波浪之中跳出一個又凶又醜的妖怪,直奔唐僧! 悟空心裡一驚,趕快抱住師父,跳到高處。八戒也趕緊扔了行李,掄起九齒釘耙就跟那妖怪對戰。 那妖怪的武器是一根寶杖,與八戒大戰二十回合,分不出勝負。悟空看了,要唐僧在高處坐好,舉起金箍棒就飛來助戰。那妖怪躲過悟空攻勢凌厲的一棒之後,一頭鑽進了水裡。 八戒懊惱的直跺腳,抱怨道:「你來湊什麼熱鬧啊?否則再三、五個回合,我就可以拿下他了。」 悟空說:「師弟,別急,咱們想個辦法合力抓住這妖怪,叫他送師父過河。這樣吧,你到水裡去引他出來,我再助你,因為我雖然能夠下水,卻得念避水咒,否則就得變成魚蝦之類,打不成仗。」 於是,八戒就拿出當年當天河總管的威風,脫了衣服跳下水,分開水路,直奔水底,去找那妖怪。 那妖怪敗陣回來,正在喘息,忽然聽到水響,抬頭一看,看到八戒使耙推水而來,馬上舉杖大叫:「臭和尚,哪裡走?」 八戒也叫道:「你是什麼妖魔,敢在這裡擋路?」 妖怪說:「我也不是沒名沒姓,我本來是天宮的捲簾大將,因為不小心犯了天條才被打下凡間受苦,今天你既然跑到我家來撒野,看我不宰了你,將就將就把你那身粗肉拿來做肉醬!」 八戒一聽大怒道:「你這個傢伙真是瞎了狗眼!我老豬明明嫩得可以掐出水來,你倒還嫌我老!吃我一耙!」 原來妖怪不是怪 兩人在水中大戰起來,但八戒按照悟空先前的叮囑,不敢戀戰,虛晃一招之後就詐敗往岸上逃去,那妖怪果然緊追在後,才剛追到岸邊,悟空就情急的跳到河邊,舉棒就打,那妖怪一看情況對他不利,馬上又一頭鑽進水裡。 八戒急著嚷嚷道:「唉,你這個弼馬溫,到底是個急猴子,你如果別那麼性急,等我把他引到高處再跳出來,他就逃不了了。」 天色已晚,師徒三人只好先在山崖下坐一夜,悟空一筋斗翻出去,不一會兒就化了一缽齋飯回來,請唐僧吃。 「有了!」唐僧高興的說:「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我們不妨就問問送我們齋飯的這個人家,看看應該怎麼過河。」 悟空說:「這戶人家遠得很哩,離這裡起碼有六、七千里,他們怎麼知道該如何過這流沙河?」 八戒不信,「師兄真愛吹牛,六、七千里路,你怎麼能這麼快就來回一趟?」 「那是因為老孫一筋斗就能翻十萬八千里,幾千里路不過是點上兩次頭,再一彎腰,就到了。」 八戒說:「既然如此,你幹嘛不直接馱著師父飛過河就好了?」 悟空說:「你不是也會駕雲,你也可以馱師父過去啊。」 「師父骨肉凡胎,重如泰山,我駕的雲怎麼馱得動?」 「你馱不動,我就馱得動了?筋斗雲畢竟還是雲啊!」 悟空正色說道:「要知道,如果能夠運用法術讓師父過河,事情就簡單了,可是師父要取得真經,必須歷經千辛萬苦,我們只能保他性命,不能取代他的苦惱,否則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顯得那麼珍貴了。」 第二天,八戒又下水挑戰,想把妖怪引出水面,但是現在妖怪已經識破他們倆的詭計,不管八戒如何叫罵,他硬是躲在水裡,說不出來就不出來。 悟空只好另外想辦法;他叫八戒守好憂慮害怕得眼淚汪汪的師父,他則一個筋斗翻到南海去向觀音菩薩求救。 菩薩聽了悟空的報告,頗為不滿的批評道:「看看你這個猴子,又胡亂逞強,為什麼不趕快說出取經的事呢?只要你一說,那妖怪自然就不會作怪。」 菩薩拿出一個紅葫蘆,交給大徒弟惠岸,要惠岸跟著悟空一起去幫忙。 惠岸來到流沙河,叫了一聲:「悟淨!」那妖怪果然就十分乖順的出來了。「悟淨」本來就是菩薩替這妖怪取的名字。 惠岸帶著悟淨去見唐僧,悟淨向唐僧拜倒,恭恭敬敬的說:「弟子有眼無珠,沒及早認出師父,冒犯之處,請師父原諒!」 三藏讓悟空拿來戒刀給悟淨剃了頭,看他模樣還真像個和尚,便給他取了一個混名叫做「沙和尚」。 悟淨按照惠岸的指示,把頸上所掛的一串骷髏(一共有九個)取下,按照「九宮」形狀排好,再把菩薩給的那個紅葫蘆放在當中,頓時就變成了一艘法船。 悟淨和八戒扶著唐僧坐上法船,悟空則牽著龍馬,在後面半雲半霧的跟著。那法船十分平穩,速度又快,不一會兒就渡過了流沙河,到達了對岸。 (摘自《西遊記:孫悟空鬥神魔》,幼獅文化出版)  

MORE

【院線片】人生比想像中艱難 但光明永遠都在《長夜盡頭的微光》

文/簡妙容(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 《長夜盡頭的微光》是導演三宅唱的第7部劇情長片,本片入圍2024年柏林影展論壇單元,受到高度矚目。很特別的是,導演繼《惠子不能輸》之後,再度選擇以16釐米底片拍攝,讓影像呈現出柔和的明暗對比、豐富的色調層次。 這幾年對日本療癒系小說與電影有著莫名喜好的我,自從看過瀨尾麻衣子作品改編翻拍的電影《接棒家族》後,很期待有其他作品能被搬上大銀幕,終於等到她在二○二○年的作品《黎明前的全部》被翻拍成電影《長夜盡頭的微光》。 瀨尾麻衣子幾年前突然發現自己罹患恐慌症,眼看生活中所有大小事物再也無法隨心所欲地控制,仍對明天的到來引頸期盼,並以這樣的心情寫下《黎明前的全部》。 第一次閱讀時就讓我欲罷不能,一鼓作氣的讀完,腦海中充滿了很多想像,因此更期待電影的呈現。 彼此都別太過勉強 這部《長夜盡頭的微光》是由近年接連以《你的鳥兒會唱歌》、《惠子不能輸》得到國際影壇矚目,並拿下日本多項大獎的導演三宅唱所執導,描述飽受嚴重經前症候群(PMS)所苦的藤澤,每月一次例行性變得煩躁、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天,她聽見新來的同事山添打開了汽水瓶,僅僅是那樣微小的聲音就讓她變得怒不可抑,對山添飆罵了一番。然而,看起來總是無精打采的山添原來是個恐慌症患者,原本外向的他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頓時放棄了很多事,像是運動、工作,甚至是女友,現在的他連搭電車、外食等生活當中常見的小事都做不到,徹底失去了生活的熱情與意義。 在栗田科學這個工作環境中同事們的理解與支持下,各自飽受身心疾病所苦的藤澤和山添建立戰友般的情感,即使自己的症狀沒有改善,也成為彼此的後盾。 黑夜盡頭迎來曙光 上白石萌音飾演的藤澤美紗是個平時性情隨和,卻很在乎別人目光,當她發現新進同事山添孝俊(松村北斗飾)似乎罹患恐慌症,她鼓起勇氣主動關懷對方,提供自行車給無法搭電車的山添使用、幫山添剪頭髮、替早退的山添買餐點等。而接收到藤澤善意的山添,也試著認識理解PMS,感覺藤澤情緒快焦躁的時候幫她轉移注意力,兩人一起努力轉化內在不安的情緒,開始學習與自身的疾病共存。不同於原著,電影中兩人的職場栗田工業變成了製作學生科學用品的栗田科學,這群栗田科學的同事們,讓工作環境充滿著互助和諧氛圍,為藤澤與山添兩人提供了不少心靈安定的力量。也促使兩人在共同籌備移動星象儀活動舉辦的過程中,慢慢找到對工作的熱情與自我價值的肯定。 印象深刻的是,當山添迎著陽光騎著自行車前往藤澤住處送還手機,途經一段上坡,他並不勉強自己費力騎上去,而是選擇用牽著車慢慢走上去,正如山添開始調整心境與疾病共存,回程也會帶點心與同事分享,這一段努力自我接納與敞開心扉的過程,著實讓人感動。不同於一開場的滂沱大雨,結尾的太陽雨,透過不同的配樂呈現藤澤心境變化的方式,就如黑夜盡頭迎來的曙光,新的一天又將來臨。 《長夜盡頭的微光》是導演三宅唱的第七部劇情長片,本片入圍二○二四年柏林影展論壇單元,受到高度矚目。很特別的是,導演繼《惠子不能輸》之後,再度選擇以十六釐米底片拍攝,讓影像呈現出柔和的明暗對比、豐富的色調層次。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療癒暖心電影,傳達給我們的是:無論是充滿喜悅的一天,或是沉浸悲傷的一天,只要地球依然轉動,黎明就會到來,人生雖然比想像更艱難,但光明永遠都在。

MORE

【院線片】《她說》 調整觀看世界的角度

文/杜晴惠 看完電影《她說》,會有一種頓悟,原來這些經典文學與歷史事件,提供世人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讓我們從每個事件與人物,細細體會人生在世的奧義。 如果你問AI,想要培養出適應未來的AI人才,從小需要學習什麼能力呢?AI會綜合各方意見告訴你,必須學習數學、科學作為基礎,學習程式語言、電腦科學作為敲門磚,但創造力和溝通協作能力也很重要。學科的部分學校能教,但「創造力」怎麼教? 關於這點,古今中外的教育專家是有共識的——從小給予孩子更多選擇和探索的空間,鼓勵他們自由玩樂,小心呵護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適時提供挑戰和問題讓孩子思考,簡而言之,就是開闊的視野,並能獨立思考。 其實,創造力並不侷限AI時代所具備的能力,千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各種科學發明與文學經典,無不孕生於具有創造力靈魂的領域專業者,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學大師……他們的研發成果與作品流傳後世,讓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向未來,並對未來抱持美好的希望。 體會人生在世奧義 午後看完黑白懷舊色調、融合三十九部文學經典與國內外重大災難警示的電影《她說》,會有一種頓悟,原來這些經典文學與歷史事件,提供世人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讓我們從每個事件與人物,細細體會人生在世的奧義,甚至是如何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開闊視野的女性。 《她說》是王明霞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劇情長片,她的首部作品是片長十二分鐘的《憂鬱森林》,曾入選金穗獎、加拿大蒙特婁影展、葡萄牙 FESTORIA影展。新冠疫情爆發前,她擔任編劇並執導《她說》,試圖以世代對話的方式,分享情感與自我成長等多元課題,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延至今年才上映。 儘管是一部演員陣容偏小的電影,但令人驚豔的是,整部電影以色彩對比、螢幕上巨大的詩歌書寫、平和的台北街頭配上遠方戰爭的聲響,以及重大災難新聞圖片,例如大陸汶川大地震、美國九一一事件、敘利亞籍庫德族三歲兒童艾蘭·庫迪身穿紅衣溺死地中海的影像,再輔以聲音敘事,猶如一段段口述歷史,或是類紀錄片,讓觀眾理解並感受電影所欲傳達的情懷與議題,也使劇中女人和女孩的對話彰顯出深度,而不僅僅只是長輩女性對於年輕女孩的人生說教。 挖掘生命深層價值 電影就從女孩失戀衝動尋短、跳上女人的車子展開,當三十七歲的女人問:「想去哪?」十七歲的女孩回答:「想去死。」簡短的三個字,呈現當代年輕人對於生命的虛無感,以及不尊重生命的狀態,但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語彙,才能引發年輕人的興趣,並進一步打開狹隘的眼界,到達辯證思考的境地? 電影《她說》給出的答案回歸到「閱讀」本身,全片串接了三十九位詩人、作家的人生體悟,從文學金句裡展現生命的深層價值。提及的作家和作品包括聖修伯里的《小王子》、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狄金森《我為美而死》……提及國內的文學作家,則包括吳濁流、鄭愁予、王文興、楊牧、吳晟等人,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從自身的情愛,轉移關注整個世界,養成國際視野,當一首首詩從大螢幕上流洩而出時,不知不覺也安頓了我們的身心。

MORE

【動畫片】《貓的報恩》 透過善行與報恩了解自我

文/朱珩瑄 善良是一種選擇,善行卻可能變成一場災難。我們都聽過類似的故事:一名男子向老人求助,請求提供一晚的庇護,深夜,這名男子卻威脅並恐嚇善良的老人,搶走他的財物。或是一位善良慷慨的人遇到急需資助者,卻沒想到受到資助的人利用那筆錢做了不道德的事。 既然善行不一定有善報,是不是就該對人冷漠,以保護自己為優先呢?看完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電影《貓的報恩》,意外得到最好的答案,不偏激,不非黑即白。 我不應該救貓咪嗎? 二○○二年上映的《貓的報恩》,公認是吉卜力工作室最萌的療癒系動畫,繼去年《魔法公主》重返大銀幕後,今年在台灣重新上映,受到許多觀眾喜愛,尤其片中有許多表情生動的可愛貓咪,包括酷酷的「貓男爵」與大白貓「胖胖」,擄獲廣大貓奴的心。 由宮﨑駿監製企畫,吉田玲子編劇,森田宏幸首度執導的《貓的報恩》,講述一名高中女生小春在上學途中,救了差點被車撞到的貓,沒想到這隻小貓來頭不小,竟然是貓王國裡的月牙王子,國王為了報答小春拯救王子的恩情,動員全國上下要向小春展開報恩行動,並欽點小春成為太子妃。 一早起來,家門口突然種滿貓薄荷,一出門身上沾滿貓薄荷味道,吸引了一大群貓咪跟隨,擺脫不掉貓咪的小春,好不容易衝到學校,打開鞋櫃,堆滿的小禮物整個傾瀉而出,禮物小盒裡竟然全是老鼠,驚魂未定的小春忍不住說了,「難道我不應該救貓咪嗎?」 對自己有深刻理解 小春個性溫和單純,從小看到流浪貓,就會慷慨地拿出自己整盒的貓餅乾餵養流浪貓,還會跟媽媽轉達:「小貓咪說在這個世上討生活真不容易。」 當同學想去看球賽時,拜託她幫忙做值日生,雖然猶豫,但她仍會幫忙,倒垃圾時,看到自己喜歡學長和女同學並肩走過,她忍不住自言自語:「我到底在做什麼?」實在好厭煩自己這種看似好人卻軟弱的個性。 原以為注定庸庸碌碌過完一生的小春,現在突然收到「報恩大禮」,貓國王要她嫁給貓王子,而且沒有任何拒絕的可能性,正當她不知所措時,在神祕聲音的指引下,找到「貓咪事務所」的貓男爵和大白貓胖胖,以及講義氣烏鴉。 在貓咪事務所裡,小春觀察並體會到貓男爵清楚自己的需求,生活在當下,比起貓王國的愜意生活,更喜歡那無法保證味道的特製紅茶。大白貓胖胖看起來慵懶,但對自己也有深刻理解。 他們一邊吃下午茶,一邊討論解決方法時,一大群貓咪突然出現,強硬將小春帶到貓王國。原本抗拒的小春,慢慢習慣貓王國的生活,懶懶的躺著,吃東西睡午覺,「當隻貓咪好像真的也不錯」的念頭跑出來時,小春長出耳朵和鬍鬚,而且天亮前沒有變回來,將永遠變成貓。 在這緊要關頭,小春終於醒悟,要保留做為「人」的資格,必須勇敢跟貓國王的報恩說「不」,甚至不惜戰鬥。驚險的過程中,她一直後悔著,也許當初不救貓王子,就不會有這場災難了。 但沒有經歷過這場抗爭,小春不會知道,小時候幫助過的流浪貓,原來是貓王子的愛慕對象小雪,她後來又救了王子,現在這對佳偶一起來幫她,小春開心地說:「我沒有做錯,無論是我救了貓咪,還是我的糊裡糊塗,這些都是找回自我的重要過程。」 天亮了,回到人類世界的小春脫胎換骨,一早起床做好了早餐,也好好打扮自己,顯得從容又有自信,她不僅重新肯定了自己的善行,透過貓報恩的事件,也更透徹了解自己,一如電影中的這一句「不能失去自我,妳要掌控時間,活出自己的人生」。

MORE

【隨順因緣】生命是暫時的任務

文/聖嚴法師 生命是一項暫時的任務: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是有任務的,當任務結束之時,我們就必須要離開了。 有位太太的先生去世了,那位先生在早上準備上班時,下樓開車,結果還沒有走到車子那裡,就心臟病發而去世了。這位太太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就來問我說:「為什麼他沒有告訴我一聲就走了呢?為什麼他死得這麼早呢?」我說:「死亡什麼時候會來臨,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告訴妳呢?他已經完成了這一生的任務,自然就離開了!」就像我在軍中時,有位同袍經常被調動單位,他到任何單位都很傑出,離開時大家總會依依不捨,但他又不得不去接受下一個任務了。 珍惜此生相遇的緣分 這位太太再問我,她的先生到哪裡去了?我說:「我不知道他究竟到哪裡去了,這就好比說,你們兩人同搭了一輛巴士,可是妳的先生另外有任務,在中途就先下車了,現在他又搭了另外一輛巴士,開始下一階段的任務,但妳還在這輛巴士上,繼續現在的任務往前走!」 如果接受了這樣的觀念之後,我們會非常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因緣。因為什麼時候要下車,不知道;什麼時候是轉接點,也不知道,因此正在相聚的現在,就變得非常可貴了。 在諸位的家屬或親友之中,一定有比你們先下車的人吧!然於未來的生命長河之中,一定還會以不同的面貌相見。這是生命的事實,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關係就是這個樣的。 (摘自《告別無憾》,法鼓文化出版)

MORE

張清芳唱出從容豁達 歌壇東方不敗

文/袁世珮  從穿著校服皺著八字眉唱歌的女學生,到銷量無敵手的「東方不敗」,個頭小小的張清芳有著巨大的能量,天賜的好嗓音送她站上歌壇的頂峰。 但張清芳說:「我不是被栽培的,我沒有被期待,我甚至覺得我怎麼可能去唱歌。」可是她寫下華語歌壇神話,轉身風光嫁人,雖然結局依舊是分離,但人生一場激情過後,現在的她經營自己的生活。 張清芳「東方不敗」的名號得自實實在在的成績,1985年出道後發行約30張個人專輯,幾乎都有數十萬至百萬張以上的銷量,8度入圍金曲國、台語最佳女歌手,兩度封后。光芒萬丈的歌后,曾經泯然於眾人間。 「我是多出來的孩子。」張清芳在家排行第5,上有兄姐,還有一個弟弟,夾在中間的小五是個安安靜靜的乖小孩,自嘲是長得不好看,不被注意、不被培養。現在回想模糊的童年,她甚至記不起任何同學的名字。 跟著爸爸唱歌 發覺興趣 張清芳比喻,如果她的年少時期是一部電影,就只會有一個胖胖的女生坐著吃東西,「每天像媽媽說的一樣,如同一顆球滾回家,有一點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我知道,我會唱歌。」 聲音是上帝給的,愛唱歌是受父親影響。記憶中,如果一家人出門,張清芳一定坐在爸爸旁,爸爸跟著卡帶唱歌,她就跟著爸爸唱,常常是日文歌,她這樣學會唱〈孤女的願望〉。 少女阿芳發現自己可以唱歌、開始知道自己的興趣就是音樂,她去看電影、聽民歌演唱會。 這樣的張清芳,似乎有了存在感,專科時期不再是小透明,像留聲機一樣唱著同學愛的歌,老師得知了,總是指派她去比賽,甚至校內、外的活動,都派她登台演出,如此一來,學生圈紅了一個「很會唱的張清芳」。 再之後,同學幫她報名「大學城」民歌比賽,成為她歌唱路上的第1位貴人。張清芳清亮的歌聲一舉摘冠,因為節目很紅,舉校歡騰,可惜第2集就輸了,卻迎來唱片公司,她簽進點將唱片,1985年專科四年級時推出首張專輯《激情過後》。 歌曲大紅 上節目遇困難 張清芳一曲成名,一出道即站在高處。 「我成名之後,有苦半年啦,因為長得不好看嘛,沒辦法上節目。」她記得那時的老闆桂鳴玉看著無用武之地的化妝箱搖頭:「怎麼辦啊,都上不了節目。」 拍封面照時,公司也覺得張清芳穿什麼都不好看,不好做造型,最後決定既然是學生,就穿制服。而當時最紅的歌手都要上《雙星報喜》這些最紅的節目,張清芳說:「我是歌曲在全國校園都紅了之後,才有人找我去。」 張清芳錄影時遇到第2位貴人王偉忠,因此被安排上《周末派》,主持人張小燕早得知校園裡有這號人物,特別介紹她。張清芳從觀眾席走上台,「我就大紅了。我那時候才知道,要低著頭進學校。」 她每天從校門到教室要穿過整個操場,上節目紅了之後,大家都在上面看誰是張清芳。「天哪,我頭都不敢抬起來,因為就是不漂亮嘛。」她盯著自己學生裙下粗粗的小腿和黑皮鞋,悶頭走進教室,「真的不太適應,因為沒有被栽培嘛。」 內心有信仰 淡泊喜樂每一天 「我現在就是照顧我媽,因為我30幾年沒跟她住在一起。」張清芳替母親弄了一個大套房,把最好的窗景留給媽媽,「誰知她就把簾子拉下來,說台北101尖尖的,不吉利。」 被女兒接過來住豪宅,一直很獨立的老太太一下子不習慣,還在研究怎麼坐公車。張清芳告訴媽媽,現在出門不必搭公車,但要和自己說一聲,類似這樣的小事,都還在磨合。 母女的信仰也不同,母親信佛教,張清芳信基督教,每天會向她的神為母禱告。 信仰,是張清芳的依靠。「我的事情都是攤著的,大家都知道。」那些年少成名、那些感情與婚姻的事,世人當娛樂新聞看,當事人的她需要有生活上的導師,那便是信仰。 從不自信到自信、從愛唱歌到歌后、從歌后變貴婦,又從「宋太太」變回「張小姐」,不曾被刻意栽培的張清芳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歌迷們都記得,婚姻中的張清芳要拋頭露臉唱歌是要經過批准,那未來呢?「我很難講我以後還會不會唱。」張清芳說:「我覺得我的露面要有價值,以我的年紀和人生經驗,不需要為了什麼一定要站出來。」 未來難說,年過五旬的她,因著信仰每天喜樂,「我沒什麼東西非要不可、也沒什麼東西少了會很難過,大愛大恨愈來愈少了。」 回看自己一路風華,張清芳淡然說:「走過的人生,我都接受。」「東方不敗」如今的日常,是訪問結束後,回家吃幾口餃子,再趕著去看一場電影。 專輯張張大賣 幫助父親治病 總說著自己不夠漂亮、條件不好、沒什麼好和別人比較的張清芳,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自信?「我開始可以上很多節目、我的歌不會被剪掉時。」 那也是出道2、3年之後。合約換了、版稅多了,自己搬出來住,開始可以拿錢回家了,張清芳開始有底氣,也能享受在圈子裡的生活了。 「我不是有一個封號『東方不敗』嘛,就是因為每張都賣。那時影壇是林青霞,歌壇就是我。」張清芳說,這頭銜是記者封的,此後一直跟著她,「我一出唱片,別人就開始避,不要同期發片。」 張清芳也搭上作秀的列車,這件事幫助很大。當時父親因糖尿病要治療,在沒有健保的1989年,醫藥費一個星期就要11萬元,她的唱片版稅算高了,但半年結算一次,緩不濟急,能拿現金的作秀場就是最好的及時雨。 張清芳的代表作,〈激情過後〉、〈天天年輕〉、〈我還年輕〉、〈無人熟識〉等等,都是高音神曲,可是她唱歌不必開嗓,張嘴就可以唱。 拓展領域 認識朋友 張清芳賺了第一桶金後就買房子搬出去住,年紀輕輕開始學著獨立過日子。 張清芳感恩:「上帝給了我聲音,救了我的父親,也讓我有後面很好的生活品質。」當唱片張張賣之後,她不再去作秀,開始拓展領域,認識各種朋友。最重要的是,她開始研究怎麼把一個房子變成溫暖的家,「我開始懂得什麼叫生活的品味。」 父親的熱情好客、母親的體貼照顧,都進入了張清芳的DNA。她是稱職的派對主人,卻笑說是因為有稱職的助理和佣人,幫忙記住每位朋友的喜好,在細節處讓朋友感到貼心。 她的派對總是名流薈聚、星光熠熠,不乏首富鉅子,當主人的,要貼心注意其中的「眉角」,誰跟誰不能同桌、誰和誰在競爭什麼,都是必備知識。重點是真心。張清芳說:「因為朋友是要投資的,你要投資時間、你要分享,以愛為出發點,沒有比較、不求回報,大家就會知道你是真心。」 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MORE

【更多背後】為何我們永不饜足?

文/麥可‧伊斯特 譯/林慈敏 進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一切,但我們很少停下來欣賞。我們的原始設計就是要上癮與改變目標,想要更多、更好的一切。 哈佛大學的人類學者寫道:「物競天擇並不是在豐足的時期作用最強,反而是在壓力與匱乏的時期。」他們說,匱乏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心智與身體,讓我們建立獲取與消費的習慣。 我們天生渴求的事物,我們現在都擁有很多了。我們吃的食物、消化的資訊、攀爬的社會階層與擁有的物品,已經用一種經常與演化動力衝突的方式改變了。在「更多」的世界中一貫地遵循對更多的渴望,似乎以明顯而未經探測的方式,使許多人生病、感到痛苦。 不幸的是,我們無法用某種新奇的飲食法或訓練課表、冥想計畫、媒體排毒等,來解決所有現代的問題。請記住,我們的大腦被設計來不斷掃描與優先考量「匱乏提示」,環境中所透露、使我們感覺擁有的不夠多的提示,激發了匱乏心態。 「這種匱乏心態的效應甚至會發生在相對富裕、過得舒服的人身上。」凱莉•哥德史密斯(Kelly Goldsmith)告訴我。她是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科學家,專門研究匱乏提示如何影響我們。她的研究顯示,即使是最溫和的匱乏提示,像是牛奶或鋼筆的墨水沒了,都會促使擁有很多的人去拿取更多東西,並做出長遠看來會傷害他們的決定。 「我們發現,當你威脅到人們獲得日常用品的機會時,他們會為自己奪取更多,不太可能給別人。」哥德史密斯說道。 而如果我們無法立刻滿足對更多的渴望,那個缺乏的念頭會造成內耗。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解釋道:「當心智感覺到缺乏某些事物,無論是金錢、時間、熱量,甚至是陪伴,我們的思惟效率就會降低。」 回想一下美國心理學之父詹姆斯說的,人生是我們關注的事物的集合。我們可以利用腦力來事先計畫與解決問題,或只是感到滿意且享受當下狀況,卻被吸入渴望的漩渦中。「這種剝奪感,可能導致一種全神貫注於事物的生活,從而強加持續的認知缺陷與強化自我挫敗的行為。」科學家寫道。 這是科學家對「我們擔心且做蠢事,而那傷害了我們」的說法,但我們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何時會陷入過度。進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一切,但我們很少停下來欣賞。我們的原始設計就是要上癮與改變目標,想要更多、更好的一切。 正如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Genius grant)得主與神經內分泌學家羅伯特•薩波爾斯基(Robert Sapolsky)所說的:「如果我們是由工程師所設計的,那麼隨著我們消耗愈多,渴望就會愈少。但常發生的人類悲劇是,隨著我們消耗愈多,我們就會愈飢餓,想要更多、更快與更強。昨天預料之外的快樂,今天我們覺得理所當然,明天就會變成不夠。」 陷入匱乏循環 傳奇籃球教練派特•萊利(Pat Riley)稱此為我們的「更多之病」。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以教練或總經理的職稱累計,共獲得八次NBA冠軍,他發現各種運動的冠軍隊伍通常隔年都無法再度贏得冠軍。他寫道,「成功往往是邁向災難的第一步。」一開始,專業運動員只想獲得更多場勝利,但一旦他們贏得一次冠軍,「更多」就會發生改變。他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一種新認知到的匱乏,想要更多的贊助、上場時間、金錢和個人的認可。 我們甚至可以在腦部掃描中觀察到這一點。劍橋大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與期望而改變對獎賞的化學反應。假設我們贏了一百萬美元,聽起來很棒,對吧?的確如此,但這只發生在我們預測贏得的獎金少於一百萬時。如果我們期待贏一百萬,那麼還不錯;要是我們計畫贏兩百萬,贏一百萬就會是一次失望。 當然,減少並非本質上就比較好,增加也不是,只是我們已經增加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更多行業正在發現匱乏循環,並利用它來使我們加速進入「更多」。 透過預設為增加,我們經常做出︱︱在最好的情況下︱︱不理想的選擇,或者在最壞的情況下,徹底愚蠢的選擇。 然而,答案不一定都是減少,更少可能導致自身的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並思考如何找到足夠,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 要找到足夠,我們需要去發現與學習科技與其他領域中存在匱乏循環的地方,要找出我們被推向「更多」的地方、原因與程度。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處理,並且深入了解我們不知不覺陷入那種循環的原因,以及正在使用匱乏循環更大的勢力背後的動機。 (摘自《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方舟文化出版)

MORE
/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