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此心安住(節錄) | 人間福報

此心安住(節錄)

THE MERIT TIMES
文/慧專法師(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
字級
收藏文章
57觀看次
星雲大師與慧專法師。圖/佛光山提供
文/慧專法師(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

回顧師父給我的任務,從都監院、雲居樓大寮,一直到旗山禪淨中心的修繕,其挑戰無一不是師父給我的教育。

師父如春風

2002年隨師美加弘法,當時師父詢問誰願意想留在多倫多弘法,當時,我婉轉表達意願。於此同時,恰有一位多倫多青年對出家表達強烈的意願,請求師父開示。於是師父便把我們若干男徒眾喚來說話。

「你們有想過你們的目的嗎?」師父和緩地說道:「你們啊!記住四點,安住發心 、安住道念、安住學習、安住體諒。」

當下師父的懇切叮嚀,卻經歷很長的年月,才逐漸懂得。

一、安住發心

發心,是否能夠所有事情便能迎刃而解?

剛任職雲居樓大寮時,對料理完全不認識,僅懂得品嘗。因為好吃懂吃,所以能辨料理氣味,這對世間人來講,是一種壞習慣。認為挑剔是一種品味,但卻在無形中,形成分別心。在大寮的期間,我努力的學習,嘗試透過對食物的觀察與敏感,反覆實作,小心呵護一道料理在我手中慢慢地成形。我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學習發心,把習氣轉化成為供養大眾的一分力量。

初期的我,仍有分別心,有喜歡吃的,有不喜歡的。師父教我,要把自己的我執去掉,心懷眾生。我因自己的喜好而成為料理的偏好,無論喜好與否,都戮力研發,一旦遇到不愛吃的食物,我試圖轉化,用另一種方式理解它,卻意外開發出歡喜料理。從發心中,轉煩惱為菩提,開發自己的心地,也提升自己的潛能。

二、安住道念

安住道念,即是自覺認真、工作精進的修持。

猶記在雲居樓任職第六年,工作約莫可上手,一天接到蕭師姑的來電:「慧專,你這次跟師父去越南當侍者。」當下有點愣住,因為已經許多年未曾隨侍師父遠行。

在這一趟旅程,在某一些時刻,師父總把身邊的人支開,留我在身旁,問我許多的問題。「你到大寮多少年?」「你可以煮一桌宴客菜?」「你要多長時間才夠了?」這些問題對我來說,好難,究竟要回答一個讓師父歡欣的答案,還是謙遜的回應呢?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回答了:「師父,我到大寮已經六年了,我能燒叢林菜,就是供養一般大眾的菜。但我不能像蕭師姑一樣利索的開辦令眾人懷念的宴客菜,我的能力還不夠。」

「你沒用!」師父大力的拍桌,嚴厲地喝斥我。

「你不求上進!你不知道慚愧!在這過程中,如果我是你,三天會識得全部的菜,三個月就要會烹煮所有的菜,半年就能獨挑大梁。」

「燒叢林菜!你懂叢林菜是什麼?」當下被師父斥責的啞口無言,卻又委屈,心想該回應什麼才好呢?在我的回應裡,全然沒有察覺我將供養眾生的叢林菜與宴客菜有了分別。

師父重重的提醒我,煮菜不只是煮「菜」,而是需道心如火,在微火慢煲中,煮出眾生歡喜的味道。師父說:「煮菜,該爛就要爛,該爽脆就要爽脆。」每一道料理的元素,都有其恰如其分的位置,多一分少一分,則過猶不及。

回首一望,發現這原來是一個考驗。回國後,人事單位詢問我是否接下餐飲組,撐起大寮的飲食諸事。這是多麼令人恐慌的一件事,如此安頓大眾身心的任務,試想我真的有能力接下嗎?我有辦法嗎?

思考了足足三天,在此之前,沒有一位男眾法師承擔過大寮的行堂頭。沒有一位男眾法師承擔過餐飲組組長,我承擔了這個任務,因為除了想要成就我自己,更想要為男眾兄長留一個平台,讓我們有為大眾奉獻的機會。

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深深困擾著我,有一次遇見師父,趕緊請師父為我解答:「師父,眾口難調,我能怎麼做?」

「要做到讓人接受」,讓一個人全然喜歡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十人百人乃至萬人。師父教我料理技術上的琢磨,仰賴謙卑與勤奮的態度,且時時秉持為眾生的供養心,不是要對方全然接受你的努力與付出,而需謹慎反求諸己,覺察內心與眾生的距離。

師父提醒我「不是把事情做好,而是把事情做對」,要我細心的體會每一次的因緣和合,因為做好僅停留在自身本分,做對才是關照眾生。

時至今日,離開雲居樓的職務近七年了,無論接待、餐飲、住宿品質,猶為人樂道,讓人回憶。我想這一切,都是師父的慧心指點在求道途中迷茫的我。

很慚愧很晚才懂得師父的提醒,今日道念安住,點點滴滴都是師父的恩情。

因為我能夠被教得起,因為我能被帶得動。而我萬萬沒有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對我的震撼教育,從此之後,師父沒了嚴厲,更多愛語和認同,讓我和團隊都勇於承擔,不畏艱難!

三、安住學習

如果能夠將學習視為生活中的樂趣,我們的身心自然就會安住,自己也能夠在工作領域去學習,去超越比自己更好的狀態,變成更好的自己。

因為師父的鼓勵,致使我把握每一次的機會勇於挑戰:記得每每過二堂間,法堂飯菜則會從法堂送回,藉此我觀察師父的飲食是如何調製,食材之間如何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師父上人非常的重視「臘八粥」,每一年全球的道場都用臘八粥供眾。剛開始學煮臘八粥,好幾次師父嘗了之後就搖搖頭退回,一直到了後來形色相似,師父重新拾起碗,試了幾口,便跟我說了他對於臘八粥的氣味與食材的堅持。

佛光山的臘八粥沒有特意放置別具珍稀一類的食材,而是根據其個性,個別烹調, 有些須反覆滾煮,去蕪存菁;有些須泡水靜置,使其軟化,有些須油炸定其型存其香;有些則搗泥散其狀,融其味。有些食材從始至終熬煮;有些則是熬透起鍋拌入。

不同的烹調,是個別溝通;一同熬煮,才能達成共識。

大口嘗,一味融合;細細品,萬般滋味,是分工合作,更是集體創作。

臘八粥,使我體會到師父所謂的的慈心與共榮,體會到師父對我們的一分要求。臘八粥的熬煮使我們在燉煮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從一碗粥當中去煮出融合、如何讓每一個食材都能夠具足它的特色,但不是脫穎而出專美於前。每一個食材的個性不同,則更需要不同的時間、火候烹調,這是師父教導我們,面對眾生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溝通。熬粥,讓我們領悟達成共識、集體創作的佛光精神。

在安住裡面去看到自己的習氣與煩惱,看見自己的不足,藉由諸多機會提升培養自己,然後開發不同的興趣,增加自己的廣度,一如四弘誓願當中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法要學習,世間法也一定要涉獵,應用技能來學習,然後遍學一切,度一切眾。

四、安住體諒

體諒是一種寬容,是一種涵養,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真心。身為常住的一分子,不管大小的活動,都不能夠失去任何一個螺絲,因此能夠體諒弘法的辛苦。我們能夠在每個環節中盡量的做好份內事,保持互相尊重、包容的互動關係,將他人的工作與張力放在自己內心,在體諒中成就眾生。

記得,2011年佛陀紀念館開館,當日午齋登記了三千八百多人,本想一輪用餐後便能結束。而知客熱情的招呼,人潮不斷湧進雲居樓,直到五輪過後,供應逾一萬八千人用餐。在極為臨時的狀況下,無法詢問知客事情原委。當下,要再準備多少餐食,沒有人可以回答我。眼看著師兄弟們忙進忙出,心裡的慌張與焦慮已經到了頂點。

此際,我想起師父說的,要安住自己的內心,安住體諒。體諒一切的無常總來的措手不及;體諒日子的變化總在計畫之外。

於是重新整頓內心,盤點庫存,擬定出餐的策略。在五天佛館落成開館慶祝活動中,雲居樓總共做出近六十萬個精緻便當!

在大寮,不能只講計畫,因為計畫趕不及變化;在這裡,不能只說道理,因為無常超乎常理。因而在超越語言、文字之外的大寮,唯有老實修行,觀照自己,才得以生養一顆對大眾的恭敬心。

師父告訴我「要爭氣,不要生氣。」回憶起剛進大寮的學習,從一開始不會煮菜、坐著切菜被譏笑「沒路用」,也激發我的鬥志,讓我在大寮一待便是十三年之久。

師父的話不見得當下便能參悟,有時需用時間來證明。過程中我也漸漸參悟,究竟是修行者改變了食物,還是食物成就了我們的修行。

心裡有眾生

來到旗山禪淨中心第三個月,師父請侍者關心我,接起電話時,非常歡喜,原本預期師父會問我有沒有適應,沒想到第一個問題卻是問我:「你有沒有對信徒好?」我回:「我不可能不對信徒好,我也奉行您的教導。」

接著第二個問題:「禪淨中心的樓梯是不是還那麼高?」心想:師父啊,您十五年沒有來到這兒,您如何還能記得這裡的一磚一瓦。「是呀,師父。」

「那你到三個月了,怎不趕緊做坡道呢!記得正門口做四米半,這樣高度跟美觀都可以兼顧。」那是師父做完腦部手術的三個月後。我驚訝的發現,佛光山的每一張設計圖、磚瓦、階梯,他都是謹記在心,他心裡時時刻刻都掛念著眾生。

身定與心空

從一個不認識菜、不會料理的人,到對烹飪熟稔,及至後來供餐人數的暴增、時間的壓迫,我都盡己所能。這讓我想起,師父當時發願以己身之血,讓大家在停水的窘境中,能夠飲用、能夠盥洗。師父以身教言教,教誨我們在日常的挑戰中看見慈悲。從自然中,看見大覺者、大智慧家的巧智慧心。

「大寮是離開文字直入修行的法門。」在大寮,是我磨練最多,成就最多的時刻。我感謝因緣,感謝師父不嫌棄我,以智慧法引領我前行。

師父曾說過:「身定,無環境的束縛;心空,則無煩惱的障礙。」身心安住是圓滿生命、擁有快樂的關鍵,將身心安住在「發心」、「道念」、「學習」與「體諒」上,才能夠讓我們獲得身心真正的自在。

師父也曾告誡我:「想做大事的人太多,但能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很多人都想著做事一步登天,其實,大事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把一件件小事做細,才是成功的條件。」

這是師父的身教,依循師父的腳步,即是對師父上人最深切的感恩。

遺憾(後記)

2023年大年初五忙完年節諸事,心裡一直想要煮一碗臘八粥給師父。因為我的那一碗臘八粥,是師父點點滴滴的教誨。但當時師父身體不適,而無法送至。這個遺憾一直在我心裡,很深很深。

不過,師父沒有離開,他在我們傳揚的佛法裡,在徒眾歡喜合十的容顏裡,在每日和煦的暖陽裡。

這分遺憾將化成力量,將師父的精神、教化傳承下去,終不負所託。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