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飲食健康】水果取代糖有何益處 | 人間福報

【飲食健康】水果取代糖有何益處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孩子吃糖容易上癮,看到甜食就想吃,吃完後很快樂,如果吃不到,就顯得煩躁昏沉。圖/123RF
許多人會在一天中某個時刻特別想吃甜食,比如,當感到壓力、沒睡好覺的時候。圖/123RF
圖/123RF
糖在飲食中無所不在,甚至連一餐義大利麵的醬料,都可能有過高的糖分。 圖/123RF
水果雖然含有糖,但當中的纖維可以降低健康風險,也有助於減低對甜食的渴望。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許多人會在一天中某個時刻特別想吃甜食,比如,當感到壓力、沒睡好覺的時候,或者就是喜歡吃甜點。因此,想抗拒糖的誘惑就算有可能,也相當困難。但研究顯示,少吃糖才會給健康帶來好處,這不僅有助於牙齒和腰圍,還能提升情緒、記憶力以及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甚至讓人更長壽。

改吃水果能解決問題嗎?水果雖然含有天然糖,但水果中的纖維可以降低風險,或者有助於減低對甜食的渴望。BBC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Michael Mosley)在節目探討了以水果代替糖,它是否真能控制對甜食的渴望?

每日糖量 需要多少

英國全民健康服務體系(NHS)指出,成年人每天不該攝入超過30克的游離糖(free sugar),這不包括水果,但包含任何添加在食物中的糖、果汁、蜂蜜和糖漿。然而,我們平均所食用的游離糖卻是攝入量的2倍。

你可能會以為沒過量,但是,糖的累計究竟有多快?這個發現可能令你吃驚。一杯蘋果汁,或是商店買的一小杯冰沙或奶昔,就幾乎含有30公克的游離糖, 也就是一整天的量。甚至連一餐義大利麵的醬料裡也有高達7公克的糖。

改善情緒 增強記憶

據一項取樣近7萬名女性的研究發現,飲食中添加糖的含量愈少,患抑鬱症的機率就愈低,由此可知,少吃游離糖較不影響心情。 有趣的是,在同一研究中,那些大量攝入天然糖成分者,例如吃水果糖的女性,患抑鬱症的風險也較低,這顯示在穩定情緒方面,只要簡單替換一下,就可以取得雙重效果。

此外,少吃游離糖還可以增強記憶力。根據澳洲一項針對4000人的研究發現,與飲用更多含糖飲料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喝不到一杯含糖飲料的人,在腦容量以及記憶力測試中的得分較高。

利於減肥 有助長壽

「一次吃很多糖,容易引發血糖升高,進而引起胰島素飆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伊芙林‧梅達沃博士(Dr. Evelyn Medawar)解釋說,胰島素飆升會導致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因此從身體對食物攝入的反應結果,及長遠來看,也容易導致脂肪堆積。

但如果吃的是同時含有糖和纖維的食物,比如水果,那麼,則會因為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人體對食物的整個新陳代謝反應會放緩,並且更加規律。

少吃糖,特別是含糖飲料,還可幫助延年益壽。美國曾經在一項針對12萬個健康專業人員,長達30多年的追蹤調查,以觀察含糖飲料對長期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含糖飲料喝得愈少,因健康因素早亡的可能性就愈小。

纖維作用 腸道健康

吃水果,特別是果皮中所含的維生素和黃烷醇(flavanols),有助於滋養腸道中的有益細菌。因此,可以用一些水果來代替游離糖,比如吃個梨或是蘋果,以改善腸道中的微生物群。梅達沃博士說,如果飲食中只吃大量添加糖的食品卻沒有纖維,可能會導致產生對腸道菌群(gut microbiota)有害的一些細菌。但如果吃一個帶皮的蘋果和果肉,就會得到餵養腸道微生物群組的好處,因為有纖維素在裡面。

研究人員透過實驗發現,來自腸道的一條精準、獨特的通道,作用於大腦的神經元,使之對糖產生特定偏好。這顯示腸道中的微生物影響了人們對食物的選擇。這不僅是行為層面的變化,而且還可以從大腦活動水平上看到對食物的渴望減少了。因此,多吃纖維可以減少大腦中想吃糖的欲望,把水果蛋糕換成水果沙拉,不僅可以改善情緒和記憶力,對甜食的強烈渴望也能漸漸減少……



兒童有哪些甜蜜陷阱

全球醫學健康專家都曾警告,過高含糖飲食有害健康,兒童尤其要減少高糖飲食,以避免健康風險。英格蘭公共衛生部(PHE)也表示,目前兒童的總食糖量計算,在英格蘭兒童每天大約吃8塊方糖,也就是說每年吃掉2800塊方糖。據多個國際醫學健康機構研究指出,兒童飲食含糖過多的問題,可能會增加患齲齒、肥胖症等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許多家長認為吃過多鹽不利孩子健康,但高糖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吃糖容易讓孩子上癮,看到甜食就想吃,吃完甜食後就很快樂,如果吃不到糖,就會顯得煩躁、昏沉,這就是糖的陷阱。如果孩子每日攝入的糖分高於身體所需,會造成什麼影響?

● 造成牙齒傷害

人類會分泌唾液來清潔口腔,但不間斷攝入含糖飲料、甜品等,就等於把牙齒浸泡在糖水裡,牙齒只要經常泡在糖水中,幾個月後,你就得開始擔心蛀牙了。

● 影響生長發育

甜食普遍的特點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這和主食很像,所以孩子喝了含糖飲料、吃了甜食後,血糖會快速升高,很快感到飽足,然後就不吃正餐。但沒過多久,血糖就會下降,馬上又覺得餓了,於是就造成只吃零食,不吃飯菜的惡性循環,但甜食的營養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

● 習慣難以糾正

童年偏好吃糖,將形成難以調整的飲食習慣,從小就愛吃甜味飲食,容易造成只愛吃那些加工、高糖的食品,對於天然的食物不感興趣,久而久之,習慣就改不掉了。

況且,隨著脂肪愈積愈多,小孩也容易變胖,伴隨肥胖而來的是糖尿病、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幼兒的正餐和零食,少糖才是正道!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