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8 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第一講③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8 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第一講③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在佛教裡,經常將根、塵、識一起講,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根」,有增上、生長的意思,指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的認識能力。自然界的草木因為有根,所以可以深入土地吸收養分,並能繁衍枝葉花果。同樣的,人的六根助長了六識了別對境,如果能善加利用,將有助行者的證悟。圖╱田旭桐
在佛教裡,經常將根、塵、識一起講,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根」,有增上、生長的意思,指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的認識能力。自然界的草木因為有根,所以可以深入土地吸收養分,並能繁衍枝葉花果。同樣的,人的六根助長了六識了別對境,如果能善加利用
文/星雲大師

二、識與根、塵的關係

在佛教裡,經常將根、塵、識一起講,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根」,有增上、生長的意思,指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的認識能力。自然界的草木因為有根,所以可以深入土地吸收養分,並能繁衍枝葉花果。同樣的,人的六根助長了六識了別對境,如果能善加利用,將有助行者的證悟。例如:觀世音菩薩藉著耳根圓通的修持,從而證悟菩提;香嚴童子透過鼻根圓通的修持,而能明心見性。所以,修行不一定要關閉六根才能修行,尤其作為一個人間的行者,更需要頭頂青天,腳踏大地,時常用雙眼去關愛眾生的憂苦,用雙耳去傾聽眾生的煩惱,用口舌愛語去撫慰眾生的傷痛,用雙手去解除眾生的苦難。

前五根,又分為「扶塵根」和「勝義根」兩種。「扶塵根」,又稱「外根」,指外在可見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自身雖然沒有發識取境的功能,但可以扶助「勝義根」引起對五塵之認識作用,所以稱它為「扶塵根」。經典裡有一段描述扶塵根的文字,十分有意思,它形容五根形狀:「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爪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

「勝義根」,又稱「正根」、「內根」,它不是肉眼可見,唯有修行到天眼以上才能見到,相當於生理學的神經細胞,由於它有發識取境的功能,此點勝於扶塵根,所以稱為勝義根。對於勝義根這些視、聽、嗅、味、觸等感覺細胞,經典裡也有一段描述:「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身根極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

五根接觸外境(塵),需要外根和內根共同作用,才會產生「識」,例如耳的外耳、內耳、耳膜與內根的耳神經一起工作,產生「耳識」,能聽到外在的聲音,而耳聾的人,只有外根的器官,內根的耳神經損壞了,故無法產生耳識,聽到聲音。第六根──意根沒有緣於具體器官,是屬於「心法」,它在五根與外境對應後,產生了別的作用,如耳朵聽到聲音後,產生心識來辨別聲音的大小、悅耳刺耳等。

「塵」,指能引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感覺思惟之對境,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統稱六塵。之所以稱為「塵」,是因為它們能汙染情識,昏昧真性;再者,它有生滅變異,如塵土般經常浮動且具有染汙作用。

色塵指的是眼根所見的外境,如大小長短、黑白胖瘦、煙塵影霧等;聲塵是耳根所聽到的聲響,如音樂、噪音、風聲、雨聲、蟲鳴鳥叫等;香塵是鼻根所嗅到的外境,如食物的香臭、花草的清香、腐敗物的臭味等;味塵是舌根所嘗到的酸甜苦辣、鹹淡甘辛;觸塵是指身根接觸外境而有的感覺,如冷煖、滑澀、輕重、軟硬等;法塵是意根所對及所緣的外境。廣義的法塵包含宇宙萬有事物,有形、無形、世間、出世間的萬物皆屬之;狹義的法塵指五塵所留下的影像,如念念不忘的美食、縈繞不去的音樂、思念的人、放不下的恩怨等。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前五識是依「根」立名。五識與五根之間的關係再用以下五點說明:

1.依於根:五識必須各別依託五根才能發識,又稱「不共依」,即:眼識必須依於眼根,耳識必須依於耳根,鼻識必須依於鼻根,舌識必須依於舌根,身識必須依於身根,分別依託,才能生起認識作用。除非到聖賢位,五根才可以互相發識。

2.根所發:五識的生起係由根所引發,如果根損壞不全,識也會起變化。例如:近視、弱視的人由於眼根受損,觀看事物就無法和常人一樣清楚;愛迪生年少時被人打了一巴掌,耳根的神經受損,以致聽力不全等等。

3.屬於根:五識的生起,就依根發識而言,是恆常不斷的,隨時都配合五根,因此說完全是屬於根的,例如:眼睛一張開,屬於眼根的眼識就能辨別色境;耳朵聽到聲音,屬於耳朵的耳識就能辨別聲境。

4.助於根:五識的生起雖然是靠五根發起認識、了別作用,但生起的五識對於其所依的根,也有很大的助力。例如:鼻識聞到香味,可以讓鼻根產生愉悅的感覺;身識感受疼痛,馬上會讓身根不舒適。

5.如於根:根與識攝取的是同樣的境界。例如:眼根攀緣的是紅色的花,眼識認識的相狀一定是紅色的花,而絕不會看作綠色的葉子;舌根緣甜的味道,舌識嘗到的絕對不會是苦的。

為了讓大家對五根、五塵、五識有更明晰的認識,將其相狀列表如下:

三、前五識與第六識的關係

我們每天的作息裡,前五識與第六識的關係密切。前面提到,前五識只能領納外境,並沒有審查、分別的功能,必須有第六識的協助,才能生起認識、了別、分辨的作用,這種現象稱為第六識的「明了意識」,又稱「五俱意識」。五俱不是指五識同時俱起的意思,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四俱、五俱,看因緣而定。例如,當意識與眼識同時生起,發生分別、明白作用,稱為眼俱意識;意識與耳識同時生起,產生分辨、認識作用,稱為耳俱意識。

換句話說,前五識平時都是和第六識一起認識世界,當心與耳朵一起作用時,耳朵才可以聽見這世間好聽的、不好聽的聲音;心和舌頭一起感應時,舌頭才能嘗出味道的甘苦。所以,我們到寺院聽經聞法,能聽聞說法之聲雖然是耳識的作用,但從聞法中了解佛法義理,知道善惡有報而心生警惕,就必須靠第六識的幫忙。看到莊嚴的佛像雖然是眼識的作用,但由於第六識的協助,我們在瞻仰膜拜佛菩薩的聖容時,才懂得生起恭敬,知道懺悔發願,甚至不由自主的涕淚縱橫。

舉凡生活中的見聞覺知,如果沒有第六識的現前協助,只靠前五識而不用心,那麼我們聽經聞法時,再怎麼尊貴的教法也難以吸收,所以會「聞善言不著意」,甚至被說成「馬耳東風」,即使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還是一無所獲。

但第六識卻不一定要前五識才能生起作用,有時五識作用之後,第六識仍可以單獨行動,稱「五後意識」,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第六識在睡夢、入定、胡思亂想等三種情況下,也可以獨自運作,稱「獨頭意識」。獨頭的「獨」,是相對於「五俱」而說,指第六意識單獨起作用,而不與前五識俱起。

當眼、耳、鼻、舌、身沒有動作時,我們的心也可以有一種單獨的功能,有時候想想自己以前曾經看了什麼,聽了什麼,有時候又拚命的策畫自己的未來,甚至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跑了一遍。

「獨頭意識」還可以再細分為四種形態:

1.夢中獨頭意識:

作夢時的第六意識和當下的外境沒有直接關係,夢境有的是白天發生的各種狀況,或是很久前曾經經歷過的事,甚至是過去世業因的浮現,或是對未來的預兆等;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楞嚴經》提到的,人在熟睡時,聽到擣衣和舂米聲,夢中的心錯認耳朵所接收的塵境,以為是在擊鼓和撞鐘。但不論是哪一種夢境的產生,都屬於「夢中獨頭意識」的作用。這個時候的第六意識,能遊走十方三世毫無障礙,而且恍若真實,一點也不覺得是在作夢。

五根 扶塵根 勝義根 五塵 五識

眼根 如葡萄朵 在眼星上,傍布而住,令無分散 色塵 眼識

耳根 如新卷葉 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 聲塵 耳識

鼻根 如雙垂爪 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 香塵 鼻識

舌根 如初偃月 布在舌上,形如半月 味塵 舌識

身根 如腰鼓顙 遍住身分,如身形量 觸塵 身識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