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8】隨堂開示錄 124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4 從科學辦案談到善惡因果 ——與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博士對談 5-1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8】隨堂開示錄 124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4 從科學辦案談到善惡因果 ——與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博士對談 5-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2003年12月30日,大師出席「二○○三國際佛光青年會議」與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博士,針對人生問題進行對談。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4

從科學辦案談到善惡因果
——與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博士對談  5-1


時間:2003年12月30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主持人(慧傳法師):我們今天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能邀請李昌鈺博士來到佛光山與大師對談,現在我們先恭請大師為我們致歡迎詞。

大師:我們敬愛的李博士、各位青年朋友,大家晚安!
李博士昌鈺先生是我們華人在世界上的光榮,因為有他,我們華人走到世界各地都引以為傲、引以為榮。我再告訴你們各位一個祕密,李博士跟我同鄉,他是江蘇如皋人,我是江蘇揚州人,我更是與有榮焉!今天在佛光山有此機緣,獲得他的同意,來與我們講說他一生的成就,以及專業看法,真是很有福報,我也能隨著他學習,我們再一次熱烈掌聲。

主持人:謝謝大師致詞,現在大師以及李昌鈺博士智慧之言的對談,正式開始!
我們都知道李昌鈺博士在美國的新聞媒體界,被封為「現代的福爾摩斯」,又是「物證鑑識大師」,同時有「科學神探」等種種封號,因此今天的對話,其精采是可以預期的。因為大師本身也是一位非常果斷、身體力行的宗教改革家,一位慈悲普及佛理的創意大師,也是一位博愛、將佛法生活化的教育家。今天的對話將如何迸出智慧的火花,我們敬請大家一起來聆聽。
首先,請教李博士,您在美國受到這麼多的讚譽,甚至於世界各國都找您前往解決一些懸案,您在美國,甚至全球,受到許多人的敬仰,請問您如何在美國的社會爭出這一片天地?請教您成功的祕訣到底在哪裡?

李昌鈺博士:謝謝慧傳法師!應該請星雲大師先講。我到每一個國家都聽到星雲大師的名聲,很早就希望能夠見到他,這一次很有緣,今晚能夠與大家見面也都是「緣」,大家想想看,幾個月之前,我們都沒有想到會在佛光山見面。
一個人的一生,我覺得就像星雲大師所講,應該擴大自己的領域,擴大自己的世界,眼光放長遠一點。
美國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一個人假如自己不努力,不管在美國、在中國都是一樣的,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努力。很多人問我成功的祕訣,最近我在美國為幾千人演講,都是外國人。他們問:「一個中國人能夠到美國闖開一片天下,是怎麼辦到的?」
我覺得一個人成功的祕訣:
一、要確定人生的目標,從今天做起。假如人生沒有一個目標,今天說,明天才開始,有時候都太晚了。目標不能以金錢為主,目標是要以我們的人生如何為社會、人類服務,依此訂定,然後從今天開始做起。
二、要運用潛在的意識,培養強烈的欲望。假如我們沒有欲望為人類服務,你永遠也達不到你的目標。
三、要訓練合理的判斷,建立自信心,加入你的感情,創造新的意念。
四、要有效利用時間,不斷自我改進。時間很寶貴,不論任何人,有錢、沒有錢,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我們應該利用時間改進自己,養成積極的態度,多替別人考慮,凡事要盡力而為,主動地抓住服務機會,拓廣交際,但是要保持生活的平衡,推銷自己的理念,同時也要滿足別人的要求。
這是我最近對美國人演講的成功祕訣。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有團隊精神 team work。我一生很幸運,在實驗室,我有很多一起工作的科學家;在外勤辦案,有很多一起工作的偵探;幾年前做警政廳長,有很多警員都跟我合作。所以今天佛光山為什麼會井井有條,將佛教教義推廣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就是因為有團隊的精神。
這是我在美國自己做人做事的一點小道理,請星雲大師指教、指導。

大師:李博士剛才的這一段話,不但是人生哲學,而且正是人生成功的祕訣。不過我們不但是同鄉,你是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生,我是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生。(李昌鈺博士:那您是老前輩囉!)十歲那一年,在中日戰爭的炮轟之下,南京大屠殺後,我就扛了兩條被單在寒冬的大雪飄飄中逃亡、流浪。我想李博士你比我更辛苦,因為那時候才二歲,更年幼,好在你有個偉大的母親,有佛教的因緣,樂善好施。從你剛才講的話裡,人面對人生要有目標、要有欲望,這個欲望不是私欲,是佛教裡面的善法欲,所以李博士能成功,因為他講求為大眾、為國家、為社會。
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那一代比起來,我們比較幸福一點,為什麼?因為我們能吃很多的苦,擔當很多的苦難;各位都是生長在幸福的家庭、快樂的生活裡面,在成長中,不像我們能禁得起風霜雨雪。不過各位青年你們學佛了,也可以學習佛教很多的老頭陀,他本來能享福,但是他故意以苦行來磨鍊自己。
青年的成功之道在哪裡?就像李博士一樣,有很多很好的觀念、很好的想法,向貧苦、艱困奮鬥,有力量,會加速我們的成功。(待續)

【延伸閱讀】
專家

社會上,凡是在學術上,乃至百工技藝等方面有專門研究或特長的人,都可稱為「專家」。一個人能被人稱為專家,就能為人所尊敬,所以大家莫不孜孜不倦的研究,希望自己能成為經濟學家、農業專家、水利專家、教育專家、外交專家、談判專家等。
關於「專家」的條件,略述如下:
一、學有專門的人:做學問能一門深入,舉凡對文學、哲學、科學、歷史等學科,甚至對兒童、青年、婦女,乃至經濟、環保、教育等領域,都有專門研究、專業論述的人,就可以成為專家學者。學有專門的專家,遠古的不談,就說民國以來,錢穆、唐君毅、牟宗三、方東美、錢鍾書等,稱得上是文史哲的專家。另外,經濟學方面,孫運璿、李國鼎、尹仲容、高希均等,都是此中佼佼者。甚至刑案鑑定權威李昌鈺,都是值得尊崇、讚美的專家。
二、技有專長的人:除了學術專家以外,現在技術救國,各種技術的發展,都能帶動國家的繁榮,提昇國家的地位。例如台灣的電腦研發,一度執世界之牛耳;台灣的加工出口業興盛一時,各種產品代工都成為世界的模範。談到技術專家,塑膠業的王永慶、電子業的張忠謀、化工業的許文龍、電腦界的林百里等,都是企業界知名的龍頭老大。
三、著有專攻的人:俗語說:「化當代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中國的四書、五經、十三史,甚至四大才子書、六大才子書等,都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乃至近代查良鏞(金庸)的武俠小說,柏楊、高陽、黎東方、唐德剛等人的歷史專著,以及歐陽竟無、章太炎、湯用彤、呂秋逸、太虛大師、印順大師等人的佛學著作等,都是人類智慧的精華,因為他們著有專攻,使得學術界百花綻放,花香滿人間。
四、見有專精的人:我們的社會,有許多所謂「意見領袖」,他們的思想、見解、觀點,都能引領時代的思潮,影響社會的發展。他們的思想、言論,如火花般閃耀萬丈光芒,他們都是中華兒女的頂尖人物。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國家,各行各業都有專家,專家多了,這是社會進步的好現象。因為站在專家的立場,對其專門研究的領域,所知總會高人一等,所以能被全民引為參考,成為知識的來源,實在是值得慶賀、讚美的好事。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萬事》〈專家〉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